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质资料汇编填写说明 (2)

煤质资料汇编填写说明 (2)

煤质资料汇编填写说明 (2)
煤质资料汇编填写说明 (2)

煤质资料填表说明

资料汇编的文字说明按《煤质资料汇编技术导则》要求写。

资料汇编使用的最新表格电子版为:规范性附录表A(修正版)

数据表格依据附录B (资料性附录)填表说明及结合山西焦煤的煤炭种类的实际情况及最新版《商品煤质量评价与控制技术指南》要求总结以下几点:

1、表中各化验项目的数据按GB/T 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的规定填写。

格金/铝甑试验确定为格金试验

不测项目:低煤化度煤试验项目、P M透光率、MHC最高内在水。

(已删除),相关Q gr,maf计算值去除。

页眉:把表中设置的页眉“附表A(规范性附表)”替换掉,如西山的各矿统一换成:山西焦煤西山煤电。

2、表A.1分矿井、分煤层、分煤炭类别储量综合表

⑴、各矿分煤层、分煤炭类别填清储量;对不分井的矿.直接按矿填写;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只填全煤层总储量。

⑵、如发现一个煤层内有多个煤炭类别,其化验结果和储量均应分煤炭类别填写。如某矿2号煤层有肥煤和焦煤两个煤炭类别,除化验结果和储量应分开填写外,煤层名称也应予以区别。可写成2层东F、2层西J,则表示2层东部为肥煤,西部为焦煤。

⑶、表中的各级储量和分煤炭类别储量均保留一位小数。

表中矿井储量的定义参考CB/T17766《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可采数量表述。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是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查明资源储量:是基础储量与资源量的和。

3、表A.2煤层煤样检测结果综合表

⑴、对(CO2)ad:第一次要全部测定,并填表,根据这次测值,对于大于2%的煤样,以后要测定该项目。并对有影响的测值进行校正(如挥发分、碳值)。

⑵、表格A、2及A、3煤炭类别按GB 5751《中国煤炭分类》的规定填写。

⑶、对S t,d大于1.00%的煤均要测形态硫含量(S p,d、S s,d、S o,d)。(表

A.3中也相同)

⑷、由于一般煤的G R.I.值和奥亚因煤很易氧化而发生变化.故不能利用月综合样的化验结果。

⑸、表中CRC焦渣特征改新符号为CB;PAs d为 P d;FAs d为F d。

⑹、增加Hg d测定;增加煤中钾和钠总量的计算。

4、表A.3商品煤数量质量综合表

⑴、矿井入选原煤的A d值和数量可填年综合的平均结果。

⑵、商品煤品种按照GB/T 17608《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中的术语规定填写;分品种的商品煤总销量应与其化验结果相对应。

⑶、商品煤用途一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动力用、炼焦用、喷吹用、化工用、其他”等规定字样。

⑷、动力、炼焦用商品煤全部要测煤灰熔融性和煤灰成分。

⑸、商品块煤均应作反应性试验(α,%)和热稳定性试验(半年一次)。抗碎强度半年一次。

⑹、各级块煤应测限下率,其中大于50 mm的块煤产品应测其含矸率.原煤作商品煤出售时也应测含矸率。

⑺、当商品原煤或混煤A d>10%时要做商品浮煤分析,如商品煤的

A d≤10%,则不作浮煤试验项目,其所有分类指标均用商品原样测定;其他商品精煤只做商品浮煤分析中分类指标(X、Y、G R.I、CSN)

⑻、增加测定项目:煤粉含量(动力煤指标)、Hg d、煤中钾和钠总量、焦化特性(M40、M10、CRI、CSR)、煤岩显微组分等。

(注:煤粉含量:指商品煤中粒度小于0.5mm的煤粉的质量分数。其测定按照GB/T 477执行。

煤中钾和钠总量的计算方法:

ω(K)+ω(Na)=[0.830×ω(K2O)+0.742×ω(Na2O)]×A d ÷100

式中:ω(K)+ω(Na)---煤中钾和钠总量,%;

0.830 ---钾占氧化钾的系数;

ω(K2O) ---煤灰中氧化钾的含量,%;

0.742---钠占氧化钠的系数;

ω(Na2O) ---煤灰中氧化钠的含量,%;

A d ---煤的干燥基灰分,%。)

5、表A.4筛分试验结果综合表

⑴、按GB/T 477《煤炭筛分试验方法》的规定填写。

⑵、“占全样/%”这一栏应保留三位小数,“质量/kg”保留一位小数,其他各栏保留两位小数。

⑶、增加的筛分总样化验结果表中,原煤总样全硫大于1.5%时,总样还需要测成分硫,各筛分分级只测定全硫。总样的原煤与浮煤均要

⑴、按GB/T 478《煤炭浮沉试验方法》的规定填写。

⑵、对S t,d“大于1.00%的炼焦煤浮沉试验中的累计浮物栏应增加全硫分测定项目。

化验员岗位操作规程

化验员岗位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化验室全体岗位人员,规定了岗位人员基本素质要求及岗位人员在化验中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分析岗位职责、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现场管理、交接班制度等。 二、素质要求 1、要求化验员为女性,18-35周岁,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身体状况良好,能够适应三班倒的工作方式,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和厂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要求熟悉检验专业知识,掌握检验技术,严格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正确做好各项检验工作; 3、对安排的化验任务按要求操作,并及时分析、报告化验结果。认真填写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并按规定保存好记录表; 4、严格遵守各种仪器的使用、维护规程,能够独立解决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仪器设备按操作规程使用,对所有仪器设备做到按要求定期保养,使用后及时填写使用情况记录; 5、在化验中,注意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6、做好生产、安全、环保、现场管理等工作; 7、遵章守纪,积极认真完成各项检验工作。 三、岗位操作人员防护品的佩戴要求: 工作时间化验人员必须穿工衣,工衣干净、整洁,无衣袋撕裂、无扣等现象,须将头发挽起,不得散露在外。不得穿工衣进入卫生间,

出工作区域不允许穿工衣。 四、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电子天平 1)设备型号:FA1004 2)设备的操作方法 ①使用时接通电源,检查天平水平状态。 ②按一下单一控制杆,显示器亮,数秒后自动显示零,预热30分钟。打开玻璃侧门,将被称物放在称盘中央,显示器自动显示被称物的质量,当达到稳定时显示器的绿色圆点消失,此时读取称量结果。称量结束,将单一控制杆轻轻向上提,关掉天平。(如果还要继续称量操作,最后称完再关掉天平) ③校准:天平通电半小时,按住单一控制杆直到显示器出现CAL,放开控制杆依次显示CAL-------,CAL100闪烁,再将侧面校准杆向后推到底,显示依次为CAL-------,100.000,CAL 0闪烁,然后将校准杆拉回原位,显示变为------接着是零,校准完毕。 3)注意事项 ①使用天平时应戴手套,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 ②称量室及称量盘应洁净无污物,轻取轻放被称物。 ③被称物应放在称盘中央,称量读数时应关好两侧门。 ④天平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被称物与天平保持适当距离。 2、电热鼓风干燥箱 1)设备型号:101型 2)设备的操作方法 ①接通电源。 ②将0-300℃烘箱温度计插入烘箱顶排气孔内,使温度计露出箱内5cm,打开排气孔。 ③开启干燥箱电源开关。 ④按下温度设定键设定所需温度,然后回到测量状态,红灯亮升温。 ⑤观察箱顶温度计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绿灯亮恒温。将所烘试样放入箱内2/3处,关好箱门。 ⑥当温度达到所控温度时,红灯熄灭绿灯亮,开始恒温工作。 ⑦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 3)注意事项 ①干燥箱外壳必须有效接地,以保证使用安全。 ②干燥箱应放置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在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③干燥箱无防爆装置,不得放入易燃易爆物品干燥。

化工煤质化验员岗位说明书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煤质化验员岗位说明书基本信息一.岗位名称煤质化验员所在部门化水车间职等岗位编制直接上级车间主任直接下级 岗位设置目的二.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为及时准确反映皮带煤、入厂煤、范家村煤矿的煤质,为电厂经济运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进行的煤质采制化相关工作岗位职责三.职责一职责描述:日常生产工作70%工作时间百分比:工作任务1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对需检测的煤样按标准进行采样。(1)对范家村煤矿来样及其他送样进行接收登记。(2)按标准规定将接收煤样制成实验室分析煤样。(3)按标准规定对煤样进行全水分、工业分析、硫值、氢值、发热量的测定。(4)负责煤样的接收、登记工作。(5)负责存查煤样的保管及到期处理工作。(6)负责标准煤样的储存及管理工作。(7)职责二职责描述:化验仪器及制样设备的维护、校准、保养工作15%工作时间百分比:工作任务承担制样设备及化验仪器的清扫、擦拭工作。(1)完成对测硫仪、天平等仪器内部干燥剂的更换工作。(2)用标准物质和标准煤样经常对所用仪器进行校准。(3)指责三职责描述:完成好原始记录、化验报告的存档、发送及实验室内审工作%工作时间百分比:5工作任务将原始记录与化验报告分类存档、保管并按要求送给相关部门及领导。(1) 2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完成实验室体系文件的审核(2)完成化验标准书、仪器设备档案、维修保养记录等的管理工作。(3)职责四职责描述:负责个人安全、环境卫生、交接班记录及参与车间培训、日常管理工作5%工作时间百分比:工作任务执行交接班制度,准确了解班前生产运行情况并按要求填写相关交接班记录(1)负责所辖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2)按时参加车间培训(3)参与车间安全管理(4)职责五职责描述: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5%工作时间百分比:岗位权限.四权限类别权限内容权限范围业务权化验结果3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保密权违反化验操作规程行为拒绝权、制止权相关文件的管理权相关事项的知情权相关资料索取权日常工作的安排权劳动工具、安全护具使用权财务权人事权工作协调关系五.内部协调燃料车间、物资设备管理处、范家村煤矿集团协调4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相关单位外部协调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任职资格六.学历中专及以上专业煤质采制化资格证书/职称中级职称工作经验年限行业经验年限相关岗位经验年限年及以上3年及以上3年及以上3知识与技能掌握熟练5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精通行业知识煤质化验及煤炭种类等知识公司知识基本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技术知识煤质采制化相关技术知识管理知识 仪器设备的管理能力要求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统能力、协调能力素质要求原则性、责任性、忠诚、事业心、敬业精神、主动性其他.七使用工具煤质检验自动化设备:量热仪、水分仪、灰分测试仪、制样设备、天平等工作环境敞开办公(间隔性处于粉尘、噪音、高温等环境中)工作时间 6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正常工作时间7

浅议煤质检验中的误差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议煤质检验中的误差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煤质检验过程中在煤样采取、制备、分析化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煤质;检验;误差;措施 一、煤样的采取 (1)采样的最大误差。一是在采样过程中,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没有遵循均匀布点,使每部分煤都有机会被采出的原则。二是采样单元不符合要求。如精煤应按品种,分用户以1000t(±100t)为一采样单元。三是子样数目和质量不符合要求。如在煤流、火车、汽车、船舶、煤堆未按照规定采取相应子样,并根据煤粒度确定每个子样的质量。四是采到的煤样由于保存不善,如水分损失或制备操作不当逝去原煤的代表性等。(2)煤样采取误差解决措施。化验室技术检查的一些统计资料指出采样、制样和化验三者对试样的代表性都有影响,但采样比制样、化验的影响要大得多,且不容易控制。主要是由于煤炭是粒度和组分都极不均匀的混合物,而且一批煤的数量往往又比较大。为了保证从中抽取的少量煤样尽可能地接近全部煤的平均质量,试样具有代表性,减少采样偏差,必须严格按照GB482煤层煤样采取方法、GB481生产煤样采取方法、GB475商品煤采取方法认真布点,运用数理统计原理确定所采子样个数子样质量,确定总样具有代表性,同时所采煤样的矿别、种类、日期、编号必须标识清楚。有条件的尽可能上新设备,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样,并至少半年核对一次采样精密度。 二、煤样制备 (1)煤样制备产生误差的原因。破碎:在破碎中或多次破碎都可能因粒度未达到要求引起误差,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筛子筛分引起误差。混合:人工混合时,可能因掺和不均匀引起误差。缩分:缩分中可能因保留和弃去部分太多太少引起误差。干燥:煤样干燥时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不够等引起误差。煤样制备中因样品标签错号丢失,相互混杂污染引起较大误差。(2)煤样制备误差解决措施。收到煤样后,应按来样标签逐项核对,并应将煤种、品种、粒度、采样地点、包括情况、煤样质量、收样和制备时间等项详细登记在册,并进行编号,认真编写煤样标签,写明化验编号、收样日期、制样日期,要求分析项目,必要时要标明样品粒度和质量。在制样前,应先根据GB474和相关测试方法标准检查制样设备和各种样筛确认其规格和性能符合要求。制样操作应严格按照制样标准进行,尽量做到一次破碎到所需粒度,避免多次破碎。缩分时尽量采用二分器缩分,如果采用堆锥四分法、棋盘缩分法缩分,一定把样品充分混匀,且缩分样品的粒度和缩分后保留样品的质量符合GB474规定。收到样品后应尽快加工制备(低变质煤在放置时易发生氧化变质),须预干燥时,干燥温度不能超过50℃,以免引起煤样发生变质。在样品加工的全过程中,样品对其对应的标签要始终相随、不错位、不错号、不发生标签丢失。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以免污染煤样。对工艺特性测试项目用样的加工,严格规定的样品制备方法制样,使样品粒度组成和质量符合标准规定。每季度检查一次分析煤样的制样精密度。 三、分析化验

系统分析师2011年上午题(附答案)

系统分析师2011年上午题(附答案) ●以下关于面向对象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1)。 (1) A. 类的属性用于封装数据,类的方法用于封装行为 B.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抽象、封装和可扩展性 C.对象继承和多态可用来实现可扩展性 D.对象持久化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供应用程序访问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银行信息系统,“账户类”应设计为(2),“账户管理员类“应设 计为(3)。 (2) A.控制类 B.边界类 C.接口类 D.实体类 (3) A.控制类 B.边界类 C.接口类 D.实体类 ●遵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应用(4)原则可扩 展已有的系统,并为之提供新的行为;(5)原则建议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应尽量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4) A.开闭 B.里氏替换 C.依赖倒置 D.接口隔离 (5) A.里氏替换 B.依赖倒置 C.接口隔离 D.最小知识 ●下面病毒中,属于蠕虫病毒的是(6)。 (6) A.CIH病毒 B.特洛伊木马病毒 C.罗密欧和朱丽叶病毒 D. Melissa病毒 ●某数字签名系统如下图所示。网上传送的报文是(7),如果A否认发送,作为证据的 是(8)。 发送方接收方 (7) A.P B.DA(P) C.EB(DA(P)) D.DA (8) A.P B.DA(P) C.EB(DA(P)) D.DA ●以下关于域本地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9)。 (9) A.成员可来自森林的任何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 B.成员可来自森林的任何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 C.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 D.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10)。 (10)A.经济法 B.行政法 C.刑法 D.民法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11)并经权利人采取 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1)A.新颖性 B.实用性 C.创造性 D.前瞻性 ●2001年发布的ITIL(IT基础架构库)2.0版本中,ITIL的主体框架被扩充为六个主要 的模块,(12)模块处于最中心的位置。 (12)A.服务管理 B.应用管理 C.业务管理 D.ICT基础设施管理 ●信息标准化是解决“信息孤岛”的重要途径,也是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 互操作的基础。作为信息化标准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流行的(13)以开放的自我描述方式定义了数据结构,在描述数据内容的同时能突出对结构的描述,从而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样组织的数据对于应用程序和用户都是友好的、可操作的。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359836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359836 、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1. 化验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服从组织管理,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质量按时完成分析任务。、 2. 上班时须穿戴齐全各种保护用品,如工作服,口罩,手套,平跟鞋等. 3. 精心操作保证分析过程质量,确保分心数据真实可靠,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要求自己清 晰,记录整洁。计算数据出现错误必须将错误数据划线,从新写出正确数据,不得在原 始记录上乱划和涂改. 4. 熟悉和熟练掌握常用称量器具,分析仪表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使用,故障判断 和维护保养方法,出现故障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和自行处理时,要及时上报管理人员. 5. 熟练掌握常用药剂的性质配制和标定方法,确保各种药剂,试剂标签完整,标液要贴上 与其内容物质相符的名称浓度标签,严禁使用过期,失效,变质的药剂. 6. 各类实际领取;使用必须登记并做好台账记录. 7. 启动分析设备钱应对电路,机械等进行检查,然后启动工作过程中如出现故障应及时断 电和停止操作.

8. 操作过程(抽滤,溶样,水浴,灰化)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委托专人看管, 溶样过程中时刻注意样品混溅外淤损失,并防止毒液强酸淤出污染空气,时刻保持通风 设备运转正常,保持工作场所空气良好. 9. 做到三不漏(漏电、漏水、漏药),保持三清洁(设施、设备清洁、工作场地清洁、仪 表仪器清洁)。 10. 惨、废液分别分类收集,集中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乱流乱倒。 11. 作业完毕要切断电源,检查水、电是否关好,打扫卫生,关好门窗后方可下班。 化验室工作制度 化验室在公司质量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化验室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特制订本制度。对化验室的管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对化验室工作管理,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由于化验室管理专业性强,应在专业技能、操作工艺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1、化验员必须树立高尚的科研和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钻研新技术、培养科 学作风、谦虚谨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认真如实填写交接班记录。 3、上班不准迟到早退,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私自倒班,不得擅自离开 工作岗位。工作场所不得让闲杂人员进入。

化验员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员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应经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2、应熟练掌握化验项目的国标、部标和规程,按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准备好仪器和器皿。 3、应熟悉掌握各种化验仪器、工具、器皿的使用和保养方法,熟悉各种记录的填写和计算方法。 4、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它有关规定。 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工作前的准备 1、检查计量设备、仪器、工具、器皿的计量合格证。无计量鉴定合格证或超过有效期者不得使用。 2、对控温的加热灼烧设备进行测温点的位置检查,并进行升温测试。掌握升温、控温温度分布及恒温区情况,均符合标准和规程要求时方可使用。 3、清洗玻璃仪器,达到目观无污痕,接触水后器壁不挂水珠。 4、加热称重的瓷器皿,应事先进行灼烧,达到恒重后再使用,灼烧温度同使用时的温度一致。 5、将器皿逐一编号。

三、正常操作 1、记录 (1)使用相应测试项目的原始记录本,各栏目应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原始记录必须有编号,不得丢失,用后应存档备查。 (3)记录必须进行一次核对,以免有误。 (4)原始记录不得任意涂改,查对时发现确系记错者,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斜线,将正确的数字写在错误处的右上角。不得在错误数字上涂改,严禁将原数字涂改,以免他人辨不出来的数字。 (5)原始记录本上禁止填写同试验无关的内容,更不得撤页,记录本者应在记录上签字或盖章。 2、称量 (1)根据被测项目的国标、部标(操作规程)要求选定相应的天平。 (2)检查天平的周检证书,在周检有效期内,计量性能达到要求。 (3)将称重的物料置于天平盘的中心位置上进行称量。 3、样品准备 (1)称样时应查对样品标签、包装、样品粒度、数量等,如有不符合规定者应返回上道工序更正。 (2)将称样瓶倒立摇动数次后,打开盖塞,用左手持瓶下外壁,倾斜样瓶,右手持勺插入样品中,两手相对转动,同时上下抽动勺具,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12版)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 (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 (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 (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 (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 (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 (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 (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 (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 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操作系统性能优化 ·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常用的协议标准 ·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 1.4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工程 1.5 中间件 ·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 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 ·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 ·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 ·性能评估 1.7 计算机应用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 ·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 ·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2. 信息化基础知识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1.化验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服从组织管理,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质量按时完成分析任务。、 2.上班时须穿戴齐全各种保护用品,如工作服,口罩,手套,平跟鞋等. 3.精心操作保证分析过程质量,确保分心数据真实可靠,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要求自己清 晰,记录整洁。计算数据出现错误必须将错误数据划线,从新写出正确数据,不得在原始记录上乱划和涂改. 4.熟悉和熟练掌握常用称量器具,分析仪表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使用,故障判断 和维护保养方法,出现故障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和自行处理时,要及时上报管理人员. 5.熟练掌握常用药剂的性质配制和标定方法,确保各种药剂,试剂标签完整,标液要贴上 与其内容物质相符的名称浓度标签,严禁使用过期,失效,变质的药剂. 6.各类实际领取;使用必须登记并做好台账记录. 7.启动分析设备钱应对电路,机械等进行检查,然后启动工作过程中如出现故障应及时断 电和停止操作. 8.操作过程(抽滤,溶样,水浴,灰化)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委托专人看管, 溶样过程中时刻注意样品混溅外淤损失,并防止毒液强酸淤出污染空气,时刻保持通风设备运转正常,保持工作场所空气良好. 9.做到三不漏(漏电、漏水、漏药),保持三清洁(设施、设备清洁、工作场地清洁、仪 表仪器清洁)。 10.惨、废液分别分类收集,集中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乱流乱倒。 11.作业完毕要切断电源,检查水、电是否关好,打扫卫生,关好门窗后方可下班。 化验室工作制度 化验室在公司质量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化验室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特制订本制度。对化验室的管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要加强对化验室工作管理,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由于化验室管理专业性强,应在专业技能、操作工艺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1、化验员必须树立高尚的科研和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钻研新技术、培养科 学作风、谦虚谨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认真如实填写交接班记录。 3、上班不准迟到早退,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私自倒班,不得擅自离开 工作岗位。工作场所不得让闲杂人员进入。 4、不得违章操作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反映如实汇报。 5、认真填报各类记录及化验单据。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化验单均不得涂改, 内容齐全。 6、化验员要正确、熟练地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类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严 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7、化验室内仪器、试剂放置要合理。实验完毕,一切物品要放归原处,各种废弃 物品要及时、妥善处理,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 8、加热、蒸馏等操作过程中严禁擅离岗位,以防发生意外。 9、对剧毒药品要严格管理,小心使用。凡能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或恶臭气

系统分析师通过总结

系统分析师通过总结 从7月8号公布系统分析师成绩到今天16号,我几乎是天天上希赛论坛查看关于合格线的帖子,今天合格线公布了,仍然是45分。其实这都是意料中的,但就是心里有点不放心,因为这次考试我的上午基础和案例的成绩都是50多分,论文正好45分。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系统分析师考试了(前两次基本上没怎么看书)。第一次是2007年5月,案例分析43分,基础知识、论文通过;第二次是2007年12月,基础知识通过,案例分析42分,论文仅仅40分。不管怎么说,第三次也算顺利通过了,也算是对参加系统分析师考试一年半以来的一次完美总结吧(只能说是考试的总结,以后的路会更长)。下面就把我这一年来考系统分析师的过程简单总结,不能算是经验,只算是给正在考系分考友的一点借鉴,毕竟我在复习考试的过程中也走过不少的弯路。 谈到系统分析师,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难。在论坛里也看到很多人说复习一周就通过了。如果让我评论难度的话,我只能说不难,但是要想顺利考过不太容易。 我开始考系分时的基础就是大学刚毕业时的计算机水平,根本没有什么项目经验。在决定考系统分析师之后,我买了《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系统分析师常用工具》、《系统分析设计与技术》、《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我就针对系分考试的三门说一下每门的复习过程。 首先是上午的基础知识考试。我觉得基础知识考试是三门里面最好复习的一门,基本上每次的考试都是《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里面的题型。我觉得如果想顺利通过上午的考试,只要把《考试辅导》里面专门针对上午考试的内容完全掌握了,通过是没什么问题。因为每次的题型大同小异,而且重复率特别高,特别是UML部分和软件工程那一章,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我考了三次,上午都通过了,完全靠的就是《考试辅导》。 第二门案例分析。我觉得虽然要求有项目实践经验,但是完全靠书本复习也是可以通过的。对于第二门我主要看的书籍就是《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和《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这两本书是必看的。也就是你如果真的能把这两本书中讲到的都吃透可,案例分析也不成问题。但我说的“吃透”,必须是真正的弄明白,比如说《技术指南》里面介绍的每种技术,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3589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Laboratory technician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 1、做好化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化验室,严禁在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保持本室卫生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 2、化验用工具、仪器应按类进行设置、摆放,不应随意放置或丢失,保持物品整齐,不许挪作他用,以防损坏。 3、化验室的精密仪器要建档保管,做到防震、防尘、防腐蚀,并定时校验。 4、所有的化学药品都必须用规定的器具盛放,并注明品名、浓度、规格、型号,且应摆放在固定的地方,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危险品要专柜管理,严防丢失、误用或挪作他用。 5、工作期间必须按要求做好自身安全防护,配制化学药品或化验物品时,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规范操作。

6、在化验或检测物品过程中,应随时保持有人在监视或测量,化验相关人员不应离开化验室,直至数据得出结论为止。 7、作好原始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保持记录的整洁、真实,并将记录存档。 8、化验完毕,及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实验器皿要合理的存放,常用常洗,保持干净、干燥。 9、使用水、电、药品等要求节约,使用仪器要遵守操作规程。 10、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1、下班离开前,要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仪器电源是否处于断电状态,以免损坏仪器引起火灾。 12、化验员应学习必要的急救知识和事故处理知识。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煤炭化验室仪器配置煤炭检测指标常识概述与解释

全套煤炭化验室仪器配置煤质化验指标解释煤炭检测仪器设备配置煤质分析包括很多内容,常规检验只要是煤炭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硫含量,发热量等项目。煤质分析仪器适用 于热电、热源、化工、电力、煤炭、冶金、石化、质检、环保、水泥、砖厂、造纸、化肥、橡胶、新型建材、焦化、地勘、科研院等行业部门。煤质分析仪器应用于煤炭行业已有20 多年的历史,其稳定的销量足以证明其价值。煤质分析仪器通过提供实时信息为煤厂各煤 种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如果依赖煤炭化验室,这些数据只能在采样 后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后才能得到。煤炭化验指标是检测煤炭好坏以及使用方式及用途的直 接表现,那么煤炭化验指标有哪些呢? 第一个指标、煤炭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往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 (MJ/kg )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 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 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 Qnet,ar) ,它能较为正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第二个指标:煤炭全硫份(St) 煤炭全硫份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 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第三个指标、煤炭水分分析(M ) 煤炭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即分析水份,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不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 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 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第四个指标、煤炭灰分(A )

系统分析师通过的经验

系统分析师通过的经验(晓松网络工作室) 一、看希赛(csai)的书: 《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系统分析师常用 工具》、《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 与范文》、《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 一共6本书就可以了。重点看这6本书! 二、早上理论: (1)主要看《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和《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同时经常阅读希塞网的“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信息化与CIO”、“技术应用”等5个频道,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动态。有机会阅读《程序员》杂志,这本杂志有很多最新的技术和项目管理相关的知识。 (2)上午的PV操作\进程调度\作业管理\死锁\段页式管理\设备管理\I\O控制,即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方面的考点,大概有15分左右,故要重点关注! (3)上午考试,不要提前交卷,对所选的答案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确认和检查. (4)上午重要的知识点:UML相关,各种图;数据库及网络安全;标准化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及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及流水线技术等;存储器及虚拟存储器技术;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XML的层次结果和标记符的含义;SOA;数据仓库等. 三、下午1-案例分析: (1)主要阅读《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 (2)同时看一下希塞培训资料里面的“新技术资料”。 (3)下午1的重点考察内容: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新技术应用;数据库理论体系相关; (4)下午1的答案最好是固定自述的1/2。第一题为必答,一般是一道理论题,千万不能留空白.就算不会,也要拼凑一些观点出来. (5)每次考试的下午1的4道选答题中,必有一道实时系统的题,故可以重点学习实时系统,考试的时候就能顺利通过! 四、下午论文写作 (1)主要阅读《系统分析师常用工具》、《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 (2)一般前一次系分考试的下午1的试题,会成为这一次考试的论文。故可以重点关注前一次考试的下午1的试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论文的准备。 (3)论文基本上都是取自<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里面的知识点. (4)论文的主要考点: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还有数据库、开发工具、嵌入式/实时控制。(5)论文分为摘要和正文两大部分:摘要400-500个字。正文在2000-3000字左右。论文首先是400-500字的项目背景和开发组织、人员、大致过程简介的摘要。然后正文接着详细讨论措施/方法/技术等,大概2000-3000字左右;最后是对项目的总结和遐想。论文中,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然后介绍自己使用的一些工具,再穿插经济方面考量和自己思想上的

化验员岗位操作规程

化验员岗位操作规 程

化验员岗位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化验室全体岗位人员,规定了岗位人员基本素质要求及岗位人员在化验中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分析岗位职责、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现场管理、交接班制度等。 二、素质要求 1、要求化验员为女性,18-35周岁,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身体状况良好,能够适应三班倒的工作方式,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和厂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要求熟悉检验专业知识,掌握检验技术,严格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正确做好各项检验工作; 3、对安排的化验任务按要求操作,并及时分析、报告化验结果。认真填写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并按规定保存好记录表; 4、严格遵守各种仪器的使用、维护规程,能够独立解决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仪器设备按操作规程使用,对所有仪器设备做到按要求定期保养,使用后及时填写使用情况记录; 5、在化验中,注意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6、做好生产、安全、环保、现场管理等工作; 7、遵章守纪,积极认真完成各项检验工作。 三、岗位操作人员防护品的佩戴要求: 工作时间化验人员必须穿工衣,工衣干净、整洁,无衣袋撕裂、无扣等现象,须将头发挽起,不得散露在外。不得穿工衣进

入卫生间,出工作区域不允许穿工衣。 四、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电子天平 1)设备型号:FA1004 2)设备的操作方法 ①使用时接通电源,检查天平水平状态。 ②按一下单一控制杆,显示器亮,数秒后自动显示零,预热30分钟。打开玻璃侧门,将被称物放在称盘中央,显示器自动显示被称物的质量,当达到稳定时显示器的绿色圆点消失,此时读取称量结果。称量结束,将单一控制杆轻轻向上提,关掉天平。(如果还要继续称量操作,最后称完再关掉天平) ③校准:天平通电半小时,按住单一控制杆直到显示器出现CAL,放开控制杆依次显示CAL-------,CAL100闪烁,再将侧面校准杆向后推到底,显示依次为CAL-------,100.000,CAL 0闪烁,然后将校准杆拉回原位,显示变为------接着是零,校准完毕。 3)注意事项 ①使用天平时应戴手套,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 ②称量室及称量盘应洁净无污物,轻取轻放被称物。 ③被称物应放在称盘中央,称量读数时应关好两侧门。 ④天平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被称物与天平保持适当距离。 2、电热鼓风干燥箱

化验员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新

化验员岗位职业健康操 作规程新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化验员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在生产中凡涉及化验室操作的岗位职工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华能沁北电厂化验中心各岗位。 2、明确操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1)进行样品试验,取样桶清洗、废物处理等过程产生有毒有害液体、气体。 2)进行试验、配药过程中接触的强酸、强碱、腐蚀性、毒害性药品、试剂等。 3)煤质化验和石灰石化验过程中的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成分 3、岗位职业健康防范措施 1)、员工上岗前要到专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岗前体检,确认没有岗位职业禁忌症者方能上岗工作。 2)、在岗员工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向员工告知体检结果。如果查出员工不适合在本岗位工作,必须及时调换相应的岗位。 3)、所有上岗人员进入化验室必须穿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原油、溶剂油或其他毒性化学物质操作时,要佩戴耐酸碱橡胶手套、防毒面具等相应的防护器具。 4)、化验室操作人员的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应进行有毒物质的操作。 5)、操作人员工作前必须打开通风设施,保持化验室内通风,正确运用通风橱,通风橱风量及风速严格控制在安全规程要求范围内执行。 6)、操作人员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2小时到安全区域休息15-20分钟。 7)、使用或接触高毒物的化验室要悬挂高毒物的告知卡,告诉员工高毒物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的方法。

8)、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职业危害要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并上报负责人。 9)、烘箱、箱型电阻炉由专人负责管理。化验员必须熟悉业务,工作态度要严肃认真,操作必须遵守规程。 10)、化验结束,人员离开前要认真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重点是电、火、水。 11)、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要积极主动清扫室内外卫生。 12)、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健康方面的培训教育,使职工了解日常接触的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等。 4、现场作业危害防护措施: 1)、发现人员中毒时,应立即向值班干部报告和当地120医务急救中心报警,报警和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受伤原因、受伤位置、出血情况、伤者有无意识等。 2)、施救者应做好个体防护,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具,及时关停运行的设备,然后将中毒者移至安全地点,解开领口,保持呼吸畅通。 3)、皮肤接触强腐蚀性和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物质时,要迅速脱去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清洗时应注意头发、手足、指甲及皮肤皱褶处,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4)、眼睛受污染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对有刺激和腐蚀性物质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冲洗时应将眼睑提起,注意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出,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 5)、口服中毒患者应首先催吐。在催吐前给饮水500~600ml(空胃不易引吐),然后用手指或钝物刺激舌根部和咽后壁,即可引起呕吐。催吐要反复数次,直到呕

矿物分析-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

书名: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主编;尹明、李家熙 开本;16开精装4册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2011-3 定价;600.00元 优惠价:480元

内容简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尹明、李家熙主编。该书是在1991年《岩石矿物分析》第三版基础上由50多家省局和地方地质分析测试部门的技术骨干重新修改补充编著而成,总结了全国广大地质分析科技工作者近20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共计600万字,将于2011年1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四册,保留了部分具有权威性、传统(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新增了很多成熟、实用、行之有效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突显了痕量、超痕量多元素分析技术(几乎涉及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以及现代地质与环境调查中的有机物、形态、价态分析技术等。 主要内容如下:

全书分为四个分册。 第一分册是地质分析基础知识及通用技术,共868页。 第二分册是岩石、非金属和黑色金属矿石分析,共862页。 第三分册是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共967页。 第四分册是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共1252页。 本书总结了广大地质分析工作者进20年来取得的科 研成果,是来自55家单位的62位编委参与编著、 历时5年完成的全国地质实验分析测试领域的大型著作,可供大家日常参考。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是记录岩矿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的知识宝库,总结了当前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当前分析 仪器技术的进步与地质实验室装备的水平,可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调查、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综合利用与评价、环保行业、 进出口矿产品商检等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人员参考

化验室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25044 化验室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化验室化验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取样前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口罩等。 2. 准备好取样所需工具、器皿等物品。 3. 对易燃物品的取样,开桶盖要使用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4. 取样要全面,所取的样品要贴好标签。 5. 将取好的样品注入色谱仪,检验产品各成份的含量。 6. 色谱仪工作期间,化验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详细记录各种参数,填好检验报告单。

7. 对销售的产品所做的检验必须留好样品。签好标签。 8. 装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器皿,要及时洗净。 9. 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禁止用烧杯当茶具。 10. 化验结束要关闭各检测设备,离开化验室前要检查门、窗、水、电、气是否关闭、熄灭、确保安全。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2020年煤质化验员年终工作总结

煤质化验员年终工作总结 20**年在领导的帮助、同事们的关心、配合下,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理论到实践方面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现将个人技术业务总结如下: 1、工作质量成绩。领导交给的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2、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3、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在化验室工作期间,化验工作精细琐碎,但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锻炼成了一个熟练的化验员,能够熟练圆满地完成化验工作。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以后在化验室,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新的起点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高更广。为此,我将更加 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中心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 转眼已经走过20**年。这一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透视过去的一年在领导的帮助、同事们的关心、配合下,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些方面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煤质化验的化验员来说,也在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些方面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努力做到了和实验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了自己诸多方面的素质。现将本年度化验工作总结如下: 1、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