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参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参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参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参

第一部分本册教材概述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关于《课标》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尾数常用处理方法”、“用倒推法解实际问题”等内容。《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本册教材相关内容的要求如下:

1.基本内容

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2.拓展内容

拓展1

(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1.基本内容

(1)数与运算

①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课本第2~3页)

②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课本第4~5页)

③大数的认识(课本第11~17页)

④四舍五入法(课本第18~19页)

⑤吨的认识(课本第24~25页)

⑥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本第31~42页)

⑦整数的四则运算(课本第44~72页)

⑧数射线上的分数(课本第92页)

通过实例,结合线段图,归纳加法与减法运算的意义和关系,以及乘法与除法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能通过加、减、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算式中的未知数。

结合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以万级为主);并结合大数的认识,引入常用的“凑整”方法——四舍五入法,初步学会根据要求对大数进行“凑整”,从而求出近似数。

了解一吨的实际重量,知道1克、1千克和1吨之间的进率。

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基础上,借助实物、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从实例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归纳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初步学会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一些应用;在学习三步式题中,结合树状算图认识正推、逆推的思想方法,并结合正推、逆推进行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方程与代数

运算定律(课本第60~67页)

在学生自己尝试,总结、归纳出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能初步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运算定律,并初步体会到“字母代数”在表示运算定律时的简洁明了。

(3)图形与几何

①平方千米(课本第20~23页)

②毫升与升的认识(课本第26~29页)

③圆的初步认识(课本第74~78页)

④线段、射线、直线(课本第79~80页)

⑤角(课本第81页)

⑥角的度量(课本第82~86页)

⑦角的计算(课本第87页)

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km2),知道所学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升(L)、毫升(mL),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结合学生有关圆、线段、角的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建立有关圆、线段、射线、直线、角的初步概念,注重学生对这些几何概念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让学生画各种丰富多采的图形体会到几何的美,从而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

注:关于树状算图的设计说明

本册教材第四章引入“树状算图”,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

一、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因素

本套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是在落实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关注和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演绎推理能力和算法思维。其中对于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整体设计是:

低年级阶段:通过让学生探究不同的算法,来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灵活的思维习惯。并通过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并学会选择较恰当的算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选择和分享他人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

中年级阶段:在学生算法思维多样化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对多步运算的算法流程、逻辑图的感知与认识。

高年级阶段:继续在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树状算图,来探索解决问题(特别是多步运算应用题)的模式,并通过树状算图视觉化地、生动地展示思维的过程。

这样的处理有三个重要的益处:

1.利用树状算图帮助学生自己分析、综合数量关系,并通过树状算图可以容易地列出综合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发展为本的观点来看,学生具有了用树状算图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后,将来就能容易地将自己的算法思维、综合算法流程与计算机的程序和算

法语言衔接,为进一步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做好基础准备。

3.在学生基本掌握用常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适当引进并强化用图示的方式梳理、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而为今后掌握通过图示表达自己系统观点、梳理复杂系统的能力奠定基础。

从整体设计可以看出树状算图在本册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应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新,同时进行体系结构的创新,加强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大力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促进数字化学习的开展,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见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第27页]

树状算图正是实施上述要求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

二、为第九册学习解方程做准备

由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规定“等式的性质”不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只能是通过“逆运算”来解方程,即通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方程的解。

因此,对于解多步方程而言,“逆推”的思想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学习用“逆运算”的方法进行解方程的基础。

本册教材中引入树状算图,是与“逆推”紧密结合的,树状算图清晰地表明了“逆推”的整个过程。根据这几年的实验情况可以发现,树状算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逆推”的思想方法。

2.拓展内容

①大数与凑整(课本第89~91页)

②逆推(课本第55~57页)

③数学广场——相等的角(课本第95~96页)

④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估测(课本第97~98页)

通过人口统计中对于大数尾数的处理方法引入“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数学中常用的尾数处理方法,再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学

习到“去尾法”、“进一法”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例,利用树状算图了解用逆推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给出图形中角的计算,思考探索几何中重要的关于角的性质的命题。

学习对为数众多的对象的数目进行估测的方法,估测的策略是将它们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然后只要对一格中的对象进行计数,然后通过乘法估测出计数对象的个数。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建议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的“各年级数学课时安排建议”,本册教材的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建议课时总数: 90 课时

第二部分各章节的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探索简单规律。

4.掌握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乘除法以及相关的递等式计算,并能利用两位数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加、减、乘、除法意义的过程,并探索加减乘除法算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3.在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2.在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并受到品德教育。

[教材设计]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加法与减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复习用两位数乘、除”和“分数”4个部分。

“加法与减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是对前面六册中加、减、乘、除法的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为本册教材第四章《整数的

四则运算》做好准备。

“复习用两位数乘、除”对第六册的主要内容“用两位数乘、除”、“用计算器计算”等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而有关“节约用水”的应用问题,除了利用乘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外,同时还进行节约水资源的品德教育。

“分数”的教学内容,在复习第六册分数相关内容的同时,也为本册教材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做准备。

课本第2-3页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须知]

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在前面的第三册中已经用线段图做过铺垫,因此在这里仍然用线段图来把这一关系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用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加减法关系不仅是前面已铺垫过知识的概括,更是后续学习(逆推、解方程)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小学数学不教“等式的性质”后,这些关系的牢固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安排了2个课时,以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掌握。

[教学建议]

1.通过四(1)班男女学生人数分别为21人和17人,总和为38人的实例画出线段图,把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班级总人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通过已知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来求班级总人数的线段图得出加法的意义:“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做加法”。

利用已知班级总人数以及男生人数或女生人数中的某一个来求另一个的线段图得出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利用所得到的加法与减法的算式,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要求出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要用到减法。从而初步得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通过对所给算式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并利用这一关系来求解加法算式中未知的加数。例如:

968+□=1532,

□=1532-968,

□=564。

3.通过观察所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 = 差+减数减数 = 被减数-差

并利用这一关系来求解减法算式中未知的被减数或减数。

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如:□-24=24等。

在学生利用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成课页上的练习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所得结果代入原算式进行验算,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课本第4-5页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须知]

乘除法关系不仅是前面已铺垫过知识的概括,更是后续学习(如逆推、解方程)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小学数学不教“等式的性质”后,这些关系的牢固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里安排了2个课时,以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掌握。

[教学建议]

1.给出面积图,已知长和宽求面积,让学生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材上只给出了一组算式:4+4+4=12及3×4=12;学生可能会提出另外一组:3+3+3+3=12及4×3=12,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利用已知面积和长和宽中的一条边来求另一条边的示意图,让学生体会、归纳出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利用所得到的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要求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都要用到除法,从而初步得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通过观察所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并利用这一关系来求解乘法算式中未知的因数。

3.通过观察所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 = 商×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

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求解除法算式中未知的被除数或除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如:5×□=5,□÷9=9等,以及关于“0”的习题,如:□÷11=0,47×□=0等。

在学生利用乘法、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完成课页上的练习后,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将所得结果代入原算式进行验算,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课本第6-8页复习用两位数乘、除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乘除法以及相关的递等式计算。

2.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

3.能利用两位数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利用两位数乘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笔算两位数乘除多位数

【教学须知】

这一小节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前一册有关两位数乘除法的内容,此外,在前一册教材中,已经简单介绍计算器的初步使用方法,并利用计算器,对一些有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丰富学生的数感。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这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在计算器可以随处可见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而快速地进行多位数的计算不作为全体学生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利用计算器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减轻计算的负担。在使用计算器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避开其缺点,即如果按错键计算器不能给出提示。因此,估算等简单的验算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同时,教师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以及判断计算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的能力。

【教学建议】

1.题1-2,复习两位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

2.题3,要求学生在竖式计算中的方框内填写合适的数,进一步复习两位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3.题4,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复习前一册有关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题5,用递等式计算有关两位数乘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

5.题6,利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究规律。先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3组计算题,观察每组题的算式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6.题7

[资料][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盖,总水量中的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又有7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其实,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0.7%,而且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枯竭性地下水。随着人口继续急剧增加,淡水资源告急已经在近年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

中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为2220立方米,位列世界第100位之后,仅为世界平均水量的1/4,属于贫水国家。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

本题可作为“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进行教学。在进行具体教学之前,教师可先以节约水资源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搜集一些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去查一下有关数据,例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我国具体哪些省市低于公认的用水紧张线等等,以让学生具体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贵,从而进行品德教育。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就所搜集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在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中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贵,然后引出主题: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请各位小朋友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引起学生关注。

熊猫具体指出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用水紧张线(1750立方米)。

接下来小胖提出问题,小胖家平均每天可以节约30千克水,那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得出:365×30的算式,这是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数)的问题。

节约水资源也可以节约水费的开支,关于水费的问题,小兔设问:“小胖家是个大家庭,去年小胖家共缴了1224元水费,平均每个月缴多少元水费?”,这是一个两位数除四位数的问题,1224÷12=102(元)。

熊猫提出问题“小胖家今年平均每个月比去年节省4元水费,照这样计算,今天一共要缴多少元水费?”学生在前一问题的前提下,一般有以下两种列式的方法:

(102-4)×12或者1224-4×12。

最后小兔从小区节水改造的角度提问:“小巧家平均每天可节约38千克水,小亚家每天可节约23千克水,照这样计算,小巧家一年比小亚家多节约多少千克水?”(1年按365天计算)

学生会有以下的两种列式方法:

(38-23)×365 或者365×38-365×23

在完成以上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开展“节约用水”主题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节约用水,从自己身边开始做起。

课本第9页 分 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教学难点] 用不同形式的分数表示整体中的同一部分

[教学建议]

1.题1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的大小。

本题不仅是对前面所学分数概念的复习,同时也是第一次出现整体中的部分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分数来表示,例如第1小题第一张图中的涂色部分的大小可以用43或8

6来表示,为学生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做准备。 2.题2 用分数表示长方体中的绿色部分。

本题也是对前面所学分数概念的发展,第六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中对分数概念的模型仅涉及到平面图,而这里将分数概念发展到立体图。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于如何看立体图,教师可以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以第1小题

为例,教师可以按教材中所给出的分割点先画出示意图,

这样学生即可知道长方体是由3个同样大小的小块所组成的,绿色部分占3

1。 题3 他们得到的巧克力一样多吗?

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学生通过圈一圈可以认识到,这两个21所表示的数量是不同的。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样都是2

1,它们所表示的巧克力数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分得的巧克力数量不一样,但都可以用2

1表示呢?经过思考、讨论,使学生初步体会到“2

1”仅仅表示所得部分占整体的一半,因为整体不同,因此,它们的2

1也不同。

第二章数与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以万级为主)。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近似数。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知道所学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5.知道表示较重物体的轻重时一般使用吨作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6.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大数”的过程,积累数感。

2.借助学生已有的关于平方米的活动经验、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3.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1L=1000mL;通过自己动手制作1L的量具,并用来测量身边容器的容量,积累关于升与毫升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设计]

本章包括“大数的认识”、“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吨的认识”、“毫升与升的认识”5个内容。

“大数的认识”是在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

更大的数。结合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是较好的切入点,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四舍五入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相邻的整十(百、千)数”和“邻近的整十(百、千)数”的基础上,结合大数的认识,引入常用的“凑整”方法——四舍五入法,对大数进行近似处理;

“平方千米”、“吨的认识”、“毫升与升的认识”这些内容主要介绍了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以及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新的重量单位——吨以及各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容积单位——毫升和升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课本第11~17页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

2.初步掌握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以万级为主)。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数位顺序表,大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

[教学须知]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第四册教材“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册教材通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进行大数的学习,这些数据为大数的认识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按照我国计算的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多位数的读、写,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写,比较方便。

国际上很多国家没有“万”这个名称,他们读、写数时不是按照四位一级,而是按照三位分节,即从个位起,每三个数位是一节,个位、十位、百位是第一节,千位、十千(万)位、百千(十万)位是第二节,千千(百万)叫密,密位、十密位、百密位是第三节……节与节之间通常空半个数字的位置。

例如1 234 567 890。

写数时,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三位分节法。为了便于国际交往,我国有关部门规定,在财经、统计等部门写数时也采用三位分节。

[教学建议]

建议用5课时完成,大数的读2课时;大数的写2课时;练习1课时

1.全国人口

小胖和小亚在谈论全国人口有多少的问题:根据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在2000年已达到1295330000人。教材给出了北京市、河南省、上海市、浙江省等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从而引出讨论:这些大数该怎么读呢?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目录 编写说明 (2)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2)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2) 三、教学目标 (5)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5)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6) 第一单元 (8) 单元说明 (8)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 1大青树下的小学 (9) 2 花的学校 (12) 3 *不懂就要问 (15) 口语交际 (17) 我的暑假生活 (17) 习作 (20) 猜猜他是谁 (20) 语文园地 (21) 第二单元 (23) 单元说明 (23)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3) 4.古诗三首 (24)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7) 6秋天的雨 (30) 7 *听听,秋的声音 (32) 习作 (33) 写日记 (33) 语文园地 (35) 第三单元 (39) 单元说明 (39)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40) 8 去年的树 (40) 9 * 那一定会很好 (44) 10 在牛肚子旅行 (45) 11 *一块奶酪 (48) 习作 (49) 我来编童话 (49) 语文园地 (51) 快乐读书吧 (52) 第四单元 (56) 单元说明 (5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56)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7)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63)

14*不会叫的狗 (66) 口语交际 (72) 名字里的故事 (72) 习作 (73) 续写故事 (73) 语文园地 (74) 第五单元 (77) 单元说明 (7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8) 15 搭船的鸟 (79) 16 金色的草地 (81)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82) 习作例文与习作 (84) 第六单元 (86) 单元说明 (87)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7) 17古诗三首 (87)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90) 19海滨小城 (93)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95) 习作 (97) 这儿真美 (97) 语文园地 (98) 第七单元 (100) 单元说明 (10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01) 21大自然的声音 (101) 22父亲、树林和鸟 (104) 23带刺的朋友 (107) 口语交际 (109) 身边的“小事” (109) 习作 (111) 我有一个想法 (111) 语文园地 (112) 第八单元 (115) 单元说明 (115)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5) 24司马光 (115) 25掌声 (118) 26灰雀 (121)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23) 口语交际 (124) 请教 (124) 习作 (126) 那次玩得真高兴 (126) 语文园地 (127) 附录: (129) 识字音序表 (129)

学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试卷

2010年秋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9分[5+4+4+4+12] 1、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 2 3 4 5 6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2、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4、1周角=()平角=()直角1平角=()直角 5、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3401150860150121013509006401600390990 锐角直角钝角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一条直线长6厘米。 B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C钟面上4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钝角。】 2、我们用的三角板上有一个(),两个();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两个()。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 3、()﹥()﹥()﹥() A平角B钝角C锐角D直角】 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A15B60C90D120 三、“实践操作”显身手。56分

1、过A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要认真 哟!! A· 2、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 · ·· 3、(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5度的角。(2)画一个130度的角。 A· 4、下面的角是()度,以A为顶点,在这个角内画一个45度的角。 A 5、量出下面各角分别是多少度,并在图上标出来。再写出它们各是什么角。 ()()()()6、左图中有()条射线,组成了()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 垂直与平行教案4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垂直与平行 4 2009 年石景山区教育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64-65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落实《课标》的要求。重点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在有限的40分钟内,将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想象、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小组交流、课件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体会应用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它在“角的度量”单元学习之后,同时亦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在小学第二学期“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是教学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反映在要掌握的概念比较多,知识抽象性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往往顾此失彼。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必须有粗有细,首先通过画一画、分一分、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由教师利用准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真正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 学生分析: 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原来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得垂直、平行的现象居多,情况较为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本课在设计导入时,不应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应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范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四年级学生在各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内、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的自身魅力吸引、感染学生。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线,大胆的让学生尝试。通过小组汇报、班级争论、师生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香蕉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分类,整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初步培养学生问题研究意识。 考虑学生在学习“垂直与平行”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等知识,预设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对正确理解什么是“在同一平面内”,以及“相交”、“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等概念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虽然近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相对其它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会显得比较枯燥和抽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显性和隐性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学习反映及练习反馈都要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评价。2.规范教学语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点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技能目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垂直与平行”来源于生活,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上册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1.填空。 (1)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3)万级的数位包括( )位,( )位,( )位,( )位。 (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5)( )个千万是一亿,l0个十亿是( )。 (6)由3个亿,8个万,6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 ),这是( )位数。 (7)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5,百万位是8,个位是l,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8)写数的时候,从( )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 (9)三十六万四千零四十是由( )个十万,( )个万,( )个千和( )个十组成的,它写作( )。 (10)在首次使用计算器前一定要按( )键。 (11)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2.判断。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3)164567800≈16亿() 3.选择题。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是()。

A、一千万 B、一亿 C、一亿万 D、一百万 (2)590000000约等于() A、5亿 B、59亿 C、6万 D、590万 (3)下面四个数中,读数时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49000700 B、4970000 C、49007000 D、40900700 (4)由8个亿,80个万和800个一组成的数是() A、880800 B、80800800 C、800800800 D、800808000 (5)123456789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 B、千万 C、亿 D、十亿 4.写出下面各数。 (1)地球的陆地面积为十五亿零九十万五千平方千米()(2)太阳的表面温度为六千度,太阳中心温度为一千万度。 ()() (3)2000年度我国总人口约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5.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数。 (1)57348000≈()万 (2)409269800≈()亿 (3)600300000≈()亿 (4)810000000≈( )亿 (5)1472005000≈()万≈( )亿 6.在○里填上“>”、“<”或“=”。 802004○80400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

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 全册

4.1.1 亿以内数的认识 班级: 姓名: 【课堂达标】 1.将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再填一填。 2.想一想,填一填。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458070900这个数最高位在( )位上,是由( )个亿,(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和( )个百组成的。 【拓展练习】 小狗:我家的门牌号是6位数,十万位上是8,千位和十位上是6,其余的是0. 小猫:我家的门牌号是7位数,百万位上是6,万位和十位上是4,千位和个位上是2,其余是0。 小狗家的门牌号: 小猫家的门牌号: 【学习评价】 亿以内数的认识参考答案 【课堂达标】 1.

2.想一想,填一填。 (1)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 (2)亿,4,5,8,7,9 【拓展练习】 806060,6042042 4.1.2 亿以内数的读法 班级: 姓名: 【课堂达标】 1.看计数器上的数,读出来。 读作: 读作: 2.我会读。 3.精挑细选。 (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A.207030 B.400580 C.205800 (2)在8和6的中间添上4个0,得到的这个数读作()。 A.八百万零六 B.八十零六 C.八万零六 【拓展练习】 数级 ( 亿) 级 ( 万 )级 ( 个 )级 数位 …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故宫某天售出门票11680张。 读作: ★地球赤道周长约是40075700米。 读作: ★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是 9600000平方千米。读作: ★某网站一个月点击量3140210次。 读作: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一) 得分: 一、填空(23分) 1、一亿五千零三十万,写作(),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是(),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约是()亿。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5,十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2,百位上是6,其 他数位上全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3、3080760000≈()亿, 543702≈()万。 4、数A除以数B的商是25,如果数A不变,数B乘以5,商应是()。 5、一道除法算式的商是206,余数是19,除数最小应当取()。当 除数取最小时,被除数应是()。 6、在○里填上“﹥”,“﹤”或“﹦”。 45090800000○4590800000 35×40○45×30 800000000○8亿 720÷30○640÷20 7、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58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8、9时整,挂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度;2时整,挂面钟面上 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 9、把我们学过的五种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10、一次最多能煎3条小黄鱼,鱼的两面都要煎,煎一面要2分钟,那煎6 条鱼最少要()分钟。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用10倍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发现角的两边变长了,角的大小也变成 150度了。() 2、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少1。() 3、直线比射线长,射线比线段长。() 4、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5万,这个数最大是4999 ()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①908080 ②9080500 ③9008500 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①1 ②2 ③无数 3、300÷61,用5试商,商()。 ①偏小②偏大③合适 4、两个数相乘得37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 这时的积是() ①37 ②370 ③3700 5、如果直线A和直线B分别与直线C互相垂直,那么直线A和直线B() ①互相垂直②互相平行③无法确定 四、计算(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30×7= 4800÷24= 560×0= 643÷81≈ 125×8= 900÷6= 7200÷90= 643÷81≈ 2、用竖式计算。(12分) ① 163×18=② 560×21=③ 625÷25= ④ 372÷32=⑤ 1800÷160=⑥ 208×36= 五、操作题(6分) 1、过O点,画下面直线的垂线。 2、画指定底上的高。 O· 六、希望小学各年级戴近视镜的同学人数统计如下图。(6分) 3 2 5 4 10 11 19 22 25 25 32 30 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下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同步练习及答案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老虎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0千米,可写作()。 2、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 如:20千米/时表示() 14千米/分表示() 2800米/秒表示() 3、一辆汽车的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是指汽车的(),“2小时”是指汽车行驶的(),求“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就是求汽车两小时共行驶的()。(在括号里填上“时间、速度和路程”) 4、路程=()×() 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5、(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60元,一共用多少钱? 题目已知()和(),求( ), 数量关系式()。 (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和(),求( ), 数量关系式()。 二、判断题。 1、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2千米/分。“12千米/分”表示这架飞机一共飞行12千米。( ) 2、总价÷数量=单价。 ( ) 3、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2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千米/时,这辆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 4、速度就是指一共行的路程。() 三、解答题 1、小明从家去学校,步行的速度是64米每分,走了15分到学校。

(1)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2)如果小明回家只用了10分钟,他放学回家的速度是多少? 2、学校图书室买了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4元,买了几本故事书? 3、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每本4元,一共用去了多少元? 4、一列火车车长180米,每秒行20米,这列火车通过320米长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5、 (1)83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篮球? (2)刘老师准备买2个足球、3个篮球和7只乒乓球拍,700元够吗? 6、一辆小汽车4小时行360千米,一辆卡车2小时行17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学参考(教师用书)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教学参考(教师用书)第一单元信息收集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使用浏览器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学会用收藏夹和历史记录访问网站的方法。 ()了解使用网址清单和主页设置的方法。 ()了解常用的门户搜索引擎。 ()了解关键字的概念,掌握搜索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的方法。 ()学会保存网页内容和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看书,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络环境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网上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的兴趣。 ()让学生对南京的美有所认识,激发学生对城市的爱。 ()培养学生认识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收集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其进行物理上的连接,并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在大量信息充斥,以及讲求信息时效性和信息共享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 而上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技术上也越来越完善。 是一个开放的免费的海量的,无界限的空间,这使得任何人无论在何地只要能连上就能通过网络来寻找和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当前会上网,能熟练使用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本单元教材按照浏览器操作—>主页收藏夹设置—>网络搜索—>网络下载—>网络使用须知和基本道德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教学,符合认知的客观规律,并且对各知识点进行分解,用任务驱动的模式教学,使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循序渐进,有利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重点与难点第课古都美景带回家是本单元的重点,第课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 第课金陵美食知多少与第课石城景点全接触是本单元的难点。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课因特网上游南京初步了解因特网了解计算机网络和的概念浏览金陵旅游网认识浏览器窗口,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第课南京美食知多少收藏夹里藏美食掌握收藏夹的操作历史记录记美食掌握历史按钮的操作网址清单列美食掌握利用地址栏快速访问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练习

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练习题 姓名成绩: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 一、填一填。 1、392008009是一个()位数,其中“3”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8”在( )位上,表示( )。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六位是()位,百万位在第()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二、我来当包公:对的打“√”,错的打“×”。 1、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和千万。 2、在48后面添上八个0得到48万。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都是数位。 4、由八十、八十万和八十亿组成的数为800080080。 三、左挑右选出真知——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是四个()。 A、计数单位 B、位数 C、数位 D、数 2、()是计数单位,()是数位。 A、万级B.十万C、百位

参考答案: 一、1、九亿 3个亿百万 2个百万千 8个千 2、十万七十 二、1、√ 2、× 3、× 4、× 三、1、A 2、B,C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一、填一填。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省人口最多,达到104303132人,读作___________ 2、7200000读作()。 3、3,4,8,和四个0,组成一个不读零的数是(),组成一个读三个零的数是()。 4、3400800是由3个()、4个()和8个()组成的,这个数读作()。 二、左挑右选出真知——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A、3000300 B、3003000 C、3030000 2、下面各数中,读零最多的是()。 A、606000 B、6060000 C、6060606 D、6060600 3、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4000960 B、4008600 C、4080600 4、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是()。 A、606000 B、6060000 C、6060606 D、6060600 三、火眼金睛辨真伪:对的在()里打“√”,错的打“×”。 1、读数时读几个零,写数时就写几个零。()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整数数位顺序表数 位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计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单位亿亿亿万万万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多少万要添四个0,多少亿要添八个0.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 4.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计数单位比数位少个“位” 5.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个级、万级、亿级是(数级) 个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百位表示几个百,哪一位就表示几个哪位的计数单位。 6.读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 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 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7.写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占位。8.308 4000 0860 是由3 个百亿、8 个亿、4 个千万、8 个百、6 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 由308 个亿、4000 个万、860 个一组成。 9. “四舍五入”法:4、3、2、1、0 舍去;5、6、7、8、9 进1。 10. 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几位数就是 1 后面添几个0,最大的几位数就是几个9。 11. 省略用“≈” , 改写用“=” 12. 比较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 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13.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 也没有,用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 数是无限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套 1.1 认读亿以内的数 一、我会填。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第()位是百万位,它的右边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2.一个数千万位上和千位上的数都是3,其余各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3.由5个百万,7个十万,8个百组成的数是() 二、我会读。 90900704 读作 251600 读作 3985001 读作 三、按要求写数。 7605008001003 90170 20451036 8800008 58005000 只读一个零:() 读两个零:() 一个零也不读:() 四、用3、5、6、0、0能组成哪些一个零都不读的五位数? 答案: 一、1.万七十万十万 2.30003000 3.5700800 二、九千零九十万零七百零四 二十五万一千六百 三百九十八万五千零一 三、只读一个零:(760500 8001003 90170 8800008)

读两个零:(20451036 ) 一个零也不读:(58005000 ) 四、35600 36500 53600 56300 63500 65300 1.2 亿以内数的写法 一、写出下列各数。 八万三千零八写作();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 七千万写作();三万写作(); 二、下面算盘上拨出的数是多少?写一写,读一读。 三、我会写。 1.全世界动物种类约九千二百个。写作:() 2.“世界家园”住宅小区占地约十二万八千平方米。写作:() 3.一天有八万六千四百秒。写作:() 4.四年级的语文书有二十万字。写作:() 5.巴西足球闻名世界,巴西的国土面积为八百五十一万一千九百六十五平方千米。写作:() 四、数学乐园。 亮亮家的电话号码是八位数,百万位上数字是5,万位上数字是8,任意相邻三个数字的和刚好是20,你能猜出她家的电话号码吗?( ) 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 1.《故事大王》每本12元,《十万个为什么》每本25元,买8本《故事大王》和8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 2.四二班有男生38人,女生26人。每8人一组参加清理小广告的活动,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3.李大爷带了250元买化肥,买了5袋化肥后还剩下25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元? 4.一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24米,修了15天后,还剩下130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5.张老是带了200元钱,想买2个排球和4根跳绳,每个排球48元,每根跳绳12元,还剩多少元? 6.甲校图书馆藏书15000本,乙校图书馆藏书23000本。乙校比甲校多藏书多少本? 7.明光村上交稻谷257800千克,稻谷村上交稻谷325960千克。两个村一共上交稻谷多少千克? 8.一台电冰箱2400元,一台彩色电视3500元,一台洗衣机1650元。买三种家电各一台,一共需要多少元? 9.春季同学们植树,四年级同学植树88棵,五年级同学植树96棵,六年级同学植树104棵,三个年级的学生一共植树多少棵? 10.小红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自然、社会、英语的成绩分别是88分、96分、94分、90分、82分。小红五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11.食品前天购进白菜328千克,昨天购进白菜156千克,今天购进白菜272千克,食堂3天共购进白菜多少千克?

12.同学样采集植物标本,四一班同学采集132个,四二班同学采集256个,四三班同学采集168个。四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植物标本? 13.小红读一本480页的故事书,第一周读了136页,第二周读了164页,小红再读多少页正好读完? 14.一辆客车前3时行驶105千米,后2时行驶80千米。这辆客车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15.一个工地用去2400吨水泥后,又运来800吨,这时工地有水泥1400吨,工地原有水泥多少吨? 16.学校位于小刚家和小丽家之间,小刚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刚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5分,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7.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了4时后,距乙城还有44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每时多少千米? 18.王乐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3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66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19.育才小学有学生718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8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20.一种面条机,每台批发价是86元,王经理想买26台,他带2500元够吗? 21.一个架线工,一天可以架线304米,15天大约架线多少米? 22.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205米,宽是88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185米,已经修了20天,再修128米正好修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数一数 (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 教材说明 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

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一个小小气象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热爱科学。 二、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