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级简单的逆变器制作

超级简单的逆变器制作

超级简单的逆变器制作

超级简单的逆变器制作

超级简单的逆变器制作(一)自制低成本高效率的家用逆变器本文介绍的逆变器,电路简洁、成本低、易维护、效率高,稍有动手能力的人都能制作。它虽然不具备市售优质家用逆变器高档复杂的开关电源集成线路,场效应功率放大,但功效并不逊色。此机为准正弦波输出,空载电流小于450mA,负载能力300W以上,效率达85%以上。平时.给电风扇、照明灯泡,电烙铁供电,或串上100W的灯泡带29英寸以下的电视都绰绰有余(由于消磁线圈的原因,启动电流太大,所以要串灯泡启动,如果拔掉消磁线圈,串接的灯泡可不用),给生活和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出现故障也不会造成电压升高、烧坏用电器。笔者使用一年多,没见出现过任何问题,电路如图所示。

工作原理:接通12V电源后,由V1,V2、R1-R4、C1、C2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得电起振,V1、V2的集电极轮流输出接近50Hz的正极性方波.经过C3和R5、C4和R6组成的积分电路积分整形为准正弦波,再经V3、V4倒相放大后分别激励V5、V6,使末级功率管V7、V8轮流导通和截止,它们的集电极电流流经变压器初级绕组L1、L2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感应出约50Hz的准正弦波高压输出。

元件选择:本机的大多数元件都能从废旧电路板中拆下来。V5、V6用D880或C2073。V7、V8分别用三只3DD207并联而成,其参数为200V/5A/50W,也可用3DDl5D替代。可调电阻RP可从旧彩电尾板上拆用。其余电阻电容无特殊要求。线圈Ll、L2为中1.62mm 的漆包线,各绕50匝。L3、L4、L5都用0.53mm的漆包线,匝数分别为12、12,945。功率管配上尽可能大的散热片就行了,本机配的是宽150cm的散热片。变压器铁芯选用有效横截面积20cm2以上的,可以用足够大的废旧电瓶充电器的铁芯或功放机上的环形电源变压器铁芯,选用的是环形变压器铁芯。

制作与调试:将功率管全部装上散热片后,将其余元件全部用搭棚焊的方法焊接在功率管上,无需制作电路板。由于V1,V2及组成振荡电路的元件会因特性差异而造成V1、V2集电极输出的振荡信号幅值不一致,造成空耗过大,所以用可调电阻RP来调振荡电路的平衡。由VD、R7组成的稳压电路是保证振荡电路稳定工作的必备件,可解决由于电瓶电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 制作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 该机具有以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保证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高压整流快速二极管,用的是TO220封装的RHRP8120,这种管子可靠性很好,我用的是二手管,才1元钱一个。高压滤波电容是470uf/450V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的容量大一些,对改善高压部分的负载特性和减少干扰都有好处。H桥部分用的是4个IRFP460,耐压500V,最大电流20A,也可以用性能差不多的管子代替,用内阻小的管子可以提高整机的逆变效率。H桥部分的电路采用的常规电路。 下面是功率主板的PCB截图,长宽为200X150MM,因为,这部分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画原理图,是直接画了

逆变器电路DIY(图文详解)

逆变器电路DIY(图文详解) 电子发烧友网:本文的主要介绍了逆变器电路DIY制作过程,并介绍了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图及逆变器的性能测试。本文制作的的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 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 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下面介绍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1.逆变器电路图 2.逆变器工作原理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2.1.方波信号发生器(见图2)

图2 方波信号发生器 这里采用六反相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其振荡频率为f=1/2.2RC.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3.3×103×2.2×10-6=62.6Hz;最小频率 fmin=1/2.2×4.3×103×2.2×10-6=48.0Hz.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其它多余的反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p#场效应管驱动电路#e# 2.2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图3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如图3所示。 4. 逆变器的性能测试 测试电路见图4.这里测试用的输入电源采用内阻低、放电电流大(一般大于100A)的12V汽车电瓶,可为电路提供充足的输入功率。测试用负载为普通的电灯泡。测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负载大小,并测量此时的输入电流、电压以及输出电压。输出电压随负荷的增大而下降,灯泡的消耗功率随电压变化而改变。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找出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但实际上由于电灯泡的电阻会随受加在两端电压变化而改变,并且输出电压、电流也不是正弦波,所以这种的计算只能看作是估算。

逆变器自己制作过程大全

通用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 概述 本逆变器的PCB设计成12V、24V、36V、48V这几种输入电压通用。制作样机是12V输入,输出功率达到1000W功率时,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 该逆变器可应用于光伏等新能源,也可应用于车载供电,作为野外应急电源,还可以作为家用,即停电时使用蓄电池给家用电器供电。使用方便,并且本逆变器空载小,效率高,节能环保。 设计目标 1、PCB板对12V、24V、36V、48V低压直流输入通用; 2、制作样机在12V输入时可长时间带载1000W; 3、12V输入时最高效率大于90%; 4、短路保护灵敏,可长时间短路输出而不损坏机器。 逆变器主要分为设计、制作、调试、总结四部分。下面一部分一部分的展现。 第一部分设计 1.1 前级DC-DC驱动原理图 DC-DC驱动芯片使用SG3525,关于该芯片的具体情况就不多介绍了。其外围电路按照pdf里面的典型应用搭起来就OK。震荡元件Rt=15k,Ct=222时,震荡频率在21.5KHz左右。用20KHz左右的频率较好,开关损耗小,整流管的压力也小些,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不过频率低,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高压直流纹波稍大些。 电池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在DC-DC驱动上实现。用比较器搭成自锁电路,比较器输出作用于SG3525的shut_down引脚即可。保护电路均是比较器搭建的常规电路。DC-DC驱动部分使用了准闭环,轻载时,准闭环将高压直流限制在380V左右,一旦负载加重前级立即进入开环模式,以最高效率运行。并且使用了光耦隔离,前级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隔离开的,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安全。如图1.1所示,是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及相关部件说明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款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下面介绍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电路图(1) 工作原理: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一、方波的产生 这里采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图2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震荡频率不稳。电路的震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其振荡频率为f=1/2.2RC。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2.2*103*2.2x10-6=93.9Hz,最小频率为fmin=1/2.2*4.2*103*2.2*10-6=49.2Hz。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其它多余的发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图2 二、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如图3所示。 图3 三、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 场效应管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MOS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即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本文使用的是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4。它可分为NPN型和PNP型。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通常称P沟道型。由图可看出,对于N 沟道型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我们知道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称场电压)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逆变器初学者必看制作秘笈(全部资料)

逆变器初学者必看制作秘笈(全部资料) 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为此,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并将此台机器的制作过程和各位好友在此分享,谨此献给曾经和我一样的逆变器初学者,如您能有所收获,并举一反三,将是我此次分享的最大的收获。 该机具有以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 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 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 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保证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分别是“功率主板”; “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

逆变器的基本知识

浅谈光伏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的基本知识 逆变器的概念 通常,把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器。与之相对应,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 现代逆变技术是研究逆变电路理论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建立在工业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技术、脉宽调制(PWM)技术等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实用技术。它主要包括半导体功率集成器件及其应用、逆变电路和逆变控制技术3大部分。 逆变器的分类 逆变器的种类很多,可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1.按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能的频率分,可分为工频逆变器、中频逆器和高频逆变器。工频逆变器的频率为50~60Hz的逆变器;中频逆变器的频率一般为400Hz到十几kHz;高频逆变器的频率一般为十几kHz到MHz。 2.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分,可分为单相逆变器、三相逆变器和多相逆变器。3.按照逆变器输出电能的去向分,可分为有源逆变器和无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向工业电网输送的逆变器,称为有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输向某种用电负载的逆变器称为无源逆变器。 4.按逆变器主电路的形式分,可分为单端式逆变器,推挽式逆变器、半桥式逆变器和全桥式逆变器。 5.按逆变器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分,可分为晶闸管逆变器、晶体管逆变器、场效应逆变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逆变器等。又可将其归纳为“半控型”逆

变器和“全控制”逆变器两大类。前者,不具备自关断能力,元器件在导通后即失去控制作用,故称之为“半控型”普通晶闸管即属于这一类;后者,则具有自关断能力,即无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均可由控制极加以控制,故称之为“全控型”,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权晶体管(IGBT)等均属于这一类。 6.按直流电源分,可分为电压源型逆变器(VSI)和电流源型逆变器(CSI)。前者,直流电压近于恒定,输出电压为交变方波;后者,直流电流近于恒定,输也电流为交变方波。 7.按逆变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分,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器和非正弦波输出逆变器。 8.按逆变器控制方式分,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器和调脉宽式(PWM)逆变器。 9.按逆变器开关电路工作方式分,可分为谐振式逆变器,定频硬开关式逆变器和定频软开关式逆变器。 10.按逆变器换流方式分,可分为负载换流式逆变器和自换流式逆变器。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 逆变器的直接功能是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为交流电能 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 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通断,需要一定的驱动脉冲,这些脉冲可能通过改变一个电压信号来调节。产生和调节脉冲的电路。通常称为控制电路或控制回路。逆变装置的基本结构,除上述的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外,还有保护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等,如图2所示。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新手必看)

制作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 该机具有以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如果PCB 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保证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高压整流快速二极管,用的是TO220封装的RHRP8120,这种管子可靠性很好,我用的是二手管,才1元钱一个。高压滤波电容是470uf/450V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的容量大一些,对改善高压部分的负载特性和减少干扰都有好处。H桥部分用的是4个IRFP460,耐压500V,最大电流20A,也可以用性能差不多的管子代替,用内阻小的管子可以提高整机的逆变效率。H桥部分的电路采用的常规电路。 下面是功率主板的PCB截图,长宽为200X150MM,因为,这部分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画原理图,是直接画了PCB图的。该板布板时,曾得到好友的提示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最新新能源汽车电机逆变器Power-HiL测试方案

新能源汽车电机逆变器Power HiL测试方案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开发对业界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以往在传统的驱动系统开发上积累的测试规范和测试循环的相关经验并不能直接套用,并且需要新的流程。这是因为高电压部件的出现以及其要遵从国内和国际法规(比如ECE-R 100)和标准(比如 IEC 61851)。汽车E/E 系统必须同时具备实用、耐久、安全、紧凑、轻量化以及高效的功率和低成本这些特点。这些要求施加了高复杂性,尤其在系统级别上。 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Power-HiL的出现电子部件的LV-HiL及网络测试的之间的空缺。Power-HiL方法能够进行控制接口的仿真,和高电压、高电流、高功率的仿真,这些是与实际应用情况精确吻合的,并且是可以复现的。任何现实中缺失的部件都可以使用各种高电压的模拟器代替。它们能够按照特定模型、系统特定硬件和实际工作点,来生成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特别地,这种Power-HiL 的方法能够使得部件在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情况下一直工作在特定工作点下。 德国Scienlab能够实现对电驱动系统从各模块到整个系统的递进式测试,而且是全电气化的功率级仿真测试。在过去的几年中,Scienlab的Power-HiL 测试环境成为了测试电力电子车辆部件系统的非常成功的产品。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能量存储、逆变器、充电技术以及车载电气系统和动力传动系统。 系统组成: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逆变器的实际特点和工作需求,Scienlab逆变器提供一个优化的测试方案,通过高品质的电机模拟器及电池模拟器仿真逆变器实际的交流和直流工作环境,对逆变器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功率级的测试,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支持汽车行业主流的HiL系统(如dSPACE、ETAS、MicroNova等),支持主流的环境温仓。为了保护被测的逆变器、测试台架以及人员安全,Scienlab 还有专门的独立的安全保护系统来确保安全。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作者:老寿 这个机器,输入电压是直流是12V,也可以是24V,12V时我的目标是800W,力争1000W,整体结构是学习了钟工的3000W机器.具体电路图请参考:1000W正弦波逆变器(直流12V转交流220V)电路图 也是下面一个大散热板,上面是一块和散热板一样大小的功率主板,长228MM,宽140MM。升压部分的4个功率管,H桥的4个功率管及4个TO220封装的快速二极管直接拧在散热板;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和SPWM的驱动板直插在功率主板上。 因为电流较大,所以用了三对6平方的软线直接焊在功率板上: 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以前因为PCB设计得不好,打了很多样,花了很多冤枉钱,常常是PCB打样回来了,装了一片就发现了问题,其它的板子就这样废弃了。所以这次画PCB 时,我充分考虑到板子的灵活性,尽可能一板多用,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哈哈。

如上图:在板子上预留了一个储能电感的位置,一般情况用准开环,不装储能电感,就直接搭通,如果要用闭环稳压,就可以在这个位置装一个EC35的电感。 上图红色的东西,是一个0.6W的取样变压器,如果用差分取样,这个位置可以装二个200K的降压电阻,取样变压器的左边,一个小变压器样子的是预留的电流互感器的位置,这次因为不用电流反馈,所以没有装互感器,PCB下面直接搭通。 上面是SPWM驱动板的接口,4个圆孔下面是装H桥的4 个大功率管,那个白色的东西是0.1R电流取样电阻。二个 直径40的铁硅铝磁绕的滤波电感,是用1.18的线每个绕90圈,电感量约1MH,磁环初始导磁率为90。 上图是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用的是KA3525。这次 共装了二板这样的板,一块频率是27K,用于普通变压器驱动,还有一块是16K,想试试非晶磁环做变压器效果。 H桥部分的大功率管,我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常用的IRFP460,还有一种是IGBT管40N60,显然这二种管子不是同一个档次的,40N60要贵得多,但我的感觉,40N60的确要可靠得多,贵是有贵的道理,但压降可能要稍大一点。 这是TO220封装的快恢复二极管,15A 1200V,也是张工

逆变器功能检测项目

10.4.1 自动开关机功能检测 检测逆变器早、晚的自动启动并网功能。检查逆变器自动电压(MPPT)跟踪范围; 10.4.2 防孤岛保护测试 逆变器并网发电,断开交流开关,模拟电网失电,查看逆变器当前告警中是否有“孤岛”告警,是否自动启动孤岛保护; 10.4.3 输出直流分量测试 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并网逆变器向电网馈送的直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 10.4.4 现地手动开关机功能检测 通过逆变器直流开关,检查逆变器手动开关机功能; 10.4.5远方开关机功能检测 通过监控上位机“启动/停止”按钮,检查逆变器远方开关机功能;检测监控“启动/停止”逆变器后,逆变器能否自动“停止/启动”;检查监控系统的控制流程; 10.4.6 逆变效率测试 测量直流输入功率和交流输出功率,计算效率; 10.4.7 温度保护功能测试 模拟逆变器机柜温度升高,检测风机启动功能; 10.4.8 检测相序反相时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人为接反逆变器交流侧电源相序,检测逆变器并网工作状态; 10.4.9 并网电压电流谐波测试 并网逆变器在运行时不应造成电网电压波形过度畸变和注入电网过度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以确保对连接到电网的其他设备不造成不利影响; 并网逆变器接入电网时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不应超过3%,奇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应超过2.1%,偶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应超过1.2%。并网逆变器带载运行时,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不应超过4%,奇次、偶次谐波电流含有率不应超过下表的要求:

10.4.10 输出电压测试 并网逆变器交流输出三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10.4.11电压不平衡度测试 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并网逆变器接入电网的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并网逆变器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 10.4.12 直流接地保护测试 模拟直流接地,逆变器接地保护能够正确动作; 10.4.13噪声 当并网逆变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时,在距离设备水平位置1m处,用声压级计测量满载时的噪声不大于65dB。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作者:本站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9-11-20 11:54:11 [收藏] [评论]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款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 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下面介绍 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电路图(1) 工作原理: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一、方波的产生 这里采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震荡频率不稳。电路的震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其振荡频率为f=1/2.2RC。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x103x2.2x10—6=62.6Hz,最小频率为fmin=1/2.2x4.3x103x2.2x10—6=48.0Hz。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其它多余的发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图2 二、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 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如图3所示。 图3 三、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 场效应管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MOS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即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本文使用的是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4。它可分为NPN型和PNP型。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通常称P沟道型。由图可看出,对于N沟道型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我们知道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称场电压)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 阻抗,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逆变器简单测试步骤

逆变器简单测试步骤 1、检查柜内元器件表面情况是否正常,各个连接线插头是否插好。 2、均压电组的测量:如下图所示,用万用表表笔分别测量1、2之间和 3、4之间的电阻值,其电阻值为2.3K欧姆。装置中共有3组均压电组(每组电容组配一组这样的均压电组) 均压电组 均压电组与电容组的连接头 3、滤波电阻测量:如图所示,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下图中标着A、B端之间的电组,其电阻值约为2欧姆左右,逆变器上共有12个这样的电阻。即每个IGBT 块有一个。

滤波电阻 4、可控硅、触发电路及检测电路的模拟方式测试: 1)分断直流侧进线开关。 2)等待放电至安全电压后,将电机大线拆开(拆两相绕组即可) 3)将电容组与装置分开。 4)松开直流侧保险F41(+)上的螺丝A, F42(-)上的螺丝B(其中A、B如 下图所示),并接入24V直流电压。此时外接24V直流电压必须确保不能送入同母线的其它装置。否则要拆掉直流侧保险F41(+)、F42(-),而将外接电源接到下口。(接线时注意电源极性应与装置直流母线极性相对应)。

5)送上控制电源。 6)首先做一下工厂复位P060=2,P366=0,P970=0,复位完成后,P060=1(前提 必须有该装置的参数备份),把逆变器参数P848.001(i001:各从动装置释放脉冲,位0用于主动装置的脉冲释放,位1用于第一台从动装置的脉冲释放等等,前提设定多台并联连接装置,该参数仅用于测试目的)的值由0改为1,面板显示0010(直流母线预充电),此时我们将参数P372改为1(参数P372选择模拟运行的功能参数。模拟运行允许装置不带DC母线电压进行测试运行,因此装置必须要有一部24V电源。如果DC母线电压超过额定DC 母线电压的5%,不能选择模拟运行。0=模拟运行无效,1=模拟运行有效)。 P100=1 7)打内控合闸。面板则显示正常。开始测试主装置,装置在面板上合闸后,进 入合闸0000运行状态,在此将给定加到50HZ运行. 8)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直流测正、负对交流侧的电压,其值约为12.44V左右。 用交流档测量交流侧相间电压为19.7V左右。 如果正常,则说明装置可控硅、触发电路、检测电路基本上没有问题。 5、插入电容组。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分别测量每组电容组的充放电情况,其方法为:如下图所示,分别测量1、2之间的插头和3、4之间的插头,其数值应该逐渐增加到0.5V以上就可以了,说明电容组没有问题。(装置中电容组有三组,即有三组插头。) 电容组的连接头 6、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断开控制电源,恢复逆变器电容组,将24V电源摘下。

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规范

深圳市晶福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并网逆变器电性能测试规范 (此文档只适用于金太阳标准) 拟制:彭庆飞/丁川日期:2012.11.19 审核:石绍辉日期:2012.12.01 复审:石绍辉日期:2012.12.07 批准:石绍辉日期:2012.12.07 文件编号:20111219 生效日期:2013.1.1版本号:VA.1

文件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6) 2适用范围 (6) 3定义 (6) 4引用/参考标准 (6) 5测试基本原则及判定准则 (6) 5.1测试基本原则 (6) 5.2 测试问题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6) 5.4 质量判定准则 (6) 6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 (7) 6.1 测试仪器 (7) 6.2 测试工具 (7) 6.3 测试环境 (7) 7测试项目、测试说明、测试方法、判定标准 (7) 7.1基本性能测试 (7) 7.1.1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和过欠压测试 (7) 7.1.2 电网电压响应测试 (8) 7.1.3 电网频率响应测试 (9) 7.1.4 并网电流直流分量 (10) 7.1.5 并网电压的不平衡度测试 (10) 7.1.6 功率因数测试 (10) 7.1.7 效率测试 (11) 7.1.8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测试 (11) 7.1.9 并网电流谐波测试 (13) 7.1.10 噪声测试 (13) 7.1.11 检测和显示精度测试 (14) 7.1.12 母线软启动及浪涌电流测试 (15) 7.1.13 自动开关机测试 (15) 7.1.14 逆变软启动测试 (16) 7.1.16 PV输入限流测试 (16) 7.1.18 输出隔离变压测试 (16) 7.1.19 恢复并网保护测试 (17) 7.1.20 输出过流保护测试 (17) 7.1.21 防反放电保护测试 (18) 7.1.22 极性反接保护测试 (18) 7.1.23 输入过载保护测试 (19) 7.1.24 孤岛保护测试 (19) 7.1.25 逆向功率保护测试 (21) 7.1.26 EPO紧急关机测试 (22) 7.1.29 EPO关机驱动电压测试 (22) 7.1.30 电容放电时间测试 (23) 7.1.31 死区时间测试 (23) 7.1.33 母线电容纹波电流测试 (23) 7.1.34 逆变滤波电容纹波电流测试 (24) 7.1.35 逆变电感纹波电流测试 (24) 7.2 故障模拟测试 (24) 7.2.1 母线软启动失败测试 (24) 7.2.3 输出变压器和电抗器过温模拟测试 (25) 7.2.5 逆变晶闸管/接触器开路故障模拟测试 (25) 7.2.7 风扇故障模拟测试 (26) 7.2.8 输出相序接反保护测试 (26)

简易家用逆变电源的制作

市售的逆变电源大多采用UPS、UPK等逆变模块,输入直流电源多为12V,整体价格比较高,而且输出波形均为方波。本文介绍的逆变电源输入电源为6V,采用易购的时基电路NE555作为振荡源,输出波形是近似的正弦波,可满足电视机或白炽灯或电风扇等电器在停电时继续工作的需要。 工作原理 电路见图1。当把开关K1打向“逆变”位置时,BG1导通,由时基电路NE555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开始振荡,其充、放电时间常数可调节。如果选择R1=R2,则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为50%,该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1.443/(R1+R2+2W)C2,图中的元件数值可使振荡频率调在50Hz,振荡脉冲由役脚输出,波形为方波,该方波经C4耦合R3、C5积分变为三角波,这个三角波又经R4、C6,第二次积分和R5、C7第三次积分,变为近似的正弦波,通过C8耦合到BG2,由BG2放大后在B1的L2线圈上输出。当L2上端电压为正时,D4截止,D3导通,使BG4、BG6截止,BG3BG5导通,电流由电瓶正极→B2的L1→BG5→电瓶负极;当L2上端电压为负时,D3截止,D4导通,使BG3、BG5截止,BG4、BG6导通,电流由电瓶正极→B2的L2→BG6→电瓶负极。BG5、BG6交替导通、截止,经变压器B2合成正负对称的正弦波,并由L3升压送至逆变输出插座CZ1、CZ2,供用电器使用,同时LED1(红色)亮,指示逆变状态当开关打向“充电”位置时,市电经变压器B2降压、D5、D6全波整流、R11限流后对电瓶充电,同时LED2(绿色)亮,指示充电状态。 元件选择和制作

本电路中元器件均为易购的常用元器件,按图中所示数值选用即可。B1用收音机输出变压器,应选用铁心大,线径粗的那一类把原来接喇叭的这一组线圈接在L2位置,BG3、BG4分别用两只9013和9012并联组成,如图2和图3所示。BG5、BG6均由四只3DD15并联组成,如图4所示。BG5、BG6的散热器面积不应小于600cm2,B2逆变变压器可选用成品整机用印刷线路板可自行设计制作。电瓶选用容量大于150Ah的电瓶。 本逆变器的调试只需调W,使逆变电压频率为50Hz即可。

(完整版)光伏逆变器MPPT效率测试步骤方法

光伏逆变器MPPT效率测试步骤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阳光照射角度、云层、阴影等多种因素影响,光伏阵列接受到的阳光辐照度和相应温度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早晨和中午,在晴朗和多云的天气下,特别是云层遮掩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辐照度的剧烈变化。因此对于光伏逆变器而言,其必须具备应对阳光辐照度持续变化的策略,始终维持、或者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一个较高的MPPT精度水平,以及较高的转化效率,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良好的发电效果。 目前光伏逆变器行业中各大厂商对于静态MPPT追踪算法的处理基本都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准,可以精确地维持在非常接近100%的水平,为后端直流转交流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点也体现在各个型号的逆变器的总体效率参数上,标称值一般都很高。而在逆变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日照、温度等外部条件是处于实时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逆变器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其动态效能也就成为了衡量其实际性能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在实验室的测试环境下,光伏模拟器作为可以直接模拟各种类型、各种配置的光伏阵列的高效模拟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逆变器的测试。但此前的测试更多地集中于模拟各种静态条件下(即在测试过程中维持给定的IV曲线不变化),或者是有限的低强度变化(如测试过程中会在给定的两条或数条IV曲线之间切换),较少涉及长时间、高强度的真实工作状况的模拟。笔者关注使用光伏模拟器来模拟光伏阵列随时间而发生动态变化的输出,探究此动态MPPT测试功能的实用性和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由于动态天气的组合方式几乎无穷无尽,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光伏模拟器提供了哪些典型类型的天气文档,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灵活度来供客户自行生成新的天气文档,是否提供足够高的时间分辨率来支持快速的辐照度变化。我们以光伏模拟与测试业内的知名品牌阿美特克ELGAR的光伏模拟器产品为例,其提供了晴天、多云、阴天等状况的典型天气情况实例(如下图1),另外支持直接在软件内制定或者通过外部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生成自定义天气文档,时间分辨率为1秒。对于天气文档的时间长度则没有限制,可以支持长时间的测试,如一周甚至更长时间。

逆变器应用及一种简单的逆变器电路图

逆变器应用及一种简单的逆变器电路图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逆变器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目前,逆变器的已经在很多领域应用到,比如电脑、电视、洗衣机、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等。逆变器是一种能够进行电能转换的器件,当输入的是直流电是,输出就会变成交流电,而且一般是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它与应急电源的工作原理是相反的,逆变器一般由控制逻辑、滤波电路和逆变桥组成。本文将首先介绍二极管在逆变器中的应用,然后结合一种简单的逆变器电路图,具体分析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二极管在逆变器中的应用 在家电应用中,最主要的就是高效率和节能,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正是因为具有效率高、尺寸小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家电设备及其他很多应用中。除此之外,由于还将机械换向装置替换成电子换向器,三相无刷电机进而被认为可靠性比原来更高了。 标准的三相功率级(power stage)被用来驱动一个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如图1所示。功率级产生一个电场,为了使电机很好地工作,这个电场必须保持与转子磁场之间的角度接近90°。六步序列控制产生6个定子磁场向量,这些向量必须在一个指定的转子位置下改变。霍尔效应传感器扫描转子的位置。为了向转子提供6个步进电流,功率级利用6个可以按不同的特定序列切换的功率MOSFET。下面解释一个常用的切换模式,可提供6个步进电流。 MOSFET Q1、Q3和Q5高频(HF)切换,Q2、Q4和Q6低频(LF)切换。当一个低频MOSFET处于开状态,而且一个高频MOSFET 处于切换状态时,就会产生一个功率级。 步骤1) 功率级同时给两个相位供电,而对第三个相位未供电。假设供电相位为L1、L2,L3未供电。在这种情况下,MOSFET Q1和Q2处于导通状态,电流流经Q1、L1、L2和Q4。 步骤2)MOSFET Q1关断。因为电感不能突然中断电流,它会产生额外电压,直到体二极管D2被直接偏置,并允许续流电流流过。续流电流的路径为D2、L1、L2和Q4。 步骤3)Q1打开,体二极管D2突然反偏置。Q1上总的电流为供电电流(如步骤1)与二极管D2上的恢复电流之和。 显示出其中的体-漏二极管。在步骤2,电流流入到体-漏二极管D2(见图1),该二极管被正向偏置,少数载流子注入到二极管的区和P区。 当MOSFET Q1导通时,二极管D2被反向偏置,N区的少数载流子进入P+体区,反之亦然。这种快速转移导致大量的电流流经二极管,从N-epi到P+区,即从漏极到源极。

太阳能逆变器的测试系统详解

太阳能逆变器的测试系统详解 太阳能逆变器测试系统详细描述: 1.防孤岛检测装置(手动型) ACLT-2210M RLC各11.1K,总装机容量33.3K,步进幅度0.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1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03M RLC各32.97K,总装机容量98.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3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20M RLC各66.97K,总装机容量200.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6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30M RLC各109.97K,总装机容量329.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10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40M RLC各139.97K,总装机容量419.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13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60M RLC各209.97K,总装机容量629.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20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80M RLC各269.97K,总装机容量809.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25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160M RLC各529.97K,总装机容量1589.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50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ACLT-38300M RLC各1079.97K,装机容量3239.91K,步进幅度0.01K,最大电流分辨率1mA,满足1000K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需要 太阳能逆变器测试系统 一、太阳能逆变器测试系统关于谐振频率的难点为了模拟孤岛运行环境,需要RLC负载能够精确产生一个稳定的基频频率(50Hz或60Hz),谐振频率公式,L与C一定要均衡,才能达到基频频率。为了高效率实施逆变器检测,防孤岛试验检测装置在选型时一定要注意选择一套可以稳定、快速、自动调试出基频频率的RLC负载。 二、太阳能逆变器测试系统关于逆变器输出无功对谐振频率的影响所有被测光伏逆变器一定会有无功输出,无功可能是容性,也可能也是感性。关键是在实施防孤岛效应保护试验时,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一定要可以自动补偿到RLC 负载调试中,避免在试验过程过欠频触发保护,导致测量结果错误。所以一定要注意选择一套可以自动补偿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的RLC负载。 三、太阳能逆变器测试系统关于寄生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果试验的电感负荷比电容大,谐振频率会大于50Hz,电感负荷比电容小,谐振频率会小于

J6P DC-AC逆变器基本性能(参数) 测试条件及测试方法

J6P DC-AC逆变器基本性能(参数) 测试条件及测试方法 1, 输入电压过压保护 图纸技术要求:≥32.5V时切断输出 奉天的检测方式 注意: 1)先用万用表量测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确保其输出电压值显示的准确性后,测试时也可直接读取其显示的电压值(显示精度需至少小数点后1位); 2)为了保证直流稳压电源显示的电压与逆变器输入的板端电压误差最小,故空载进行测试,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小线损电压。 3)过压保护电压设计在32V,由于硬件及软件的误差,实际会有±0.5V的公差存在。 a,测试条件:输出负载空载;输出接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 b,测试方法:缓慢调升输入电压并观察输出电压,直到产品切断输出,插座红灯闪时,读取此时的输入电压值。 c,结果判定:读取到的电压在32V±0.5(31.5~32.5V)范围内时,判定合格。

图纸技术要求:电压恢复到29.5V以下时自动恢复工作 奉天的检测方式 注意: 1)同上注意项1 2)同上注意项2 3)过压恢复电压设计在30V,由于硬件及软件的误差,实际会有±0.5V的公差存在。 a,测试条件:输出负载空载;输出接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 b,测试方法:在产品过压保护后,缓慢调低输入电压并观察输出电压,直到产品恢复输出,插座绿灯亮时,读取此时的输入电压值。 c,结果判定:读取到的电压在30V±0.5(29.5~30.5V)范围内时,判定合格。 3, 输入电压欠压保护 图纸技术要求:≤20.5V时切断输出 奉天的检测方式 注意: 1)同上注意项1 2)同上注意项2 3)过压保护电压设计在21V,由于硬件及软件的误差,实际会有±0.5V的公差存在。 a,测试条件:输出负载空载;输出连接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 b,测试方法:在产品正常工作后,缓慢调低输入电压并观察输出电压,直到产品切断输出,插座指示灯灭时,读取此时的输入电压值。 c,结果判定:读取到的电压在21V±0.5(20.5~21.5V)范围内时,判定合格。

两款最简单的12V变220V逆变器

两款最简单的12V变220V逆变器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制作一: 变压器可选用一个100W机床控制变压器,将变压器铁芯拆开,再将次级线圈拆下来,并记录匝数,以便于计算每伏圈数。然后用φ1.35mm的漆包线重新绕次级线圈,先绕一个22V的主线圈,在中间抽头,再用φ0.47的漆包线绕两个4V的反馈线圈,线圈的层间用较厚的牛皮纸绝缘。线圈绕好后插上铁芯,将两个4V次级分别和主线圈连在一起,注意头尾的别接反了。可通电测电压,如果4V线圈和主线圈连接后电压增加说明连接正确,反之就是错的,可换一下接头就可以了。 与4V线圈串联的两个电阻R2、R3可用电阻丝制作,可根据输出功率大小选择电阻的大小,一 般为几欧姆,输出功率大时, 电阻越小,偏流电阻用 1W300Ω的电阻,不接这个 电阻也能工作,但由于管子 的参数不一致有时不起振, 最好接一个。三极管的选择: 每边用三只3DD15并联,共用六只管子,电路连接好后检查无错误,就可以通电调整了,接上蓄电池,找一个100W的白炽灯做负载,打开开关,灯泡应该能正常发光,如果不能正常发光,可减小基极的电阻,直到能正常发光为止,再接上彩电看能否正常启动,不能正常启动也是减小基极的电阻,调整完毕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制作二: 只用4个元件的逆变器,制作简单,用于普通照明不错。R1、 R 2根据三极管和变压 器的不同在 1.2k~ 4.7k之间选用;三极 管无特殊要求根据变 压器的容量选择,容量 大就用功率大点的;变 压器可用普通控制变 压器,只要有两组12V 就行。选用500W机床控制变压器0v-12V-24V,三极管用的达林顿管MJ11032,电阻4.7k。(输出的是方波,不适合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