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中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中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中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2017届中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2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

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

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

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

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

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2017-05-05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二、水与氢气主要考点: 1. 常识:水的分布,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① 水的分布:地球表面积的3/4被水覆盖,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②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途径:a.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 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加强对水

质的检测,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c.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 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 工业上:发电,冷却,化工原料,溶解某些物质;

b. 农业上:灌溉用水量较大;

c. 动植物:体液的循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工业制法,① 水的组成:a. 实验:2h2o 通电== 2h2↑ + o2↑ b. 电极:阴极阳极 c. 体积: 2 : 1 d.检验:阴极:点燃,盖上一个干冷的烧杯,在内壁出现水雾;

阳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e. 结论: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有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3

九年级化学上期末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点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期末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点新人教版 一、空气和氧气、水和氢气 空气 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或4/5) 氧气(21%或1/5)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成分的发现者: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证明空气成分的演示实验:红磷在水面上的钟罩内燃烧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粉尘和有害气体(CO,NO2,SO2等) 水: 存在:覆盖了地壳表面3/4 动植物体内 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合理,并不断被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组成:电解水实验证明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1:8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0℃结冰,100℃沸腾(101kPa时)

4℃时具有最大密度,冰的密度比水小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正极得氧气,负极得氢气,体积比1:2) 水+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含氧酸 水+少数碱性氧化物可溶性碱 作用:生物,工业和农业的命脉 氧气: 存在:空气中.水中溶有微量可供水中生物生存 物理性质:无色(固体,液体淡蓝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化学性质(较活泼):O2+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 O2+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 O2+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完全燃烧) 用途:供呼吸(潜水,航空,医疗等),助燃(氧炔焰,炼钢等) 实验室制取原理: 2KClO3 2KCl + 3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利用物理变化) 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 可燃性: 2H2+O2 2H2O (不纯时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H2+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水

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

一、特征结构 01. 直线型分子:C2H2CO2CS2 02. 平面型分子:C6H6C2H4 03. V字型:H2O 04. 三角锥型:NH3 05. 正四面体型分子:CH4SiH4CCl4SiCl4P4 06. 10e- 微粒:O2-F-Ne Na+Mg2+Al3+CH4NH3H2O HF NH4+H3O+OH-NH2- 07. 18e- 微粒:Ar F2 C2H6 SiH4 PH3 H2O2 H2S HCl CH3OH CH3F K+Ca2+HS-S2-Cl-O22--Cl 08.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2FeS2等。 09.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二、特殊物性 01. 有色物质 [固体]黄色系列:S黄FeS2黄Na2O2浅黄AgBr浅黄AgI黄Au黄CuFeS2黄TNT淡黄 红色系列:Cu紫红Cu2O红Fe2O3红棕 黑色系列:C黑CuO黑CuS黑Cu2S黑FeS黑FeO黑Fe3O4黑MnO2黑Ag2O黑 紫色系列:I2紫黑KMnO4紫黑 白色腊状:白磷 [溶液]Cu2+蓝MnO4- 紫红Fe2+ 浅绿Fe3+ 棕黄Fe(SCN)3血红 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橙黄色碘水棕黄色溴的有机溶液橙红→红棕I2的有机溶液紫色→紫红 [气体]F2浅黄绿Cl2黄绿Br2 蒸气红棕I2蒸气紫色NO2红棕 02. 特殊状态 气态单质:H2 O2 Cl2 N2 F2 稀有气体 气态化合物:HX H2S SO2 NH3 NO NO2 C X H Y CO CO2 液态单质:Hg Br2 常见液态化合物:H2O 03. 特殊气味 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 SO2 HCl NH3大蒜气味:C2H2(不纯) 04. 焰色反应 Na黄K浅紫(通过蓝色钴玻璃)Cu绿Li紫红Rb紫Ca砖红Ba黄绿Rb 紫Sr洋红 三、特殊现象 01. 遇酚酞显红色或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碱性气体) 02. 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 03. 加碱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必有Fe2+ 04. 加苯酚显紫色或加SCN-显血红色或加碱产生红褐色沉淀,必有Fe3+ 05. 遇BaCl2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SO42- Ag+ SO32- SiO32- 06. 遇HCl生成沉淀,可能是:Ag+ SiO32- AlO2- S2O32- 07. 遇H2SO4生成沉淀,可能是:Ba2+ Ca2+ S2O32- SiO32- AlO2- 08. 与H2S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气体:Cl2 O2 SO2 NO2 09. 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 O2,阴极产生的气体是:H2 10.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Cl2 SO2;加热恢复原颜色的是SO2,不恢复的是Cl2 11.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可能有:NaClO Ca(ClO)2等次氯酸盐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活性碳 12.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H2S和SO2及它们相对应的盐、活泼金属、不饱和烃、酚、醛、碱

九年级化学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 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 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 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 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 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引导学生看书) (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

化学丨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特征或结构特征

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特征或结构特征 一、氢元素 1.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 2.没有中子的原子; 3.失去一个电子即为质子的原子; 4.得一个电子就与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 5.质量最轻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形成单质最难液化的元素; 6.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7.形成的单质为相同条件下相对密度最小的元素; 8.形成的单质为最理想的气体燃料; 9.形成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二、氧元素 1.核外电子数是电子层数4倍的原子;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3.得到两个电子就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 4.得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电子即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原子;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形成的单质是空气中第二多的元素; 7.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同素异形体是大气平流层中能吸收太阳光紫外线的元素; 8.能与氢元素形成三核10电子分子(H2O)的元素; 9.能与氢元素形成液态四核18电子分子(H2O2)的元素; 10.在所有化合物中,过氧化氢(H2O2)中含氧质量分数最高;

11.能与氢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型共价液态化合物的元素; 12.能与钠元素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的元素; 三、碳元素 1.核外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3.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2/3的原子; 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5.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同素异形体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6.能与硼、氮、硅等形成高熔点、高硬度材料的元素; 7.能与氢元素形成正四面体构型10电子分子(CH4)的元素; 8.能与氢元素形成直线型四核分子(C2H2)的元素; 9.能与氧元素形成直线型三核分子(CO2)的元素。 四、氮元素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形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3.能与氢元素形成三角锥形四核10电子分子(NH3)的元素; 4.形成的气态氢化物(NH3)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元素; 5.能与氢、氧三种元素形成酸、碱、盐的元素; 6.非金属性较强,但形成的单质常用作保护气的元素。 五、硫元素 1.最外层电子数是倒数第三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九年级化学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这部分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方面来介绍每一种物质和每一类物质,相互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复习思路如下: 主要抓住“性质”这个核心,把握内在的联系,就可以更全面、深入、清晰地认识物质。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最好是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代表物及其重要知识点(见下),跳出章节的限制,将他们的知识点尽可能连成串,让知识系统化(重点要落实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采用列表对比法(如CO和CO2,H2、CO和CH4)、口诀记忆法(如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归类记忆法(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知识网络图等。另外,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综合性的问题。这部分重要的知识有: 1.熟练掌握元素符号 2.熟记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3.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4.熟记有特征颜色的物质 5.熟记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 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8.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关系图(六圈图)

9.连续反应关系 (1)Ca系列: Ca→CaO→Ca(OH)2→CaCO3→CaO (2)C系列: C→CO2→H2CO3→Na2CO3→CO2 (3)Cu系列: Cu→CuO→CuCl2→Cu(OH)2→CuSO4→Cu (4)Fe系列: 考试层次要求和考试内容(据中考考试说明)1.初步了解的知识 ①空气、水的污染与防治; ②灭火器简介; ③水的物理性质; ④铁的物理性质; ⑤浓硫酸的性质; ⑥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 ⑦生铁和钢; ⑧硝酸。 2.了解的知识 ①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 ②O2、CO2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③O2的工业制法; ④C、CO的化学性质; ⑤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

九年级化学元素同步练习题

课题2 元素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 答案: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2.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案:氧硅铝铁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用语。 答案:(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二氧化碳、碳原子和氧分子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从宏观上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从微观上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

常见化学元素化合价

化学元素的化合价助记口诀 一价氢氯钠钾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一钾钠银氢铵 正二钙镁钡和锌 三铝四硅氧负二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碳 氟氯负一磷正五 氢氧根-1 硝酸根-1 硫酸根-2 碳酸根-2 一价氢氯(负)钾钠银 二价氧(负)钡钙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2、+4、+6)铜汞二价最常见 莫忘单质价为零 最常见的有:氢正一,氧负二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表

化学式的写法 1、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 2、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金属单质:Fe (铁)、Na (钠);固体非金属:S (硫)、P (磷)等;稀有气体:He (氦)、Ne (氖)等 (2)氧气等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添上下标,表示一个分子含有多少个该原子。如:O 2(氧气)、O 3(臭氧),Cl 2(氯气) 3、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1)一般是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 (2)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呈负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呈-2价,氢元素一般呈+1价 (3)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 (1)标注某元素的化合价时,务必要写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标电性,后标数目 如:+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呈+2价 (2)某些元素具有可变价态,它们表示在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时,会出现多种可能 特别:Fe 在命名时,+3价就是铁,而在+2价时要被称为亚铁 9、初中一般常见的原子团及化合价 10、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 ),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 +2 CuO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元素化合物复习资料

虹桥二中化学中考专题讲座 (元素及其化合物)初三姓名: (一)水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 2H2 O===2H2 ↑+ O2 ↑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再通过。 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明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 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 (二)空气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 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物、酸雨-----来自于含硫燃料的燃烧。 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不能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 + O2 点燃 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九年级上册化学 元素试题

元素 同步测试(一) 一、填空题 1.元素是具有相同数(即数)的一类的总称。 2.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 3.用“=”“>”和“<”填空,正确表示下列各数在原子中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4.根据元素周期表填下表。 5.化学上将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元素的依据是 A.原子核的大小 B.核内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核外电子数 6.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肯定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大小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 A.C、H、O B.N、O、S C.O、Si、Al D. Fe、Al、Cu 8.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铁原子 9.元素符号“Hg”不能表示 A.汞元素 B.一个汞原子 C.含汞的化合物 D.汞单质 10.“2H”表示 A.两个氢元素 B.两个氢原子 C.氢元素 D.两个氢分子 1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 20,K 3,Mg 3,Zn 0.06,Fe 0.02等,这里的Ca、K、Mg、Fe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12.某物质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最肯定的说法是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 C.化合物与单质的混合物 D.即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三、判断题 13.钙的元素符号为Ca,一氧化碳的元素符号为CO。() 14.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氧元素。() 15.元素只分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16.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四、推断题 17.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B的单质在A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C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D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写出A、B的元素名称:A:B:(2)写出C、D的元素符号:C:D:

初中化学常见元素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和常用口诀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一、二,铁二、三, 碳、锡、铅在二、四寻, 硫为负二和四、六, 负三到五氮和磷, 卤素负一、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正一氢钠钾和银,正二镁钙钡和锌; 铝价正三氧负二,以上价数要记真。 铜正一二铁二三,最高四价硅和碳; 硫显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磷和氮; 氯价最常显负一,还有正价一五七; 锰显正价二四六,最高正价也是七。 多看看书,多背化学方程式挺容易的化学不难慢慢就记住啦 呵呵刚看见个顺口溜也许可以帮到你,其实也不用刻意地去记,我觉得 元素化合价常用口诀表(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价数都为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

课题3 元素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课前预习】 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情境导入】(展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标明本品含:硒:0.013,锶0.0596…(单位mg/L )。 这里的硒、锶 等是指元素、原子、还是…? 二、自主探究: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 格二 【填空】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这样的原子都是 。 2.原子中的 都是6,而 、 不同,是不同的 。 【归纳】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阅读】P 73图4-4资料,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 、 、 。 【思考交流】1.根据P 73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阅读】阅读课本74页—76页,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 2.识记课本75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写一写记住了几个。 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4.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 5.元素可分为几类?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氦四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吗?【填空】 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书写:“一二”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 (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Fe表示;也可以表示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元素(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 2.元素分类:元素(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 稀有气体元素 【思考交流】 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 Ⅱ:a u e l g 【阅读】课本76页,完成下列填空: 1.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共有16个族。每一横行随着的递增,开头是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0元素,结尾的是元素。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 _______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3.从一个元素符号图片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以铁为例)元素名称;元素的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电子数。 【交流讨论】1.完成课本76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内容。 2.同桌互相检查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初中化学常见的元素符号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钡碘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Na Mg Al Si P , S Cl Ar K Ca 。Mn Ba I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氢+1,氧-2,正负总价和为零。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 铜+1,+2铝+3;铁有+2,+3 硅+4; 2,4,6硫 2,4碳; 氮磷-3,+5最常见;2,4,6,7锰变价;单质中元素零价要记清。化学式: 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氖气Ne碳 C 铜Cu铁Fe 化合物: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氧化亚铁Fe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三氧化二铝Al2O3 氧化汞HgO氧化铜CuO 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铁(红褐色)Fe(OH)3氢氧化铜(蓝色)Cu(OH)2 盐: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氯化铝AlCl3 氯化钾 KCl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氯化铜CuCl2氯化银AgCl(盐酸盐) 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 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 硫酸铝Al2(SO4)3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钡BaSO4 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2 -1硝酸、氢氧根,-2碳酸、硫酸根,-3记住磷酸根,+1价的是铵根。

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复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归纳 1、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结构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强还原性 物理性质 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有良好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单质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4Na+O 2==2Na 2O(灰白色)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2Na+Cl 2===2NaCl 与化 合物 与水反应,现象:浮,游,声,球,红2Na+2H 2O==2NaOH+H 2↑ 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H 2,再考虑NaOH 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 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生成蓝色沉淀。 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存在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保存 煤油,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用途 制备钠的化合物,作强还原剂,作电光源 2、钠的氧化物比较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 2O Na 2O 2 氧元素的化合价 —2 —1 色、态 白色,固态 淡黄色,固态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与水反应方程式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 式 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氧化性、漂白性 无 有 用途 制备NaOH 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等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纯碱,苏打,面碱 小苏打 色、态 白色,固态,粉末 白色,固态,晶体 水溶性 > 碱性 碱性(同浓度时,碳酸钠碱性比碳酸氢 钠碱性强,pH 值大) 碱性 热稳定性 不易分解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与盐酸反应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 与氢氧化钠溶液 不反应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与澄清石灰水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NaHCO 3+Ca(OH)2=CaCO 3↓ +H 2O+NaOH 与二氧化碳 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不反应 与氯化钙溶液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不反应 点燃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目的、时间分配 《 3.3. 1 元 素》 课题: 讲课教师: 科目:化学 课时:1 总课时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过程 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目的、时间分配 等) [复习提问]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引入]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 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 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板书] 第1课时: 元 素 [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回答]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列举 回答 2′ 5′ 10′ 从前面讲过的知识入手由浅入深,易与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教案教学文案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目的、时间分配 等) 《3.3.1 元素》 课题: 讲课教师: 科目:化学 课时:1 总课时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过程 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目的、时间分配 等) [复习提问]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引入]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 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 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板书] 第1课时: 元 素 [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回答]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列举 回答 2′ 5′ 10′ 从前面讲过的知识入手由浅入深,易与理解

常见化学元素性质 全讲课讲稿

H 核内无中子;原子半径最小;在IA族中,但属非金属;唯一能形成裸露阳离子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H2为最轻的气体。第ⅠA族中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其数目改变,质量分数变化不大;与O可生成两种液体(H2O、H2O2)。 He最外层电子数(2个)是电子层数的2倍,是最轻的稀有气体,一般不参加反应。 Li最轻的金属(密度最小的金属)。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一半(1/2)=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2);次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的2倍。唯一不能形成过氧化物的碱金属元素。密保存于石蜡中。 Be相同质量情况下与酸反应放出H2最多的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次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1/2);周期数=主族序数。 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1。硼酸(H3BO3)可用于洗涤不小心溅在皮肤上的碱液的药品;硼砂(Na2B4O7?10H20)为制硼酸盐玻璃的材料。 C 12C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气态氢化物含氢量最高;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金刚石是天然矿物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一种有金属光泽且能导电的混合晶体单质。次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2);主族序数=周期数的2倍;最高正价=最

低负价的绝对值。CO2通入石灰水生成沉淀再消失;CO2灭火;CO2充汽水。氧化物CO、CO2;简单氢化物CH4,正四面体结构,键角109°28′;最高价含氧酸H2CO3; N氮元素是植物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溶解度最大;气态氢化物可以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液态时可以做致冷剂;其单质化学性质较稳定,可用于填充灯泡、储存粮食和焊接金属的保护气;HNO3为实验室中常备的三大强酸之一。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3个;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2。氢化物NH3;氧化物形式最多(6种);含氧酸有HNO3,HNO2;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唯一呈碱性;常见离子化合物NH4C1中含配位键;NH4+正四面体结构;HNO3与金属不产生氢气。 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H20)常温下呈液态;单质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它们对生物的生存均有重大意义。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电子层数的3倍;主族序数=周期数的3倍;周期数与主族序数之和为8;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的三倍;地壳含量最多;空气体积的21%;与金属生成金属氧化物;H2O2、H2O、Na2O2等化合物特殊形式;O2能助燃。 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稀有气体反应,无正价;其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是唯一能放出O2的非金属;氟单质与其氢化物均有剧毒,

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C H、O 脂肪:C H、O 固醇:C、H、O 磷脂:C H、ON、P 蛋白质:C H O N(P、S等) 核酸:C、H、ON、P ATP C H ON P 叶绿素:C H ON、Mg 胡萝卜素:C H 叶黄素:C H O NADH C、H、ON、P NADPHC、H、O N P 2说明: 2.1糖类、脂肪、固醇和叶黄素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2.2必修一: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磷酸的组成元素有N和P。

2.3磷酸、核酸、ATR NADH和NADP都由C、H、O N、P组成。 2.4蛋白质一定含有C、H、O N元素,有的还含有S、P等。如血红蛋白含有Fe、S,其化学式:C3032H4816O812N780S8Fe4。另外上述各种化合物都没有S,而蛋白质可能含有S,所以如果哪个有机物含有S,那么一般可以确定该物质是蛋白质,也 就是说S是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元素。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元素不同,叶绿素含Mg类胡萝卜素不含Mg 2. 6 固醇的化学结构 ? ? 理 > % 2.5 *稠那

HO 2.7叶绿素的化学式: 叶绿素a C55H72O5N4Mg 叶绿素bC55H7o O6N4Mg 叶绿素c1 C35H30O5N4M 叶绿素c2C35H28O5N4Mg 叶绿素dC54H7o O6N4Mg 叶绿素 fC55H7o O6N4Mg 2.8叶绿素a的结构

Hydrocarbon tail HC - UH 了 (CH,), HC-CH3 (CH,h CH / X CHj CH3 2.10 E 胡萝卜素的结 构: o Porphyrin-like ring structure CH, CH II HC-ChL 2.9叶绿素b 、 c 、

初中九年级化学精选练习7 元素化合物

初中九年级化学精选练习7 元素化合物 精选练习7 元素化合物的竞赛辅导知识 4.氧炔焰 使纯净的乙炔(C2H2)在氧气里燃烧,能产生一种叫氧炔焰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反应方程式为:2C2H2 + 5O2??→ ?点燃 4CO2 + 2H2O 因为氧炔焰的温度很高,可以使金属熔化,因此可以用来焊接金属制品。 9. 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CxHy +(4x+y)O2→ 4xCO2 + 2yH2O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CxHyOz +(4x+y-2z)O2→ 4xCO2 + 2yH2O 五、气体性质小结 1.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溴蒸气(红棕色)、NO2(红棕色)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 、Br2蒸气、Cl2、NH3、SO2 NO2、H2S 。 3.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 ;易溶于水的气体:NO2、SO2; 能溶于水的气体:CO2、Cl2、H2S ;难溶于水的气体:O2、H2、CO。 4.有毒的气体:F2、Cl 2、H2S、CO、NO、NO2、Br2、Hg蒸汽。 5.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HCl 6.在常温下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气体:NH3和HCl ;NO和O2。 7.有漂白作用的气体:SO2、Cl2。 8.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HCl、H2S、SO2、CO2、NO2;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气体;NH3; 9.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气体:水蒸汽 10.在空气中可燃烧的气体:H2、CH4、CO、H2S。 11.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H2、CO2、H2S 。 1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CO2、SO2、Cl2。 一、选择题: 4、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和气体100毫升,完全燃烧时共用去氧气50毫升,则此混和气体中,一氧化碳与氢气的体积比是…………………………………………………() A、1∶1 B、2∶1 C、1∶2 D、任意比 7、生铁炼钢的主要过程是向铁水鼓入富氧空气或纯氧,以除去生铁中过量碳及硫、磷等杂质。这过程主要是生铁的………………………………………………………() A、还原过程 B、氧化过程 C、氧化铁转化为铁 D、铁转化为氧化铁 11、(05复赛题)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羰音tang)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羰是酸性氧化物 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大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 三、常用金属材料容重表 四、常用工业材料比重表

中碳钢(含碳0.4%) 高碳钢(含碳1%)高速钢(含钨9%)高速钢(含钨18%)不锈钢(含铬13%)62-1锡黄铜 60-1锡黄铜 77-2铝黄铜 60-1-1铝黄铜 58-2锰黄铜 59-1-1铁黄铜 80-3硅黄铜 4-3锡青铜 4-4-2.5锡青铜 4-4-4锡青铜 6.5~0.1锡青铜 4~0.3锡青铜 五号防锈铝 廿一号防锈铝 一号硬铝 三号硬铝 十一号硬铝 十二号硬铝 十四号硬铝 二号锻铝 四号锻铝 五号锻铝 八号锻铝 九号锻铝 4-1铸锌铝合金 锡 铅板 工业镍 15-20锌白铜 43-0.5锰白铜 40-1.5锰白铜 28-2.5-1.5镍铜合金9镍铬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7.82 7.81 8.3 8.7 7.75 8.45 8.45 8.6 8.2 8.5 8.5 8.6 8.8 8.79 8.9 8.8 8.9 2.65 2.73 2.75 2.73 2.84 2.8 2.8 2.69 2.65 2.75 2.8 2.8 6.9 7.3~7.5 11.37 8.9 8.6 8.89 8.90 8.8 8.72 7.34~7.75 74-3铅黄铜 63-3铅黄铜 59-1铅黄铜 90-1锡黄铜 70-1黄铜锡 3-12-5铸锡青铜 5-5-5铸锡青铜 6-6-3铸锡青铜 5铝青铜 7铝青铜 9-2铝青铜 9-4铝青铜 10-3-1.5铝青铜 2铍青铜 3-1硅青铜 铝板 二号防锈铝 二号锻铝 四号超硬铝 五号铸造铝合金 六号铸造铝合金 七号铸造铝合金 十三号铸造铝合金 十五号铸造铝合金 工业镁 锌板 铸锌 10-5锌铝合金 4-3铸锌铝合金 钴 钛 3钨钴合金 6钨钴合金 8钨钴合金 5钨钴钛合金 15钨钴钛合金 汞 锰 铬 8.70 8.5 8.5 8.8 8.54 8.69 8.8 8.82 8.2 7.8 7.63 7.6 7.5 8.23 8.47 2.73 2.67 2.8 2.8 2.55 2.60 2.65 2.67 2.95 1.74 7.2 6.86 6.3 6.75 8.9 4.51 14.9~15.3 14.6~15.0 14.4~14.8 12.3~13.2 11.0~11.7 13.6 7.43 7.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