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泛娱乐时代来临,IP授权细化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泛娱乐时代来临,IP授权细化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泛娱乐时代来临,IP授权细化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泛娱乐时代来临,IP授权细化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泛娱乐时代来临,IP授权细化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导读:如何实现IP运营纵深化,其中一个最为便

捷的途径就是将IP本身的进行不同品类的授权,授权给适配的品牌及产品

进行商业化运作,最终实现IP开发的最大化和专业化。

据【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讯:IP始终是内容为王时代的最佳注脚,而衍生IP的事物带来我们的巨大嬗变则让我们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盗墓笔记》的热映让我们再次领略了IP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就在不久前,《大鱼海棠》掀起的中国动漫风则已经让人们看到原创IP在广大粉丝群体当中的巨大号召力。很多人都将他们归结于市场营销的力量,但他们却忽略了市场营销的真正着力点——IP。从IP的视角来思考,这些所谓的市场营销事件似乎更加合理与全面。

然而,在这些IP运营的背后,我们却又发现一个大IP时代已经悄然来临,由此引发的以IP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魔兽世界》的热映更是让我们见识了泛娱乐化时代有关IP的多元化开发,而开发而来的庞大市场又让我们看到了IP授权时代的到来。

IP运营纵深化,授权细化成为主流

有关IP的讨论,正如有关IP的抢夺战一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涨之后陷入了死气沉沉的低谷之中。有些公司及作者手里拿着很多IP却苦于找不到销路,有些企业却依然在寻找着自己梦寐以求的IP。IP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等直接影响到了IP的深度运营,对于一些优质IP的授权细化日益成为未来IP运营的主流。

然而,国内市场上却少有IP授权的平台,一些优质的IP不得不“烂”在缺少深度运营的公司的手中。如何将IP的作用发挥的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掘IP背后的市场价值,成为下个阶段IP运营纵深化的主要手段。而对于IP拥有方来讲,IP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他们无暇顾及更多衍生于IP本身的东西,这不仅导致了IP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造成了一些擅长IP运作公司的生存困难。

如何实现IP运营纵深化,其中一个最为便捷的途径就是将IP本身的进行不同品类的授权,授权给适配的品牌及产品进行商业化运作,最终实现IP开发的最大化和专业化。以当下较为火爆的原创IP魔鬼猫为例,通过在二次元界上进行IP的授权细化推动了IP运营的纵深化,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这个IP本身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力,而IP产出方则可以更加专注于IP生产,最终打造出了一条基于泛娱乐化的大IP的运营市场格局。

IP授权的出现,特别是以二次元界为代表的IP授权超市的出现使得IP授权细化日益成为市场主流。作为IP运营纵深化的首要环节,如何利用IP授权尽可能多地发掘IP背后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并通过对IP粉丝的细化做好下一步的用户运营以及营销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国内IP业界的共识。

以定制IP、孵化IP为龙头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IP时代到来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IP不断出现,并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IP 增长速度的加快并没有错,而一旦IP生产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对于IP的消化速度,这个时候的IP将会成为“鸡肋”,这不仅无法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更加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随着IP深度运营时代的到来,盲目地生产和制造IP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以定制IP、孵化IP为龙头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在IP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一个最为突出的标志就是一个将作者、企业、粉丝三方因素都聚集在一起的平台的形成。这个平台能够为企业和作者提供个性化的空间,在这个空

间里,企业和作者都能够累积属于自己的粉丝,并能够将这些粉丝进行社群运营。衍生于企业和作者的粉丝通过两者之间的纽带——IP相互关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了“1+1>2”效果。

这个平台就是所谓的IP交易超市。IP交易超市的出现避免了前期IP生产的盲目性,使得IP生产能够更接地气,更加能够促进IP的变现,减少IP盲目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让IP生产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市场要求。对于企业来讲,它们可以结合自身运营和营销的需求,实现企业和作者的无缝对接,减少盲目获取IP造成的资源损失,实现IP开发的最大化。

以定制IP、孵化IP为代表的全产业链的形成无疑让IP的生产、运作和开发更加生态化和最大化。随着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IP的生产无疑更加深度和发展,而IP全产业链的形成不仅有利于IP运营的纵深化,更加有利于IP授权的常态化。

而建立在IP生产全产业链基础上的IP授权则能够更加精准,减少IP授权过程当中的资源浪费,真正让IP授权落到实处。

以全产业链为依托,IP授权或将带来大市场

IP生产全产业的形成以及IP运营的纵深化最终导致了IP授权的出现。而对于IP授权的细化无疑将会促进IP的进一步发展。传统IP授权的问题和避免则让IP授权的细化成为可能,如何IP授权细化的基础上做好IP的深度运营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重点,而由两者引发的大市场或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IP发展的趋势。

IP授权细化将会极大地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利润最大化。国内市场上的IP之所以虚高不下,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IP交易费用的不断增加。一些企业为了拿到某个IP

通常会从几家公司转手,而每一转手背后隐藏着的就是IP交易费用的增加。通过将IP授权细化,能够将IP精准定位到真正需要它的企业手中,减少IP交易的频次,实现IP利润的最大化。

除了减少IP交易造成的费用增加之外,精准的IP授权将会使得IP生产更加精准化,IP生产者可以在IP授权超市里轻松获得对应企业的需求,并能够实现与这些企业的无缝对接,通过对自身以及对接企业的粉丝群体的研究,IP生产者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彼此粉丝群体的特性,在生产IP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IP授权细化带来的不仅是IP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解决了IP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这对于解决当下IP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由此引发的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及IP开发的最大化,无疑会促成以企业、作者为代表的IP产业链的利润最大化。

IP授权细化使得IP的全方位运营成为可能。国内市场上的IP运营依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上,这个阶段非但无法挖掘IP自身蕴藏着的潜力,而且能够让IP运营停留在表面上,难以实现IP的全方位,多角度挖掘,这在造成IP资源流失的同时,同样造成了IP 利润的流失,而且难以形成IP的规模化效应。而随着IP授权时代的到来,IP的全方位运营成为可能,由此带来的大市场开始出现。

当下国内市场一个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IP运营的片面化和浅层次。这种局面不仅导致了IP运营缺少一套较为完成的体系,而且让IP自身的粉丝流失较为严重。国内很多优质IP尽管在IP的初次运营上下足了功夫,但是对于后期的进一步深度运营上却缺少一个较为完整的运营体系,这套运营体系不仅导致IP利润的流失,而且造成了IP运营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用,致使IP的运营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随着IP授权时代的到来,通过将IP进行不断细化,能够将IP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借助这些领域和行业当中的企业对这些IP进行深度挖掘,不仅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IP 自身特有的功能,而且能够让IP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最大化地得到开发,使得IP的每一个

方面都能够实现精品化,最终将IP真正打造成为一个能够积聚万千粉丝的复合体,进而形成一个衍生于原有IP的大市场。

IP授权细化让企业和作者都能顺利变现。传统IP的变现过程较为漫长,除了IP变现需要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要参与之外,而且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利润的流失较为严重。一个好的IP经过企业的层层盘剥之后,真正能够流入到作者手中的利润少得可怜。而通过IP授权的细化,作者能够将IP的不同商品种类授权给不同的公司来运作,这样既减少了IP运作缺少专业化造成的资源流失,而且减少企业对于作者利润的瓜分,让作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创作带来的利润。

传统模式中,作者对于IP的授权通常需要将图书、动漫、游戏、电视、电影等不同的IP种类统一授权给同一家公司来运营,而通常情况下,这家公司会着力于一个门类的IP进行挖掘,这不仅让作者的IP变现周期变得非常漫长,而且让IP变现成为一个饱受煎熬的过程,最后作者非但无法获得较为完成的IP收益,而且还可能造成IP资源变现危机。

随着IP授权的不断细化,IP作者能够将不同商品种类的IP分别授权给IP需求方,然后直接通过IP授权平台运作获得IP收益,这不仅保证了IP收益的最大化,而且能够保证IP开发和利用的最大化,而由此引发的大市场无疑将会让IP作者最终收益。

做好IP授权,症结到底在哪?

IP授权的出现无疑让人们对于IP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想象,而从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IP授权依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如何让IP授权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IP多元化开发的关键。如何做好IP授权,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精准化生产才能减少IP浪费,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IP授权细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IP生产的盲目化。而从生产端将IP生产进行精准化操作无疑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IP盲目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实现IP授权的细化再细化。

在进行IP生产之初,IP生产者就先将市场和粉丝进行一次划分,并根据整个市场的需求进行IP生产,等到IP生产出来之后,再通过IP授权的细化将生产出来的IP分配给各个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不仅能够减少IP盲目生产造成的浪费,而且能够让生产出来的IP资源利用最大化,极大地促进IP的运营和挖掘。

IP授权平台成为连接企业和作者的桥梁。做好IP授权,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将IP放到类似与淘宝、京东、苏宁等类似的交易平台上,并将IP看作是这个平台上的商品。因此,一个优质且多样化的平台成为IP授权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个好的平台不仅能够将IP进行科学的划分,而且能够做到将这些划分好的平台提供给不同需求的用户,实现用户与商品的完美对接。这个平台除了要有较为先进的数据分析能力之外,还应当有较为庞大的粉丝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IP的精准划分,并能够将精准划分后的IP,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因此,一个较为优质的IP授权平台成为IP细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庞大的粉丝群体让IP授权更具生机与活力。IP授权之所以能够较为快速优质地完成资源的再分配,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IP背后庞大的粉丝群体。试想一下,如果一个IP缺少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粉丝群体,那么就算是通过IP授权进行再深度的细分都无法让IP本身焕发出原有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庞大的粉丝群体让IP授权有了生长的土壤,并让IP更具生机与活力。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IP授权本身能够对这个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更加深度的运营,能够借助IP挖掘这个粉丝群体背后的市场潜力,让授权后的IP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基于IP而生的庞大的粉丝群体成为IP授权能够得以迅速发展,并有广阔发展未来的关键。

泛娱乐化时代下的IP深度运营已经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而由此引发的IP授权细化无疑成为撬动整个IP深度运营的支点,在IP精准生产的基础上,打造一

个联通作者和企业的桥梁,通过粉丝的深度运营激发其庞大的消费潜力无疑成为未来一个时期IP授权细化的关键。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理念

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有着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七大核心理念。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资产形态: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其资产形态表现为土地、设备、厂房、金融资本等有形资产,而且生产制造过程中消耗的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更有的企业是以污水排放、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产能增加。而以服务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其资产形态表现为以文化价值、个人创意、企业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和知识与技术等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和组织资本四个层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经济模式:从稀缺经济到充裕经济(非稀 缺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生产要素是创意、知识、文化、信息和科技等无形资本,它们也具有非稀缺性的特点,其资源获取相对来讲非常充裕、甚至是无限的。创意产品或服务中的非稀缺部分主要包括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文化内容、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它们一旦通过一个初始成本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成为非稀缺的,可以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被无限复制,其供给量甚至可以完全由需求决定,供给不受有形资源约束。同时,非稀缺资源因为产品成本的降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进步到数字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颠覆了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和价值增长增值方式,将“创新力”引入了生产函数,将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源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融合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和深远。所谓数字融合,是指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自独立的一些行业逐渐有了交叉与联系,甚至融合为一体。这种技术融合现象现阶段主要发生在传媒、设计、信息等行业领域,导致不同行业的出现融合的现象,大多数主要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以不同物质形态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由分散趋于融合,进而使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凝聚成一个价值链内涵与形态相似的行业。数字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使文化内容和创意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内容或创意的传播、消费以及再利用更加快捷有效,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数字融合:从产业分割到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数字融合趋势也验证了其“无边界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动态过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无边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而价值实现却更多以相关产业的产品为基础,它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类别(如设计、文化、传媒、艺术等)中实现数字融合,也可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势。陈少峰教授指出,基于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积累和最近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未来5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10大趋势。 第1个趋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完成,文化市场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包括电视台和体育事业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2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中国将出现120家左右的文化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在境内外上市,并在上市之后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3个趋势,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它将持续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IT企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第4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对应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

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第5个趋势,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第6个趋势,文化内容产业将出现大繁荣,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由此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的经营,也将打造出一批市值过亿元的文化上市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 第7个趋势,打造和深化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其中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是全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园,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在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园的过程中,各地也将出现一些利用文化产业名义的圈地运动,各级政府都需要及时规范文化产业集聚园的拿地和用地标准。 第8个趋势,中国文化走出去将取得积极效果,特别是有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开展境外媒体、企业和文化娱乐项目的并购,文化内容产品的出口将逐渐加大。不过,短期内的文化内容贸易逆差还难以全面改观。 第9个趋势,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具有

201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201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解读 来源: | 时间:2016-01-22|阅读数: 大家好!非常感谢联盟给我这个机会,在这儿讲一下关于2016年的政策解读。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是最新即将出版的第十三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报告的几个内容。今天要讲的也就是这个总报告的题目,叫作《面向“十三五”、走进“新常态”》。今天这个内容是从“十二五”之后两年的发展状况到面向“十三五”的新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从2013年11月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就确定面向新时期的大政方针,文化领域进入了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为“十三五”的展开布局。简单说,我们认为从2014年,也就是从“十二五”末期以来,整个的政策发展趋势的特点,或者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叫“面向‘十三五’,走进‘新常态’”。 今天想跟大家讲三个话题:第一个问题是总体判断,为什么把今年的发展“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状况叫作“走进‘新常态’”?让文化产业回归文化市场,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2014年以来对目前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谈到最多的词叫“新常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政府逐渐降低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以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作用。经济发展的日益回归,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要素扩张驱动力逐渐减弱,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逐渐增强,从消费角度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逐渐结束,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这是大的宏观形势。 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首先看一个发展速度来判断走进“新常态”的几个基本的观点。 1新常态”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看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结束十多年来的热运营状态,发展速度持续趋缓,日益回归常态化的一个发展速度。这里边我只讲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21351亿,与GDP的比值是3.63%。跟2012年比较来看,2012年增速是16.5%,2011年的增速还要高,从增速的情况看,应该说从“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的速度是逐年降低的。到了2013年、2014年增速已经接近GDP的增长速度,大概只是快一两个到两三个点,长期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关,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的效益必将递减,产业发展政策必然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 第二看发展动向。整个产业的发展动向是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常态化景象。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实际上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动向。最突出的标志是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参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实际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走向了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道路。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实际上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一个最突出特征,这个特征在经济学上叫产业关联度。越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越高,和经济的其他部门或者整个国民经济的互渗性越强,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都在50-60%,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到目前为止没有超过20%,所以关联度较低,这是非常态。文化产业孤立于或者孤悬于国民经济之外,独立发展,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我们认为这两年来,文化产业融入实体经济的态势是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常态化的开始。 第三看政策动向。我国文化产业正在回归文化市场,法制将成为“新常态”的根本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央文件是最突出的标志,这个文件对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作为战略部署,所以重要的一个变化,文化产业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在这个文件里,我们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文化作为第三产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更有巨大的意义。这种“以点带面、以面推动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未来的主流,如何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怎样突破困难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解决策略,保证文化产业朝着正确方向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趋势分析 “2016年江苏文化产业领域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暨跨境项目合作洽谈会”近日在意大利罗马开幕。参加此次洽谈会的意大利文化领域高端人才纷纷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突破,第三产业取得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中国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欧美等大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文化创新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文化产业实际就是不断创新。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发展好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促进政治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普通民众的思想境界,丰富

业余生活。 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结构系统不够完善,产量和质量相对较低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其问题也日益体现。中国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模式没有突破传统,结构系统不完善,缺失一些相应的法律条文和管理机构,不仅结构不完善,还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1]。一些落后的理念在文化创造过程、生产过程、宣传过程等处处体现,导致中国文化产品产量低,其中高质量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文化产业发展技术和人才缺失,依靠国外 对于高科技的文化产业技术,制作和后续操作等阶段,中国这方面在技术上和人才上都相对缺失。比如一些影视作品场景合成、特技制作,还有一些道具和拍摄手段,国内也有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但相对落后,人员也不专业,制作效果不尽人意,还是要花大价钱聘请国外团队。还有中国的一些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全部使用外国人,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三)文化产品“吃旧”现象严重,浪费资源,且创新度不高 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是全民共享的,无论是国外的创造还是国内的成果,但近些年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到处出现“抄袭”

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创新分析(精)

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创新分析 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爆发性增长期,新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由量变到生产方式出现质变;第二个阶段是协调期,慢慢形成适应新技术的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目前,“互联网+”这一轮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仍然处于爆发性增长期,这个时期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变,不仅仅体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包括了产业自身的适应性调整,“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征。 一、“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迭代,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决策关注的重心转向非物质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的提升,客户价值、私人订制、粉丝经济、共享经济等概念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既是新兴商业生态系统的真实写照,也描摹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图景。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要素,文化产业领域最具成长性的企业大都跻身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2004年,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信息服务的增加值是51.05亿元,2008年增加到192.66亿元,截止2013年末已经达到1941.12亿元,增长超过10倍。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明显,贡献也逐渐增加,同时也揭示了新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鲜明的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不仅限于将传统产业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平台上,更多的作用在于将从业者的思维引入互联网世界,以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文化产品是精神和物质生产高度融合的结果,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载体和工具,可以在不改变文化资源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整甚至更优化的呈现,将资源转化为更加多样的产品形态。比如,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经过高新技术动态化处理的《清明上河图》,将原本静态的古画生动并完整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另外,需要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使文化遗产获得一种现代发展方式,能够巧妙的融入现代人的意

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

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 —解读英国艺术及媒体发展政策中“创意产业”一词的涵义① [英] Nicholas Garnham1文马绯璠2编译 (1. 威斯敏斯特大学艺术、媒体与设计学院;2.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近年来在英国的政策术语中,“创意产业”逐渐代替了“文化产业”。本文就这一变化对文化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认为要正确理解“创意产业”一词就必须将其放在信息时代的政策框架之下。由于与其相关的“创新”、“信息化”、“信息时代工作者”和“通信技术”在经济中的角色日益突出,因而创意产业本身也被赋予了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力量,文化部门可能在全球化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种利益部门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本文最后提出,应该回归到以艺术家为中心、强调通过加大供给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这种文化政策不同于强调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接触渠道的主流文化政策思路。 关键词: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信息化社会;艺术与媒体政策 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 s of the “Creative I ndustries” Approach to Arts and Media Policy Mak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written by Nicholas Garnham (UK), translated by Ma Fei-f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ltural policy implica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of a shift in terminology 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It argues that the use of the term “creative industries” can only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policy. It draws it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power from the prestige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attached to concepts of innov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workers and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rawn from information society theory. This sustains the unjustified claim of the cultural sector as a key economic growth sector with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creates a coalition of disparate interests around the extens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legitimates a return to an artist-centered, supply side defense of state cultural subsidies that is in contradiction to the other major aim of cultural policy – wider access.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al industries; information society; arts and media policy 1997年以前工党发表的艺术政策文件使用的术语是“文化政策”,它涵盖了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1]。1997年工党赢得大选之后则开始使用“创意产业”这一术语。本文就这一转变对文化与媒体政策制定以及相关学术研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这种术语变换不是给同一样事物贴上不同的标签,而是代表了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根本转变。为了对这 作者简介:Nicholas Garnham,毕业于剑桥大学,传播政策研讨会和《媒介、文化与社会》杂志的创始人。加汉姆曾在伦敦中央工艺学院任教,现任威斯敏斯特大学艺术、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电视的结构》、《资本主义与传播》、《电视经济学》等。 译者简介:马绯璠(1985-),女,山西长治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①原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5, V ol. 11, No. 1, pp.15-29

文化创意与策划

2011级1班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项目表姓名合作项目合作单位项目简介行业 1.朝克大型主题游乐 园鄂尔多斯市东 胜区人民政府 通过与政府合 作,建立大型游 乐场,促进经济 和文化发展 娱乐休闲服务 业 2.杨腾文化产业危机 公关索腾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 了解和建立公 关体系,促进 企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服务 业 3.齐宽创意馒头—— 出气馒头巴彦淖尔市某 馒头厂 让消费者买馒 头的同时砸馒 头,买的多砸 的多。 食品创意产业 或其他行业 4.任吉超河套酒业营销 策划河套酒业 巴盟文工团 通过文工团公 益演出,促进 河套酒业的营 销。 文化产业服务 业 5.周阳娱乐服务及摄 影扩印服务业包头CD视觉 摄影沙龙 通过cospaly 增加企业的营 业额 娱乐服务业 6.张雪文化产业生产的辅 助生产,文化经济 代理服务。驰骋文艺演艺 策划有限公司 通过创意与策 划在内蒙古地 区大力宣传企 业品牌。 文化产业服务 业 7.程遥宣传策划企 业,拓宽市场 营销高原红文化婚 庆礼仪有限公 司 通过与公司合 作组织策划, 拓展业务发 展。 文化产业服务 业 8.刘亦畅文化产品相关 生产红星美凯龙策划企业与销 售相关联系活 动 文化产业服务 业 9.班文黄土地情节婚 庆礼仪黄土地情节礼 仪公司 以黄土地情节 为基本立足 点,打造相关 主题婚礼。 文化产业服务 业 10.段瑞鑫工艺美术品销 售唐卡的推广与 销售 对精美唐卡的 销售 工艺美术品生产 业 11.包媛媛旅游开发与推 广内蒙古元和投 资集团 通过创意与策划对 旅游线路的开发与 推广 旅游服务业 12.何文博开发具有内蒙古 特色的旅游路线兴兴旅游公司帮助公司开发 旅游路线 旅游服务业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

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势。陈少峰教授指出,基于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积累和最近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未来5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10大趋势。 第1个趋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完成,文化市场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包括电视台和体育事业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2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中国将出现120家左右的文化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在境内外上市,并在上市之后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3个趋势,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它将持续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IT企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第4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对应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第5个趋势,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

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第6个趋势,文化内容产业将出现大繁荣,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由此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的经营,也将打造出一批市值过亿元的文化上市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 第7个趋势,打造和深化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其中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是全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园,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在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园的过程中,各地也将出现一些利用文化产业名义的圈地运动,各级政府都需要及时规范文化产业集聚园的拿地和用地标准。 第8个趋势,中国文化走出去将取得积极效果,特别是有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开展境外媒体、企业和文化娱乐项目的并购,文化内容产品的出口将逐渐加大。不过,短期内的文化内容贸易逆差还难以全面改观。 第9个趋势,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具有商业能力又精通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精通全媒体和全产业链经营的人才将存在较大的缺口,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将成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第10个趋势,随着生活审美化和应用美学的需求,商业模式将替代创意或者产品。一方面将出现设计产业的大商机,特别是结合提升制造业的需求,设计产业和时尚产业的结合将对各地文化产业带动本地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技术+文化+品牌+时尚潮流,以及由此

从文化工业_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_论创意产业的本质界定_葛红兵

从文化工业、 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 ——论创意产业的本质界定葛红兵 高尔雅 徐毅成 注:本文初稿由徐毅成在葛红兵指导下完成,二稿三稿,由葛红兵、高尔雅联合修改完成。 ①转引自《出版专业基础》 ,长江出版集团,2013年1月,第72页。[收稿日期]2016-03-07 [作者简介]葛红兵,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尔雅,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博士研究生; 徐毅成,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研究员。上海 200444 摘要:对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界定,国际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 严重分歧,这影响了对创意产业本质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制定及相关产业实践的开 展。从文化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产业本位的创意产业观、创意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三个方向对此进行梳理,深化此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关键词:创意产业 文化本位产业本位创意本位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劳动力和资本,而是创意,创意的关键在于知识信息的生产力、传播和使 用。”①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工业社会并未得到广泛的 接受和认同,但一百年后的今天,随着创意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熊彼得的这一预言早已成为普遍共识。如今,创意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决定国际竞争与国家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这种决定性既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上。在经济方面,创意产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文化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提高国民素质;通过文化输出的方式,展现一国的文化实力,塑造并传播国 家形象。不难发现,今天世界上经济大国如美国、英国等,同时也都是文化强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相反,一些经济贫弱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在文化上也显示出颓败之势。因此,未来的国际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各国创意产业的竞争。 然而,对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界定,国际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严重分歧,这影响了我们对创意产业本质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制定,文化工作的开展。本文试图从文化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产业本位的创意产业观、创意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三个方向对此进行梳理,以期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6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九大行业。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建造模式 (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的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的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的束缚,激活新生的创意能量。但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 (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的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的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的建筑风貌,老城的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的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 (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的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 (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的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的移步怡情之美。 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 北京昌平区: — 2 —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新型业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对加快经济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数据显示,当各地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同时,创意产业则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许多地方创意产业增速普遍高于当地经济增幅。在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为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进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领域,引领经济复苏的新战略。 最主要的是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往往不再满足于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更关注商品中的观念价值,即其中被注入的文化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正是通过观念、感情和品位的传达,赋予传统意义的商品某种独特的“象征意义”,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消费,并加快促进消费增长。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创造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比如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就强调,要通过发展创意生活产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倡“把生意做成文化”,创造出具有文化品位和情调的创意生活方式,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还在精致农业、休闲生活等领域积极与大陆合作,大大地拓展了产业消费的市场空间。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国际分工正面临着大调整、大变革,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日渐成为提升区域软实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法国学者马特尔说过一句话: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各大国之间为了国家利益已然不复动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手段,而是通过电影、电视、流行音乐、时尚服饰、餐饮、媒体等各种文化创意产业的手段展开博弈和竞争。比如美国通过销售好莱坞大片、米老鼠卡通、百老汇歌剧、NBA篮球,以及星巴克、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传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因此,大中华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营销“中华牌”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提升本区制造业和产品附加值,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意义还在于能够输出中华文化品牌,形成持续的区域竞争优势。 必须强调的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其所体现的品牌文化之间的竞争,品牌正主导世界财富的分配。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品牌大国,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创新的态度,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具有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期末作业

谈文化产业创意中的民族艺术开发 摘要: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促使人们比过去更加重视创意。文化产业创意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设计方面的灵感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巧思新意,从而以文化创意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如果缺乏优秀的创意,文化产业的市场战略就难以实现,文化产品也只能沦为让消费者忽略甚至厌恶的空架子。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以文化创意为基点开发民族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创意艺术开发民族产业 一、文化产业创意存在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根据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的《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统属创意产业。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互动休闲游戏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以及时装设计在内的多种行业。创意产业并不是一个新创的产业,而是在传统产业中注入了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文化理念的元素,以创意为卖点的产业。 文化产业的创意与策划共同铸就了文化产业的灵魂,他们贯穿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文化项目的开发、文化活动的构想、文化产品的设计,以及文化内容、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等等。如果缺乏优秀的创意,文化产业的市场战略就难以实现,文化产品也只能沦为让消费者忽略甚至厌恶的空架子。 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创意的时代。世界的生存法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将不再决定一切,而靠创造力、脑力创新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则发展迅猛,一个优秀的创意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甚至能够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现在社会对创意的需求甚至已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意开启了新经济时代的大门。 二、民族艺术开发的重要性 1、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艺术不是少数人的所属,而是整个民族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的总汇。人们通过共同的喜好,无形之中强化了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标准,并使之世代相传,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一系列产品,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们对本民族的艺术十分欣赏,被民族艺术所吸引乃至陶醉。 2、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特色的衍生品成为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持久而牢固的形式。人们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保存下来。 3、活跃和丰富文化生活 民族艺术内容丰富,比如对歌、丝竹乐、泥人等,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从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自己的英雄人物,再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方式来纪念这种理想化身,这对增强民族自豪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有好处。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复习题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化产业核心层涉及四类服务,分别是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 2、文化产业创意具有与、、相融合的特征。 3、思维的基本形式有与两种。 4、需求层次论包括生理需求、、社交的需要、、。 5、文化产业主要分为三层,即、、。 6、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有策划主体的群体化、与、策划分析的定量化。 7、总成本领先战略指的是实现和最小化。 8、以价格来衡量,文化品牌的价值包括消费者在所付的价格和文化企业把品牌拿到销售时的价格。 9、“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句话描绘的是。 二、选择题 1.创意的特点包括抽象性、广泛性、( ) A.文化性 B.市场性 C.组合性 D.经济性 2.以下属于杂志广告的优势因素的是( ) A.广告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 B.广告价格低廉 C.广告出版周期短 D.广告传播速度快 3.古董、古玩、名人字画等独一无二的商品应该采用______来分销产品。( ) A.长流通渠道 B.单一流通渠道 C.多元流通渠道 D.短流通渠道 4.网络时尚文化产业包括______、播客、社会网络、异步传输等。( ) A.电视 B.博客 C.广播 D.旅游 5.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三个要素构成,包括______、行为识别和形象视觉识别。( ) A.方式识别 B.成本识别

C.理念识别 D.价格识别 6、文化市场细分的原则包括______、可实现性、可盈利性、可区分性。( ) A.可确定性 B.可衡量性 C.可持续性 D.可销售性 7、文化企业对产品的定价可以实行成本导向、______、竞争导向等定价方法。( ) A.需求导向 B.价格导向 C.费用导向 D.人工导向 8、以下产业属于纸质传媒产业的是( ) A.会展产业 B.动漫产业 C.网络游戏产业 D.出版业 9、发散思维的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的差异。( ) A.想像力 B.发散度 C.生活经验 D.价值观 10、凤凰卫视“一凤一凰”的台标体现了文化品牌策划中的( ) A.行为识别 B.理念识别 C.形象视觉识别 D.成本识别 三、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 2、文化产业创意 3、文化产业策划的基本要素 4、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功能 5、网络文化产业 6、市场拓展策略 7、品牌传播 8、广告策划 四、简答题 1、文化品牌具有哪些功能? 2、创意与策划的区别是什么? 3、电影首映式策划通常有哪些注意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