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毛概重点整理

大学毛概重点整理

1、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第一, 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 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形势, 确立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

制度, 以便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并为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里不难看出, 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 经济建设是完成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1950 年 6 月召开的中共

七届三中全会, 是建国以后我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会上, 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

斗争》的书面报告中, 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国头三年的中心任务是: 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三个条件以及八项工作, 而且

从理论的高度概括了这次会议关于恢复经济的策略方针: “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 全国紧张, 很不好。我们决不要树敌太多, 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 有所缓和, 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这一策略方针的实质,

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以孤立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 建立经济战线上的统一战线。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同时, 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经济政策和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恢复经

济的策略路线,新中国以恢复经济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人民政府通过土地改革、“银元之战” 、“ 米棉之战”“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措施, 到1952 年,新中国胜利地完成了恢复经济工作的巨大任务, 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为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实际上 ,我

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经济, 并使之居于国民经济的领导地位;在进行土改的同时, 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互作组、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若干措施加以限制

等等。只不过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以恢复经济为主。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无论是从规模, 还是从影响等方面来说,都比较小而已。第二,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2 年下半年,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

本好转的任务即将完成。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

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P89)这一论述, 深刻地阐明了这条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实质及重大意义。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阶段的理论,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领导全国

人民进行了一场有别于社会主义苏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在农业改造方面, 苏联从 1929 年开始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一开始就造成了严重的混乱。斯大林没有实行逐步过渡的形式和办法,对富农采取了消灭的政策, 普遍出现了靠强制命令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现象, 结果对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1933 年苏联农业集体化完成, 2000 多万农户被 20 万个集体农庄所代替。集体农庄的土地、农业机械站实行国有 , 按国家指令进行生产,生产的粮食 30%~ 40%义务交售给国家, 使用机械费用用农产品实物交付。但农业生产却大幅度下降, 苏联的农业陷入长期落后的状态。而我国的农业集体化,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原则上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形式上是从低级到高级, 逐步过渡; 对富农不是消灭而是孤立和限制剥削; 高级社土地归集

体所有, 可以有自己的农业机械。由此, 我国农业生产在 1958 年以前一直是增长的。虽然在合作化高潮中也曾出

现了强迫命令、违背自愿的现象 , 但只是局部的。我们的农业集体化是在大多数农民拥护的情况下实现的。同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相比, 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也是比较成功的。在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方面, 十月革命以后, 由于俄国资产阶级的反动,苏维埃政府采取强制剥夺的办法, 把资本家的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后来列宁认识到这一做法的失误, 把已收归国有的企业采取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 租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 主要是外国资

本家),但范围比较小。我国的过渡形式和步骤与苏联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革命胜利后, 我们只没收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剥夺, 而是采取了利用、限制的方针。在过渡的形式上, 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

主义的过渡形式, 逐步改变企业的生产关系, 把资本主义引到国家资本主义, 再把国家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从

赎买方式上,实行了“四马分肥” 、定息、高薪等赎买政策, 通过有的形式促使资本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此外, 还把企业的改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在消灭资产阶级的同时, 把他们中的大多数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在世

界社会主义史也是一个创举, 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义。但是,三大改造完成前, 我们在学习苏联方面也出现了大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上也照搬苏联的经验, 认为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

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它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自愿接受了这种体制模式。因此, 我们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模式上效仿苏联, 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单一性, 让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绝种, 并随着`一五' 计划的完成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

济体制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基础上搞经济建设, 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 充分利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很长一个时期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因而形成了一种“左”的顽症。在革命时期,几次“左”倾错误的发展, 都与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和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资产阶级的思想密切相关。革命胜利后, 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党中央开始是谨慎的、有远见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 毛泽东指出: “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 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书面报告中, 毛泽东也指出: “有

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 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 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这些正确的

思想, 都是在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形势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正确的认识, 所以新中

国成立初期, 我们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代销等方式, 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了利用和限制。然而,随着过渡

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特别 1955 年以后, 随着三大改造进入了高潮, 中国也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过程毛泽东在

过早过急地彻底消灭资本主义 , 这就脱离了中国生产力落后的国情,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后来毛泽东又提出允许开设地下工厂, 搞点私营经济 , ,但没有付诸实践。 60 年代以后, 大搞“兴无灭资” , 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绝迹。第四,无论领导革命或建设工作, 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能急于求成,犯主观性急的毛病。对历史和

前人不能苛求, 但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历史和前人的得失, 以史为鉴, 避免再犯同样的历史性错误

在今后的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仍将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就要正确地

认识国情,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 注意防止

以比较落后的生产力依靠生产关系的过快变动进入到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的倾向; 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充分认识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不要急于消灭资本主义。从而少走弯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

断推向前进。

2、社会主义改革和改造的区别联系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 1)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两者的历史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改造是改革的前提,改革是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2)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其遗留问题,对其缺陷作的改正和弥补。( 3)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原因:1.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合乎逻辑的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场改革,不但不是对20 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其合乎逻辑的发展。改革的初始可以追溯到1956年八大。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大成果, 就是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新生的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 ……但是, 它又还很不完善, 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然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一深刻论述,清楚地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的社会主义仍需要改革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在 1956 年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些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很不相同的思想, 并逐渐付诸实施, 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陈云的“三为主、三补充” ,周恩来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等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经历了很大的曲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损失。但这不是由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必须明确,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没有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改革。2.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成果的继承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成果。可以说,改革前30 的工作,如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造就了大批的干部和技术知识分子等, 都为进行改革创造了条件。3.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缺点和偏差的改正和弥补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它是全面的社会变革,其中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缺点和偏差的改正和弥补。如前所述,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是在苏联模式影响下建立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单一的按劳分配, 并由此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找到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改革道路。这条改革道路的鲜明特色是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的根本依据。作为通过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中心环节。为了发展生产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进行了所有制结构的改革,纠正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形成的所有制构成长期过于单一和僵化的弊端。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关系上,破除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形成的单一分配模式,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允许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可见,我们的改革是要改革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使生产力快速、全面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3、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

4、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色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

稳定性,我们在道路和理论两个层面探索成果,最终都要靠制度来落实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涉及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由一系列不同层面、相互衔接和联系的制度体系构成的。它具有原则性、务实性、创造性、灵

活性等特点。例如,我们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是体现

了原则性。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这体现了务实性。我们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既不是反对党也不

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体现了创造性。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

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这既体现了原则性,

同时也体现了创造性和灵活性。这些特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些突出优势,我们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

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致力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团结。这就使得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我们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具有广泛深刻的群众基础或者说是民意基础。

这有利于增加或者保持我们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

于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这是我们讲第一个方面。其二,我们这套制度既有原则性、务实性,又有创

造性、灵活性。这有利于我们发展和完善自身各项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实我们这套制度达到上述目标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有弹性,又具有技术性。其三,社会动员和组织力能力强、效率

高,便于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便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其四,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进而保证发展的

延续性。我们可以看看30多年来,我们发展的大方向始终没有变,始终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同

时又不断的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这就为我们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实践才有几十

年的时间,它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备,这次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随着我们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

随着我们制度的日趋成熟和定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得到更多释放和发挥。所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这种制度自信,也有理由和底气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这就是坚持一切从中

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坚定道路自信,就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

展。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开放既是

形成这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推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强大动力。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

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又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坚定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

含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坚定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科学社

会主义基本原则有许多条,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坚定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一系列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具体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来体现和实现的。坚定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4、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讲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并履行政府职能。

政府监管市场,过去主要是通过中央部门用高度集中的审批权方式来执行,结果是压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也给一些部门的政府官员提供了寻租的空间。《决定》提出要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并依此提出处理市场监管的三类情况的原则,这就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对量大面广的基层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这样做,就是充分简政放权,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核心问题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政府有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五大职能,要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工明确,中央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的职责和能力,地方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决定》对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由政府向社会购买,借以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和效能。对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机构事业单位,《决定》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要求和方向,即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这些要求,目的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水平。为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就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决定》对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了“去行政化”的硬性要求,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核心问题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这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二是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九看”的思想方法全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从消费需求看,二是从投资需求看,三是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四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五是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六是从市场竞争特点看,七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八是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九是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只有立足于这“九看”,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是制定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新的战略方针,突出体现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不应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明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讲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统一关系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一论述,以“灵魂”的重要定位,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和引领作用,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思

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三个倡导”:在国家价值目标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价值准则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和基础,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高扬主流价值理想。这24个字,既体现了通俗化、大众化,也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承载着“两个巩固”、“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体现“两个巩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5、生态文明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18大报告中作出详细论述,已经给出答案,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意义深远,不仅对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亿万人民有重大影响,18大报告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赢得人民的掌声,全党同志要负起时代和历史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让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导向,抛弃传统的发展理念、模式、制度、方法,用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己所做的一切,把国家建设的更美丽,更富强。

一、、坚持马列毛邓三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八、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理念的变化:

第一部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毛泽东在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索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两步走”发展战略,提出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这些都是颇有价值的发展思想。但是毛泽东提出的以“革命”为主题的发展动力论却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挫折。这些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强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第三部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强调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创新动力论以及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第四部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等。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当代最新的发展理论。第五部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其重大意义正如全会所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创新是发展的基点,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协调体现了发展的节奏,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治建设的根本宗旨。绿色是发展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发展的格局,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共享是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建设的愿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