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之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三国演义》之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三国演义》之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三国演义》之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三国演义》之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骁勇善战世名将 (2)

(一)特色鲜明的外貌特征 (2)

(二)勇猛无比的形象特征 (2)

1、三英战吕布 (3)

2、濮阳大战 (3)

3、辕门射戟 (3)

二、复杂性格反复多 (4)

(一)轻狡反复见利忘义 (4)

(二)亦有任义不乏真情 (5)

三、狂妄自大终败亡 (6)

四、总结 (7)

注释 (7)

参考文献 (8)

《三国演义》之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内容摘要:纵观东汉末年,汉室腐败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各方军阀割据,豪强混战。在此乱世中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其中吕布异军突起,跻身为汉末群雄之一。吕布是一个颇受非议的否定性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勇而无谋”,“见利忘义”。然而仅仅用这八个字就概括他的一身未免太过偏激,对一个具有丰富艺术价值的历史人物,应当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他的全面形象,不拘于某一方面的观点。

细究《三国演义》就会了解到,吕布是一个担有多重性格的复杂人物。他即勇猛无比,又见利忘义;即志向远大,又耽于美色;既有谋略得当、有情有义的时候,也有狂妄自大、不进忠言的时候。他的一生短暂,但却丰富且值得探究。

关键词:《三国演义》吕布性格形象全面解析

由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书描写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吕布正是其中之一。

史书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东汉豪强、将领,官做骑都尉、中郎将,被封都亭侯。他武艺高强、勇猛无比,号“飞将军”。吕布一生短暂,但他骁勇善战、无有匹敌,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吕布先后效忠于丁原、董卓,后又将他们杀害,自成一方势力。之后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联军,兵败人亡于白楼门。在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且没落下风;又一人独斗曹操六员大将,武艺可谓是演义第一。连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蝉也成为其妾室。后人多说吕布是勇而无谋,为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小人。然而仔细阅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吕布并不只是“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他是一个拥有多重性格的复杂人物。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吕布的人物形象。

一、骁勇善战世名将

在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群雄四起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都急于施展自己的才干,吕布也不例外。那么吕布因何能从众多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国第一猛将”,让他短促的生命大方光彩呢?

(一)特色鲜明的外形特征

在《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中,温侯吕布可称得上是大名鼎鼎。自古以来,吕布一直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以他为题材的各类戏曲也在舞台上盛演不衰。吕布之所以能获此“殊荣”,自然是罗贯中精心结撰的功劳,他遵史籍《三国志》的记载而加以点染,将一个历史人物精心塑造成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那么罗贯中是如何让吕布那“鲜活的面容”驻留在读者脑海中的呢?

读文可知,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次亮相就很吸引眼球,“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①。董卓也因此对吕布大加赞赏,甚至还感叹道,“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②这句极高的评价体现出了吕布的实力与霸气,让人有一种“拥吕布者夺天下”的感觉。再看后面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对吕布的外形描写更是详细,“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凯,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③锦袍,兽面凯,方天画戟,赤兔马,这是吕布的经典形象。作者的寥寥数语,便刻画出一个貌美艺高、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字里行间无不展示着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英姿飒爽,让人印象深刻。一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至今仍广为流传。

(二)勇猛无比的形象特征

吕布的骁勇善战是公认的,历史上,他因弓马娴熟,被誉为“飞将军”。关于吕布的勇猛,史书记载很简略,对他的评价也不过是“弓马骁武”“臂力过人”“善战无前”。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前代文献以及当时的一些民间传说进行了修改和加工,通过写及战事,把吕布的武艺超群描写得酣畅淋漓。

1、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情节。作者层层铺垫,先写汜水关华雄英勇匹敌,斩鲍忠,败孙坚,杀祖茂;尔后关羽上演“温酒斩华雄”,衬托出关羽的英雄本色。在虎牢关前,吕布更非华雄可比,连斩大将方悦、穆顺,砍伤武安国,大败北平太守公孙瓒,直杀得“八路诸侯心丧胆裂”。在关键时刻,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出马,酣战多回仍不分胜负,只遏制住吕布势不可挡的攻击。这些情节固然是为了突出刘关张三人的英勇善战,但同样充分体现了吕布的英勇神武。要知道关云长乃武圣,温酒斩华雄、怒杀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而张翼德在长坂桥一声吼便把夏侯杰吓得肝胆破裂,一把丈八蛇矛勇不可挡。如此都不赢吕布,可见“三国第一猛将”果然名不虚传。据史料记载,虎牢关大战最早出现在元刊《三国志平话》中,元人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勇武刚猛则被渲染、夸张到了极致。

2、濮阳大战

在“吕温侯濮阳大战”和“陶恭祖三让徐州”两节中,罗贯中对这次战役做了细致的描述。先是濮阳城外的两场战斗,杀得曹操胆战心惊,吕布耀武扬威的气势被渲染得活灵活现。

曹操猛将许褚、典韦,在濮阳城外双战吕布,酣战多时仍未分胜负,最后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四将齐上,六员战将共攻吕布,方使吕布遮挡不住,拨马回城。要知道典韦、许褚可比关羽、张飞,夏侯两兄弟胜刘备远矣,况且还有李典、乐进。这样得六员大将都杀不了吕布,可想而知吕布的武艺超群。在此吕布被罗贯中描写得甚至具备一种超于常人的神奇色彩了。

3、辕门射戟

在“吕奉先辕门射戟”一节中,他能“如提稚童”一般将袁术的上将纪灵扯来扯去;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而想出“辕门射戟”的计策。“令左右接过画戟,去辕门外远远插定。乃回顾纪灵、玄德曰:‘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

④这一计策,恐怕当今的世界射击冠军都不一定敢打包票,但吕布却想出来了,

而且他还成功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其箭法武力之超人实在惊人。

二、复杂性格反复多

陈寿对吕布的评价是:“吕布有琥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惟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⑤陈寿说的是吕布确实勇猛无比,但为人太过反复不定,道德品行及其不好。不过演义中的吕布,虽然见利忘义,但也不乏真情;即使不算是英杰,也当可算是一时豪雄,而不是如此不堪的一个小人。

(一)轻狡反复见利忘义

吕布或许有那么个原因认丁原为义父,可是李肃的三言两语外加宝马一匹就打动了他,次日便提着丁原的首级去见董卓。董卓也是极为重用吕布,封他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而吕布又认了董卓为义父。如果吕布能安心待在董卓这里为他效力的话,凭着他的实力,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但吕布却因为司徒王允和美女貂蝉的连环计,再次杀了义父董卓。弑父之事在丁原身上已经上演,可怜的董卓又一次上演,看来义子并不是那么好养的,终究是养虎为患啊。杀害了董卓后,李、郭等人兵变,吕布投靠袁绍,合攻张燕。后袁绍欲杀吕布,吕布无奈投张扬,奔走四方。曾与曹操战于濮阳,因为吕布狂妄自大,太过轻敌,被曹操打败后投奔到刘备那里,刘备收留了他,可吕布却趁张飞醉酒夺了徐州,还想连同袁术一起除了刘备。在和袁术合作的时候,袁术向吕布提出让他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答应了,可是后来又悔婚并杀了袁术的使者,又一次和袁术闹翻了。正是因为吕布的轻狡反复,曹操才在听到刘备说吕布两度弑父后毅然决然的杀了他,结束了他短暂悲剧的一生。

自古以来“忠”与“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千里走单骑的关羽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才如此的光辉伟大。而吕布恰好就犹如关羽的反面,他为了宝马背叛丁原、为了女人杀了董卓、对刘备恩将仇报,这一切都让他打上了“见利忘义”“轻狡反复”“贪图美色”的标签。在当时“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你不想在原来主公麋下,离去就可以了,对此古人还是相当宽容的。像后主刘备在最初也“走村串户”,换过很多地方;

曹操起兵时,得了袁绍的好处,但这并不妨碍他最终将袁绍打得落花流水。只是吕布做得过了一些,不仅背信弃义,还弑主,这就是极大的过错了,所以张飞痛骂他是”三姓家奴“。吕布为了他远大的抱负,不断地易主,以此接近实力集团中心。可他在不断易主的时候没有收集自己的人脉,只靠依附着别人,没有强大的军力资源,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亦有任义不乏真情

吕布的很多行为的确见利忘义,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但不能因此而全面否定了他有情义的一面。吕布和司徒王允设计杀死董卓后,李、郭等人起兵造反。吕布中了“彭越扰楚”之计,让反兵杀进了城。危乱中吕布冒死回城去救王允,王允舍不下汉室朝廷,决意以身殉国。吕布三劝王允而不得,以致错过救护家小的时机,最终只得弃家小飞奔出关。他的妻小也是靠庞舒私藏起来,最后才得以夫妻团聚的。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吕布是非常喜爱他的妻妾的,在他心里女人不像刘备所说的如“衣服”。而他能为为王允做到这种地步,可见也并非完全如世人所说的无情无义。

而在两度俘虏刘备家眷时,吕布亦不曾对她们加以迫害,反而加以善待。“甘、麋二夫人见玄德,具说吕布令兵把定宅门。禁诸人不得入;又常使妾室送物,未尝有缺。”⑥在袁术攻打刘备时,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想出了“辕门射戟”的计策来救刘备。此番固然有为自己考虑的成分在里面,但也是真心想保全刘备。这都可以看出吕布并非毫无仁义之心,只因为他做的坏事让人难以接受,就全盘否定一个人,这太不客观了,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吕布这样的行事看起来似乎是互相矛盾,一边做坏人一边做好人,让人难以理解。但这些其实是吕布多重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吕布在当时是一个勇猛无比的武将,并非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从边地来到京城,被动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因为他骁勇善战而成为利用对象,也因此备受猜忌防范;社会的政治需要及其本身的才能,又偏偏不断地把他推向斗争漩涡的中心,弃旧图新的选择只能通过弃而杀之来实现。而强者又总是有自己想法的,他们有一定高度的自尊,喜欢主导一切事物。吕布作为当时的第一猛将,那必定是有极高的控制欲的,但他军力不够,只能因时势而不断为获得实力斗争着。吕布

是见利忘义,但也不乏真情义的流露。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的认为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三、狂妄自大终败亡

关于世人对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的概括,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吕布并不全是见利忘义,他还是有仁义之心的。那么吕布真的是勇而无谋吗?这可未必。吕布听取陈宫的谏言,巧用“反间计”一举夺得了濮阳,还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在刘备外出作战时,趁张飞醉酒夜夺徐州;“辕门射戟”这一举世无双的举动,大大提高了他的武艺威慑力,同时也是他有智谋的一个体现。这一招不但保全了刘备,也为自己的生存提供了盟友,牵制了袁术等对自己有害的势力,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从上述各种行为来看,吕布也并不像世人说的那样,无谋在这时候就显得有点苍白。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吕布也会犯错,而且是生死攸关的大错。吕布巧用“反间计”夺了濮阳之后,曹操不甘心,在攻占了兖州之后又重整旗鼓带兵杀回濮阳。这时陈宫就上言吕布:“‘不可出战。待众将聚会后方可。’吕布曰‘吾怕谁来。’”⑦然后不顾陈宫的劝谏,引兵出阵,结果被曹操打败逃去了定陶。在定陶时吕布又不听陈宫的劝谏,一意要火攻曹操,结果中了曹操的奸计,又被打得落荒而逃,跑到徐州去投奔刘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吕布的自负,他仗着自己武艺高强,认为没人能与之匹敌,不听忠言,过于轻兵,造成了一系列的失败。如果吕布能就此吸取教训,调整自己心态的话,那他也许能在之后的历史舞台继续大放光彩。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的傲然已经使他开始迷失自己,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了他之后失败的人生旅程。

吕布投奔到了徐州,好心的刘备收留了他,可他却恩将仇报夺了徐州。且说吕布在徐州时,陈珪父子每逢宾客宴会的时候都不停的夸赞吕布的功德无量,陈宫觉得陈珪父子每次都阿谀奉承,必定不怀好意,于是就上谏吕布,让他防范着陈珪父子。可吕布却怒叱陈宫无端进献谗言,欲想陷害好人。可见吕布多么好大喜功,不进忠言。也正是因为吕布听信陈珪父子的谗言,以致被这两个曹操的奸细设计夺去了徐州,只得带着陈宫逃到下邳。这时吕布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刘备和曹操联合攻打他,他又没有盟军,只有守着下邳孤军奋战。在这等危机时刻陈宫又一次献上了良计,让吕布带兵出城形成“犄角之势”,

这样就不用怕曹军了。可吕布在出发前又取消了这个计划,他听信妻子严氏的枕头风,因为严氏的妇仁之见而错过了瞬息万变的战机,一次良机就此消失了。之后陈宫又了解到曹军缺粮,要到许昌去取粮,再次劝吕布去断其粮道,曹军无粮的话必定不攻自破。这可谓是最后的转机了,然而吕布还是不以局势为重,听信严氏和貂蝉的撒娇和诱惑,整日在家饮酒解闷,还狂妄的说“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⑧最后一次战机也付水东流了。

吕布因其狂妄自大、不进忠言、贪图美色,最终落得个缢死白门楼的下场。吕布并不是有勇无谋,但正是因其“勇”,让他太过自负,导致他看不清楚周围的形势,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屡次把陈宫的忠言抛弃脑后;也过于沉溺美色,不思进取。从疆场厮杀到政坛角逐,吕布凭借匹夫之勇,在一群老谋深算的政客中自然战不到便宜。与其说他是“勇而无谋”才失败,倒不如说是因为他的“勇”所造成的狂妄自大的性格才导致他失败。

四、总结

回顾吕布的一生。他两认义父,又两度弑父,后来颠沛流离,投靠他人,但是终究没有一个落脚之处,最终死于非命。但是他的骁勇善战还是为世人所赞叹的,他大战三英,辕门射戟,不愧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并非有勇无谋,他巧用“反间计”,“濮阳城中赚曹操”;“辕门射戟”,救刘备于水火之中。只可惜他狂妄自大,不进忠言,贪图美色,最后被俘而死。吕布既有轻狡反复、见利忘义的一面,亦有充满仁义之心的时候。我们不能把他全盘否定,而应以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他这一丰富饱满的性格形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后人有诗叹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马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这也许是对吕布一生最好的总结了吧。

注释:

①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②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③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④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⑤引自陈寿《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评

⑥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⑦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⑧引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出版发行 1986年

2、朱大渭《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互联网

3、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陈寿《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一、诸葛亮的人物特征: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的人物特征: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 三、关羽的人物特征: 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是一个武艺超群、有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四、张飞的人物特征 1、张飞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飞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勇猛更是性格最为突出 的一面。 3、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 五、赵云的人物特征: 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六、孙权的人物特征: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 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七、周瑜的人物特征: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 八、吕布的人物特征: 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3、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 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九、曹操的人物特征: 1、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又暴戾、狡诈、野心勃 勃。 2、但他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十、马谡的人物特征: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2、马谡死书,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 刚愎自用,听不进他人意见 十一、司马懿的人物特征: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 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 十二、陆逊的人物特征: 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 2、陆逊还治国安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十三、姜维的人物特征: 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 2、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 3、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 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0、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3、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9、曹操的人物特征: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10、马谡的人物特征: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2、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12、陆逊的人物特征: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2、陆逊还治国安帮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13、姜维的人物特征: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2、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3、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4、魏延的人物特征:1、魏延称得上是一员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卤莽。2、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3、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 15、貂蝉、糜夫人、孙夫人的人物特征:1、貂蝉是一个聪慧机敏、知恩图报、忠义、勇敢的奇女子。2、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3、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16、董卓的人物特征:1、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3、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17、王允的人物特征:1、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2、他还是一个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18、杨修的人物特征:1、杨修为人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博闻强记。2、他恃才放旷,好卖弄学问,藐视他人.最终被曹操所杀。 19、袁绍的人物特征:1、袁绍是一个娇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的人。2、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他最后彻底失败也是难免的下场。 20、刘禅的人物特征:1、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2、他还只知道放纵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3、刘禅不辩是非,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猜忌忠良,最终落得束手称臣,被天下耻笑的下场。 21、曹丕的人物特征: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一、“仁”的代表——刘备 1.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2(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一、人物简介 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 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 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 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这句话说得好,更加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精神,关羽这时候说道:“世界上我最敬佩三物,天、地与我大哥! 总结:从上面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的三国人物,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精神,喜欢他的品质,我认为三国因为有他而精彩!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0、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3、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9、曹操的人物特征: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10、马谡的人物特征: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2、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12、陆逊的人物特征: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2、陆逊还治国安帮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13、姜维的人物特征: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2、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3、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4、魏延的人物特征:1、魏延称得上是一员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卤莽。2、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3、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15、貂蝉、糜夫人、孙夫人的人物特征:1、貂蝉是一个聪慧机敏、知恩图报、忠义、勇敢的奇女子。2、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 3、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16、董卓的人物特征:1、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3、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 17、王允的人物特征:1、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2、他还是一个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课题:《想北平》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一、人物简介 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 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 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 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这句话说得好,更加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精神,关羽这时候说道:“世界上我最敬佩三物,天、地与我大哥! 总结:从上面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的三国人物,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精神,喜欢他的品质,我认为三国因为有他而精彩! 页脚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之欧阳歌谷创编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 欧阳歌谷(2021.02.01)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多方面:诸如人物形象描写;战争描写;语言艺术;历史小说创作经验……其中,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有刘备、诸葛亮、关羽、曹操,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诸葛亮、关羽、曹操被称为《三国演义》中的“三奇”或“三绝”。 清代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毛崇岗认为,《三国演义》的成功,首先要归因于小说描写了这三个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曹操形象分析: (一)曹操形象的总体特点——曹操是《三国演义》

所塑造的典型的“奸雄”形象;在小说中曹操被视为“乱臣贼子”的代表,正与刘备的仁主、明君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二)历史人物曹操的特点——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扫平各地割据势力,结束了汉末混乱局面,统一北方,使广大中原地区的和平发展得到保证,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曹操在历史上虽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总的来说是一个发挥过积极作用、应充分肯定的重要人物。 西晋陈寿《三国志》对曹操的功过有较为公正的记叙和评价,肯定了他的历史作用。 后来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所采取的各种材料中已有不少民间传记故事,已经不再忠于历史原貌,而这些传说性内容往往为后代艺人所吸收。 在民间艺人手中,曹操一步步由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变成艺术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这一倾向在《三国演义》达到顶点。 (三)小说人物曹操的特点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明德中学 K202班邓雅芝 曹操(155-220):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沛国谯郡人。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就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而言,他时而奸诈到了极点,时而坦率得惊人。奸诈时深不可测,坦率时却犹如赤子。他有时隐而不露,忍而不发,有时却感情外露,激情奔放。他可以残忍得令人发指,也可以体贴入微,富有人情。他有刚怫自用,骄横专制的一面,也有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一面。他猜忌极深,不信任任何人,可有时候又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可同时又是无耻自私的庸人。在曹操这一形象的身上,凝结着人民对统治者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刘备: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英雄的心。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贬曹扬刘,以曹衬刘。当然,这也是封建时代广大百姓的封建意识的反映。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公元229年,曹丕死,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但优柔寡断。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人。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方式

谈《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语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结构宏伟壮阔,严密精巧;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形象;战争紧张激烈、惊心动魄。从人物塑造上看,作者罗贯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使用了白描、对比、衬托、夸张等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关键字] 三国演义人物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同时也是世界小说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小说之一,生动描述了汉末魏晋时期近百年的历史画卷,集中反映了各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种种斗争,几百年来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一代代的读者,在民间广为传诵。《三国演义》最重要的艺术成就还是罗贯中成功塑造的那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千余人,其中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刘备的仁义、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周瑜的忌才妒能、孙权的委曲求全、袁绍的优柔寡断等等。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罗贯中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注重人物相貌、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使用对比、衬托、夸张的方法展现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实见其作为文学艺术大师之深厚功底。 一、使用相貌、神态、语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作者通常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多角度、全方位对人物进行相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从而塑造出成功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作为文学大师的罗贯中当然也不例外,使用白描手法,并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勾勒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形象。 首先,《三国演义》中人物出场便通过相貌的描写来展现了人物性格,如第一回中张飞的出场,“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可见张飞的威武,再加一句“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便将一个莽撞的张飞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是第二十八回描写诸葛亮出场的,惟妙惟肖,传神的很,与后文关于他智略的描述相互辉映,宛然成章。“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短短30个字把关羽的形象完美的呈现到人物面前,透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体会到一团团英雄的气息正慢慢接近你。 其次,通过对人物细致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人物个性特征加以渲染、突出。“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这段文字是《三国演义》中比较经典的一个切面:鞭打督邮。通过上述这段文字,读者可以清晰明澈地了解张飞直爽火暴的性格;书中两处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云长曰:“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这句话采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是关羽单刀赴会前和属下的对话。字里行间,关羽衿傲高扬的神态流露无遗,浩浩荡荡,气势不凡;“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每每读这段文字,都会感动得流泪,被关羽的气概所折服。《三国演义》通过这段文字把人们心中的关公形象推至顶峰,完全确立了他一代忠臣的凛然形象。又如“赤壁之战”前,作者连续用了几处神态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一:诸葛亮 诸葛亮,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他,是正义的化身,是智慧的化身,亦是忠诚的化身。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事迹,从古至今广为传颂。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敦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出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他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他,忠心耿耿,知恩图报。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是天妒英才,刘备死后,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这些看似不容易做到的,却在他的手中信手拈来。这些计谋都令人意想不到,在危难时刻帮了蜀国大忙,解救了一次次的危机。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诸葛精神永存,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永远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二:刘备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其性格极其复杂。他重义爱民,但心存诡诈,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悲剧人物。这种仁义与诡诈并存的二元对立性格,是他成为一方之主的前提,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刘备的形象在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帝蜀寇魏”“颂刘非曹”的议论,曹操的形象江河日下,成为“奸雄”的代表,而刘备则声誉渐长,成为“仁义”的化身,博得后人的广泛同情和爱戴。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决不是单一化的,远非“仁义”二字可概括形容的。他的总体性格可用“折而不挠”概括,细分就是仁义与诡诈的二元对立。同时,其性格中的悲剧因素也是他政治悲剧的重要原因。 1、折而不挠,败而不馁说他有政治远见,比别的统治者更懂得“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而且也非常机智,能屈能伸,并能竭力隐蔽自己的英雄本色,体现出他“折而不挠”的总体性格特征。刘备的性格形成与他的出身背景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多方面:诸如人物形象描写;战争描写;语言艺术;历史小说创作经验……其中,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有刘备、诸葛亮、关羽、曹操,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诸葛亮、关羽、曹操被称为《三国演义》中的“三奇”或“三绝”。清代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毛崇岗认为,《三国演义》的成功,首先要归因于小说描写了这三个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曹操形象分析: (一)曹操形象的总体特点——曹操是《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典型的“奸雄”形象;在小说中曹操被视为“乱臣贼子”的代表,正与刘备的仁主、明君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二)历史人物曹操的特点——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扫平各地割据势力,结束了汉末混乱局面,统一北方,使广大中原地区的和平发展得到保证,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曹操在历史上虽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总的来说是一个发挥过积极作用、应充分肯定的重要人物。 西晋陈寿《三国志》对曹操的功过有较为公正的记叙和评价,肯定了他的历史作用。 后来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所采取的各种材料中已有不少民间传记故事,已经不再忠于历史原貌,而这些传说性内容往往为后代艺人所吸收。 在民间艺人手中,曹操一步步由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变成艺术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这一倾向在《三国演义》达到顶点。 (三)小说人物曹操的特点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作者成功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奸雄”形象。作者注意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并没有把这个形象简单化,而是肯定他思想性格的多面性,在强调他“奸”的同时,也刻画出他的“雄”。 A.曹操之“雄” 曹操雄略冠时,智谋出众。作品注意揭示其智慧和谋略,并时时与其豪爽、豪迈的气度相联系,刻画出一代枭雄的典型形象。 1、气度豁达,志向远大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对刘备坦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具有超乎常人的自信、勇气,具有敢为人先、勇于承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曹操历数二十多年来自己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等功业,称“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表现出超拔的雄豪之气。 2、知人、爱才 历史上的曹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小说中对此虽然作了重大改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写出曹操知人、爱才的一面;如善待关羽、敬佩赵云,等等。 3、富有文采,诗风雄放 历史上的曹操富有文学才华,其诗雄浑奔放、古劲苍凉,小说对此多也有表现。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在气氛紧张的赤壁之战前,穿插描写曹操诗酒豪放,充分展现其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完整版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 象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一提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个大奸臣,狡 诈、多疑、假仁假义、十分奸险;但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下面本人就《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的形象进行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关键词】:曹操奸雄人物形象 前言 曹操,人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青梅煮酒时,他敢于吐露真言,以龙自比,可见其胸怀大志。再者收降关羽时,关羽说只降汉不降曹,曹操丝毫不在意,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百般殷勤。关羽走后,他非但没有下杀手,还赠送盘缠,明知放走关羽是一件错误的是,但曹操识英雄惜英雄。五关斩六将,曹操也没有怪罪,可见其胸襟之开阔。 一、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狠毒上。 (一)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1]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 第十七回,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短缺,操命管粮官王垕:“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2]士兵皆言丞相欺众。操欲借垕人头示众。垕大惊曰:“某实无罪!”[3]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4]垕再欲言时,操早已呼刀斧手杀之,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5]于是众怨始解。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 曹操此人性格复杂多变,这在表情、脾性的多变上得到体现。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与关羽劝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作者:__张仙荣__ ___ ___ 指导教师:____ ___ __ 所在学习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网络学院郑州分院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102051050676 年级:2005秋 完成日期:

题目: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它成功的塑造了若干类型形象系列,如以诸葛亮为基型的智多星军师形象系列、以张飞为基型的鲁莽英雄形象系列、以刘备为基型的仁君忠臣形象系列,以及以曹操为基型的奸雄形象系列。这些形象同中求异,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画廊。 足智多谋——诸葛亮:艺术手段、忠贞品格、创作方法;明君与枭雄——刘备:明君形象、对刘备形象的批评意见;豪气冲天——关羽:刚愎自用、因小失大、总论关羽形象;忠贞神勇——张飞:“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鲁莽、暴戾”的内容及其表现、“粗中有细”的内容及其表现。 关键词:人物形象分析

论文目录 一、足智多谋——诸葛亮 (1) ⒈艺术手段 (2) ⒉忠贞品格 (4) ⒊创作方法 (5) 二、明君与枭雄——刘备 (6) ⒈明君形象 (6) ⒉对刘备形象的批评意见 (8) 三、豪气冲天——关羽 (9) ⒈豪气冲天——关羽 (9) ⒉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11) ⒊总论关羽形象 (12) 四、忠贞神勇——张飞 (13) ⒈“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 (13) ⒉“粗中有细”的内容及其表现 (14) ⒊“鲁莽、暴戾”的内容及其表现 (14)

论文正文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是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和武将赵云是书中塑造的两个近乎完人的形象,而诸葛亮更是神化了。不管从智慧方面还是道德方面。在智慧方面,自三国演义问世来,诸葛亮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中智慧的象征。从一出场的隆中对这一名段,就体现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学识。及后的火烧新野、借东风、智取三城、三气周瑜、汉中之战、七擒七纵、空城计等,无一不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至于用八阵图阻止陆逊、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劝告邓艾的石刻等,更是神乎其神。在道德方面,《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更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至于诸葛亮所犯的一些错误,经过书中描写,反更显出他的人格伟大。失街亭后要求自降三级,对军中事物管理过于细致,在军事上谨小慎微等,都是通过缺点来映衬他的优点的。总之,诸葛亮不管在能力还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 足智多谋——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即“卧龙”),为他的出场预作铺垫(嘉靖元年本第六十九回《刘玄德遇司马徽》,毛本第三十五回),到他去世后被安葬于汉中定军山(嘉靖元年本第二百九回《武》侯遗计斩魏延》,毛本第一百五回),他一直处于作品情节的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书的第一号主角。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 一、历史上的诸葛亮(181~234),本来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尽管此时诸葛亮年未弱冠,又与荆州牧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有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毅然隐居于隆中(汉代属荆州南阳郡邓县,今属湖北襄樊市),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建安十二年(207),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势单力薄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成为刘蜀集团的栋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诸葛亮的崇高品格,不仅深受蜀汉民众的尊崇,甚至还得到敌方的敬重。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集中体现于《隆中对》;二是忠贞,集中体现于《出师表》。总之,他确实不愧为一代贤相,名垂千古。 二、诸葛亮逝世以后的一千余年间,历代胸怀壮志、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深情地缅怀和颂扬着他,广大民众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他的业绩,各种通俗文艺也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姓名: 学校: 学号: 班级:

摘要 (2)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 (2) 二、具有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智慧才能 (3) 三、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 (6) 四、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 (6)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被作者神化了的一个主要人物,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传颂和喜爱的人物。诸葛亮有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谦虚谨慎、严于责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供肤浅的借鉴。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形象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不仅是最早出现的长篇章回小说,而且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宏大磅礴的历史布局,纷繁复杂的人物角色,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名著中,作者一反《三国志》“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记载,而将他写成治戎与奇谋兼长、理民之才干与为将之谋略皆高的全才,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诸葛亮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神鬼莫测的谋略智慧、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赢得了古今许多著名人物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年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他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谦虚谨慎、严于责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供肤浅的借鉴.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十年中,也是诸葛亮成长完善的重要时期。他摆脱许多的束缚,精心研习各类经典并大量阅读。《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学习方法提到过一句: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三人,是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以独特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中国一贯陈腐的学习观念。这与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务实的态度有关。对他而言,知识与学问,不是用来卖弄和应试的,而是帮助他在日后运用的。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就在南阳的田间听到耕种的农民们高唱优雅的歌曲,他很惊讶这些农夫竟可以唱出如此高雅的田园歌曲,而农夫们告诉他,这些歌曲都是隆中的那位“卧龙”先生所做。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隐居时的诸葛亮,是和这些农民们有深入接触的,他们一起劳动和耕种。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也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也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一致。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诸葛亮有机会可以和广大的下层人民交流接触,并体味生产劳动的艰辛。对诸葛亮来说,这无疑是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磨练和心理磨练。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农工算计、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相当的研究。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负,“志在靖乱”,而且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行动百折不挠,直到累死在前沿阵地。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如失荆州、败夷陵、刘备死、南中乱、多次出征祁山而无功。“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诸葛亮一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讲解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 一、“仁”的代表——刘备 1. 形象: 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 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 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 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 托孤 2

.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 所以一见如故, 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 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 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 接连杀败八 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 便上前 来助战, 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 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 终于将吕布打败 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 就在后园种菜, 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 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

刘障、 张鲁、 韩遂等人为英雄, 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 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 骄横霸气的性格, 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 瞻远瞩; 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 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 在谈 吐中步步后退, 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