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中师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科研处张金英武五爱

摘要: 在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转制改革进程中,师范专科

教育面临着生源、就业、教育改革等各种挑战。师范教育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应对挑战,在困境中求生存,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师范教育挑战对策

回顾历史,我国的师范教育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教育,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适应我国初等教育改革,各省市中师在二十世纪末基本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

汾阳师范承担着吕梁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2004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汾阳师范学校升格转轨,实现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教育体系的转变。历经六十多年的教育培养实践,汾阳师范在小学、幼儿教师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教育在继续巩固和发展

的专科层次师范教育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源质量严重下滑、课程老化、教学管理层次难以提升。如何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圆满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成为学校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师范专科教育面临的挑战

1、生源质量持续下滑

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师范学校向来以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以选择读师范学校为荣,大批的中考

生在通过师范学校严格的面试、测试后,才能获得报考师范学校的资格,当时师范学校的招生可谓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范生源逐年萎缩,2005年前后,报考师范的学生比例徘徊在2:1左右,师范学校已无法进行面试、测试类的特长选拔了。2008年后,报考师范的考生与实际招生人数之比接近1:1,因此出现只要报考师范学校就基本能上学的情况。汾阳师范在2008年以来的近五年内,入校学生的平均分未突破400分,而同期的重点高中的录取线均在550分以上,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也在500分左右,其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近十年来,在生源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逐步进入基础教育岗位,而这些师范毕业生在整体素质、发展后劲上的缺陷已逐渐显现。

2.学生就业面临严重挑战

建国以来,师专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初中教师。而现阶段我国城镇初中教师队伍已经基本饱和。在师范教育由三级制向二级制转变阶段,师范专科学校承载了原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然而随着基础教育全面普及与提高,全国城镇小学教师队伍已经处于供过

于求的局面。统包统分的师范教育体制下,师专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就业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师专毕业生还面临着与其他院校毕业生激烈的就业竞争。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全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完

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师源的多元化开放,冲击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另外,师范教育层次的提升以及用人单位的高学历要求也成为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就师范专科学校自身来看,由于受长期执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影响,重视招生不重视就业的现象依然严重。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没有得到提高,人为限制了毕业生的适用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师范专科毕业生成为就业去向单一、狭窄的弱势群体。

3.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包括评价观念与方法)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纲要》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预示着新课程向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他们的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事实上师范专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联系不够,缺少沟通,不能同步。师范专科的教育改革明显滞后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对担负着教师培养任务的师范专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破解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困局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产业倾斜

从20世纪末的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算起,二级师范已走过10余年的历程。汾阳师范由中等师范教育向高师教育的过渡在2004年完成,并“松散”形挂靠吕梁学院。升格后的汾师,在近十年的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生源质量的严重下滑,已严重影响了师范学校的培养质量。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多地关注五年制师范学校,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在规模、师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帮助。

1.在政策上要加大对五年制师专教育的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招生。给予报考五年制师范的中考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并让师范能提前于高中进行录取,从而保证学校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生源质量。(2)就业。对优秀毕业生,给予一定数量的计划分配名额。五年制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呼吁政府对部分优秀毕业生取消应聘考试,由国家直接分配。

2.在经费上政府要保证对五年制教育的投入力度

教育部在《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职的原则要求》中明确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五年制高职纳入当地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的规划统筹考虑,在高等教育经费中统筹安排办学经费,按照高等专科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拨付经费”。当地政府要创造条件优先保证并提

高五年制高师生的生均经费标准,确保师范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

3.努力提高小学、幼儿园教师待遇和地位

在同等条件下竞聘,政府应采取加分或其它政策优先录用师范专业毕业生入编,这是吸引广大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学习的根本动因。另外,可在小学、幼儿园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中学教师的职称最高到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高职称;小学教师的职称最高到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于中级职称;只有很优秀的小学教师才能破格评聘为副高级职称。在小学、幼儿园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可以使小学、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将有显著提高。这样就能够明显调动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教授级”的小学、幼儿园教师。

4.整合优势资源逐渐向一级师范过渡

调查发现,山西省其它地区的师范如临汾师范、朔州师范等大多经当地政府整合重组,并经上级部门批准,已经完成了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已开始设置小学教育的本科专业课程。吕梁地区由于地处贫穷,且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政府在大搞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在师范教育方面不知不觉已落后于其它地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市政府相关部门就吕梁人口多,偏远山区仍存在高素质小学教师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应积极创造条件,整合优势资源,向一级师范过渡,并加大投资力度,拨付专项配套资金,这将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学校重视内部潜力开掘与市场化主体应对

1. 强化管理重塑形象

人才的质量是师范教育的生命线。在目前生源质量严重滑坡的情

况下,确保毕业生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树立质量意识、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采取增加课时、一对一辅导、分层教学、分级验收等一切有效手段,补足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缺失,在连续五年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是师范学校必须做的基础性工作。在学藉管理上,采取合格者毕业,不合格者回炉的措施,保证低门坎入、高门坎出,力保毕业生质量不降低,重塑师范毕业生形象,以期使师范教育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2.适应市场需求拓展师范教育专业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成为主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就是高校作为市场化主体的身份定位的重大转型。高校不再仅仅是由政府大包大揽、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是面临市场化抉择的考验。谁受市场欢迎,谁就可以做大做强,谁不受市场重视,谁就会步入窘境。

中师升格为高师专科后,要以市场的视角对自己的办学方向、服务对象灵活做出调整,以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各级政府重视幼儿教育,家长呼唤幼教师资升级换代的形势下,高师应将幼儿师范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延伸师范教育专业链条。这些年来,汾阳师范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社会热点,在全省高师专科中率先筹备幼教培养软硬件条件,并尝试开展幼师招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相应的政策配套,以

利学校自身能顺应市场,增强活力。当然,汾阳师范的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围绕师范办师范,突破师范拓空间。师范可以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非师范专业,与企事业联合办学,定单培养、定向就业,走专科师范综合化发展的新路。

师范专科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层次,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师范性、高专性和地方性。考察社会需求,根据市场需要,现阶段师范专科的招生对象应瞄准如下两个层面: 一是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生源;二是经济薄弱地区和群体的生源。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中小学非常需要师专毕业生,有些学校教师需要补充、调整。适应这样的实际情况,师专的招生对象应瞄准贫困落后地区,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把一切有利因素调动起来。正处在转型期的我国,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仍有一大批贫困人群。这些家庭希望孩子早一点踏上社会自立谋生。而师范专科教育时间短,这正迎合了他们的需求。把经济弱势群体的学生培养成才,为社会服务,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事,也是学校的责任。

3.发挥传统优势保持师范特色

特色源于自身优势。综合自身优势,师范专科学校应把培养重点转向小学教师教育。一是源于转制的培养目标要求;二是源于多年来社会各界对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传统优势的高度认可;三是源于师范学校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小学师资培训经验。加之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在小学教育上的种种不足,这就为师范专科教育发挥特色占领市场提供了充足条件。在此前提下更新办学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形成办学风

格,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寻找培养目标、课程、学术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与特点,健康、稳步地生存和前进。这样,才可在招生与就业市场中创出新路, 应对挑战。

4.加大科研力度优化教师队伍

在教育竞技场中占领市场要靠教育质量, 高质量的教育源于高水平的师资。优化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主体办学水平、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和源头性工程。学校尤其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要有较大提高。要在竞争市场中生存,就要建立起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结构优化、素质良好、专兼结合、边教边研、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5. 突出实用意识拓展实用课程

长期以来, 师专教育类课程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3门课,实践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传统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范专科教育必须加大实用类课程的比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及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纳入教育类课程,加强教育类课程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

另外,未来师范专科学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将面向任务繁重的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一专多能的人才是受社会欢迎的,尤其在

农村。应针对这种客观实际开设实用技能课,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如:家用电器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简单机械修理、食用菌栽培、果树嫁接和培育、动物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当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能教授文化课,还能教授职业技能课,成为技术专家时,我们的教育便获

得了极大的成功。

6.重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五年制的师范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为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师范学校要充分利用五年制师范生年龄小、可塑强的优势,教育教学实践、专业技能方面课程要长线设置。具体来讲,在专业实践领域,教育见习、实习课程向下延伸,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改变教育见习、实习设在最后二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方式,变为教育见习从一年级开始,教育实习从三年级开始,使教育见、实习五年不断线,让师范生在五年的接触小学的实践中熟悉小学,培养热爱小学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教学基本功方面,如普通话、计算机应用、三字一画(毛笔、粉笔、钢笔字和简笔画)等,要早训练,不间断,并采取分级过关的方式强化验收考核环节。

7.改革办学模式加大“对口升学”、“专升本”力度

进入本科大学深造是每一个学子的美好愿望。相当数量的师范专科毕业生并不满足于现有学历,而是期望毕业后继续深造。面对挑战,我们应现实地考虑学生的这种愿望,给学生提供深造的机会。最好的策略就是广开渠道,加大“专”升“本”力度,给学生提供读本科的机会。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师范教育体系结构重心将逐步上移,最终为本科高等师范教育所代替,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在困境中求生存,圆满地完成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体制过渡的阶段性教育使命,这是师范专科教育为社会应做的贡献。

2014.3.3

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_陆道坤

22 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 陆道坤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等师范教育变化的分析,得出了中等师范教育即将终结的结论,并对中等师范教育的 终结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字]中等师范教育;终结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07) 07-0022-03自1897年盛宣怀创立南洋公学师范学堂以来,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里程。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在1897年到1998年的100多年间,尽管经历了数次震荡,中等师范教育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无论从招生人数毕业人数还是从学校数目、学校规模以及教师队伍上来看都是如此。1897年到1949年50余年间,中国中等师范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起来。1949年,全国共有中等师范学校610所,在校人数151700人。建国后,虽然历经诸多曲折,中等师范教育在1949年至1998年的近50年中,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学校数量由1949年的610所,增加到1998年的875所,其中最多的年份是1961年的1964所,在校学生人数同期由151700人增加到921113人。从数据上来看,相对1998年来说,1999年的中等师范学校数目以及在校学生人数只是略有减少。但自1999年以后,中等师范教育这一教育形式逐渐趋于衰微之势,笔者冠之以“终结”。这里所说的终结,是指转换发展形式或者走向新生之意。一、问题的提出若以1999年教育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中关于中等师范的指示为作为逐渐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之始,中国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行动比西方晚了将近一个世纪。1999年教育《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指出:“继续办好一批中师,为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培养小学教 师;部分中师可并入高师院校;少量条件好、质量 高的中师根据需要,可通过联合、合并、充实、提高组建成师范专科学校;其余中师可改为教师培训机构或其他中等学校。省、市(地)和县都应分别设置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重心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继续教育”。1999年教育《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实际上已经吹响了中等师范教育终结的号角。事实上,对中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尝试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地区就开始了尝试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90年代,相关部门开始尝试中等师范教育的“两条路”改革试点:即尝试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和在保持原有的三年中等师范学制的情况下对课程等设置进行改革两种发展手段。从第一条路来看,1991年7月31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的通知》,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上海等17个省市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的的29所学校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中等师范学校一般都与高等院校实行联合办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即 “3+2”模式。从而达到专科培养目的。这一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从而为以后进一步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代之以高等师范教育打下了伏笔。而在第二条道路上,相关部门做了教材上的改动等努力,总体来说还是在原有的中等师范教育模式上做方方面面的修补,这一努力成效不大,预示着中等师范教育在原有的道路上已经无法走的更远。二、中等师范教育终结的原因探析中等师范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发展中起到了极其 第22卷第7期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年7月V ol.22No.7Journal on Exploring Education of Jingmen Technical College Jul.2007[收稿日期]2007-05-08 [作者简介]陆道坤(1977—),男,安徽六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将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的优缺点,积累了实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利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朦胧的概念,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实习,让我们收获,让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明白: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我们仍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进步! 万丰小学,十年后再次走入这所学校,给我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种亲切的贴心。十年的时间,让这所学校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深圳市宝安区的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在实习期间,这里热心的老师、热情的同学,都让我体验了许多、感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实习第一天,带着期待,带着不安,在主任的带领下,我见到了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同时也是我的实习班主任老师,一位年长、有魄力的男老师,陈老师,在以后的实习中,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认真与魄力,确实深深地触动了我、影响了我。 在他的指引下,我很快认识了我的实习班级四年级,认识了52个聪明、天真的孩子,他们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庞给予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动。很简短甚至有些仓促的自我介绍,也让他们认识我这位新来的实习老师。我请班主任给我一份名单,因为我知道,记不住学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实它在学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没有地位。觉得老师不关心自己,甚至会产生隔阂。 而后我便找了个机会认识了全班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都围着我唧唧喳喳地说:“老师,你怎么才来就知道我们的名字呀?好多老师教了我们一年都没记住我们的名字。”这也使我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下课后,孩子们经过我时,都亲切地喊一声:“小陈老师好!”,我也带着按捺不住的羞涩和欢喜应着,同时我也发现了快乐竟如此简单,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们认可并充满亲切地问候一句。在实习的最初,陈老师总是刻意地提醒孩子,我的存在,在我仍未正式站上讲台之前,在平时的课堂练习讲解与批改中,让我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孩子中,让我少了几分局促、少了几分隔阂,很快地融入到这个班级。实习第一天,跟班、听课、批改作业,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研究。实习期间,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给了我较深的体会。 (一)班主任工作 基本情况:组织了一次“我尝试,我快乐”的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出了一次“安全文明歌”的黑板报;在四年级兼职班主任两个星期;我发现我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印象还算可以,我也因此而告诉自己:“继续努力!”可是,在一个雨天里,我第一次和学生发火了,那个男生是班里最捣蛋的学生,上课时老讲小话,还不时地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他还对我的屡屡警告无动于衷。那天上课,他竟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并高声喧哗。虽然作为一名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对我这个初为人师的新手来说,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是毫无经验的,我一边尽量冷静自己,一边对他呵斥到:“不想学就出去!”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而那个男孩还把头扭到一边不看我,我一下子窘在了那里。我第一次在学生面前脆弱得一塌糊涂,这时那个男孩也主动来承认错误了,他说:“老师,我错了,你打我吧,我不该惹你生气,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你不要生气……”说着他也哽咽了。“老师你笑一笑嘛!”那天,我反倒像个孩子似的,被学生哄着,心里突然涌动的温暖又催化了我的第二拨泪水的涌动,擦了半天才把眼泪擦干。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涉到这个班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在高教资源重组与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新型的本科普通高校类型——综合性学院,如皖西学院、嘉兴学院、宜春学院、淄博学院、襄樊学院、惠州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宜宾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大理学院、昌吉学院等20余所[1],它们既不同于老牌有很高知名度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综合大学,也不同于有行业背景特色的师范学院、工业学院、医学院、艺体学院等,它们中除嘉兴学院等极少数外,绝大多数(约20所)是以师专为主再联合其它教院、高专、电大、职大等合并升格而成,故在新型综合性学院背景下师范教育如何定位与发展,在新形势下它们发展师范教育有哪些潜在优势与机遇,又将遇到何种挑战与制约,这些问题都摆在这些近年来新成立的本科综合性学院的决策者面前。其师范教育何去何从,既事关这些学院近期的生存与发展大计,又事关我国师范教育的百年转型与健康发展。 然而这些学院近期因忙于从专科向本科、从单科向综合型的双重转型与实质性合并,可能疏于考虑或无暇顾及,故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前瞻性。 二、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比较优势 自从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允许综合性大学或非师范类高校介入教师培养工作以后,便正式奏响了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史上第二次、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非师范高校尤其综合性大学进军师范教育的号角,师范院校垄断教师教育的局面正在被彻底打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目前为止的综合性大学介入师范教育,不外内涵式与外延式两大类三种现存、两种可能模式。内涵式即原有师范院校通过自然并入或扩张为综合性大学所致,具体有两种模式。其一是通过“去师范化”所致,即在高校体制改革中由独立设置的高师院校参与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如扬州大学、宁波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等;其二是通过“非师范化”所致,即在独立设置的高师院校基础上通过扩设非师范专业或兼并其它非师范院校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如在原江苏师院基础上发展而成又新近将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并入的苏州大学。这两种模式也许预示着未来一二十年内我国高师院校结构性调整的可能走向。外延式主要通过“增师范化”途径所致,即在本无师范传统基础上,依托综合性学术实力,通过外延式扩张所致。其主要模式是综合性大学新设实体型教师教育机构(如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成立便是其典型。其第二种可能的模式是虚体型教育科研院所增设实质性师范课程;其第三种可能的模式是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合作的4+1或4+2模式,前者解决学术性课程,后者负责师范性课程。 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二战后五十多年的三个阶段的师范发展经验便很有借鉴意义。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高师院校12所,设有教育学院、系所的大学5所,开设教育学课程的院校30所。其发展的三个阶段也许作为一个区域个案正预示着我国大陆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1949年至1967年为第一阶段,采取渐进的方式取消中师,从1960年至1967年将中师全部改制为师专,成立两所师院(即“省立”高雄师院、彰化教院)、一所师大即“省立”台湾师大;1968年至1988年为第二阶段,将所有师专升格为师院,即将“国立”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屏东、台东、花莲八所师专及台北市立师专改制为“省立”师院,同时将台湾师大改为“国立”,将两所师院改为“国立”高雄师大与彰化师大;第三阶段为****至1994年直至现在以后,除台北师院外的八所师院由“省立”改隶“国立”[3],1994年出台《师资培育法》后取消

中等师范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最新教育资料

中等师范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实习在中等师范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中等师范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从教技能的平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常会遇到诸多问题,对教育实习充满困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生的教育实习质量。笔者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实习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习中很难用得上,在进行课堂管理时常常出现失控现象,在授课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从而出现错讲、漏讲或讲解不清的情况;一些实习生更是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堂驾驭能力感到担忧,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备好一节课,不知道怎样分配一节课的时间。 系列问题困扰着许多实习生,影响了他们的实习质量。了解师范生的实习困惑并找到解决方法刻不容缓。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扮演着多重角色。多重角色的迅速、频繁转换也给实习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中等师范校园里,实习生仅仅是个学生,没有其他身份。到小学实习时,角色变了,由“学生”变成了“教师”,他们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关系也变成

了“同事”关系,但在实习指导教师面前,实习生还是“学生”,是来学习经验的。在学生面前,实习生很想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但学生更愿意把实习生当作朋友。实习生想有教师的威严,但又不愿意破坏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中,实习生困惑了。 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行使不同的权利,实习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怎样去适应这一改变。 2.对自身素质持怀疑的态度 部分实习生不够自信,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 素质。在学校里,实习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教?W能力,但他们经常会否定自己。 实习生对教学大纲和教材都不够熟悉,在上课的时候,并不知道怎样去把握课文的重难点,面对课堂管理更是束手无策。实习生的口语和书写能力还有待提高。许多实习生因为普通话不好不敢多和别人交流,因为自己写的字不好看而不在课堂上板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教学活动。 3.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每位实习生都会有指导教师,但有些指导教师会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指导实习生,甚至不给实习生讲课的机会,一味地让实习生帮忙批改作业等,做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习准备

中等师范学校心理学期末考试题[1]1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2、群体团结的基础是( )。 A 、群体规范 B 、凝聚力 C 、心理相容 D 、友谊 3、小学儿童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良品行 B 、成绩不好 C 、容貌差 D 、不讲话 4、对人际吸引影响最大的深层因素是( )。 A 、仪表风度 B 、交往频率 C 、心理品质 D 、空间距离 5、个性从发展的角度讲,具有( )。 A 、稳定性 B 、整体性 C 、社会性 D 、可变性 6、( )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 A 、活动需要 B 、认识需要 C 、交往需要 D 、成就需要 7、( )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A 、需要 B 、志向 C 、兴趣 D 、世界观 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的个性具有( )。 A 、稳定性 B 、整体性 C 、社会性 D 、个别性 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个性具有( )。 A 、稳定性 B 、整体性 C 、社会性 D 、可变性 10、希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当一个“三好学生”这是小学生的( )。 A 、交往需要 B 、成就需要 C 、认识需要 D 、自尊需要 11、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 )上。 A 、职业志向 B 、道德志向 C 、政治志向 D 、经济志向 12、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 A 、自尊感 B 、成功感 C 、自信感 D 、失败感 13、学习成绩差的儿童通常是自我评价( )。 A 、过高 B 、适当 C 、过低 D 、都不是 14、智力的核心是( )能力。 A 、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思维 15、下列哪一项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 A 、性格 B 、气质 C 、情感 D 、品质 16、诸如正直、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人物的( )特点。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情感 17、 某学生易冲动、急燥、直率、豪爽、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他的气质属于(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性格的( )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 、态度特征 B 、意志特征 C 、理智特征 D 、情绪特征 19、王勃10岁能诗,齐白石30多岁才开始学画,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属于( )。 A 、能力类型的差异 B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C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D 、都不是 20、( )是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A 、遗传素质 B 、生理成熟 C 、物质环境 D 、教育 二、判断(每题1分,共16分) 1、强化既可以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也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 2、适当的惩罚对改变儿童的行为有一定作用。( )

中国师范教育

中国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培养教师及教育研究人员的教育。19世纪末,本实际初,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中国出现后,师范院校曾占据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淡化专门的师范院校的今天,因为特殊的国情,师范院校仍作为一类专门学校,在近年的院校调整中,没有作为调整,仍单独保留。 一、中国师范教育的六种办学形式 我国的师范教育,目前主要有一下几种办学形式:高等师范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其他学校所办的师范专业。 据1995年统计,我国共有高等师范学校236所,13所高师院校设立博士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点有107个;有38所高师院校设立硕士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点有698个;高师本科院校有76所,在校学生约32万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60所,在校生约26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约85万人;教育学院242所,在校生约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031所,在校生约51.6万人。除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外,电视大学、电视师范学院和180余所综合大学举办的师范专业或二级学院,作为辅助渠道,为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培养、培训了一定数量的师资。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三、教师任用制度及师范继续教育体系 国家对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国家对在学期间免收学费、享受专业奖学金的师范生实行任教服务期制度,服务期为5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继教师任用之后,在职教师进修乃是师范教育的第三阶段。教师进修大致分为脱产进修和不脱产进修两大类,对各种进修时间逐步明文规定,系统的进修时间延长为四年。 1995年与1986年相比,高师院校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由8.00%上升到29.69%,上升了21.69个百分点;教育学院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由0.98%上升到28.06%,上升了27.08个百分点。中师学校教师学历和思想、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学历达标率从1981年的35.1%上升到1994年的64.O%。 现在,我国已经设置了以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教师迸修院校为主体的独立的师范教育体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省、地(市)、县、乡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和多形式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同时,还充分运用远距离教学形式,开设通过卫星转播的面向中小学教师进修的专门教育节目,促进培训网络的现代化。 四、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的目标

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类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类)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能够成长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专业实践方面,能够承担教学与培训设计,资源开发、环境建设与管理等具体工作,并能通过不断学习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胜任新的要求。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与教育界同行进行有效交流,共同推动技术影响下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于以上考虑,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企业培训设计师、教育网络管理工程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者、教育影视与多媒体创作人员、教育软件开发人员等。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 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可在3-6 年内完成学业,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学位。各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专业培养规格定位于研究型或应用型。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各办学单位要根据本专业特色、师资等实际情况选择类型。 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在宏观上来看,合格的理科本科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3)专业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科学素养。 (4)身心素质:包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结合教育技术具体人才需求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目标,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可以具体描述为: ?具有健康人格和完美个性的人; ?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人; ?对一线实践需求有一定了解的人; ?拥有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特定项目经验的人; ?具有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的人。

对师范教育的认识

对师范教育的认识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不脱离社会,人们都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大人们也对教育有了全新地认识,对孩子的教育抱有很大的期望,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种种迹象都表明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大家对师范教育的认识。 在中国古文献中,所谓“师范”,意为“可以师法的的模范”。西汉杨雄在《发言?字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最早把“师范”二字并用的,见于《后汉书?文苑传?赵壹》。内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世人遂把教师职业的特征概括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尊师重教是我国数千年的优良传统,但我国古代并没有专门训练师资的机构和制度。直到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才逐渐发展起来。 清朝末年,学校教育以科举为重心,教育内容空疏无用,教育管理松弛。官学遂丧失其设立初衷,仅被视为八旗子弟晋身之阶,加上教习也不深探经义本源,尽心教诲,学校徒有虚名而无实效,学风,士风败坏在所难免。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除了控制中国财政和经济的命脉的,操纵中国政治和军事。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传教士把精神侵略当作战略重点,利用学校、报刊和传教等手段,进行文化侵略,企图利用他们的知识来麻醉广大中国人民。鉴于此种现象,社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师范是一切教育之母,认识到师范教育对于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于是,转而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以便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变教室队伍中存在的落后状况。 湖广总督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他认识到发展教育在于普及国民教育,而国民教育的基础又在于普及小学教育,普及小学教育则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员。因此,大力兴办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发展小学教育的先决条件。同时主张师范学校与普通学校分设,自成独立系统。实为难能可贵的见解。他指出解决的办法是,在筹办小学之前,应先办师范学堂;并多次派优等生赴日学师范。1902年,他在胪陈湖北各学堂办法十五条,又把“师范学”列为首条。 他说:“查各国中小学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故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他曾言:“国民教育必自小学始,欲得小学教员必自养成师范始。各国皆以初等小学作为国家义务,以期教育之普及,是各州县初等小学,尤为教育国民之根本。……诚以小学不兴,不但普通实业各中学堂,永无合格学生,而国民教育亦终无普及之一日,惟小学教员,非由师范学堂出身者,其于教授法、管理法,必致茫然,无所措手,是以兴办师范,尤为小学之先务”。在他看来,使国家富强,应重教育;而重教育,“必先广储师资。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因此,兴学首应兴师范——这是张之洞得出的结论。 盛宣怀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师范教育。在办理洋务事业中深感人才奇缺的盛宣怀对西方列强的教育状况颇有研究,他认为,各种新式人才必须自己培养,聘用洋人只是暂时的,短期的。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他在《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中指出:“况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之先务中之先务,既病求艾,相需已殷,急起直追,唯虑弗及”④。 在认识到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的同时,盛宣怀认为小学教育同样不能忽略。他指出:“臣唯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蒙养正则圣公始,故西国学成必植基于小学”。因此,盛宣怀在南洋公学内首先要设立的除了师范学院,还有外院(小学)。后来,他又总结说:“国家以人为本,人才以学校为基,而非先教师范无以为异时各学校之钜,非先慎教法无以为目前师范生之绳”。 除了政府官员之外,社会的其他人士也逐渐认识到师范教育的头等地位。例如维新派在

小学教育工程——师范教育

小学教育工程——师范教育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高专教育小学教师素质 高等专科教育(以下简称“高专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作为培养社会有用型人才的行业教育,高专教育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下面就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基础以及个人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 1.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

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2.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

中等师范学校 中国历史 人教版 期中考试卷

中等师范学校《中国历史》(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 出卷范围:第1——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全部答案要求答在答题卷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宗法制是西周重要政治制度,是巩固分封制和奴隶制王朝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它的核心特点是 A.科举制B.井田制C.嫡长子继承制D.大宗和小宗关系协调 2 3、皇帝制度是一种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礼乐制度和皇位继承等各种规定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在历史上最早建立皇帝制度的 A.秦始皇B.周武王C.唐太宗D.康熙帝 4、唐王朝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置了许多机构,其中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都是设置在 A.蒙古地区B.南诏地区C.突厥地区D.匈奴地区 5、明清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置大臣,并确立了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制度,也叫A.卫所制度B.国师制度C.活佛制度D.金本巴瓶掣签制度 6、战国时期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人们懂得了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生产技术也有极大改进,铁农具的使用和()的推广是重要的标志。 A.牛耕B.轮种制C.代田法D.井渠 7、根据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代兴修了都江堰、郑国渠等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 B.隋唐时期,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C.我国是世界上冶铁业出现最早国家,春秋时期的冶铁生铁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多年D.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棉花种植已十分广泛,人们可以穿着棉衣

师范教育——小学教育工程

师范教育——小学教育工程 发表时间:2019-11-28T12:37:12.360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4期作者:赵利德 [导读] 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院上镇海尔希望小学266609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高专教育小学教师素质师范教育 一、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要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二、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个人素质现状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师范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而自愿报考师范学校的,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学业和自觉地进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师范生,他们的个人素质现状较差。就专业而言,学业不精,点到为止,没有扩展知识面的渴求,没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就品德而言,自我道德教育松懈,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就身心健康而言,不注重心理教育,不能自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完善的自我。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要成才,先做人”,加强做人、为师的基本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历来都是师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将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的师范生而言,其品德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其次,技能的培养是资本。师范生学习与一般学生不同,各门功课要全能。在所学的科目中,尤其要注重基础课。另外,师范生还要学习怎样备课、怎样教学、怎样批改学生作业、怎样管好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生活等。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全才,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才能符合一个合格教师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要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书写、课堂设计、课堂组织能力、组建班集体技能、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心理指导、学生家访、班主任技能训练等,都要重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将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小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还是个人素质修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好新时代的小学生。 三、高专师范生的小学教育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对小学教育有重大影响。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已在小学教育领域,为小学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蜡烛一样奉献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成为小学教育的主力军,为基础教育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而混在师范学生群体里的部分学生,目标模糊,糊里糊涂混日子,他们素质不高乃至素质低下。这些学生连基础知识都学不好,更别谈个人修养的锤炼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了。试想,这样的师范生毕业后,怎么从事“为人师表”的职业呢?又怎能言传身教去带好小学生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和技能?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小学教育极为重要,高专师范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文化知识素质是职业对教师最基本要求,师范生的学习和知识功底直接影响着小学的教学质量,师范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本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可能在自身不断成长基础上有效地组织教学,并言传身教地影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范生的道德水准、做人标准的高低当然也关系到将来他所要塑造的小学生的为人。作为小学教师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个人,而且对小学生心理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高专师范教育是一最基础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专师范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优良的素质,才能在明天的小学教育中大展鸿图,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中等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技能训练的对比研究_王依

?25? 2013年第20期 教育与教学 MODERN EDUCATION 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清末时期,从“南洋公学‘师范院’”到“京师大学堂师范院”再到“通州师范学校”,师范教育一步步地在曲折中发展。至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师范教育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系统。之后历经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发展,我国的师范教育渐趋完善。 我国当代的师范教育“若按程度分,有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因此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即中等师范教育(简称中师)体系和高等师范教育(简称高师)体系两大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师和高师分别承担相应的培养任务,两条途径齐头并进。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对于中师开始逐步进行改革,使得中师逐渐在教育领域衰退,进一步被高师所取代。这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进步,然而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技能方面,更为明显地表现出了缺陷,层次上的提高却带来了技能方面的落后,这也成为了目前高师教师技能训练的一大问题。改善当今的高师教师技能培训,需要结合中师的办学经验,以促进师范教育的长久发展。 一、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技能训练 根据教育部1980年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的规定,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幼儿师范学校) 是培养小学和幼儿园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地进行中等师范学校调整工作。继续办好一批中师,为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培养小学教师;部分中师可并入高师院校;少量条件好、质量高的中师根据需要,可通过联合、合并、充实、提高组建成师范专科学校;其余中师可改为教师培训机构或其他中等学校。”这一政策的颁布,象征着中师的改革正式到来。1999年后,我国中师的数量、招生规模以及在校学生人数都不断锐减。 中等师范学校对师范生的素质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思想品德、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体质。深入到教育教学能力这一方面,强调师范生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分别是“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艺体能力;管理能力。”对应这五种能力,进一步规范了师范生的基本技能,为“会说普通话;会朗读;会书写(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铁笔字);会三算(口算、笔算和珠算);会画;会唱歌弹琴;会跳舞;会讲故事;会整队、调队、领操;会操作;会制作教具;会制作标本;会美化环境;会指导课外活动”这14项技能。在这14项技能要求的指导下,中师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对师范生进行教 中等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技能 训练的对比研究 王 依 摘 要: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进行师范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改革,使得中等师范学校逐步淡出教育领域,而高等师范院校开始承担主要的师范教育任务。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师范生在教师技能训练方面的欠缺。改善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技能培训,需要借鉴中师的办学经验,以促进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师;高师;教师技能训练 作者简介:王依(1988—),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福建福州 350007) 师资建设 shizijianshe

探析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探析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在这百年发展历程中,师范教育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本文在回顾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反思目前中国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个简要的探讨。旨在引起各界对中国师范教育未来发展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师范教育;发展;趋势 一、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的师范教育始于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主要是模仿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移植日本师范教育体制。按照清政府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独立设置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初步确立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原型。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于1912年9月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增设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迈出了女子师范教育的重要一步;第二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师范教育体制从模仿日本转向效仿美国。1922年颁布的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模式的新学制,把师范教育分为三级:即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大学。这一阶段为中国师范教育走上现代化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阶段是50年代至80年代,师范教育在三级师范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全面仿效前苏联,并在短期建成师范教育,设置各级教师进修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照搬前苏联做法。至“文革时期”,中国师范教育体制遭到很大破坏,中等师范学校取消,大部分师范学院停办;第四阶段是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堪称中国师范教育中兴时期。二十几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基本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制。目前,中国的师范教育主要实行两类三级教育:教师职前教育主要由中等师范(第10—13学年)、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学校(第13—15学年)、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第13—16学年)来培养;教师的在职进修与提高主要是由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校)来进行,形成省——地——县——乡——校五级培训体系。 在中国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的学历起点偏低,合格教师数量不足,大学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比例较低;还有一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思想境界不高;在教师队伍布局上不够合理,有些大中城市教师过剩,而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教师严重短缺;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分离,分别由师范院校及进修院校承担,教育资源分散,不衔接、不协调;教师队伍来源单一,主要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