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漢語虚词(一)

代詞

古代漢語代詞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和一些起稱代作用的其他代詞。第一節人稱代詞人稱代詞包括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

一、第一人稱代詞

先秦時期的第一人稱代詞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我”“余”“朕”三個是殷商時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現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寫法,《尚書》《詩經》《論語》《孟子》等文獻用“予”,西周金文、戰國時期的多數文獻如《左傳》《國語》《莊子》《荀子》《韓非子》等一般都用“余”,漢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變體,只見於《尚書》,例如:

(1)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書·湯誓》)

(2)朝夕納誨,以輔台德。(《尚書·說命》)

“吾”和“卬”都是來自周人的母語,“吾”在春秋時期進入了當時的漢民族共同語——雅言,而“卬”只見於《尚書》和《詩經》,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進入雅言。例如:

(1)越予沖人不卬自恤。(《尚書·大誥》)——按:越:語氣詞。沖:幼。

(2)人涉卬否,卬須卬友。(《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按:涉,徒步過河。須:等

“我”“余(予)”“朕”“吾”這幾個代詞之間有表義上的差異。“余(予)”是謙卑的說法,漢武帝時犍為文學(姓名不詳)注《爾雅》曰:“余,謙卑之身也。”所以《尚書》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說法,沒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說法。周公自稱“余小子旦”,不說“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終是圖。(《尚書·金縢》)

(2)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詩經·周頌·閔予小子》)

(3)(齊侯)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左傳·僖公九年》)——按:唐·孔穎達《左傳正義》引舍人《爾雅注》曰:“余,謙卑之身也。”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說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稱,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時用。例如:

(1)韓侯受命,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詩經·大雅·韓奕》)

(2)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辭·離騷》)

由於這個緣故,秦始皇二十六年欽定這個詞為皇帝專用,後來各朝代的皇帝都因襲之。

“我”則是既無謙卑也無尊崇、倨傲義的通稱說法,所以在“吾”字流行之前,第一人稱複數一般都用“我”。例如:

(1)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詩經·召南·草蟲》)

(2)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尚書·君奭》)

前一個例子中的“我”稱代吟唱者本人,是單數;後一個例子中的“我”稱代說

話人和聽話人雙方,是複數

此外,說話人提到自己的邦國時用“我”。例如:

(3)齊人歸我濟西田。(《左傳·宣公十年》)

(4)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左傳·莊公十年》)

例(3)(4)中的“我”都稱代魯國。

“吾”和“我”並行之後,在表義上也開始有所分工,“吾”有親近的意思,和現代漢語北京話裏的“咱”“咱們”類似。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包括式一般都用“吾”。例如:

(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論語·季氏》)

(2)鬬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左傳·桓公六年》)例(1)中的“吾二臣”稱代冉有和季路,是複數排除式;例(2)中的“吾”稱代說話人(鬬伯比)和聽話人(楚子)雙方,是複數包括式,例中的“我”稱代楚國。

第一人稱代詞發展到魏晉時期,又出現了“身”和“儂”。“身”字例如:

(1)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共來決死!”(《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2)丞相自起,解帳帶麈尾,語殷曰:“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世說新語·文學》)

“儂”是六朝時期吳地方言詞。例如:

(1)道子頷曰:“儂知儂知。”(《晉書·簡文三子傳》)

(2)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鮑照《吳歌》)

又作“阿儂”

(3)吳人之鬼,居住建康……自呼阿儂,語則阿傍。(《洛陽伽藍記·景寧寺》)唐代以後又作“儂家”:

(4)侯印幾人封萬戶,儂家只辦買孤峰。(司空圖《白菊雜書之三》)

第二節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是起指示(也叫指別)和稱代作用的詞。所謂指示,即指明上下文或語境中存在的人或者事物。所謂稱代,即用指示代詞來代替上下文或語境存在的人或事物。指示代詞起指示作用都是作定語或狀語,起稱代作用則可以作定語(上古漢語只有“厥”“其”可以這樣用)、主語、謂語、賓語或補語。

在殷商時期,指示代詞是近遠二分的,近指用“茲”,遠指用“之”。例如

(1)庚午卜,內貞:王勿作邑才(在)茲,帝若。(甲骨文合集14201)——庚午這天卜,內貞問:如果大王不在這裏建造城邑的話,上帝會順助嗎?

(2)甲戌貞:今茲亡大[雨]。(甲骨文合集30063)——甲戌這天貞問:今天不會有大雨嗎?

(3)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丑][啓]。之夕允雨,辛丑啓。(甲骨文合集3297反)——大王占測說:今天傍晚可能要下雨,到明天辛丑日會晴。驗辭:那天傍晚果真下雨了,辛丑那天晴了。

(4)乙亥卜,內貞:王侑石在鹿北東,作邑於之?(甲骨文合集13505)——乙亥這天占卜,內貞問:大王在鹿東北拜祭了神石,在那裏建造城邑嗎

到先秦時期,指示代詞變得比較複雜,可以分為四套:近指代詞、中指代詞、遠指代詞和兼指代詞。

一、近指代詞

近指代詞常見的有“此”“斯”“茲”三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茲”字甲骨文就有,到西周以後逐漸成為古語詞,主要見於《尚書》《詩經》和《論語》。“斯”大概是春秋、戰國時期魯方言的詞,主要見於《論語》《孟子》《禮記》。“此”則廣泛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是當時雅言中使用的詞。近指代詞可以用於指示,也可以用於稱代。通常都是體詞性的,有時也有謂詞性用法。例如:(1)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紹複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尚書·盤庚上》)(2)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莊子·山木》

(3)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詩經·大雅·抑》)

(4)居同樂,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則同固,戰則同強。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天下,……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國語·齊語》)

(4)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

以上各例都是起指別作用,其中前三個例子是體詞性的,後兩個例子是謂詞性的,意思是“這樣的”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論語·子罕》)

(6)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左傳·昭公三年》)

(7)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

(8)背盟而欺大國,此必敗。(《左傳·成西元年》)

以上各例皆起稱代作用,其中前兩個例子是體詞性的,後兩個例子是謂詞性的,是“如此”“這樣”的意思。

二、中指代詞

中指代詞有“若”“爾”“而”“乃”“然”,“乃”也寫作“迺”。這套指示代詞現代漢語普通話裏沒有,但一些方言裏還存在。所謂中指,即既不是指代當前的事物,也不是指代很遠的事物。最主要的是,這一套指示代詞既可以與近指代詞構成對立,也可以與遠指代詞構成對立。例如:

(1)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詩經·周頌·思文》)

(2)發彼有的,以祈爾爵。(《詩經·小雅·賓之初筵》

中指代詞中“若”“爾”“而”“乃”都有體詞性和謂詞性兩種用法,“然”則祇有謂詞性功能,沒有體詞性功能。例如:

(3)我聞昔者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尚書·君奭》)

(4)故其法治,其佐賢,其民願,其俗美,而四者齊,夫是之謂上一。(《荀子·王霸》)——按:“而四者齊”猶言此四者齊也。

(5)以下賢為政而亂者,若吾言之謂也。(《墨子·尚賢中》)

(6)為天子之諸禦,不爪翦,不穿耳,娶妻者止於外,不得復使。形全者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莊子·德充符》)

(7)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仲尼曰:“……孟孫特覺,人哭亦哭,是其所以乃。”(《莊子·大宗師》)

(8)大夫相殺稱人,此其稱名氏以殺何?言將自是弑君也。今將爾,詞曷為與親弑者同?君親無將,將而必誅焉。(《公羊傳·昭西元年》)

(9)貳心必失諸侯,豈唯魯然?(《國語·198》)

(10)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唯然,故多大國矣。(《左傳·成公八年》)

以上例(3)(4)中的“若”“而”起指別作用,例(5)(6)(7)(8)中的“若”“爾”“乃”起稱代作用。其中,例(5)(6)中的“若”“爾”是體詞性的,例(7)(8)中的“乃”“爾”是謂詞性的。例(9)(10)中的“然”字都是謂詞性的。

三、遠指代詞

遠指代詞有“彼”“夫”“伊”三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那”。“彼”在《詩經》裏也寫作“匪”。“伊”主要見於《詩經》,其他先秦文獻祇《荀子》一見,可能是先秦時期的某個方言詞。“彼”“夫”有體詞性和謂詞性兩種功能,“伊”只有體詞性功能,沒有謂詞性功能。在用法上,“夫”“伊”主要用於指別,“彼”字則指別和稱代用法都很普遍。例如: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2)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捲髮如蠆(chài)。……匪伊垂之,帶則有餘;匪伊卷之,發則有旟(yú)。(《詩經·小雅·都人士》)——按:蠆,蠍類毒蟲。旟,本為軍旗上的裝飾,用鳥的革羽(連皮剝下來的羽毛)製成。這裏指頭發上有革羽裝飾。

(3)吾聞夫犬戎樹惇(dūn),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禦我矣。(《國語·周語上》)

(4)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是以濱於死。”鮑叔對曰:“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國語·齊語》)

(5)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按:此例“夫”是謂詞性的,相當於“那樣”。

(6)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按:相,導盲之人。

(7)孟子曰:“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孟子·盡心上》)——按:此例“彼”是謂詞性的,相當於“那樣”。

四、兼指代詞

兼指代詞是指既可以指示或稱代較近的事物也可以指示或稱代較遠的事物的一類指示代詞,這類指示代詞有“厥”“其(亓)”“是”“時”“寔(實)”“之”“爰”“焉”等,其中“厥”是“其”的古語形式,金文、《尚書》《詩經》用得較多,《論語》以下的文獻基本上不用。“亓”是“其”的通假字,見於《墨子》。“時”主要見於《尚書》和《詩經》,其他文獻祇《荀子》一見。“寔”也寫作“實”,主要見於《尚書》《詩經》《左傳》《國語》和《公羊傳》。這兩個詞可能都是“是”的古語形式或變體。《爾雅·釋詁》:“時、寔,是也。”在先秦時期,這類指示代詞與近指代詞、中指代詞和遠指代詞都有既對立又平行的關係,所以是兼指代詞。所謂對立,即在語句中相對待出現而所指對象不同,所謂平行,即在語句中相連出現而指代同一對象。例如:

(1)是故百姓冬不仞(忍)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墨子·節葬下》)——按:此例“其”和近指代詞“此”連用指代同一對象。

(2)夫道者虛設,其人在則通,其人亡則塞者也。非茲是無以理人,非茲是無以生財。(《管子·國蓄》)——按:此例“是”與近指代詞“茲”連用指代同一對象。

(3)公子翬(huī)諂乎隱公,謂隱公曰:“百姓安子,諸侯說子,盍終為君矣。”隱公曰:“吾否。吾使修塗裘,吾將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聞乎桓公,於是謂桓曰:“吾為子口隱矣。”(《公羊傳·隱公四年》)——按:此例“其”與中指代詞“若”連用指代同一對象。

(4)取天下者,非負其土地而從之之謂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彼其人苟壹,則其土地且奚去我而適它!(《荀子·王霸》)——按:此例“其”與遠指代詞“彼”連用指代同一對象。

以上各例是兼指代詞與近指、中指或遠指代詞連用而指代同一對象。

(5)維昔之富不如時,維今之疾不如茲。(《詩經·周頌·思文》)——按:此例“時”與近指代詞“茲”對舉分指不同對象。

(6)止,彼以此其然也,說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墨子·經說下》)——按:此例“是”與近指代詞“此”對舉分指不同對象。

(7)因是謝人,以作爾庸。(《詩經·大雅·崧高》)——按:此例“是”與中指代詞“爾”對舉分指不同對象。

(8)以其敢於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於彼也害之。(《墨子·經說下》)——按:此例“是”與遠指代詞“彼”對分指不同對象。

以上是兼指代詞與近指、中指、遠指代詞對舉而分指不同對象。

兼指代詞內部各自的語法功能有明顯的差異,是唯一一套有明顯的語法格位分工的指示代詞。“厥”和“其”起稱代作用時基本上祇作領屬定語。“是(時、寔、實)”不作領屬性定語,雖然可以作主語也可以作賓語,但是作主語更常見,尤其是“寔(實)”,祇作主語。“之”起稱代作用時基本上祇作賓語。“爰”祇稱代處所,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作狀語。“焉”主要是稱代處所,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作補語。例如:

(9)俶載南畝,播厥百榖。(《詩經·小雅·大田》)——按:俶(chù),始。載,從事。此例“厥”起指別作用。

(10)冀州……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按:此例“厥”作領屬定語。(11)帝曰:“棄,黎民阻饑,汝後稷,播時百榖。”(《尚書·堯典》)——按:此例“時”起指別作用。

(12)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詩經·大雅·公劉》)——按:此例“時”起稱代作用,稱代處所。

(13)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詩經·召南·小星》)——按:此例“寔”起稱代作用,回指前文,作主語。

(14)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論語·子路》)

——按:此例“是”起指別作用。

(15)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按:此例“是”起稱代作用,作主語。

(16)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孟子·盡心上》)——按:此例子“是”作判斷句的謂語

(17)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按:此例“之”起指別作用。

(18)公子再拜稽首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國語·晉語四》)——按:此例“之”起稱代作用,作賓語。

(19)樂土樂土,爰得我所。(《詩經·魏風·碩鼠》)——按:“爰”作狀語,稱

代處所。

(20)與從者謀於桑下,蠶妾在焉。(《國語·晉語四》)——按:“焉”作補語,稱代處所。

兼指代詞“其”“是”“之”除了體詞性功能之外,也有謂詞性功能,可以翻譯成“那樣”“那樣的”。例如:

(21)重耳若獲集德而歸載,使主晉民,成封國,其何實不從?(《國語·晉語四》)

——按:此例中“其”回指前文,起語用關連作用。

(22)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左傳·昭西元年》)——按:此例“是”作謂語,受副詞修飾。

(23)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佞乎?”(《論語·憲問》)——按:棲棲,匆忙的樣子。此例“是”作狀語,修飾形容詞性謂語。

(24)過而不改,又之,是謂之過。(《穀梁傳·僖公二十一年》)——按:此例“之”作謂語,受副詞修飾。

“焉”的謂詞性功能則是假借為“然”,與“如”“若”構成“如(若)……焉”格式,可以翻譯成“像……那樣”。例如:

(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2)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國語·楚語下》)五、指示代詞的虛指用法

指示代詞無論是起指別作用還是起稱代作用,一般都有具體確定的對象可指可代的,指別或稱代的對象要麼出現在上下文中,要麼出現在話語的語境當中。但是有時指示代詞指示或稱代的對象也可以是不確定的,或者根本不存在指代對象。這種情況稱之為指示代詞的虛指用法。

近指代詞和中指代詞祇有在和其他指示代詞對舉的時候才有虛指用法。例如:(1)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詩經·周頌·思文》)——按:此例近指代詞“此”與中指代詞“爾”對舉,它們的指別對象都是不確定的。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莊子·齊物論》)——按:此例近代詞“此”與遠指代詞“彼”對舉,都沒有實際指代的對象。

遠指代詞和兼指代詞單獨使用時也可以虛指。例如:

(3)人卒未有不興名就利者,彼富則人歸之。(《莊子·盜蹠》)——按:“彼富則人歸之”意思是“某一個人富裕別人就會趨附他。”“彼”虛指。

(4)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按: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在某一天哭泣過,就不會唱歌。兼代詞“是”虛指,不具體指別哪一天,所以用“某”來翻譯。

(5)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孟子·告子下》)——按:“降大任於是人也”意思是“把重大任務交給某一個人”。“是”虛指。

(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論語·子路》)——按:“名之必可言”意思是“給某種東西命名一定能夠稱說”;“言之必可行”意思是“稱說某種事物就一定能夠付諸實踐”。“之”虛指。“其”字的虛指用法在理解上與“是”有所不同,大多要理解成“那樣的”或者“適當的”“合適的”。例如:

(7)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孟子·公孫醜上》)——按:這句話楊伯峻《孟子譯注》翻譯為:“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朋友,不去交結。”“其”虛指。

(8)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荀子·宥坐》——按:這句話的意思是:假如有那樣一個人,沒有遇到合適的時機,即使(他)賢良,能做成一番事業嗎?“其”虛指。

第三節疑問代詞

古代漢語的疑問代詞主要有“誰”“孰”“何”“曷”“奚”“胡”“惡(wū)”“安”“焉”“幾”“幾何”。漢魏時期出現“何物”“何等”,是詢問事物的,相當於“什麼”。

“誰”“孰”主要用來詢問人。例如:

(1)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歧予望之。(《詩經·衛風·河廣》)(2)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論語·雍也》

《尚書》裏有一“疇”字,也是用來詢問人的,相當於“誰”。例如:

(4)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尚書·堯典》)——按:此例《史記》翻譯成“堯曰:‘誰可順此事?’”

“誰”在漢魏以後也說成“阿誰”。例如:

(5)先主謂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何”“奚”主要用來詢問事物,可以翻譯成“什麼”。其中“何”偶爾也寫作“可”。例如:

(1)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2)人可以食,鮮可以飽。(《詩經·小雅·苕之華》)——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麼吃,拿什麼飽

(3)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論語·子路》

《詩經》裏“以”有時也是疑問代詞,當“何”字解。例如:

(4)於以采蘩,于沼于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詩經·召南·采蘩》漢魏時期產生的“何物”“何等”相當於上古的“何”,也是詢問事物的,可以翻譯成“什麼”。例如:

(5)所謂屍解者,何等也?(《論衡·虛道》)

(6)令有酒色,因遙問:“傖父欲食餅不?姓何等?可共語。”禇因舉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說新語·雅量》)

(7)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卿何物?”(《世說新語·方正》)(8)大鬼過後,捉得一小鬼,問:“此何物?”曰:“殺人以此矛戟……”

(《搜神記·夏侯弘》)

“胡”有人說是“何故”的合音,用來詢問原因,可以翻譯成“為什麼”;但也可以用來詢問其他事物,可以翻譯成“什麼”。例如:

(1)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詩經·魏風·伐檀》)——按此例詢問原因,意思是“為什麼”

(2)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乎?(《墨子·兼愛下》)——按:此例是詢問人,意思是“什麼人

(3)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漢書·食貨志上》)——按:此例詢問事物。意思是“什麼”。

“曷”多見於《詩經》和《公羊傳》。在《詩經》裏主要用來詢問時間,可以翻譯成“什麼時候”;在《公羊傳》中則主要用於詢問原因,可以翻譯成“為什麼”。例如:

(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詩經·王風·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時回來呀?

(2)後子見趙孟,趙孟曰:“吾子其曷歸?”對曰:“……將待嗣君。”(《左傳·昭西元年》)——按:“吾子其曷歸”句杜預注云:“問何時當歸。”

(3)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公羊傳·隱西元年》)

也有用來詢問事物的,可以翻譯成“什麼”。例如:

(4)是若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紂在上曷損?(《荀子·榮辱》)“曷”有時也寫作“害”。例如:

(5)害澣害否?歸甯父母。(《詩經·周南·葛覃》)

“惡”“安”“焉”主要用來詢問處所,可以翻譯成“哪里”。“焉”在《詩經》《楚辭》裏有時也作“爰”。例如:

(1)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孟子·盡心上》)

(2)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詩經·衛風·伯兮》)

(3)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論語·子張》)——按:焉學,意思是“從哪里學習”,“向誰學習”。

(4)爰采唐矣?沫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薑矣。(《詩經·鄘風·桑中》)(5)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幾”“幾何”用來詢問數量,可以翻譯成“多少”。例如:

(1)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左傳·文公十七年》)

(2)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史記·孔子世家》)漢魏以後又產生“幾多”“多少”“幾許”“幾所”。例如:

(3)複令悲此曲,紅顏餘幾多?(《庾子山集·夜聽擣衣》)

(4)王陽居官食祿,雖為鮮明,車馬衣服,亦能幾所?何足怪之,乃傳俗說!(《風俗通·正失》)

(5)一人修道,濟度幾許蒼生?免脫幾身罪累?(《顏氏家訓·歸心》)

(6)又問:“士馬多少?”應曰:“中軍四十餘萬。”(《三國志·魏書·李孝伯傳》)第四節其他代詞

其他代詞包括己稱代詞、反身代詞、旁指代詞、不定代詞、否定代詞等。

一、己稱代詞

古代漢語的己稱代詞只有“己”。例如: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孟子·滕文公上》)

二、反身代詞

古代漢語的反身代詞有“自”。例如:

(1)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按:訟,責備。

(2)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韓非子·觀行》)——按:烏獲,力士名。不能自舉,意思是不能自己把自己舉起來。

(3)彼身織屨,妻辟纑。(《孟子·滕文公下》)——按:彼身織

屨,意思是他自己編織麻鞋。

(4)我躬不閱,遑恤我後。(《詩經·邶風·穀風》)——按:我躬不閱,意思是我自己(尚且)不被收容。

古代漢語裏“自”作反身代詞很常見,“身”“躬”作反身代詞用很少見,常見

的是作副詞,“親自”的意思。詳見副詞一節。

古代漢語裏“己”和“自”兩個詞雖然都可以翻譯成現代漢語的“自己”,但是它們的意義和用法都很不一樣。“己”與“人(意思是別人)”相對,是本人的意思。“自”是反身稱代。在用法上,“己”可以作主語、賓語;“自”則總是作狀語。

三、旁指代詞

旁指代詞有“他”“人”“異”“餘”。“他”也寫作“佗”“它”,意思是“別的”。主要作定語,也可以作賓語。例如:

(1)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傳·隱西元年》)——按:巖(y án),險要。

(2)良為他言,皆不省。(《史記·留侯世家》)

(3)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人”意思是“別人”。例如:

(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詩經·邶風·匏有苦葉》)

(5)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

“他”和“人”連起來,“人”則是名詞了,意思是“別的人”。例如:(6)子不我思,豈無他人?(《詩經·鄭風·褰裳》)

(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巧言》)

“異”是“別的”的意思。例如:

(8)吾以汝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

(9)我雖異事,及爾同寮。(《詩經·大雅·板》)

“餘”是“剩下的”“其他的”的意思。例如:

(10)文子曰:“其餘皆數世之主也。”(《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11)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史記·高祖本紀》)

(12)王藍田拜揚州,主簿請諱。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內,遠近所知。內諱不出於外,餘無所諱。”(《世說新語·賞譽》)

四、不定代詞

不定代詞有“或”“有”和“某”。“或”和“有”上古語音相近,稱代人是“有人”的意思,稱代事物是“有什麼東西”的意思,稱代時間是“有時候”的意思。例如:

(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

(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3)慈石召鐵,或引之也;樹相近而靡,或軵之也。(《呂氏春秋·精通》)——按:靡,傾倒,傾斜。軵(f?),通“俯”。

(4)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尚書·洪范》)——按:無有作好,即無或作好的意思。

(5)日有食之。(《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某”是“某人”“某物”的意思。例如:

(6)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7)靈公心怍焉,欲殺之,於是使勇士某者往殺之。(《公羊傳·宣公六年》)

(8)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漢書·蘇武傳》)

五、否定代詞

否定代詞有“莫”“罔”“無”“靡”“蔑”“末”,表示對某一範圍之內的人或事物的周遍性否定,可以翻譯成“沒有人”“沒有什麼”。其中“莫”字最常見,這個詞可能是“無”與“或”的合音。“罔”多見於《尚書》,“靡”多見於《詩經》,“末”主要見於《論語》。例如:

(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子路》)

(2)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3)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尚書·金縢》)——祗(zhī),敬。

(4)自成湯至於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尚書·多士》)——明德,發揚光大道德。恤,謹慎。恤祀,慎於祭祀。

(5)始與善,善進善,不善蔑由至矣。(《國語·晉語六》)

(6)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論語·陽貨》)

(7)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史記·高祖本紀》)

六、逐指代詞和分指代詞

逐指代詞是“每”,分指代詞是“各”。古代漢語逐指代詞“每”與現代漢語的用法沒什麼差異,在句中作定語或者狀語,作狀語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前頭,也可以出現在句首。分指代詞“各”在先秦只作狀語,漢代以後才偶爾作定語。例如: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

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钜鹿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史記·項羽本紀》)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論語·先進》)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史記·李斯列傳》)

令外國客徧觀各倉庫府藏之積。(《史記·大宛列傳》)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及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0 分)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 ——动词,往,到……去, 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 .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 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 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 系,相当于“的”,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 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 “在”。 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以,介詞,由於。 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介詞,由於。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 译为“因为”、“由于”。 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 以,目的连词, 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C )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 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就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与”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您,您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就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如“兄”,“弟”在“宗族”中查。“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一类虚词。 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属于虚词。 语气词是表示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用在句尾的,也有用在句首和句中的。 词类活用: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会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 目录学是文学典籍编目、提要、校理和有关文献编制体例的学问。 二选择题 1、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能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连词不能带宾语,而只是在词、词组、句子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2、词在句中的词性: “与”在句中可做连词或介词。主要从以下两点加以辨别, 一是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位置互换。二是看在不改变原句基本结构的前提上,“与”前是否能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说明”与”仅与后面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与”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P216 “与”作为连词,重要功能有以下两种: A.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B.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 “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辨别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的方法: (1)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不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有主次之分,“与”是介词。 (2)看在不改变原句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与”前能否再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 “之”作为连词主要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也可以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 (1)“之”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译为“的”或不译。 (2)“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之”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经常在单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是表示时间关系的状语,有时亦可充当判断句的谓语。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结构充当状语,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 (3)“之”作为动词,表示“到。。。去”(详见P218) “虽然”“然而”“然则”在古代汉语里是代词 虽然 “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搭配使用,“虽”是表示让步的连词,意思是“虽然,即使”“虽”也可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可译为“即使”“纵然”“虽然”相当于“虽然如此,。。。” 然而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精品

【关键字】语文、条件、难点、现代、配合、发展、掌握、需要、倾向、能力、办法、倾斜、发扬、公心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点: 一、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8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出现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二、了解虚实多类、一词多用以及同类异词现象。 三、区别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虚词使用的几种现象 1、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2、虚实兼类现象: 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3、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三、常见的18个虚词用法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古汉语“之”的用法

古汉语“之”的用法 (一)之,本为动词。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二)“之”代词用法。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 ①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请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之”结构助词用法。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表修饰关系,表领属关系,译成“的”译为“的”;表同一关系,译为“这样的”。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1)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为词组。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②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孰计之也。《战国策·燕策》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2)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愚公移山》

文言虚词“其”用法归纳

TAG:文言字词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虚词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并且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得多。因此华语网网络东方语言编辑部针对常见虚词,制作了一份文言虚词资料。本文是。(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逻辑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 TAG:文言字词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这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