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生产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水泥生产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水泥生产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水泥生产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9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余热锅炉系统

●SP余热锅炉:1台

(1)锅炉型号:KS322/320-23.0-1.18/295 (2)自然循环锅炉、机械振打

(3)室外、立式

(4)过热蒸汽压力:1.18Mpa

(5)过热蒸汽温度:295℃

(6)过热蒸汽量:23.0 t/h

●AQC余热锅炉:1台

(1)锅炉型号:KA200/380-19.5-1.18/355 (2)自然循环锅炉、自清灰

(3)室外、立式

(4)过热蒸汽压力:1.18Mpa

(5)过热蒸汽温度:355℃

(6)过热蒸汽量:19.5 t/h

(7)低温省煤器热水量:42.5t/h

汽轮发电机系统

●纯凝式汽轮机:1台

(1)型号:N8-1.05

(2)型式:冲动、纯凝、单压进汽

(3)额定输出功率;9000 kW

(4)汽轮机转速:3000 r/min,

(5)进汽压力:1.05 MPa

(6)进汽温度:315℃

(7)过热蒸汽流量:42.5 t/h

(8)冷凝器排汽压力:0.006 MPa

(9)凝结水温度:35℃

●发电机:1台套

(1)型号:QF-8-2

(2)额定功率:9000 kW

(3)额定电压:10500V

(4)功率因素:0.8

(5)发电机转速:3000 r/min

(6)励磁方式:静止可控硅励磁

余热发是建筑及结构

建筑设计将严格遵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可靠的建筑构造。在建筑形象上充分考虑建筑的总体性和地方性,力求布局合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努力创造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群的新形象。

建筑构造及做法

(1)屋面

一般生产车间屋面排水均为无组织排水,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坡度为3%,压型钢板屋面坡度为1:10。屋面防水为面粉1:2防水砂浆20厚,粉平压光。辅助建筑屋面为PVC防水卷材屋面,其屋面保温采用防水珍珠岩或聚苯乙烯板。

(2)楼地面

一般生产车间地面为C20混凝土地面,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随捣随光。办公、值班室楼地面采用地砖楼地面。生产车间室内外高差为150mm,辅助车间室内外高差为300~600mm.

(3)墙体及粉刷

一般承重墙采用240厚承重粘土多孔砖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非承重粘土多孔砖墙。需围护的输送廊及轻钢厂房采用压型钢板。

需要采暖保温的车间的砖墙采用370厚加挤塑保温板。

一般车间及辅助建筑外墙均刷外墙涂料,车间内墙面喷(刷)石灰浆。办公室、值班室、煤磨车间、配电室、控制室等内墙做水泥砂浆粉刷,面刷涂料,有特殊要求或标准较高的建筑物可采用贴面砖。

一般车间顶棚喷白,辅助建筑顶棚水泥砂浆粉刷,面刷涂料或做吊顶。(4)门窗

一般外门窗采用塑钢门窗,洞口较大的外门用钢大门。有保温要求的门窗采用双层玻璃。一般内门窗均采用木门窗。

(5)楼梯、栏杆

辅助建筑及煤粉制备车间为钢筋混凝土楼梯,一般生产车间均采用钢梯。平台栏杆一般采用钢栏杆。

(6)地沟、地坑

一般采用级配密实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地沟一般为混凝土地沟,当沟宽和深大于1000mm或有防水荷重等要求时,选用钢筋混凝土地沟。

结构选型

(1)窑尾预热器塔架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特点,代表着目前高层结构的发展方向。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基本确定本项目的窑尾塔架平面轴线尺寸为17.1m×25.8m;共分为7层,底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6层为钢结构。

经过对钢管砼柱、空圆钢管柱、空方钢管柱和H型钢柱等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比较,选用钢管砼柱方案最为经济合理,其方案比较见下表:

(2)配料库、生料均化库等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筒库,滑模施工。(3)熟料储库采用一个Φ45m的熟料筒库,取消中心混凝土内筒,采用大直径钢结构库顶。

(4)烧成窑头、煤粉制备、破碎等一般主车间均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5)窑墩采用空心或大块式钢筋砼墩。

(6)生料均化库为钢筋砼库,库顶板采用钢梁支承,压型钢板作底模上浇砼板,该方案解决了顶板支模的问题,加快工程进度。

(7)辅助生产车间采用砖混结构或现浇钢筋砼结构。

(8)地坑、地沟及地下通廊,采用集料级配密实防水砼,通过适当提高砼等级,涂刷防水剂等方法来保证其防水性能。

(9)皮带输送廊

高度大于6m的输送廊,可针对不同的高度采用跨距为18~36m的下沉式钢桁架,其制作和安装均较方便,我公司采用通用设计。高度小于6m 的输送廊,采用钢筋砼结构或钢筋砼柱实腹式钢梁方案。

地基基础

原则上将尽量采用天然地基并尽量浅埋;如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则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特征及采用天然地基时对承载力标准值的要求见下表:

结合总图方案,地基基础暂按如下方案考虑:一般框、排架厂房均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筒仓采用环形或整板基础;砌体结构建筑均采用浆砌毛石条形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同时工程设计中将会根据地质条件和地基承载力,随时调整基础的设计方案。

水泥余热发电电气概述

供电要求

(1) 电源

本项目供电电源来自220kV变电所供电,110kV单塔双回路架空进厂区总降,厂区中高电压等级为10kV,主变容量为25000kVA。保安电源由工厂自设柴油发电机解决。

(2) 电压等级

供电电压: 110kV

中压配电电压: 10.5kV

低压配电电压: 0.4/0.23kV

高压电机电压:10kV

低压电机电压: 380V

照明电压: 220V

控制电压: 220V

直流操作电压: DC 220V

直流电机电压: DC 660V

(3)用电负荷和电耗

熟料生产线总装机容量:26200 kW

其中高压电机容量:14720kW

计算负荷:19650kW

自然功率因数:0.70

补偿后功率因数(总降10kV母线侧):0.95

熟料生产综合电耗:62kWh/t

生产线年用电量: 10571?104kWh

余热发电装机功率:9000kw

平均发电功率:7664kw

年发电量:5735?104kWh

年供电量:5365?104kWh

供配电系统

(1) 供配电方案

本期工程新建一座110/10.5 kV总降压站,生产线总装机容量约为26200kW,计算负荷19650kW,总降压站内设25000kV A主变压器一台,主变一次侧电压为110±8*1.25%kV,二次侧电压为10.5kV,主变接线组别为Yn,D-11。

10kV开关柜采用中置式开关柜,由总降向原料磨配电站、窑头配电站及发电电气室供电。详见总降“配电系统图”。

在总降10kV母线上设高压电容自动补偿装置,以保证功率因数大于0.95,电容补偿装置安装在电容器室内。

总降按无人值班运行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

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集中监控。具有完整的继电保护,用于110kV开关系统、主变压器和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控制、测量和报警监视。总降内各设备均能在监控计算机上监控,监控计算机可以设在总降内也可以设在中控室内。

主变压器的保护:主保护为比例制动的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包括110kV 侧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10kV侧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110kV侧过负荷保护,10kV侧过负荷保护;非电量保护包括:本体轻、重瓦斯、有载调压轻重瓦斯、本体温度、压力释放等。

(2) 配电系统

根据生产线负荷情况,全厂设三个10kV配电站、5个电气室,分别为原料磨配电站、窑头配电站、石灰石破碎配电站、原料处理电气室、原料磨电气室1个、窑尾电气室1个、窑头电气室1个及石灰石破碎电气室1个。

原料磨配电站为单母线分段结线,两路电源分别引自总降压站,正常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母联柜断开,其中一路电源故障时,母联柜合上,由另一路电源给整个配电站供电;窑头配电站为单母线不分段结线,两路电源引自总降压站,其中一路为工作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石灰石破碎配电站为单母线不分段结线,一路电源引自总降压站。

为了减少土建费用,主要的电气室和配电站均设置在工艺设备的框架下。如:原料磨配电站和原料磨电气室设在窑尾电收尘框架下;窑尾电气室设在窑尾塔架下;窑头配电站和窑头电气室设在窑头电收尘框架下。

各电气室和MCC室的供电范围如下:

石灰石破碎电气室

配电范围包括石灰石破碎。

原料处理电气室

配电范围包括石灰石输送、石灰石预均化堆场、辅助原料破碎、辅助原料均化堆场及输送、循环水池及泵房、综合材料库、机修间等。

原料磨电气室

配电范围包括原料配料站、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生料均化库(顶部)等。

窑尾电气室

配电范围包括生料均化库(底部)、生料入窑、烧成窑尾、烧成窑中以及辅助车间等。

窑头电气室

配电范围包括烧成窑头、煤粉制备及熟料输送等。

(3) 功率因数补偿

无功功率采用静电电容器补偿,在原料磨配电站、窑头配电站和石灰石破碎配电站10kV母排上设10kV电容补偿装置,在各电气室的低压母排上设低压电容自动补偿装置,确保补偿后系统功率因数达到0.95。

继电保护及测量

(1) 继电保护

主变压器的保护:主保护为比例制动的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包括110kV 侧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10kV侧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110kV侧过负荷保护,10kV侧过负荷保护;非电量保护包括:本体轻重瓦斯、有载调压轻重瓦斯、本体温度、压力释放等。

车间变压器回路的保护:电流速断、过电流、零序保护。对于800kW 及以上的变压器装设瓦斯和温度保护。

2000kW及以上电机回路的保护:比例制动的差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热保护、低电压保护、零序保护。

2000kW以下电机回路的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热保护、低电压保护、零序保护。

进线回路的保护: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

10kV电容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等。

母联柜的保护: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

(2) 电气测量

变压器回路:装设电流表、有功电度表。

电机回路:装设电流表、有功电度表。

进线回路:装设电流表、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功率因数表。

电容器回路:装设电流表、无功电度表。

母联柜:装设电流表。

车间电力拖动及控制

(1) 车间用电设备供电

熟料生产线中高压电机由原料磨配电站和窑头配电站分别供电,石灰石破碎电机由石灰石破碎配电站供电;低压电机由车间MCC柜放射式供电。

照明电源与动力电源分开,分别由电气室单独供电。

(2) 电动机型式及电控设备选择

电动机的容量、型式和调速方式由工艺专业在设备选型中确定。交流电机容量大于等于200KW时,选用10kV电动机,容量小于200kW时选用380V电机(变频电机除外)。

低压电机主回路采用自动空气开关作短路保护,热继电器及电机保护器作过负荷保护,交流接触器作失压保护。

鼠笼电机一般采用全电压直接起动,大于132kW鼠笼电机根据需要采用软起动器起动;低压绕线电机和10kV绕线电机采用液体变阻器起动。

直流电机采用数字式可控硅直流传动装置调速;鼠笼电机若需调速则采用变频调速装置调速。

在提升机、胶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回转卸料器等设备的从动轮处设一速度开关,用于检测设备的运转状况。

对于10米以上胶带输送机设拉绳开关,以后每隔60米增设一拉绳开关。长度超过150米的胶带输送机设跑偏开关,以后每隔150米增设一对跑偏开关。

在提升机底部设一带钥匙检修按钮,确保检修时人身安全。

(3) 车间控制

从石灰石破碎至熟料输送整个生产线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控制,

操作人员在中控室对设备进行监控。DCS系统的现场设备设在各个电气室中。

辅助生产车间采用常规继电——接触器控制。这种方式一般在车间内设控制室,集中控制本车间用电设备。

为了检修、试车的方便,在现场设机旁开、停按钮,在任何状态下均可在机旁停车。为了维修人员的安全,在机旁设带钥匙的紧急停车按钮,该按钮锁住时,在任何地方均不能开车。

配电线路

10KV线路采用YJV-10、YJV22-10交联聚氯乙烯电缆,低压电缆采用VV-1、VV22-1聚氯乙烯电缆,控制电缆采用KVV-0.5、KVVP-0.5聚氯乙烯控制电缆。在窑尾、窑中、窑头等温度较高场合,可以考虑采用高温电缆。

厂区室外主要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局部采用直埋敷设。厂区道路照明采用电缆埋地敷设;车间内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和穿管直埋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电气照明

户外采用节能型高压钠灯,采用光电节能开关,对各区段路灯进行控制;各车间照明电源分别引自相应的电气室,在车间内的合适位置设置照明配电箱,工业厂房选用节能型工厂灯;控制室内选用荧光灯。

防雷与接地

厂区内15M以上的建、构筑物均须设置防雷装置,利用建筑物顶部金属栏杆并在需要时设置避雷针作为接闪器,充分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防雷接地体,在其接地阻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打接地极来满足要求。

接地电阻要求:

变电所、电气室:不大于4欧

防雷接地:不大于10欧

保护接地:不大于10欧

水泥生产线自动化控制设计原则

从石灰石破碎至熟料输送整个生产线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控制,在中央控制室内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DCS系统的现场设备设在各个电气室中。

为保证全厂的正常、连续、稳定生产,除DCS系统外,还设置以下自动化监视、调节、保护、控制设备和系统:

(1)原料配比控制调节系统。

(2)窑尾袋收尘器和煤磨袋收尘器的防爆保护监视设备。

(3)管道增湿喷水自动控制系统。

(4)高温风机转速控制系统。

(5)入窑生料的自动控制系统。

(6)预热器和分解炉的温度压力监视设备。

(7)窑和分解炉喂煤量的控制系统。

(8)窑尾预热器出口、煤磨袋收尘器出口、煤粉仓气体成份分析系统。

(9)回转窑红外线胴体扫描系统。

(10)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上述(1)~(8)项各设备与系统的信号全部进入DCS系统,并接受DCS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2.6.6.2 设备选型原则

(1)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CS)及相关的一些关键生产过程检测设备拟选用国外著名公司在国内代理商的产品。窑胴体测温装置、气体分析仪的关键件、部分执行机构等也采用国外代理产品或采用引进技术制造和开发、且经过生产实践检验使用效果良好的国内产品。

(2)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电量、速度、振动等现场传感组件选用国内应用成熟、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其信号制统一采用模拟信号4 20mA、数字信号220V AC。

(3)尽可能选用通用的标准化产品,能在相当时间范围内确保有备品备件的供应。

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等的设置

(1) 控制系统

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的控制范围包括石灰石破碎、石灰石输送、辅助原料破碎及输送、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原料配料站、原料粉磨、废气处理、生料均化库、生料入窑、烧成窑尾、烧成窑中、烧成窑头、熟料输送、煤粉制备及输送、循环水泵房等车间。

分布式控制系统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现场控制站、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等组成。详见“控制系统组态图”。

在中央控制室设置四个操作员站,在石灰石破碎设一个现场操作员站对主生产线进行控制、监视以及运行管理。与此同时,主生产线的实时运行资料的处理、储存和管理也在操作员站上实现。

操作员站以分级显示的形式反映工厂主生产线上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系统各关键点的工艺参数以及系统的运行变化趋势。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员通过CRT所显示的实时动态画面掌握全厂生产过程的现状和趋势,操作员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工具,根据工艺操作的需要调用所需画面,发送控制和调节指令,控制调节现场设备。

现场控制站设置在相应电气室,主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逻辑控制、顺序控制以及检测报警,同时接受来自现场设备的各种测量信号,把其转换成标准的系统内部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和处理。现场控制站通过高速数据总线向操作员站传输工艺过程的各种参数,同时接受并实施操作员站的各种控制指令。

在中央控制室设置一个工程师站,工程师站用于对整个控制系统的监视、维护以及修改,同时具有操作员站的所有功能。

控制系统预留与工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MIS)的接口。

(2) 生料质量控制系统

该系统由取样设备、制样设备、多元X--Ray荧光分析仪、配料计算机等组成。

经过化验人员取样制样,使用X--Ray荧光分析仪对生料中的Ca、Fe、Si、Al、K、S等成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送入配料计算机。配料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各组分的原料配比,通过DCS系统,反馈到定量喂料设备,从而控制调节原料配比,实现工厂的连续、稳定生产。

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的样品制备室、X-Ray荧光分析仪及计算机终端布置在中控楼内。

(3) 喂料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原料磨、煤磨、水泥磨等设备的稳定喂料与负荷控制,设置定量给料设备来控制调节配比和喂料量。

为了保证入预热器生料、入窑煤粉、入分解炉煤粉的稳定喂料与控制调节,分别设置生料固体流量计、入窑煤粉计量称、入分解炉煤粉计量称来控制调节喂料量。

(4) 窑筒体扫描系统

窑筒体扫描系统由传感器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资料分析装置、打印机等组成,采用红外扫描仪监测窑胴体温度,从而有利于优化窑的操作和监控窑的耐火材料及其它生产情况。系统以直观的方式在彩色监视器上显示窑筒体特别是烧成带的温度曲线和温度图像,并且在窑筒体温度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窑筒体扫描系统的彩色监视器及打印机设置在中央控制室。

(5) 工业电视系统

窑内火焰燃烧状况及熟料冷却机内熟料分布状况通过高温工业电视系统进行监控。该系统由摄像机护套(包括彩色摄像机、针孔镜头)、安全保护装置及机架、水气处理柜、控制器、彩色监视器等组成。

厂区其它重要的生产设备和场所如原料入磨皮带等,设工业电视系统进行监视。

工业电视系统的彩色监视器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内。

(6) 气体成份分析

设置O2、CO、NO X三组份气体分析仪对出窑气体进行分析,该气体分析仪设置在预热器出口。

在煤粉仓顶部和煤磨袋收尘出口处分别设置一台CO浓度检测仪以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7) 现场仪表

所有现场信号均采用国际标准信号。

(8) 接地设置

控制装置的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将严格分开,信号线屏蔽层单点接地。控制系统接地则根据系统制造商及提供的规范实施,以保证系统信号有统一的基准点。

控制室和现场控制站的设置

水泥生产线设一个中央控制室(CCR)、五个现场控制站(LCS00~LCS04)。

LCS00站设在石灰石破碎电气室,RCS00设在石灰石输送MCC室,RCS01站设在原料处理电气室,LCS01站设在原料磨电气室,LCS02站设在窑尾电气室,LCS03站设在窑头电气室,LCS04站设在煤磨电气室。

水泥生产线给水排水综述

水源及给水处理

厂区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猴石沟小溪呈北东至南西流向。流量一般在18.01m3/h,降雨过后最大流量420 m3/h。故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考虑采用地下水。业主需要进一步寻找确定水井位置。

用水量

厂区生活用水约为120 m3/d。

水泥生产线生产设备冷却用水量约为12000 m3/d,车间进口处水压不小于0.3MPa,循环率98%,循环补水量约为240 m3/d。

工艺设备喷水量800 m3/d(max)

未预计用水量考虑100 m3/d

自动化仪表用水量60 m3/d

余热发电用水量2400 m3/d

工厂生产需水量为240+800+100+60+2400=3600m3/d

水源供水量为1.1×3600=3960 m3/d

给水系统

本项目给水系统分为生产给水,生产循环、消防给水及生活给水三个系统。

(一)生产给水系统

原水经软化处理后,达到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要求(参见《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成为清水。大部分清水供给余热发电系统的循环补充水,部分供水泥生产线循环补充水及设备喷水。

(二)生产循环、消防给水系统

为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工厂内生产设备冷却用水采用循环供水方式,各车间进口处供水压力不小于0.3MPa,循环供水循环率约为98%,循环回水采用压力回流方式。

生产循环给水系统设有循环水池与泵房,循环给水由水泵送至厂内各车间,对生产设备冷却后,经循环回水管网回流到循环水池上的冷却塔,冷却后流入水池重复使用。冬季气温较低时,循环回水可超越冷却塔,直接流入循环水池。为了确保循环水质,泵房内设有旁滤和灭藻装置。

根据车间建筑物体积和耐火等级,煤粉制备车间室内外消防水量最大,室内为25L/s,室外也为25L/s,由此确定本项目最大消防流量为50升/秒,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计算,消防时间以3小时计算,共需消防水量540m3/d。消防水贮存于工厂循环水池中。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火灾时,

启动消防水泵供全厂消防用水。本工程的生产、消防循环给水干管在厂内布置成环网,管径不小于DN150,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式,设置点均设置醒目标志,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消火栓距离路面不大于2m。

火灾扑灭后,消防用水在两天内补足,每天补充270m3。

(三)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中厂区生活用水来自城镇自来水厂,用于厂区各生活设施,供水压力不小于0.3MPa。

排水系统

本项目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20m3/d。污水经二级好氧生化处理后排放,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少量生产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化验室废水、辅助生产车间废水等,基本不含有害物质,极少量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后排放。生产生活的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厂外附近水体。

本项目场地内雨水采用明沟排水系统,并根据局部路段的实际情况可设置盖板。

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一)给水处理,清水池及泵房

采用离子交换的水处理方式,将水软化到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软化间的建筑面积约为240 m2,另建清水池和地上式泵房一座,清水池容积为800 m3,泵房面积为80 m2。

主要设备有:

100WFB-A2型自吸水泵四台,三用一备,性能参数:Q=58m3/h,H=35m,配用电机:N=18.5Kw;

全自动软化装置,处理性能:Q=75m3/h,电源AC220V50Hz,功率100W。

(二)循环系统水池及泵房

设钢筋混凝土水池一座,容积为800m3,埋地式布置。一座地上式布置的循环水泵房为砖混结构,泵房面积(包括控制室)约为130m2。

循环水池上设有玻璃钢冷却塔一座,型号:DBNL3-500,性能参数:当Δt=5℃时,Q=500m3/h,配用风机电机:N=15kW。

泵房内设有:150WFB-B1型自吸水泵五台,三用一备,一台消防泵,性能参数:Q=220 m3/h,H=50 m,配用电机:N=75Kw。

(三)污水处理

厂内设污水调节池一座,容积为50m3;另设污水处理装置一套,日处理能力为120m3。厂内生活污水经二级好氧生化处理后,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后排入就近水体。

管材及敷设方式

车间内及室外小于或等于DN65的生活给水管、生产循环给水管、生产循环回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大于或等于DN80的采用焊接钢管,焊接钢管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阀门井内);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PP-R 塑料给水管,排水管采用PVC-U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连接。

管材敷设为直埋方式。

新建水泥厂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组织机构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负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另设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由分管生产技术的副职兼任)协助总经理的生产管理工作,下设若干部门完成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详见组织机构表。

基建期间,临时设置的筹建机构和生产准备机构由本项目注册公司确定。

组织机构表

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

本项目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主要生产过程实行自动控制,主要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采取三班连续周(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工作制,其它部门采取二班或一班不连续周工作制。

考虑各部门作业班制不同,为确保工厂正常安全生产,辅助生产部门及维修工段在休息期间都应有少量人员值班。

职工人数

本着精简的原则,本工程需要定员为194人(含管理人员及相关的辅助生产人员),详见劳动定员表。

本设计定员仅供参考,实际定员配置可根据职工素质、培训情况、集团内其他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等适当增减。

劳动生产率

本项目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789吨/人·年。

全厂劳动定员表如下: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形成一条大中型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生产线,生产环节较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管理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全面的技术水平,需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技术培训。

由于生产线设备及技术比较先进,要求主要操作、巡检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适应现代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要求,主要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应提前招聘,进行技术培训;在设备安装期间,应有设备维护人员共同参与安装工作,以便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有利于以后的设备维护。

招聘来的职工首先进行现代化水泥工厂生产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对水泥厂的生产原理、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根据每个人从事的专业情况,分专业进行理论培训,然后进行现场培训。

由于新生产线的烧成系统等生产工艺过程采用巡检工制度,要求上岗巡检的生产人员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相关的水泥生产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懂得对各生产环节的操作和控制要求,从而掌握生产操作及控制。

在项目开始建设后,即可对今后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培训,并选派人员去有关工厂进行操作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经培训的人员在项目调试阶段将全部到位,直接参与生产调试、试生产,直至正常生产。特别要保证主要管理人员、控制和操作巡检人员的培训,要能达到独立熟练地操作设备的,并能进行日常的设备保养和维修。在试生产和投产初期还可招聘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指导,以确保项目的正常生产

水泥项目实施进度管理

装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七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1工期目标 在接到总承包指令后,我公司技术人员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重、难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详细编制,对进度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工程组织、管理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安排,使每一道工序的安排做到合理、紧凑、衔接紧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期目标。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公司施工力量,本区域工程拟定开工日期(暂拟定)为2011年9月19日,2013年5月31日竣工验收,工期为620天.(详见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7.2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确保省优,争创“鲁班奖”。 7.3安全、消防目标 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充足的安全投入,确保施工现场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恶性中毒事件,轻伤发生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我公司已经顺利通过了ISO28001国际职业安卫认证工作,我们在该工程中将严格按照此方针来组织和管理施工。

7.4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北京市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而且,要使本工程成为节能、环保型建筑,成为既满足设计风格又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绿色建筑。我公司已经通过ISO24001国际环保体系认证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环保体系的重点来实施本项目。 7.5技术创新目标 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含量很高,我公司将制定科技创新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使技术创新建立在实用、经济、合理和高效的基础上,使之真正成为支撑工程项目高效运行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质量、工期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管理手段,将各专业工程、各工序的工作数量化,形成项目经理部内部联网,使工程形象进度,质量、安全、资料信息等完全处于受控状态,确保项目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和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7.6团结合作目标 积极、主动、高效为业主、总承包服务,急业主、总承包所急,想业主、总承包所想,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总承包及各专业分包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使工程各方形成一个团结、高效、和谐、健康的有机整体,努力促进项目综合目标的实现。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发电煤耗 b f 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 b f——发电煤耗,g/(kW?h); 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 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 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 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 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 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 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 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 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 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 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 ηdc——全厂热效率,%; 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 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某房地产项目开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以下格式填写 总指标 (A地块) 一、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24246.07 m2;含补偿B地块的建筑面积:3591 m2;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3146.07m2;销售中心:1100 m2; 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32257.87m2; 其中阳台面积:50544.82m2; 地下室面积:81713.05 m2。 二、住宅总套数:1472套。 其中90m2以下面积的套数1325套,占88%; 90m2以上面积的套数147套,占12%。 三、建设用地面积:92763.1 m2; 容积率:1.30(不含补偿); 建筑物总占地面积:15355 m2; 建筑密度:16.5%; 绿化率:35.5 %; 四、停车位:736 位; 其中地上:36 位; 其中地下:700 位。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以下格式填写 总指标 (B地块) 一、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9358.2m2; 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6974.8 m2; 其中阳台面积:4302.6 m2; 地下室面积:2672.2m2。 二、住宅总套数:120套。 其中90m2以下面积的套数120套,占100 %; 90m2以上面积的套数0套,占0 %。三、建设用地面积:2821.7m2; 容积率:3.32; 建筑物总占地面积:623.9 m2; 建筑密度:22.2 %; 绿化率:35.5%; 四、停车位:60 位; 其中地上:10位; 其中地下:50 位。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以下格式分指标填写 注:高层1~9#楼分别填写,多层10#、11#分别填写,多层12#~31#可合并填写,32#独立填写) 高层例如:1#楼: 一、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2523.32m2; 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2454.52m2; 其中阳台面积:5590.92m2; 地下室面积:6863.6m2。 地上层数:11F+13F+16F层,地下层数:4层。 2#楼: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2523.32m2; 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9022.72m2; 其中阳台面积:5590.92m2; 地下室面积:3431.8m2。 地上层数:16F+13F+11F层,地下层数:2层。 3#楼: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6737.49m2; 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25673.67m2; 其中阳台面积:7807.77m2; 地下室面积:17865.9m2。 地上层数:21F+18F+15F层,地下层数:9层。

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依据 1.基地地形图。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L2006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其它相关国家及河南省的规范及法规 二、设计内容 1 ?建筑创意构思包含文化,地域的相关理念或符号,使之融入到 现代办公的空间设计中,可着意关注场地、体量、空间、绿色、人文、材料、建构等方面。 2.总平面设计 1.基地范围 地质博物馆及地质研究中心位于开元大道以南,景观二支渠以北,通济街以东。总建筑用地面积平方米。 2.工程规模 该高层设计由办公、商业、酒店住宿三大功能组成,兼容康体休想等功能,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室

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高度米。 3.交通组织设计 ?设计原则 A.以确保交通环境为前提,协调好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之间的关 系。 B.出入交通做到“快进快出”。 C.“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交通理念。 .交通组织 A?机动车流 车流由通济街,由建筑西侧到达地下车库入口或地面停车场地。 B.人行交通 主要人流由建筑北面和西面入口进入。 C非机动车流 在基地周边设置非机动车地面停车场地。 3?平立剖面设计 4建筑用料选取 外装修、内墙、楼地面、顶棚、门窗及玻璃等 5?消防设计 该建筑为高层公共建筑,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1 ?总体消防设计

在建筑的周边为城市道路,与基地内部道路环通,从而形成环通7.无障碍设计 的消防通道,建筑与周边其他建筑的间距均需满足消防要求。 2. 建筑单体消防设计 A. 防火分区 B. 消防疏散 6.环保卫生设计 3. 污、废水处理 A. 室内污、废水分流至室外合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B. 室外空调机统一设计,其冷凝水经专用管收集集中排 放至区内布水管网。 4. 垃圾收集垃圾集中收集于建筑南侧。 5. 噪声控制 A. 采用低噪声设备,管道与设备间采用软接口的连接, 室外空调机安装消声、减震装置。 B. 对产生较高噪声的机房采用隔声门、吸声墙等措施。 4. 卫生防疫A.生活水箱及水池采用不锈钢成品水箱,以保 证水的质量。B.充分考虑建筑自然采光及通风的要求,平面布置简捷通畅。 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及标准,设计如下:1.建筑主入口处采用了无障碍设计。2.每层卫生间均设有无障碍厕位。3.各电梯厅均设无障碍电梯。三、技术经济指标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 904-200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燃料技术经济指标 4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5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6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7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8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 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0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文)安排制定的。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该标准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发电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编写,共分燃料、锅炉、锅炉辅助设备、汽轮机、汽轮机辅助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综合、其他等8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本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节能管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管理,科学规范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宪、杜作敏、王刚、伍小林、杨顺虎、林英、蒋明昌。 本标准委托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解释。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建筑密度指标 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 2.土地利用系数 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其表达式为: 3.绿化系数 (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 (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 (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 (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适用性指标 1.居住面积系数( K )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 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 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 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 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 10.通风 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 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管理规范标准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符号说明 A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 ar A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L B锅炉燃料消耗量kg/h B入厂标准煤量t b B质级不符部分的煤量t bf B燃料存损量t cs B地方供应合同到货量t df B全国订货合同燃料到货量t dh B带料加工燃料到货量t dl B燃料亏吨索赔煤量t ds B发电燃料耗用量t fd B非生产燃料耗用量t fs B燃料含规定水分的到厂重量t gd B燃料过衡重量t gh B供热燃料耗用量t gr B煤质合格煤量t hg B燃料货票量t hp B燃料耗用量t hy B燃料检尺量t jc B燃料检斤量t jj B计划外燃料到货量t jw B燃料检质量t jz B燃料库存量t kc B燃料亏吨量t kd B磨煤量t m B燃料盘点库存量t pd B配煤合格煤量t pm B期初存煤量t qc B其他燃料到货量t qt B入炉煤量t rl B市场采购燃料到货量t sc

sr B 燃料收入量 t sz B 石子煤排放量 kg/h tc B 燃料调出量 t th B 其它燃料耗用量 t yd B 燃料盈吨量 t yk B 燃料盘点盈亏量 t ys B 燃料运损量 t zj B 国家增拨燃料到货量 t ch b 除灰、除尘系统单耗 kW·h/t db b 电动给水泵单耗 kW·h/t f b 发电煤耗 g/kW·h g b 供电煤耗 g/kW·h gm b 给煤机单耗 kW·h/t lx b 炉水循环泵单耗 kW·h/t mf b 密封风机单耗 kW·h/t mm b 磨煤机单耗 kW·h/t pf b 一次风机(排粉机)单耗 kW·h/t sf b 送风机单耗 kW·h/t sm b 输煤(油)单耗 kW·h/t zh b 综合供电煤耗 g/kW·h yf b 引风机单耗 kW·h/t zf b 制粉系统单耗 kW·h/t C 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百分比 % 4CH 干烟气中甲烷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 fh C 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 fh c 飞灰的比热 kJ/(kg·K) lz C 炉渣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 lz c 炉渣的比热 kJ/(kg·K) n m H C 干烟气中n m H C 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 CO 干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 O H p c 2, 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K) gy p c , 干烟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K) a p c , 环境空气定压比热 kJ/(kg·K) D 锅炉主蒸汽流量 kg/h bh D 机组的补水变化率 % bl D 炉侧不明泄漏量 kg/h cf D 水的重复利用量 t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技术经济分析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技术经 济分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技术经济分析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宏宇建筑公司吉林市25号楼工程二标段 工期要求: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于计划于2014年5月10日开工,计划2015年7月20日竣工。总工期436天。 本工程位于吉林市昌邑区红旗街3066号;总建筑面积5995.2㎡,占地面积559㎡;建筑高度36m,标准层高3m,建筑层数为11层;结构形式为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为桩基础。墙体:外墙填充,≥MU5.0煤矸石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内墙填充,≥MU3.5煤矸石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工程类别为二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Ⅱ类。梁、板、梯均采用C25混凝土,剪力墙柱四层以下为C30混凝土,以上为C25混凝土。本工程需要用到的钢筋有Ф10以内圆钢146.977t,Ф10mm以外圆钢6.097t ,螺纹钢173.939t 。 装饰标准为:厨房、卫生间为防滑地面砖;楼梯间、电梯前室为灰色唐光花岗岩板;其他为40厚细石混凝土;外墙装饰为通体砖、涂料;上人屋面卷材防水、刚性防水两道防水;非上人屋面卷材防水,绿豆沙保护层;成品木门、防火门、防盗门等;窗为塑钢窗。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设计主要分析了总造价形成、造价指标、主要材料消耗指标、措施项目指标、工期指标等。总造价形成见表一,造价指标见表二,主要材料消耗指标见表三,措施项目指标见表四,工期指标见表五。 表一总造价形成

表二造价指标 表三主要材料表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一、概述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

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4、化学指标:自用水率、补水率、汽水损失率、循环水排污回收率、机炉工业水回收率、汽水品质合格率等。 5、热工指标:热工仪表、热工保护及热工自动的投入率和准确率。 二、综合性指标定义及计算 1、发电量:指电厂发电机组经过对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而产生的有功电能数量,即发电机实际发出有功功率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单位为kW·h或万kW·h。发电量根据发电机端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即: 发电量=计算期电能表的读数差×电能表的倍率 2、厂用电率:指发电厂为发电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厂用电率=计算期内发电厂厂用电量(万kW·h) 计算期内发电量(万kW·h) ×100%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即 L gh=W f?W gk+W wg W f ×100 式中 : W wg——全厂的外购电量,kW﹒h ; W gk——全厂的关口电量,kW﹒h 3、标准煤耗 (1)标煤量 注:各种不同煤种具有不同的发热量,必须折算到一定的基准下才能进行经济性比较。标准煤是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kg(即7000kcal)的煤。燃油耗用量较小且油质变化不大,41868 kJ/kg(即10000kcal/kg)就是1kg标准油的发热量。 (2)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标煤率):是指火电厂产生1kW·h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kW﹒h)。

(完整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技术经济分析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以西,北京路以南,松江中路以北。由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吉林市医院投资建设。本工程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九层(不含设备层)建筑物总高度46.2米,具体工程概况详见表1所示。 表1 吉林市医院综合楼工程概况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根据各项单位工程的综合报价,分析得出各单位工程的单方造价,考察报价是否合理,分析影响工程造价因素的重要指标。本工程为医院工程,属一类建筑,质量要求较高。该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所示,每平方米主要人、材、机消耗量指标见表3所示。 表2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

表3 主要人、材、机、消耗指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用量)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3技术经济分析 由上表可以得出,该工程的总造价为2767.14万元,单方造价为1,383.97元/㎡,基本符合现行框架结构工程的单方价格。其中土建和装饰部分单方造价分别为568.13元/㎡和473.19元/㎡,占整个项目的75.24%,由此可见土建和装饰部分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土建装饰部分是造价控制的重点。而安装工程相应的单方造价和单方造价比例也基本符合项目的造价组成比例。 工程单方造价费用比重分析。单方造价即指每平方米或每立方米的建筑工程造价,其计算规则是对应的工程总造价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反映出建筑工程的费用率。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990.53平方米,除土建部分房间需要二次装修外,得出的单方造价基本符合医院单方造价要求。 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工期长,项目参加者众多,在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多,材料价格波动大,使得工程造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电气工程,最初的单方造价193.32元/㎡调整为152.71元/㎡,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配电箱在各地单价不同导致,根据建筑市场询价,得知合肥市均价为2000左右,吉林市的配电箱价格在300-500元左右。调整后报价正常,投标报价文件完成。 由此可见,材料费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材料价格越准确则投标报价越合理准确,从而形成企业有利的竞争优势,加大中标机会。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发电煤耗 b f 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 b f——发电煤耗,g/(kW?h); 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 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 B b——统计期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 B h——统计期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 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 B kc——统计期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 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 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 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 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 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 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 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 ηdc——全厂热效率,%; 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 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氧化铝厂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 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 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 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 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 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 (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 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 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实产氧化铝量(t)=冶金级氧化铝量(t)+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t)+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t)±分解槽氢氧化铝固、液相含量增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氢氧化铝仓增减量折冶金级氧化铝量(t) 式中:“+”为增加,“-”为减少。 5、氢氧化铝产量 氢氧化铝产量,它是反映报告期氧化铝生产实际水平的一项重要产量指标。 ①氢氧化铝产量(t)=精液流量(m3)×精液氧化铝浓度(kg/m3)×分解率/0.647/1000 ②氢氧化铝月度产量(t)=冶金级氧化铝产量/0.647+商品氢氧化铝包装干量+其他产品折合氧化铝/0.647±氢氧化铝仓存差额 计算说明:

项目摘要及主要考核目标及技术经济指9.17

项目摘要及主要考核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辐射范围、带动农牧民增收情况,开展的培训情况等,300字以内) 项目摘要: 本项目主要是为合理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的总体思路而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示范,达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要考核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采取引进“中油四号”在温室条件下的栽培技术选择及研究,主要采用设施油桃矮化密植的种植方式,研究温室大棚栽培模式对生产油桃综合品质的影响。托克逊县康庄林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温室大棚100余座,成员10户左右,于2010年在托克逊县伊拉湖乡设施农业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开展设施油桃技术的引进与实验性种植,取得了成功,并迅速进行了大面积种植示范推广。农民通过温室大棚的油桃栽培,每亩预计至少可增收3—5万元,按技术示范面积40亩计算,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00万元左右。 一、项目申请人及团队简介(200字以内) 托克逊县康庄林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在托克逊县伊拉湖乡设施农业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开展设施油桃技术的引进与实验性种植,取得了成功,并迅速进行了大面积种植示范推广。社长陈阳云从事设施油桃种植13年来,在设施油桃种植技术的推广上有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 2013年春季,他种植的40个大棚的设施油桃喜获丰收,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先后受到吐鲁番地区领导、托克逊县有关领导的多次指导与鼓励,并受到托克逊县伊拉湖乡人民政府的表彰,被评为科技致富带头人、设施农业种植能手等荣誉称号,被托克逊县科技局聘为科技特派员。

二、项目内容(2000字以内) 1.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品种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等。 采取引进“中油四号”在温室条件下的栽培技术选择及研究,主要采用设施油桃矮化密植的种植方式,研究温室大棚栽培模式对生产油桃综合品质的影响。 实施本项目,可以示范带动吐鲁番地区设施林果业的生产,发挥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优化设施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可调解市场供需矛盾,提高农产品价格。能从整体上促进我区设施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区设施林果业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稳定持续快速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可以全面提高吐鲁番地区设施油桃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名、优、特、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升吐鲁番地区设施油桃生产技术,从而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展设施油桃种植有一下几个优点:节水、节省劳动力、产品口感好、耐储存,好运输。 2.现有工作基础,具体实施方法,技术路线。 托克逊县康庄林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温室大棚100余座,成员10户左右,于2010年在托克逊县伊拉湖乡设施农业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开展设施油桃技术的引进与实验性种植,取得了成功,并迅速进行了大面积种植示范推广。社长陈阳云从事设施油桃种植13年来,在设施油桃种植技术的推广上有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 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 1、“中油四号”在温室条件下的栽培技术选择及研究 主要采用设施油桃矮化密植的种植方式,研究温室大棚栽培模式对生产油桃综合品质的影响。 2、油桃的产量及比例控制研究 主要包括:设施油桃提早成熟栽培技术,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合理的留果量。 3、整形修剪技术研究与示范 主要包括:种植方式(密度)研究,长、中、短梢修剪方式研究,枝条数量控制技术研究,植株产量合理负担及调控技术研究。 4、水肥管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研究与示范 5、水灌溉与施肥技术的研究。 6、研究花期修整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激素应用、等技术在果实品质调节方面作用的研究。 7、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以病虫害的预防为主,采用修剪后清理果园杂物,早期应用非生产禁用药品进行预防。 3.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面积、推广、辐射范围,增产增效情况,带动农牧民增收、就业,开展的培训情况。 本项目主要是为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的总体思路而开展,通过引进耐旱品种“中油四号”,充分利用托克逊县十分适宜设施林果栽培的气候,早春升温早,使用“中油四号”进行设施油桃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示范,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据统计真实数据可知,2013年4月设施油桃的平均价格为30元/kg,亩产2吨-3吨左右,亩收入5-6万元。近两年设施油桃收购最低价格15元/kg左右,按亩产2000-3000kg计算,则可达到3-5万元/亩左右,农民通过温室大棚的油桃栽培,每亩预计至少可增收3—5万元,按技术示范面积40亩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成本估算(1)

拟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初步估算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规划技术指标 1、前期地块概况 本地块位于市区某办公楼东侧,所围工程投资用地为南北长74米,东西宽38米,所形成的小区建设用地约4.2亩多。适用于商业、住宅等项目的投资,与原办公楼中间有8米宽的道路,周围市政配套齐全,现本地块已基本具备前期拆迁准备工作,可以注入资金启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前期规划技术指标 经公司领导初步的可行性研究,本小区规划性质为住宅及商业,主楼为30层的高层建筑(包含裙楼2层),建筑物首层建筑为37米长、21米宽,小区规划功能齐全,满足高档小区要求的各项配套工程,建筑居住密度及绿化、人防等均满足市规划统一布置;根据以上情况经计算的规划技术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38米×74米=2812㎡ 净用地面积:37米×21米=777㎡ 总建筑面积:13443㎡ 建筑密度:777㎡/2812㎡=27.6% 绿化比率:小区绿化面积/小区占地总面积×100%,由于小区绿化未进行详细的规划,暂按原小区总绿化比率40%; 第二部分、工程造价经济指标分析如下: 一、工程费用

1、设备及工具、器具家具等购置费用 由于本工程项目为商业、住宅性投资建设项目,在工程造价中的权重很小,此部分考虑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中,不在单独核算。 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工程总建筑面积13443平方米,根据漯河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及建设工程造价指标,土建及装饰部分建设工程施工费用约1450元/㎡,消防、电梯等专项工程施工费用约150元/㎡,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室内、外建设约100元/㎡,合计约1700元/㎡;合计工程总造价约2286万元。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⑴、固定资产其他费用(1-11项合计为997万元) 1、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自身管理费按200万元考虑,工程监理費按100万元考虑,合计约300万元。 2、建设用地费 取得土地的性质转变及各种费用综合考虑,根据漯河市的土地情况暂按100万元/亩(净地),合计土地费用约420万元。 3、可行性研究费 前期有拟采用的招标代理公司及造价咨询公司协助免费进行,包括在招标代理及造价咨询费用中,此处不做考虑。 4、研究试验费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大全

4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4.0.2 计算住宅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应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2 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 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 4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 5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 4.0.3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 2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套内使用面积; 3 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应计入套内使用面积; 4 套内使用面积应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应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5 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应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应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 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应计算其使用面积; 6 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列入套内使用面积中。 4.0.4 套型总建筑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 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2 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 3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 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 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 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 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建筑面积 简介: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简单的说:就是建筑物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计算方法 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 (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独立柱雨蓬,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多柱雨蓬,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有几种计算方式: 1 ,建筑占地的地下(埋在地中)看不见部份,2,竖直墙的外围地面肉眼看见部份,3,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到目前为止,到底采用那种方案较为实用,较为真实地在实际中运用,在学术界引起争议,在民间也引岀不少答案,变成持久性争议的话题。一般来说,采用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的计算方式比较通俗。但是一般为了考虑降低建筑密度,一些规划师还是按照首层建筑占地面积来计算,这样飘窗凸窗等可以不计入占地面积。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3、建筑密度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标准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标准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符号说明 A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 ar A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L B锅炉燃料消耗量kg/h B入厂标准煤量t b B质级不符部分的煤量t bf B燃料存损量t cs B地方供应合同到货量t df B全国订货合同燃料到货量t dh B带料加工燃料到货量t dl B燃料亏吨索赔煤量t ds B发电燃料耗用量t fd B非生产燃料耗用量t fs B燃料含规定水分的到厂重量t gd B燃料过衡重量t gh B供热燃料耗用量t gr B煤质合格煤量t hg B燃料货票量t hp B燃料耗用量t hy B燃料检尺量t jc B燃料检斤量t jj B计划外燃料到货量t jw 1

t jz燃料检质量 B燃料库存量t kc B燃料亏吨量t kd B磨煤量t m B燃料盘点库存量t pd B配煤合格煤量t pm B期初存煤量t qc B其他燃料到货量t qt B入炉煤量t rl B市场采购燃料到货量t sc B燃料收入量t sr B石子煤排放量kg/h sz B燃料调出量t tc B其它燃料耗用量t th B燃料盈吨量t yd B燃料盘点盈亏量t yk B燃料运损量t ys B国家增拨燃料到货量t zj b除灰、除尘系统单耗kW·h/t ch b电动给水泵单耗kW·h/t db b发电煤耗g/kW·f h b供电煤耗g/kW·g h b给煤机单耗kW·h/t gm b炉水循环泵单耗kW·h/t lx 2

3 密封风机单耗 kW·h/t mm b 磨煤机单耗 kW·h/t pf b 一次风机(排粉机)单耗 kW·h/t sf b 送风机单耗 kW·h/t sm b 输煤(油)单耗 kW·h/t zh b 综合供电煤耗 g/kW·h yf b 引风机单耗 kW·h/t zf b 制粉系统单耗 kW·h/t C 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百分比 % 4 CH 干烟气中甲烷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 fh C 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 fh c 飞灰的比热 kJ/(kg·K) lz C 炉渣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 lz c 炉渣的比热 kJ/(kg·K) n m H C 干烟气中n m H C 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 CO 干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 O H p c 2, 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K) gy p c , 干烟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K) a p c , 环境空气定压比热 kJ/(kg·K) D 锅炉主蒸汽流量 kg/h bh D 机组的补水变化率 %

项目的技术与经济的指标

项目的技术与经济的指标 第一节技术指标本项目产品主要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表一主要技术参数 表二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节经济指标 本项目于2011年3月完成厂房建设,完善设备配套生产流程,进入批量生产后,首期达到年产2000台新型多功能农机具的能力,产值1100万元,创利税66万元,增加社会就业400人。 第九章项目资金情况 一、投资估算范围 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生产过程所需原材料、动力、维修费、劳务支出、其它费用以及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及附加等。 二、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2100万元,另需流动资金700万元。(详见表二)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表二)

三、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920万元,申请政府拨款180万元。(详见表三) 投资来源和投资支出估算(表三) 四、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基建费500,购置设备885万元,试验费600万元,其它不可预见费用115万元。(详见表四) 资金使用计划表(表四)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添置全自动数控铣床、液压压床、摇臂钻床等设备。(详见表五) 购置仪器设备估算表(表五) 第十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估 一、成本估算 (1)分析依据 设计年产新型培土旋犁钻机2000台,分?期实施。该机出厂均价每个5500元,固定费用按2000台摊算,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房产200万元,使用年限按50年计算,平均每年折旧4万元,机械设备600万元,按使用年限10年,每年折旧60万元,每年折旧费共64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其中贷款500万元,年利率按7.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