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道德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

略谈中学生道德教育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的实施,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担当育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桩大喜事。《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抓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决定整个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教育中学生如何树立民族自豪感、爱国自强;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的情况下,引导中学生如何勤学奉献、团结合作;在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中学生勤奋节俭、明礼诚信的品质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暑期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2、道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在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仍然存在,而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已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中学生中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贯彻以德治国的迫切需要。中学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中学也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群体人才的场所,应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进而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道德教育,让其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使其在成长中逐渐强化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从而使其健康地成长。

3、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如何,将会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中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高峰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之中,是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校要抓住时机,注意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影响并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现在我们已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挑战。中学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纲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

1、注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动性是一个人求知、做事、生存、做人不可缺少的品质。尊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中学生道德素质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学校教育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德国的教育家弟斯多惠曾提出--优秀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

只有把学生看作是引起、展开、参与和评价各种道德认识活动的主角,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引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二是树立“注重客体、主体转变”的意识。中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好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看道德知识内化程度如何。因此,教师要遵照道德形成的规律,研究道德与人的心理机制的制约关系,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育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中学生产生自我情感体验,接受教育内容,并能做出评价,“引起动机”,使他们经过自主思考与选择,自主吸收,并愿意去学,去实践,然后产生自己的行动纲领,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并经过“反复的行为实践”形成习惯,最后内化形成品质。这一过程若没有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2、注重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道德教育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处于同一轨道,道德教育才易于被学生接受。中学生在自我感悟的自觉行为中,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出做人的道理,迸发出对真、善、美的追求,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做到:第一,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真情实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旁敲侧击等不良语言、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感情;第二,要高度信任中学生,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白自己的看法和体验,让其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第三,要适度宽容中学生。要让中学生摆脱压力和束缚,不必担心主动学生会招致批评或嘲笑,也不必担心失败带来的压力,让他们担当追求道德真理的“发现者”、“探求者”、“胜利者”,像赞科夫主张的那样,让中学生在课堂上过一种“积极的沸腾的精神生活”,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道德教育的活动中。

3、注重中学生的情感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克服自己的缺点。”相对于道德知识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对学生的首先行为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情感、信念支配道德行为。实践证明,试图以语言和文字为主要手段来培养道德情感是不可能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所表达道德内涵的动能限度,要充分重视非语言、非知识要素的教育,培养及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让中学生在非语言、非知识要素的作用下,注意对自己道德情感、信念、行为的培养。另一方面,道德语言文字的功能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以知识或观念形态出现在教材中的道德--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化合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教师使用教材的过程就是要将教材中的“道德”“复活”还原为中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并引导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将情感体验贯穿于道德教育全过程,让学生从道德情感体验中,自觉地向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行为的自觉实践以及道德习惯的培养主动发展,从而构建成知、情、意、行整体道德素质。

三、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1、坚持道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现行的新课程教材中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课堂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关键在于知识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而不能生硬的灌输,世界著名教育家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的关键在“激发”,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未知欲,这是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并做到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实践也已雄辩地证明: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真正搞好教育工作,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如:情感陶冶法--一是教育者用真挚的

爱生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心灵感化,然后达到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二是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种种情境,使学生生活于这一情境之中,受到情感的影响、熏陶,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言传身教法--即教师用语言教育和自身的榜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感染、激励、鞭策学生。叶圣陶先生说:“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学校形成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益处。”目标渗透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对教材本身进行深入挖掘,借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数学表面一看是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等,非常枯燥,但只要我们深入进去,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根据的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的简炼、齐整,数学定理的概括、典型,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数学结构的协调、完整,数学方法的奇妙,多样等等,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纵横比较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适当选择一些有关内容与教材进行纵横比较,以扩大视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讲到我国古代文化科技成果时,可拿来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相同成果作比较,对学生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教育。

2、坚持道德教育与各种活动相结合

在各种活动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拉扎勒斯研究证明:“兴趣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世界著名学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教育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兴趣,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也只有激发了兴趣了,活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团、队工作,开展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是中学生自己的组织,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学生吸引到组织周围,提高其整体道德素质。如通过“五·一”、“六·一”、“十·一”、“建军节”、“元旦”等节日庆祝活动,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感情,增强中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情操;组织开展入队、入团、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增强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社会实践开展活动。一方面可以组织中学生到工厂、农村、建设工地开展参观、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跃,从而强化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另一方面,可组织中学生到街道、市区开展义务劳动,到敬老院、烈士军属家向老人们献爱心的活动,培养中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尊老爱幼的情感。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活动。现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学校针对学生实际,从“三个优化”入手:一是优化心理辅导,如设立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二是优化师生情感交流;三是优化活动进程的正向迁移。从而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

3、坚持道德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开展向父母献孝心的活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德。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在家里大都是“小皇帝”,对父母只知道索取,很少回报。针对这一实际,学校组织中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向父母献孝心活动--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洗一次脚,做1--3件让父母舒心的事等等。结合这些活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上的表现,与家长沟通情感,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结合环保教育开展活动,培养中学生自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此项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心目中激发起自豪感、自尊心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他还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充当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要充当一名灵巧的珠宝匠,善于从每个学生身上开发出独特的人格之美。”校在开展此项活动时,让学生亲手装点校园,美化校园环境,使人与自然环境达到高度和谐。校园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与德育活动相配套,形成了育人的整体氛围,置身于良好的校园环境中,身心都得到熏陶。

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黄治同志说:“怎样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态度。”中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很感兴趣,学校就组织学生对社会重大事件,如:北京申奥成功,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事件开展讨论,让中学生谈看法,谈打算,教育学生刻苦学习,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在竞争中展示个人的才华,在竞争中为国争光。让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中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又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培养了积极心态,实现了德育目标。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这里谈的,仅是个人在探索实践中的一个方面,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愿与诸位良师益友携手并肩,为早结硕果而做出新的奉献!

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2012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江南实验学校 2012.03

2013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我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坑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文明、健康、和谐校园。 二、活动安排 1、加强教师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将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初中德育教育案例

初中德育教育案例 记一次偶发事件的处理 一、事件发生 2007年1月22日的中午,我进入校门以后象往常一样先进教室去转转,看看中午在校吃饭的同学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中午班上的纪律是否正常。尽管一年多来从值班老师那边反馈来的信息都不错,说我们班的纪律不错,但从接手这个新班级开始就养成的中午有时间都到班上去走走的习惯却改不了。进入教室以后,班上一切如预料中的一样的正常,在校的十多位同学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埋头或做作业或复习或阅读,连平时很不用功的,上周还在值日班长记录上记载有抄作业行为,且上周英语总复习的听写没过关的杨云祥也在奋笔疾书,我感到颇为欣慰,就顺势往杨云祥那边踱过去,想去看看他在写什么,顺便表扬一下他,期末总复习了,又是全市统考,“我的表扬也许能激发他的斗志呢!”我有点得意地一边想一边就来到了杨云祥的身边。谁知这一去不看不要紧,一看我是气不打一处来,在他的训练卡边上放着我们班政治成绩颇好的一位女生的训练卡,政治课本放在训练卡的前面。 我在班上一直三令五申:“作为班主任我最痛恨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抄袭作业,二是撒谎,不诚实,同学们有不懂的题目可以在跟老师解释以后暂缓上交,但一定要主动去请教老师把难题解决,如果解释有困难可向我求助。抄再多的作业和答案都不如每次认真弄懂答案的来源,掌握解题的方法更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言尤在耳,他居然吃了豹子胆,在我进入教室以后仍然不动声色地抄作业,简直太没救了!我是火冒三丈,厉声喝斥:“杨云祥,你在干什么?我上个星期才找你谈过,你今天居然在抄作业,你太让我失望了。”说着我一把把他的政治课本夺过来,啪地一声合起来扔到桌上,觉得还不解恨,把他的政治训练卡一把抓住,三两下就给撕掉了,并训斥 到:“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做作业,那你以后可以不用做政治作业了,做了也没用!”本来就很安静的教室此时更是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我能感觉到虽然同学们都没有回头看发生了什么事,但手中的笔都慢下来或都停下来了。我意识到我火发大了,但抄作业这一现象一定要治,这是原则,不能让步。略为思考一下,我冷冷地对杨云祥说:“你跟我到办公室来。”然后我向后门走去,走出两步以后发现他并没有跟上来,我又提醒了一次,他似乎并没有要跟过来的意思。我伸手就去拉,他居然很用力地要甩开我的手,刚刚硬压下去的火陡然又串了上来,当班主任这么多年了,尤其是到德圣以来还没哪个学生

当前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分析

当前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分析- -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当然,也应该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还很不成熟的群体。在新世纪之初的全球化教育改革中,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的。 当然,一个国家的学生问题也与一个国家的教育问题一样,在大的方面会受到历史、文化、民族、环境、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全球经济、政治、科技、艺术和网络文化等的影响。国外一些学者曾经作过统计调查,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而从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影响顺序则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从这一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但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对其特点和问题的认识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转变。否则,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就会变成迷失主体的教育,而迷失主体的教育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现实,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影响中国学生问题的因素将更加复杂,学生的特点将有所变化。

1.中国学生固有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首先,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学生问题相比,中国学生的固有问题首先是独生子女的问题。在" 4, 2、1"(即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母;孩子)的家庭结构中很难摆脱过分娇惯、过分看管和呵护、期望值过高、教育不一致等不良心态及错误教育方式的影响。由此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过大、独立性较差、营养过盛性不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偏差、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薄弱、不易合群、不会关心他人和公益事业,甚至在性格上存在许多被扭曲的现象。尽管与以往多子女家庭的学生相比,独生子女有学习生活条件优越、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等不少外在的有利条件,但相对应的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意识难以将这些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并引导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致使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学生缺少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和对社会及他人的服务意识,在未来的生存、发展和竞争中,若长此以往后果令人堪忧。 其次,在传统形式的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子女是家长理想实现的寄托等思想一直是困扰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而如何科学地、民主地、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在知识、方法等方面都是极为欠缺的。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溺爱、棍棒教育、攀比追风、重养不重教等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而根本不去过问其所作所为是否真正为子女理解或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其结果使得不少学生性格孤

中学德育教育具体内容

喀什中学德育教育具体内容 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 人生新起点、心态、学习方法。 珍惜时光、学会关爱、有尊严、负责任。 青春期问题 高尚情操,面对挫折、拒绝诱惑。 自信、自立、自强 学会交往、人与人相处关系、正确使用网络 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与使命教育 新起点、新生活、新同学 团结协作,集体团队精神和奉献服务精 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善学、乐学、好学 生命教育 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生命的价值不放弃生的希望。珍惜个人品质和生命价值 善待他人 学会肯定、尊重和悦纳别人 青春期问题和烦恼困惑 青春误读:个性、与异性交往 走好青春第一步, 自我期待,认识自我、做有心人。 通过集体、他人、自己认识自己 发挥潜能、追求未来、学习规划 情绪管理 调控情绪 应对不良情绪,控制喜怒哀乐 培养兴趣与情趣,做乐观幽默的人

学会拒绝各种诱惑,金钱、游戏、毒品、赌博、色情、邪教。对不良事物说不。 安全教育 侵害防护和自护 男女生有别 自尊和自信 无价的自尊,知耻辱、懂羞愧。 善于尊重他人,维护人格,自尊者豁达 自信,我能行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乐观、好奇、专注 优点与进步 自立自强 学会自立,告别依赖 自主、实践和锻炼,人生当自强, 自强的精神,战胜自我,扬长避短。 意志坚强 面对挫折,不懂态度不同结果 应对挫折 为坚强喝彩 坚强意志实现人生目标 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守法、知法、用法 规则意识,法不可违 认清犯罪,学会法律保护 爱家家长

处理与父母关系 家的温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严是一种爱 逆反心理 理解和沟通 交往讲艺术 同学朋友 珍惜友谊 会择友 男女生交往规则 尊师、爱师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正确面对批评和表扬 理解老师、原谅老师 礼貌待师 礼貌是尊重,会说谢谢 因礼仪而优雅 竞争与合作 宽容待人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 诚信待人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中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中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个旧十五中张蕊娟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是不言而喻的。当班主任确实很苦,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早操到晚寝,还要揣摩学生的心思,一有问题就得找来谈心……真的很忙!自从当上班主任,我从不敢关机,生怕学生有事找不到我。但如此的披星戴月又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处之迹,师生感情就更加浓厚;与学生倾心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下面是我们班的一些德育教育案例。 【案例1】转化学生与老师相冲撞的案例 我是今年新来的老师,正式上岗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刚来学校就接手了高一(2)班的班主任。上任之前,以前的班主任跟我说了很多班主任每天都要做些什么,班上某某学生是什么性格……得多留心!在第一个星期我就注意到此学生特别懒,每天早上都找理由请假,或是干脆不来!我发现后就找她谈心,并对她进行教育,慢慢的此学生觉得我给她面子,不当着全班的学生批评她,改善了很多,还敢于跟我说心里话。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一天晚自习此学生与某科任老师发生冲突,下自习后,老师把情况告诉我,是因为老师说了不要讲话了,但此学生还在讲,就叫她站起来,她不站老师就生气了,去抓她衣服试图让她站起来,那学生就跑出教室了。老师临走时说:“我真同情你带了这样的班级,你去和她讲让她来给我道歉,否则,我以后不让上我的课!” 我听了之后就打算去教室了解情况,经过厕所时,刚好看到那学生从厕所出来,她一看到我就说:“张老师好!我想跟你说点事。”我已经知道她要跟我说什么了挺高兴的,至少她能主动跟我说,事情就好办多了。我就说:“你说吧!”“张老师我很对不起你又给你添麻烦了,我刚才和某老师发生冲突了,事情是这样的,刚才上自习老师发试卷考试,由于没听清楚要做到哪,就问其他同学,老师就说我在说话,叫我站起来,可我不是真的在讲话,老师也不听我解释,我不服不想站起来,她就来抓我衣服,我就跑出去了”由于我们学校上课期间宿舍门是关着的,校门也出不去,所以我赶紧问她这两节课去哪了,“在厕所,没地方可去,老师我说的是真的,我们班的都可以作证。”我相信她所说的,我也知道这次的事是老师性子急了点,但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更多的应该站在科任老师的角度处理问题,就对她进行教育:“作为一个学生,不管老师做得对与错,都不能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在这点你已经错了,如果你实在想不通,课后在去找老师谈,你觉得呢?”她不停地点头说是,“老师急了批评你们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我不是也经常批评你们吗?”“不!张老师你批评我们是我们真的错了,我们服的,可……”“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碰到类似的事得冷静,千万不要与老师发生冲突,不然吃亏的事你自己,明天去给某老师道个歉,就一切都过去了。”她一听急了“张老师我不想给她道歉,可以吗?”我知道她还是不服,就鼓励她:“错了就要敢于说对不起!这很难吗?……”最后她答应了,我很高兴这件事处理好了。第二天早上她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张老师昨晚的事小娃都跟我说了,你说得很对,学生不应该与老师发生冲突,我会让小娃去给那老师道歉的,但是请你转告那老师,以后她在这样对小娃的话,我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记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刻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你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犯错误时我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我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我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我深刻反省,最后发现自己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

1p-青年生活18期-张科-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

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 张科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 摘要:人们对教育发展的关注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渐渐提升,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在不断进步,素质教育是要求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都要发展,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德育发展结合中学自身素养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时效性的工作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中学生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中学课堂上的有效引导进行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 中学生的人格、人生观、社会观、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其特定的成长阶段有着重要的关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这就决定了学校的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向影响着学生成长发展。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的提高,中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都可以通过新时期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时效性的研究来实现。为了让学生在良好、全面、高效的中学教育环境中,拥有理想的成长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要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教学的工作途径进行完善,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性研究 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重要性,这是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重要性研究开展的主要方面。 (一)及時的提升中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积极性 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的提高,这就决定了取得中学生拥有非常好的生活条件,这也造成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的容易腐蚀中学生,例如“享乐主义”就是中学生不良风气比较典型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中学生的自私自利、性格懒惰和盲目攀比,这种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生活热情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对生活的热情相对较低,不利于中学生积极良好性格的养成,对于中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是一种阻碍。中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中学生的良好发展是中国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柱,引导他们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凸显出开展新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时效性研究的重要性。 (二)中学生的暴力犯罪的现象的发生次数和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由于互联网和社会有些信息宣传的不良影响,中学生判断是非,自我思考的能力相对较差,许多中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看法存在严重偏差,导致中学生暴力犯罪的频率和比例呈上升趋势。许多学校的打架斗殴现象令人震惊,甚至许多女孩也参与暴力事件,新闻中报道的中学生的欺凌和自杀很常见,这无疑是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和时效性的结果。因此,开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受教育时效性工作的研究,注重德育工作,可以及时降低中学生暴力犯罪的数量,使得中学生暴力犯罪的比例有效下降。从每个中学生人生的发展到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通过中学生德育教育得加强促进其全面实现。 二、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方式研究 在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课堂中,课堂内容过于枯燥,完全采用了课本教学法,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真正与学生产生共鸣,这使得传统的中学生课堂德育教育十分不乐观。研究如何提高新时期中学生德育的时效性,改进新时期下中学生德育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中学生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时效性。新时期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途径研究,主要可以从总结新时期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途径方面来实现。 传统的中学生课堂德育教育开展得非常不顺利,这是由于传统的中学教育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宣讲,这就使得中学生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能产生共鸣,造成中学生对德育教育课堂无法产生兴趣,没有兴趣就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

初中德育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推进中德育的基本要求 响水县小尖中学林冬青 在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不断提高,对德育内容的要求也必然不同,其内容也必然的要求要与实际相结合。而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则包括初步的马克思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以及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下面道德教育、勤俭节约、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与纪律教育等几个方面来简单淡淡自己的看法。 海涅说:“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而也正因为如此,从小无论是家里的长辈还是学校的老师都教导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是的,没有理想就犹如航船没有指明灯会迷失在茫茫大海中,而理想不久犹如我们人生中的指明灯吗,如果没有它,我们也将迷失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而在这里我所要讲的理想不是指我们的个人理想,而是我们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只有将这个观念深植人心,人们才会不自觉的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什么是道德教育?人们老是将道德教育挂在嘴边,而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道德教育到底是什么,道德教育到底有哪些内容,事实上道德教育他包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教育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等等。而在我看来,简单的来说,就是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的一种责

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道德的教育不就是在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吗,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人是社会中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每个人都我行我素,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全都乱了套,毫无秩序可言。 首先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也正是这个传统,所以就涉及到劳动教育,而劳动教育就包括热爱劳动和勤劳致富的教育,勤劳简朴和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劳动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他们那种勤劳朴质,坚强勇敢、善良热情的品质一直流传到今天,是他们几千年以来累计下来的经验的结晶这是一种用金钱都换不来的宝贵财富,劳动永远都会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就像夕阳一样美丽。 其次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像我们小学时期的无知,初中时期的懵懂,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明白。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要为祖国富强、人民赋予贡献自己的力量、知道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知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而在此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就是理想教育,理想的它分为许多种,按不同的类别,他又分为不同的内容,按理想的性质分,它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而在我们的学生时期,我们的理想似乎跟社会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或许想当医生、想成为教师、想成为警察、想成为法官。而在那时候我们没有想过为什么想干这个职业,也压根儿没想过这个会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精彩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 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 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 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 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 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 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

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2、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快乐原则支配个人欲望,从而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二、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上网诸多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看,是网络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从主观上分析,则是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会化尚未完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网络强大功能下各类信息泛滥。②上网者文明意识薄弱。③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法律意识淡薄。④政府规范管理起步迟、力度小、结构松。⑤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欠缺。⑦学校、家长防范意识不强。⑧适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