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既对当今基础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谈得上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促进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通过增强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机制,才能推进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素质;教师专业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5年的准备,在进行充分的国际比较、调查研究、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要求,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的共同美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及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将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的挑战。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中小学教师还存在数量上满足低水平,质量上合格教师不足,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比较落后等问题。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新要求,必须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尽快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增强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1.提高师德水平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要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并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都应自觉地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广大教师务必树立崇高的师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既是良好的师德,又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正气。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呼唤着崇高的师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也呼唤着师德。要大力倡导教师职业道德八条规定,弘扬人民教师的浩然正气。弘扬师德和弘扬正气,对教师来说,就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最

基本的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好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的崇高使命和中心任务,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和精髓,更要发扬光大。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能力,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2.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这场改革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适应能力,促使自己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十分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问题,特别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方向性的专业知识要求。主要包括通过继承和批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当代教育所需要的“科学人文主义”观念;确立环境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博大胸怀,来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具体性的专业知识要求。主要是新的课程理论,诸如课改中涉及的课程种类(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或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和课程层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知识都要求教师重新学习;课改中涉及的新教法(如体验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也是过去在教师工作中较少提及的,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视野。要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集中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

3.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等三方面组成,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变化将促进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4.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合作

新课程改革将促进教师间的紧密合作。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的合作。新课程增加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5.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其具体做法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使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参与开发课程,特别是开发校本课程就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一项任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

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目前课程资源的利用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外的网络资源等,教师应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技术来获取知识和信息。我们认为,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无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探索。

6.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有较多的内容。它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诸多要求:一是强调对学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三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达到“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能力要求。教师在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7.让教师学会学习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把“学会学习”列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既是终身教育观念形成的标志,也是终身教育实现的条件。因此,学会学习是教师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与实现的保证。所以教师自己学会学习并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成为当今教师的重要教育工作。《纲要》非常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纲要》在课程的实施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贯彻《纲要》精神,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应首先学会学习。教师应当了解获取新知识技能和新思想观念的途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识记策略,具备资料的收集归类、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等研究能力。为此,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务必不断学习,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教育观念,加深学科专业知识,并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8.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改革创新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组织实施新课程教学,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师不仅是科学的传授者,还应是科学的探究者和新科学的发现者,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为此,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与考评机制,从制度层面来推动和保障教师专业

的发展,必将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1.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职业水准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从而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依法治教,使教师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是依法管理教师队伍的法律手段,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和提高教师职业水准的重要步骤。它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特点,使教师地位和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优化队伍,把那些虽然具备合格学历但不具备相应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淘汰出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2.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之所在。要积极推进新课程培训,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使广大教师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新课程有关内容的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教师教育的内容还应包括:师德养成教育、学科前沿介绍、世界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科学研究的创新、跨学科综合交叉、中小学科研方法等课程。培训过程既要注重教师学历的提高,更要注重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也要努力提高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要努力构建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开放的培训模式,以主题发言、合作交流、案例分析、情感体验等为主要形式的参与式培训,以探究学习、问题解决、任务驱动、现场诊断等为主要形式的主动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注意培训内容的整合,包括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教育科学与具体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学技能等内容的整合。同时,还要处理好若干关系,包括:建立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处理好新知识学习与智能提高的关系,促进智能与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处理好接受培训者的指导与主动自学的关系;处理好培训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对待的关系。

3.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教育体系

《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包括教师职前教育体系、教师职初培训体系和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相结合、相贯通的教师教育体系。

(2)努力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课程结构作了相应的变化。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新课程结构的调整,便会促使教师专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太合理,表现在:学科分布不合理,普通学科(如语、数、外、理、化、生、地等)教师较多,音、体、美以及综合课程教师数量较少;学历层次偏低,小学教师中达到大专学历的较少,初中、高中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的较少;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差距较大。这些问题使得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教师队伍的有机再生与良性流动,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实施教师专业评审制度

完善教师专业评估体制,调动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专业教

育水平。把教师的专业评估与教师的专业职称评定联系起来,以聘促训、促评,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doc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本文由收集整理9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杨xx 申请部门: xx学院 联系电话: 13507xx e-mail: [email protected] 填表日期: 2014-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

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技术(企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专业的13级学生(软件技术3131-3134班)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要求教育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软件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文件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就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四、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通过科研立项、遴选评优和海外引进等途径,构建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五、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

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民勤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特作如下决定。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1.基础教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搞好基础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为此,必须切实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 2.随着全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县资源少、科技转化率低和人口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全面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教育投入机制不完善,办学条件较差;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还相对滞后;教育规模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合格率偏低;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案方式比较落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加快全县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4.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教兴县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增强搞好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发展经济必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牢固树立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全县基础教育跨上一个新台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PDF.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2019年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要求

附件1 2019年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要求 2019年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拟立项100项左右,资助经费0.5-2.0万元/项,项目研究周期为1年。所有项目发表的教研论文均须注明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资助,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保留对所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的使用权利。 选题方向1.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内容要求:结合各学院自身情况,从专业平台、教学团队、教师专业发展、青年教师培养、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基层教学组织的内涵界定、运行机制、建设路径等。为教师提供教学发展方面的培训或业务指导、教学交流,以团队协作方式推动教师加大教学投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项目设置:拟立项10项左右,资助经费2.0万元/项。 结题要求:(1)组织不少于4次教学研讨或培训活动,并凝练形成具备可推广性成果的结题报告;(2)在学校认定的B类及以上期刊至少公开发表2篇教研论文。 选题方向2.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内容要求:针对青年教师毕业后即进入高校任教,理论基础较好但工程实践教育教学能力较弱等现象,鼓励青年教师根据各自专业发展对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制定可执行、可核查、可转化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

培养方案,针对特定的产品、工艺、方案、创意等开展非脱产践习,提高青年教师工程素养及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项目设置:拟立项10项左右,资助经费1.0万元/项。 结题要求:(1)提交针对特定的产品、工艺、方案、创意等开展践习获得成果的总结报告;(2)参加教发中心组织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交流活动,分享将上述践习成果转化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和路径;(3)在学校认定的B类及以上期刊至少公开发表1篇教研论文。 选题方向3.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内容要求: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具体内容请参考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附件1.1)。 项目设置:拟立项10项左右,资助经费1.0万元/项。 结题要求:(1)至少组织2次与研究方向相关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形成项目结题报告;(2)在学校认定B类及以上期刊至少公开发表1篇教研论文。 选题方向4.“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改革 内容要求:从立德树人角度研究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提升角度探讨项目课程、工程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技术应用、过程性评价考核办法、混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等;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探究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等。 项目设置:拟立项70项左右,资助经费0.5万元/项。 结题要求:(1)至少参加4次教发中心组织的教学研讨或培训活动;(2)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 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 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 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 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 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 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 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 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 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 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 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 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 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 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 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 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ocx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如何改革是国际教育界的一大问题,各国都在寻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政Z经济现状,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尽相同。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各自的特色。20XX年,中国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认证实施办法》)及《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三个附件,旨在通过师范专业认证推进和保障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三个标准中,关于“课程与教学”都明确规定“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1]。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教师教育内涵发展重要抓手,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和基础。对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是契机。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概述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内涵就每个专业职业的要求来看,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界定。在国外,大多数专业行业都建立了认证体系,形成了完备的认证标准体系和可操作的流程。中国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掌握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概念、初步探索了一些论证理论和方法。师范类专业认证指由专门机构(或教育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人员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审查与评估,并在评审过程中帮助其找到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从而促进质

量的提升。[2]可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自身主动接受办学质量检验,通过教育评估专家的审核、评估,检验办学目标的达成度,找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不断自我反省、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是“通过达成某一预定标准,一个教育项目或机构被外部团体认可的过程”[3]。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机构一般是教育主管部门,如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或是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评估院;或是由教育评估专业人士成立的民间评估机构,即第三方认证机构。近年来,第三方认证的呼声越来越高,其结果更能反映师范类专业办学的真实情况,其信度和效度都相对较高。第三方认证更能找出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提高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这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相关。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是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办学,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培养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所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认证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师范类专业采用三级监测认证体系。第一级定位于基本要求监测。主要是借助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通过师范类专业办学大数据,建立办学监测机制,对各类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状况实施动态监测。[1]这一级认证最低,是各级各类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二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合格认证。它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引领,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教师教学责任和课程目标达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保证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 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改革论纲》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一门课程是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设立教育硕士学位以后开始渐进形成的,此后作为各师范院校本科选修课和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予以推广。这门课程对于各级教师走出自己狭窄的学科知识视野,从更为开阔的基础教育基本理论平台来进行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门课程本身无论从教学形式上,还是教材建设上,抑或课程结构上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存在着诸多值得梳理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建设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一门课程存在着两个维度的问题。一个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问题,一个是课程实施的问题。 作为课程文本本身,这门课程要求既要全面,又要深入,既是粗线条的勾勒,又不能缺失内涵。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相对都不是很完善,而基础教育本身问题复杂、多元、易变,这些因素纠缠在一起就使这门课程成为动态更新最快、知识梳理最难的教育学课程。往往其课程文本还没有成型,但改革的风向标和政策建议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课程元素始终处于“朝令夕改”之中。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为例,原本倡导的投人体制县乡负责很快在“税费改革”和“一费制”政策的引导下,走向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又隐含着以县为主,省市统筹的原则,这样就使课程文本无法形成规律;再比如基础教育研究中争鸣性的问题特别多,如择校问题、收费问题、市场准人问题、教师资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热点,甚至是难点问题,它们的反复使“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在课程文本上很难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经常陷入自我矛盾的尴尬境地。从现有的课程文本形式上看大体有三种:体系导向的、问题导向的、案例导向的。 二、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学校变革一方面是政校关系和社校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变革。尽管1985年后我们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在20世纪90年代,还从美国引进了“校本管理”的理念,但事实上法理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并没有真正实践起来。由于政校关系不顺,政府对学校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实,造成了政府管制学校的错位和越位,如学校经营、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样,我们的校长负责制是建立在不完善科层统治下的“行政领导下校长负责的体制”,也就是说,权力在政府,责任在学校,改变这种对学校不良统治的路径在于对学校实行治理,并达到对学校的善治和学校自身的善治。从学校自身的善治来说,就是要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诸多前期尝试,但从目前来看还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政府化、组织官僚化、分配平均化、管理经验化的积弊所致。 首先,从领导体制方面上看。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相应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学校都管得太细、太死,学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不能从其实际出发开展工作,造成学校行政效率低下,效能不高。在干部制度上,干部能上不能下,形成实际上的干部职务终身制。加之缺乏严格的考绩制,干部“无过便是功”,“铁交椅”坐得十分安稳。其次,从人事制度方面看。有的学校人才积压,人浮于事;有的学校却严重缺编,完不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学校无择师自由,教师无择业自由,形成死水一潭。再次,从分配制度方面看。在分配

高等师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高等师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目前,高等师范教育依然存在着教师专业知识缺少根基、教师教育课程“碎片化”、教师专业训练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等问题。为此,应重构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课程,强化教师职业的实践性,使教师的“临床实践”成为一种习惯,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融合。实践取向是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选择,教师教育的课程也应该从传统技术取向转向实践,这是基于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需要。 1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新课程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功能、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所出现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及评价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转变。因此,教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探究课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常规教学中小课题探究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运用等,这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而广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全新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超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鉴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尤其是主干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法”进行了课程构架和内容的调整。 1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的调整 各师范院校开设“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的学时数多在54~68学时。由于学时数有限,该课程大多以教学法理论的讲授为主,即使有一定的实训内容,也多是停留在教学示范或观摩层面,基本上没有时间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教学法理论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

技能训练;而“教学实习”与“中学物理教学法”分属于不同学期,课程侧重点也不同。该课程又无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教学法理论的 相应内容时及时进行训练,不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鉴于 上述原因,我们将“中学物理教学法”更名为“中学物理教学法与 教学技能训练”,课时从原来的54学时调整为108学时,其中理论 讲授48学时,校内教学技能训练60学时,且理论讲授与教学技能 训练交叉进行。该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上、下学期,分别安排54学时,正好衔接第四学年上学期的“校外教学实习”。这样操作能将 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能有效促进学生 在教学实习之前将理论与实践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在教学实习前有一年的时间接受教师角色意识的训练;实践证明,将这两门课程合并开设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12课程内容的优化 “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教学技能训练”是物理教育专业(本、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的名称鲜明地体现了课程的特点:它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因此,我们 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性内容和操作性内容,并将两类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上、下篇内容交叉进行。增加了与 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删掉了一些与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内容;合 并了一些理论性内容,增加了一些操作性内容,使课程内容得到优化,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 2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对接基础教育课改 为了较好地与课改后入学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知识体系等衔接,更好地促进未来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要求,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法与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xx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xx市乃至xx省的影响力。 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 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