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581406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绿色建筑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就意味着,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里要满足国家标准中的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等的规则要求。具体就是从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发挥就地取材的地域优势,使用绿色环保产品、绿色技术,在运营管理阶段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耗、无污染、对环境危害降低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地再循环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和资源浪费。

建筑节能对应建筑节能新材料,建筑工业化对应绿色施工与运营,风景园林产业对应绿色建筑室内环境,以上三大产业规模将随着绿色建筑产业增长而增长。不同细分产业占比将有所变化。到2020 年,智能建筑将占据绿色建筑行业40% 的市场份额,建筑节能、风景园林、建筑工业化三大产业将分别占据绿色建筑市场20%、%、%的市场份额。

2016-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带来的细分市场市场增量预测(单位:亿元)博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预测及趋势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绿色建筑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绿色建筑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绿色建筑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绿色建筑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您若想对绿色建筑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绿色建筑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部分产业环境透视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

第1章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综述1

第一节绿色建筑行业的定义与特点1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1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1

1、节能性1

2、环保性1

3、地域性与宜居性2

三、绿色建筑技术的定义2

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2

节最近3-5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经济指标分析3

一、赢利性3

二、成长速度4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5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5

1、进入壁垒5

2、退出机制6

五、风险性6

六、行业周期7

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7

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8

第三节绿色建筑行业产业链分析8

一、产业链结构分析8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9

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12

四、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13

五、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13

六、上下游行业影响及风险提示13

第2章绿色建筑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14

第一节绿色建筑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14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14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14

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年份政策法规 2005 年《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2011 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1 年《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011 年《绿色建筑施工导则》 2011 年《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 2011 年《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草案》 2012 年《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3 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6 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三、绿色建筑行业标准18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53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55

第二节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57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57

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57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61

3、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68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69

第三节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73

一、绿色建筑产业社会环境73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73

三、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73

第四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75

一、绿色建筑技术分析75

二、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水平77

三、2015-2016年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分析77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82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84

第二部分行业深度分析

第3章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项目认证分析85

第一节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85

一、国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85

1、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分析85

2、世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85

二、主要国家与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启示86

1、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86

2、美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87

3、日本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88

4、新加坡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90

5、英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91

6、香港地区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92

7、台湾地区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92

8、发达国家与地区绿色建筑政策启示94

三、国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分析95

四、德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经验借鉴96

1、德国绿色建筑支撑体系分析96

2、柏林绿色建筑核心理念分析96

3、柏林绿色建筑具体发展分析97

4、柏林绿色建筑代表项目分析100

5、柏林绿色建筑体系经验借鉴101

第二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技术现状分析102

一、绿色建筑标志项目规模分析102

二、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星级分布102

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地区分布102

四、绿色建筑标志项目建筑类型分布102

五、绿色建筑标志项目气候区分布102

第三节中国绿色建筑技术与项目案例分析103

一、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状况103

二、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103

1、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情况分析103

2、绿色建筑项目技术经济分析106

三、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达标分析106

四、绿色建筑行业技术策略分析107

五、项目应用案例分析——武汉市民之家工程案例分析109

1、项目规划设计分析109

2、项目整体设计实践分析109

3、节地与室外环境分析110

4、节能与能源利用分析111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分析113

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分析114

7、项目室内环境质量分析115

8、项目运营管理分析116

9、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分析116

第四节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与项目认证分析118

一、绿色建筑认证评价标准综述118

二、美国LEED认证标准分析118

1、LEED认证概述118

2、LEED价值认证内容119

3、LEED认证体系分析119

4、LEED认证实施程序分析121

5、LEED认证审核机构分析122

6、LEED认证发展成果分析123

三、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分析123

1、中国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体系分析123

2、中国绿色建筑认证评价标准分析124

3、中国绿色建筑认证与LEED认证比较124

四、中国LEED认证项目分析125

1、中国LEED认证项目规模分析125

2、中国LEED认证项目级别分布125

3、中国LEED认证项目区域分布126

五、中国绿色建筑认证存在问题126

第4章中国绿色建筑主要领域及市场容量分析129第一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129

一、行业发展之政府因素分析129

二、行业发展之开发商因素分析130

三、行业发展之消费者因素分析130

第二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分析131

一、公共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131

1、公共建筑面积分析131

2、公共建筑投资分析131

3、公共建筑细分市场投资分析134

4、绿色公共建筑市场容量与前景预测137

二、居住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138

1、居住建筑面积分析138

2、居住建筑投资额分析139

3、居住绿色建筑市场容量与前景预测140

三、工业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140

1、工业建筑面积分析140

2、绿色工业建筑市场容量与前景预测141

第三部分市场全景调研

第5章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及策略分析142第一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问题分析142

一、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观念问题142

二、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推动力问题143

三、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产业链问题144

第二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商业模式分析145

一、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商业模式分析145

二、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商业模式问题分析146

三、我国绿色建筑行业新模式分析147

第三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进入壁垒分析149

第四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盈利因素分析150

一、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盈利因素分析150

二、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盈利模式分析152

第五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模式与渠道分析156

一、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现状156

二、绿色建筑行业融资渠道与创新157

1、中国绿色建筑行业主要融资渠道分析157

2、国外绿色建筑行业创新融资方式分析158

第六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分析164

一、绿色建筑行业主要发展模式分析164

1、技术密集型模式分析164

2、生态城市型模式分析165

3、产业聚集型模式分析165

二、绿色建筑行业主要发展模式166

三、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选择分析166

1、绿色建筑发展模式选择原则166

2、绿色建筑发展模式选择思路167

四、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架构分析168

1、绿色建筑发展保障机制168

2、绿色建筑发展合理规划168

3、绿色建筑发展策略明确168

4、绿色建筑发展结构调整168

5、绿色建筑发展认知强化169

节绿色建筑行业经典案例分析169

一、"美国绿色校园"案例分析169

1、美国绿色校园运动概述169

2、美国绿色学校评估标准(LEEDforSchool)170

3、美国绿色学校实践案例171

二、大梅沙"万科中心"分析173

1、大梅沙万科中心简介173

2、大师与建筑173

3、独特的结构174

4、绿色建筑与LEED铂金认证175

5、可持续选址175

6、节约水资源(水环境)175

7、能源与大气 176

8、材料与资源177

9、室内环境品质177

第6章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179第一节绿色建筑成本因素分析179

第二节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180

一、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180

二、绿色建筑典型项目成本分析180

1、节能主导型成本分析180

2、技术探索性成本分析181

3、研究示范性成本分析181

三、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比例分析182

四、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项分析183

五、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地域分析184

第三节绿色建筑成本变化分析186

一、绿色建筑成本下降因素分析186

二、绿色建筑成本变化趋势分析187

第四节绿色建筑增量经济收益来源分析187

第五节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分析190

一、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内容190

二、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特点191

三、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改善途径192

第四部分竞争格局分析

第7章中国重点区域市场绿色建筑投资潜力分析194第一节上海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94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94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96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97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97

五、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98

第二节北京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99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99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00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200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201

五、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02

第三节广东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07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07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07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207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208

五、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09

第四节江苏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14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14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15

三、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15

第五节浙江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21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21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23

第六节天津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23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23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24

三、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24

第七节湖北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25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25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27

三、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227

四、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28

第八节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31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31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32

三、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233

四、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233

第九节重庆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38

节陕西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239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239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240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241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241

第8章 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244第一节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244

一、绿色建筑行业竞争结构分析244

二、绿色建筑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245

三、绿色建筑行业集中度分析 245

四、绿色建筑行业SWOT分析246

第二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竞争格局综述250

一、绿色建筑行业竞争概况250

二、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竞争力分析252

三、中国绿色建筑竞争力优势分析254

四、绿色建筑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255

第三节2015-2016年绿色建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55

一、2015-2016年国内外绿色建筑竞争分析255

二、2015-2016年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分析256

三、2015-2016年我国绿色建筑市场集中度分析257

第四节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策略分析258

第9章 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260第一节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企业发展情况分析260

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260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60

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62

3、企业技术情况分析263

4、企业典型工程业绩264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65

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66

二、美国EMSI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66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66

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67

3、企业技术情况分析267

4、企业典型工程业绩268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70

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71

三、阿特金斯(中国)有限公司271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71

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73

3、企业技术情况分析273

4、企业典型工程业绩273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75

四、北京达实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75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75

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76

3、企业技术情况分析 278

4、企业典型工程业绩278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80

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81

五、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82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82

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283

3、企业技术情况分析283

4、企业典型工程业绩284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286

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88

第二节绿色建筑开发投资企业发展情况分析294

一、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94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94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296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97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98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99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300

7、绿色建筑发展情况300

8、企业住宅发展战略300

9、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01

二、上海绿地集团302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02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04

3、绿色建筑发展历程308

4、绿色建筑项目分析309

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11

6、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12

三、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13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13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15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15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16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18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319

7、绿色建筑发展历程319

8、绿色建筑发展规划319

9、绿色建筑项目分析320

10、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20

11、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21

四、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321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21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22

3、绿色建筑发展历程322

4、绿色建筑发展规划323

5、绿色建筑项目分析324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25

7、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26

五、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27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27

2、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29

3、绿色建筑发展历程330

4、绿色建筑科技系统331

5、绿色建筑项目分析331

6、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32

7、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32

第五部分发展前景展望

第10章 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333

第一节2017-2023年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333

一、2017-2023年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潜力333

二、2017-2023年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展望334

三、2017-2023年绿色建筑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335

第二节2017-2023年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趋势预测336

一、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336

二、2017-2023年绿色建筑市场规模预测341

1、绿色建筑行业市场容量预测341

2、绿色建筑行业营业收入预测342

三、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应用趋势预测342

四、2017-2023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344

第三节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供需预测345

一、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供给预测345

二、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规模预测346

三、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投资规模预测347

四、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需求预测348

五、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供需平衡预测349

第四节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349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349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349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350

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350

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352

第11章 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353第一节绿色建筑行业投融资情况353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353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357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357

四、绿色建筑行业投资现状分析358

第二节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机会358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358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359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360

四、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机遇361

第三节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361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361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362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363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365

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及防范366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370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372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373

第四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投资建议374

一、绿色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374

二、绿色建筑行业主要投资建议375

三、中国绿色建筑企业融资分析376

第六部分发展战略研究

第12章 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378第一节2016年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困境378

第二节绿色建筑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379

一、重点绿色建筑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379

二、中小绿色建筑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380

三、国内绿色建筑企业的出路分析380

第三节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81

一、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381

二、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建议对策383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384

1、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384

2、合理确立重点客户385

3、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386

4、重点客户管理功能387

第四节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89

一、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389

二、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对策分析390

第13章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392

第一节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392

一、战略综合规划392

二、技术开发战略393

三、业务组合战略395

四、区域战略规划397

五、产业战略规划398

六、营销品牌战略398

七、竞争战略规划399

第二节对我国绿色建筑品牌的战略思考401

一、绿色建筑品牌的重要性401

二、绿色建筑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402

三、我国绿色建筑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403

四、绿色建筑企业的品牌战略404

五、绿色建筑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406

第三节绿色建筑经营策略分析410

一、绿色建筑市场细分策略410

二、绿色建筑市场创新策略412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414

四、绿色建筑新产品差异化战略426

第四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战略研究428

一、2016年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战略428

二、2017-2023年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战略428

三、2017-2023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429

第14章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430(BYZX)

第一节绿色建筑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430

第二节绿色建筑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431

第三节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建议432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432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434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435 (BYZX)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绿色建筑数量4

图表:绿色建筑数量5

图表: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21

图表: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22

图表: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22

图表: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23

图表: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23

图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23

图表: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29

图表: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评分规则29

图表:可再生能源利用评分规则31

图表:非传统水源利用评分标准34

图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评分规则35

图表: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比例评分规则35

图表: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评分规则37

图表: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评分规则37

图表: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比例评分规则38图表:400MPA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的比例评分规则38

图表: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要求的面积比例评分规则42

图表: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的面积与首层地下室面积的比例评分规则42

图表:公共建筑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 的数量比例评分规则43

图表:每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评分规则45

图表: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评分规则46

图表: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52

图表:武汉市民之家控制流程图110

图表:参考建筑能耗117

图表:设计建筑能耗117

图表:绿色建筑造价增量比例统计132

图表:美国绿色建筑造价增量比例统计132

图表:绿色建筑分项造价增量比例统计133

图表:2017-2023年公共建筑投资增量投资预测134

图表:建筑类型按项目数统计134

图表:2017-2023年中国绿色公共建筑市场总规模及增长率预测137图表:2016年-2016年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39

图表:2017-2023年中国居住绿色建筑市场总规模及增长率预测140图表: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与类型146

图表:常见绿色建筑发展模式的运作方式及特征对比166

图表:上海某酒店(节能主导型)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表181

图表:上海某住宅小区(技术探索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表181图表:上海某办公建筑(研究示范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表182图表:绿色建筑分项造价增量比例统计183

图表:绿色建筑分项造价增量比例统计表184

图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项占比184

图表:华东地区增量成本情况185

图表:西北地区增量成本情况185

图表:华南地区增量成本情况185

图表:华中地区增量成本情况186

图表:绿色建筑分项增量成本下降趋势187

图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1

图表:绿色建筑行业竞争结构分析245

图表:"SWOT"矩阵分析250

图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业务范围262

图表:万科朗润园265

图表:新江湾智慧广场274

图表:深圳华润中心275

图表:北京鸿坤林语墅33号楼279

图表:成都医学院新都新校区建设项目279

图表:成都医学院新都新校区建设项目节能设计280

图表:凯晨世贸中心部分绿色建筑282

图表: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科大楼286

图表:无锡太湖新城地理位置289

图表:无锡太湖新城空间规划结构290

图表:万科股份主要经济指标分析296

图表:万科股份盈利能力分析297

图表:万科股份运营能力分析298

图表:万科股份偿债能力分析299

图表:万科股份发展能力分析300

图表:绿地集团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04

图表:绿地集团盈利能力分析305

图表:绿地集团偿债能力分析306

图表:绿地集团运营能力分析307

图表:绿地集发展能力分析307

图表:2016年上海绿地集团业务国内区域分布310

图表:2016年上海绿地集团业务全球区域分布311

图表:2016年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构架图314

图表:招商地产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15

图表:招商地产盈利能力分析316

图表:招商地产运营能力分析317

图表:招商地产偿债能力分析318

图表:招商地产发展能力分析319

图表:招商地产全国建筑布局情况320

图表:万达经营指标分析322

图表:万达广场全国分布图324

图表:万达酒店全国分布图325

图表:2016年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328

图表:朗诗集团主要经营指标分析329

图表:朗诗集团利润表分析329

图表:朗诗集团资产负债表分析330

图表:2017-2023年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市场容量预测341

图表:2017-2023年我国绿色建筑行业营业收入预测342

图表:2017-2023年我国绿色建筑行业每年建成面积预测345

图表: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市场规模预测346

图表: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投资规模预测347

图表: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每年销售面积预测348

图表: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产销率预测349

图表:2008-2016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360

图表:2016年房地产企业融资规模分布376

图表:四种基本的品牌战略409

了解《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编号:581406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595521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第1章 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概述 一、中国建筑业市场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 三、建筑业总产值分析 第二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面对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二、中国建筑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问题 三、中国学校建筑边缘化的问题 四、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亟待政策扶持 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的思考 二、加强建筑业安全监管的措施 三、构建中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 四、推动建筑业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五、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第2章绿色建筑行业概述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内涵 一、绿色建筑 二、生态建筑 三、可持续建筑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特点 从分布来看,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其中,以省级区域来看,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四个省、累计数量位居前列,以城市来看,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市数量靠前。2015 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贵州、甘肃等地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2008-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尽管近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如下: 其一,大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尚未在运营过程中得到验证。目前,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80%以上集中在设计阶段,运营阶段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较少,这一方面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复习过程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不少办公楼存在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3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REENBUILDING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德国在90年代开始推行适应生态环境的住区政策,以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法国在80年代进行了包括改善居住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住区改造工作。瑞典实施了“百万套住宅计划”,在住区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绿色建筑和奥运结合的时间不长,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依然迅速地实现了和谐与统一。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已开始尝试使用一些可再生性能源和高效交通措施;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中,绿色建筑的思想开始在奥运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中有所体现。悉尼奥运会被认为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夏季奥运会,而最能展现悉尼奥运会高科技含量的便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的绿色奥运村。这一项目的成功设计、施工与建设,现有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如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亦功不可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趋势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解析

绿色建筑

摘要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 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 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 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 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 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绿色环保可持续节能循环 一、绿色建筑基本概念 1.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

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 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 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 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发展的负 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3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至此,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潮。 2.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

2019新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模板共159页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 自评估报告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建筑类型: 自评星级,自评分数:0 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填写说明(必读)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19CSUS-GBRC 目录 一、自评总述 (1) 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 三、自评内容 (2) 4.1 控制项 (3) 4.2 评分项 (8) Ⅰ土地利用 (8) Ⅱ室外环境 (14) 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 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8) 5.1 控制项 (36) 5.2 评分项 (42) 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2) 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8) Ⅲ照明与电气 (55) Ⅳ能量综合利用 (60)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 6.1 控制项 (70) 6.2 评分项 (73) Ⅰ节水系统 (73) 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8) 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 7.1 控制项 (88) 7.2 评分项 (91) Ⅰ节材设计 (91) Ⅱ材料选用 (98) 8 室内环境质量 (108) 8.1 控制项 (110) 8.2 评分项 (119)

中国绿色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 及国家与江苏相关标准解读 摘要:在建筑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实际能耗大,节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对绿色建筑的本质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出现了许多全盘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更有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利用绿色建筑的名义大肆炒作的现象,使得很多所谓的“绿色建筑”有名无实。因此建立一套客观、系统、公正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标;案例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een building and interpretation jiangsu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2)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real bi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effect is not ideal, so it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ut because the domestic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lear understanding to the essence of green building, appeared a lot of completely follow the practi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ome real estate developers use more hype phenomenon, in the name of the green building has led many a figurehead of the so-called "green building". Therefore to establish a set of objective, system, fair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The green label; case 一.绿建的背景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逐渐接近三成。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巨大繁荣,但是片面追求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建筑能耗和环境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关于绿色建筑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新的工程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随着绿色建材和产品的生产认证,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研究、权威的绿色建筑标准、法规、规范的建立,以及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得绿色建筑投资费用降低,使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增加,尤其是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帮助了绿色建筑更加广泛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业由黑色产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业中的具体体现,是世界建筑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自然、建筑三者有机融合的载体,它是人们产生对自然保护的觉悟后,对建筑建设的返璞归真的表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绿色建筑”的普及,并且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做出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在生态面前,中国人一定能慢慢地克服重重困难,一起努力,为我们同一个自然上,建筑起我们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绿色建筑;中国;发展现状;问题。 Abstract:"Green building" i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vector of human, natural,construction of three, it is the people on the natur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recover one's original simpli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hina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opularity of "green building", and through this difficult path, made man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ecological before,Chinese can slowly overcome difficulties, to work together, to us the same nature,building up our beautiful homeland.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China;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1.背景 当代的中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自从赶超日本,便一跃飞身成为继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登上世界的经济奖台的背后,地产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选择,同时也是中国时代的选择。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着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绿色生态。返璞归真,“绿色建筑”或将是建筑发生改变的一个趋势。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深刻了解“绿色建筑”对绿色生态的贡献,从多方面对比“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差异;了解“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普及情况,调研在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实例和举例提倡呼吁“绿色建筑”在中国普及。 3.全面认识“绿色建筑” 3.1.“传统建筑”的特点 提及“绿色建筑”先得提及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相对于新生的建筑群体而定义的,所谓传统建筑不是年代上的差异,在这里我们是讨论建筑本身的设计问题。传统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建筑寿命短、建筑原材料不环保且不节能减排。以上几个特点我们会在下面与“绿色建筑”的相关特点进行比较,这里不做详述。

绿色建筑报告

绿色建筑结课论文 ——————食品安全当时在选报选修课时,由于必须得选修一门环境类的,当看到这门课时就觉得应该很有意义,所以就毅然决然地报了这门课。当然这门课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有许多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实例和资讯,令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老师请来了专家给我们上了一堂很现实的一课。最后是关于结课论文,老师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论文题目,我们可以从中选出一想我们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和专业对口的一项来写。 可是说实在的,计算机实在是没什么对口的题目,所以我选择了我比较感兴趣的一项———食品安全。一是觉得他比较贴近我的生活;二是因为前些日子食品安全被炒得沸沸扬扬,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批判之声;三是我本身对食品安全很在意而且很好奇。但是身为一名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觉得我不应该人云亦云的之道听途说,而不去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和了解这些问题。 其实在听到那些食品中毒事件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厂商太不负责任了,因为一般的食品都有使用食品添加剂,可吃别的就没事,怎么偏偏是了那些商家的食品就出现了生命安全问题。所以我主观的认为是厂商没有正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后我上网查看了相关中毒事件的说明,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食物中毒中的不是食品的毒而是黑心人的毒。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场上添加了过量的食品添加剂,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的数倍;或是使用了我国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学添加剂。因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酿出了无法挽回的惨祸,

就是不知道中毒者中有没有厂商的家人。而自己也免不了法律的制裁,这可谓害人害己呀。 而现今好多人开始注重食品是否添加防腐剂,无防腐剂的食品十分受到关注与欢迎,但那些食品中真的就没有防腐剂吗?还是说只是打着无防腐剂的幌子招摇撞骗呢?这些我都无从考究,但是只要是吃的东西都有一定的保质期。按国家标注添加定量的防腐剂可以增加保质期的期限,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和减少浪费,也是一种绿色节约方式。一味的追逐无防腐剂也许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再说了凡事食物就找无防腐剂的就能真正的脱离防腐剂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你吃的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但使我们每天做饭都避免不了油盐酱醋,而在我们所吃的油盐酱醋中就有食品添加剂,更别说我们日常吃的一些方便面和面包什么的了。 所以就我看来:不要盲目的追逐那些所谓的无防腐剂,最主要的还是看是否有国家的检验认证和厂家信息。就我买东西的习惯,我习惯买北京地区产的,因为北京作为首都,他的检查力度要比外的大得多;其次就是去一些正规的超市去购买,因为这里的食品经过的检查比较严格,比较不容易出问题,就算出了问题也比较有理赔的可能。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16094043.html,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杨昊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 摘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关继平 任泽杰

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关继平任泽杰 发表时间:2018-10-01T19:05:56.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关继平任泽杰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水平越来越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绿色建筑成为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滕州市远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5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水平越来越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绿色建筑成为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建筑领域,在建筑的运行过程中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并且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和高效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发展;对策 1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1.1绿色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必然是造价高昂,具有一流的采光、采暖、通风设施,绿地面积大,然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京津地区的四合院采取房子包围院子的建筑方式,不仅符合当地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冷空气的入侵,是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长江以南炎热多雨区,为了降温防暑,建造房屋时多采取屋檐出挑的开放式格局;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窑洞,冬暖夏凉,是完美的零耗能建筑,并且单位面积上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20%,造价低廉。因此,机械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片面的引进国外高昂的绿色技术与产品,单纯采用高科技技术营造人造景观、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并非真正的绿色建筑,只有节约非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环境协调统一,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1.2 绿色建筑局限于城市新建筑 我国的现有国情决定了城市建筑体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系统,而对农村传统民居的研究比较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多集中在城市新建筑上。实际上,农村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广大乡村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建筑,是我国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之处在于对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的最佳利用,其中蕴涵着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如福建民居、吊脚楼、竹楼、蒙古包等,是零耗能绿色建筑的典范。在当初社会有限的资源环境下,我们的前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建筑文明,其中包含了典型的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精髓。 1.3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为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1.4建筑节能主体不明晰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规划是政府的责任,与自身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必要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标示,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购买而已。因此,实际上很多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把墙皮打掉,或者更换窗户,拆掉天花板,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千家万户,要让老百姓了解绿色建筑,纠正他们有绿地景观、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的错误观念。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百姓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有了健康的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2 绿色建筑技术要点 2.1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节能技术,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实现建筑需要的采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它主要涉及到建筑规划(选址、朝向、绿化、体型)、材料(如结构、墙体、门窗、屋顶与地面等)、建筑设计(自然通风、采光、日照、遮阳、立体绿化等)。维护结构的更新换代是其中一个重点。 2.2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主动式技术指通过机械设备干预手段为建筑提供采暖空调通风等舒适环境控制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则指在主动式技术中以优化的设备系统设计、高效的设备选用实现节能的技术。其代表性的有光电幕墙(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建筑设备节能(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湖水源热泵、冰蓄能、LED 照明等)、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热)。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控制、低温辐射技术等 3 绿色建筑的对策 3.1土地和能源 节约土地与居住模式。“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因此,中国目前以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居民大部分要居住在公寓式集合住宅楼内,而不会像欧美发达国家,大部分住在独立式或连排式的小住宅内。但是节约土地不仅仅是建筑物占地少,建筑密度大和人口密度大的问题,还需要从 “土地生态价值”方面来思考。中国的能源问题首先是节约能源,花大力气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其次是能源结构问题,以及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问题。能源与环境密切有关,考虑两者关系,必须兼顾国情,考虑国家利益。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大多数城市,能源结构中主要还是燃煤。中国煤的储量大大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舍煤而改用油、气,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可以,一般城市,即使是大城市,也要慎改。 3.2建筑材料 (1)黏土砖。就地取材,价格低,但因为烧制黏土砖取土要毁坏耕地,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保护耕地非常重要和迫切,因此要限制和禁止实心黏土砖的使用。

绿色建筑之心得(总结类)

绿色建筑之心得 学习绿色建筑有些时日了,不仅仅局限于关于绿色建筑的知识,还有包括对于整体性的重要的了解。在能源缺乏的当今世界,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当是首当其冲。当前世界,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清楚的明白绿色建筑,本人还特别了查阅下国内外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资料: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世纪年代,而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世纪后半叶。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 )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年·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 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 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放眼历史,原生的绿色建筑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世界各地的原始住居及其发展所形成的体系已延续数千年,度过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人类部分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绿色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某些无知而又贪欲的人。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 世纪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如果人类

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可行性报告

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可行性报告 威海丰荟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7月5日

目录 1、可行性报告 2、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3、小区规划设计图

海映山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可行性报告 一、工程概况: 威海是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石岛位于威海东端,三面环海,与日、韩隔海相望,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拥有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石岛湾,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渔港。 海映山庄项目位于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坐落在植被繁茂的朝阳山南麓平缓的坡地上,东靠原石岛行政区,紧邻石岛湾学校,南向直通朝阳路,停立在项目场地即可看到大海及赤山风景区,周边医院、学校、银行、超市、市场、宾馆等生活配套齐全。该地块及周边环境特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旅游度假资源、经济条件、交通情况及很小的人口密度,使之成为养老度假,休闲旅游的良好资源。项目总用地15.5万平方米,大部分为废旧荒山,场地北靠朝阳山,南面黄海湾,北高南低,自然坡度在6%-8%之间,场地内零散建设一些荒废的破旧建筑、天然的池塘、乔木、草地,还有部分耕地。 该项目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2000余户高层、小高层为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和Townhouse为异形柱框架结构。公共建筑近15000平方米,包括商业配套、老年公寓。容积率为1.36,绿化率为43%。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老年公寓、商业服务设施、中心湖区景观、文化广场、运动场均已完成,二期工程正在施工,近8万平方米。共分三期开发,计划至2013年完成,包括所有公共建筑,配套设施。 该工程自2007年开工以来,首先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实施项目,2009年威海市房协评为城市住宅优秀小区,优秀环境配套奖,优秀节能住宅奖,最佳新技术应用奖,住宅全装修优秀奖,被中国房地产协会评为中国绿色健康住宅等,同时丰荟集团开发有限公司在威海四百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被评为AAA级资信,名列前三名。 二、示范目标 ㈠总目标: 1、将海映山庄建设成为山东省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2、将海映山庄建设实现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㈡示范的主要技术指标 1、节能65%。 2、中水处理实现。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 2.0.1 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 18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

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1.4 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3.2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3.2.2 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2.3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2.4 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按表 3.2.4-1 、表 3.2.4-2 确定。 表 3.2.4 -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困境及应对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困境及应对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央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来,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各项环保节能技术突飞猛进。绿色建筑作为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水涨船高,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就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来说,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与市场的期望值还存在落差。 一、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 大致算来,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已探索十年。如果说萌动期的绿色建筑带着“贵族化”的倾向,那么发展期的绿色建筑应该呈现出标准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特点。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这将是下一个十年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当前,缺乏有效的政府运行要素和产业技术要素是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开发商责任意识淡漠、设计机构的绿色建筑设计能力欠缺、绿色建筑的初成本投资不足等次要制约因素,共同制约着绿色建筑的发展。 缺乏有效的政府运行要素导致各方参与积极性低 在房地产行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指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将推行绿色建筑的宏观动力真正转化为微观动力。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曾表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是建立在国家觉悟基础上的、市场驱动的和旨在加速推进绿色建筑开发和实施的绿色评价体系。目前来看,我国缺乏有效的成体系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是导致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现阶段绿色建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空间有限,加之房价处于高位,市场认知度低,开发商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卖方市场格局主导下的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更多关注短期收益,对提升住宅品质的认识不够,推行绿色建筑的动力严重不足。作为国内最早实践工业化建造楼房的万科,其董事长王石曾坦言,“住宅产业化技术不是问题,疑惑就在于成本太高,住宅产业化的成本确实比较高,每平方米的造价比传统方式高出350元,按万科一年500万平方米的开发量计算,将会增加十几个亿的开销”。 与此同时,对于购房者来说,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成用户的负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掉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绿色建筑往往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 从英美等绿色建筑推行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绿色建筑的起步阶段,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是引导市场绿色之路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其绿色建筑相关产品的推广首先是从政府办公楼和公共建筑项目开始的,政府的积极支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此外,英美等国政府为支持绿色建筑,纷纷为本国绿色建筑的评估和实践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开发商和住户的额外支出,促使绿色建筑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初创期,政府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承担起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的替代推动功能,促进和培育各种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动员建材供应商、制造商、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设计事务所和物业公司等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并从法律上支持和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