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四单元信息窗1平均分。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这一情境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第一个红点知识是初步认识“平均分”及学习平均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是学生清楚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分一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平日积累的分东西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卡片、教具(两只熊猫、试题)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谈话:小朋友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动物们要举行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课件)

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森林里。

3、激发兴趣:它们玩得可高兴了,转眼间到了中午,看,小动物们为自己准备了哪些丰盛的午餐呢?(课件)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1、师:小动物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食物,都急忙跑到餐桌旁,看,首先跑来的是两只熊猫。(课件)

大家看,准备了多少竹笋呢?(课件)

2、师:现在,2只熊猫要来分吃这6个竹笋,你愿意帮它们分一分吗?可能有哪些分法?

3、谈话: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吗?(贴两只熊猫的图片)

(指生汇报分法,说理由)

(师板书: 5 1;2 4;3 3)

4、师:6个竹笋分给2只熊猫,我们有这么多分法,小朋友们看,你觉得哪种分法最特殊呢?为什么呢?的确,老师也觉得这种分法能使两只熊猫分得竹笋同样多,我们把这样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齐读。

5、师:小朋友们,你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活动二:巩固练习

1、大家刚才说的这么好,小猫和小猪也想考考大家,要给大家出问题了,大家想不想挑战一下?练习(课件):小朋友们,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生在课本上做。找生到实物投影上演示。

订正时引导:为什么小猫分鱼是平均分?(每份同样多)

为什么小猪分西瓜不是平均分?怎样才是平均分?2、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活动三、分桃子

1、提问:就在大熊猫津津有味的吃着竹笋的时候,其他小动物们也着急了。但是,其他食物大家也得平均分着吃。(打开课件)咱们一起看一下,小猴子遇到的问题。

2、谈话:哪位小朋友来把题目给大家读一遍?

谈话:要把12个桃子平均分(重点强调)给3只猴子,想一想,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每份分几个桃子?请小组合

作,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哪个小组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要求展示的同学把分法说一说)

生1:我是1个1个地分的,直到分完。(师强调: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

生2:我是2个2个分的,两次分完了。

生3:我是根据三四十二的乘法口诀来分的。

3、课件展示几种平均分的方法

4、小结:刚才大家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只小猴子4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课件出示)这时候,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也想吃饭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同学们,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分一分它们喜欢的食物吗?

活动四:分萝卜

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

小朋友们,来读一读小兔子的问题。(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快用你手中的学具帮助小兔子分一分。

(生分,师巡视看一下。)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请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分法。

生:我是4个4个分的,分了4份,说明可以分给4只小兔。(师强调:是一份一份的分,4个4个的拿,最后分给4只小兔。)

师:同学们来看一看,这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是,因为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2、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吃的非常开心。(课件)这时小松鼠在旁边喊:“小朋友,还有我们呢。”同学们,小松鼠想让你们怎样分?(读题)小朋友们,快快帮助一下小松鼠吧。

活动五、自主练习“分松果”

学生用学具来分,师巡视指导。

找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分法。

那每只小松鼠分了5个松果,最终分给了几只松鼠呢?三、拓展练习,巩固深化

活动六、我会摆

12人排队,排2排,每排几人?

12人排队,每排4人,可以拍几排?

你还可以怎么排?

活动七:回顾整理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他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的很愉快,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知识,你说对吗?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问题,同学们感到很快乐,因为你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

八、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5 2 3

1 4 3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二年级上册)

执教: 2018年9月 第一单元动物感知环境 教学内容:动物感知世界的器官各项功能及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 了解几种小动物感知世界的习性,培养探究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体验人与动物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 生活阅历,增长见识。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课件。 第1课动物的眼睛 教学背景: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他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方法,实现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教学设计思路: 《动物的眼睛》是一堂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的活动。通过观察动物的眼睛,了解其有趣和奇特,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与动物眼睛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 2、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的工具,萌发幼儿的探索欲 望。 活动准备: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二、猜猜这是谁的眼睛? 出示ppt,请幼儿进行观察? 提问: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这些眼睛的样子? 谁能猜到这些眼睛分别属于哪些动物? 揭晓答案,“你们猜对了吗?” 三、马牛羊的眼睛及其特点。 1、马牛羊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这种特点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好 处。 2、了解猫的眼睛,观察它随光线强弱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 化。 3、青蛙、比目鱼、猫头鹰的眼睛。 四、了解青蛙和比目鱼他们的眼睛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师:动物们都来介绍自己眼睛的本领,谁先来介绍了自己呢? 1、看视频,了解越黑越灵敏的眼睛 提问:猫头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猫头鹰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的很清楚呢? ——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还有谁?(猫、老鼠等)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完整)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应用题

1、幼儿园有59个玩具,平均每班分到9个,还剩下几个玩具? 2、一只鸭子有2条腿,几只鸭子有18条腿? 3、参加长跑比赛的鹅有56只,鹅的只数是鸭子的7倍,鸭子有多少只? 4、在正方形的操场上栽树,每条边上栽4棵,每个角上都要栽1棵,一共栽多少棵 树? 5、路旁有一行树,每相邻两棵之间相隔5米,丽丽从第一棵跑到第五棵树一共跑了 多少米? 6、二年级一班有8个学习小组,现有48本图书平均分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分 几本? 7、学校有36人参加课外小组,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人? 8、一瓶巧克力不到30粒,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还剩5粒,这瓶巧克力可能有多少粒? 9、二年级有8个班,学校分给二年级每个班3个足球,还剩12个足球,学校原来有 多少个足球? 10、一个灯笼三元钱,10元钱买5个灯笼够不够?如果不够,在天上几元钱就够了? 11、君君算对5道题,东东算对的题目数是君君的5倍还多2道,东东算对几道题? 12、二年级有三个班,每个班挑选出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参加朗诵比赛,二年级 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13、王老师带领8名同学去植树,共植树48棵,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14、贪吃的小猴在花果山的桃树上摘桃子,它每次摘4个,他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15、24只鸭子参加比赛,每6只鸭子分为1组,能分几组?如果分8组,平均每组几 只? 16、要为4位客人各准备2个苹果、2个梨、2个桃子,一共要准备几个水果? 17、单人椅有34把,双人椅有8把,有48人参加座谈会,座位够吗? 18、三(3)班有4个小组共72人,三(5)班再增加6人就和三(3)班同样多。三(5)班有多少人? 19、田径队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合唱队比田径队多26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

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 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 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3×5=()口诀:() 2×5=()口诀:() 5×4=()口诀:() 5×5=()口诀:() 第二关:你会算吗? 第三关:你行我也行。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乘法口诀编一道应用题,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四)课堂检测 1.完成下面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二十五;三五() 四五();()一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一、口算。 1×2= 4×6= 6×1= 1×1= 5×3= 5×5= 2×2= 2×1= 5×1= 4×5= 1×3= 12+20= 6×6= 6×3= 89-34= 6×4= 2×6= 75-68= 2×3= 63-3= 3+5= 10+58= 2×5= 6×5= 1×6= 4×1= 2×4= 3×3= 5×4= 96-24= 4×2= 3×4= 5×6= 16+18= 1×4= 4×3= 4×4= 37-25= 24+75= 3×1= 1×5= 26+41= 54-45= 3×2= 46+14= 18+12= 5×2= 20+40= 100-98= 3×6= 3×5= 30+45= 6×2= 12+45+20= 90-70-18= 3×5+12= 4+5×6= 1×6-5= 3×4+60= 5+4×5= 二、填空 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二十四五六()二四() 2、5个6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其中因数是()和(),积是(),在计算这个算式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3、在○里填上“﹥”“﹤”“=”。 5×2 ○8 2×6 ○6+6 5×5○5+5 3 ×4○2×6 3×3 ○3+3 4×6 ○5×5 6×5○45-12 5×2○2×3+4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乘加、乘减算式。 4+4+4+4+4+4=3+3+3+3+1= 6+6+6+6+6=2+2+2-3= 5、在○里填上“+”“-”或“×”. 3○3=6 3○5=15 6○3=3 4○5=9 3○3=9 5○3=8 6○3=18 5○4=20 6、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条腿,4张桌子()条腿,6张桌子()条腿。 三、看图写算式。 - 1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复习知识点-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复习 (知识点、难点总结) 1、P6 5 x 8 = 40读作:5乘8等于40 因数因数积 2、2x4表示:①4个2相加:2+2+2+2 画一画:○○○○○○○○ ②2个4相加: 4+4 画一画:○○○○○○○○ 3、相同加数相加(加数相同),可以用乘法表示 4、P14第5题每盘有(5)块,有(3)盘,一共有(15)块。加法算式:5+5+5乘法算式:3x5=15口诀:三五十五 5、P17第4题一共有多少根筷子?求(4)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加法算式:2+2+2+2=8乘法算式:2x4=8口诀:二四得八 6、我发现横着看2的乘法口诀有2句,三的乘法口诀有三句…… 7、P23第3题 ○○○○○○○○○○○○○○○○○ 4x4+1=17 或 4x5-3=17 8、P26第13题(15)块(15)块(11)块 9、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10、 我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 11、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开口大小有关 12、比直角小是(锐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13、P36第1、2、3题 14、P44第6题7的乘法口诀前后两句相差7 7x5+()=7x7 4x6-()=4x5 15、P44聪明小屋5x6+2=32(个)6x6+2=38(个) 16、P48第6题。○的个数是☆的3倍 ☆☆☆ 画一画:○○○○○○○○○ 17、P48第10题 18、P49第14题 19、P51乘法竖式 20、P54乘法口诀共有45句。 21、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加起来都得9。 22、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3、P63第3题 ▽▽▽▽▽▽▽▽ 8块▽,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盒。 24、P66第6题15÷3=5(个)15÷5=3(个) 答:可以5个一捆,共3捆或3个一捆,共5捆。 25、15÷3=5读作:15除以3等于5 26、 10 ÷ 5 = 2 被除数除数商 27、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28、(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 落下。北极星在(北方) (2)当你面朝南,你的后面是(),左面是(), 右面是()。 29、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绘制的。 30、P76第4题(1)从王明家到刘华家怎么走? 答:从王明家现向北走到图书馆,再向西走到刘 华家。 31、P77我学会了吗? 32、P80除法竖式: 33、P85第33题 34、8里面有2个4 = 8是4的2倍 35、P88第1题 □□□ ▇▇▇▇▇▇▇▇▇ (1)▇的个数是□的3倍。 36、P91第5题、第6题 2x6x3=36(瓶)答:一共36瓶。 37、P96第10题 (3)18÷3=6(支)18÷6=3(个) 答:可能是6支笔或3个订书机。 38、P98用苹果、香蕉和草莓至少一种水果,可以做多 少种果盘? 香蕉△苹果○草莓□ 一种水果:①△②○③□ 二种水果:④△○⑤△○⑥○□ 三种水果:⑦△○□ 答:可以做7种果盘。 精选题目:P108第19题、P109聪明小屋 P110第2题

(完整)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40道

小学数学二年级应用题练习(1) 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3.“六一”儿童节,小胖挂气球,。他按红、黄、绿、蓝颜色排列,第27个气球什么颜色? 4.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需要几张纸? 5.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 6.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装多少盒?还余几个? 7.二.一班有女生9人,男生是女生的4倍,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8.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10.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11.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 12.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13.有35位老师做广播操,如果排成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位老师,还多出几位老师? 1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组? 15.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多少钱? 16. 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可装多少盒? 17. 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需要多少个盒子? 18.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9.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

20.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21、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22、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23、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妈妈比爸爸少做对了5道。妈妈一分钟做对多少道? 24、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 25、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 26、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27、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 28、一个灯笼3元钱,10元钱买5个灯笼够不够? 29、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儿童票是每张5元,带30元去,钱够吗?30、妈妈拿着20元到市场买了6斤苹果,每斤3元,她的钱够吗? 31、每间房住4人,26人住7间房够吗? 32、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33、同学们去野营,一共有19名学生要宿营,每顶账篷最多住4个人,5顶账篷能住下吗? 34、5个小朋友分38块饼干,每人能分到8块吗? 35、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钱够吗? 36、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蛋糕7元,30元钱够吗 37、一支钢笔6元钱,小东身上只有22元,能买4支这样的钢笔么? 38、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 39、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40、小巧拿50元钱为班级买植物,每盆植物9元,最多可以买几盆?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8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共有名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握所学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学生差距较大,肯定会有部分后进生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差。因此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抓不懈,会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教材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三个领域来进行设计教学的。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表内除法)都属于数与代数的范围。 第三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第六单元的认识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和两个智慧广场。 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认识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从体验生活中连加现象到体验同数连加现象,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加大了学生的体验过程,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教材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选取新颖有趣的素材,通过实际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内容富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的认识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表内乘法(二)更是从学生身边的缝沙包、叠纸啪和做中国结这些学生熟悉的制作引入学习的。本册教材空间较大,其中的两个创新点很有特色,把同数连加的写法,写成乘法算式;用加法算乘法,改用口诀计算乘法这样计算起来就很简便,让孩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际的生活情景图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辨别方向,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通过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太阳升起的方向是(),面向东,左面是(),右面是(),后面是()。 2、中午面向太阳站立,我的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3、地图是按上(),下(),左(),右()的方位绘制的。 4、果园在竹林的北面,竹林一定在果园的()面。 5、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面,则正对着南面的数字是(),数字3正对着()面。、 6.背对北极星,前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7.小明和小丽背对背站立,小明面向北,小丽面向()。 8. 小明向北跑步,他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 9. 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10. 小丽站在家门前,面向东方,她向左转,面向()方,然后向后转,面向()面,之后,又向右转,面向()方。 11.燕子每年秋天都从()方飞往()方过冬。 12.一棵树桩,年轮宽的一面是(),年轮窄的一面是()。 13.一棵大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 ),树叶稀疏的一面是()。 [ 14.王华早晨迎着太阳上学,傍晚面朝太阳回家,王华家在学校的()面,学校在王华家的()面。 15.指南针总是一端指向()方,另一端指向()方。 16.与北极星所在方向相对的是()。 17.小明座位的西面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面。 18.二(5)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背对黑板,他面向()面。 19. 东面和()面相对,()面和南面相对。 20.小明家在学校北面,学校的()是小军家。 21. 我的右面是西,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面是()。 ( 22、指南针的红色一端指的是()方,白色的一端指的是()方。 二.我当小导游 1.在里填上同学家的名字。 小红家在学校的西面

最新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 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提出问题) 2、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 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 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 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并说出为什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有关1和0的乘法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三、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关0的乘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四、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变花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二、教学新课。 红点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绿点部分是进行巩固。小电脑部分是让学生感受用加法解决问题的繁琐性。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几个几个地数,也可能用连加的方法算一算。交流连加的方法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连加,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出连加算式并进行计算。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解决根据住处提出的其他的一些问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可以用几个几连加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决。 教学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时,让学生尝试写一写,然后交流用连加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感受,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基础。 三、巩固练习。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汇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 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2、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完整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 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https://www.doczj.com/doc/9a18903443.html,]§§xx来源:Z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网&来源学&科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来源学科网ZXXK]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 如:2和4相乘用2×4=8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017年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2017青岛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一、看图填空。 ()个()()×()=() 2. ()个()()×()=() 3. ()个()()×()=() 4. ()个()()×()=() 5. ()个()()×()=() 6. ()个()()×()=() 7. ()个()()×()=()

8. ( )个( ) ( )×( )=( ) 9. ( )×( )=( ) ( )×( )=( ) 10. ( )×( )=( ) ( )×( ) =( ) 二、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 1+1+1+1+1+1+1 5+5+5+5+5+5+5 A+A+A+A+A △+△+△+△+△ 三、填一填。 1. 一个因数是5,一个因数是4,写作_×_ 2. 6个2,写作_×_ 3. 2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 4. 3个4连加,写成乘法算式 5. 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8。写成乘法算式

四、我当小法官 1.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2,算式是4×2=8() 2. 3+3+3+3=3×3=9()

青岛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 3个4写作( )×( ) 2. 5个3写作( )×( ) 3. 2个3写作( )×( ) 4.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 )=( ) ( )×( )=( ) 口诀:口诀: 5.填上“+”、“-”或"×"号。 4○4=8 3○3=6 5○5=25 6○6=12 6.填上“+”、“-”或"×"号。 4○4=16 6○4=2 6○4=10 5○6=11 7.填上“+”、“-”或“×”号。 4○5=20 5○2=10 3○3=9 5○5=0 8.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口诀。 3×3=( ) 4×5=( ) 3×5=( ) 5×2=( ) 5×5=( ) 9.计算下面各题并写出用哪句口诀。 4×3=( )________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