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2000t吡啶酮乙醇铵盐、500t辛酰氧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年产2000t吡啶酮乙醇铵盐、500t辛酰氧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年产2000t吡啶酮乙醇铵盐、500t辛酰氧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年产2000t吡啶酮乙醇铵盐、500t辛酰氧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评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466号

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t 吡啶酮乙醇胺盐、500t辛酰氧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版)

山东博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济南

概述

一、项目由来

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烟台东方化学有限公司出资控股兴建的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企业成立日期2018年7月26日,注册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董官屯镇煤化工园区纬四路东段路北,注册资金1500万元,法人代表陈晓辉,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日化用有机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烟台东方化学有限公司从事精细化工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雄厚经济实力,培养出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熟练的职工队伍,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网络,为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夯实了基础。

日化自古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科技水平的进步,而化妆品更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的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化妆品事业虽然得到极大的推进,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的产品科技水平依然较低,发展水平较国外差距还比较大。而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大,速度会更快,所以与之相伴生的化妆品原料也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于是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发展机遇面前分的一杯羹,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深思熟虑及市场调查,选择在巨野县建立一个化妆品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基地。

吡啶酮乙醇胺盐和辛酰氧肟酸作为新型的去屑止痒剂和新型防腐剂,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和环保的今天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公司整体效益,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年产2000t吡啶酮乙醇胺盐、500t辛酰氧肟酸项目”。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菏泽市巨野高新化工园区,根据巨国土资函[2018]38号,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8469平方米。厂区中心地理坐标115.977°E,35.282°N,项目投资35000万元。新增劳动定员150人,年生产300天,每天三班制生产。

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包括1#~4#车间(4#车间为预留车间),主要进行酯化、酰化、羟胺化、成盐、蒸馏浓缩、水洗、喷淋、结晶、干燥、粉碎等工序;辅助工程包括办公楼1座、控制楼1座,储运工程包括罐区、原料库、成品库,环保工程包

括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危废库、废气处理系统等。

建成后年产2000t吡啶酮乙醇胺盐、500t辛酰氧肟酸。

三、项目环评编制过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1.

图1 环评工作程序示意图

四、分析判定情况简述

1、评价类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拟建项目必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

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44 号)及修改单,拟建项目产品归入《名录》中的“十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第36项“基本化学原料制造”,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各要素技术导则分析判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地表水评价等级三级从简,进行达标分析和影响分析,地下水评价等级定为二级,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本次环境风险评价为二级评价。

3、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吡啶酮乙醇胺盐和辛酰氧肟酸,根据《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产品、工艺和设备均未列入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即项目为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已在山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行备案,项目代码为2018-371700-26-03-067801。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4、规划符合性

根据《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用地规划,本项目建设地点用地性质为三类工业用地。本项目建设符合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规划。

根据《巨野高新化工园区(南区)用地规划图》,本项目建设地点用地性质为三类工业用地。本项目建设符合巨野高新化工园区(南区)的用地规划。

本项目属于C26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属于园区准许进入行业,符合园区的准入条件。

5、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位于巨野高新化工园区(南区),不在《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中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之内。

本项目不在《菏泽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7-2020 年)》规划的红线范围内,其中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巨龙河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区(HZ-B1-41)(市级红线),本项目位于巨龙河西北方向约270m。

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首先通过现场踏勘及相关资料收集,对项目选址、产品、规模和工艺等合理性进行初步判定。

环评单位在开展项目评价工作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问题:

(1)拟建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分布情况;

(2)拟建项目的建设情况、生产工艺与产污节点分析。主体工程、公辅工程的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拟采取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3)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4)对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的进行识别和分析,提出风险应急措施。

(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管理与监测,建设项目“三同时”。

(6)项目建设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本评价的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具有足够的环境容量,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2)项目施工期会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在采取有效污染防治及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对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可降至最低。

(3)拟建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乙醇、乙酸甲酯等溶剂的泄露、爆炸,火灾和爆炸以及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拟建项目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后,风险可控,拟建项目的建设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4)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在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正常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废气、废水、噪声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得到合理控制与处置,不会对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5)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地点土地利用性质规划为三类工业用地,项目建设符合巨野高新化工园区(南区)的产业定位与总体布局,符合园区的准入条件。项目不在菏泽市省级和市级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之内。

六、环境影响主要结论

通过工程分析、预测评价以及选址论证等方面分析,项目符合规划;项目选址基本合理,满足卫生防护距离、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要求;各项环保措施可行,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的影响较小。

4_二甲氨基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_孙卫东

2006年5月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 ay2006第37卷第3期Acta Scientiar um Naturalium U nivers itatis NeiM ongol Vol.37No.3 文章编号:1000-1638(2006)03-0276-03 4-二甲氨基吡啶合成工艺的改进X 孙卫东1,王小明2,单红岩2,张锁秦2,李耀先2 (1.赤峰学院化学系,内蒙古赤峰024001;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 摘要:采用DM F法合成了4-二甲氨基吡啶,并对该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由吡啶与氯化亚砜 合成中间体双吡啶盐酸盐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7%提高到65%;由中间体与DM F合成目标 化合物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3%提高到73%.所用合成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合成成 本,减少了三废排放. 关键词:4-二甲氨基吡啶;双吡啶盐酸盐;合成 中图分类号:T Q253.2 文献标识码:A 4-二甲氨基吡啶(4-Dim ethylam inopyridine,简称DM AP)是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对酰化、酯化、酯交换、烷基化等有机反应均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对于酰化反应,DM AP的催化活性是传统催化剂吡啶的104~105倍.DM AP具有用量少、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溶剂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科研及精细化工领域〔1,2〕.随着DM AP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需求量与日俱增. DM AP的合成有多种途径,均以吡啶作为起始原料〔3~5〕.一种相对简捷、比较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是DM F法.该法只有两步,即先用吡啶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中间体N-(4-吡啶基)氯化吡啶盐酸盐(简称双吡啶盐酸盐),再与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DM AP.反应式如下: 国内对该方法的改进已有多篇文献报道〔6~17〕.为了简化操作、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和减少三废排放,我们对该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套更为合理的合成工艺,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实 验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吡啶经KOH干燥,DM F经4~分子筛干燥,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X-4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温度计未经校正),美国M er cury Varian YH-300型核磁共振仪(溶剂为CDCl3,T M S为内标). 1.2 实验操作 1.2.1 双吡啶盐酸盐的合成 向配有机械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上口接干燥管) X收稿日期:2005-10-29 作者简介:孙卫东(1959~),男(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副教授.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作者:————————————————————————————————日期: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类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高效、安全农药已经成为世界农药的发展方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力保障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近20年来,农药开发中最有成效的是众多杂环化合物被开发为超高效农药。而在杂环化合物中,含氮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吡啶衍生物又是最为突出的,不但有杀菌剂、杀虫剂,而且有高效的除草剂,这为化学农药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 早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人已开始使用含吡啶的天然产物烟草浸出液作为杀虫剂,后经分析确认有效成分为烟碱。然而真正合成的吡啶类农药则是1955年英国ICI公司开发的除草剂敌草快(diquat)和1958年开发的百草枯(paraquat),到目前仍有较好的市场。 随着有机合成技术和农药活性分子设计技巧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对新型农药的需求,从60年代后期多种吡啶类农药相继问世,比如道化学公司开发的毒莠定、绿草定、氟草烟等,这些产品都属于取代吡啶类除草剂,因其化学结构,统一划归为“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都属于激素类除草剂,除草活性高,主要防治阔叶杂草,随着杂草的演替,这类产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销量逐年攀升。鉴于该市场情况,本文将对“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的开发应用现状介绍如下: 一、简介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氟草定fluroxy pyr 4-氨基-3, 5-二氯-6- 氟-吡啶-2- 吡啶氧乙酸 1-甲基- 庚基酯 C7H5C l2FN2O3 二氯吡啶 酸、毕克草clopyra lid 3,6-二氯吡 啶-2-羧酸 C6H3Cl2NO2 三氯吡氧乙酸、绿草 定、 盖灌能、盖灌林、定草酯 tr iclopyr, Garlon, Grands tsnd, Dowco233 3,5,6-三 氯-2-吡啶 基氧乙酸 C7H4Cl3NO 3 氨氯吡啶酸、毒莠 定、毒莠定 101 picl oram, Tordon, Tordan 4-氨基- 3,5,6- 三氯吡啶羧 酸 C6H3Cl3 N2O2二、开发应用现状 1.氯氟吡氧乙酸 作用特点: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杂草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在耐药性植物如小麦体内

马来酸氨氯地平

马来酸氨氯地平 Mɑlɑisuɑn Anlüdipinɡ Amlodipine Maleate C20H25ClN2O5·C4H4O4524.96 本品为3-乙基5-甲基2-[(2-氨基乙氧基)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顺丁烯二酸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20H25ClN2O5·C4H4O4不得少于98.5%。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冰醋酸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不溶。 熔点本品熔点(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C)为169~175℃,熔融时同时分解。 【鉴别】(1)取本品约40mg,加乙醇20ml使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摇匀,即成黄绿色。 (2)取本品细粉适量,加盐酸溶液(0.9→1000)溶解制成每1ml中含氨氯地平10μg 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00~400nm范围内扫描,在238nm与36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28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08图)一致 【检查】旋光度取本品0.25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E),旋光度为-0.10°至+0.10°。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0.1g,加0.1mol/L的盐酸甲醇溶液10ml,溶液应澄清;如显色,与黄绿色4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有关物质Ⅰ取本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甲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分别含0.06mg和0.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和(2)。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基异丁基酮-冰醋酸-水(2:1:1)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后,80℃干燥15分钟,置紫外灯(254nm和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1)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3%),深于对照溶液(2)主斑点的杂质斑点不得多于2个。 有关物质Ⅱ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3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马来酸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马来酸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10-13T17:11:45.2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21期供稿作者:马世华[导读]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能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等多种并发症。 马世华(江苏南京市溧水县人民医院 2112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092-03 【摘要】目的马来酸氨氯地平是一种在床上应用广泛的降压药,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关键词】马来酸氨氯地平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mlodipine maleate 【Abstract】 Amlodipine maleate is a wide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this paper reviewe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 【Key words】Amlodipine maleate Pharmacolog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能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氨氯地平(amlodipine)是80年代中期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三代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马来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 maleate)是氨氯地平与马来酸所成的盐,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 1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亦称慢通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具有L-亚型钙通道特殊选择性,能阻滞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外Ca2+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2]氨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有高度的选择性,但对心肌的收缩和心脏的传导几乎无影响。氨氯地平抗高血压作用的机制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浆儿茶酚胺下降,从而导致小动脉松驰和扩张。氨氯地平缓解心绞痛的机制还未完全肯定,但它可以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减少总外周阻力,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肌的后负荷,减少心脏能量消耗和对氧的需求,从而缓解心绞痛。氨氯地平对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收缩力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脏负荷,逆转左室肥厚。对血糖、血脂及血清电解质无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另外,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还能降低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白蛋白(ALB),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是扩张肾小动脉,有效地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从而降低肾脏高灌注、高滤过损害。[3] 2 药代动力学 马来酸氨氯地平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h,每日服用一次便能有效控制24h血压,降压作用平缓而持久。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具有高度的水溶性。在分子结构上与硝苯地平有两点不同,即一个氯离子取代了硝基,并在二氢吡啶环侧链上具有一碱性氨基,使氨氯地平在生理pH值时90%以上呈离子化形式。该药口服吸收缓慢而完全,6~12h达血药浓度峰值。其片剂在空腹与餐后服用对生物利用度均无影响。氨氯地平分布容积大(21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98%。连续服用7个单剂后达到稳定血浓度。与其它钙拮抗剂比较,氨氯地平T1/2相对较长,达30~50h,故1次/d服用即可。氨氯地平主要由肝脏代谢灭活,代谢过程主要是二氢吡啶环的氧化,60~75%的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5~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所有代谢产物均无明显活性钙拮抗剂作用。肝功能不全的病人T1/2可延长至60h,故应减少药物剂量。在肾功能不全病人,其药代动力学无明显改变,不需减少剂量。 3 临床应用 3.1治疗高血压病 马来酸氨氯地平在临床上广泛高血压的治疗。周晓芳等在一项应用马来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多中心研究的报道显示[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临床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和马来酸氨氯地平实验组,结果,用药4周后,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87%,对照组85%。对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程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谷/峰比值:实验组收缩压为0.80,舒张压为0.73,对照组收缩压为0.82,舒张压为0.75。表明马来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一样具有平稳降压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且多轻微,患者依从性好。Mroczek等[5]对20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表明,氨氯地平降压有效剂量为2.5~10mg/d。治疗8周后立位及卧位血压平均下降3.2/1.7 kPa,且降压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3.2抗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重构 氨氯地平可能是通过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阻止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参与心脏生长的调节等作用机制,使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重构得以逆转和复原。[6]资料显示,经氨氯地平干预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有效控制的同时,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PWTd)、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可有效逆转高血压病人左心室的重构,从而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叶泽明[7]等报道,对60例确证为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半年服药后,在降压疗效上,显效46例(76.7 %),有效12例(2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96.7%;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为用药前为LVIDd(48.9±3.5mm)、IVSTd(13.1±0.6mm)、PWTd (12.9±0.6mm)、LVM(287.7±48.3g)、LVMI(167.6±31.2g/m2),而用药后为LVIDd(49.0±3.6mm)、IVSTd(12.5±0.5mm)、PWTd(12.2±0.5mm)、LVM(274.5±45.6g)、LVMI(151.4±29.8g/m2) 3.3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还能降低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白蛋白(ALB),改善肾功能。其原因是马来酸氨氯地平可扩张肾小动脉,能有效地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从而降低肾脏高灌注、高滤过损害,这种肾脏保护作用再加上其主要通过肝脏清除的药理学特征,使该药非常适用于伴有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吴曾颖[8]等报道,4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马来酸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显示,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后28例患者血压控制为正常,12例患者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服药1个月和2个月后,β2-MG和ALB明显下降。说明,马来酸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血和尿β2-MG、尿ALB的水平,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盐酸吡哆醇

中文名称: 盐酸吡哆醇 中文同义词: 5-羟基-6-甲基-3,4-吡啶二甲醇盐酸盐;盐酸B6醇;盐酸吡哆素;盐酸吡哆辛;维生素B6盐酸盐;盐酸吡多醇;盐酸吡多辛;盐酸维生素B6 英文名称: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 英文同义词: 3-hydroxy-4,5-dimethylol-alpha-picolinehydrochloride;4,5-bis(hydroxym ethyl)-2-methylpyridin-3-olhydrochloride;4,5-bis(hydroxymethyl)-3-hyd roxy-2-methylpyridinehydrochloride;4-pyridinedimethanol,5-hydroxy-6-m ethyl-hydrochloride;5-hydroxy-6-methyl-3,4-pyridinedicarbinolhydrochl oride;aderominehydrochloride;aderoxin;aderoxine CAS号: 58-56-0 分子式: C8H12ClNO3 分子量: 205.64 分子结构: 熔点 214-215 °C(lit.)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H2O: 0.1 g/mL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水溶解性 0.1 g/mL (20 oC) 敏感性 Light Sensitive 化学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苦,加热升华。干燥品对空气和光稳定,水溶液遇空气渐被氧化变色,并随pH值升高氧化加速。Mp205-209℃(分解),在290nm±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0.1 mol/L HCl)。易溶于水(1:4.5),溶液显酸性,微溶于乙醇(1:90)和丙酮,不溶于乙醚和氯仿。低毒,LD50(大鼠,经口)4000 mg/kg。 其他产品: W0024-1 5-核黄素磷酸钠盐二水物/核黄素-5-磷酸钠盐二水物/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B2磷酸钠二水物/黄素单核苷酸钠二水物/核黄素-5’-磷酸酯钠二水物/5’-磷酸核黄素钠二水物/FMN-Na W0025 维生素B3/烟酸/菸酸/3-吡啶羧酸/吡啶-3-羧酸/3-噼啉酸/吡啶-3-甲酸/3-吡啶羟酸/吡啶-3-羟酸/3-噼啉酸/尼克酸/尼古丁酸/氮苯酸-[3]/烟碱素/3-吡啶甲酸/VB3 W0026 异烟酸/4-吡啶羧酸/吡啶-4-羧酸/4-吡啶羟酸/吡啶-4-羟酸/4-噼啉酸 /4-吡啶甲酸/吡啶-4-甲酸/异尼克酸/COA W0027 维生素B5/D-泛酸钙/本多生酸钙/(R)-N-(2,4-二羟基-3,3-二甲基-1-氧代丁基)-β-丙氨酸钙/N-(2,4-二羟基-3,3-二甲基丁酰)-β-氨基丙酸钙/右旋泛酸钙/VB5 W0029 维生素B6/盐酸吡哆辛/盐酸吡哆醇/盐酸B6醇/盐酸吡哆素/5-羟基-6- 甲基-3,4-吡啶二甲醇盐酸盐/2-甲基-3-羟基-4,5-双羟甲基吡啶盐酸盐/VB6

国外主要新老农药品种剂型的比较

国外主要新老农药品种剂型的比较 要使少量的药剂均匀地分布在广阔的农田作物上就离不开农药的剂型加工。通过农药剂型加工可达到以下目的: (1)最大限度发挥农药效果;(2)克服或弥补农药的不足之处,诸如分散性、渗透性等;(3)提高使用者的安全,如采取包囊等方法;(4)降低药剂对环境的压力,如缓释型等; (5)改善操作性能,做到省力化,如泡腾片;(6)提升药剂功能,扩大用途。 社会的发展,环境的要求,科技的进步,成为了农药剂型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人们对农药剂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农药制剂的设计必须从剂型、配方、加工方法、理化性能等各方面予以考虑。 实际上,农药剂型的设计比医药剂型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农药剂型对施药时间、场所、传送需有量的理念,与医药剂型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农药的传送系统( Pesticide Delivery System,PDS)与医药传统系统( Drug Delivery S ystem,DDS)有很大区别。表1即为农药与医药传送系统的比较。 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环境需要和药剂要求,人们对农药剂型不断予以改进。几十年来农药剂型也有很大发展和变化。

以下就全球在农药品种中处于领先的农药公司新老品种剂型进行介绍。所列剂型均为单剂,不包含复配。 本文所选公司为在农药开发中列世界前六位的超级大公司:拜耳、先正达、巴斯夫、陶农科、杜邦和住友化学公司。表2为六大公司的农药销售额及农药研发费用。 草铵膦(3.85亿美元,1986年上市);甲基二磺隆(2. 80亿美元,2002年上市);异嗯唑草酮( 1.50亿美元,19 96年上市);氟噻草胺(1.40亿美元,1996年上市);甲酰氨基磺隆(1.30亿美元,2002年) tembotrione(1.20亿美元,2007年);甜菜宁(i.i0亿美元,1968年上市);溴苯腈(1.0亿美元,1962年上市);嗪草酮(0.95亿美元,1971年上市);吡氟酰草胺(0.90亿美元,1985年上市);噻酮磺隆(0.60亿美元,2009年上市);嗯嗪草酮( 0.55亿美元,2001年上市);丙苯磺隆(0.55亿美元,2001年上市);磺草酮(0.50亿美元,1990年上市);甜菜安(0.5 0亿美元,1968年上市)酰嘧磺隆(0.45亿美元,1990年上市);乙氧呋草黄(0.45亿美元,1974年上市);四唑酰草胺(0.45亿美元,2000年上市);敌稗(0.40亿美元,1960年)。 吡虫啉(7.55亿美元,1991年上市);噻虫胺(2.75亿美元,2002年上市);溴氰菊酉脂(2.60亿美元,1977年上市);螺虫乙酉脂(1.30亿美元,2008年上市);氟

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品种

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品种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商标使用许可农药名录 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2甲4氯丁酸乙酯 MCPB-ethylate 乙烯菌核利 vinclozolin 乙霉威 diethofencarb 二甲戊灵 pendimethalin

二氯吡啶酸 clopyralid 二氯喹啉酸 quinclorac 三唑酮 triadimefon 三唑醇 triadimenol 中生菌素 zhongshengmycin 灭幼脲 chlorbenzuron 灭草松 bentazone 甲草胺 alachlor 丙草胺 pretilachlor 宁南霉素 ningnanmycin 石硫合剂 lime sulfur 代森锰锌 mancozeb 印梀素 azadirachtin 灭蝇胺 cyromazine 甲霜灵 metalaxyl

仲丁灵 butralin 异丙甲草胺 metolachlor 异丙草胺 propisochlor 农抗武夷菌素 (武夷菌素) 多抗霉素 polyoxin 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 百菌清chlorothalonil 异菌脲 iprodione 虫酰肼 tebufenozide 虫螨腈 chlorfenapyr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吡虫啉 imidacloprid 吡蚜酮 pymetrozine 克菌丹 captan 苄嘧磺隆 bensulfuron-methyl

吡嘧磺隆 pyrazosulfuron-ethyl 波尔多 bordeaux mixture 茚虫威 indoxacarb 环庚草醚 cinmethylin 矿物油 petroleum oil 苦参碱 matrine 乳氟禾草灵 lactofen 松脂酸钠 松脂酸铜 苯磺隆 tribenuron-meth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PV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EONPV 草甘膦 glyphosate 草甘膦铵盐 glyhosate ammonium

2,3-二氯吡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3-二氯吡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1 2,3-二氯吡啶合成方法 文献报道的2,3-二氯吡啶的合成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2,3,6-三氯吡啶还原法… 2.1.2 2-氯吡啶合成法… 2.1.3 3-氯吡啶合成法… 2.1.4 3-氨基吡啶合成法… 2.1.5 2-氯-3-氨基吡啶合成法 以2-氯-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2,3-二氯吡啶的方法其实是第四种方法的一部分,区别在于起始原料的不同。该合成法主要包括两步反应:2-氯-3-氨基吡啶首先进行重氮化反应,然后发生Sandmeyer氯代反应得到2,3-二氯吡啶。 第4、5两种方法由于各中间产物不用纯化,在同一反应锅中可完成全部工序,且各步反应均采用盐酸作溶剂,反应试剂便宜易得,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2.1.6 2-氯-3-硝基吡啶合成法 以2-氯-3-硝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2,3-二氯吡啶的文献报道很少。该合成法主要以苯基氯化鳞为氯化试剂,由2-氯-3-硝基吡啶合成2,3-二氯吡啶。

该方法由于试剂价格较高,且不易制备,该法也不宜工业化。 2.2 2,3-二氯吡啶合成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冯忖等比较了文献报道的几种2,3-二氯吡啶的合成方法,探索了一条以3-氨基吡啶为原料,经过氯化、重氮化和sandmeyer反应,中间体不分离,一锅合成2,3-二氯吡啶的经济合理的合成路线,总收率达到66.9%,含量98%以上。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了氯化反应的选择性,减少了过度氯化副产物的生成,并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减少了sandmeyer反应中联吡啶副产物的产生。同时对反应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sandmeyer反应中副产2,2-二氯-3,3-联吡啶和2,2,6-三氯-3,3-联吡啶的获得,进一步佐证了该反应是经自由基进行的反应机理。以下是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步骤… 2.2.3 结果与讨论… 2.3 2,3-二氯吡啶的生产技术进展… 河北亚诺化工有限公司CN101302190“一种制备2,3-二氯吡啶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工艺简单和高产率制备2,3-二氯吡啶的方法:在浓盐酸中,以3-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Fe2+或Fe3+作为氯化催化剂,双氧水与盐酸的混合物或氯气作为氯化剂对3-氨基吡啶进行氯化反应。反应混合物不经分离再以Cu+或Cu2+作为重氮化/氯代反应催化剂,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重氮化/氯代反应,一锅法制备2,3-二氯吡啶,用常规方法分离提纯产品,产品纯度大于99.2%,以3-氨基吡啶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和仓储中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农药选用、农药使用规范和绿色食品农药残留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1667(所有部分)农药登记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NY/T 166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A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绿色食品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虫品种、种子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垡、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 ——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释放害虫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 ——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如没有足够有效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在确保人员、产品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第5、6章的规定,配合使用低风险的农药。 5、农药选用 5.1所选用的农药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获得国家农药登记许可。 5.2应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 5.3农药剂型宜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性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 5.4A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附录A第A.1章的规定选用农药及其他植物保护产品。 5.5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优先从表A.1中选用农药。在表A.1所列农药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需要时,还可适量使用第A.2章所列的农药。 6、农药使用规范 6.1应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但不宜采用喷粉等风险较大的施药方式。 6.2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和GB 12475的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或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

附件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 1 2,4-滴(2,4-D) 1.1 主要用途:除草剂。 1.2 ADI:0.01 mg/kg bw 1.3 残留物:2,4-滴。 1.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2 2甲4氯(钠)[MCPA(sodium)] 2.1 主要用途:除草剂。 2.2 ADI:0.05 mg/kg bw。 2.3 残留物:2甲4氯。 2.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3 阿维菌素(abamectin) 3.1 主要用途:杀虫剂。 3.2 ADI:0.002 mg/kg bw。 3.3 残留物:阿维菌素(Bla和Blb之和)。 3.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4 氨氯吡啶酸(picloram) 4.1 主要用途:除草剂。 4.2 ADI:0.3 mg/kg bw。 4.3 残留物:氨氯吡啶酸。

4.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5 苯菌灵(benomyl) 5.1 主要用途:杀菌剂。 5.2 ADI:0.1 mg/kg bw 5.3 残留物:苯菌灵。 5.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6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6.1 主要用途:杀菌剂。 6.2 ADI:0.01 mg/kg bw。 6.3 残留物:苯醚甲环唑。 6.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7 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 7.1 主要用途:除草剂。 7.2 ADI:0.05 mg/kg bw。 7.3 残留物:苯嘧磺草胺及其代谢产物,以苯嘧磺草胺计。 7.4 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8 苯嗪草酮(metamitron) 8.1 主要用途:除草剂。 8.2 ADI:0.03mg/kg bw。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 按用途分大类按化学结构分类别 除草剂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嘧啶并三唑类、三嗪类、酰胺类、脲类、氨基甲酸酯类、吡啶类、苯氧乙酸类、二硝基苯胺类、芳氧苯氧丙酸酯类、二苯醚类、环己二酮类、羟基苯腈类、哒嗪类、其他结构类 杀虫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烟碱类、杀螨剂类、天然产物类、苯甲酰脲类、其他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有机氯类、其他结构类 杀菌剂三唑类、其他唑类、其他甾醇抑制剂类、吗啉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无机类、酞酰亚胺及苯腈类、其他多作用位点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苯并咪唑类、苯酰胺类、二甲酰脲类、酰胺类、嘧啶胺类、其他结构类 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熏蒸剂 除草剂 有机磷类除草剂 草甘膦、草铵膦、双丙胺膦、草硫膦抑草磷、莎稗磷双丙氨酰膦等18种 磺酰脲类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 烟嘧磺隆、苄嘧磺隆、甲磺隆、砜嘧磺隆、碘甲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甲酰胺磺隆、甲磺胺磺隆(甲基二磺隆)、吡嘧磺隆、磺酰磺隆、氟胺磺隆、氯磺隆、氟啶嘧磺隆、甲嘧磺隆、酰嘧磺隆、环氧嘧磺隆、唑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环丙嘧磺隆、胺苯磺隆、醚苯磺隆、三氟啶磺隆、啶嘧磺隆、氟嘧磺隆、四唑嘧磺隆、氟磺隆、乙氧嘧磺隆、醚磺隆、三氟甲磺隆、丙苯磺隆(propoxycarbazone)、玉嘧磺隆、噻吩磺隆、咪唑磺隆、嘧磺隆、环胺磺隆、氟酮磺隆(flucarbazone) 单嘧磺隆、单嘧磺酯、甲基碘磺隆钠盐、氟吡磺隆、氟唑磺隆、、甲硫嘧磺隆、三氟丙磺隆、 iofensulfuron(开发代号BCS-AA10579)及一新型杀虫剂flupyradifurone(BYI02960),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 咪唑乙烟酸、咪唑烟酸、咪唑喹啉酸、咪草酸、甲氧咪草烟、甲基咪草烟 嘧啶氧(硫)苯甲酸酯类和嘧啶并三唑类、双嘧啶吡唑啉酮类、吡唑啉类 嘧草硫醚、环酯草醚(pyriftalid)、双草醚、嘧草醚、、嘧啶肟草醚、 三唑并嘧啶磺草胺类

有效成分-除草剂

除草剂 2,4-D-2-ethyl hexyl ester2,4-D异辛酯1928-43-4 2,4-D BEE 2,4-D丁氧基乙酯1929-73-7 b utoxyethyl ester=BEE 2,4-D Dimethylamine Salt 2,4-D二甲胺盐2008-39-1 2,4-D Dimethylethanolamine Salt 2,4-D二甲乙醇铵盐 2,4-D Ethyl Ester 2,4-D酸乙酯533-23-3 2,4-D IPA 2,4-D异丙胺盐5742-17-6 i sopropylamine salt=IPA 2,4-D TIPA Salt 2,4-D三异丙醇胺盐18584-79-7 Triisopropanol ammonium salt=TIPA Acetochlor 乙草胺34256-82-1 Aminopyralid Hexyloxypropylalmine Salt氯氨吡啶酸150114-71-9 Aminopyralid Potassium氯氨吡啶酸钾盐566191-87-5 Aminopyralid TIPA 氯氨吡啶酸三异丙醇胺盐566191-89-7 Ammonium Sulphate 硫酸铵7783-20-2 Amidosulfuron 酰嘧磺隆120923-37-7 Ametryn 莠灭净834-12-8 Atrazine 莠去津1912-24-9 Bentazone 灭草松25057-89-0 Benzofenap 吡草酮82692-44-2 Benzoic acid 3,6-二氯茴香酸104040-79-1 diglycolamine Bromoxynil 溴苯腈 Bromoxynil octanoate 辛酰溴苯腈1689-99-2 Bromoxynil heptanoate 庚酰溴苯腈56634-95-8 Butafenacil 氟丙嘧草酯134605-64-4 Carfentrazone-ethyl 唑草酮,唑酮草酯128639-02-1 Chloridazon 氯草敏 Clethodim 烯草酮99129-21-2 Clodinafop-propargyl 炔草酯,炔草酸105512-06-9 Clomazone 异恶草酮81777-89-1 Clopyralid TIPA Salt 二氯吡啶酸三异丙醇胺盐1702-17-6 Clopyralid TEA Salt 二氯吡啶酸三乙胺盐119308-91-7 triethylamine=TEA Clopyralid MEA Salt 二氯吡啶酸单乙醇胺盐57754-85-5 monoethanolamine=MEA Clopyralid Potassium Salt二氯吡啶酸钾盐58509-83-4 Cloquintocet-mexyl 解毒喹99607-70-2 Cloransulam-methyl 氯酯磺草胺147150-35-4 Chloridazon 杀草敏1698-60-8 Cycloxydim 噻草酮101205-02-1 Cyhalofop-butyl 氰氟草酯122008-85-9 Desmedipham 甜菜安13684-56-5 Dicamba 麦草畏1918-00-9 Dicamba Sodium Salt 麦草畏钠盐1982-69-0 Dicamba Diglycolamine Salt麦草畏二甘醇铵盐104040-79-1 Diclofop-methyl 禾草灵51338-27-3 Diclosulam 双氯磺草胺145701-21-9 Dichlormid 二氯丙烯胺37764-25-3 除草剂安全剂

28·6%氨氯吡.二氯吡AS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及对油菜的安全性

28·6%氨氯吡.二氯吡AS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及对油菜的安全性 Abstract:Efficacyandsecurityof28.6%Picloram·Clopyralid ASagainstrapebroad-leavedweedswerestudied.28.6%Picloram·ClopyralidASat the amountof360,540,720mL/hm2in differenttreatmentswith300L/hm2waterwereappliedatthe2~5leafstageofrape.Theresultsshowedthat28.6%Picloram·ClopyralidAShad goodcontroleffectsagainstthebroad-leavedweedsinspringrapefieldsinparticular;thefreshweightcontroleffectof28.6%Picloram·ClopyralidASagainstChenopodiumalbumL.couldbeover71.73%afterapplied,and thehigher the dose,thehighertheeffect. Andthe agent was safetytorape. Keywords:28.6%Picloram·ClopyralidAS;rapefield;weeds 油菜是青海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超过20万hm2,已成为青海省第一大作物[1]。春油菜田杂草种类多,达182种,田间常见杂草40多种,危害严重杂草20多种,区域性恶性杂草10多种。杂草危害率达70%~80%,草害面积14万hm2左右,严重危害率约50%,面积约7万hm2。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薄蒴草、密花香薷、刺儿菜、苣荬菜等。生产上适用于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少,杂草危害严重,防除困难,人工防除费工费力,规模化油菜生产区因杂草无法防除,对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2-4]。2009年对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8.6%氨氯吡·二氯吡AS进行小区试验,发现该药剂对藜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以在春油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剂 28.6%氨氯吡·二氯吡AS、30%二氯吡啶酸AS,均为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分别设在大通县东峡乡康乐村和湟中县大源乡朱家庄村,两地区均属冷凉潮湿高位山旱地,海拔2700~2800m,年均温0~2℃,年降水

常用农药通用名中英文对照

常用农药通用名中英文对照(按英文排序) 常用农药通用名中英文对照(按英文排序)前13种没英文名 哒幼酮 抑食肼 茴蒿素 增效磷 甲基增效磷 增效胺 灭鼠安 克菌磷 氟吡禾灵 氟萘禾草灵 氟草净 唑嘧磺隆 二氯己酰草胺 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e(NAA) 三碘苯甲酸2,3,5-triiodobenzoic acide 草芽畏2,3,6-TAB 2,4,5_涕2,4,5-T 2,4,5_涕丁酸2,4,5-TB 2,4_滴2,4-D 2,4_滴丁酸2,4-DB(草案) 避虫醇2_(octylthio)ethanol 邻苯基苯酚2-phenylphenol 氯苯氧乙酸4-CPA 吲哚丁酸4-indol-3-ylbutylic acide(IBA) 苄氨基嘌呤6-benzolaminopurine 苄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8_羟基喹啉8_hydroxyquinoline sulphate 阿维菌素abamectin 虫螨腈AC 3036 甲咪唑烟酸AC 263222 环丙嘧磺隆AC322140 乙酰甲胺磷acephate 啶虫脒 acetamiprid 家蝇磷acethion 乙草胺acetochlor 乙酯磷acetophos(非通用名) 三氟羧草醚acifluorfen(酸) cifluorfen-sodiuma 苯草醚aclonifen(草案) 氟丙菊酯acrinathrin(草案) 腺嘌呤adenine 氟草醚AKH-7088 甲草胺alachlor(草案) 棉铃威alanycarb(草案) 丙硫多菌灵albendazole 涕灭威aldicarb 涕灭砜威aldoxycarb 烯丙菊酯allethrin 二丙烯草胺allidochlor 禾草灭alloxydim 除害威allyxycarb 顺式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草案) 磷化铝aluminium phosphide 莠灭净ametryn 拌种灵amicarthiazol(草案) 赛硫磷amidithion 酰嘧磺隆amidosulfuron 灭害威aminocarb 胺草磷amiprophos 甲基胺草磷amiprophos-methl 双甲脒amitraz 杀草强amitrole 代森铵amobam(日本) 新烟碱anabasine(JMAF) 环丙嘧啶醇ancymidol 敌菌灵anilazine 莎稗磷anilofos(草案) 安妥antu 杀螨特aramite(JMAF) 福美胂asomate 磺草灵asulam 莠去津atrazine 氧环唑azaconazole草案) 甲基吡恶磷azamethiphos 四唑嘧磺隆azimsulfuron 益棉磷azinphos_ethyl 保棉磷azinphos_methyl 三唑锡azocyclotin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燕麦灵barban 碳酸钡barium carbonate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类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高效、安全农药已经成为世界农药的发展方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力保障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近20年来,农药开发中最有成效的是众多杂环化合物被开发为超高效农药。而在杂环化合物中,含氮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吡啶衍生物又是最为突出的,不但有杀菌剂、杀虫剂,而且有高效的除草剂,这为化学农药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 早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人已开始使用含吡啶的天然产物烟草浸出液作为杀虫剂,后经分析确认有效成分为烟碱。然而真正合成的吡啶类农药则是1955年英国ICI公司开发的除草剂敌草快(diquat)和1958年开发的百草枯(paraquat),到目前仍有较好的市场。 随着有机合成技术和农药活性分子设计技巧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对新型农药的需求,从60年代后期多种吡啶类农药相继问世,比如道化学公司开发的毒莠定、绿草定、氟草烟等,这些产品都属于取代吡啶类除草剂,因其化学结构,统一划归为“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都属于激素类除草剂,除草活性高,主要防治阔叶杂草,随着杂草的演替,这类产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销量逐年攀升。鉴于该市场情况,本文将对“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的开发应用现状介绍如下: 一、简介

二、开发应用现状 1.氯氟吡氧乙酸 作用特点: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杂草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在耐药性植物如小麦体内可结合成轭合物失去毒性,从而具有选择性。温度对其除草的最终效果无影响,但影响其药效发挥的速度。一般在温度低时药效发挥较慢,可使植物中毒后停止生长,但不立即死亡;气温升高后植物很快死亡。在土壤中淋溶不显著,大部分分布在0-10厘米表土层中,有氧的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很快降解成2-吡啶醇等无毒物,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10-15天),不会对下茬阔叶作物产生影响。 产品登记: 95%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原药——陶氏益农公司、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河北万全力华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 20%氯氟吡氧乙酸(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陶氏益农公司、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绿霸化工有限公司等65家企业25%氯氟吡氧乙酸(36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