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案例一金陵电厂“5.1”电气误操作人身伤亡事故情况通报

事故案例一金陵电厂“5.1”电气误操作人身伤亡事故情况通报

事故案例一金陵电厂“5.1”电气误操作人身伤亡事故情况通报
事故案例一金陵电厂“5.1”电气误操作人身伤亡事故情况通报

附件:

金陵电厂“5.1”电气误操作人身伤亡事故情况通报

2011年5月1日,燃煤机组中班运行人员在执行“#1机6KV61C 段母线由备用电源进线开关61C02供电转冷备用”操作过程中,发生一起人员违章操作导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的人身伤亡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

5月1日白班,根据#1机组B级检修工作安排,运行准备将#1机组6KV61C段母线由运行转冷备用,以便于第二天61C母线停电清扫。从上午9:00开始,当班运行乙值进行负载转移操作,至下班前完成了61C段母线上所有负载转移。16:00运行电气专工交待中班值长,当班期间需完成6KV61C段母线由运行转冷备用操作,并特别交代61C段母线转检修操作由5月2日白班根据工作票要求完成。运行中班接班后,值长安排实习副值班员吴恋水担任监护人、巡检员B李俊杰担任操作人执行该项操作。两人接受操作任务后,吴恋水填写了操作票,经李俊杰签字并经值长审核批准后,于19:05开始进行操作。19:07操作人员通知集控室值班员在远方拉开61C段备用电源61C02开关,而后按照操作票逐项操作,将61C02开关拉至试验位臵,取下二次插头,61C 母线转入冷备用状态。根据有关人员陈述和事后调查,61C母线转成冷备用状态后,操作人员按照操作票第16项操作内容进行“在#1机6KV61C段备用电源PT上端头挂接地线”的操作。由于

柜内带电,电磁锁闭锁打不开柜门,于是监护人联系检修人员用解锁钥匙打开柜门,随后未经验电,即开始挂设接地线,发生了电弧短路。

19:26 集控室监盘人员发现#02启动变跳闸,汇报值长后,立即派两名巡检人员去#1机6KV开关室检查,两人到达开关室后,看到6KV开关室冒出浓烟,并且发现吴恋水受伤坐在6KV开关室门口,两人立即向值长进行了汇报,值长随即安排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赶至6KV开关室将仍在开关室内的李俊杰救出。在得知人员受伤情况后,值长立即拨打120报警电话,并汇报相关领导。20:10,120救护车到达现场与厂值班车一起分别将李俊杰、吴恋水送往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经医院全力救治,监护人吴恋水已于5月1日22:10转入该院烧伤科病房治疗,操作人李俊杰终因伤势严重,于5月2日22:20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情况

事故发生后,电厂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进行救援。电厂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现场布臵抢救伤员和现场的事故处理,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并安排专人看守,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并按“三个渠道”上报的规定向分公司、股份公司汇报事故简况,同时成立了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和事故调查组,分别负责人员的救治及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发后分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现场指导伤员救治和现场的事故处理,并组织对事故发生过程、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集团公司安监部、股份公司安监部于5月2日赶到电厂,调查事故情况并指导现场工作。事故发生后,为了减少事故的负面影响,电厂随即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三、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通过对现场详细勘查、取证、询问和分析,初步分析认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1、直接原因:

(1)操作票填写错误,审核、批准不仔细,未能发现填写的操作错误项。

根据“#1机6KV61C段母线由备用电源进线开关61C02供电转冷备用”操作任务,不应该填写挂接地线操作项,更不应该填写“在#1机6KV61C段备用电源PT上端头挂接地线一组”的内容。

运行人员对系统不熟悉,操作票审核未对照电气一次系统图认真核对,没有及时发现操作项中在带电侧挂接地线的错误。

操作票不是操作人填写,而为监护人填写,缺少了审核环节;值长审核不严,未能发现操作票中明显错误。

(2)未按操作票进行操作,未执行操作票中“验明#1机6KV61C段备用电源PT无电”操作项,跳项进行“在#1机6KV61C 段备用电源PT上端头挂接地线一组”操作。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携带验电器,对#1机组6KV61C段备用电源PT未进行验电即挂设接地线,造成了6KV61C段母线备用电源侧短路。

(3)运行人员执行操作票存在随意性,在操作票和危险点

分析与控制措施执行未全部完成时,执行打勾已全部结束,操作结束时间也已填写完毕;并且未按照操作票顺序逐项操作,存在跳项和漏项操作的现象。

(4)“五防”闭锁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运行人员擅自通知检修人员解除61C段备用电源PT柜电磁锁,失去了防止误操作的最后屏障。

2、间接原因:

(1)运行人员过于依赖运行专工,独立分析、判断和审核把关能力欠缺。

(2)操作人、监护人、批准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工作作风不严谨,操作票制度执行不严肃。

(3)操作组织不力。此次6KV母线倒闸操作部门领导重视不够,没有部门领导、专业人员在现场对操作进行监督指导。

(4)操作人员安排不合理。操作人李俊杰为08年进厂的巡检员B,监护人吴恋水为07年进厂的实习副值班员,两人虽已取得了电气岗位的当班资格,但技术水平仍不高,从填写操作票到进行倒闸操作都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

3、根本原因:

(1)安全生产管理不严,使得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

(2)工作作风不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能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检查、发现问题。

(3)管理不细,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技术措施不全面,“两票”管理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四、暴露问题

1、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责任心欠缺。操作票应由操作人填写,实际执行中由监护人填写;操作人应一次性带齐所需操作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实际执行中操作人既未携带验电器,也未携带绝缘手套、绝缘鞋和防护面罩;该项操作还未全部执行完毕,所有操作项目已全部打勾,操作结束时间也已填写完毕,未按照操作票顺序逐项操作,跳项操作;各级人员未能对操作票进行严格审核,未能发现操作票中明显的错误。

2、未能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深刻吸取公司系统内已经发生的类似事故教训,对于相似问题,未能做到举一反三,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好相关预防措施。虽然按要求相继开展了各种专项安全检查,近期也开展了春季安全大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制订了较为完善的防范措施,但是却未能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3、运行管理部门对非经常性电气操作重视不够,重要操作组织措施不明确,专业技术管理不到位,典型操作票不够完善。对于类似6kV母线由运行转冷备用的非经常性操作应事先制定措施,并填写好操作票,经审查后在专业人员的全程跟踪监督指导下进行。暴露出部门对重要操作不够重视,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4、“五防”管理存在漏洞。虽然制定了应急钥匙管理规定,

但运行人员未能认真执行,私自通知检修人员解除电磁锁;解锁钥匙管理仍存在漏洞,检修人员私下藏有解锁钥匙且随意解锁。

5、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事故中,操作人员对电气操作的严肃性没有充分认识,没有认真执行操作票制度,工作中没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认真执行“四关四对照”,暴露出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员工安全培训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6、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不扎实。运行人员在进厂3-4年后,仍未能达到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技能水平。反映出部门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培训效果不理想,运行人员上岗考核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7、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执行不严、流于形式。操作前虽已制定了相关风险预控措施,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能按照预控措施中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使操作风险失去了控制。

五、整改措施

1、将5月份确定为电厂安全生产月,制定好活动计划,组织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一次“安全为谁,安全依靠谁”大讨论,深刻反思此次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全面查找安全生产管理“严、细、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厂范围内对各生产岗位全面进行隐患排查,查找自身及身边存在的违章行为,对查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2、加强#1机组B修期间的安全管理。机组检修期间实行厂领导、部门领导带班制;对B修各检修队伍人员状况、检修区域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的排查梳理,将所有检修区域划分到责任人,对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逐一分析并做好预控措施,确保机组检修期间的安全。

3、立即在全厂开展“两票”专项检查,深入查找“两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运行部进一步补充完善热机、电气典型操作票。

(2)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管理流程,制定清晰明确的“两票”执行流程在现场进行公布。

(3)安监部、运行管理部门加强“两票三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动态检查和考核,制定“两票三制”执行红线规定,对跨越红线人员安排下岗培训。

4、在5月份增加召开一次安委会扩大会议,针对“两票”专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并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认真落实“四大工程”建设工作要求和措施,特别是强化对电厂各部门、各级员工、承包商队伍及员工的管理和要求。

5、强化运行操作管理。

(1)完善运行操作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操作人、监护人、值长、专工及运行部门领导在运行操作过程中的职责。

(2)完善重要操作时各级人员到位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3)对重要操作和非经常性操作,部门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并合理安排人员,加强操作力量,确保操作安全。

6、进一步规范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对于部门、专业下发的技术措施、专业通知、工作方案按规定严格履行签字审批手续后下发执行。

7、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员工安全技能、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1)每周举行专业知识讲座和技术讲评会。

(2)组织“两票”专项培训,做到人人过关。

8、全面修订各生产岗位的培训标准,对所有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新的岗位标准重新进行上岗资格认证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者降岗使用。

9、加强“五防”管理。

(1)在全厂范围内严格检查解锁钥匙的拥有、使用情况,对违反规定私自藏有、使用解锁钥匙的人员严厉追究其责任。

(2)将重要设备的电磁锁统一更换,并在所有电磁锁位臵贴上相应警示标识,提醒人员不能随意解锁。

10、结合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两票”中危险点分析预控的流程进一步明确。

(1)运行操作前,由值长组织操作人、监护人对操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操作过程中,

由监护人负责落实每一项预控措施。

(2)检修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班成员进行作业风险分析,确定相应的预控措施;作业过程中,由工作负责人检查危险点预控措施落实情况。

电厂事故案例

一.事故前情况:主变复役操作过程中,主变500KV开关热备用,变刀拉开. 事故现象:合变刀时,500KV I母线跳闸,动作保护两套母差及主变两套差动。主变所在串为不完整串,I母侧开关为双流变. 处理顺序: 1.立即停止操作,将保护动作情况与跳闸开关汇报调度,并注意监视各元件潮流,有过载与过稳定现象一并汇报。 2.根据调度要求检查母线与主变一、二次设备(要点:根据母差与主变差动保护均动作,且主变热备用状态,可以基本判断故障在主变I母侧带电得开关流变,因着重检查此部位)。 同时,可以检查故障录波情况。 3.查明故障点后(主变I母侧带电得开关流变内部击穿),汇报调度根据调度指令隔离故障点,确认母线正常后恢复母线运行。 4.检查主变一/二次设备正常后,汇报调度根据调度指令恢复主变运行。 二。事故前情况:500KV线路复役操作。 事故:在用开关对线路充电时,开关A、C相合上但B相没有合上,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跳开5041开关(A、C相). 处理顺序: 1.立即停止操作,将保护动作情况与跳闸开关汇报调度。 2.检查确认没有其她保护动作,检查故障录波,确认线路没有故障 3.确认5042开关具备送电条件,根据调度指令先隔离5041开关,然后以5042开关充电线路. 4.线路送电正常后继续检查故障开关:主要检查开关操作机构与合闸回路等二次回路。(故障原因:开关控制箱接头松动) 三.事故前情况:主变正常运行。 事故:主变跳闸,由主变冷却器全停保护动作未经延时直接跳主变。 处理顺序: 1.立即将保护动作情况与跳闸开关汇报调度,并注意监视其余主变潮流,有过载与过 稳定现象一并汇报. 2.由于主变冷却器全停保护一般经30分钟延时跳闸,所以可以基本判断保护误动。 3.确认主变冷却器正常,主变其她一、二次设备正常,汇报调度,根据调度指令停用 主变冷却器全停保护,恢复主变运行。 4.分析主变冷却器全停保护误动原因:主要检查保护二次回路,就是否有人工作,就是 否有受潮等. 故障原因:二次有人工作,回路未隔离清楚。 四.事故前情况:正常。 事故:500kV II母线跳闸,二套母差均未动作,故障录波器均无故障记录,保护动作情况经确认为检修状态得5032开关失灵保护启动母差出口回路,引起母线跳闸,故母差保护未掉牌。 处理顺序: 1.立即将保护动作情况与跳闸开关汇报调度,并注意监视各元件潮流,有过载与过稳定现象 一并汇报。 2.检查故障录波未动作与确认其她保护未动作,从而确认开关失灵保护误动,并汇报调度, 根据调度指令恢复母线运行。 3.分析保护误动原因:主要检查保护二次回路,就是否有人工作,就是否有受潮等。 故障原因:II母检修状态得5032开关停役,二次回路有人工作,失灵保护启动母差回路未隔离清楚. 五.事故前情况:正常运行。 事故:500KV II母线与一条线路跳闸,现场有爆炸声且伴有火光。线路对侧汇报单相故障然后瞬时发展为三相故障跳闸,未重合。经查,母线与开关间流变爆炸,500KVII母母差保护、线路两套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及后备距离保护动作。 处理顺序: 1.立即将保护动作情况与跳闸开关汇报调度,并注意监视各元件潮流,有过载与 过稳定现象一并汇报。 2.确认为母线与开关间流变爆炸后,根据现场规程组织灭火,灭火时确认故障设

电厂事故处理原则

总则 1.1 本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电气人员规定出处理电气事故或故障的一般原则,各重要电气设备事故或故障的具体处理要求由各相关单位制定细则予以明确。 1.1.2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茂名分公司炼油茂名分公司供电系统各单位。各有关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 1.2 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 1.2.1 尽快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1.2 2 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1.2.3 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 1.2.4 在处理事故时,值班人员及有关人员必须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力设法保持所负责的设备继续运行。当事故形势已经威胁到人身安全时,事故处理人员应选择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1.2.5 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交接班,交班人员应负责处理事故,接班人员协助处理,直到恢复正常运行。 1.2.6 凡是不参加处理事故的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发生事故的地点。 1.2.7 发生电气事故时,值班人员必须遵照下列顺序消除事故: 1.2.7.1 根据事故信号和设备的状况,迅速判断事故的原因; 1.2.7.2 如果对人身和设备有威胁时,应立即设法解除威胁,必要时可以停止设备的运行并及时汇报。 1.2.7.3 迅速进行检查和试验,判明故障的性质、地点及范围; 1.2.7.4 对所有未受到损害的设备,保持其运行; 1.2.7.5 为了防止事故扩大,应主动将事故处理的每一阶段迅速报告电力调度及车间值班人员,由车间报告上级机动、生产和安全部门。 1.2.8 处理事故时,必须迅速正确,避免事故扩大。 受令者在接受命令时,必须向发令者复诵一次;事故处理的发令者有条件时应作录音记录。听从电力调度(没有电力调度者为主管部门)命令执行后,要立即报告发令者。 1.2.9 事故处理完后,应做好详细记录。

发电厂集控电气事故处理

1.2.4 220KV系统的事故处理 1.2.4.1 周波异常的处理 ﹙1﹚电网周波正常应维持在50HZ±0.2HZ围运行; ﹙2﹚周波低于49.8HZ可不待调令,立即增加机组有功至最大,使周波恢复到49.8HZ以上,如机组已按额定出力运行,周波仍低于49.8HZ,应立即汇报调度,听候处理。 ﹙3﹚因电网故障,周波急剧下降,机组低周保护动作,发变组出口开关跳闸,此时将切换厂用电,立即与调度联系,并做好重新启动并网的准备。 ﹙4﹚当周波高于50.2HZ,应汇报值长,根据我厂情况调整负荷,调整负荷偏离了调度下的日负荷曲线时,应及时与调度联系。 1.2.4.2 保护动作,机组主开关拒动 ﹙1﹚现象 某机组发生故障保护正确动作而机组主开关拒动时,则失灵保护启动。与该机组连接在同一母线上所有元件跳闸,该母线失压。 ﹙2﹚处理 1)复归信号; 2)检查该机组厂用电源切换正常,特别是当Ⅱ组母线失压后,30号启备变将失压。此时应立即检查32号柴油发电机启动正常,确保32号机组保安电源正常。 3)迅速隔离故障点,恢复厂用电正常。 4)恢复母线上的其他负荷运行。 5)做好安全措施,通知维护人员处理。 1.2.5 线路停电操作: 1.2.5.1 线路停电时,先按调度命令停用该线路单相重合闸,待线路停电以后停用“启动失灵压板”。 1.2.5.2 检查拟停电线路负荷已转移或停运。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后拉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1.2.5.3 母线侧隔离开关操作后还必须检查其继电器屏、电度表、重动继电器屏切换正常,电度表电压显示正常,母差屏电压回路切换指示正常。 1.2.5.4 停电后根据需要将该线路单元解除备用并布置安全措施。 ﹙1﹚断开该线路的两组控制电源。 ﹙2﹚断开线路PT二次断路器。 ﹙3﹚断开该线路单元隔离开关的动力电源。 ﹙4﹚在需要接地点验电并推上接地隔离开关。推上分相地刀时,要逐相填写,并逐项检查该相地刀合闸良好。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20100611)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2)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2)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2) 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触电 (3) 四、带负荷推开关 (4)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 (5) 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 (7) 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 (7) 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 (8) 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 (9) 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 (9) 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 (10) 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 (12) 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 (12) 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3) 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4) 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 (15) 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 (15) 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 (15) 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 (16) 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 (16) 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 (17)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 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 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 1、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 1、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3、加强“两票”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严禁无票作业。 4、发电部加强对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及技术培训,并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不 要越限操作。 5、继电保护人员普查所有保护设备,凡有密码功能的一律将空码默认形式改为数字密码。完善警 告标志,吸取教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案例一: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简述】2003年5月31日,某电厂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2.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3.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防范措施】 1.紧急缺陷处理时,必须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并执行监护制度。 2.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3.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案例二: 保护设置错误引发的一起事故 2004-10-21T22:33,某电厂发生了一起保护误操作事故,造成2号炉被迫停炉。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 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1号炉出力204 t/h,2号炉出力210 t/h,1,2号机抽汽运行,电负荷均为50 MW;1,2号高压除氧器运行,1,2号给水泵并列运行。 2 事故经过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

电气专业事故预想参考答案 1、发电机温升过高 现象:发电机定子线圈、转子线圈或铁芯温度超过规定值;发电机进出口风温温差增大。 处理方法: (1)定子线圈和进风温度正常,而转子线圈温度异常升高,这是转子温度表失灵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允许值引起的,应检查转子温度表或减少三相负荷不平衡。 (2)转子线圈和进风温度正常,而定子线圈温度异常升高,这是定子温度表失灵或定子测温元件在运行中增大或开路引起的,应检查定子温度表或由检修处理。(3)定子温度和进口温度都增高,是由于冷却水系统发生故障,应通知汽机检查空气冷却器是否断水或水压过小、水温升高。 (4)进风温度正常,而出风温度升高,这是通风系统异常,应调整风道挡板,必要时停机处理。 (5)经上述处理温度仍无法降低时,应降低发电机无功及有功负荷,直至温度降低至许可范围之内。 2、发电机变为同步调相机运行 现象: (1)主汽门关闭并报警; (2)发电机有功功率表指示为负值; (3)发电机无功功率表指示升高; (4)定子电流表指示可能稍低; (5)定子电压表及励磁回路的仪表指示正常。 处理方法: (1)若汽机未发报警信号则不应将发电机解列,而应报告值长,请汽机运行人员挂上保安器,增加有功负荷,恢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2)汽机人员如在额定转速下无法挂上危机保安器时,则应降低无功负荷,将发电机与系统解列,降低转速,待挂上危机保安器后,重新并列带负荷,恢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3、发电机过负荷 现象: (1)“过负荷”报警; (2)定子、转子电流超过允许值; 处理方法: (1)发电机过负荷时,可首先降低励磁电流,减少发电机的无功负荷,但应保持发电机不能进相运行; (2)若降低发电机的无功负荷不能消除过负荷,则应根据值长命令,降低发电机有功负荷; (3)在系统事故情况下,联络线低周保护应使发电机解列单机运行,若该保护拒动,当频率低于49Hz时,可手动解列,待系统正常后再并列。这时应报告值长,按发电机过负荷参数表运行,并加强对发电机出口风温、定子温度的监视,对发电机进行全面检查,应无异常。 4、发电机升不起电压 现象: 发电机转速正常,升压时发电机定子电压升不起来。 处理方法: (1)检查励磁开关是否合上、起励电源开关是否合上。 (2)检查励磁回路、转子回路接线是否正确,有无断线和接触不良之处。(3)检查启励回路有无断线和接触不良之处。 5、发电机非同期振荡 现象: 1、定子电流表的指示剧烈的变化,且范围较大; 2、发电机和母线上各电压表的指示剧烈的变化; 3、有功功率表指示剧烈的变化; 4、转子电流表、电压表在正常运行值附近变化; 5、频率表的指示忽上忽下,发电机发出有节奏鸣音,鸣音的变化和仪表的变化一致; 6、发电机若装有强行励磁装置,可能间歇动作;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命是千山盛开的鲜花,生命是万里奔腾的长河,生命是驰骋大地的列车。人们歌颂大地,歌颂生命的宝贵。然而生命是脆弱的,安全事故就像一张血盆大口时刻都有将其吞噬的危险,那些用鲜血写成的教训,使我们能感悟到生命的宝贵,安全的重要。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增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杜绝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抵制违章指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抓安全、促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特总结以下安全案例,教育员工。 案例分析一 事故经过: 2018年6月28日,我中心注水工齐牧休假到期后,在回岗位途中与胡延林等人在采油队清424注水站聚众饮酒。因饮酒过多,齐牧与胡林二人在发生口角后出现斗殴事件,事件造成齐亨然面部毁容,胡延林右臂骨折。 事故原因及处理结果: 齐牧与胡林二人严重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出勤纪律管理制度和特殊违规及处理方式管理制度),在正常上班期间相互串岗并违反“禁止饮酒”禁令,导致发生斗殴事件且造成严重后果。 该事件最终由警方(派出所)立案和查后,作出决定:1、由胡林一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共计赔偿齐牧医药费十六万元并承担个人全部医药费;2、该事件给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经会议研究决定,将齐牧与胡林二人开除出本单位。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注水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2.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未能在日常工作检查中了解驻站人员的生活动态; 3.提高区队安全管理质量,保证生产安全和安全生产双轨道运行。 案例分析二 事件回放 2018年8月,注水工李牧、韩幕和韩每因没有严格按照注水站巡检制度正常巡检,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水处理管线断裂漏水,最终致使冒罐漏油流入周围农民林地,产生坏境污染事件。 事件原因及处理方式

电气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最新 版)

电气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2)注意厂用电的安全,设法保持厂用电源正常。 (3)事故发生后,根据表计、保护、信号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处理方案。处理中应防止非同期并列和系统事故扩大。 (4)在不影响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使设备继续运行。必要时,应在未直接受到事故损害和威胁的机组上增加负荷,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5)在事故已被限制并趋于正常稳定状态时,应设法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之合理,让系统恢复正常。 (6)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 (7)做好主要操作及操作时间的记录,及时将事故处理情况报告有关领导和系统调度员。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阎相环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 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 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2017-08-23 08:30 对于每一个一线的管理人员来说,安全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作者也相信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各种安全事故。虽然有很多安全生产法规,但是污水厂的运营管理中由于相对平淡,对安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疏忽,在污水厂从业多年的经历中,经历了很多的安全事故,很多事故由于种种原因是不会被人知道的。污水厂的安全教育材料有很多,大家也肯定有多种渠道去接触各种材料,作者只讲他经历过的,一定是挂一漏万,只是希望通过这些亲身经历的案例让大家感受到安全其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的,是需要我们要认真对待的。 电气安全 先从电气说起吧。污水处理厂是公认的用电大户,厂从高压到低压,从 10KV~220V的电气控制部分可以说遍布全厂,所以用电其实是最需要注意的安全围。 电气部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禁带负荷拉闸。这个我在一个污水泵的控制柜上看到过,那是一次检修,更换污水泵的接线鼻子,就是铜质的压接导线,需要拉闸然后更换。也不是一件很危险的工作,但是当时一位电气检修工人就没有和运行工人联系,以为早上通知的检修,他们一定就停泵了,就直接到总负

荷开关上拉闸去了。当时就有一个大概有篮球大小的火球飞出来了,当时的工人还是很机智,马上低头蹲下,才没有击中他,否则他的脸一定会被烧伤的。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任时刻一定要把负荷侧的电气设备全部都停掉以后,再拉合总开。这个在任一本电气安全知识上都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但是只是文字,因为见过,所以知道这个厉害,后来就是工作中,拉闸每次都会反复确认负荷侧没有负荷以后,才可以进行操作。 现在污水厂很多水泵都是潜水泵了。潜水泵的电缆都是防水的铠装电缆,但是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电缆的磨损导致漏电的情况,在检修中一定要断电后操作。曾经有过一次,还不是大型的电缆,是一台几个KW的小潜水泵,流量也不大,几个立,在一个中试的项目场地上的一个临时水泵,就是把一个池子里的水抽到另一个池子里去。当时水泵不抽水了,工作人员想把它提上来检查为什么不转,是不是因为泵的叶轮缠上什么了。因为当时水泵已经不转了,也没想很多,就直接用手去拽吊泵的绳子,想把水泵拽上来。当时就被220V 的电打到了,而且人受到电击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越受到电击,肌肉越会收紧,当时脑子里想的要放手,但是手部肌肉根本不听指挥的,因为工作人员当时正好蹲在水池的边缘上,水池离地面还有一米高的高度,受到电击,身体立刻失去平衡,直接栽倒水池外边的地面上了,就是因为栽倒地面,才让工作人员的手离开掉水泵的绳子,保住一条命吧。后来发现是水泵的电缆磨损了,火线露出来了,绳子沾了水成了导电体,火线上的220V通过绳子传导,而工作人员当时的工作鞋因为在池边行走,早已经湿透,失去绝缘功能,所以和大地形成了电流通路,导致受到电击。幸好失去平衡,否则真的会出现大的事故了。所以在这里要强调电气操作检修的时候一定要把电源拉下,绝对不能带电操作。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汇编 汇编:郝建伟 2012年4月10日 前言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学习,认清每一次事故的根源,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事故问责,进一步明确各自安全责任,使安全生产“可控、再控”,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反违章和安全监督监察力度,推行安全工作标准化,深化安全事故闭环管理,检查事故管理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避免解决事故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与松的问题,使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典型事故案例汇编》收集了我厂建厂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电气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各部门、各班组认真学习,接受事故教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举一反三,使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夯实生产安全基础,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目录 一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二黄台电厂110KV母差保护直流接地动作致Ⅰ母线跳闸 三黄台电厂220KVⅡ母线PT刀闸引线支柱瓷瓶污闪事故 四黄台电厂小动物造成发电机出线短路事故 五黄台电厂发电机转子内冷水回路堵塞致小修延期事故

六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整定事故 七黄台电厂#7机丙循环水A相CT下部接线处熔化导致停机事故 八黄台电厂#7机油隔离6KV电源老鼠短路致#7炉灭火 九黄台电厂#7机205开关B相CT爆炸事故 十黄台电厂6KVⅦ段母线室漏雨造成母线故障 十一黄台电厂#6机低真空停机保护动作 十二黄台电厂#7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发电机跳闸 十三黄台电厂#7发电机定子A相接地故障 十四金陵电厂“”电气误操作事故 十五金陵电厂“”电气设备事故 十六沁北电厂500kVⅡ母线由运行转检修过程中运行人员误操作事故 十七沾化热电厂“”全厂停电事故 (一)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84年10月12日,事故前总负荷 210MW,黄南线有功负荷为 5MW,6:12南郊变电所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我厂110KV黄南线距离保护I段动作跳闸,重合闸因投同期鉴定方式没有动作,6:20按调度命令合上黄南线103开关,恢复运行。 二、原因分析 根据录波分析,故障电流已达到另序1段保护动作定值,但没有动作,而距离I段保护动作。从原理及接线看距离I段系误动,经分析阴抗元件电流回路接线不合理。 PLH-12/AI型系上海早期产品,厂家说明书及水电部检验规程对接地距离切换为相间距离,从原理设计和对接线要求均没有明确的说明,我厂也没有研究、分析,特别对中调76年下达的距离保护整定值通知单提出停用接地距离同时另序变流器K值为的要求没提出异议,而后又对78年、79年通知单提出接地距离取消另序变流器K值的变动,由于对接线要求认识不足,没有做真的分析研究,也滑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仍按制造厂原接线运行,致使误动作事故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坚持严细作风,提高保护校验质量,确保保护的准确性。 (3)、加强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和请示,同时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对保护主接线的改变能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34-33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 与防范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前言 青岛某热电厂炉外水处理系统基本工艺为: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原水经原水加热器加热到18-25℃之后,进入盘式过滤器(DF)进行预过滤处理,然后经超滤装置(UF)进行深度过滤处理,超滤产水经过反渗透装置(RO)进行预脱盐处理,然后进入混合离子交换器进行二级脱盐处理,二级脱盐水作为该公司锅炉的补给水。炉内水处理基本工艺为协调PH-磷酸盐处理。 在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过程中,由于设备种类和水质品种繁多,影响安全运行的因素错综复杂。为指导运行人员合理调整运行参数、全面检查运行状况和安全操作运行设备,笔者对该厂水处理系统各个环节

的常见易发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事故分析与处理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2 原水加热温度超标事故 2.1 事故后果:加热器出水超温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盘滤装置、超滤膜甚至反渗透膜的超温损坏或烧毁事故,引起设备报废。 2.2 事故现象:(1)加热器出水的温度表显示数值偏高;(2)手摸盘滤装置及进出水管道较热。(3)严重时会导致DF、UF、RO产水量迅速下降。(4)严重时超滤水箱、反渗透产水箱顶部冒出热汽。 2.3 事故原因:(1)加热器控制失灵造成加热过量;(2)停运制水装置后忘记停运加热器。(3)加热器进汽阀门关闭不严实,造成蒸汽内漏。 2.4 事故处理方法:(1)发现加热温度过高时应迅速关闭进汽阀门,检查热水串入到了哪些设备,检查热水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发现热水串入后续设备且温度高于40℃时应立即放掉或置换掉其内部热水,然后查找超温原因。(2)发现温度稍微偏高时可及时

电气事故经典案例分析

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中,规定了把典型案例分析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使操作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 典型事故案例的分类 根据事故发生条件、环境及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可将案例分为3类。 (1) 具有普遍性的常规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通常发生在电气操作中,是常见的违章和误操作所造成的事故。 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及习惯性违章,例如,错接电源线,误拉、合闸等。这类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占事故的60%以上,所以培训时应适当增加此类案例的比例。 (2) 不同专业岗位的特殊性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通常发生在装置、设备的运行操作 中,造成这类事故除了违章操作外,还存在技术不熟练,工作能力差,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例如,倒闸操作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不规范操作及变、配电装置维护不当等。这类事故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一旦发生则危害性较大,应引起重视。 (3) 本单位发生的真实性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是职工在现场操作中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实例,一般由教师从职工本人的总结和生产车间收集、汇总的材料经精选、整理后编印成教材。这类案例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教育意义,实践证明:选好、用好这些案例,对于安全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把案例进行分类讲解和分析,提高了案例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第三类案例,具有直接的警示作用。 2 典型事故案例的选用 所谓典型案例,也就是说在事故案例选取中, 既要考虑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又要考虑其规律性和代表性。既能在正常的操作中起到警示作用,又可在对异常情况处理时做到举一反三,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对案例选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3点。 (1) 案例的典型性 选用的案例如果不具有典型性,职工就会认为与已无关,就达不到受教育的效果。典型性就是代表性,就是能对每一个职工都有启发教育意义。 (2) 案例的实用性 所选案例应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行业的不同有所区别。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的电工与矿山、机械制造企业的电工,在操作要求和规范上是不同的,因此所选的案例也不同。 (3) 案例的时效性 选用的案例应适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段,不要距今太远。例如,70,80年代的电气设备与现在大不相同,操作方法与要求也有较大区别。 典型的事故案例,是用生命财产换来的惨痛教训,总结好每一个案例,对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职工培训中,对每个案例要讲深讲透,不能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

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

火力发电厂电气事故案例汇编

电气事故 鸭溪电厂做50%甩负荷试验违章指挥造成#2高压厂变严重损坏 (2005年) [序]2005年6月11日9时42分#2机组在做50%甩负荷试验过程中造成#2高压厂变损坏,给整个试运及机组移交后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吸取经验教训,落实责任,督促各部门认真执行和落实防范措施,特通报如下: 【事故经过】 2005年6月11日9时30分#2机组首次带负荷至150MW,准备做甩50%负荷试验,试验前由于考虑到甩负荷应接近运行的实际工况,厂用电未按试验方案倒至备用电源运行。9时39分中试所试运指挥钟晶亮下令做甩50%负荷试验,运行值长向海扬接令并向中调申请同意后下令给电气运行副操王飞手动按下5022、5023开关跳闸按钮,同时锅炉手动停运B球磨机及D1、D4火嘴,机组甩负荷后带厂用电运行,汽轮机转速最高飞升至3061r/min,转速下降后在2748~2870 r/min之间波动,汽包水位随之大幅度波动(最高+160mm,最低-241mm),开大电动给水泵勺管开度至90%。9时42分钟,晶亮下令用并切方式切换厂用电,电厂参加试运人员及时向其提出不能采用并切方式,但其继续下达了并切厂用电的命令,运行值长向海扬接令后又向电气运行副操王飞下达了并切厂用电的命令,王飞用并切半自动首先切换6kVⅡA段厂用电源,在备用电源开关6202合上后拉开工作电源开关6201时, #2发变组故障跳机, 6kVⅡB段保护启动切换成功,检查高厂变复压过流,高厂变轻、重瓦斯,高厂变差动保护动作,#2高压厂变呼吸器处喷油。 事后对#2高压厂变吊盖解体检查发现低压侧A分支:A相线圈扭曲;B相线圈上部有两处匝间短路;C相线圈下部有多匝线圈烧熔、铁芯9处损伤、10片局部烧熔。 【事故原因】 1.发电机甩负荷后转速不能维持3000 r/min在2748~2870 r/min之间波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

电厂水处理典型事故的分析、处理与防范1前言 青岛某热电厂炉外水处理系统基本工艺为: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原水经原水加热器加热到18-25℃之后,进入盘式过滤器(DF)进行预过滤处理,然后经超滤装置(UF)进行深度过滤处理,超滤产水经过反渗透装置(RO)进行预脱盐处理,然后进入混合离子交换器进行二级脱盐处理,二级脱盐水作为该公司锅炉的补给水。炉内水处理基本工艺为协调PH-磷酸盐处理。 在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过程中,由于设备种类和水质品种繁多,影响安全运行的因素错综复杂。为指导运行人员合理调整运行参数、全面检查运行状况和安全操作运行设备,笔者对该厂水处理系统各个环节的常见易发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事故分析与处理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2原水加热温度超标事故

2.1事故后果:加热器出水超温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盘滤装置、超滤膜甚至反渗透膜的超温损坏或烧毁事故,引起设备报废。 2.2事故现象:(1)加热器出水的温度表显示数值偏高;(2)手 摸盘滤装置及进出水管道较热。(3)严重时会导致DF、UF、RO产水量迅速下降。(4)严重时超滤水箱、反渗透产水箱顶部冒出热汽。 2.3事故原因:(1)加热器控制失灵造成加热过量;(2)停运制 水装置后忘记停运加热器。(3)加热器进汽阀门关闭不严实,造成蒸汽内漏。 2.4事故处理方法:(1)发现加热温度过高时应迅速关闭进汽阀门,检查热水串入到了哪些设备,检查热水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发现热 水串入后续设备且温度高于40℃时应立即放掉或置换掉其内部热水,然后查找超温原因。(2)发现温度稍微偏高时可及时进行调整。 2.5事故防范措施:(1)制水装置停运之后要及时停运加热器、关闭进汽阀门;加热器启动之前一定要先启动制水装置运行。(2)设备处于停运状态时也要坚持定期对加热器系统进行巡检,以防蒸汽 阀门内漏引蒸汽向后串汽,造成设备烧毁。(3)巡检设备时不仅要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本文有5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年底了,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隐患哦。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 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发电厂集控电气运行专业管理制度及反事故措施汇编

发电厂集控电气运行专业管理制度及反事故措施汇编 1

发电厂集控电气运行专业管理制度及反事故措施汇编 为进一步落实”坚持预防为主, 落实安全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 的要求, 完善专业管理规章制度和各项反事故措施, 做好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更好的推动公司安全生产, 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发生, 针对公司各台机组设备的实际情况, 并按照《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制定本制度及反措汇 编。 本《汇编》在公司原有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的基础上, 经收集整理和补充完成。自下发之日起, 生产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 在管理和设备层面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 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和不断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 请发电运行部、设备管理部运行、维护人员及各部门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并纠正措施中的不符合项, 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以使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反事故措施更趋完善并能满足公司各台机组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一篇反事故措施 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接地故障的措施

1.300MW 发电机转子绕组概况 1.1 我厂#1、#2机组转子励磁回路采用三机有刷励磁系统#3、#4机采用静态励磁系统。为了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或两点接地损坏转子绕组, 特提出以下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2.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2.1 调整发电机无功负荷时, 注意严密监视AVR 、ABB 装置输出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发现有异常变化时, 及时汇报有关领导, 以便研究处理。 2.2 严密监视发电机转冷水温度; 转冷水每天化验一次, 并控制在每立方厘米5微西以内, 不合格时及时排污。 2.3 严密监视#5、#6、#7瓦的轴振及瓦振, 振动有明显变化时, 及时汇报有关领导, 超出规定值时, 经确认无误后打闸停机。 2.4 正常运行中每班用发电机高阻检漏装置检查一次, 并在运行日志 及计算机运行日志上做好详细记录。 2.5 运行中若发生发电机转子两点接地, 造成发电机失磁或无功负荷大幅度摆动, 导致发电机失步; 经确认无误后解列发电机断开励磁, 打闸停机。 2.6 若发生转子两点接地, 造成失磁保护动作, 立即切换厂用电, 减负荷打闸停机。 2.7 发电机事故处理中, 应密切监视其它运行机组无功负荷的变化情 况及220kv、500kv系统的电压变化情况;及时汇报总值长,以便协调处理, 并及时汇报网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