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施工质量管理要求说明

第一章一般规定

1、项目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应编写施工组织设计,重要的分项(专业)工程必须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单位技术人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施工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执行。

3、工程开工前应对公司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

4、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内容应真实、完整。

5、必须按照国家规范、强制性标准要求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6、钢结构、幕墙等专业工程按规定必须检测的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进行检测;施工结束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专业承包单位应共同验收,并按规定填写验收记录。

7、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工程成品保护,防止碰伤、损坏、污染等。

8、施工现场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二章材料进场检测验收

1、必须配备专人负责进场材料的检测和验收。

2、首先对进场材料的外观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不符合要

求的建材产品不得使用。

3、见证取样及送检

3.1、施工单位的取样人员应按照见证取样与送检规定,在监理(建设)单位见证下,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件)、封样,共同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3.2、取样人员应在试样上或者包装上做出标识、封志、标识和标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本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确保见证取样送检过程的规范性、并对送检样品的真实性负责任。

3.3、见证取样与送检试块(件)、材料的检测报告应加盖见证取样检测专用章。

4、按规定进行抽查的材料,采购单位应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会同监理(建设)、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数量、和判定原则现场抽样检验。

5、进场材料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应在监理(建设)单位见证下进行封存,及时报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

6、施工单位应建立材料检验及验收档案,相关资料必须完整、准确。

7、施工现场应按规定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满足施工期间确定结构件砼强度和检验结构实体砼强度的需要。

第三章建筑结构工程

1、基槽(坑)开挖设计标高,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验槽(坑)验收,并填写好地基验槽记录。

2、灌注桩施工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对成孔、清渣、钢筋笼、砼浇筑等工序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端承桩必须保证孔桩达到桩端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3、现场搅拌砌筑砂浆,原材料应采用重量计算,搅拌时间达到规范要求。

4、砌体工程砂浆饱满度应符合要求;外墙转角处应严禁留直槎;冬、雨季施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米。

5、砼浇筑前,应进行工程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6、砼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不得随意留设。

7、大体积砼应按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施工,并落实控制措施。

8、现浇砼结构构件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

9、砼进场,应进行塌落度等项目的验收,并按要求留置试块。

10、冬季施工,砼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5℃,并增加留置不少一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

11、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经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第四章装饰装修工程

1、装饰装修材料应使用环保节能材料,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

有关规定进行防水、防腐、防虫等处理。

2、装修装修施工应坚持样板引路;样板间(套、墙)经监理(建设)、施工单位共同检查通过后,方可展开施工。

3、塑料、铝合金外门窗(异形门窗外)应采用后塞企业口法安装。

4、屋面及卫生间等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的蓄水试验和持续淋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5、工程完工程后不需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

第五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1、安装单位应配备设备检验、调试仪器,并按规定定期校验。

2、预埋件、预埋套管、电器配管、管道以及设备隐蔽前,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经监理(建设)单位检查合格,方可进行隐蔽,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施工过程中,安装单位应与土建、装饰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相关各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验收,经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水暖、消防、通风与空调、强点、弱点等工程施工完毕,应按规定进行功能性试验,并填写有关记录。

5、电气产品凡列入3C认证目录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认证产品;产品未列入认证目录的,应按规定程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通风与空调、综合布线等工程在系统调试合格后,检测机构申报设备安装抽查,抽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第六章施工技术资料

1、按照相关要求,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2、施工技术资料应与现场进度同步,内容真实、完整、严禁涂改,伪造。

3、施工技术资料签字,盖章应符合要求,手续齐全。

4、应明确分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移交程序。

第七章样板引路

1、各栋楼进入主体施工时,要求选择一层作为质量样板层施工。

2、样板引路内容包括钢筋、模板、砼、砌体、抹灰等各分部工程,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及质量标准化施工。

3、通过样板引路,后续工作必须按照样板层的标准组织施工,促进项目整体工程质量水平。

第八章质量验收

1、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需向监理单位报验的工序,未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检验批、分项工程由片区质量负责人、栋号长会同监理验收。

3、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的验收。

4、单位工程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含

分包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5、工程出现质量缺陷,应根据实体情况及检测情况,及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或措施,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按照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第二部分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

第一章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

1、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及职责划分

2、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1)、公司每月定期检查制

2)、项目质量奖罚制度

3)、专业知识培训制度

4)、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制度

5)、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6、“三检”制度及实测、实量制度7)、工序质量追溯记录制度

8)、每月定期召开质检岗位交流制度

9)、样板引路制度

10)、成品保护制度

11)、质量周检制度

12)、质量专题会议制度

第二章施工质量标准化

一、模板工程

1、墙柱模板:放线

1)、由专业测量员放控制线

2)、根据控制线放出200mm模板控制线

3)、最后放出模板控制线

4)、离转角100mm大角垂直控制线

2、墙柱模板:定位

1)、先将墙柱边框线弹出来,用宽度为10cm模板边与墙柱边框线重合,用长度为5cm的钢钉把模板固定在砼楼板面上,作为墙柱定位的压脚板,钢钉的间距为5cm。

A、固定墙柱模板长边压脚板的长度为:墙柱长边尺寸+10cm;

B、固定墙柱模板短边压脚板的长度为:墙柱短边尺寸;

2)、先将墙柱边框线弹出来,用钻头直径为8mm的电钻在墙柱边框线内打眼,打眼深度为5cm,然后再打好眼的孔内插上直径为8mm 的,长度为10cm的钢筋作为墙柱模板定位钢筋。

3、墙柱模板加固

1)、墙模板加固要求:

A、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安装穿墙螺杆。

B、螺杆采用直径为Φ14,并采用配套的螺帽和蝴蝶卡。

C、模板拼缝要严密,拼缝处钉好模板枋条,方通间距200cm,并符合方案要求。

D、螺杆排数要求:层高2.8-3.2m设置6排;层高3.2-3.8m设置7排;层高3.8-4.6m设置9排,层高4.6-5.6m设置10排离;离地面200cm设置第一道螺杆离板底200cm设置第一道螺杆,下面三排采用双螺杆双蝴蝶卡。

E、为了防止墙根部漏浆,形成烂根,采用采用砂浆对根部进行封堵。

2)、柱模板加固

1)、柱模板加固要求:

A、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安装穿墙螺杆。

B、螺杆采用直径为Φ14,并采用配套的螺帽和蝴蝶卡。

C、模板拼缝要严密,拼缝处钉好模板枋条,方通间距200cm,并符合方案要求。

D、螺杆排数要求:层高2.8-3.2m设置6排;层高3.2-3.8m 设置7排;层高3.8-4.6m设置9排,层高4.6-5.6m设置10排离;离地面200cm设置第一道螺杆离板底200cm设置第一道螺杆,下面三排采用双螺杆双蝴蝶卡。

E、阳角部位采用阳角硬拼,用钢管紧扣,再用木楔挤紧,从而保证阳角方正。

F、为了防止墙根部漏浆,形成烂根,采用采用砂浆对根部进行封堵。

3)、墙柱模板加固效果

4、墙柱模板接茬

1)、墙接茬要求:

A、墙接茬部位的模板应伸至接缝一下螺杆上,为了防止漏浆,接缝位置采用双面胶条封堵,墙根部采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

B、当采用预留对拉螺杆时,其距离接缝300cm;当采用预埋锁脚螺杆时,其距接缝150cm

C、两种螺杆水平间距均为200cm,或根据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2)、柱接茬要求:

A、梁板楼面标高必须严格控制,其收口要整齐。

B、为了保证梁板砼墙柱接茬密实,其接缝位置必须在浇筑砼前凿毛。

5、梁模板

1)、梁模板加固要求

A、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安装穿墙螺杆。

B、模板拼缝处要贴海绵条,并用木枋压实

C、根据构件尺寸进行模板设计,一般内愣采用木方,间距200mm 并符合方案要求,外愣采用木枋或钢管。如采用钢管使用双钢管,穿梁螺杆紧固,螺杆直径为Φ14,并采用配套的螺帽和蝴蝶卡。

2)、梁柱接头模板

A、采用多层模板定型加工制作,严格控制加工尺寸。

B、阳角模板加固同墙柱模板。

6、楼梯模板

1)、模板必须每层清理干净并涂刷涂膜剂。

2)、封闭式模板在楼梯梯段的中间部位预留孔洞,方便振捣砼,避免气泡存积。

3)、模板拼装接缝需平整严密,以防止漏浆。

4)、定位固定木枋不得少于两排。

A、敞开式楼梯模板

B、封闭式楼梯模板

7、洞口模板

1)、可采用定型钢制门窗洞口模板,可保证门、窗洞口的位置准确及尺寸准确,模板可拼装、易拆除,刚度好、支撑牢固、不变形、不移位。

2)、如采用木模,模板阴角处用L150X150X6的角钢与木模固定,阳角处用L75X75X6的角钢与木模固定,同时洞口模板内部加支撑。 3)、注意洞口模板下要设排气孔,洞口模板侧模加贴海绵条防止漏浆,浇筑砼时从窗两侧同时浇筑砼,避免窗模偏位。

4)、电梯盒模板安装

A、螺杆间距设置同模板加固相同。

B、水平钢管加固贯通洞口两侧。

C、对顶钢管采用可调节顶托。

8、高低跨模板

1)、卫生间、阳台、厨房等部位降板处,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降板高度,采用相应规格的方通拼接成模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方通放在砼块上安装固定。砼块采用细石砼制作,尺寸为5cm(长)X5cm(宽)X板厚(高度)

2)、高低跨吊模处,严禁使用砖块、木方、穿底做临时支撑,应用砂浆垫块。以减小沉箱渗漏隐患。

3)、安装管线压槽

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与安装管直径大小一样规格的方通,按照安装管线的位置及长度,把方通固定在钢筋板面上。

9、模板支撑系统

1)、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以样本引路组织施工。搭设满堂架前弹线定位。

2)、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扫地杆和剪刀撑、可调节顶托均能满足规范和方案要求。

3)、在支撑杆底部加设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块。

10、质量检查

1)、模板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螺杆位置和间距应符合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3)、螺帽紧固力矩必须满足40-60N*m。

11、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质量要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建议使用黑模板) 2)、模板接缝要严密,不得有漏浆;在砼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部得有积水。

3)、墙、柱模板底部应设清扫口,有利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保证砼的振捣质量。

12、模板成型质量

1)、剪力墙模板成型效果

2)、梁、板模板成型效果

3)、柱模板成型效果

4)、楼梯模板成型效果

A、敞开式楼梯模板

B、封闭式楼梯模板

二、钢筋工程

1、墙柱钢筋安装

1)、墙柱水平钢筋端头绑扎牢固。

2)、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弯折水平段的长度为≥12d并保证锚固长度(从板底算起)。

3)、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弯折水平段长度为10d。

4)、框架节点核心区内均应设置水平箍筋。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必须按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的要求设置复合箍筋,不得随意减少;无抗震设防要求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cm,且不得大于15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