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优秀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优秀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优秀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优秀教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

第 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从容说课

本节课内容需要约2课时完成。第一节课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

学生学过了A TP的知识,对于ATP作为能量的通货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

当问题明确后,学生探究的过程就会成为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比如在准备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等方面,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将学习引向深入,为下面的概念学习铺设道路。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这样就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然后从酵母菌转向其他生物,为学生介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通过学习细胞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再让学生联想其他事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广泛性。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2)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3)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

(4)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识记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有关酵母菌的知识。

[情境创设]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你所了解的有关酵母菌的知识有哪些?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比如平时我们吃的馒头、面包之所以松软多孔,就是因为在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经发酵产生的气体遇热膨胀所致。

2.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

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3.我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师生互动]

1.作出假设

师:要探究问题,首先得提出假设,你提出的假设是什么?

生:酵母菌发酵时所产生的气体是CO2。

2.根据假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你选择的实验材料:鲜酵母菌培养液。

(2)你选择的实验器具和试剂

器具:试管,烧杯,量筒,玻璃管(弯成门形),温度计,玻棒,橡皮塞(中间钻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石棉网,火柴。

试剂: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质量分数为0.1%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分别编号1、2,各注入质量分数为0.1%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3 mL。

②另取1支试管,注入鲜酵母菌培养液,注入量约为试管容量的2/3,试管口加塞。

③用弯成U形的玻璃管按图所示将盛有鲜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与2号管相通,并固定

于铁架台上,1号试管设为对照。

④将盛有鲜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置于35~38 ℃中水浴5 min。

⑤观察2号管内的颜色变化。

⑥向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滴加0.5 mL溶有0.18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不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

提出意见。其他各组设计方案等老师认可后开始做实验。

3.实施实验

按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4.分析与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本小组结论。

5.表达与交流

与其他小组交流。然后,各小组代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在班里说出细胞呼吸有几种方式,每种方式的条件和产物有什么区别。

[教师精讲]

1.生物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对照实验是最有效的方法。

2.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发酵时所产生的气体是不是CO2?首先要考虑的是酵母菌发酵所需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控制?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检验CO2?又因为酵母菌发酵时还可能产生酒精,所以还要考虑的是如何检验酒精。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设计实验步骤。

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如是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则假设成立。如是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应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评价反馈]

学生做课堂练习题、教师检查评讲:

1.在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对比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设置两个实验组,互为对比实验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对比实验

C.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D.只要实验现象明显,有没有对比实验对实验结论都没有影响

2.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乙醇浓度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乙醇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兼性厌氧呼吸(2)有氧呼吸(3)酵母菌本身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掉了

[课堂小结]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实验原理:(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情况。(2)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实验步骤:①取2支试管,分别编号1、2,各注入质量分数为0.1%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3 mL。②另取1支试管,注入鲜酵母菌培养液,注入量约为试管容量的2/3,试管口加塞。③用弯成U形的玻璃管按图所示将盛有鲜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与2号管相通,并固定于铁架台上,1号试管设为对照。④向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试管滴加0.5 mL溶有0.1 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2号试管中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5.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产生CO2气体,在无氧条件下产生CO2同时产生了酒精。

[布置作业]

写好实验报告。

[课后拓展]

1.发酵

无氧呼吸如果不用于高等动植物和人体,而用于微生物则叫做发酵。发酵与无氧呼吸的共同点是:H+和e的最终受体都不是氧,并且呼吸底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所以最终形成的产物有酒精、乳酸等。需要指出的是,发酵工业上所说的发酵,并非完全是无氧的,如醋酸发酵就是需要氧的。

图5-3-1 酒精发酵过程与乳酸发酵过程简图

酒精发酵酵母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以酒精发酵的形式进行无氧呼吸,这是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乙醇脱氢酶。

酒精发酵的第一个阶段,与糖酵解的步骤完全相同。然后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就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脱羧形成乙醛,乙醛则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糖酵解产物——NADH还原为酒精(乙醇)。酒精发酵的总反应式是:

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概括地说,1分子葡萄糖经过酒精发酵后所提供的可利用的能量,只是糖酵解过程中净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4第4节单细胞生物[林萃华]【市一等奖】优质课

新设计 新增了白板设计:1、在导入环节,利用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事件导入,并利用聚光灯的功能,适时突出屠呦呦头像,引起学生注意。 2、练习中充分利用白板技术,采用了生机互动,调到了学生学习兴趣,做到了在玩中学。 其他新设计:1、对于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我除了让学生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之外,还利用视频影像的直观性,加深印象,突破难点。 2、把重点问题:草履虫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分成5个小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降低了难度。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探讨,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3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者是七年级学生,刚刚认识和接触生物学科不久,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深入浅出地介绍单细胞生物。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胞的结构等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学生不难理解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 4重点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难点:①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社会热点问题导入 师问:“大家听说过屠呦呦吗?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屠呦呦的信息?”展示课 件(利用聚光灯功能,突出屠呦呦头像),“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提取的青蒿素能有效的治疗疟疾病。”“疟疾是由疟原 虫引起的疾病,大家看看疟原虫什么样”PPT展示 “身体是有几个细胞构成的?” 在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看PPT,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单细胞生物 活动2【讲授】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先认识几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疟原虫、变形虫等),及与人 类的关系 2、学生看书总结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它们和人类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活动3【活动】实验探究草履虫外形和运动 1、师介绍实验目的和任务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4【讲授】难点问题分解讨论 小组讨论草履虫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老师把此问题分解成5个小问题,学生分 组讨论:1.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依据是什么?2.草履虫可以运动吗?它 靠什么运动?3.草履虫是怎样摄取食物?4.草履虫是怎样呼吸的?5.草履虫是怎 样排泄废物的? 学生观看草履虫生活的视频,后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活动5【练习】巩固提升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教学建议 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和全书的最后一节,认识单个细胞也能构成一个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生物体。首先以单个细胞能否构成一个生物体的争论吸引学生的思考。再用草履虫的培养叶观察,判断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设计实验,看看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做出反应。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实际用环节介绍了更多单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如球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教学建议 身边事 1.以课本中的讨论作为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直接以“一个细胞能构成生物体么?”引发学生思考。 3.让学生取一滴水,观察水中的生物体,请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结构是怎样的?直接导入探究 竟环节中。 4.复习上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细胞的结构,说说一个细胞可否构成一个生物体呢? 探究竟 本节“探究竟”活动安排了两个大类的活动:观察和探究。观察活动又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要组织好这两个活动。 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面吸取少许液体,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即可。草履虫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不易观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方法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对草履虫生活的看法,并思考回答草履虫是不是一个生物体。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只能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但是,并不能说明它是单细胞生物,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是学生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所以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或准备好相应的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第二个观察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说出他们的理由。最后得出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能构成一个生物体。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材料让学生观察,或者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单细胞生物的存在。 教材安排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也是想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活动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把它安排在完成第一个观察活动之后进行。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小辞典”和“技能卡”的帮助下,完成探究活动。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和做实验,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探究活动,学习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实验完成后的讨论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每个小组谈谈他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还要学会评价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3)学生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童义。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2)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有氧呼吸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过能量,那么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硝化细菌的化学合成作用),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

样进行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呼吸。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什么,指的是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的,这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细胞呼吸指的是什么,它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请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介绍细胞呼吸其实就是糖的氧化。Ppt展示光能—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细胞呼吸--将能量释放供机体利用,根据有无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说明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这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主要形式。 教师:结合木头的燃烧的过程,它是一个较剧烈的化学变化,在高温下发生产生光和热,细胞呼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产生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则变成热能释放出去。比较细胞呼吸的过程,总结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糖的的氧化过程, 教师:提问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学生:线粒体 教师:PPT展示线粒体结构模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线粒体各部分结构,细胞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所以称其是动力车间。 教师: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让学生阅读书本P73-74,然后请同学回答哪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场所。 学生:阅读并回答三个阶段及场所。 教师:解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过程,并书写每个过程的方程式,和同学一起来配平方程式,对[H]进行解释,它是一种脱氢酶的辅酶,其实就是脱氢酶脱下的氢然后给它拿着,待会给第三个环节利用,NADH是还原型的,NAD+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糖酵解)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4节《单细胞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 难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三、教学准备 采集或培养的草履虫、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器具、自制课件 四、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甲藻。 讲述: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单细胞生物。它们广博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滋润的土壤中。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它们能独立完成各项生理活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细胞生物。 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以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探究新知 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实验:观察草履虫 明确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提示:

(1)在培养液的表层取材; (2)在低倍物镜下观察; (3)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便于观察。 观察后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草履虫形态: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底; 运动方式:旋转式运动。 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注意事项后,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方式。通过实验,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草履虫的结构 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68页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学习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1)草履虫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生命活动: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伸缩泡——排泄废物。 3.指定一位同学边指模型边进行讲解,带领全班同学再次熟悉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播放视频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总结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利弊: 1.许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能净化污水;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Ⅲ) 1、探究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控制变量,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本实验各变量的控制 A. 有氧装置 ①自变量控制:空气通入,保证O2充足。 ②无关变量控制:空气通入NaOH,去除CO2? ③观测指标(原理: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绿→黄)?石灰水浑浊程度大、溴麝香草酚蓝变黄时间短,则说明产生的CO2多。 B. 无氧装置? ①自变量控制 B瓶刚封口时,锥形瓶中有O2,过一段时间,B中O2耗尽后,再连通

澄清石灰水。? ②无关变量控制?待O2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排除有氧呼吸干扰。? ③观测指标(原理: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将95%重铬酸钾分别滴入A、B中酵母菌培养液滤液(2mL装入试管,标1、2),混匀后观察其颜色变化,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 二、有氧呼吸 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均发生于线粒体) 3、线粒体结构(Ⅱ) (1)双层膜? 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膜: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2)嵴:使膜表面积增加,更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 (3)基质:含有少量DNA和RNA,含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4、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Ⅱ) 总方程式:

(注意:各阶段所需酶不同,第一阶段无氧参与。) 三、无氧呼吸(Ⅱ) 1、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情况下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酒精、或仅产生乳酸,释放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 酒精发酵实例:酵母菌、苹果果实。 乳酸发酵实例: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动物骨骼肌细胞。 3、过程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Ⅲ)2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1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1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念草履虫的稻草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擦镜纸、脱脂棉、解剖针、食盐、蔗糖,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已学习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它们的结构复杂,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呢? 新授 第三节单细胞生物(板书)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分布于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中,平时很难见到。看书上不同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草履虫,书本P43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澡等。 单细胞生物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怎样呢?又是怎样完成生命活动的呢? 见书P41第1节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中特点 (看书并描述) (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2、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挂图、观察)

(1)形态:像倒转的草鞋底。 (2)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 3、生命活动 (阅读、投影、填充) 运动:纤毛摆动 营养: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缩泡、表膜 呼吸:表膜 生殖:细胞分裂 思考(投影)简答: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不仅依靠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完成《生物实验》P17探究报告1~4) 指导1、学生2—3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的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例如,草履虫能够对某种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 3、参照4—7,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 (提出建议并巡回指导) 学生探究 (1)制作临时装片 教师建议放少许棉花,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2)对照书本P41图,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 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假设和实验设计进行探究。 (3)注意点:(a)若用化学物质注意量小且颗粒细。 (b)若探究光注意遮光后,再观察,动作要迅速。 (c)观察时物镜不碰到载玻片上的液滴。

教学设计:单细胞生物(优质课)

设计人:_______________ 备课时间: 2019 年8 月 25 日编号:____________

作业/拓展1、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衣藻 C、草履虫 D、水绵 2、草履虫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通过下列那一结构完成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表膜 D、伸缩泡 3、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A培养液的中层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C培养液的表层D培养液的下层 4、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B利用纤毛摆动做螺旋运动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他对外界的有力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 )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理念: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评价驱动教学,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实现有效教学。 2.内涵:(1)既定教学目标、课中学习目标及评估目标三者内容上的同一性(2)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评估工具三者本质上的同一性

3.基本程序与原则:以“教学效益”为纬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智慧与能力”为经线,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处理好三个程序: 制定学习目标(回答:什么最值得学习)——设计课堂评价(回答:如何证明实现了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回答:怎样安排教学活动帮助达标)。 4.构成:包括四部分:(1)学习目标的设置(2)评价任务的设计(3)教学设计(4)作业/拓展设计。 5.操作方法: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依据制定目标的三个依据:课标在哪里?——回答:学生需要学什么?文本在哪里?——回答:学什么最有价值?学生在哪里?——回答: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制定出准确、清晰、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明确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至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第五,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在设计、实施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作业的问题,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什么目标的,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如何反馈作业结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等。 第六,撰写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思考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等,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实现专业成长。

植物细胞培养

植物细胞培养 一、定义 ●在离体条件下,将愈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 荡培养,得到分散成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植物中含有数量极为可观的次生代谢物质,是各种色素、药物、香精、酶等天然 产物的主要来源。 ●植物细胞培养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产率 2、缩短周期 3、提高产品质量 4、易于管理,减轻劳动强度 因此主要用于生产色素、药物、食品、酶、精细化工产品等次生代谢物。 二、培养基 常用MS培养基,另外还有B5、N6、NT、AA、KM8p等培养基 三、单细胞培养 1、制备方法 (1)机械法(机械磨碎、切割) (2)酶解法(目前最有效的获得单细胞方法) (3)愈伤组织诱导法(高频振动愈伤组织) 2、培养方法 (1)平板法(似微生物平板培养) (2)看护培养与饲养层培养法 看护培养:将单个细胞接种到滤纸上再置于愈伤组织之上进行培养。 饲养层培养:用处理过(如X射线)的无活性的或分裂很慢、不具分裂能力的细胞来饲养细胞。 (3)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将一定密度的悬浮细胞在培养皿中形成浅薄层,封口静止培养。

(4)细胞同步化: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植物细胞在悬浮培养中的游离性较差,容易团聚进入不同程度的分化状态,因此要达到完全同步化相当困难。 ①低温法:冷处理可提高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步化程度。 ②分选法: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直接将处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然后将同一状态的细胞继代培养于同一培养体系中。 ③饥饿法:在一个培养体系中,如果细胞生长的基本成分丧失,则导致细胞因饥饿而分裂受阻,从而停留在某一分裂时期。 ④抑制剂法:通过一些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如尿苷等,使细胞滞留在DNA 合成前期,当解除抑制后,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G1期的同步化细胞。 3、保存 (1)继代培养(高等植物、海藻等) (2)低温( 5℃~10℃) (3)冷冻( -20℃或液氮) 植物细胞冷冻保存方法: 在冰浴条件下加入预冷的冰冻保护剂,密封,继续冰浴15min,在-40℃停留2h后投入-196℃液氮罐中保存。 植物细胞冷冻保护剂组成: 7.5%二甲基亚砜(DMSO)+0.5mol/L山梨醇+5%甘油+5%蔗糖 四、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1、生产药用植物代谢产物(紫杉醇、苷类等) 2、生产天然食品、食品添加剂(可可碱等) 3、生产杀虫剂、杀菌剂(鱼藤酮、除虫菊脂) 4、生产饲料、精细化工产品(桑叶、橡胶等) 五、植物细胞的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 1、培养特性 (1)细胞本身特性(生长慢、易结团、易损伤、易污染) (2)培养液流变特性(黏度增高) (3)气体传递与影响(O2与CO2需平衡)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三、教学时数 本节内容需要约2课时完成。第一节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本节讲述第二课时。 四、教学用具 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五、教学方法 结合PPT课件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六、学法指导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生活中的食物图片,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2: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大家知道,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可以释放出其中的能量。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内怎样才能释放出来呢? (回答:有机物必需分解才能释放其中的能量。) 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细胞要生活在常温常压下,这就意味着在细胞内葡萄糖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出能量。在细胞中应该有一个类似葡萄糖燃烧的过程,可以将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但又不伤及细胞。又由于生命活动是持续不断的,需要葡萄糖将储存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随时被细胞利用。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也叫做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线粒体 (2)过程 请观察,第一阶段的变化 提问: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型[H]和少量ATP。)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提问:这个阶段在哪儿进行?(回答:细胞质基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 点总结 《ATP的主要——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一、相关概念: 、呼吸作用: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

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考点·助力 .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是怎样的关系?是否需要ATP 水解供能? 人与鸟类和哺乳类维持体温的能量都是细胞呼吸。在这些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等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除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外,其余的则转化成热能,可以直接用于提升体温;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除了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外,有一部分也能转化成热能,用于提升体温。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还需复杂的调节机制。 2.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1单细胞生物-教案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单细胞生物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在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就提到——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本节内容又是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开始的,所以与细胞相关的知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 而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同学们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更不了解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是如何反应的。这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学生能否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能否说出草履虫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能否使用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能否设计和进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据此教师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利用草履虫模型,让学生自学,并对图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提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是如何完成吃喝拉撒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理解草履虫怎样进行消化、吸收、排遗、排泄等生命活动过程。 3.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中,加强对显微镜使用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体会草履虫对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时,理解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2.说出单细胞生物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草履虫“吃喝拉撒”的猜想和交流,培养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学会科学探究,加强显微镜的熟练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模型学习和“吃喝拉撒”的猜想、合作学习,增强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课前准备 1.草履虫模型每组一个。 2.采集、培养好草履虫。准备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需的实验器材。 ▍流程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动物是大家最熟悉的类群了,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你知道,现今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哪种吗?(蓝鲸)对了,我再来考考你,地球上最小的动物又是哪种?它生活在哪儿?怎样生活? 学生的答案有:蚂蚁、螨虫、细菌、细胞…… 其实,最小的动物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是指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例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流程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利用模型来自学,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初中生物_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1、运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装片。 2、识别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细胞结构。 3、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4、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5、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和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学生从开始练习使用显微镜,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都是使用显微镜观察不会移动的材料。而在本实验中,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能够运动的草履虫。因此,适当控制草履虫的运动并且不影响它们的生命活动,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 利用事实说明: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物体。学生通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生物体从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所有的生物体都有从细胞到个体的结构层次吗?本节实验课提供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有助于学生亲身体验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些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自然地渗透科学态度与世界观的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前准备: 1、、草履虫培养液;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吸水纸、棉花纤维、 3、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单细胞生物 一、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本节课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主要在提供学习材料、提出问题、解释疑难、鼓励学生等方面发挥帮助者的作用。可是实际上课过程中,教师已经习惯了在头脑中先设定一个“最标准的答案”;学生们也习惯了“老师那里必定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实际上丧失了探究学习最大的目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本质。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七年级学生存在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本节课我将草履虫实验加入到课堂中,一定会引起孩子们的兴奋,所以一定要注意课堂纪律的强调,做到有收有放。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大胆发言、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教学活动。

植物细胞实验报告_1

植物细胞实验报告 篇一: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篇二:观察植物细胞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 篇三: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报告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报告目的要求: 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稀碘液,滴管,纱布,吸水纸,显微镜方法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 1、准备: (1)用洁净的卫生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表皮上,轻轻划出边长为2㎜~5㎜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从小方格内的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表皮,并将其浸入载玻片的水滴,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

的水滴中,然后轻轻地盖在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有气泡。 2、染色: (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2)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3、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 (1)取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4)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为止(注意:眼睛一定看着物镜)。 (6)两眼同时睁开,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随时准备画图,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高中生物考点练习:细胞呼吸(解析版)

高中生物考点练习:细胞呼吸 一、单选题 1.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t1→t2,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下降,但与O→t1段相比,下降幅度变小,故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比较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时,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较高,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t3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与t1时产生CO2的速率近似相等,相同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比有氧呼吸少,可见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B正确;由题意可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获得的,若降低10 ℃培养,则呼吸速率下降,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因酵母菌在后期进行了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故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会变成灰绿色,D正确。 2.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甲装置液滴不动,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C.如果甲装置液滴右移,乙装置液滴左移,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D.如果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液滴移动代表氧气消耗量,乙中是蒸馏水在无氧呼吸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量相同,液滴不会变化,如果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液滴向右移动。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故A正确。甲装置不动说明有无氧呼吸,乙装置右移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在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甲不会右移乙不会向左移动,故C错误。甲左移说明有有氧呼吸,乙向右说明有无氧呼吸,因此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故D正确。 3.下图装置用以测量小白鼠的呼吸过程中气体消耗的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经数小时后U形管a、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答案】C 【解析】因为小白鼠呼吸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b处上升,a处下降。 4.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 导学案

细胞呼吸-学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细胞呼吸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听课手册P26,知识梳理。 3.标出图中需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的名称。 4.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总反应式 释放能量一分子葡萄糖释放产生相当于________分子ATP的能 量,实际合成_____________个ATP。 一分子葡萄糖无氧呼吸合成_____________ 个ATP。 5.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思考:呼吸作用实验常见试剂及措施 ⑴常用试剂及作用:NaOH ;Ca(OH)2。

⑵若用种子,遮光与否对实验不产生影响,若用叶片或幼苗,则必须处理。 ⑶控制无氧呼吸:装置要,溶液配制要用水。 5.完成P27例1,变式题。 典例1、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电子传递消耗氧生成水的过程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典例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 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 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典例3、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典例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的发酵就是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运输O2,也可进行有氧呼吸 C.剧烈运动时,人体内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细胞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教案_11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你知道的单细胞生物有哪些? 2.取草履虫时,要用滴管从培养液的层吸一滴培养液。这是因为。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若想进一步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应借助进行观察,原因是。 3.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采取的措施是。 4.观察教材P68图片回答:草履虫的表膜功能是;纤毛的功能是; 胞肛的功能是;收集管和伸缩泡的功能是。

悟疑活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草 履虫是怎样的?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临 时装片。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 鼓励性评价,并补充说明 要点。 教师播放有关草履虫 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 进一步通过观察了解草履 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 点。 指导学生讨论、总结: (1)如何判断草履虫的前 后端? (2)草履虫如何进行运 动、消化、呼吸、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注意的问题。 学生回答:看到一些小白点。 思考回答:为什么从培养液的表层取草履虫? 学生分组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运动方式,观察时可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尝试完成探究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纠正失误之处。 欣赏视频,形象地了解草履虫的摄食和消化,呼吸和排泄、对刺激的反应等特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 有害: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 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 生物的形态特点和行为方 式。 观看课件,了解单细胞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鱼类的饵料、净化污水 等。 有害:危害人类健康、 形成赤潮等 完成探究活动。 拓展运用 迁移升华 探讨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给草履虫不同的刺激,看草履虫如何运动? 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中考赏析 (2010·南通)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将() A.停止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向食盐方向运动 D.从右向左运动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回扣本节教学目标;教师完善板书,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一下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下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 呼吸》知识点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考点·助力 1.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是怎样的关系?是否需要ATP水解供能? 人与鸟类和哺乳类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都是细胞呼吸。在这些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等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除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外,其余的则转化成热能,可以直接用于提升体温;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除了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外,有一部分也能转化成热能,用于提升体温。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还需复杂的调节机制。 2.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