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

https://www.doczj.com/doc/9a1530661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有了我的答案、知识点总结、课件一学期不用操心联系QQ644532913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P3想一想议一议当海葵的触手碰到猎物时,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出刺死和毒液,将猎物麻醉和杀死,然后通过触手将猎物移入口中。

P4观察与思考1.水螅身体不能分出背面和腹面,也不能分出左侧和右侧,只能分出有口的一面与口相对的一面。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2.水螅靠触手捕食,并送入口中。食物进入消化腔后,内胚层的细胞能分泌消化液,在消化腔内由内胚层细胞把食物消化成微粒。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P7练习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腔肠动物( ABE)扁形动物(ACD)

A.没有肛门;

B.有刺细胞;

C.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

D.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 身体辐射对称。

2.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

3.不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支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支睾吸虫病。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P8想一想议一议 1.蛔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叫蛔虫病

2.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器官内?

3.儿童卫生习惯差。所以容易得蛔虫病?

P10实验 1.是 2.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一部分体节的刚毛固定在糙纸上,在体的壁肌肉作用下将其他体节拉过来,完成运动

3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官,环境中的氧气需要先溶于体表的黏液中,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血管由体表排出。如果蚯蚓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

P11练习 1.×× 2.BEF ACD

3.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做判断。

4.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会。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P12想一想议一议螺类背着贝壳缓慢爬行运动。

P12观察与思考 1.起保护作用 2.足:运动鳃:呼吸 3.入水管在吸水的过程中获取食物,出水管排水过程中排出食物残渣。

P15观察与思考

3.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具有分节的足

P16 附肢分节,出现了关节,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

P11练习 1.×× 2.A 3.腔肠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4.相同点: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

不同点: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同时,也限制了动物运动能力;

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运动更灵活,外骨骼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支运动更加灵活;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容纳更多个体。

5.1.4鱼

P19想一想议一议有脊柱:鱼、两栖、爬行、鸟、哺乳动物无脊柱: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脊柱对鱼的身体具有支撑作用,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使鱼可以在水中游泳

P22观察与思考 1.外形呈流线型,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运动阻力

2.不完全。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

3.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4.鱼的鳃是鲜红的,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不能从水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亡。

P23——

有些是用鳃呼吸——如:河蚌、虾,有些是用肺呼吸——如:海豚、鲸,有些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水螅

P24练习 1.完成下面的图解:鱼的体形:(流线型);鱼的体表特征(常有鳞片覆盖);鱼的呼吸器官(鳃);鱼的运动方式(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只有带鱼是鱼,其余都是软体动物,虽然也用鳃呼吸,但体内没有脊柱,体表没有鳞片覆盖,不是鱼。

3.在缺少太阳光的夜晚,池塘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鱼和藻类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少。这时,鱼会跳出水面,试图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天亮后,藻类又可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水中的含氧量大增,鱼便停止了浮头。

4.当水流经鱼鳃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则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与流入鱼体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

5.实验设计方案:将鱼放在BTB溶液中,BTB溶液遇二氧化碳后,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溶液中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P25想一想议一议-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龟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在陆地上产

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P25观察与思考 1.绿色(保护色)。在稻田、池塘、溪流边的陆地等绿色的生活环境,青蛙不易被天敌发现,又利于捕食,便于它生存。

2.湿滑-辅助呼吸(因为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

3.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P29练习 1.×√√ 2.青蛙——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蜥蜴——体表覆盖鳞片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3.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蛇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

5.农药化肥导致水域污染,滥捕乱杀水域面积缩减

5.1.6鸟

P30想一想议一议鸟具有飞行能力,不仅因为鸟有翅膀,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都与飞行相适应。如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翼上有大型的羽毛,使鸟能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消化能力强、排泄快,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等等

P30观察与思考1.

2.鸟的喙形状不同,都与其食性相适应。鸟的足特征不同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P34练习 1.×√ 2.C 3.不会。鸟类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需要吃进大量的食物才能保证能量供应。鸟的食量虽大,但是鸟的消化能力强,代谢快,大量食物很快消化吸收,残渣形成的粪便通过很短的直肠迅速排出,所以不会因取食增加体重而影响飞行。

4.这句话形象描述了鸟适于飞行的优势。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翼上有大型的羽毛,使鸟能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消化能力强、排泄快,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等等

5.1.7 哺乳动物

P36想一想议一议 1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有一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使得哺乳动物的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生长发育,同时哺乳动物的2雌兽能较好地保护幼仔,因而哺乳相对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P36 胎生方式的意义: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1.保护;2.充足的营养;3.稳定的发育条件;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哺乳的意义:哺乳动物的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这种抚育后代的方式更具优势,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同时哺乳动物的雌兽能较好地保护幼仔

P38观察与思考 1.都有门齿和臼齿

2.兔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狼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牙齿的不同表明两种动

物食性的不同。犬齿尖锐锋利,可用于攻击、捕食、撕裂食物,适于捕食动物。没有犬齿的兔属植食性。门齿形状似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

3.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咀嚼食物犬齿适于撕咬食物,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P39“毒鼠强”对环境污染严重,且二次中毒!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P39技能训练:从微观层面来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等细胞器,这是动物不能像只为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而必须靠吃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主要原因;动物体内的器官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P39练习 1.B 2.D 3.虽然鲸生活在水中,形态上也与鱼有些相似,但是鲸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4.鼠类的繁殖能力很强,若适宜鼠类生存的空间扩大,鼠类的天敌如猫头鹰、鼬、蛇的数量锐减,鼠类会大量繁殖,不注意防治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鼠害。

控制有害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控制数量,降低它们的种群密度。就鼠害防治而言,一方面可保持环境的整洁卫

生,减少鼠类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保护好鼠类的天敌,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控制鼠类数量。

5.2.1动物的运动

P42想一想议一议

动物的运动本质上都是靠肌肉收缩,但水母是没有肌肉的,但是也能进行运动。

P43观察与思考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是相连的。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上。肌肉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2.作为支点,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使的运动更加灵活有利于运动。

相当于门上的门轴(合页)。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骨的运动使躯体移动距离变化增大。

4.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四肢关节易受伤: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

P29练习 1.×× 2. 3.C

4.不是。如果鸟的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就无法使骨通过关节产生运动。

5.骨骼肌收缩,牵动骨围绕关节做运动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P47想一想议一议

不是的。是乌鸦在城市里长期生活,慢慢认识红绿灯和汽车的特点逐渐学会的

P49观察与思考 1. 2、3、5先天性行为 1、4、6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 简单,出生时就必不可少。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就越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3.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尽管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也会进行;如果没有学习行为,动物就会被大自然淘汰。

4.有差别。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P51探究: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学习行为

P51讨论:1.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2.增加鼠的数量;迷宫上盖一张玻璃;设计几个关键点的位置既有左弯也用右弯

3.猫、狗到固定的地方解大小便;鹦鹉学舌;小狗做算术;狗辨主人;老马识途;马拉车;老牛耕地等。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4.不同的人学习能力不一样;某一知识的掌握需要多次的学习;要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P52练习 1.××√

2.这种先天性行为对于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

3. 先天性行为

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就越强,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

5.2.3社会行为

P54想一想议一议这种行为对个体是不利的,但是对群体乃至物种都是有利的。 P58探究 1.多数蚂蚁通过气味传递信息。也能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2.没有通信,动物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都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繁殖也将受到影响。

P59练习 1.√× 2.马、羊、鸡、狮等动物的群体中都有最占优势者。鸡群和羊群中都有最占优势者----那就是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和一只威猛的头羊。它不仅是群体的领导者,还往往享有取食、选择配偶上的优先权;其它个体多数时候要看“领导者”的眼色行事。

3.虎是强壮的捕食者,它有能力孤军奋战获得食物。它的感官敏锐,行动敏捷;有足够耐心和爆发力,取食时用的是伏击战术;虽然单独作战胜算的可能性小一些,可一旦胜利能独自享用食物。狼的耐力好,但单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于虎。因此集群捕食是狼的优势;因为这要比孤军奋战取胜的概率大的多。但得到但食物需大家分享。

4.蜜蜂、猕猴、黑猩猩等都有通讯行为。通讯行为在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单独生活动物,在繁殖期间也会进行信息的交流,进行交配,繁殖后代

5.相似之处:社会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个体之间有信息交流;社会群体中有等级之分;等等。

区别:人类社会要比动物群体复杂得多,如人类社会的行为受道德约束,由法律来规范;成员之间需通过复杂的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

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P61想一想议一议有好处。动物啃食某些植物后,会促进植物的分蘖nie生长,动物排出的粪便也可以作植物生长的肥料。

P62资料分析 1.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2. 不能。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例如:野兔数量增加,会使以野兔为食的狼的数量增加,而狼的数量增加又反过来限制了野兔的数量增加;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生存的空间和牧草,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3.无害实验数据显示当有蚂蚁“侵食”时,金合欢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均高于没有被蚂蚁“侵食”的幼苗

4.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科学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P64练习 1.×× 2.有一定道理。因为有些植物与蜜蜂形成了相互适应、相

互依存的关系,例如,桃、李、苹果等植物就是靠蜜蜂来传粉繁衍后代的。如果没有蜜蜂,这些植物的传粉过程将会受阻,从而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动物,人的生活也必定受到影响。

3.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引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对环境没有污染,但是见效慢,适于在害虫未造成严重危害时使用。使用农药控制害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见效快,若害虫突然爆发时用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P66想一想,议一议现代养鸡场中,鸡的活动空间很小,鸡群密度大,如果饲养员穿着随意,很可能会把病菌带入,使鸡患病。而且,养鸡场饲养的鸡抵抗力较差,疾病容易在鸡群中传播,导致鸡大量死亡。因此,饲养员要穿干净的工作服,并在进入养鸡场时进行消毒,避免将病毒带入。而散养的鸡数量少,活动的空间大,抵抗力相对较强,因此,喂养时不用穿工作服。

P69探究提示

1.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使它们保持密封状态的目的是防止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落在培养基上。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一套培养皿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套培养皿在选定的环境中处理,为实验组。

4.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要在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或者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培养皿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因为对比不同环境中细菌或真菌的存在情况,属于单因素比较,所以除了采样地点是变量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如温度等,要保持一致。

讨论题的答案

1.对培养皿以及其中的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可以杀死其中的细菌。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也是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提示3中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3.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币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4.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并密封的环境以及真空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若灭菌彻底且灭菌后保持密封状态,是有这种情况存在的。

5.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P70练习 1.(1)√(2)× 2.C

3.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同的。

4.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泡菜发酵所需的乳酸菌能够在缺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

5.4.2 细菌

P71想一想,议一议

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水、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外,还需要氧气,但是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破伤风杆菌就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生存的细菌。当人体受伤伤口较深时,破伤风杆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并繁殖,导致人患破伤风。如果只是皮肤表面划伤,伤口浅,破伤风杆菌无

法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生存,就不会导致人患破伤风。因此预防破伤风,一是减少或避免受伤,二是受伤后及时清理伤口,伤口较深时,如被生锈的钉子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P73观察与思考

1.从细胞结构看,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菌具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细胞核、叶绿体。细菌结构特点是虽然有有遗传物质──DNA,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P74技能训练

因为细菌是进行分裂生殖的,就是一个分为两个,这样100个细菌分裂一次成为200个,以30分钟分裂一次计算,4 h之后手上的细菌数目应为25 600个(即100个×28=25 600

这对搞好个人卫生有以下启示:要养成搞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要经常洗手、洗澡、换洗衣物,这样才能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P74练习 1.(1)×(2)× 2.C

3.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芽孢子度过不良环境有关。在环境干燥、温度较低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当芽孢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为细菌,这样细菌就可以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了。细菌繁殖快,又能适应不良环境,因此,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而且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5.4.3 真菌

P75想一想,议一议

蘑菇没有根、茎、叶,它的生长有光无光都可以。蘑菇和植物不同,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所以蘑菇不是植物。

P76实验

1.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2.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P78练习 1.(1)√(2)√(3)√(4)× 2.①④②③

3.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霉菌容易生长。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P79想一想,议一议

森林中的落叶不会越积越厚,因为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等会分解落叶。 P80观察与思考

1.面包发霉是因为有霉菌生长在面包上,它们利用面包中的有机物进行生活,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得水。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

P82技能训练

1.因为这个实验方案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因此,除了设置有无细菌这一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3.方案3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先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将甲组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这样做就保证了甲乙两组的实验条件除了有无细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更接近事实。

P82练习 1.(1)√(2)×(3)√ 2.B

3.因为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根瘤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氮元素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当植物得到大量氮元素时植物就生长旺盛。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的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

4.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之间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一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不利,还有些细菌、真菌与动植物互利共生。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

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P84想一想,议一议

沼气池中的甲烷菌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粪尿、禽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甲烷,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P84演示实验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适于在温暖富含糖的液体环境中生存。当它们利用糖类物质生活时,通过对糖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培养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 P86观察与思考

1.图中有5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2.①蘑菇——脱水法;

②咸菜、咸蛋——腌制法。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③牛奶——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短时间加热法,采用加热杀灭细菌的原理。

④肉肠——真空包装法,采用真空包装隔绝空气抑制细菌或真菌生物的原理。

⑤水果罐头、玉米罐头等——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外界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渗透保存法、烟熏法、冻干法等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低温冷藏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方法,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杀灭细菌的方法,

P87练习 1.(1)√(2)√ 2.D

3.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从而延长保存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为了保存较长时间,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国家规定使用的

防腐剂有亚硝酸盐、二氧化硫、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

5.5病毒

P89想一想,议一议病毒比细胞小得多。推测病毒可能没有细胞结构。因为细胞必须具有一定的大小,才能容纳细胞器等结构。

P92练习 1.(1)√(2)√(3)×

6.1.1尝试对生物分类

P96想一想议一议

1.了解菜粉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可查阅《蝴蝶》

2.了解蛾的相关资料,可查阅《昆虫学》和《无脊椎动物学》

3.了解蛾青蛙的相关资料,可查阅《动物学》

P97观察与思考

1.A玉米、B向日葵、C油松、D肾蕨、E葫芦藓、F水绵

2.AB ——同一类等级 DEF——同一类等级

3.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5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6.考虑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种子

P99观察与思考

1. ①脊椎动物:鱼G、雨蛙I、岩蜥C、白尾海雕B、虎J

②无脊椎动物:涡虫H、蜗牛D、蚯蚓E、螳螂A、蝴蝶F

2.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涡虫H、软体动物:蜗牛D、环节动物:蚯蚓 E 节肢动物:螳螂A、蝴蝶F

脊椎动物鱼类动物:鱼G 两栖类动物:雨蛙I。爬行类动物:岩蜥C 鸟类动物:白尾海雕B 哺乳类动物:虎J

P100练习 1.√√ 2.因为与根、茎、叶相比,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比较稳定,可以比较准确地

P101想一想议一议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给蜜蜂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它表明了蜜蜂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同时,不同的类群名称也为研究生物提供了便利。

P104练习 1.同一种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类时是按照不同生物的共同特征来进行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2. 蝙蝠尽管会飞,但它与鸟不同:没有羽毛,不产卵,因此,不属于鸟纲。蝙蝠是胎生、哺乳的,与哺乳动物的特征一样,因此属于哺乳纲动物。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P106想一想议一议这是因为人工树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不容易形成比较复杂的食物网,缺少制约害虫大量繁殖的一些因素

P107资料分析

1.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②.植物中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③.除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2.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相对较少: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14.96%

3.地球上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的总数从500万种到1亿种之间。

P109?生态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P109练习

1.A

2.基因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华南虎的数量少,所以有可能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如果亲代雌雄双方都携带了致病基因,这些基因就很容易遗传给子代,使子代出现遗传性疾病。因此,基因多样性对物种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就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3.有道理。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或多或少地与其他物种有着联系。生物圈中的所有动物、植物都会与其他相关动植物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细菌、真菌等也都和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4. 可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回答。

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P110想一想议一议白鳍豚濒临灭绝的原因有很多,长江的水质污染是主要原因,水利工程、航运、采砂以及有害渔具的使用也对白鳍豚的生存产生重要的影响。

P112资料分析

1.森林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空气、地面湿度降低,使许多植

物,尤其是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同时一些动物由于失去了栖息地和食物,种类数量急剧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2.是非法武装盗猎分子对藏羚羊疯狂的捕杀造成的。

3.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大大促进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遗体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种类和数量锐减。

4.水葫芦的疯长,使得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5. 大气的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农、林、渔、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P114练习

1×× 3. 鼠、蚊、蝇等有害动物由于繁殖力强,对人类和部分动物有害,但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这些动物对人类直接有害,但不应该完全消灭它们,而应该控制其发展,将之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从基因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如果人们对这些生物的基因研究清楚了,也可以利用这些基因为人类造福。

4.首先是知法、守法、然后是普法,同时,在看到危害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时,要及时通知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进行制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