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专项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146.72 KB
- 文档页数:2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附答案)第6课时积的变化规律开心预习新课,轻松搞定基础。
1. 你能快速计算下面各题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2. 填一填。
因数 40 25 25 80 50 因数 10 20 40 60 16 积观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3. 根据34×28=952,你能很快地填出下面算式的得数吗?340×28=( ) 34×280=( ) 3400×28=( ) 340×280=( ) 34000×28=( ) 3400×2800=( )4. ( )里可以填几?( )×()=360 ( )×()=600( )×()=2400 ( )×()=3200 ( )×()=6600 ( )×()=7200 5. 算一算,连一连。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6. 照这样计算,蜗牛爬行120分钟能前进多少厘米? 7. 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是多少元?8. 每盒蜡笔10元,每盒水彩笔22元,李老师要买蜡笔20盒,水彩笔40盒。
(1)买两种笔各用多少钱?(2)李老师带了900元,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9. 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1到9这九个数字各用一次。
你能填出里的数字吗? 1 ×=52 10.找找规律,再填得数。
12×13= 12×65= 12×26= 12×78= 12×39= 12×91= 12×52=12×104=第6课时 1. 计算略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 400 500 1000 4800 800 发现略 3. 略 4. 略 5. 540:90×6180×318×30 1200:20×60300×412×100 3600:60×6040×90120×30180×20 6. 20×120=2400(厘米) 7. 600×15=9000(元) 8. (1)10×20=200(元) 22×40=880(元) (2)不够。
《三位数乘两位数》参考答案一、填空1.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表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千米。
【考点】:速度的含义。
【解析】:根据速度的含义可知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
【答案】:9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的理解。
2.一本书的价格是18元/本,买20本要()元。
【考点】: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这种关系,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36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情况。
3.每套运动服218元,可以写成()【考点】:单价的表示方法。
【解析】:单价的表示法为/ 。
【答案】:218元/套【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单价的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4.小华从家到学校900米,他用10分钟从家到学校。
平均速度是()米/分。
【考点】: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解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9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已知路程和时间,怎么求速度的掌握情况。
5.李老师买4个篮球花了180元。
篮球的单价是()元/个。
【考点】:单价的求法。
【解析】:分析题意,依据“单价=总价÷数量”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答案】:45【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单价求法的掌握情况。
6.李师傅每小时加工24个零件,加工192个零件用( )小时。
【考点】:常用量的关系。
【解析】:根据时间=总量÷效率即192÷24=8(小时)。
【答案】:8【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常见量之间的关系的掌握情况。
二、选择题1.小方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前两天看了48页,照这样计算,( ) 天可以看完。
A.5B.10C.40D.8【答案】:B2. 苹果每千克5元,李叔叔买了4千克,需要多少元?是求( )。
A.单价B.数量C.总价D.都不是【答案】:C3.小明买了10千克苹果,共花了50元,每千克()元。
A.5B.5000C.60 D40【答案】:A三、解答题1.6包饼干72元,买这样的7包,80元够吗?【答案】:72÷6×7=12×7=84(元)84>80答:不够。
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两个乘数的积是120,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
A.120B.480C.9602.两个数的积是56,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则积扩大()倍。
A.1B.5C.63.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A.3600B.360C.364.王凯每分钟走60米,4分钟走多少米?求的是()。
A.速度B.路程C.时间5.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A.900B.9000C.99006.下面的算式中,与43×7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是()。
A.430×7B.700×43C.430×707.357×29,所得的积是一个()。
A.五位数B.六位数C.四位数8.陈叔叔用卡车从县城出发往大王庄送化肥,卡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小时到达,县城离大王庄有多远?这道题是求()。
A.时间B.速度C.路程9.一个因数是29,另一个因数位于309与341之间,最大的积与最小的积相差()。
A.870B.980C.100010.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0除外)不变,另一个因数(0除外)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
A.缩小到原来B.不变C.扩大到原来的4倍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两个数的积是1000,如果每个因数都乘2,积就变成2000。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乘,列式是111×11。
()3.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小是10000,最大是99999。
()4.一辆准载4吨的汽车装了22桶油,每桶190千克,这辆车没有超载。
()5.水果店2天售出水果150千克,照这样计算,20天大约售出水果多少千克?可以用150×10=1500(千克)来计算。
()6.在243×17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1乘243得243。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积().A.扩大为原来的20倍B. 扩大为原来的100倍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10×2=20,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积扩大为原来的20倍.选A.2.【答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应()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缩小到原来的C.扩大到原来的10倍D.不变【答案】A【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由此解答.【解答】10×10=100(倍),所以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选A.3.【答题】下列算式,与250×30结果相等的是().A.250×300B.2500×3C.250×3【答案】B【分析】本题可以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同250×30的积进行比较.【解答】250×30=7500,250×300=75000,2500×3=7500,250×3=750,250×30=2500×3.选B.4.【答题】500×605×6000,中应填的符号是().A.=B.<C.>【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500×60=(500÷100)×(60×100)=5×6000.选A.5.【答题】下列算式,与340×30结果相等的是().A.34×30B.3400×3C.34×3000【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所以340×30=(340×10)×(30÷10)=3400×3.选B.6.【答题】下面四道算式中,与其他三道的积不相等的是().A.190×70B.19×700C.19×70D.19×700【答案】C【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四个选项中的算式分别计算出来,再进行比较即可选择出不同的一项.【解答】190×70=13300,19×700=13300,19×70=1330,19×700=13300,所以与其他三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是19×70.选C.7.【答题】下面的算式,与240×30的积不相同的是().A.120×60B.100×80C.480×15【答案】B【分析】先把题干中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再把三个选项中的算式计算出结果,进行比较即可选择.【解答】240×30=7200,120×60=7200,100×80=8000,480×15=7200,所以与240×30的积不相同的是100×80.选B.8.【答题】与310×70的积相等的是()A.370×10B.3100×7C.310×10【答案】B【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乘法算式中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一个因数扩大几倍(0除外),则另一个因数要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解答】310×70=(310×10)×(70÷10)=3100×7.9.【答题】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那么积是().A.2480B.1240C.62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那么积也乘2,所以是2480.选A.10.【答题】下列算式,与27×50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A.270×50B.90×150C.50×270D.500×270【答案】D【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27×500和每个选项的算式计算出来然后进行选择即可.【解答】27×500=13500.A选项:270×50=13500;B选项:9×150=13500;C 选项:50×270=13500;D选项:500×270=135000.所以500×270与27×500的计算结果不同.选D.11.【答题】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A.乘8B.除以8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那么积也乘8.选A.12.【答题】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应().A.不变B.扩大为原来的9倍C.扩大为原来的3倍【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应扩大为原来的3倍.选C.13.【答题】由210×11=2310,可得210×22的积是().A.2310B.4620C.1155【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22=11×2,另一个因数210不变,所以积扩大2倍,即210×22=2310×2=4620.选B.14.【答题】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A.扩大到原来的3倍B.扩大到原来的9倍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选A.15.【答题】与310×70的积相等的是().A.370×10B.3100×7C.310×1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则积不变.310×70=(310×10)×(70÷10)=3100×7.选B.16.【答题】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积().A.扩大为原来的100倍B.扩大为原来的10倍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则积会扩大为原来的100倍.选A.17.【答题】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A.扩大为原来的10倍B.扩大为原来的100倍C.不变【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一个因数(零除外)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为原来的100倍.选B.18.【答题】根据25×24=600,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25×12=______ ;25×48=______ ;50×24=______ ;75×24=______.【答案】300,1200,1200,180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25×12=300;25×48=1200;50×24=1200;75×24=1800.故本题的答案是300,1200,1200,1800.19.【答题】两个因数的积是13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是______.【答案】65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也乘5,即130×5=650.故本题的答案是650.20.【答题】如果26×3=78,那么260×3=______,26×30=______,260×30=______.【答案】780,780,780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260×3=780,26×30=780,260×30=7800.故本题的答案是780,780,7800.。
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
A.8.93B.0.893C.89.32.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A.900B.9000C.99003.两个乘数的积是120,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4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
A.120B.480C.9604.下面估算方法与298×12的积最接近?()A.290×10=2900B.300×10=3000C.300×15=45005.要使□21×41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A.4B.3C.26.王凯每分钟走60米,4分钟走多少米?求的是()。
A.速度B.路程C.时间7.下列算式中与34×2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A.340×2B.304×20C.17×408.45×26=117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A.1170B.2340C.5859.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乘2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
A.乘10B.乘20C.乘20010.成人平均体重65千克,150人一次性乘坐载重量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A.超载B.没超载C.无法判断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236×12表示的意义是求12个236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以7的积是210,这个数乘以14的积等于420。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一个五位数。
()4.花市上,刘大伯卖出了18盆牡丹,每盆198元,估计能收入4000元左右。
()5.一个因数是275,另一个因数是17,积是4665。
()6.用竖式做乘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大小不变。
()7.两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8.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题1.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345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答案】1380【解析】分析:由题意,先求得平均每月节约用水多少吨,再乘12求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解答:解:345÷3×12=115×12=1380(吨)答: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1380吨.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得单一量,进而求得总量.2.一只青蛙4天大约吃掉72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两只青蛙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1天计算)【答案】两只青蛙一个月大约能吃11160只害虫.【解析】照这样计算,说明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害虫的数量相等,先算出每只青蛙每天吃害虫的数量,再算出一只青蛙一个月大约能吃害虫的数量,进而解决问题.解答:解:720÷4×31×2=180×31×2=11160(只)答:两只青蛙一个月大约能吃11160只害虫.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得单一量,再由不变的单一量求得总量.3. 802×50的末尾有()个0.A.两 B.三 C.四【答案】A【解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802×50的积,再进行选择.据此解答.解:802×50=40100,积的末尾有两个0.故选:A.【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这个算式的积,再进行选择.4.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6个班,每班150本,学校还需要留6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答案】2460本【解析】发给16个班,每班150本,求16个班需要的本数,就是求16个150本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再加上60本,就是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解:150×16+60=2400+60=2460(本)答:学校应买2460本练习本.【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16个班需要的本数,进而求解.5.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就有0..【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不一定有零.如206×3=618,206中间有0,但乘数中间没有零.解:如果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不一定有零.如206×3=618,206中间有0,但乘数中间没有零.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此类问题通过举例说明更直观一些.6.用竖式计算321×12=209×18=260×19=【答案】3852;3762;494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321×12=3852209×18=3762260×19=494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7. 132×45的积是()位数.A.3B.4C.5D.6【答案】B【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32×45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132×45=5940;5940是四位数;所以,132×45的积是四位数.故选:B.【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8.商店运进356箱饮料,已经卖出280箱.(1)卖出的饮料每箱售价为45元,共收入多少元?(2)剩下的按每箱40元售出,还能收入多少元?【答案】12600元;3040元.【解析】(1)每箱售价45元,要求卖出280箱收入多少钱,就是求45的280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要求剩下的按每箱40元售出,还能收入多少钱,应求出剩下的箱数,根据题意,剩下了356﹣280=76(箱),76箱的收入为76×40,解决问题.解:(1)45×280=12600(元);答:一共收入12600元.(2)(356﹣280)×40=76×40=3040(元);答:还能收入3040元.【点评】此题考查了倍数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9.列式计算.(1)465的18倍是多少?(2)56个108的和是多少?(3)一箱苹果68元,102箱苹果大约要多少元钱?【答案】8370;6048;6936;【解析】(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65×18;(2)要求56个108的和是多少,用108×56计算即可;(3)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式解答即可.解:(1)465×18=8370;答:465的18倍是8370.(2)108×56=6048;答:56个108的和是6048.(3)68×102=6936(元);答:102箱苹果大约要6936元钱.【点评】本题根据倍数关系,以及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求解.10. 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是,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是.【答案】0;0.【解析】根据0在乘法和除法中的特性直接填空解答即可.解: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是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是0.故答案为: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0在乘法和除法中的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11. 365的14倍是175是5的倍120个54相加的和是.【答案】5110,35,6480.【解析】(1)求365的14倍是多少用360乘以14即可;(2)求175是5的几倍用175除以5即可;(3)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直接计算,即用120乘54,列式解答即可.解:(1)365×14=5110;(2)175÷5=35;(3)120×54=6480.故答案为:5110,35,648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及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2.45×□,如果要使积的末尾有2个0,□内最小应填.【答案】20【解析】45的末尾是5,要使积的末尾有0,那么方块内的数为偶数,找出1位的偶数,与45相乘,看积的末尾有2个0的数字,找出最小的.解:45×2=90;45×4=180;45×6=270;45×8=360;45×10=450;45×12=540;45×14=630;45×16=720;45×18=810;45×20=900.所以积的末尾有2个0时,方框内最小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积末尾0的情况,根据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是5,只有乘偶数,积的末尾才是0.13.李华买来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2个星期,平均每天看35页.李华已经看了多少页?【答案】490页.【解析】根据题意,可用2乘7计算出已经看的天数,然后再乘35即可得到答案.解:2×35×7=70×7,=490(页),答:李华已经看了490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2个星期是几天,然后再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计算即可.14.竖式计算.25×408= 450×16= 450×700= 123×57=【答案】25×408=10200450×16=7200450×700=315000123×57=7011【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25×408=10200450×16=7200450×700=315000123×57=7011【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1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是.【答案】360,3600,72.【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据此解答即可.解: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36×10=36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是36×5×20=360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是36×10÷5=72.故答案为:360,3600,72.【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16. 240×50积的末尾有2个0.()【答案】×【解析】240×50=12000,积的末尾有3个0,故×。
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已知44×5=220,那么44×50=()。
A.220B.440C.22002.在a×b中(a、b都不为0),a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b应()。
A.扩大10倍B.缩小到原来的去C.不变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0除外)不变,另一个因数(0除外)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
A.缩小到原来B.不变C.扩大到原来的4倍4.下列算式中与34×2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A.340×2B.304×20C.17×405.526的17倍是()。
A.8722B.8942C.86726.育才小学准备为美术活动室购入21套新桌椅,每套190元。
要估算购买这些桌椅大约需要多少元,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21≈20190≈20021×190≈4000(元)B.190≈20021×200=4200 21×190≈4200(元)C.21×190=3990≈4000(元)7.892与47的积是一个()位数。
A.四B.五C.六8.下面估算方法与298×12的积最接近?()A.290×10=2900B.300×10=3000C.300×15=45009.16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两个B.三个C.四个10.下列算式中,与15×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A.150×16B.30×380C.30×320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其中一个数乘50,另一个数除以50,积不变。
()2.甲数是425,乙数是63,求两数之积,用乘法,列式为425×63。
()3.两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4.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也有2个0。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1.计算:258×43 176×39 26×2342.据统计,一公顷阔叶林一年约吸收365吨二氧化碳,一天约放出752千克氧气(1)一片35公顷的阔叶林一年约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2)一公顷阔叶林15天约放出多少千克氧气?二、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1.用竖式计算:420×44 503×81 103×40 308×892.某大学军训结束进行汇演,同学们排成方队入场,每个方队由14排,每排有25名同学,2名同学担任领队,这样一个方队有多少人?12个这样的方队有多少人?三、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1.填空(1)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该()(2)两个因数的积是150,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3)一个因数乘10 ,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250×30=7500 15×16=240250×6=______ 60×16=______25×30=______ 15×320=_______250×60=_______ 30×16=_______3.2千克的苹果售价是12元,3千克香蕉的售价是18元,李阿姨买了8千克苹果和9千克香蕉,一共需要付多少钱?4.一个长方形停车场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建后的停车场的面积是多少?5.有一条宽8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扩建后人行道的面积是?6.两个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6,那么现在的积是_______7.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后,积是120,原来的积是________1.有一块占地面积4公顷的正方形草坪,如果把它的各边延长100米,那么这块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2.有一块土地,长400米,宽300米,如果把它的长增加200米,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3.一片桃园是长方形的,长500米,宽140米。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基本题型解析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例1、(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解析: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三位数是999,999×10=9990.(2)竖式计算:153 ×12= 1836 508×31=157481 5 3 5 0 8× 1 2 × 3 13 0 6 5 0 81 5 3 1 52 41 8 3 6 1 5 7 4 8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例2、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8×50=() 6×350=()解析:18×50=(3×6)×50=3×300=9006×400=6×(50×7)=300×7=21003、价格问题: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例3、百货商店卖出5箱上衣,每箱20件,每件4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5×20×42=4200(元)答:一共卖了4200元。
4、行程问题:一共走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叫做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例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12小时行多少千米?145×12=1740(千米)答:12小时行1740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四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二、因数末位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德末尾添几个0。
〔因数末尾假设有0,先把0前数相乘;再看末尾0几个,就在积末添几0。
〕2、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一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后,在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三、积的变化规律: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四、总价问题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五、路程问题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即“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例如:千米/小时〕【例题精讲】【例1】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五位数D.不能确定是几位数【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估算出406与29的积,判断出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几位数即可.【解答】解:406×29≈400×30=12000所以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五位数.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例2】260×50积的末尾有3个0.【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60×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260×50=13000,13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60×50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3.【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例3】125×47的积是四位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25×47的积,再进行判断.【解答】解:125×47=5875,积是四位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此题的重点是先计算,再判断.【例4】用竖式计算.175×13=34×206=127×90=【分析】根据整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那么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75×13=227534×206=7004127×90=1143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那么正确进行计算.【例5】笑笑假期前买了一个背包和一个旅行箱,背包的售价是105元,旅行箱的售价是背包的16倍,旅行箱的售价是多少元?【分析】根据倍数关系,用背包的售价乘16即可求出旅行箱的售价.【解答】解:105×16=1680〔元〕答:旅行箱的售价是1680元.【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步检测】一.选择题〔共8小题〕1.计算134×23时,1与2相乘实际上是〔〕A.1×2B.10×20C.100×202.26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A.2B.3C.43.笔算332×61时,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位上.A.个B.十C.百D.千4.在计算462×35的时候,4×3表示〔〕A.400×3B.400×30C.40×305.157×77的积是〔〕A.五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D.六位数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A.900B.999C.9900D.9897.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它的积可能是〔〕位数.A.三B.四C.五D.四或五8.下面算式中积是五位数的是〔〕A.516×19B.403×18C.319×33二.填空题〔共8小题〕9.678×57积的个位是,798×25积的个位是.10.求123个56的和是多少,列式为,积是.11.138×54积的个位是,328×50积的末尾有个0.12.甲数是125,乙数是甲数的24倍,乙数是.13.计算308×2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14.609×38估算求积的方法是:把609看作,把38看作,求得的近似积是.15.528×32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16.在横线里填“<〞、“>〞或“=〞.120×2012×200500×1010×55016×400170×418×249×48.三.计算题〔共1小题〕17.用竖式计算.304×85=59×760=257×26=四.应用题〔共3小题〕18.某种溜冰鞋的单价是130元,溜冰城的老板要添24双溜冰鞋,一共需要多少钱?19.新乐牌牛奶每箱售价46元,某超市全天一共卖出102箱牛奶,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20.育红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四年级共有256人,票价每人12元,3000元买门票够吗?五.解答题〔共11小题〕21.一双运动鞋126元,学校体育队买了28双,一共花了多少钱?22.蝴蝶该停在哪朵花上?〔连一连〕23.某商店平均每天的利润是652元,照这样计算,这家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多少元?24.每个篮球是150元,我校要买12个,一共要花多少钱?25.一台扩音器265元,张老师带了5000元,准备买18台扩音器,他带的钱够吗?26.四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185元,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27.一种自行车每辆345元,拿10000元够买28辆这种自行车吗?28.武汉电视机厂原方案每天生产104台电视机,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13倍,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台电视机?29.农具厂平均每天制造农具180个,七月份一共制造农具多少个?30.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135分钟,那么,绕地球68周需要多少时间?31.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24升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134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即100,23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即20,因此1与2相乘实际上是100乘2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34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即100,23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即20,100×20=2000;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中算理的掌握情况.2.【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60×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260×50=13000;13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60×50,积的末尾有3个0.应选:B.【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3.【分析】乘数61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332个位上的2乘6个十得到12个十,乘积的末位2与十位对齐,据此解答.【解答】解:乘数61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332个位上的2乘6个十得到12个十,乘积的末位2与十位对齐;所以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位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4.【分析】在计算462×35的时候,数字“4〞在第一个因数的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数字“3〞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它表示3个十,所以4×3表示4个百乘3个十,即400×30=1200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在计算462×35的时候,4×3表示400×30.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法那么的原理,关键是明确每个因数中的数字的计数单位.5.【分析】列竖式计算出157×77的结果,再看积是几位数即可选择.【解答】解:157×77=12089;所以157×77的积是五位数;应选:A.【点评】解答此题也可以不计算,利用估算的方法,把157看作150,把77看作80,再计算150×80=12000,也说明积是五位数.6.【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即可.【解答】解:100×99=9900答: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9900.应选:C.【点评】此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确定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7.【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假设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100×10=1000,1000是四位数;999×99=98901,98901是五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它的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应选:D.【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拟容易解决此类问题.8.【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A、516×19=9804;B、403×18=7254;C、319×33=10527;只有10527是五位数.应选:C.【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先计算出678×57和798×25的积,然后判断即可.【解答】解:678×57=38646积的个位是6.798×25=19950积的个位是0.故答案为:6,0.【点评】此题是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0.【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123个56的和,可以用123乘上56即可,再计算出乘积,从而求解.【解答】解:123×56=6888所以:求123个56的和时多少,列式为123×56,积是6888.故答案为:123×56,6888.【点评】此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11.【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138×54=7452328×50=164007452的个位是2,16400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2.【点评】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比拟容易解决此类题目.1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乙数就是求125的24倍是多少,即125×24.【解答】解:125×24=3000;答:乙数是3000.故答案为:3000.【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13.【分析】根据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填空.即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的数,要在这一位上写0,如果有进位的数必须加上.【解答】解:计算308×2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参与运算.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故答案为:参与运算,0,进位的数.【点评】考查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不要漏乘0与进位.14.【分析】估算609×38,把609看作600,把38看作4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609×38≈600×40=24000所以,609×38估算求积的方法是:把609看作600,把38看作40,求得的近似积是24000.故答案为:600,40,2400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5.【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528×32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528×32=16896;16896是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所以,528×32的积是五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万位.故答案为:五,万.【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6.【分析】分别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拟.【解答】解:〔1〕120×20=240012×200=24002400=2400,所以120×20=12×200;〔2〕500×10=500010×550=55005000<5500所以500×10<5500〔3〕16×400=6400170×4=6806400>680所以:16×400>170×4〔4〕18×24=4329×48=432432=432所以18×24=9×48.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准确计算,再根据整数比拟大小的方法求解.三.计算题〔共1小题〕17.【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304×85=2584059×760=44840257×26=6682【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四.应用题〔共3小题〕18.【分析】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根据题意,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130×24=3120〔元〕答:一共需要3120元钱.【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19.【分析】每箱牛奶的售价是46元,卖出102箱就可以收入102个46元,用102乘46即可.【解答】解:102×46=4692〔元〕答:一共可以收入4692元.【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本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20.【分析】根据题意,用256×12可以求出买门票的总钱数,然后再与3000元进行比拟即可.【解答】解:256×12=3072〔元〕3072>3000,所以3000元买门票不够;答:3000元买门票不够.【点评】关键是求出买门票的总钱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五.解答题〔共11小题〕21.【分析】用一双运动鞋的单价,乘以数量即得总价,列示126×28.【解答】解:126×28=3528〔元〕答:一共花了3528元钱.【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2.【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算出得数,再连线即可.【解答】解:132×26=3432265×13=3445354×12=4248【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要注意得数末尾0的个数和数的进位.23.【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商店平均每天的利润乘三月份的天数,求出这家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多少元即可.【解答】解:三月份=31天652×31=20212〔元〕答:这家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20212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以及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到3月份的天数是多少.24.【分析】每个篮球是150元,买12个一共要花12个150元,即150×12.【解答】解:150×12=1800〔元〕.答:一共要花1800元钱.【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25.【分析】依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买18台扩音器需要的钱数,再与5000元比拟即可解答.【解答】解:265×18=4770〔元〕5000>4770答:买18台扩音器,他带的钱够.【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买18台扩音器需要的钱数.26.【分析】用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数乘四年级一班的总人数,即可求出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解答】解:185×53=9805〔元〕答: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9805元.【点评】解决此题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列出乘法算式求解.27.【分析】每辆345元,那么28辆需要28个345元,就用345乘上28求出需要的总钱数,再与10000元比拟.【解答】解:345×28=9660〔元〕9660<10000答:拿10000元够买28辆这种自行车.【点评】解决此题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需要的钱数,再与10000元比拟.28.【分析】根据题意,就是求104的13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04×13=1352〔台〕;答:现在每天能生产1352台电视机.【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29.【分析】由题意知,七月份一共有31天,根据工效×时间=总量即可解答.【解答】解:180×31=5580〔个〕;答:七月份一共制造农具5580个.【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工效×时间=总量来进行计算即可.30.【分析】要求绕地球68周需要多长时间,根据题意,也就是求68个135分钟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135×68=9180〔分钟〕9180分钟=153小时=6日9小时.答:绕地球68周需要6日9小时.【点评】解决此题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也考查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31.【分析】依据浪费水的升数=每天浪费的升数×天数即可解答.【解答】解:365×24=8760〔升〕答: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8760升水.【点评】等量关系式:浪费水的升数=每天浪费的升数×天数,是解答此题的依据.。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个因数的积为39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为.【答案】1560.【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那么积就会扩大4倍,由此解答.解:390×4=1560,故答案为:15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2.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0除外).A.扩大10倍 B.扩大100倍 C.不变【答案】B【解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一个因数(零除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解:一个因数(零除外)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0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3.用竖式计算(后两题要验算)124×73=468÷26=54×145=45×69=952÷28=【答案】9052;18;7830;3105;34【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后两题要验算.解:124×73=9052468÷26=1854×145=783045×69=3105952÷28=34【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4.根据27×12=32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270×12= .270×120= .27×1200= .【答案】3240;32400,32400.【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270×12=3240270×120=3240027×1200=32400故答案为:3240;32400,32400.【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要相应的扩大(或缩小)几倍;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nm倍.5.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就有0..【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不一定有零.如206×3=618,206中间有0,但乘数中间没有零.解:如果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不一定有零.如206×3=618,206中间有0,但乘数中间没有零.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此类问题通过举例说明更直观一些.6.一个因数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不变【答案】B【解析】依据一个因数扩大10倍,那么乘积就扩大10倍,要想使乘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就缩小10倍来解决即可.解:一个因数扩大10倍,要想使乘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就缩小10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乘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注意对条件的应用.7.计算520×40 205×30 407×32308×19 25×324 108×40.【答案】(1)520×40=20800;(2)205×30=6150;(3)407×32=13024;(4)308×19=5852;(5)25×324=8100;(6)108×40=432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1)520×40=20800;(2)205×30=6150;(3)407×32=13024;(4)308×19=5852;(5)25×324=8100;(6)108×40=432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8.两个数的积是120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没变,而积变成了60,那么另一个因数缩小了倍.【答案】20.【解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解:两个因数的积是12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积变成了60,积就缩小1200÷60=20倍,那么另一个因数也应缩小20倍;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一条船3次装运了1500袋黄沙.照这样计算,有8000袋黄沙,15次能全部运完吗?【答案】不能【解析】先求出一条船一次装运黄沙的袋数,再乘15,求出15次能运黄少的袋数,再同8000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1500÷3×15,=500×15,=7500(袋),7500<8000,所以不能全部运完.答:15次不能全部运完.【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一条船一次运黄沙的袋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求出15次可运的袋数,然后再同8000进行比较.10.直接写出结果.390+11= 240÷60= 620﹣180= 90×70=120×7= 4500÷15= 430+80= 560×0=125×8= 900÷6= 140×60= 7200÷90=【答案】390+11=401, 240÷60=4, 620﹣180=440, 90×70=6300,120×7=840, 4500÷15=300, 430+80=510, 560×0=0,125×8=1000, 900÷6=150, 140×60=8400, 7200÷90=80.【解析】根据整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解:390+11=401, 240÷60=4, 620﹣180=440, 90×70=6300,120×7=840, 4500÷15=300, 430+80=510, 560×0=0,125×8=1000, 900÷6=150, 140×60=8400, 7200÷90=8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整数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运算结果末尾0的个数.11.估算写出结果.416÷70≈645÷79≈43×12≈638÷90≈98×102≈507×48≈【答案】28000;8;480;7;10000;250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除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被除数、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或整百整十数、整千整百数…;然后进行口算.解:416÷70≈28000;645÷79≈8;43×12≈480;638÷90≈7;98×102≈10000;507×48≈250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除法的估算,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被除数、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进行口算.12.用竖式计算.12.03+89.728×40790×240.【答案】107.73;11396;21600;【解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12.03+89.7=107.7328×407=1139690×240=21600.【点评】考查了四则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3. 70×102=70×100+70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把102拆成10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即可.解:70×102,=70×(100+2),=70×100+70×2,=7000+140,=7140.所以,70×102=70×100+7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然后再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即可.14.海沧野生动物园的狮子一天要吃35千克的食物,十月份一个月要吃多少千克食物?【答案】1085千克【解析】十月份有31天,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天吃的食物的重量乘10月份的天数即得十月份一个月要吃多少千克食物.解:35×31=1085(千克),答:十月份一个月要吃1085千克食物.【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10月份为大月,共31天.15.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位数,最小是位数.【答案】5,4.【解析】对于本题我们可以采取极端取值的方式进行解决,用特殊去证实一般,最大的三位数999乘最大的两位数99积最大是几位,就能得出第一个问题,用最小的三位数100乘最小的两位数10得到的积的位数就可以得出第二个问题.解:(1)999×99=98901,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最多5位数,(2)100×10=1000,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最少是4位数,故答案为:5,4.【点评】本题我们采取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解决更具有说服力,只要认真思考,问题就会变得简单.16.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积是()A.9900 B.990 C.10000【答案】A【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然后再相乘即可.解: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100×99=9900答: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积是9900.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17. 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是,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是.【答案】0;0.【解析】根据0在乘法和除法中的特性直接填空解答即可.解: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是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是0.故答案为: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0在乘法和除法中的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18.东方电影院有座位16排,每排22个座位,扩建后的座位增加了4排,每排增加8个,扩建后一共能容纳多少观众?【答案】600名【解析】先求出扩建后一共坐的排数和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再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式求出扩建后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解:(16+4)×(22+8)=20×30=600(名)答:扩建后一共能容纳600名观众.【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一共坐的人数、坐的排数和平均每排坐的人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9.一个木工厂要做2418套家具,已经做了105天,每天做13套,还剩多少套没有做?【答案】1053套【解析】先跟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已经做得家具套数,再根据剩余的家具套数=家具总套数﹣已做的家具套数即可解答.解:2418﹣105×13=2418﹣1365=1053(套);答:还剩1053套没有做.【点评】求出已经做得家具套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两块长方形花圃的长相等,第二块面积是多少?【答案】744平方米【解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得出a=S÷b,求出第一块长方形花圃的长,即第二块长方形花圃的长,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第二块花圃的面积.解:248÷7×21,=×21,=744(平方米),答:第二块的面积是744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解决问题.21. 365的14倍是175是5的倍120个54相加的和是.【答案】5110,35,6480.【解析】(1)求365的14倍是多少用360乘以14即可;(2)求175是5的几倍用175除以5即可;(3)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直接计算,即用120乘54,列式解答即可.解:(1)365×14=5110;(2)175÷5=35;(3)120×54=6480.故答案为:5110,35,648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及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2.在横线上填上“>”“<”“=”.93×84 100×84 240×5 24×50301×70 300×70+1 37×804 2400030×60 20×90 48×98 99×4836×25 8×4×25 6升50毫升 6500毫升9000毫升 9升900毫升 4升400毫升 4400毫升.【答案】<,=,>,>,=,<,>,<,<,=.【解析】(1)~(7)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判断;(8)6升=6000毫升,6000毫升+50毫升=6050毫升,6050毫升<6500毫升;(9)9升=9000毫升,9000毫升+900毫升=9900毫升,9000毫升<9900毫升;(8)4升=4000毫升,4000毫升+400毫升=4400毫升,4400毫升=4400毫升.解:(1)93×84<100×84 (2)240×5=24×50(3)301×70>300×70+1 (4)37×804>24000(5)30×60=20×90 (6)48×98<99×48(7)36×25>8×4×25 (8)6升50毫升<6500毫升(9)9000毫升<9升900毫升(10)4升400毫升=4400毫升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23.估算:42×37≈11×44≈99×25≈211×38≈【答案】1600,400,2500,80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估算方法进行计算,即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解:42×37≈40×40=160011×44≈10×40=40099×25≈100×25=2500211×38≈200×40=8000故答案为:1600,400,2500,8000.【点评】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24.竖式计算.25×408= 450×16= 450×700= 123×57=【答案】25×408=10200450×16=7200450×700=315000123×57=7011【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25×408=10200450×16=7200450×700=315000123×57=7011【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是.【答案】360,3600,72.【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据此解答即可.解: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36×10=36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0倍,积是36×5×20=360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是36×10÷5=72.故答案为:360,3600,72.【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2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
A.8.93B.0.893C.89.3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如果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那么它们的积就()。
A.扩大10倍B.扩大100倍C.不变3.45×26=117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是()。
A.1170B.2340C.5854.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A.3600B.360C.365.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是5,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的()。
A.5倍B.1倍C.不能确定6.892与47的积是一个()位数。
A.四B.五C.六7.在一个乘法算式中,要使积不变,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8.在计算756×48时,4×5表示()。
A.4×5B.40×5C.40×509.一辆出租车平均每星期行驶4000千米,这辆出租车一年大约行驶()千米。
A.20000B.200000C.200000010.娟子一步约走62厘米,她从学校到图书馆走了596步,学校离图书馆约有()。
A.300厘米B.300米C.360米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是四位数。
()2.三位数□81×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3.估算49×493时,可以把493看作400。
()4.25的20倍与250的2倍相等。
()5.水果店2天售出水果150千克,照这样计算,20天大约售出水果多少千克?可以用150×10=1500(千克)来计算。
()6.500×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7.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8.在150×80=12000中,其中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则积不变。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训练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⑤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
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4、和同近积大: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大小越接近(差越小),积越大。
例题讲解例1、直接写出得数。
240×4= 26×3= 50×16= 4×170= 25×40=80×50= 26×5= 320×4= 15×4= 60×50=208×69≈ 48×103≈ 803×79≈ 29×61≈ 904×87≈演练1、直接写出得数。
40×40= 140×6= 18×30= 32×3= 24×5=270×2= 24×30= 300×20= 35×20= 25×4=396×41≈ 196×31≈ 810×29≈ 907×61≈ 704×17≈例2、列竖式计算。
382×46= 28×145= 270×28= 25×240=108×36= 308×25= 305×80= 108×40=演练2、列竖式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及应用模块一:积的变化规律1:引入。
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只青蛙()条腿...列式计算分别为:4×1=4,4×2=8,4×3=12....,其中等式左边的数分别为因数、因数,右边的称为积2:讲解。
例:计算下列式子6×2= 20×4=6×20= 10×4=6×200= 5×4=通过观察算式找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会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不变乘几也会乘几不变除以几也除以几乘几除以几积不变注:(0除外)3:练习。
(1)在4×5=20中,如果4不变,5乘2倍,那么积也( )。
(2)在6×8=48中,如果8不变,6除以3倍,那么积也( )。
(3)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模块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速度的含义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其中时间可以为时、分、秒、天、月、年等,路程可以为米、千米等。
如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火车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每分钟2千米,长征三号甲火箭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
2、速度的统一表示速度的写法,读法。
10米/秒读作:10米每秒;10米/时读作:10米每时例:(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解答:(1)80×2=160(千米)(2)225×10=2250(米)其中,80千米/小时叫速度,2小时叫时间,行的距离160千米叫路程,根据计算式子可得等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由此又可以得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练习(1)用统一符号表示下列速度①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可以写作()②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叫尖尾雨燕,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可以写作()(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5、小结。
校区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密------------------------封--------------------------线-----------------------------------------------------------[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配套课时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配套课时练习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4.4 积的变化规律 一、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一填。
二、找出规律再填空。
16×17=( ) 8×17=( ) 16×34=( ) 32×17=( ) 16×51=( ) 64×17=( ) 三、填空。
四、根据每组中第1题的结果,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20×10=200 380×60=22800 20×200=400 ( ) 380×30=11400 ( ) 20×180=360 ( ) 380×20=7600 ( ) 20×80=1600 ( ) 380×15=570 ( ) 五、在○里填上> 、< 或=。
16×50○160×5 32×30○10×69 210×4○21×40 18×200○20×170 六、一小瓶洗发液50毫升,10瓶多少毫升?如果一瓶500毫升,那么10瓶多少毫升?20瓶呢?校区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密------------------------封--------------------------线-----------------------------------------------------------[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配套课时练习 七、小明家距学校300米,小雨家距学校600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 八、一个正方形的花坛面积是36平方米,打算扩建花坛,把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扩大后花坛的面积是多少?校区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密------------------------封--------------------------线------------------------------------------------------------------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配套课时练习 4.4 积的变化规律参考答案: 一、100 40 400 10 二、272 544 816 136 544 1088 三、160 320 128 512 3200 16000 四、× × √ √ √ × 五、= > = > 六、50×10=500(毫升) 500×10=5000(毫升) 500×20=10000(毫升) 七、300÷60=5(分钟) 八、两个边长扩大2×2=4 36×4=144(平方米) 答:扩大后花坛的面积是144平方米。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1.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要增加到48米,长不变,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如果宽减少到6米,长不变,缩小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有一条宽4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为480平方米,为了方便人们行走,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2米,长不变,请问拓宽后的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
4.公园有一个边长是9米的正方形花坛,工作人员将花坛的边长增加到18米,这样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5.一块宽为4米,面积为400平方米的长方形麦田,如果要把宽增加到8米,长不变,扩大后的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广场上有一块宽为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地,现在宽要增加到3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块长方形草地面积是448平方米,宽是16米,长不变,宽增加到32米,这时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蓝天广场有一块宽为12米,面积为72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使长不变,宽增加到36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9.明丽广场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面积是180平方米,现在把这块草坪的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不变,扩大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36平方米,改造后,长不变,宽是原来的4倍,改造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一个长方形,宽是9米,长是324平方米,现将宽增加到27米,长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原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3200平方米,扩建后长不变,宽变为原来的2倍,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3.有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68平方米,如果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扩大后的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专项练习题
1.商场每套衣服227元,“双11”当天卖出32套,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227×32,写出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提示: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3.已知A×B=380,如果A扩大3倍,则积变成();如果B除以5,则积变成()。
4.两数相乘积是180,如果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也乘3,那么积是()。
5.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6.一辆家用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0千米用了2小时,这辆汽车的速度可以记作()。
高速列车在正常行驶时速度可以达到家用轿车的3倍,高速列车2小时可以行驶()千米。
7.学校要为46名运动员购买统一的运动服,商场举行“买十送一”的活动,每套125元。
学校买运动服至少要花多少元?
8.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错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16,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312。
正确的积是多少?
9.李大伯家的长方形菜园扩建,扩建后的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两种方法解答)
(1)长增加28米,宽不变。
(2)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长不变。
10.小明上山的速度是80米/分,下山的速度是120米/分。
如果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90分钟,那么再从山顶返回到山下要用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