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导语:父亲摇下桂花,收获了浪漫的诗意,收获了爱女的欢乐,所以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欢迎阅读参考。

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今天我到枫桥中心小学听了《桂花雨》这一课以后有很多感想。一是浓郁的读书情结。我充分的感受到了教者在精心的向学生渗透读书的影响,新课标指出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学科承担了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任。我发现张老师很认真地研究了课文作者琦君和她的作品。她的作品里承载了许多记忆和怀念,怀念她那魂牵梦系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这篇课文的文心在哪儿呢?就在那沉甸甸的、浓郁的亲情、乡情、邻里之情。张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课文作出改动之后,对于情有些淡化,于是张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第一种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融合方式:用课外帮助理解课内。这就是对文本的一种超越。此外,在课的后期,张老师有一段追问,我可以感受到她的深意,她的独具匠心,那一连串的追问不是随意的,而是精心设计的:如果说水甜,母亲会说些什么?橘子红,母亲会说些什么?……这些都可以激起学生去阅读作者相关作品《水是故乡甜》《橘子红了》的兴趣,而我也相信,读了这些作品之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提高一个层次。此外,这节课的结束,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精心挑选的三本书《桂花雨》《城南旧事》《朝花夕拾》,这又是第二种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融合的方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第二个感受是求本务实,强调诵读。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张老师做到了“扣读导入,读中渐悟”,她非常有创造性地、有智慧的利用了父亲的那首诗,整节课都围绕那首诗来做文章。由诗导入课文,依托诗句理解课文,最后在又是总结全课。张庆老师指出要提倡诵读,诵读要突出一个“熟”字,所谓的熟读成诵。不是读了一两遍,而是读了很多遍。而这很多遍,都读出了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感受,同时也达到了“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这里还有一个个性化解读、

多元解读的问题,他们的.确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如朗读“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的朗读。

这节课也如着桂花雨一般,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我开始所说的“诗意的语文挥洒诗意的人生”这是一个浪漫而温馨的梦,一个需要我们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为此,我们努力、我们求索,也许,一辈子达不到,但我们努力着。语文桂花雨听课记录

今天下午做优秀课选拔赛的评委,听了一节桂花雨的课,有一些感受想一吐为快。

第一节课是董老师上的《桂花雨》,教学设计还行,落脚点也准,但总觉得不够味,是什么原因呢?今晚坐下来静静地想了一想,大概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吧。

其一:摇桂花对“我”而言是件大事,可以看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学生说,从“我”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一句可以看出。老师注意到了问句后面却用了感叹号,学生也认识到这个标点是反映了“我”表面是问妈妈,实际上是要求妈妈马上就摇的急切心情。但是朗读体会却怎么也不能到位。

我想是否可以让学生在“老是缠着母亲问”的后面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呢?如:

老是缠着母亲急切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老是缠着母亲迫不及待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老是缠着母亲一遍又一遍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受应该会深刻一些了吧。

同样,后面摇花乐中,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的朗读,之前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如:我就(快乐、开心、心花怒放)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示心情的提示语)

我就(欣喜若狂、笑逐颜开)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表示神态的提示语)

我就(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地喊:“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表示动作的提示语)

这样把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合二为一,应该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否则老师讲得再多,也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的。

其二:对于父亲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一诗,教师让学生读过一遍后,就和学生对起课外积累的桂花诗来。我以为,总有些匆忙。

“我们一家”摇下了桂花,全家人都有了丰足的收获。你看:

母亲摇下桂花,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那是对一家人的爱,对一家人的呵护。所以说“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父亲摇下桂花,收获了浪漫的诗意,收获了爱女的欢乐,所以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而我摇下桂花,摇落了花雨,摇逸着花香,摇香了整个童年时光,许多年后仍恍如眼前。

在这样的感情铺垫下,师生再来对诗,那该是何等的诗意,说不定学生诗的灵感也会突然萌发。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范文 作为语文老师,在进行听课的时候,我们要吸收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好的语文老师听课记录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内容【1】 《氓》 (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 教学过程: 1、标注字音、词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问: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学生问“氓之蚩蚩”中“之”的何义?取消独立性。) 3、“载笑载言”——“载欣载奔” 4、再读——学生读得太快。 5、解释:蚩蚩、贸丝、愆期、汤汤、不爽 6、概括故事情节:男子出轨,被压迫等。 7、问:概括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现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学生黑板上展示) 期待——幸福——抱怨——悲伤——妥协 8、词语分析:载笑载言 9、问:女子为何变心?学生答:吃不饱,穿不暖;光让干活;抱怨“二三其德”,日子好了,却有二心,无奈心酸。(为何不追根求源?贰行。下课铃响了,主题还没有挖掘呢。) 过程思索: 1、声音高,而感情不浓; 2、教态呆板,课堂语气太直,有些凶,语气不婉转; 3、学生理解全文了吗?就分析情感变化。 4、学生不理解,就进行空洞分析,可乎? 5、课文没讲完啊。

整体点评: 1、本课失误有三:前紧后松,时间分配不当,其一也;一个问题:感情变化找其词,简单而浪费时间太多,其二也;框架结构没有,不清不楚,其三也。 2、教师表情淡漠; 3、学生理解不到位,就讲不好。 语文老师听课记录内容【2】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九个小组平面式朗读,可乎?不可也) 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苦难,屈原选择了------陶渊明选择了------- 2、梳理积累:字词。 3、问:写了什么?学生答: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4、问: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诵读?(上课已经35分钟了) 5、让学生分列到黑板前诵读?(一个一个展示,共八个组全部到台上诵读) 6、二个小组打擂:一个组读二句,另一个组再读二句 过程思索: 1、学生梳理字词时间长否? 2、课堂语言较好。 3、诵读方式太宽泛。 4、让每个小组早排练好了吧?(一个小组还有单读、分读、合读) 5、光去读,太平面化了,没有递进层面的东西。 6、光去读,不鉴赏了? 整体点评: 这是一节离奇的课。我命名为表演式朗诵。本课两个环节,一是自我梳理字词、语句;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诵读,之后分小组表演式诵读。一组两组也罢了,你竟想不到,竟然九个小组都到前台展示。试问:平面式的毫无递进的诵读能代替分析、鉴赏吗?这位教师素质十分优秀,就是想出奇,就是想创新,恰恰是作茧自缚了。所以我要奉劝教师:课堂教学一定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千万不要一味求新求异,把传统的根本的教学思想给弄丢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听课评课记录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听课评课记录 本案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中老师以饱满的情感,生动的直观材料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观察、操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的发现都是由学生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来的,老师仅仅是设疑激疑,指点思路,引导思考,使整节课都在启发、探索中进行。学生学得很主动,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是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老师在上新授课之前,注意创设情境,用动听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学校环境中,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观察,积极地寻找图中的四边形。 二、创设条件,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 1、遵循学生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心理过程一般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在建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过程中,老师选了校园图景,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然后动手画出观察到的四边形,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再根据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进一步在老师引导下强化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最后,通过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范语言。这样即体现了老师主导作用,又将小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2、遵循以发展思维为主线组织活动。本节课主要以发展思维组织活动,即让学生带着问题活动,在活动中思考。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初步结论——检验——结论的学习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三、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兴趣。 老师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借助计算机直观形象,色彩美观,富有动感的画面,设计到生活中去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由生活实际到四边形和梯形的抽象过程,自然把外形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物象与其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增强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源于生活的认识。 不足的是:利用计算机出示一些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板书太少,应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板书出来。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四年级语文动物的互惠互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并给这段听后简要说说主要内容,1.同学们喜欢听趣闻趣事吗?那好,听我讲一段趣闻,趣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在海的深处,几乎没有一丝光线。鲨鱼是海洋中名副其实'鲨鱼和向导鱼是一对'黄金搭档,在黑暗中活动很不方便,怎么办呢?又不能配眼镜。但鲨鱼好像还是生活得自近视眼的''由自在,东游西荡。原来,鲨鱼身边总是围满了一群向导鱼,这是一种会发光的鱼,它们照而向导鱼就不用自己生活便有滋有味了。亮了鲨鱼的活动区域。鲨鱼有了向导鱼这个朋友,寻找吃的了,因为光吃鲨鱼的残羹剩饭就可以饱腹了。你们看,他们是不是好搭档啊? (指导2.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4课,我们一起写课题。惠写'')学生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请说说你们的疑问。 有的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讨有的通过读课文自己就能解决,4.你们提出的这些疑问,论中获得解答,还有的需要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求得答案。. 二、引导初读 1.我知道你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读课文解决疑问了,那就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吧。要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三、评价初读 1.生字的字音读准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读生字新词。 水蛭喙下颚投影出示:蜜獾 美餐互惠互助捣毁扇动 饱腹肉屑享用觅食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为了给你们一课文读通了没有?你们敢和老师比赛吗?课前我可是读了好多遍课文啊,2.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请你们再抓紧时间读读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代替我?哪些同学敢和我的代我请同学代替我比赛。3.我可不想以大欺小,理人比赛读书? 4.读书比赛。师生评议。(标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各自读两段课文。) 5.通过读书,你们自己解决了先前提出的哪些疑问?相机板书: 蜜獾和导蜜鸟 海葵虾和红海葵 鳄鱼和千鸟 6.又产生了哪些新疑问?这些疑问我们通过下堂课的学习来解决。 四、指导写字 课文中有些词语不但要能准确认读,而且要能正确、美观地听写。 还认识这些词语吗?齐读。投影出示:互惠互助享用觅食捣毁扇动美餐饱腹肉屑请你们认真观察、分析、记忆字形。.

听课记录的评语及建议三篇

听课记录的评语及建议三篇 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 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 水准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 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 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 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所以,学生课堂学习远不但仅学习 知识,还有提升自己的水平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展开 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 然后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通过回忆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 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但学 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要是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水平反思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 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 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 堂水平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 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 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创新意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第二学期11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师听课笔记评课记 录(第二学期11次) 《雷雨》听课札记 3月6日; 地点:湖小三楼; 主题:新生代教师课堂比武 1、给“雨”字组词。 2、听“雨”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雨声;蛙声;雨声很大…… 师: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倾盆大雨。 师:若给这段声音起一个名字可以是—— 生:雷雨。 生:夜雨。 师:为什么? 生:青蛙白天不怎么叫,鸟叫声也不大。所以我认为是“夜雨”。 【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听同一段声音,他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里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夜雨”,没有直接进行否定,多问了一个为什么。而学生的回答也的确言之有理,生成得精彩。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尊重。】 3、初读课文。 师:知道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吗?翻开课本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4、检查字、词。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给大家秀一下。(点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评:我个人是很反对这些时髦的、网络气息很浓的新词汇进入我们课堂的。什么“PK”、“晕”、“wo靠”、像这里的“秀”等等。一则,学生对老师你这样的“新鲜词”理解吗,知道你再说什么吗;再则,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很容易受到影响,老师在课堂上一说,学生在课后动不动就会从嘴里冒出这样的词来,自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若听到了感觉总不是怎么舒服。】 师:看到红颜色的字了吗?你用什么办法把它认识了,记住了? ——学“乱”时,不要跟“刮”混淆。 生:“压”是“厂”把“土”压下来了。 师:“垂”字怎么说? 生:“睡”去掉“目”字旁。 师:知道笔顺吗?跟老师书空。 “垂下”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边出现了?课文当中是怎么写出的?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① 看动画,说“垂下”的意思。(蜘蛛爬下的速度很快) 【评:在讲解“垂下”这个词语的过程中,不论是老师的解释,还是动画演示,“垂下”的意思都偏向于数学上“垂直”的概念。而语文中的“垂”不同于数学中的“垂”,你能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垂下”是“柳丝成直角地垂下来”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这个词语时,犯了一个概念混淆的错误。】 请生读相关语句。师范读。 师:蜘蛛的心情怎样? 生:着急。生:害怕。 师:读课文,找找是什么原因? 师:为什么蜘蛛那么地着急,那么地害怕,那么地慌张,那么地……?为什么?② 【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要精心组织过的,要简洁明了,指向性强。上面①②两句话,执教老师在教学中的确是这样说的。第①句,一连问了3个问题,说了3个“谁来说一说”,给学生也好,听课的老师也好,感觉都是模糊、罗嗦、重复。第②句一连说了四五个“那么地”,感觉有些重复,混乱。一堂课听下来,这样的语句还是比较多的。】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小螺号》听课记录

《小螺号》听课记录 《小螺号》是一首叙述性的童话歌曲,曲调诙谐幽默,情绪活泼欢快,童趣盎然。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讲述了一个富有教益的故事,使他们在音乐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本课设计主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在教学思想、方法上张老师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大胆探索和尝试,在第一次视频教学中,听课成员感受最深的是: 1.运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索、交流、学习。 2.师生相互交流,探究及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表演生动有趣,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3.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张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较强。 存在的问题: 1.在范唱时“fa”音唱走调了。 2.导入环节难易脱节,需要层层递进。 3.讲解歌曲出现的“下滑音”。 4.趣味导入,解决难点的环节,难易脱节,花太长时间,没有做到循序渐进。 5.语言的组织不够精炼。 6.上课环节不够紧凑,没做到有效的引导学生歌表演。 7.教唱环节不够丰富。

8.小细节的处理不够细,如:背景音乐的音量过大。听课成员的建议: 1.道具中的钓竿过长,需要弄短一些。 2.提问时要有麦克风给学生。 3.课堂结束时的律动巩固唱,幻灯片上要打上歌词。 4.学生进行歌表演时,幻灯片要把角色要求打出来。 5.加强个人音乐基本功的训练,范唱要准确。 6.间奏部分可以角色互换进行表演。 7.教唱环节不够清晰。 预设: (1)旋律带唱 (2)口风琴带唱 (3)提示歌曲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 (4)重点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注意声断气不断) (5)完整演唱歌曲,加上律动。 (6)歌曲的分段,分组演唱(两种不同的情绪对比) (7)间奏部分加上角色表演,让学生加上劝语。 (8)情境表演 A 角色分配 B 师生合作

最新四年级上语文听课记录

四年级上语文听课记录 导语:上课或者接受培训时,记录在笔记本或其他地方的上课的重难点、要点、提纲等,叫做听课笔记。记听课笔记的方法一般有下面二点一要明确记笔记的要点,二要学会记笔记的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四年级上语文听课记录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听课时间:9月22日 听课班级:四年级 教师:王天斌 听课内容:飞向月球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谁能列举一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 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 1、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 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6、看到他们登上月球时的情景,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体验、快乐旅行 1、月球离地球有38万多公里之遥,那么宇航员又是怎样飞向月球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宇航员开始月球之旅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至四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飞向月球的经过。 3、在旅行的过程中,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描写宇航员飞行时工作、吃饭、休息的句子。让他们不仅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也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 五、阅读交流、作客月球 六、阅读思考、开发月球阅读升华、总结激趣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华版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 听课记录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 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 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 3、学习第三段 4、学习第四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丰收 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 (钥匙)传递信息欢乐 听课评析 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二): 听课记录 一、激情,情境导入 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 二、通读,初次感悟 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 ①读准字音 ②读懂词语 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 3、交流 板书:快乐、友情 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 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 (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艾滋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 听课评析 艾滋病是透过血液等传播,跟艾滋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艾滋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老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二年级语文听课记录总结

二年级语文听课记录总结 听课就是教师进行再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实现自 我提升的直接途径。首先明确听课不就是完成任务,而就是 我要去学习,特别就是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更 要去瞧,去借鉴,每个人都有她独到之处,只要您踏下心来去 发现,就会有收获。接下来小编为您带来二年级语文听课记 录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篇一:听课记录检查总结本学期11月15日,教导处对本学期的听课记录本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反馈如下: 总体检查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认真听课,并及时做好 听课记录,大部分教师听课记录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填写认真,规范,数量足,质量高。大多数教师的听课记录质量非常高,在记录的同时都注重各个环节的反思与整体授课的反 思。所有年级的任课教师都能及时保质保量的把听课笔记上交到教务处接受检查。 但在检查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师在书写的听课记录 的教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有部分教师字迹太草,书写不认真。 有个别教师存在抄袭现象。 许多老师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听课,虽然教师的听课次 数都达到了要求,但听课的效果却没有得到真实的显现。

一份好的听课记录具有保存与借鉴的意义。如何记录: 第一、记录精妙之处。一堂课四十分钟,执教者行云流水,听课者却不必面面俱到。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就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自己成为有长处的人。 第二、记录不足之处。听课教师应该有个人的瞧法与见解,有甄别能力,这既就是自己学习探讨的需要,也就是帮助她人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我们应当将其记录下来,课后回顾、梳理与剖析。 第三、记录疑问之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别人的授课,自己持不同瞧法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出来,用以反思、商榷与询问。同时最好也写下自己在以前的课堂中就是如何处理这个环节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 第四、记录感悟之处。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当时感想、感悟与收获,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进行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 希望各位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认真编写教案的同时,挤时间深入班级听课,并认真做好评课工作,真正把新课程理念最终落实到课堂中,从而提升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胡集小学 篇二:听课记录检查小结本次检查总体良好,绝大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五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脚印》 1、老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呢” 学生回答:“我喜欢……是因为……” 再问: 你喜欢狐狸吗(导出新课) 板书:11 金色的脚印 2、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有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组讨论) 启发式提问,老师板书: 小狐狸 喂奶放生 咬木桩 喂食 老狐狸正太郎 拯救 评: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板书很好! 3、快速默读,找出文中让你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 老师总结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解释“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 评:情感升华部分,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评析: 夏老师和杨老师风格不同,他很儒雅,沉稳内敛。 《金色的脚印》作为一篇

自读课文,夏老师的教学设计步骤很简单,构思非常清晰有条理,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但整堂课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略嫌沉闷。 作为一篇阅读篇目,注重的是学生自我情感体验。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教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遗憾的是,也许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很少。假如狐狸的品质,如: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等,是由学生自己讲出来,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话,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了“狐狸对人类很善良”。“善良”一词误用,应改为“友善”,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 整节课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时间的把握不到位,导致拖堂和草草收场。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

听课记录10篇

听课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一):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佛山石湾一小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第一节是陈惠贞老师的新授课《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上的资料。第二节是麦老师的新授课《通分》,这节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 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两位老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还有他们善于挖掘新事物,以及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听课的同时,我回想到了自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次听课我有几点体会: 1、体现课标精神,重视营造愉快课堂。[由整理] 透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刻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 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先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理解者,施与者和容纳者;此刻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资料是现实的,有好处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 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

四年级上册听课记录

新区小学听课记录与思考二:图形的平移 常熟市小学课改展示活动(新区小学现场) 图形的平移 新区小学四(1)陆新红一、谈话导入 观察:录象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伸缩门,汽车,横机 生:都在平移 师:关于平移,你知道什么? 看一个物体平移多少,关键看什么? 师;数一数小亭子平移了多少? (1)生:6格。 师:你是看什么数的(对应点数格子) (2)向下平移了4格。 以前学得很扎实。 二:游戏 猫抓老鼠:横着走或竖着走。 生:先想右平移4格,再往下平移5格。演示。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先想下平移5格,再想上平移3格。 师:今天就来研究经过两次平移的图形。 板书:图形的平移。 三:例题教学 小亭子图从开始的左上方平移到了右下方? 学生自主尝试。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平移方法。 师:先找到一个点或一条边。接着按一定方向平移。 师:现在我们要把小亭子平移到这个位置。(2号纸)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平移的距离?

画一画的方法。 讨论:要画什么? 画在哪里可以确定平移的距离? 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三、练习 书本65。 1、想想做做1。看图完成图下的填空。指名读一读,若有问题,找出原因。 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可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想想做做2。画一画。 可能有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对应点会找错,要强调“对应”。梯形的平移会有部分重合。 有的学生画的时候用虚线,也有的用实线。可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哪种更好。3、有趣的拼图游戏 评课: 非常高兴来到新区小学,非常感谢新区小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今年也在教学四年级数学。这部分内容教学,是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学过一点,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听了陆老师的这堂课,感觉亮点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图形的平移,应该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陆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已有经验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然后再让学生学习与自主探索二次平移图形的方法。 在课的一开始通过观看伸缩门,汽车,横机等物体的运动,强化感知,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然后通过一个猫抓老鼠这样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抓住了图形平移的两个关键因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这样来引出新课。很有新意。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28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听课记录28 20XX年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七册教学计划执教者:本学期我承担四(7)、四(8)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 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 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

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语文听课记录_0

语文听课记录 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下面,作者为大家分享语文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4、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 3、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 4、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 5、如果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6、写话: 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 让我们记住——,记住——。 教学设计: 一、感受春天的寒冷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动物的互惠互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趣闻趣事吗?那好,听我讲一段趣闻,听后简要说说主要内容,并给这段趣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鲨鱼和向导鱼是一对'黄金搭档'。在海的深处,几乎没有一丝光线。鲨鱼是海洋中名副其实的'近视眼',在黑暗中活动很不方便,怎么办呢?又不能配眼镜。但鲨鱼好像还是生活得自由自在,东游西荡。原来,鲨鱼身边总是围满了一群向导鱼,这是一种会发光的鱼,它们照亮了鲨鱼的活动区域。鲨鱼有了向导鱼这个朋友,生活便有滋有味了。而向导鱼就不用自己寻找吃的了,因为光吃鲨鱼的残羹剩饭就可以饱腹了。你们看,他们是不是好搭档啊? 2.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4课,我们一起写课题。(指导写'惠')学生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请说说你们的疑问。 4.你们提出的这些疑问,有的通过读课文自己就能解决,有的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讨论中获得解答,还有的需要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求得答案。

二、引导初读 1.我知道你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读课文解决疑问了,那就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吧。要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三、评价初读 1.生字的字音读准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读生字新词。 投影出示:蜜獾水蛭喙下颚 互惠互助捣毁扇动美餐 享用觅食饱腹肉屑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课文读通了没有?你们敢和老师比赛吗?课前我可是读了好多遍课文啊,为了给你们一

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请你们再抓紧时间读读课文。

3.我可不想以大欺小,我请同学代替我比赛。哪些同学愿意代替我?哪些同学敢和我的代理人比赛读书? 4.读书比赛。师生评议。(标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各自读两段课文。) 5.通过读书,你们自己解决了先前提出的哪些疑问?相机板书: 蜜獾和导蜜鸟 海葵虾和红海葵 鳄鱼和千鸟 6.又产生了哪些新疑问?这些疑问我们通过下堂课的学习来解决。 四、指导写字 课文中有些词语不但要能准确认读,而且要能正确、美观地听写。 投影出示:互惠互助享用觅食捣毁扇动美餐饱腹肉屑还认识这些词语吗?齐读。

小学语文听课评语

小学语文听课评语 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建议: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 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完整版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五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脚印》 1、老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呢?” 学生回答:“我喜欢……是因为……” 再问: 你喜欢狐狸吗?(导出新课) 板书:11 金色的脚印 2、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有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组讨论) 启发式提问,老师板书: 小狐狸 喂奶放生 咬木桩 喂食 老狐狸正太郎 拯救 评: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板书很好! 3、快速默读,找出文中让你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 老师总结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解释“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 评:情感升华部分,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评析: 夏老师和杨老师风格不同,他很儒雅,沉稳内敛。 《金色的脚印》作为一篇 自读课文,夏老师的教学设计步骤很简单,构思非常清晰有条理,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但整堂课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略嫌沉闷。 作为一篇阅读篇目,注重的是学生自我情感体验。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教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遗憾的是,也许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很少。假如狐狸的品质,如: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等,是由学生自己讲出来,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话,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了“狐狸对人类很善良”。“善良”一词误用,应改为“友善”,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 整节课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时间的把握不到位,导致拖堂和草草收场。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

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记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记录 聆听了一节研讨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给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冲击又是巨大的。一节好课,传来了一股课改新理念、新气息,让我不时告诉自己,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是语文老师最美的收获。在此,我谈谈自己在课后感悟到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 一、重视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真实的环境指学生学习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创设出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才能在教学效果上达到动人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目的。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蒋老师在本节课中,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了导语,披文以入情,做到以情感人,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一开始,以租界“那是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那是一个惹出麻烦,没处说理的地方”引入,产生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疑惑。接着通过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妇女哭诉;洋人得意扬扬;巡警训斥;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的深入理解,再解租界,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通过拓展补充《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深刻体会“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水到渠成的解决学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 二、读悟结合,自由动情表达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学习语言艺术的魅力,促进内化,增强语感。同时还要给学生的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随着文章的情感自由驰骋,并且,鼓励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情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凸现语文阅读表达能力的外化。在整体上做到以内养外、读悟结合。在指导学生读懂沉思,倾吐情感这一板块时,通过“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在沉思,他在想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练笔:周恩来可能在想(),可能在想(),还可能在想()。为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好铺垫。接着马上反复引领学生读课题,让学生对文本的心理体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领悟到的情感自由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上又形成了一个“品读──深悟──诵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课题,对本文的中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无定法,用语文的情感去教语文,真正帮助学生入境入情,感悟文本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笔记

1、观潮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观潮》按(时间)顺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特点。 二、句子分析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是(比喻)句,把(潮声)比做(闷雷),写出(大潮的来势之大)。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这句是(比喻)句,把(水浪)比作(城墙)。写出了(大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从(景象)和(声音)两个角度写出了大潮的(来势之大、来势之猛),真是气吞山河无比壮观。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主要内容 本文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异、壮丽的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词语解释 不容置疑:容不得任何怀疑,指真实可信。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人迹罕至:迹,足迹、脚印。罕,稀少。很少有人去的偏僻地方。 3、鸟的天堂

一、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生动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重点理解 1、读第8自然段并回答。 (1)、第8自然段讲大榕树(茂盛、充满生机)的特点。 (2)、这段是(静态)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大榕树的茂盛表现在:a、叶多而密 b、颜色鲜艳、明亮 c、富有生命力(4)、这段话的中心句是:(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赞美。 2、作者观察大榕树的顺序是(由远到近)。 3、读第12自然段并回答。 (1)、第12自然段讲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热闹情景。 (2)、这段话是(动态)描写,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大的、小的……有的在扑翅膀”这一句是(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 4、“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5、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前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的是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 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自由、快乐,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