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资料全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资料全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资料全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一节旅游系统

一、旅游业的系统化特征

二、旅游系统的概念

1988年,美国着名旅游规划专家甘恩(Gunn)率先提出了旅游规划系统的概念。他将旅游系统划分为需求板块和供给板块两个部分,其中供给板块又有交通、信息促销、吸引物和服务等部分组成。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依赖性。

所谓旅游系统可以划分为: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

三、旅游系统的结构

(一)旅游系统的组织结构

%

1、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

2、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

3、旅游企业子系统

4、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

(二)、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

1、旅游需求

2、旅游供给

3、旅游市场

(三)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重点)

1、旅游客源地

2、旅游目的地

3、旅游通道

(四)旅游系统的层次结构

1、宏观

2、中观

3、微观

*

第二节旅游规划概述

一、旅游规划的概念(重点)

旅游规划是指:以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预测和管理为手段、以优化和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二、旅游规划的功能

三、旅游规划的分类

(一)按旅游规划的时空二维尺度分类

1、空间尺度分类

2、时间尺度分类

规划的期限是指规划产生效力的时间跨度,如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期限多则为10-20年。就规划期限而言,可以将旅游规划划分为: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二)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分类

(三)按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重点)

1、旅游发展总体规划(Master Planning)

2.控制性详细规划(Control Detail Planning)

3、修建性详细规划(Constrction Detail Planning)

四、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

(一)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解析

1、旅游投资方

2、区域旅游的管理运营方

3、旅游开发区域所在的社区

4、旅游者

5、旅游资源

6、旅游规划的审批资源

(二)个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重点)

1、召开座谈会

}

2、聘请专业顾问小组

3、聘请规划领导小组

4、实施区域公投制度

5、进行市场统计调查

五、旅游规划的内容和成果形式

(一)旅游规划的内容

(二)旅游规划的成果形式(重点)

一是规划文本;二是规划图件。

<

六、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第三节旅游开发概述

一、旅游开发的概念(重点)

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旅游开发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二、旅游开发的内容

三、旅游开发的原则(重点)

(一)个性化原则

!

(二)市场导向原则

(三)综合效益原则

(四)注重保护原则

(五)系统开发原则

四、旅游开发的步骤

第二章旅游规划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重点)

(

(一)经济理论板块

(二)环境理论板块

(三)人文理论板块

(四)规划理论板块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重点)

(一)区位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内涵

.

1、区位理论

2、空间结构理论

所谓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主体在空间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以及由于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各种空间集聚形态。

空间结构可以按照空间尺度的大小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企业与企业间的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城乡间结构)以及宏观空间结构(国家间结构)三个层次。

(二)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

1、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

2、确定旅游地等级

3、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内涵

消费者行为理论(Customer Behavior Theory)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行为模式的理论。

从国内外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以及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主要是指: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空间指向。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行为构成。

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则是:对不同类型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心理解读。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

\

1、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2、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三、竞争力理论(重点)

(一)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著名竞争力理论专家麦克*波特则认为,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等六个要素。

(二)竞争力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丰富了旅游规划的内涵

2、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重点)P47

(一)旅游生命周期的内涵

1、巴特勒模型

1980巴特勒在他的文章《旅游区发展周期概述》里面将旅游地生命周期(Tourist Area Life Cycle)的演变分为六个阶段,即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稳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兴阶段。

2、普罗格模型

旅游者按照心理类型被划分为多中心型、近多中心型、中间型、近自我中心型和自我中心型五类。

3、双周期模型

长周期是指:旅游从起步到最终衰落及消亡的漫长周期,它大致等同于上面巴特勒和普罗格所说的旅游生命周期

.

短周期则是指旅游地在旅游吸引力环境保持不变的一段时期内所经历的周期,它可能完整,也可能不完整。在旅游地发展的短周期内,旅游地的演进只表现为旅游接待状况的变化。

(二)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1、预测客源市场规模

对于客源市场的预测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内容。

2、提供旅游规划调整的依据

生命周期理论对编制调整性规划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3、指导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

4、生命周期理论应用的困境

生命周期理论具有描述性及滞后性的特点,在具体的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重点)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重点P56)(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1)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2)代际间的公平

(3)分配有限资源的公平性

2、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

3、共同性原则(Common)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七、体验经济理论

八、其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规划基础理论

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

第三章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时间的回顾

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的回顾

二、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回顾

(一)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起步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初期)

(二)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积累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

(三)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

(四)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发展阶段(21世

纪初期至今)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展望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重点)

(一)区域旅游市场竞争的范围日益全球化

(二)旅游规划编制模式和规划团队的全球化

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三、创新化的发展趋势(重点)

(一)规划理念的创新突破

(二)规划项目的创新设计

(

(三)规划技术方法的创新

四、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热点解读

一、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背景

二、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重点)

生态旅游的(Ecotourism)的概念主要表达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强调:生态旅游时以纯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则强调:生态旅游是通过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以提高环保的投入、支持目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三)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重点)

1、整体优化原则

2、特色化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要内容(重点)

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1、在分析当地自然社会状况、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规划范围;

2、对规划区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

3、针对不同的功能区设计一系列旅游项目;

4、对旅游的配套服务部门进行整体部署;

5、制定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6、计算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承载力等。

其中。制定旅游资源保护措施和计算旅游区的承载力是生态旅游规划中重要内容之一。

三、会展旅游规划与开发

?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此处将会展旅游描述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动和文化交流、一次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

(二)会展旅游的特征

(三)会展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

四、主题公园规划与开发

(一)主题公园的概念

所谓主体公园(Theme Park),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体,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二)主体公园规划与开发的主要内容

五、扶贫旅游规划与开发

(一)扶贫旅游及其产生的背景(重点P98)

六、假日旅游规划与开发

七、文化古迹旅游规划与开发

(一)文化古迹旅游的概念(重点)

所谓的文化旅游、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狭义定义:人们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例如修学旅游、表演艺术和文化旅游、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旅游、参观历史遗迹等。

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

;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重点)

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要素。

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重点)

(一)观赏性和体验性

(二)时限性和区域性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

(四)垄断性和不可逆性

;

(五)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六)吸引力的定向性

(七)变化和可创新性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重点)

旅游资源分类研究的成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所有旅游资源提出的分类标准

二是针对特定类型旅游资源的分类成果,如地质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度假旅游资源、黑色旅游资源等的分类。一、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旅游资源就其基本属性分类大致分为两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

(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二、按照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

(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

1、水光山色

2、奇洞异石

3、泉流瀑布

4、阳光海岸

%

5、气象与气候

6、生物景观

(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类型

1、历史遗迹

2、民族风情

3、城乡风光

4、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

三、按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

(一)世界级旅游资源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

(三)区域级旅游资源

(四)地方级旅游资源

四、旅游资源国家分类P120—122

五、其他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

六、旅游资源类型的相关研究进展第三节旅游资源调查(重点)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重点)(一)旅游资源概查

1、概念

概查以定性为主就,主要目的是确定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开发程度。

2、适用范围

概查主要适用于为了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旅游资源的调查

3、技术要求

在调查的对象上,概查只需要对设计到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

在调查组织的流程中,概查不需要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调查人员可以由其参与的项目组织协调委派。

在调查的内容上,资料收集可以仅限定为与调研目的紧密相关的范围内,其他相关性不大的信息可以不收集。

在调查的成果形式上,可以不填写或选择要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二)旅游资源详查

1、概念

旅游资源详查一般是在旅游资源概查的基础上进行,是对区域内所有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更为详尽和全面的实地考察。

2、适用范围

往往需要了解和掌握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全面情况的时候才会使用旅游资源详查的方法。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