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农村中小学现有图书资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对农村中小学现有图书资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对农村中小学现有图书资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对农村中小学现有图书资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对农村中小学现有图书资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

治县为例

为了解农村中小学现有图书资料的情况,对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村中小学的重视程度,让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们能读到更多有价值的书籍,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实地考察的方式对都安六所典型的学校进行调查。共印发学生问卷338份,回收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8份,有效率为100%;印发老师问卷30份,回收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100%。在调查中还按照实际情况对七位老师和两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且在每个学校都让图书管理人员填写图书馆机构表。本文将对各类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图书资料图书室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而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的文化强国梦。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的前沿高度,统观世界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实事国情,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伟大命题。它的提出为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保证。“文化扶贫”工程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不仅对农村中小学的文化教育起到实际的帮扶作用,还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的“手拉手”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乡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城市少年儿童向农村小朋友赠书1500多万册。这些都体现了国家非常关心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本文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帮助农村中小学解决图书资料问题,加快农村的知识文化建设,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的,对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都安瑶族中学、高岭中学、都安第二高级中学、保安小学、万良小学、澄江中学六所学校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图书室图书现状

1.藏书量不足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1]附件中有如下表格:

表格1:

1

在调查中总结出的结果是:这六所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与标准配置有很大的差距。在进行计算之后发现,例如澄江中学人均藏书量为22.4册/人,都安第二高级中学人均藏书量为17册/人,都安瑶族中学人均藏书量为5.4册/人等。在访谈中我们再一次从与学生的对话中知道学校的藏书量根本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学校的期刊、报纸数量非常少,有些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甚至不知道期刊和报纸的准确订量。期刊和报纸大多是提供给老师使用,老师挑选出有价值的才和学生分享。由于学生不能直接地得到这些期刊和报纸,有个别班级的老师会在自己班里开设阅读课,把学校订制给老师的资料分发给学生阅读。

另外,每年政府图书采购专项拨款大多数学校表示他们没有得到。社会捐赠次数也比较少,即使有捐赠,每次也只有三、四百册左右。有条件的学校每年都更新图书资料,但更新的册数并不多;没条件的学校已经几年没有更新过图书资料。调查的学校因为在偏僻的农村,科技不够发达,所以都没有电子图书。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都表示十分渴望拥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的电子图书,希望可以扩大阅览室的面积,增设电子阅览室,方便师生阅读和学习。

2.藏书利用率不高。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图书室的图书利用率不高,学生们都反映他们很少进入图书室借书。在计算中也发现,调查学校的藏书利用率(藏书利用率=年借阅册数/馆藏图书总册数×100%)[2]普遍比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各校进行新课改,图书室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已经不能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辅导需要了,学生使用的资料除学校统一订制外,就只能自己购买。第二,图书室的书籍都是比较陈旧的,有些是50、60年代出版的,内容已经不能跟上时代,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还有些书籍因年代久远已经缺页或损坏,整本书看上去就是只要拿出书架他们就会散架的状态,根本不能吸引学生去阅读。另外,图书室缺乏市面上赢得学生喜爱的书籍,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第三,当今网络时代发达,多数学生偏爱于电子图书,习惯了上网读书,减少了书籍的使用量。第四,许多学校未开设读书指导教育课,学生除了上课学习以外,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也不知道利用书籍去解决课堂上不知道的问题。另外,一些学生想要看书,却因为没有老师指导而不知道借书的程序,不敢去借书。

2

3.种类不足及分类比例不合理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1]附件中有如下表格:表格2:

在调查中发现,调查学校的图书室虽然都会有分类,但都是比较简单的,缺乏准确性,与规定的种类相差甚多。学校对于图书的配置情况不够了解,不清楚哪些需要增加和购买,图书室里大多数是思政类、文学类、历史类的书籍,缺少中小学生喜爱的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图书,而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因为没有认识太多的字,比较偏爱于连环画之类的读物,这类的读物在我们去参观图书室时看到的也是极少的。另外,在一个种类里会看到其他种类的书籍也摆放在一起,书籍比较混乱。还有些书因为图书室的面积或书架不够,只是堆放在桌子或地面上,没有得到很好地整理。部分学校的某些书架上面的种类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些还不见了,只留着一个粘贴过的印记在上面。

分类的比例也没有达到标准,即使某些种类达标,书籍也是比较陈旧的,比如第一大类,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虽然有很多,但大多都是上一年代的旧书籍,纸张都已经损坏了,吸引不了教师和学生

3

们。在我们的问卷统计数据可以看到:39.94%的学生偏爱于阅读期刊杂志;34.62%的学生偏爱于阅读教辅类书籍;32.54%的学生偏爱于阅读中外名著;18.05%的学生偏爱于阅读漫画;14.79%的学生偏爱于阅读武侠言情;9.17%的学生则阅读其它类型的书籍。由以上分析可知,喜欢看期刊杂志、需要教辅类的图书、喜欢中外名著的同学占前三位。但期刊杂志因更新速度快,在图书室提供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各校进行新课改,原来一些教辅类的旧书籍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中外名著倒是可以吸引到一些教师和学生,因为其书籍数量相对较多,并且多数是经过翻译的,比较简单易懂。其他的种种因素就导致图书室不能起到它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现状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虽然每个学校的图书室的墙上都挂有图书管理制度,看上去很完善也很细致,但是在执行管理制度时不够彻底,与明文规定的图书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出入,加之图书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最终出现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不受学生喜爱等诸多问题。

1.专业管理人员不足

图书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而且比较复杂和繁琐,工作时也比较地辛苦。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需要热爱图书管理工作,有耐心并且认真负责。在六所学校中,图书室缺乏专人管理,学校的图书室管理员都是一人,有些是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比较少的老师在不教学的时间来兼任图书管理员的,有些是安排一些退休的老师回来管理。他们均表示图书管理工作重,管理人员不足,许多图书、期刊、报纸很少得到整理,在借阅时十分不方便。有些学校曾安排一些对图书管理感兴趣的学生来帮忙打理图书室,分类整理书籍、帮忙借阅书籍等,但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经验也是有限的,所以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最终还是由一名兼任数职的老师来管理图书。而这些老师大部分只是负责借阅书籍,对于如何分类整理书籍、如何提高借阅效率、如何提高图书利用率一概不清楚。最终,这多种原因导致了图书室管理上的混乱局面。

2.开放不合理

虽然有明文规定,但部分学校图书室实际开放时间与规定有出入。有些明文规定虽然说是在学生上课期间都会开,但是当我们到达学校的图书室时,图书室大门却紧闭着。在之后的采访中,学生们也表示开门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准确。而且有时是在学生上课的时候开放,十分不方便,仅仅十分钟的课间时间,根本不足够去借阅一本书籍。也有些调查的学校规定图书室开放的时间是下午17:00——19:00,这是学生吃晚饭和处理自身内务的高峰时间,学生自身的内务都不好解决,更别说是去借书了,所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借书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问卷中,对于“学生不去图书室的原因”有以下数据:35.5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手续麻烦;30.47%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室资料不能满足看书的需求;34.02%的学生有其他的原因。经分析可知,学校图书室借阅手续麻烦是导致学生不愿去图书馆主要原因。

(三)学校对图书资料的态度

学校对图书室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图书更新慢。在问卷数据中显示,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中,37.57%是自己购买书籍,27.81%是网上阅读,20.41%是去图书馆借书;14.20%的同学是通过其它方面阅读。学校图书室本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学校图书馆(室)图书资源的

4

匮乏,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这与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及其作用的认识程度有直接关系。

首先,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只是为了达标才配备的。由于每年各级部门对学校的考察主要是在馆舍面积和藏书册数上,对馆舍环境、藏书质量、分类正确与否、利用率高低没有严格的检查,所以使图书室“形同虚设”,只是一个检查的道具,在应付检查之后就不再重视。所以学校对图书馆建设不能给予充分的财力保障,导致图书数量和质量在实际上都不达标。

其次,在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界的主流,这个问题就导致了许多农村学校的领导把精力主要放在业务教学上,盲目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高升学率,而认识不到图书馆建设对学校综合实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学生智力开发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即使资金充足,也不会对图书馆建设进行投资,从而使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发展与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意识的缺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3]。

再者,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图书室的环境让人堪忧。调查学校中,一些学校是没有一间专用的、合格的图书室供老师和学生使用的,大多数是随便腾出一间教室或旧房,放上几个书柜就成了图书室。一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没有地方再空出来,所以图书室里连个桌子和椅子都没有。在这种环境下看书,条件相当差,没有感,很难留住学生。

有分析可知,现阶段图书室对于中小学生们的作用还是不大。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己购买书籍和网上阅读。

二、解决措施

(一)提高认识,保证经费。

1.加大资助力度。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图书室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规划、仔细实施农村中小学图书资料的相关工作事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中小学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建议对图书资料进行专款专用,使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藏书总量、种类数量、藏书利用率逐步达标。有关上级部门为防止图书专项经费的挪用,可以根据教育改革和学生阅读的需要直接为学校购书,这既节约了经费,又丰富了图书种类。总之,农村中小学每年必须保证图书馆(室)一定的购书经费[4]。

2.加大社会力量。面对农村中小学数量多、经费紧张的现实状况,完全依靠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拨款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还必须鼓励、发动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阶层集资助教。近年来,不少的机关单位、社会机构以及很多的有志之士都在关心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只要学校发出宣传,定会有许多人热心捐助,提供资金或者捐出自己的藏书等,从而充实学校的图书藏书量。

(二)加强监管,提高服务。鉴于都安县六所中小学图书馆人管理员队伍的情况,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1. 加强对图书室的监管工作,打造高素质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学校应按照规定要求配齐图书管理人员,并在工作上、生活上支持和关心他们。首先要做好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能初步掌握图书采购、分类、编目、流通、阅览等各项业务技能,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其目的在于提高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使其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和素质教育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制定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计划,并将其纳人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中去。要使

5

他们也有更新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的机会,不致于固步自封,停滞落伍。其次是尽量减少图书管理人员的流动,稳定他们的工作。学校应适当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对能力不能胜任、工作不负责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形成一种竞争的趋势,加强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2.各中小学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组织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利用图书馆。建议应多开展阅读活动、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知识竞赛、工具书利用指导及其他活动,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质。如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举办讲故事、演讲、读书征文、编写读书手抄报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教学改革,开设阅读课、文献检索课等,配合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查找各种资料,使用工具书等。还可以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图书馆实践,让他们了解图书馆基础工作流程,参与图书馆的整理、上架、借阅等服务工作,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图书馆的分类体系、检索方法有所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此举能让学生们重拾对图书室的热情,提高学生们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真正起到图书室育人的作用。

3.图书室开放时间的调整。为解决图书室开放时间不合理而导致的图书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调整图书室的开放时间是势在必行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把图书室的开放时间调整在学生下课的时间,并持续开放至少半个小时以上,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选择和借阅他们需要的书籍。第二,学校统一安排图书阅读课,每天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中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分别安排各班到图书室进行阅读。刚开始时,安排老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之后就让学生自行取阅。对于那节课看不完的书籍,学生可以在图书室开放的工作时间去借阅。第三,图书室管理人员整理出一本手册,里面有编好码的、分好类的书籍名,然后每班一册。每个班级出一名代表,每周统计需要借阅书籍的学生姓名和他们想要借的书籍的编码和名字,在规定的时间拿去图书室交给图书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有一天的时间去找到这些书并规整好,一天之后的同一时间,班级代表再来图书室拿回这些书籍,分发到个人。

(三)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组织学生根据学校要求,把家中的一些优质读物带到学校来互相交流;同时学校购买一部分,图书室借出一部分,多方结合,充实班级图书角,建立学校、班级、个人图书储藏交换网,确保班级图书量增加。“班级图书角”全天开放,选定一名阅读课代表,负责图书借阅、整理、保管等工作。此举不但能效缓解学校图书馆藏书有限的问题,还能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净化同学们的心灵。因为农村中的孩子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影响会很容易染上抽烟喝酒等恶习,其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留守儿童,而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正可以让同学们通过阅读在书中得到正能量从而达到净化他们心灵的效果。[5]

(四)加强联系,实行图书“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和市级、县级中小学建立学校图书馆互借、资源共享的关系,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图书质量。现在,好多农村学校都在负债经营,经费十分紧张,为了节省开支,在征订图书时不仅可以根据学生阅读倾向有选择地征订图书,还可以与兄弟学校“联网”,相互协调,适时交流,以增加图书的种类,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相互调剂,互相“借阅”。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图书的种类,还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6](五)资源互助,图书再利用。

1.针对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足、缺乏优质图书的现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依据学期读书计划,利用零花钱每人购买一本图书,在书籍上署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后,将图书交到图书室,大家资源共享、相

6

互借阅,待学生毕业时,图书室可以将图书归还学生。

2. 学校可以关注一些旧书城、小书店等,一般新书都是比较贵的,而这些旧、小书店都会有一些内容丰富、价格便宜的书籍,到这些地方选购好的旧书,这些书的价钱往往只是现在书价的十几分之一,学校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合适的书籍填充进自己的图书室。还有些书店准备不办了,对书籍进行打折或称斤出售,也可以在里面寻找大批有用的书籍。

3.学校每年都有订购一些课外读物,每学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将图书收集,装订成册,归入图书室管理,等到下一学期或学年,再将书籍发到其他班级。还可以把教师们订阅的报纸、杂志也收集起来,充实图书。这种图书资源的共享,可以在短期内弥补学校图书的不足,学生们也会更珍惜这些图书。这样图书室不仅可以省下不少开支,而且也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六)开源节流。教育部于2003年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各级教育部门要在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按一定的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保证中小学图书馆购买图书资料的需要。学校要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开源节流,争取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支持,以增加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要把“最好的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作为图书采购的标准,力争达到“每册书都有读者,每位读者都有其书”。[7]

以上都是农村中小学经济条件不够充足的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些思路,其实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早日实现计算机管理,引进现代图书管理系统,配置多媒体视听设备,建立电子阅览室。对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不仅能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借阅的流通速度,而且更方便读者的咨询和信息查询,实现资源共享。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多媒体运用的推广,学校借助信息化逐渐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农村中小学校要加快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步伐,重视网上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信息查阅检索方便、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的特点,帮助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资料不足的问题[8]。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除了前期投入较大外,它的管理使用方便,而且电子图书绿色环保、价格低、更新快,并能更有效的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不应该仅仅是个别学校独立地建设,而应该是教育局、各中小学将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专人负责,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数字图书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应用对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研究性学习,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政府以及各个中小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和读书活动.以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在农村中小学缺少对图书馆建设的资金的背景下,加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让同学们开阔眼界的同时极大地缓解学校用于购书资金不足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认为这句话特别适用于现在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的机器。而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方式。在中国,对于处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本就该是他们阅读的主要渠道,所以学校图书室的建设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的数量及质量,继而影响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些孩子在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获取上与城里孩子的差距十分巨大,更需要各类图书资料进行补充。他们大

7

多数又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从小就缺乏父母亲给予爱和教育,更需要书籍去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

在此,呼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多多关注农村中小学图书资料匮乏的问题,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你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影响的也许就是一个农村孩子的未来。为了农村中小学生们的未来,为了社会的公平、教育的公平,为了全社会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解决农村中小学图书资料问题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p-664134760233.html;

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view/970fa208f78a6529647d53fd.html.

[2]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陈东勤.2012(1).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view/692d9bda49649b6648d747b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learninginfo-37-222.html.

[3][4]刘萍.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及改善对策.教学与管理,2003(9).

黄纯国.农村学校如何有效解决图书资源不足问题.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3).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jylw/519.html.

[5]浅谈农村中学图书室创新管理.晋中日报.2012(10).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jz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844

[6]浅析农村学校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3(11).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p-9955969910561.html

[7]农村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高琴.2008(6).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iCenter/show.asp?1562

[8]“我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2011(8).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question/311717947.

8

9

乡村规划 调研报告2017

乡村规划调研报告2017 导语:乡村规划是(rural planning)乡村的社会、经济、科技等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 乡村规划调研报告2017 为全面了解我市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建设2017。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度的监督工作安排,4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就我市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叶华副主任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小桥镇、迪口镇等一些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召开座谈会,与镇村干部群众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听取镇、村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 1、乡村村庄规划设计:2015和2016年我市共有26个村列入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工程,大部分村编制了乡村规划或节点整治方案或乡村旅游规划,其中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有际村、叶坊、长汀、九匡、巨历口、可建、店村、敷锡、阳泽、后塘、湖头、龙村、慈口、党城、墩上、江墩、白水源等17个村,编制节点整治方案的

有太平、穆墩、定高、安国寺、桂林、大房等6个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的有新桥等1个村,未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有北津和桃源等2个村。 2、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费:我市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由乡镇或村直接委托规划设计单位设计,据了解,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费(不含施工图)一个村约5万元,节点整治方案设计费一个村约0.6-2万元,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费一个村约10万元。初步统计,我市26个美丽乡村共投入规划设计费约110万元,大部分资金从“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省级以奖代补资金中列支,市、乡、村三级基本无规划设计经费投入。 3、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情况:26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基本按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建设,其中美丽乡村规划实施较好的有湖头、慈口、际村、桃源、可建、后塘、墩上、敷锡、九匡等9个村,实施一般的村庄有江墩、安国寺、党城、上范、桂林、大房、定高、巨力口、太平、龙村、店村、叶坊、阳泽、白水源等14个村,实施相对较滞后的有北津、穆墩、长汀等3个村。 二、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实施难。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单位目前南平市仅一家符合资质,因此,我市大部分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是委托省外设计单位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国实施变法图强,进行封建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筛选器”的功能,又具.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重要地位。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当前山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新课程已全面实施九年之多,小学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新课程理念是否在教学各环节得到具体体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本质性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调查,感到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不如人意,能实实在在体现新理念的课堂不多,大部分是面貌依旧,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没能得到有效构建,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得不到提高。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现状 我乡所有小学校舍吃紧,多媒体教室少,学生平时轮流上课,学校硬件建设落伍、家庭教育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向前发展。 (二)、教师现状 1、教师的思想现状 (1)、自甘平庸型:这种类型的教师以男教师居多且接近退休,他们认为能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能安安稳稳地领到工资就可以了。再说到这个年龄阶段,再折腾也是白搭,所以面对教学改革、教育科研都摆出一副“雷打不动”的架势。

(2)、牢骚满腹型:这种类型较多存在于女教师身上。她们对学校的管理不满,对青年教师的行为不满,对现行的教育机制不满。很多的不满郁闷心头,只能以“刻薄的语言”、“牢骚的行为”来缓解心中的压力。长此以往,让人不由地敬而远之。 (3)、知足常乐型:这类教师对学校、对工作、对教育失去了曾经炽烈的热情,有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仅仅保存一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他们的生活长期定格在“不需要去问自己是否教给学生什么,只要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就行了;不需要去问自己的职业生活是否有意义,只要平平安安就行了”的生存惯性之中。 (4)、积极进取型;这种类型的教师充满朝气,乐意和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设备联谊。能够主动和青年教师探讨课堂。他们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重增强自身实力,更注重在人格上、知识上、智慧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起来。“人老心不老,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是他们一贯奉行的原则。 2、、教师的教学现状 (1)、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不够。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想上好课,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很难奏效的。由此可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

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 2、第一阶段计分办法:胜一场得三分,负一场得一分,弃权得零分,对方积3分。小组赛中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五、比赛规则 1、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前二局每局25分,第三局15分。 2、每场比赛开始前15分钟,各队领队必须把首发的6名队员名单和替补队员名单提交本场的记录员。赛前不申报6名替补运动员名单,则在比赛中不得换人,双方在每局中有权申请暂停两次,每场比赛可换六人次,每局中间休息3 分钟。比赛前由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局的发球及场区,掷硬币由双方队长参加。 3、第一、二局中,如出现双方比分到25平时,比赛继续进行,直到一方领先2分,比赛结束;第三局比赛哪一方先到15分,且至少领先对方2分即为获胜,否则继续比赛直到产生两分差距为止,第三局在一方先得到8分时交换场地。 4、发球和接球: 比赛时,每队上场六人,三男三女。 各方场上的六人须轮流发球,不得有人多发或少发,发球区域在底线后。参赛队员只得用手进行发球。 发球时,裁判哨声吹响后队员必须在8秒内将球发出,过时失败,对方得分,发球时抛起必须击球,否则失败对方得分,发球不得踩线或进入球场内,前排三人,可以在三米线前起跑扣球或拦网。 在发球人击球之前出现错位或越位现象时,对方直接得分。

每队触球三次必须过网,但前排拦网不计在三次触球之内。后排队员在3m 线前不得起跳击球,队员接球可以用身体任一部位。 一人不可连击两次,如犯规对方直接得分。 在球未落地、分出胜负前,队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触网,不得脚过中线,不得进入对方场内。 各局的先发球员在一局中只能退场一次,再进场一次,而且必须回到原先位置。替补球员在该局中只能进场一次替补先发球员,而且只能由被其替补退场的先发球员来替补他。 比赛得一分情况:1、球成功地落在对方得比赛场区;2、对方犯规;3、对方受到处罚。 5、比赛弃权: ①代表队无故不参加规定的比赛即为弃权,对方获胜积3分。 ②以赛程表比赛时间为准,凡运动员不齐,推迟比赛15分钟该队伍以弃权论处,判对方获胜积3分。 ③运动队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中断比赛超过5分钟。即为罢赛,判决对方获胜,积3分。 6、服装不做要求。 六、赛场职责 1、赛前器材组:做好比赛场地、器材及比赛用球等准备工作,并负责保管这些器材。 具体器材:一个记分牌,2个比赛用球,如当天同一时间有两场比赛则器材加倍。

关于农村教师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农村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当前,我国已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保障了农村孩子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手段落伍,综合素质偏低,学科不配套现象危机,加之例外程度地存在身心康健问题等,又成为农村孩子“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和学校提高质量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出现新的教育不平衡。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致,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农村教师队伍,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调查针对我县农村初中和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教师学历、生存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形式: 1.列表记录法: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比较,根据平时收集整理的结果,行如实地填写。 2.观察记录法:对全县农村教师在任教学科、康健状况、生存现况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如实记录。 3.问卷调查法:对农村教师在完成工作任务、心理需求、康健情况及生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教师根据平时的活动进行如实地回答。 三、调查结果 以十堰市竹山县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大量优质年青的教师调入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布局也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集镇学校规模扩大,师资力量逐步向集镇集中;编制收紧,新招录教师很少,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科配套、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年龄普遍偏大,结构不尽合理

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手段落伍,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来自本县教师资源中心的数据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35岁以下的不够25%,45岁以上的超过50%,有些边远乡镇的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5岁,这种老龄化的现象在小学尤为突出,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有的教学点甚至后继无人。如下图所示为竹山县西片八乡镇教师年龄结构情况: 30岁以下31至40岁41至50岁50岁以上 325 165 51% 160 49%487 198 40% 289 59%454 108 23% 346 76%平均年龄40岁以上比例 45.7 43.6 47.853%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考察报告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经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

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中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经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经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经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础。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最新)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篇一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范本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 的调查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 on and less ons lear ned, find out the exist ing p 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姓名: 单位: 时间:

编号:FS-DY-20225 寒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 i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I i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建设的根本教育 .实践参加者:默澜,xxx。 .实践主题: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 .时间:20xx年02月18日。 四.地点:xx省xx市王家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 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 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调查资料: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

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 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 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 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 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 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 给与了奖励。 .调查结果: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

农村教师实习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师实习现状调研报告 这次实习,我去了一所既有初中又有小学的农村学校。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职教师寥寥无几,而代课教师却占了多数。 我不禁困惑了:现在的师范生都说就业困难,有的毕业好几年了也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代课教师呢?于是,我对这里的代课教师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原因 这里地处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得颠簸三四个小时。当地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看家,顺便带带孩子。农村教师每月除了领国家规定的那点工资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补贴。在职教师得在这里工作至少6年才有资格申请调离。现在的师范生毕业时差不多已经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师范生毕业后宁愿托关系进城镇的学校,哪怕那些现象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也不愿去农村任教。 代课教师大都为学校附近的长住人口,农村学校的教师奇缺现象,无疑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二)代课教师的学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代课教师,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临时工”,因为他们没有与学校签定正式的合同,没有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获得教师资格证,没有正式的编制。有的只念了初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过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大学文凭,却因为国家有关于代课教师转正年龄不得超过35岁的规定而只好继续代课。 (三)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

从学校领导那里我了解到,教育部门预计拨给代课教师的工资有600元,但是因为现在农村学生的学费不收了,学校的流动资金少了,学校就的从代课教师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学校的流动资金,这样到代课教师手里的,只有400多一点了。 400多一点,我的天。我不禁叹息,这要比在职教师几乎少2倍了,何况代课教师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这点钱怎么养家糊口呢? (四)代课教师的心态问题 以学校的于老师为例,她代课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过自考取得了小学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不能取得正式的编制。 在别人看来,像于老师这样来学校代课,每个月的工资又有了,家里的农业生产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过和于老师的几次闲谈,我才知道,于老师的心里装着不少苦水呢。 这里的学校实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学校教师的严重不足,一个教师往往要上好几个班级。于老师说,平时还好,要是遇上农忙时节,她早上去学校之前就把粮食晒在院子里,若是碰到变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粮食冲走了。“我不可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学生说不上课了,我要回家收粮食吧。”于老师苦笑着说道。 谈到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于老师也觉得挺委屈的。她说自己对学生付出的心血并不比在职教师少,有时还远远超过了,可到头来得到的呢......我们都是写临时工,随时都可能下课,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不过于老师又说,虽然是这样,可当她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时,她的那些抱怨、那些烦恼,都

走访农村的社会的调查报告

走访农村的社会的调查报告 农村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一番模样呢?大多分人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农民,房子旁边都是田,睡的还是土炕,总之,生活质量不太好的阶段。现在经过国家的扶持,农村已经不是这样了。那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走访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应运而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提升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理念,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全区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宿城区委决定在全区大学生村官中广泛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群众满意度”“四百双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四百双提”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大学生村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为推动宿城抢先突破、争先跨越培养干部、积蓄人才。我作为耿车镇大学生村官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到村民中去开展调研活动。 一、走访调研内容和形式。 1、进百家门。 围绕任职村居,重点走访党员干部户、信访对象户、矛盾纠纷户、生活困难户和致富带头户等。详细登记走访时间、

走访对象、家庭情况和存在困难等方面情况,记好“民情日记。 2、知百家情。通过入户走访,在详细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对镇村的意见建议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等,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对个别重点对象户,要在走访中找出问题关键所在、掌握真实情况,建立家庭档案。 3、解百家忧。 对走访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形成条目式的意见建议。对能解决的要迅速解决,对不属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要及时上报镇党委或挂钩乡镇村居的区领导、区直部门给予协调解决,对确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努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贫困对象、整改一批存在问题,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4、暖百家心。 进村入户走访了解的过程,即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落实政策、帮扶关爱的过程。充分使用好《宿城区城乡惠民便民政策汇编》,采取广泛宣、现场讲等形式,大力宣讲惠农、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惠民政策,积极提供信息咨询,通过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使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关怀。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红星小学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近些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考察国家教育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现有的发展状态,分析利弊条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该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调查地点: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红星小学 调查时间: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1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对务川县分水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发展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建议。 二、调查对象 分水镇中学、中心完小的老师、学生及部分家长。 三、调查内容 了解中学升学率、业务教育完成情况、学生及家长对业务教育的思虑。四、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实地走访、收集资料。 五、调查时间安排 本次调查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8年2月2日到2月8日,制定调研计划和调研目录,整理此次调研所要掌握的问题和实现目的。 第二阶段:2018年2月9日到4月2日,实地调研 第三阶段:2018年4月3日到4月20日,撰写调研报告

务川县分水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分水镇教育发展现状 分水镇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下辖镇,位于务川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务川至重庆彭水、武隆干线公路穿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而过。是务川北上重庆、通江达海的主要途径。东与茅天镇交界,南与砚山镇相连,西与泥高镇接壤,北与浞水镇毗邻。境内属典型的高山、半高山地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有锦鸡、五步蛇等珍稀动、植物品种齐全,有“活化石”野生银杏,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红豆杉,兰草繁多,桂花遍布,素有“兰桂之乡”的美称。 当前分水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中心幼儿园1所及村小学3所,共有中学生500多人,小学生600多人。去年分水中学高中升学率为45.2%,职业学校升学率为28.2%,小学升学率99.1%。其中包括部分跟随父母到外地打工上学及县城升学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由于此次调查问卷被老师当成了课堂作业,同学们对我的问卷作了非常认真的回答,从对问卷的统计来看,6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9.5%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9.5%的学生害怕学习。而且,我在调查中还发现,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崇洋媚外,对以后的生活一点用处没有。关于学习目的,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约一半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约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就业,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考虑。约三分之一的同学有考大学的的打算。而有务农打算的学生很少,不足十分之一。学习态度上,同学们还都比较认真,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说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老师讲得不好或听不懂老师的课。对老师的看法上,80%的同学认为老师的讲课方法古板,和同学们的交流不多。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九年义务教育,说没有学完的必要。一半以上的同学觉得家长教育很不得当,只关注自己的成绩。 许多乡亲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许多乡亲长年外出打工,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有很大的比例,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上有公婆,下有孩子,农活家务一大堆,自己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且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家长表示高中和大学高额的学费是他们更愿意认孩子学习一点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完整版

调查报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键构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现行教育既不利于贫困山区学生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更为加大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儿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儿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当我在富东中学实习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把儿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惜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乂浪费电。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 “八”字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夫也是白费劲。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其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富东中学占地面积为29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7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为125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为255平方米,生活用房为293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700平方米,建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共有35台计算机供教学使用,有藏书5500册的图书阅览室一个,有6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个。 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

农村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调查报告范文 去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那就要写一份报告来总结一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个1个,乡镇文化站7个,村组文化室35个,文化专业户120个。20**年争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投资263万元,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服务点10个,村级服务点123个,工程网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提升了农村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 二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一是民间节庆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各乡镇能结合地方民俗,组织锣鼓秧歌、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活动。二是各类文艺演出队伍发展迅速。全县现有各类文艺团队249个,常年活跃在农村,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三是农村文化大院初见生机。青化乡农民荔改朝建立了集锣鼓秧歌,自乐班、

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组织老荔文化大院,为农村文化建设创出了新路子。 三是送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有效。20**年我县争取国家文化发展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国家投资110万元配发了10台数字电影放映机。县财政每年列支7万元用于放映补贴,保证了放映工作的正常开展。20**年共放映数字电影2000多场,吸引观众70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分析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阵地薄弱,发展不均衡。目前,农民最需要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尤显缺乏,很多村级文化活动室难以达到标准,除几个基础建设搞得较好的亮点村和成立比较早的县城社区之外,仍有不少边远村的活动场地设施简陋,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正常开放。加上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日常在家的多半为老年儿童,因而看书读报的少,造成文化活动匮乏,乡村之间文化活动发展不平衡。 二是工作机制不活,专业人才缺乏。县乡文化服务机构自身力量薄弱,在指导、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上着力较少。乡镇文化站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且大多兼职,专不起来,难以发挥服务作用。基层文艺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关于农村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焦聚师范情,共筑中国梦》关于“农村教育情况”的 调查报告 学校:衡阳师范学院 院系:初等教育学院 学号:2015161032 姓名:谭鹏

一、调查时间: 2016年暑假期间 二、调查地点: 逆江坪乡 三、调查对象: 逆江坪中学师生及学生家长 四、调查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来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越发显得重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为14亿,而农村人口就达到了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7%

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例大概为4:3。面对这样残酷的人口现实,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愈来愈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也都严格地贯彻落实,让无数的农村孩子都能够有机会做进教室、走进课堂,学习知识。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光有基础教育还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有更高层次的教育,总体提高教育水平,城市的教育已经比较靠前,那么我们农村的教育情况呢?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大部分都存在着教师资源缺少、教育结构单一、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目标模糊不清等问题,那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了了解其中的情况,我选取了我毕业的中学作为调查样本,进行了有关农村教育情况的调查。 五、调查目的: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人民总体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我们的教育系统还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中小学会有不开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课的情况,甚至有的学校还会出现外语、物理、化学等科由非专业老师任教的情况,缺少专业教师。这种情况在农村更是比比皆是。笔者希望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9412443853.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研报 告 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协副主席李世秀的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及委员就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在听取市教育局汇报后,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了中线乐园乡、北线南阳乡、南线范镇三个乡镇中小学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及当地乡村干部意见。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时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目前我市农村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村小及教学点42个,初小77所。在校学生34515人,教师数2592人,其中小学1693人,初中899人,因病请假22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体弱教师(男55岁、女50岁以上)100多

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52%,36—49岁占29.5%,35岁以下占18.5;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16.1%,36—49岁占40.5%,35岁以下占43.4%。总体来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年龄结构则相对合理。 2、学历结构:总体学历基本达标,但仍有85名老教师学历不达标,特别是第一学历达标的教师达标率不高。 3、学科紧缺:小学英语教师48人,初中仅22人,缺口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小学36人,初中仅15人;音体美小学48人,初中仅26人。初中缺口更加明显,亟待选招新教师充实。 具体情况如下表: 类别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人数) 紧缺学科(人数) 35岁以下 36—49岁 50岁以上 本科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