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间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日间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日间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日间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日间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一、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

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二、日间手术种类

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三、日间手术患者的选择

1.适合日间手术与麻醉的患者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ASAⅠ-Ⅱ级患者;ASA Ⅲ级患者并存疾病稳定在3个月以上,经过严格评估及准备,亦可接受日间手术;

(2)年龄:一般建议选择1岁以上至65岁以下的患者。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能否进行日间手术,应结合手术大小﹑部位﹑患者自身情况﹑合并症控制情况综合判断;

(3)预计患者术中及麻醉状态下生理机能变化小;

(4)预计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剧烈疼痛及严重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2.下列情况不建议行日间手术与麻醉:

(1)全身状况不稳定的ASAⅢ级-Ⅳ级患者;

(2)高危婴儿或早产儿;

(3)估计术中失血多和手术较大的患者;

(4)因潜在或已并存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恶性高热家族史,过敏体质者等);

(5)近期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愈者、哮喘发作及持续状态;

(6)困难气道;

(7)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长的病态肥胖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8)吸毒﹑滥用药物者;

(9)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及不配合的患者;

(10)患者离院后24h无成人陪护。

四、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1.评估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各项化验检查均应在手术前完成,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包括:困难气道、恶性高热易感者、过敏体质、肥胖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必要时和相关学科医师共同制定术前准备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2.术前须知及用药

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戒烟。术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至少2小时禁止摄取清亮液体。做好患者的术前宣教,同时履行告知义务,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原则上不需要麻醉前用药,对明显焦虑、迷走张力偏高等患者可酌情用药。

五、麻醉选择及术中监测

1.日间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1)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AC):由麻醉科医师实施镇静或镇痛,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诊断和处理术中的临床问题。

(2)局部浸润和区域阻滞:有利于日间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出院,但应注意其可能出现滞不完善、术后行走受限和排尿困难、头痛不适等情况。

(3)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应用最广泛的日间手术麻醉方法,气道管理一般可选择气管插管、喉罩、口咽通气道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2. 麻醉药物的选择

选择起效迅速﹑消除快﹑作用时间短、镇痛镇静效果好、心肺功能影响轻微、无明显副作用和不适感的药物。多主张采用速效、短效、舒适的药物。

3.术中监测

与住院手术患者基本一致: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全麻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条件允许时还可进行神经肌肉功能及麻醉深度的监测,其余监测项目可根据患者及术中具体情况采用。

六、麻醉后管理

1.麻醉恢复

早期恢复(第一阶段),通常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行,监测患者意识、活动、呼吸、心电图、血压、氧合状态等,至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离开PACU的标准。

中期恢复(第二阶段),由PACU转入日间手术病房或普通病房进行,至达到离院标准时结束。

后期恢复(第三阶段):患者离院后,在家中完全恢复。

2.术后镇痛

术后建议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原则上以口服、局部镇痛为主,包括切口局部浸润和区域阻滞,并联合使用NSAIDs药物,必要时辅助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3.术后恶心呕吐

对于有发生PONV中度风险的患者,应采用1~2种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采用联合治疗(≥2种干预措施)防治。预计PONV发生率高的患者,术中尽可能采用区域麻醉;优先应用丙泊酚诱导及维持麻醉,尽量减少挥发性麻醉药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剂量最小化;给予患者补充足够液体,给并予止吐药治疗。

七、离院标准

一般认为日间手术患者需达到下列标准方可出院:

1.评价患者早期恢复先用麻改良Aldrete评分,当满足了改良Aldrete评分标准后,再采用麻醉后离院评分标准(PADS),总分为10分,≥9分者方可离院。

2.患者必须有能负责任的成人陪护,并有确切的联系电话。

3.麻醉科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估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并告知术后回家期间注意事项,提供给患者日间手术中心联系电话以备急需。

4.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离院前必须确保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阻滞已经完全消退。若患者达不到离院标准,可考虑转入普通住院病房。

表1 麻醉后离院评分标准(postanesthesia discharge score,PADS)

注:总分为10分,此评分需≥9分方可出院。

八、术后随访

患者出院后24h内应常规进行术后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及时了解患者是否出现麻醉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伤口疼痛、出血、感染,意识改变、恶心呕吐﹑头晕,全麻后声嘶、呛咳,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头痛、尿潴留等),并提供处理意见,情况严重者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一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 由总住院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二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掌握病情,进行评估,行ASA分级,预测麻醉危险程度。介绍麻醉方案、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并麻醉前谈话和签字。行术前用药。 三麻醉前准备: 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插管 器具、吸引器等器具准备。 2、药品:诱导药(略)肌肉松弛药(略)吸入麻醉药(略)^ 静脉麻醉药(略)急救药品(略)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 饱和度等,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 5、核查病历 6.查对: ①.由麻醉医生主持与巡回护士主刀医生三方查对患者姓名、住 院号、科室、诊断、手术方式及部位、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等 ②.药品查对:名称、剂量等

③.麻醉机等器械的再次检查。 ( 四麻醉诱导: 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按以下顺序进行: 1、进行手部消毒打开一次性全麻包并检查喉镜、一次性气管导管。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气道 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辅助呼吸。 3、维持输液管道通畅,缓慢静注一定浓度、剂量的麻醉诱导药, 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剂量的肌松药;右手扶 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左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进行控制呼吸,直 至病人呼吸停止,肌松完善。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自 病人右口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托住病人颞枕 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界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 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 门轻柔插入气管内,退出管芯,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 ) 7、调节导管深度,放置牙垫,导管气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 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称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 挤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称,再听诊剑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一)术前管理: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二)手术当日管理:

1、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手术当日参加手术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有关规定。 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8、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术后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 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 ①术前管理标准和措施: 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 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 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 核查等。 1)术前评估: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 2)术前必要的检查:一般手术及有创操作必查项目:血 常规、血型(正反定型,必要时查RH血型)、凝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传染病八项常规检查、心电图。特殊手术必查 项目:60岁以上患者心脏彩超;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或具有高凝 倾向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D2聚体测定;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手术前一天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预测手术有出血倾 向的患者必须做好术前备血准备。 3)明确手术指征和方式: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确的 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 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 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 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 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4)告知签字: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急症手术术前由主刀 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指征、术式、手术风险、利弊、抗生素应用、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法), 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需由主刀医师 同患方谈话。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

手术室外的麻醉 第二军医

手术室外病人的麻醉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孟岩邓小明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医师的工作范畴也得到大大拓展,不仅在手术室负责各类手术的临床麻醉工作,而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手术室外的众多场所,实施一些麻醉技术。近三十年来,非住院病人手术和麻醉迅速发展,2002年美国非住院病人手术数量占整个手术总数的地5%,而在我国非住院病人手术麻醉在近十余年来也已逐渐为公众所接受,同时其数量及手术种类也均有明显增长,尤其是近几年,主要原因在于麻醉与手术技术的提高,特别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麻醉药、镇痛药与肌松药的问世使麻醉更可控、麻醉恢复更快更完善;另一方面,各种诊断性检查和介入性治疗的种类、复杂程度以及适应证不断增加,尤其是合并严重或复杂内科疾病的患者增加,这使得麻醉医师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现在越来越多麻醉学者及临床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些手术室之外的麻醉技术。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恰当的专业名词来概括目前广大麻醉医师在手术室外所进行的大量工作。本文简述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手术室外麻醉的概念及有关的最新指南,并将对几种常见的手术室外麻醉的特点、注意事项及相关并发症加以论述。 1.概念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专业名词来概括麻醉医师在手术室外实施各类麻醉工作。现有的相关专业名词包括:手术室外病人的麻醉(anesthesia for non-operating room)主要指在除手术室以外的场所为接受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所实施的麻醉。

非卧床病人或门诊病人麻醉(a mbulatory or outpatient anesthesia)指为非卧床病人或门诊病人所实施的麻醉,最初仅仅指为医师诊所中的患者实施的简单麻醉,现在已发展为临床麻醉的一个庞大分支,主要包括为非卧床或门诊病人在医院住院病人手术室、医院内门诊手术室、独立的外科门诊手术中心、医师诊室所实施的麻醉。这类手术或麻醉后的病人一般不需要在医院过夜。1984年美国非卧床病人麻醉协会(Society for Ambulatory Anesthesia,SAMBA)的成立及毕业后非卧床病人麻醉专科培训制度的建立为非卧床病人手术麻醉发展的里程碑。诊室麻醉(office-based anesthesia,OBA)定义为需要在镇痛或镇静下实施手术或侵入性操作的场所,但是除外医院或准许的独立门诊手术中心。OBA多指在医师诊室等所实施的麻醉,属于非卧床病人或门诊病人麻醉的范畴。远程场所的麻醉(a nesthesia at remote locations)主要指为放射科、心导管室等病人所实施的麻醉。这些场所具有放射线危害、强大磁场、麻醉人员不熟悉、多为小儿或不配合患者等特点,给麻醉实施带来一定难度。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此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牙科门诊,指运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对意识水平产生轻微的抑制,以解除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减轻疼痛和其它伤害性刺激,提高患者舒适性,同时患者能保持连续、自主的呼吸和对物理刺激和(或)语言指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以便可以和术者配合。麻醉监控镇静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此概念最早由美国White教授于1997提出,后为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接受。Miller麻醉学(第6版)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为,在一些局部麻醉或根本不需麻醉的情况下,需要专业麻醉医师提供特殊的麻醉服务,监护控制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由此可见,MAC既包含以往清醒镇静术(conscious sedation)的内容,又强调安全监测,已被广泛接受。然而,该技术的难点在确定镇静深度的客观指标及与之对应的给药方法。 2.指南及标准 2.1 美国麻醉学会代表会议于1994年10月19日通过《非手术室麻醉场所指南》(Guidelines for Nonoperating Room Anesthetizing Locations),并最后修订于2003年10月15日。该指南现在已被广泛引用和认可。 该指南要求任何实施非手术室麻醉的场所必须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1)可靠的供氧源(推荐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并应有备用氧供(包括备用氧气钢瓶)。 2)可靠的吸引装置(建议应达到手术室吸引装置标准)。 3)可靠的废气排放系统(如使用吸入麻醉药)。 4)需备有以下设备:①在面罩正压通气的条件下能够提供至少90%的吸入氧浓度的简易手控呼吸气囊;②适当的麻醉药物、器材及设备;③适当的监护设备(需符合《麻醉基本监护标准》)。如采用吸入麻醉,需备有麻醉机。 5)充足的电源插座以便满足麻醉机和监护仪的需要,应备有备用电源。如需在“潮湿场所”(如膀胱镜检查室、关节镜检查室或分娩室)实施麻醉,应备有独立的绝缘电路及漏电断电保护器。 6)充分的照明设施,最好备有用电池供电的照明设施。 7)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放置必要设备及利于人员操作,同时应使麻醉医师在必要时可以迅速靠近病人、麻醉机及监护设备。 8)应备有装载除颤仪、急救药物及其它必要的心肺复苏设备的急救车。 9)应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以便辅助麻醉医师的工作,同时应备有可靠的通讯联络设备以便寻求协助。 10)应注意阅读该场所内的所有安全条例及设备操作规程。 11)应有安全合理的麻醉后处理。除麻醉医师外,应有足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设备以便确保病人安全的转送至麻醉后恢复室。 2.2手术室外麻醉同样需要安全而严密的监测,《麻醉基本监护标准》(《Standards for Basic

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

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 一、麻醉科医疗服务领域 麻醉科医疗服务酒盖临床麻醉、疼痛诊疗、监护治疗、急救复苏等门(急)诊和住院服务多个领域。 (一)门诊服务。主要包括麻醉门诊、疼痛门诊以及其他利用麻醉相关技术开展的门诊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整合资源设置门诊儿童镇静中心、无痛诊疗中心。设置疼痛科的医院,也可以由疼痛科提供疼痛门诊服务。 1.麻醉门诊。负责麻醉前评估、准备、预约和咨询,出院后麻醉相关情况随访,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诊疗。 2.疼痛门诊。负责急慢性疼痛、癌性疼痛诊疗。可以利用医联体、远程诊疗等将疼痛诊疗服务向基层延伸,探索开展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 3.麻醉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设麻醉治疗门诊,利用麻醉学技术探索开展睡眠障碍、免疫性疾病、药物依赖等病症的治疗。(二)手术操作相关麻醉。主要包括手术室内麻醉、手术室外麻醉。 1.手术室内麻醉。在手术室内为手术患者提供的麻醉医疗服务,包括择期手术、急诊手术、日间手术。 2.手术室外麻醉。在手术室外为各类内镜、介入、组织活检等有创诊疗操作,以及自然分娩、康复治疗等疼痛程度较高的诊疗操作提供麻醉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无痛诊疗中心,对手术室外麻醉患者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围手术期管理。主要包括麻醉前评估与准备、术中麻醉、麻醉

后恢复、麻醉后监护治疗及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管理。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前对手术麻醉患者进行评估与准备,制定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2.麻醉后恢复。负责所有麻醉后患者的麻醉恢复,直至患者符合返回普通病房的标准,并对术后早期麻醉和域手术并发症进行诊疗。 3.麻醉后监护治疗。为保障麻醉后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患者医疗质量,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麻醉后监护治疗病房,重点为手术后的高龄、存在术前严重合并症或术中严重并发症、大手术后需要继续进行重要脏器系统功能支持和管理的患者,提供预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监护及治疗服务。 4.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管理。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因疾病及手术引起的急性疼痛诊疗服务。 (四)住院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疼痛病房、麻醉治疗病房、日间手术中心(日间手术病房)、临终关怀病房等麻醉相关的专科住院服务。 (五)急救复苏。参与本医疗机构内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急救复苏工作,承担院内和医联体内医务人员急救复苏技术的指导及培训。(六)重症监护治疗。没有单独设置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可以由麻醉科负责重症监护病床的集中管理。 二、人力资源配置 各级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业务范畴和临床工作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麻醉科队伍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和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充足的麻醉科

全麻术后的注意事项

全麻术后的注意事项 1、顾客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视病人清醒程度决定是否接心电监护和吸氧。 2、一般情况下顾客在回到病房大约30到90分钟会完全苏醒,视其对麻药的敏感和耐受程度不同,时间可能会略有差异。药品进入血液以后,会被肝脏代谢,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最终排出体外,全麻药的品种目前常用的只有三四种,一般在12小时内基本上90%都排泄掉了,24小时以后100%全部排泄完毕。但全麻药的作用势必会影响到顾客术后的神志、精神和反应能力,对于顾客术后要求离院者,须尽到术后不能开车,不能进行一些需要反应能力的操作的告知义务,若顾客坚持开车离院,须签字为据。 3、作为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恶心呕吐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性别因素,女性发生率为男性的3倍多。并且与女性的月经周期相关,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所致。年龄因素,有研究认为青年人容易发生手术后恶心呕吐,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降低。平时就容易晕车晕船的患者以及有糖尿病的患者也容易发生手术后恶心呕吐。麻醉中所用的药物也是造成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全麻药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阿片类镇痛药可直接作用于大脑呕吐中枢,并且可以降低胃肠蠕动能力。所以全麻引起的恶心呕吐远远多于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麻。除麻

醉药物外,麻醉期间采用面罩给氧致使气体进人胃肠腔使其扩张、胀气等也有关系。随着手术的时间延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可能与引起呕吐的麻醉药物累积有关。手术后的低血压以及胃肠减压导管刺激也常引起呕吐。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涉及许多方面,如减少手术麻醉方面的高发因素,药物和非药物防治等,目前用来预防和治疗的药物也有很多。对患者进行高发因素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术前有明显发生恶心呕吐倾向的患者应用抗吐药物可减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常用的止吐药物包括胃复安和昂丹斯琼等。 4、造成顾客术后寒战的原因很多,除了麻醉和手术本身的因素外,因为在手术中用的消毒液是冷的,病人穿的也很少,有的手术需要在手术的体腔内输入大量的冷的液体,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还有空气中蒸发的,术中输入的冷的液体都会让体温降低。在全麻的时候,人体的这些反应是被抑制住的,因为有全麻药的作用年,等到麻药的药力消失,病人醒来,这些反应又恢复了,就会出现冷,不由自主的寒颤(就是打冷颤),浑身的肌肉都会抽动起来,而且不能自己控制。对于较严重的寒战患者,可静推杜冷丁25mg进行对抗。 5、舌后坠,原因:全麻或昏迷时,舌凭重力下坠并贴向 咽后壁,致使呼吸不畅,发出鼾声,严重时可导致呼吸道完全梗阻。处理方法:双手前托两个下颌角,让下颌前伸,达到一个下齿咬上齿的状态即可解决。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手术能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接受手术,要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任何手术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和生理负担。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3、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4、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

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 5、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6、做好身份识别制度,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三)指导要点 1、呼吸功能训练:根据手术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痰,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床上排泄: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3、体位训练: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 5、肢体功能训练: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四)注意事项 1、指导患者及时阅读手术须知。 2、对教育效果需进行评价:患者能否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配合要点,能否正确进行功能训练,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患者有无焦虑状态,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 二、术中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 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

手术室外临床麻醉工作制度 一、手术室外麻醉的范围:CT室、介入治疗室、门诊胃肠镜室、门诊人流室。 二、手术室外麻醉要求 (一)负责手术室外麻醉的医师应在预定时间到达,必须携带抢救箱,向病人及时交代有关问题,签写麻醉同意书,严格按照麻醉操作常规进行。如果病人存在较大可能导致麻醉意外发生的合并症,应向相关科室医师及病人家属提出,并建议暂停检查。 (二)麻醉科手术室外麻醉由高年资麻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以提高医疗质量; (三)禁止在没有合格无菌条件的地方实施神经阻滞。 (四)凡手术室外麻醉都应该按照麻醉科规定的麻醉常规进行,包括术前访视、麻醉同意书的签署、麻醉前的准备和麻醉的实施; (五)麻醉前准备工作包括询问病史,了解有无严重并发病,做心、肺体检,填写麻醉前评估单,常规麻醉前心电图和平片检查,如病人有较严重的肺部疾患或功能损害,还应做肺功能检查。 (六)具体检查时间的预约:CT麻醉预约首先写麻醉会诊单,会诊后再确定检查时间。无痛胃肠镜的预约在内窥镜门诊,由做无痛胃肠镜的医师负责。预约的麻醉医师应向病人家属交待麻醉的危险性,并签署麻醉同意书,约定检查时间.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七)检查当日,负责实施麻醉的医师应在麻醉前评估报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禁食情况及有无新的情况发生。 (八)麻醉前准备: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检查麻醉所需物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主要包括简易呼吸器,大小合适的面罩,喉镜和大小合适的气管导管,心血管复苏药品。所有手术室外都要求具备有吸氧、吸引器、血压、心率、Sp02、心电图监测以及开放静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如有任何条件的缺乏,麻醉医师有权拒绝实施麻醉,并向科室领导汇报备案。如不具备上述条件而实施麻醉,出现任何问题由当事人自己负责; (九)麻醉过程中一定要有受过训练的麻醉主治医师在现场监护。一定要使用高流量的氧气经过氧气导管与简易呼吸器和面罩给病人吸氧。要记好麻醉记录,麻醉结束后完善麻醉记录单。 (十)麻醉结束后,一定要等待病人意识恢复,生命体征正常、平稳后才能放病人回家,并向病人家属交待麻醉后注意事项,以确保病人的安全。若病人意识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或生命体征不平稳,可将病人送至PACU或病房或ICU

关于门诊手术麻醉用药的几点思考

关于门诊手术麻醉用药的几点思考 【摘要】门诊手术能缩短病人与家庭的分离时间,减少住院接触性感染和并发症。病人不必考虑住院床位,可灵活选择手术时间。本文关于门诊手术麻醉用药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门诊手术;麻醉用药,思考 门诊麻醉的目的是为诊断和治疗操作过程提供快速、安全满意条件,同时保证快速恢复和最少的术后并发症。使用起效快、时间短、可以预知作用时间、无蓄积和副作用少的镇静药、麻醉药、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不仅使短小手术更安全,更舒适,这些较新的药物也有利于门诊手术后快速恢复。门诊手术化验费少,术后用药少,收费低,但给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带来许多的问题。 1门诊麻醉选用的诱导药—异丙酚 静脉麻醉药可用于成人和较大儿童的麻醉诱导,与硫喷妥钠、美索比妥、依托咪酯相比,异丙酚具有苏醒快(快速再分布和消除半衰期短)和术后副作用(恶心、呕吐)发生率很低特点很少的优点。依托咪酯由于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有利作用而用于短小门诊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但对年轻病人依托咪酯静脉注射痛发生率高,常合并肌肉震颤和术后恶心呕吐。异丙酚与其他药物配伍,效果更好。硫喷妥钠在短小门诊手术后能影响精细动作达数小时,美索比妥具有消除半衰期短、苏醒快和恢复早的特点,但它易产生兴奋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小剂量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对病人循环呼吸干扰较少,可在安静完全无痛的状态下度过手术期。临床用量的氯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作用恰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两药互相拮抗,以维持循环稳定。同时,异丙酚可有效防止氯胺酮的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一些精神反应,因此,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术中严格控制异丙酚用量及充分供氧仍十分必要。将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用于小儿疝囊结扎修补、包茎、鞘膜积液等麻醉,儿童常因创伤性手术产生紧张、恐惧、不合作,需要较深的镇静、镇痛麻醉,术毕要求早期、充分清醒。异丙酚麻醉中其诱导量达3-4mg/kg;避免较大的生理干扰。静脉麻醉后,病人充分镇静、镇痛、快速入睡,术毕迅速苏醒,病人离院时必须安全清醒,几乎无麻醉药残留和后遗作用。 2术前镇静抗焦虑药—咪达唑仑等 由于病人到达医院至开始手术这段时间太短,因此可在诱导前给予镇静抗焦虑药(咪达唑仑)。门诊病人往往不给抗焦虑药,因为误认为术前服用镇静药能明显推迟离院时间。许多择期手术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术中麻醉情况和术后疼痛及一些副作用(恶心和呕吐),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有了短效交感神经阻滞药,对短时间的门诊手术可以提供有效的镇静、遗忘和抗焦虑,而不会明显拖延术后恢复或迅速离院。术前2h饮用液体并不增加胃内容量,而且口

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管理制度 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规范围手术期的各项工作程序,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根据卫生部有关诊疗操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围手术期概念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等不良后果,除手术操作应合理、正确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管理。 (二)围手术期管理 1.术前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手术、麻醉和输血知情同意书等。 (1)凡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遵循规范化诊疗原则,尽可能明确诊断,并有明确的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征。 (2)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术者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技术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 (3)术前应完成必要的化验检查,有感染伤口或乙肝标志物阳性或其他特殊感染患者的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如实记载。 (4)手术医师术前应做好风险评估,必要时应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不良情况,使患者能在较好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5)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适当的解释,协助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6)术前由术者或主要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外院专家来院术者手术,原则上应由外院专家同患方进行术前谈话,但特殊情况下可由主要助手进行术前谈话。 (7)对手术患者应严格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在术者和实施麻醉的医师向患方做出详细介绍和解释后,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手术、麻醉、输血等知情同意书,否则不可实施手术。但为抢救患者生命而需紧急施行手术治疗时,在患方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由医务科或总值班或医院授权的医师签字后可施行手术。 (8)麻醉医师应对每一位需麻醉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麻醉会诊工作,并根据手术类别、患者状况以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好麻醉方式和实施麻醉前用药,充分做好麻醉准备工作。 (9)手术室护士在接患者时应在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抗生素皮试有效时间等无误后,方可送患者入手术室。 (10)三级以上、危重患者、探查性、毁损性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但常规开展的手术可根据科室的技术水平、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其他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一般应在手术前一天完成。 (11)严格按照相应等级医院的要求,做好各类手术审批。重大特类、危重患者、毁损性手术,应在术前讨论后,由术者拟定手术方案,填写《重大手术审批单》,经科主任同意后,报请医务科、分管院长审批。 (12)对于新开展的手术的引进应先履行《新技术审批、备案制度》后方可开展,同时向医务科报告备案。 (13)外科各级医师应按手术分级制度规定实施手术。 (14)外院专家来院手术,须由有关科室填写邀请外院医师手术

(推荐)麻醉门诊的流程建议

日间手术的麻醉门诊流程

门诊还可提高麻醉科医生工作效率,手术病人术前也无需在病房等待麻醉医生做术前访视和履行麻醉前告知手续。

麻醉门诊的业务范畴:接受日间手术,住院收患者和家属的咨询;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宣传资料; 麻醉门诊的人员安排:副高以上麻醉医师担任;具有丰富的临床麻醉经验;有明确的数据,视频和宣传材料提供给病人;对不同群体的患者有特殊的咨询标准; 麻醉门诊的咨询内容:麻醉的介绍;风险与得益的分析;麻醉前的评估和决策;费用与效应的分析;术后镇痛的指导;围术期的指导; 麻醉门诊咨询的技巧:态度诚恳,预期和蔼,耐心;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患者提出的问题;规避敏感的话题;智慧处理与手术医师相悖的决策;适度分析可能的风险; 语气坚定而且具有说服力; 麻醉门诊咨询的注意事项:不要长篇大论的说教;避免训斥的语言;在家属和患者中间巧妙保持中立;预留联系的方式; 麻醉科关于开设麻醉门诊的建议 在一般手术中,麻醉医师大多是在手术的前一天或是手术前很短的时间里才与病人接触,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安排麻醉。这样有可能会造成麻醉医师在手术之前才发现即将走上手术台的患者具有某种麻醉禁忌症,而不得不推迟或暂停手术。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的治疗费用。为了在患者入院前就能全面了解其病情,全国一些医院麻醉科开始成立麻醉门诊,让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台前,为一些已经确定手术还未入院的特殊患者提前“会诊”。 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做麻醉,全国各地因为麻醉处理不当而导致病人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像老年患者,特别是合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就更需要进行麻醉前评估,这样既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也能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以消化内科为例,曾出现有患者在麻醉前因被发现检查不完善或不能耐受麻醉而被临时取消,但此时患者检查费用已经缴纳和经过预约等待,不仅要退费还要进行解释工作,十分麻烦。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

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 (麻醉科) (2017年10月修订)

目录 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3) 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3) 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5)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8) 第四节气管插管 (10) 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 (16) 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 (16) 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 (18)

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 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操作方法】 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 (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

针推进。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 (3)旁正中穿刺法。穿刺针自距中线1.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 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9%生理盐水或脑脊液以调节药物浓度和容量。 2.0.75%罗哌卡因,剂量10~15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9%生理盐水或脑脊液以调节药物浓度和容量。 【并发症及处理】 1.低血压 (1)原因:麻醉平面过高(超过胸4),交感神经广泛阻滞,血管扩,回心血量减少。 (2)处理:局部浸润时局麻药中加入麻黄碱15~30mg。穿刺前或蛛网膜下隙注药后,立即开放静脉,快速输液200~300ml,必要时也可经静脉用血管收缩药。2.恶心、呕吐 (1)原因:麻醉平面升高,血压下降,肋间肌部分麻痹而出现呼吸抑制,一过性脑缺氧。麻醉药不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化学性刺激。 (2)处理:加快输液或静脉注入麻黄碱15mg使血压回升,面罩吸氧。 3,头痛 (1)原因:脑脊液漏出引起的颅低压,化学性刺激等。

全身麻醉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注意事項 一.什麼是全身麻醉: 經由靜脈注射麻醉藥物,或從面罩、氣管內管的途徑吸入麻醉氣體,使患者 在沒有知覺、記憶及疼痛的狀況下進行手術;並在停止給藥後,意識逐漸恢復。 二.注意事項: 手術前: 1.麻醉前評估單:請詳實填寫,以便讓麻醉科醫師瞭解您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最 適合您的麻醉方式。 2.禁食8小時(嬰、幼兒視情況禁食4-8小時):不可進食任何食物、飲料、水及 嚼食檳榔(但可以刷牙),以免因胃排空不足,造成致命性的吸入性肺炎;若有 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等慢性疾病,早上用藥請於當天0600配少量開水(< 30 c.c.) 繼續服用(降血糖藥物則不可服用)。 3.請勿化妝或擦指甲油,以免影響正常膚色之觀察。 4.請脫去髮夾、(隱形)眼鏡、假牙、齒托、耳環、項鍊、戒子、手鐲等贅物。 麻醉時: 1.由靜脈注射麻醉藥物,請配合做深呼吸的動作,您很快就會完全熟睡。 2.手術結束後,麻醉人員會喚醒您,並請您睜眼、深呼吸或作舉手等動作;此時,身上會有些導管,如:呼吸管、尿管、點滴管、引流管等,切勿自行拔除。等待情況合適時,麻醉人員會先為您去除氣管內管。 手術後: 1.醫護人員會送您至麻醉恢復室觀察0.5-1小時,家屬可在手術室外的等候區 稍候,並從電視螢幕上了解您的動向。 2.在麻醉恢復室時,我們會給予適當的保暖。

3.全身麻醉過程中,若使用氣管內插管,可能會有喉嚨痛、聲音沙啞等不舒服的 感覺,約2-3天後會逐漸緩解。 4.全身麻醉後可能有頭暈、噁心、嘔吐的情形,症狀會隨麻醉藥效消退而逐漸消失,醫護人員會視情況給予止吐藥物;若持續有頭暈或無力感,請勿自行下床活動,以防止跌倒等意外發生。 5.手術後請常做深呼吸、咳嗽運動,並適時將痰咳出,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產生。 6.麻醉藥效消退後,若有疼痛情形,請告訴醫護人員或自費使用自控式止痛裝置。 7.手術後,經醫師同意才可進食。 國軍高雄總醫院麻醉科祝您早日康復!

(完整版)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万茹马正良马虹邓小明朱涛严敏李天佐(共同执笔人)杨承祥闵苏张洁张铁铮欧阳文(共同执笔人)周星光(共同执笔人)周燕丰郑宏闻大翔,姚尚龙徐军美徐建国郭曲练(负责人/共同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程智刚潘楚雄 1909年英格兰James 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 ry surgery/day surgery)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 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 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种类 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各医院应综合考虑其医疗场所、设备条件、医疗水平及患者情况等多方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 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 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 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 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到达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 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 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 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6. 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7. 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术 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 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9. 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 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 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师、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 术室护士的访视。 12. 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 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发热或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 嘱患者术前晚禁食禁饮。 手术当日护理 1. 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 2. 嘱患者排空小便,必要时上导尿管。 3. 遵医嘱应用术前镇静药物。 4. 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 片、MRT 片及药物,与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做 好交接。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 事故。 术后护理常规 1. 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 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伤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 向医生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3. 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管道滑 脱或受污染。 4. 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平卧 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5.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 抢救与治疗。 6. 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 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7. 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9. 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10. 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11. 定时翻身,观察受压部位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 12. 心理护理: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 13. 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治疗。

麻醉后注意事项知识分享

麻醉后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 常见麻醉方式术后病房交接要点 椎管内麻醉 1、体位要求:腰麻(又称脊麻、蛛网膜下腔麻醉或SA)、腰-硬联合麻醉(即CSEA)病人术后要求平卧6-8小时,以减轻脊髓腔压力,减少脑脊液外漏,可基本避免腰麻后头痛的发生。单纯性硬膜外麻醉(即CEA)可不要求去枕平卧。 2、术后饮食:病人术后如感口渴可用棉签滋润蘸水滋润一下口唇,非腹部手术 6小时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加量,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之后如病房医生有特殊要求的按照病房医生要求执行。 3、观察要点:神志、面唇肤色、呼吸情况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注意呕吐误吸。装有镇痛泵的病友,翻身、起床、走动时注意保护好连接镇痛泵的管道,避免管道脱出。 全麻术后注意事项 1、体位要求:去枕平卧及头偏向一侧2-3小时,待病人呼吸通畅、肌力恢复良好,无明显咳嗽、无声音嘶哑、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不适及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采取早期半卧位或头颈部垫枕自由卧位,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预防颈肩痛和腰肌酸痛,缓解紧张情绪,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2、术后饮食:全麻病人术后如感口渴可用棉签滋润蘸水滋润一下口唇,非腹部手术6小时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加量,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之后如病房医生有特殊要求的按照病房医生要求执行。 3、观察要点:神志、面唇肤色、呼吸情况及肌力恢复情况,注意呕吐误吸,注意吸氧,注意麻醉药残留导致的呼吸抑制,舌根后坠导致或痰液导致呼吸道梗阻,注意疼痛烦躁导致坠床或针脱出等。装有镇痛泵的病友,翻身、起床、走动时注意保护好连接镇痛泵的管道,避免管道脱出。 小儿麻醉(全麻)手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体位:术后宝宝尽量平卧,不要垫枕头。头稍后仰,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最通畅。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麻醉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麻醉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王刚林2014-3-28 麻醉药:分为局麻药(包括表面麻醉药如:丁卡因等)和全身麻醉药一、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 围的药物,本类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可分为: 1、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二、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可逆性地引起意识、感觉(特别是痛觉)和反射消失的药物,临床上用于消除疼痛和松弛骨骼肌,辅助进行外科手术,可分为: 1、吸入性全麻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等(护理人员不应用不多讲了) 2、静脉全麻药:硫喷托纳、氯胺酮、依托咪酯、丙泊酚r-羟丁酸钠等 下面就我们常用的一些药物讲一下: (一)、丙泊酚(异丙酚):具有镇静、催眠和轻微的镇痛作用,起效快,静脉注射1.5-2.0mg/kg体重后30-40秒病人即入睡,维持时间仅为3-10分钟,停药后苏醒快而完全。 作用:可降低脑血流量、颅内压和脑代谢率,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拟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心肌的直接拟制作用及血管舒张作用,结果导致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降低。当大剂量快速注射或用于低血容量及老年人时,有引起严重低血压的危险。对呼吸有明显的拟制作用。表现为潮气量降低和呼吸频率减慢,甚至呼吸暂停。拟制程度与剂量有关,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无生物活性,反复注射或静脉持续点滴时体内有蓄积,但对肝肾功能无明显

影响。 临床应用:用于全麻诱导及维持 用量:全麻诱导1.5-2.5mg/kg体重,维持4-12mg/kg体重,每10秒钟约给药40mg,年老体弱者、ASA三级、四级的病人,给药速度应更慢,每10秒钟约20mg。维持时只能用5%葡萄糖稀释,稀释度不超过1:5(2mg/ml)一般用原液泵入。 禁忌:对已知丙泊酚或其中乳剂成分过敏者禁忌。 注意事项:1、必须受过训练的麻醉师才能使用本 2、3岁以下小儿不建议使用。 3、注意监测呼吸、脉搏、血压。 总结:1、本品可控性强,于瑞芬合用称为目前全麻的金搭档。 2、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且完全。 3、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有明显的拟制。 4、不可用于3岁以下小儿。 (二)依托咪酯:与丙泊酚作用相似,其区别是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并有轻度冠状动脉扩张作用。 三、全麻辅助药: 1、镇痛药: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氯胺酮等。 2、肌松药:分去极化和非去极化 (1)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特点是作用快,肌松完全。 (2)非去极化肌松药:箭毒、万可松,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可用于维持术中肌松。还有顺阿曲库铵,明显的优点是代谢特殊,不经过肝肾,可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肌松药注射速度都要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