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1年度北航材料力学试题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0-11年度北航材料力学试题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0-11年度北航材料力学试题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0-11年度北航材料力学试题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单选,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力学中关于材料的基本假设为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平面假设;

B、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称为弹性变性;

C、材料的刚度越高,则其屈服极限越高;

D、应力集中对构件的疲劳强度影响很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件在外部温度场变化时,均会在构件内部引起温度应力;

B、均质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伸载荷作用时,横向尺寸收缩,是因为在横向上杆件内部存在相互作用力;

C、在一个闭口薄壁杆上开一个很小的沿轴线方向贯穿的口,开口后薄壁杆的抗扭性能一定大大降低;

D、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是圆轴两端截面的相对扭转角不能超过许用值。

3、下图所示矩形截面梁(横截面高度为h,宽度为b,且h>b),在自由端受一位于yz平面且与y轴夹角为θ(0o<θ<90o)的载荷F,ABCD为梁某一位置横截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梁受载后轴线的弯曲方向与载荷F Array的方向相同;

B、ABCD截面上D点拉应力最大,B

点压应力最大;

C、梁受载后的弯曲方向垂直于载荷F

的方向;

D、ABCD截面上A点拉应力为零,C

点压应力为零;

4、下图所示组合梁,采用积分法确定梁的挠曲轴方程时,需要根据边界条件和连续

条件确定方程中的积分常数,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

A、w A=0,θA=0,w B=0,θB=0,w C(左)= w C(右),θC(左)=θC(右);

B、w A=0,θA(左)=θA(右),w B=0,θB=0,w C(左)= w C(右);

C、w A=0,θA=0,w B=0,θB=0,w C=0,θC=0;

D、w A=0,θA(左)=θA(右),w B=0,θB=0,w C(左)= w C(右),θC(左)=θC(右)=0,

二、填空题(8分,每题2分)

1、由于预加塑性变形,而使材料的比例极限或弹性极限提高的现象,称为。

2、称为圣维南原理。

3、在进行纯弯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析时,对梁的内部变形和受力作了两个假设,分别是弯曲平面假设与单向受力假设,弯曲平面假设是指:;单向受力假设是指:。

4、铸铁圆轴受扭发生断裂时,其断口的形状为:

三、计算题(5道小题,共80分)

1、图示钢杆,横截面面积A=2000mm2,弹性模量E=200GPa,轴向载荷F=200KN。试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确定杆端的支反力。(15分)

1)间隙δ=0.6mm;

2)间隙δ=0.2mm。

2、图示轴,左段AB为实心圆截面,直径d1=40mm,右段BC也为实心圆截面,直径d2=50mm。工作状态下轴承受扭力偶矩M A、M B与M C作用,且M A=M B=200N·m,M C=400N·m。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τ]=50MPa,材料的切变模量G=80GPa,许用扭转角变化率[θ]=0.6(o)/m。试判断该轴能否满足使用要求。(15分)

3

4、图示阶梯梁,惯性矩I2=2I1,试计算梁的最大挠度。(15分)

A

5、图示矩形截面梁,梁的总长度l=300mm,横截面宽b=20mm,高h=50mm,载荷F可沿横梁轴线方向移动,梁左端为固定铰支座A,可动铰支座B的位置待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拉压许用应力[σ]=200MPa,许用切应力[ ]=40MPa。(本题共20分)

1) 如果只考虑弯曲正应力的许用条件,当可动铰支座B位于何处时,梁的许用载荷最大,并求出该许用值;(12分)

2) 当可动铰支座B位于x=220mm处,如果同时考虑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的许用条件,求此时梁上载荷的许用值。(8分)

答案

D C B B

1、冷作硬化 。

2、 力作用于杆端的分布方式,只影响杆端局部范围的应力分布,影响区的轴向范围约离杆端1~2个杆的横向尺寸。

3、变形后横截面保持平面,仍与纵线正交 梁内各纵向纤维仅受轴向应力

4、45o 螺旋面 三.

1.解:间隙δ=0.6mm :假设杆右端没有碰上右侧支座,在F 的作用下: 0.50.6l mm mm ?=<

因此:200()(),0()A B R KN R KN =←=→

间隙δ=0.2mm :假设杆右端没有碰上右侧支座,在F 的作用下: 0.50.2l mm mm ?=>

平衡方程:0A B R R F +-= 变形协调条件:l δ?=

物理方程:33

10 1.510A B R R l EA EA

????=- 152()(),48()A B R KN R KN =←=←

2、解:作扭矩图

+

M A

M C

1max 2max 200.,400.T N m T N m == max max

max 316

p

T T d W τπ=

= max max max

432p T T d GI G θπ==?

[]3

1max 1max

33

12001015.9140

1616

T MPa d ττππ?===

[]3

2max 2max

3

3

24001016.30501616

T MPa d ττππ?===

333

1max 1max 444

331200102001018010//404080108010323232

0.56/T rad mm m d G m θππππ

θ???===????????=<

[]

333

2max 2max 444

332400104001018010//505080108010323232

0.46/T rad mm m d G m θππππ

θ???===????????=<

3、

s F

M

5(),()44

A B qa qa R R =↓=↑ 4、

仅考虑BC 段变形:

仅考虑AB 段变形:

综合以上:得到33

113324C Pa Fa w EI EI ==

6解: (1)

()4Fx F l x =-, 4

5

x l =

[][]

[][][]max 2

25/4

6

5

27.86l

F F x W bh

bh F KN

l σσσ==

==??=

(2) max max 80,s M F F F =?=

[][]

[][]1max 2

21

80

/6

120.83680

max F M W bh bh F KN

σσσ?==

==??=

[][]

[][]2max 232226.673

F A

bh

F KN τττ=

==?

=

[][][]{}12min ,20.83F F F KN ==

3

11

3C Pa w EI =

2

,2

B M Pa EI θ=2,22B F Pa EI θ=

3,22B M Pa w EI =3

,2

3B F Pa w EI =3

2,,2

146C B F B M

B Pl w w w a EI 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