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状语、定语后置练习

状语、定语后置练习

状语、定语后置练习
状语、定语后置练习

要求: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

一:介词“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一般用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习惯上应该提到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下,介词于、乎,可解释为:在、把、向、比、同、跟。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2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3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孔子世家》

4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世家》

5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世家》

6 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列传》

7 太子欲图国事于先生也。《刺客列传》

8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淮阴侯列传》

9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10 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也应该提到前面。这时,介词“以”一般可理解为把、用。

1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书》

1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13 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高祖本纪》

14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高祖本纪》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16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孔子世家》

17 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賷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滑稽列传》

18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刺客列传》

要求: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吏二缚一人诣王。

地点状语与定语从句的区别

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和地点状语从句的区别是什么? 最简单的办法是看where是否有指代先行词 应到定语从句还是状语从句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一、where引导定语从句时, where是关系副词, 在从句中作地点状语, 其前面有表示地点的先行词, where引导的从句修饰先行词。例如: The bookshop where I bought this book is not far from here. This is the house where I lived two years ago. We will start at the point where we left off. 二、where引导状语从句时, where是从属连词, where引导的从句修饰主句的谓语动词, where前面没有表示地点的先行词。例如: Wuhan lies where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Han Jiang River meet. Make a mark where you have any doubts or questions. I found my books where I had left them. 有时, 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兼有抽象条件含义, 可放在主句的前面, 而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则不能。例如: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谚语〕有志者事竟成。 Where there is water, there is life.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三、在有些情况下, 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可转换为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例如: A tall building was put up at the place where there used to be a desert. (=A tall building was put up where there used to be a desert. )在以前曾是沙漠的地方盖起了一幢高楼。 Bam boo grows best in places where it is warm and where it rains often. (=Bamboo grows best where it is warm and where it rains often. )温暖而多雨的地方最适合于竹子生长。

宾语、定语、状语从句区别

1.定语从句,也就是做定语(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叫做定语)的从句 定语从句实际上起到了形容词的作用,所以也叫形容词性从句。 和定语一样,定语从句是修饰名词的成分。 如:the girl who she talk about .这个女孩就是她谈论的那个。 很明显who she talk about 是在修饰这个the girl 的 2.宾语从句,它在句子中作宾语(动作的承受者)成分,一般主句缺宾语时用它。 如:she are talking about where the boy comes from . 她在谈论这个男孩来自哪里。 很明显where...from在句子中做了宾语的成分。 3.状语从句,与状语一样,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的成分。如:I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I arrive in Beijing. 我到北京就将给你打电话。 很明显这是由as soon 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1.定语从句,也就是做定语(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叫做定语)的从句 定语从句实际上起到了形容词的作用,所以也叫形容词性从句。 和定语一样,定语从句是修饰名词的成分。 如:the girl who she talk about .这个女孩就是她谈论的那个。 很明显who she talk about 是在修饰这个the girl 的 2.宾语从句,它在句子中作宾语(动作的承受者)成分,一般主句缺宾语时用它。 如:she are talking about where the boy comes from . 她在谈论这个男孩来自哪里。 很明显where...from在句子中做了宾语的成分。 3.状语从句,与状语一样,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的成分。如:I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I arrive in Beijing. 我到北京就将给你打电话。 很明显这是由as soon 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1.定语从句,也就是做定语(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叫做定语)的从句 定语从句实际上起到了形容词的作用,所以也叫形容词性从句。 和定语一样,定语从句是修饰名词的成分。 如:the girl who she talk about .这个女孩就是她谈论的那个。 很明显who she talk about 是在修饰这个the girl 的 2.宾语从句,它在句子中作宾语(动作的承受者)成分,一般主句缺宾语时用它。 如:she are talking about where the boy comes from . 她在谈论这个男孩来自哪里。 很明显where...from在句子中做了宾语的成分。 3.状语从句,与状语一样,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的成分。如:I will call you as soon as I arrive in Beijing. 我到北京就将给你打电话。 很明显这是由as soon 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1.定语从句,也就是做定语(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叫做定语)的从句 定语从句实际上起到了形容词的作用,所以也叫形容词性从句。 和定语一样,定语从句是修饰名词的成分。 如:the girl who she talk about .这个女孩就是她谈论的那个。 很明显who she talk about 是在修饰这个the girl 的 2.宾语从句,它在句子中作宾语(动作的承受者)成分,一般主句缺宾语时用它。 如:she are talking about where the boy comes from . 她在谈论这个男孩来自哪里。 很明显where...from在句子中做了宾语的成分。

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句式,它一般有五种形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列传》)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⑤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⑤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⑥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国之孺子之游者(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无不餔也……(《勾践灭吴》 ③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治平篇》)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穷苦人)。(《孟子·梁惠王下》) 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例如: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②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使楚》) 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④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铸以为金人十二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例如: ①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定语从句与强调句和状语从句的区别

定语从句与其易混淆句型的辨析 众所周知,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语法重点,老师、同学们都对此予以重点关注。由此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做题时,一遇到从句就往定语从句上想,尤其容易把一些形式上与定语从句相似的句型(主要是同位语从句、强调句、地点和时间状语从句)也当作定语从句来理解,结果产生错误。因此,从某个方面来说,解答定语从句题的关键是弄清它和易混淆句型之间的区别。 一、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 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都置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形式上非常相似,尤其是由that引导时,最难区分。实际上,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句法功能不同,与先行词的关系不同。 1. 句法功能不同 定语从句相当于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描述或限制其前面的名词、代词(称为先行词)或整个句子;同位语从句则相当于一个名词,是先行词所述内容的展开,即说明先行词的具体内容。 定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在从句中一定充当句子成分;而同位语从句中的引导词that(被称为连接代词)在从句中只起连接作用,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 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在从句中作宾语或状语时,可以省略或被其他词代替;而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则一般不能省略,也不能被代替。 例1The news (that / which)we picked up from his informal conversation is true.我们从他的闲谈中听到的那个消息是真实的。 例2The news that Mr Li will teach us English next semester is true. 李先生下学期将教我们英语这个消息是真实的。 点评:例1的中that从句是定语从句,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形容词,用来限定the news,that在从句中作宾语,可省略。例2中的that从句是同位语从句,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本身就是the news的内容,that不能省略。 2. 与先行词关系不同 定语从句所修饰、限定的先行词可以是名词或代词,当that省略时,定语从句本身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而同位语从句通常与一些本身有具体内容可展开的名词连用,对这些名词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常见的此类名词有:answer,belief,doubt,decision,explanation,fact,hope,idea,information,message,news,order,possibility,problem,promise,question,reason,story,suggestion,thought,truth等。同位语从句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常用that连接而不是用which 引导,that本身不充当句子成分,表示疑问意义的名词(如doubt,question等)后也可用whether,who,what等疑问词引导。 例3The fact (that / which) she told me yesterday is very important.她昨天告诉我的事实非常重要。 例4The fact that she hasn’t known the result of the examination is clear.她还不知道考试成绩这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

高中教材状语后置句汇总

高中教材状语后置例题总汇 编题:;班级:姓名: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3、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4、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6、秦王购之金千斤《荆轲刺秦王》 7、秦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8、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9、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10、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1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13、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14、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15、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16、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1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赤壁赋》 18、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1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0、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2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5、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贾谊》26、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贾谊》 27、生乎吾前《师说》 28、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9、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0、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1、学于余《师说》 32、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3、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34、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35、设九宾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36、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37、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38、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 39、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传》 40、虽才高于世《张衡传》 41、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42、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43、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 44、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4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 46、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47、项王起,饮帐中《项羽之死》 4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项羽之死》 49、徒步往来山中《方山子传》 50、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如何区分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如何区分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以下句子中的when a bomb exploded near the Stock Exchange作何种成分?纵观国内出版的语法书,一般都认为是时间状语从句,它跟last night一样,都是时间状语。但感觉又不像,请问您怎么看? Ten people were killed and several were injured last night when a bomb exploded near the Stock Exchange. 昨天晚上一颗炸弹在股票交易所附近爆炸,造成十人死亡,数人受伤。 【问题】when a bomb exploded near the Stock Exchange. 到底是时间状语从句,还是定语从句? 【答】以下是我的详细分析,并给出理由。 last night与when a bomb exploded near the Stock Exchange 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3种关系: 1. 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when 就是状语从句,跟last night 共同修饰谓语动词) 2. 同位关系(如果是同位关系,那么when 就是名词性从句,不是状语从句) 3. 修饰关系(如果是修饰关系,那么when 就是定语从句,修饰限定last night) 下面我从这3种关系入手,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判断它们是不是先行词和定语从句的关系。 1. 并列关系? 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last night 和when 之间应该有或者可以加上and, or 等连词连接,以“A and B”或“A or B” 的结构出现,例如: He stayed at home yesterday and today. 他昨天和今天都呆在家里。 It won't make much difference whether you go today or tomorrow. 你今天或明天去没有多大关系。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倒装句,是相对现代汉语而言的。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一般顺序是“主——谓——宾”,可以细化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文言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前后颠倒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倒装句。这类句式的翻译,要按现代汉语语法的要求,来安排句子成分的顺序。 由于定语后置句相对较少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也不多,对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往往难以识别、翻译不得要领,失分较多。 定语是用来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语序。在古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相应的形式: 1、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翻译时将定语移至中心词前面,并加上助词“的”。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解析】“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修饰语分别为“利”和“强”。这句话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对“黄泉”的解释,作为古今异义词,这里应该解释为地下的水,而“用”的解释也很特殊,这里用作介词,解释为“因为”。“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骨,向上吃埃土,向下喝地下的水,因为它专心。 2.由“……之……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翻译时将定语移至中心词前面,并加上助词“的”。 【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解析】句中,“石”是中心词,什么样的石头呢,“铿然有声”的石头。定语放在了中心词的后面,正常的顺序是:铿然有声音石,所在皆是也。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调整语序。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译文】(敲了)能够发出很响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3.由“……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促织》) 【解析】“少年”属于古今异义词,解释为“年轻人”。什么样的少年,后面紧跟了修饰语“好事”。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译文】村里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了一只蟋蟀,自己起名叫“蟹壳青”。 4.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具体形式为中心词+数量定语,翻译时将这两者的位置对调一下即可。 【例句】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解析】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译文】(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另外,识别定语后置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 以上是定语后置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在文言文阅读时我们要注意,当读到一些名词或代词,后面又紧跟了一些修辞或限制成分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这是否是定语后置句。判断方法有两个:一是从形式上寻找定语后置的标志;二是从内容上看是否顺畅,修饰语和中心词

定语和状语的区别

定语: 什么是定语 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之间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逗号分隔,可以前置修饰,也可以后置与被修饰成分,大多数情况下修饰句子之中的某一个成分(名词),尤其是主语和宾语。 1.形容词: 前置定语:单个形容词 The handsome boy 后置修饰:形容词短语 The country different from China is America. China is a count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 China is a count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 China is a count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 2.非谓语: 前置:单个分词 Developed country Developing country Swimming pool 非谓语后置:分词短语 The water to drink The man attacked by the dog The boy playing basketball 3.定语从句:只能后置 The man who is playing football is eating an apple. 状语修饰:修饰动词(修饰句子中的某一个成分,也可以修饰整个句子) 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之间大多数情况下有逗号分隔,可以前置修饰,也可以后置,也可以放在中间,大多数情况下修饰整个句子 1.副词(修饰主句子里的某一个成分:动词)

He is laughing happily. 2.非谓语:有逗号分隔,不修饰主句之中的某一个成分 Playing football, he is eating an apple. (表示伴随) Attacked by the dog, the man cries. (表示原因) He, playing football,is eating an apple. He is eating an apple, playing football. 3.状语从句可以有逗号分隔,也可以没有逗号分隔,不修饰主句之中的某一个成分 The man cried because he was attacked by the dog. Because he was attacked by the dog, the man cried 特别再谈一次非谓语作状语 同是一个主干成分“The man cried.”让“attacked by the dog”来修饰,即可以作为定语来修饰,也可以作为状语来修饰。 1.“attacked by the dog”作状语修饰,翻译成:“被狗咬了,那个人哭了。” Attacked by the dog, the man cries. (表示原因) The man, attacked by the dog, cried. The man cried, attacked by the dog. 2.“attacked by the dog”作为定语来修饰,翻译为“那个被狗咬的人哭了” The man attacked by the dog cried.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 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式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讲解 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用来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语序。在古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相应的形式。 “……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求可使报秦之人)“……之……”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 “……之……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之马)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铿然有之声石) 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具体形式为中心词+数量定语。 例, 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一双白璧、一双玉斗) 8、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千斤金、万家邑)谓语前置句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规则,主语和谓语的次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是,

(完整版)如何区分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

主谓宾,定状补是学好英语必须掌握的6大词性。有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时常分不清楚定语与补语,虽然知道,定语是限定条件的,补语是补充说明的。但这样的描述还是太过抽象,让部分同学无法理解。那英语中的定语与补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补语分为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一般主语补语为系表结构I am a student.(补语)下文中提到的补语指的都是宾语的补足语。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 (一)从以下三点区别两者 一、作用不同 1.定语,在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 2.补语,说明句子宾语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二、位置不同 1.定语,在名词或代词之前,或之后。 2.补语,紧跟宾语之后。 三、作成分的词不同 1.用作定语的成分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 短语 2.用作补语的成分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分词 (二)从例句中区别两者 ——可以同时当作定语与补语的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 1.名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I t’s a ball pen. (定语) 主系定表 B、A 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补语) 地点状语主谓宾补 2.形容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She is a beautiful girl.(定语) 主系定表 B、I find learning English difficult.(补语) 主谓定宾补 3.副词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T he boy there needs a pen.(定语后置) 主定谓宾 B、(you)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补语) 主(省略)谓宾补状 4.动词不定式分别作定语与补语的区别 A、T here is nothing to do day.(定语后置) 主系表定 B、W 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补语) 主谓宾补

(完整版)文言文之定语后置句

文言文之定语后置句 学习目标:1、回顾已学过的定语后置句,探究定语后置句的构成规律。 2、掌握定语后置句的句式特点并学会翻译。 学习重点:归纳小结定语后置句的构成规律,并学会翻译句子。 计划学时:1学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句子中前置的中心语并在原句中还原为现代汉语语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中心语:) 翻译: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中心语:) 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心语:) 翻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心语:) 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中心语:) 翻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中心语:) 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7、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中心语:)翻译:

8、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中心语:)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9、遂率子孙担荷者三夫(中心语:) 翻译: 10、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心语:)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以上是定语后置句的几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 课堂巩固: 1、下列选项中不含有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天下官吏趋势利者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楚人有涉江者 3、选出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夫晋,何厌之有?

英汉语言中定语和状语位置比较

英汉语言中定语和状语位置对比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9a9013810.html,/ 解决英泽汉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这一难题,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人手,效果更好。从语言本质而言,英语是综合性语言—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而汉语基本上是分析性语言—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从句法结构看,英语句法重“形合”,为了对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进行完整而明确的说明,可以借助各种修饰结构介词短词、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同位语、从句等引出一长申的修饰成分,所以句子显得长而繁琐而汉语重“意合”多个成分用意义串联,往往不需要连接词,且修饰语较短,所以句子显得短小精悍,在汉语句中,就应避免使用过长的修饰语,反之,会使句子显得冗长臃肿,晦涩难懂。由于英汉语言的不同特征,在英译汉中,就应采取拆零、化整为零、破句重组等手段,使汉语句读起来更象汉语句。 下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定语从句汉译的几种规则。 一、化整为零法例、名场月,岁对,她开始讲了一个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由于她的善良,大家都和她好。由于她高尚的品德受人们的尊敬,最后人们把她从一只撒野的公牛蹄下救了出来。 例如、刀日涨犯飞,州上星期日傍晚,有人曾见某君在市教堂取走雨伞一把。取伞者如不愿卷人纠纷,还是将伞送至布德街十号为妙。例、飞’甘,祀,甲丸拍中国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这颗卫星是由三级火箭推动的,一直运转正常。它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运载工具和电子技术方面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以上三个例句都是带有定语从名的复合句,但在汉语中,都

采取了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原则,将一个英语长句译成几个汉语短句。这种化整为零法是将英语句中的主干…主一谓一宾找出并译成汉语,例“她开始讲故事……”。 例、“有人曾见某君……”,例、“中国发射……卫星”是重复汉语中的宾语,也就是重复英语句中的先行词,例、“这故事讲的是”,例、“取伞者’,某君,例、“这颗卫星”,用这种方法译成的汉语会显得明白易懂,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二、改变顺序法‘逆向翻译法,汉语句条理清晰,明了易懂。英语句用多种手段连接词、形态变化等表达三、汉语主从复句法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一般说,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但英语性,一般是先果后因,也就是句首封闭,句尾开放而也存在意合形象。英语中,有的形式上虽然是定语汉语句不需要那么多的连词和关系词来表达相互关从句,但实际上起着状语作用,表原因、结果、让步、系,一般注重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排列,先因后果,假设等,所以在汉泽中,可适当译成汉语主从复句。也就是句首开放,句尾收缩。 这是英汉思维方式不例、玩同特点所造成的,所以翻译中,还可采用逆向翻译,它们的法。总数几乎达到二万英镑,如果要我私人赔,非要倾家例、荡产不可。】盯康例、刀塔杰克建的房子里放着麦芽糖,耗子吃了麦芽糖,份,而那只猫又吃了这耗子。甲比,,例、’例叮,这位书生气的庐莱仅仅是在上个月才在流亡派,冷人士中脱颖而出的。选中他是出人意外的,在此之心】,场前,奥博特一直是人们所瞩目的人物,因为他有尼雷,州而尔的支持。掩人次例、沈找心已弥州,川电美国已表示它希望讲和,戈德堡大使最近还重申了这一点。我深信,如果美国在本届会议期间无中国派了贸易代表团前往非洲各国,以便与务条件地停止轰炸北越,一种新局面将会出现。中政府商谈贸易协定。例、挂,例、,,一虽然他自己不用房,但仍坚持再建一座。她丈夫早已抛弃了她和四个孩子,自己跑到美例一例,英语的定语从句都

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总结定语后置的总结

定语从句总结 一:定语后置的总结 (1)介词短语作定语:the landlady in the bad situation / the way in error / the thief with a gun / the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 The student in sorrow didn’t pass the English exam. (2)表语形容词作定语:the presidents alive in the U.S.A are all male. (3)不定合成代词被修饰:Although I had dinner tonight, I still need something delicious to have. (4)副词作定语:the students here are all come from Shenyang. (5)不定式作后置定语:the destination to go / the cookbook to use / the movie to cast / the match to fire / the classical music to listen / the hammer to use / the task to finish (6)现在分词作定语:the man pronouncing the wrong pronunciation is a principal. (7)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the service given in the hotel is 5-star. / the signal signed by the students are for cheating in the final exam. (P10-1) English is a language spoken all around the world. (P10) In only fifty years, English has developed into the language most widely spoken and used in the world. (8)定语从句:(P4)The lesson (that) we can learn from Chuck and all others who have unusual friends is that friends are teachers. 二:定语从句的概念和公式特点 (P3-1): 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 Chuck is a businessman who is always so busy that he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riends. 先行词(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 关系词(起连接作用的代词和副词)+(,)定语从句(在句中作成分)

古汉语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古汉语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定语就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就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与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总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她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她的君主担忧。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就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就是“利”、“强”、“高”、“远”,四个“之”就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

无实在意义。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例如: ③(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④(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今)这四种人,就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③④句中的中心词分别就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就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就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与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 ⑤(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⑤句中的中心词就是“少年”,后置定语就是“好事”,“者”就是标志性词语。 4.中心词+数量词如: ⑥(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今)(她)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⑥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要注意:一就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就是要把定语后置与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 ⑦村中少年好事(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⑧村中少年之好事者(定语后置) ⑨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

如何区别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

如何区别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 先请看下列几道高考试题: 1. The famous scientist grew up ____ he was born and in 1930 he came to Shanghai.(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 A. when B. whenever C. where D. wherever 2. He's got him self into a dangerous situation ____ he is likely to lose control over the plane.(2001年上海) A. where B. which C. while D. why 3. She found her calculator ____ she lost it.(2000年上海) A. where B. when C. in which D. that 4. Y ou should m ake it a rule to leave things ____ you can find them again.(NMET99) A. when B. where C. then D. there 5. After the war, a new school building was put up ____ there had once been a theatre.(NMET97)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en 6. After living in Paris for fifty years, he returned to the sm all town ____ he grew up as a child.(NMET96)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en 7. When you read the book, you'd better make a mark ____ you have any questions.(MET86) A. at which B. at where C. the place where D. where 8. I can still rem em ber the sitting-room ____ my m other and I used to sit in the evening.(MET86)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不难看出,上述试题都考查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在第2, 6, 8题中, where引导的是定语从句,答案分别是A, B和D。在第1, 3, 4, 5, 7题中, where引导的是地点状语从句,答案分别是C, A, B, B和D。那么,如何区别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句式,它一般有五种形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列传》)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⑤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⑤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国之孺子之游者(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无不餔也……(《勾践灭吴》 ③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治平篇》) 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穷苦人)。(《孟子·梁惠王下》) 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例如: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②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使楚》) 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例如: ①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乍看句中加点的文字,符合“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句中的“者”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而是用在假设分句后,以提示下文。此句应译作:众武将文官如有敢再提应当迎降曹操的,结果将与这个奏案一样。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加点的文字表面上符合“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实际上并非定语后置句,“之”的作用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的作用是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此句应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牛刀小试* 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别的一项是() A、予一以贯之。(出自《孔子世家》,以下出处相同) B、人之不我信也。 C、不容何病 D、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