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并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进行展览、讲解、想象,以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象,由学生亲自尝试体会,由此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通过“质疑——解疑”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司母戊鼎;甲骨文。

教学难点:商朝的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功能的多样;甲骨文。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文化课,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很高,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如观看视频、辩论会、故事会等。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搜集资料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范例训练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司母戊鼎》视频,要注意视频中文物的名字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期铸造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评导入新课:司母戊鼎体现了商朝时期青铜文明的最高水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展示目标(学生齐读)

1.商朝青铜器有哪些新的发展?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些?

2.什么是甲骨文?它的历史地位如何?

3.甲骨文有哪些基本的构字方法?有何意义?

目的:通过观看视频,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课间的松散状态进入学习状态;齐读学习目标可使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的第一段,概括出青铜器在夏、商、西周的发展历史。

学生概括回答: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②夏朝:种类增多。③商朝:灿烂时期。④西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猜猜看”。猜一猜,图中的青铜器的实用性是什么?

学生抢答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完善答案:鼎——烹饪器;觚——盛酒器;簋——盛饭器;甗——蒸饭器;盨——盛饭器;爵——饮酒器。

教师总结: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农具等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提出问题: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

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礼记·礼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学生讨论后回答: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青铜器的制造

展示图片《司母戊鼎》。讲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具有极高水平。想一想:青铜器用什么材料铸造?你们见过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教师过渡:我们刚刚对商周青铜文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下面我们将对我国文字的发展情况进行学习。

二、甲骨文记事

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它是怎样被发现的?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后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教师提问: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记载着商朝方方面面的情况。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历史结论?

学生看书集体回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27页《甲骨文字形举例》,了解甲骨文的造字情况,进行甲骨文字形举例游戏。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体会甲骨文的线条、形状,了解其意思。

搜集一些甲骨文字形让学生辨认。如图:

然后提问:甲骨文有哪些造字方法?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形声最为进步,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教师总结: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今天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有助于我们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明。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布置作业】

1.我们今天学习了青铜器如“鼎”,那么,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吗?

2.请你上网查一查,你的名字用甲骨文能写吗?怎样写?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