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唯物论j检测题2019最新

唯物论j检测题2019最新

高一唯物论检测题

1.“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依据④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传统银行若不改变,就会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当前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阿里小贷和支付宝等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突破了传统银行业主要依靠物理网点营利的模式,倒逼传统银行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从唯物论角度证明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B.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C.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道元禅师说:“不语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蕴含的哲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 B.世界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4.2017年10月4日出现了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国庆逢中秋”是由闰六月所致。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因有一个闰六月,而10月4日正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 )

①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③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实践是认识的目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5.如图漫画《种》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并非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④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这体现了( )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发展是质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有人指出:“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的一切在诞生之日起便进入消失的过程。”这表明( )

A.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C.世界上不存在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 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8.韩非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因此,统治者应该“因时而变”。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古今事物之间是没有联系的③物质是运动的,思想是静止的④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9.气候变化攸关国计民生,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积极应对。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稳定的②世界是一幅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③自然界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素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10.武汉是汇聚南腔北调的大都市,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学校教学用语的影响,使得许多武汉孩子更喜欢说普通话。但是,武汉方言仍然富有生命力。近几年涌现出的许多新词“搞人”“掉得大”“装精”,都带有浓郁的武汉特色。从哲学的角度,武汉方言的变化体现出( )

①事物变化的总是表象,内在的本质是不变的

②局部的变化不会妨碍事物整体性质的稳定

③事物在绝对运动中总是保持着某种相对静止

④事物在其自身的运动演变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1.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构想下的香港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12.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海豚湾》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认识到(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引用了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名言,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②④

14.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15.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1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1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18.土卫六是太阳系各行星的卫星中唯一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其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其表面则流淌着碳氢化合物的河流。土卫六上也有四季,但由于距太阳较远,每个季节都持续约7个地球年。这表明(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9.由1 0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LIGO团队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成功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这也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一百年前预测的时空中的涟漪。材料说明( )

①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引力波预测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物质的可知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 ①新陈代谢②水往低处流③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2.“树上结西瓜”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 )

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B.科学技术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3.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围棋人机大战2.0正式打响,AlphaGo以3比0战胜柯洁;5月26日,AlphaGo 在人机大战团体赛中战胜陈耀烨、时越、芈昱廷、唐韦星、周睿羊。一些人不禁为此感到失望和担心,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则认为,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承认人工智能( )

①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②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③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④代表着科技与未来,是人类思维相平行的认识主体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4.十九大期间,“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热词无不体现网友对中国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关注,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十九大的热切关注。网络常见的流行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③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5、.医学表明:胃肠是有感情的器官,人在愉快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分泌,胃肠蠕动加强,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况下进餐,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阻碍正常的消化活动。这表明( ) ①存在与思维之间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③意识对人体活动有调控作用④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6.诗人席幕蓉说:“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许多中国人的生命里,以乡愁内蕴的春节文化也成了一株没有年轮的树,碧绿长青,枝繁叶茂。这主要是因为( )

①一如既往,意识具有恒久稳定性②情随境迁,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③事变时移,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古今一辙,静止具有相对暂时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7.漫画《竹篮打水》启示我们要( )

①分清主流与支流②树立创新意识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承认矛盾并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主观自生的产物 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29、.从2016年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李世石,到百度机器人击败最强大脑选手,不少媒体纷纷渲染“人工智能威胁论”,认为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这种论调( )

A.肯定了人脑和电脑的活动机制根本不同 B.肯定了人工智能只是部分模拟人的思维

C.否定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D.否定了人工智能已经具备真正的意识

30、.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就是对客观世界鬼、神的真实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

A.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直观反映 B.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直接产物

C.过度夸大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 D.混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过程

31、.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0.5mg即可致人死亡,食用河豚时一定要将有毒部位清理干净。但是,河豚毒素也具有镇痛、降压、抗心律失常、局部麻醉以及抑瘤的功效。因此人工提取的河豚毒素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材料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河豚毒素与人之间新的具体的联系②实践在促进河豚毒素变害为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准确把握河豚毒素的客观属性是人们合理利用河豚毒素的前提

④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河豚毒素的属性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民法典编纂不仅要对既有的诸多民事单行法删繁就简,还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下列与此体现的哲理相同或相近的是

( )

A.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3.经过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努力,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材料说明( )

①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的奥秘②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④科学家的努力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4.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渐渐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不断更新换代。2018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③人工智能集合了人类智慧与电脑优势④人工智能具有独立的意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植物的根会伸向有水多肥的地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②铁生锈、岩石风化、滴水穿石③我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④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36.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7.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茨说,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正确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38.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凯里·莫尔维基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回顾往事时,会倾向于记住更美好的经历,从而产生一种不客观的“怀旧偏好”。这说明人的意识活动( )

A.具有目的性

B.具有自觉选择性

C.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D.对生理活动具有反作用

39.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告诉我们在欣赏、吟诵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材料观点的哲学依据( )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意识是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40.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哲学依据是(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④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41.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养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42.读漫画《挑战权威》,假如你是反对的一方,你的理由是( )

①这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③权威往往更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全面否定

A.①④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43.国内第一款“以房养老”保险,在推出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仅签约了12户家庭,遭遇尴尬。“以房养老”为何叫好不叫座?采访中发现,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大部分老百姓对于以房养老的认同度不高。“家里的房子将来肯定要留给子女的”“这家孩子不孝敬父母”等观念阻碍了人们的选择。从唯物论的观点看,“以房养老”遭遇尴尬是因为( )

①客观与主观没有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低估了意识能动性的强大作用

③因循守旧,没有发挥意识能动性④忽视了具体国情,没认真做到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44.焦虑常使人紧张、坐立不安,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教你几招走出焦虑的方法:

确立目标:规划自己手头的事情,确立合适的目标,逐一来完成。

参加活动:郊游、运动、听音乐、对亲近的人倾诉等有益于缓解焦虑。

回忆成功:多想想自己成功的事件,情绪愉悦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走出焦虑的方法”反映了( )

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人们能够将意识活动变成现实的东西③意识源于人脑,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意识具有创造性,选择关注好事情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5.经济新常态即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

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经济新常态加以分析说明。

46.“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医偏方包治百病;吃碘盐可以防辐射;孕妇穿防辐射服可以保护胎儿;星座不合就分手吧……近年来,类似这些不科学的说法颇为流行,并让一些人深信不疑。有媒体认为,我国目前的公众科学素质整体不高,而且许多人存在着“信则灵”等心态,导致各种伪科学流行一时。学者建议,拨开伪科学的外衣,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揭露伪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要求媒体工作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拨开伪科学的外衣,需要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谨言慎行,专家学者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避免不懂装懂,信口开河,为伪科学推波助澜;拨开伪科学的外衣,还需要公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迷信、贪小便宜等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反对“伪科学”的必要性。

(2)某学校要在学生中间开展一次反“伪科学”宣传活动,结合材料,请你为该活动提出一条方法论建议。

48、当前,极端天气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常态挑战。主流观点认为,仅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极端天气日渐频繁,

这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的。很明显,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频繁的极端天气呼唤人类协同行动,选择更科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应如何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20分)

高一政治唯物论检测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提高养生质量的依据是尊重客观规律,③错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2、【答案】B

3、【答案】A

【解析】“不语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说明“花落”“絮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A 正确;世界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B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种蛋得不到蛋,是因为这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①正确;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③错误;漫画中的人违背规律做事,这是他没有认识到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A

7、【答案】A

【解析】题中材料说明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中,A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是错误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每一种既成的形式的存在都是暂时的,C是错误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是错误的。

8、【答案】B

【解析】韩非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因此,统治者应该“因时而变”,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④符合题意,③错误;古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9、【答案】B 10、【答案】B

【解析】武汉方言的变化体现出事物在绝对运动中总是保持着某种相对静止,事物在其自身的运动演变中得以生存和延续,③④符合题意;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①错误;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1、【答案】B

12、【答案】D

【解析】题目中,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海豚湾》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故①④入选。②表述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表述错误,排除。

13、【答案】C

【解析】“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①②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未体现;④忽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排除。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要素,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5、【答案】B

16、【答案】A

【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A入选,B、C、D均排除。

17、【答案】B

18、【答案】

A

【解析】土卫六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其表面则流淌着碳氢化合物的河流,表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符合题意。土卫六上也有四季,但由于距太阳较远,每个季节都持续约7个地球年,表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19、【答案】B

【解析】科学家对引力波的发现,证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也证明爱因斯坦引力波预测的正确性,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不是主要标准,而是唯一标准。④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0、【答案】B

21、【答案】B

【解析】②④属于现象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系,不属于规律;①③属于规律,故选B。

22、【答案】D

【解析】A中“无所不能”说法错误;“战胜自然规律”说法不妥,B排除;创造和改变规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C排除;人们正确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使“树上结西瓜”成为现实,D符合题意。

23、【答案】C

【解析】①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这说明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②③符合题意;人工智能不能代表着科技与未来,

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24、【答案】C

25、【答案】D

【解析】人在愉快情绪下进餐与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况下进餐的不同,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同时说明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6、【答案】C

27、【答案】D

【解析】漫画中的人用竹篮打水,没有吸取“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经验教训,这启示我们在做事情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主观臆断,③正确;“竹篮打水”本身就是不可能成功的,漫画中的人仍坚持这么做,这启示我们不能置矛盾于不顾,要承认矛盾并正确解决矛盾,④正确;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是漫画所强调的,①②不选。故本题答案选D。

28、【答案】B

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不少媒体纷纷渲染“人工智能威胁论”,认为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这种论调否定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这种论调否定了人工智能只是部分模拟人的思维,B说法错误;人工智能不具备真正的意识,D说法错误。

30、【答案】A

【解析】题目中,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就是对客观世界鬼、神的真实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直观反映,故A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31、【答案】C

32、【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客观事实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民法典要有针对性地作出新规定,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强调的是治疗病患,要从病的根源着手,体现了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不符合题意。B强调的是情况不同了,所采取的措施就应相应地有所变化,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符合题意。C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不符合题意。D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3、【答案】C

34、【答案】C

【解析】人工智能集合了人类智慧与电脑优势,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②③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对人类

思维活动的模拟,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意识,也不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①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35、【答案】B

【解析】意识的起源首先是所有的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然后进化到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应和心理),最后到人的意识,由此不难得出答案为B。

36、【答案】C

37、【答案】B

【解析】罗默和比尔·盖茨的话,都强调了创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D说法错误。

38、【答案】B

【解析】本题借助“怀旧偏好”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当人们回顾往事时,会倾向于记住更美好的经历,从而产生一种不客观的“怀旧偏好”,这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故选B;A、C、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9、【答案】D

40、【答案】B

【解析】发展新理念、全面小康目标都属于意识范畴,因此材料体现了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目标激励作用和指导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41、【答案】B

42、【答案】D

【解析】漫画《挑战权威》反映主人公对权威彻底否定,反对对权威彻底否定,就应该提出重视权威的理由,

①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④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应排除。故答案选D项。

43、【答案】C 44、【答案】A

【解析】参加活动有益缓解焦虑、回忆成功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体现了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①正确。通过确立目标逐一完成,体现了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故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并非源于人脑,故排除。④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5、【答案】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新常态之“新”,意味着绝对运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改变,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改变,经济增长速度发生了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动力都发生了改变。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速依然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在转变,经济结构还在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依然存在。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有立足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46、【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研究和梳理发展的理念。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真梳理发展理念和思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47、【解析】第(1)问,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知识。意识能动性的知识主要包括: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伪科学”的危害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第(2)问,是开放式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建议切实可行即可。

【答案】(1)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伪科学作为错误的意识,其传播会阻碍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规律;②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伪科学传播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人的实践引向歧途;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伪科学会影响人们精神状态,导致人们精神萎靡、悲观和丧失斗志。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现实生活中伪科学的存在情况,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宣传方式。48、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类的活动应当避免过多的影响气候变化。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应当总结极端天气发生的规律和条件,并据此调整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路径,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