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语习得各种理论假说

二语习得各种理论假说

二语习得各种理论假说
二语习得各种理论假说

对比分析假说

奠基人:

查尔斯·弗莱斯内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兴起的对比分析假说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假说理论。对比分析假说的学者们将语言看作是一种行为,把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习惯的养成,然后通过“刺激-反应”范式解释语言现象,并且把两种语言的学习的相互影响看作是一种“迁移”,并基于这种迁移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假说有强式和弱式之分,强式以预测和规避错误的错误为目标,弱式则不宣称能够预测而是在学习者错误出现之后对错误进行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用迁移理论不能解释学习者的全部错误,于是,对比分析逐渐为偏误分析所取代。

偏误分析假说

代表人物:

科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对比分析假说无法完美解释学习者的全部错误,研究者们开始将语言运用看作是一个由规则支配的、创造性的过程。他们认为,“错误”(mistakes)和“偏误”(error)是不同的,偏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错误。这种基于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其规律、类型和产生原因所进行的分析产生的理论被称作是偏误分析假说。其中,科德的偏误分析观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他认为首先,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用一种特定的语言(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又叫“过渡方言”。

这种语言不是目的语,但有自己的系统和语法。其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异方言处在变化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说明特异方言代表学习者的过渡能力。再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和儿童习得母语出现的错误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对目的语规则进行假设,错误时检验手段和学习策略,对错误的研究

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偏误分析从已有错误出发,分析更有针对性,但缺乏预测能力,也不能解决回避现象。

关键期假说

提出者:

列尼博格

内容:

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人出生后的l0~l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能够自然而然地轻松进行。青春期到来之后,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困难。所以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且是在2岁到13岁之间。其观点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1."母语习得仅仅通过接触就能自动进行,而青春期之后的第二语言学习不是这样2青春期之后能够学会用外语交流,是因为自然语言“在很多方面彼此相似”。其依据包括:

1."大脑神经说:

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左侧化)?

2."对神经运动的研究发现,语言肌肉的可塑性对口语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3."认知论的依据。

基辛格效应

内容:

大部分人,如果较晚开始学习另外的语言,由于发音器官已经形成,缺乏弹性,因此在发音上会有一些限制,于是产生所谓的腔调问题,即可以很流利地说出一种语言,却掌握不好本族人说这种语言的地道的口音,亦称“基辛格效应”?

近似系统理论

提出者:

内姆塞

内容:

近似系统相对于目的语系统而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逐渐接近目的语系统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一方面,学习者不可能在瞬间接触到整个目的语系统,而是需要对有限的言语输入逐步消化。另一方面,学习者的母语系统是一种干扰源,使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偏离目的语系统。内姆塞认为1)学习者的言语是其近似系统在特定时间的“定型产物”。这种近似系统有其内在的结构,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定型有三种表现:

A移民的言语模式。B模式化的个体方言。C学习者的洋泾浜。2)学习者在习得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近似系统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统。3)相同阶段的学习者的近似系统大体相似。

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包括化石化)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试图用目的语进行表达时所使用的形式,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系统。

不能将学习者的语言看成是错误的集合。他提出

1."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系统(母语和目的语)在学习者心理活动中相互影响的产物,这一心理活动被定义成“语际认同”。

2."中介语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大脑中的“潜在心理结构”。另外,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化石化”理论,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语言能力僵化的现象。化石化指的是在外语习得中,对一种语言形式的使用未能达到目的语的标准,而又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停滞不前,这种形式于是成为学习者固定的用法错误(如语言项目、规则及子系统),即成为学习者中介语的组成部分。

化石化具有持久稳定,不受外界影响,且对成人和儿童都起作用的特点。化石化不仅指的是多种现象,还能用来指不同程度的错误、非学习以及二语学习卡壳等。

科德的中介语理论

1.中介语是学习者的语言,既包括二语学习者又包括儿童。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导向的语言系统,除非出现化石化现象,其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

2."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复杂化、精致化的过程,早期习得的系统并没有被删除,而是继续留在我们的大脑中,

3."中介语的发展既包括重构,又包括创造性运用,语言学习不是一个线性的积累过程,而是类似于有机体的伸张,许多部分同时发生变化。

早期中介语理论

1.关于本质早期认为母语系统、目的语系统、中介语系统三者并存。中介语本质上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系统。后期将中介语看做是一种“心理语法”,认为中介语是一种二语习得者建构的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不是在现实言语情景中实际生成的言语。这个系统是理解与生成第二语言的基础。2关于系统性: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普遍认为中介语具有语言规则的系统性,从而带来了学习策略的普遍性。3关于动态特征:

主要有两种,一是可渗透性,即母语规则向中介语系统的渗透以及目的语规则的泛化,二是过渡性:

学习者不断改变他们的语法,通过加减某些规则重构整个中介语系统,学习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中介语法构成了中介语的连续统。4关于僵化现象其心理机制:

僵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独特现象,其心理机制就是所谓潜在的心理结构。成功的学习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激活的是潜在的语言结构。5学习者的策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长时记忆)和元认知控制(短时记忆)。

学习-习得理论

提出者:

克拉申

内容:

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它们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1)“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学习者不注意话语的形式,只注意他们所要表达或理解的意义。“学得”是指(通常是在正式的教室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显性知识;这种学习是系统的、正规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自己对语法书的阅读而了解到一些语法规则,并且能感悟和谈论这些规则。2)习得的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球语言区,是自发语言运用的根本。而学得的系统虽在左半球,但不一定在语言区。3)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并非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

监控假说

提出者:

克拉申

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之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说话者要有时间2说话者的注意力在于形式的正确性3说话恩知道规则。

输入假说

提出者:

克拉申

第一,遵循“此时此地”原则。所讲内容都是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还给予幼儿一些额外的超语言帮助;第二,句法简单。

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逐渐复杂,对幼儿的语言输入不仅仅是1+1,而且要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保持大致平行;第三,言语是为了交际。

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

这个假说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intake)。克拉申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是: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2)性格。自信,性格外向,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焦虑感较强者,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反之,则容易得到更多的输入。

自然顺序假说(克拉申)

这个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例如,一些实验表明,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s等。克拉申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施密德的意识三分理论(察觉假说)

施密德将意识分为感知、察觉和理解三个层次,敢直视格斯第二语言学习模型中已感输入之前的一个阶段,察觉相当于格斯的已感输入,理解相当于格斯的已懂输入和吸入。察觉时输入变为吸入的充要条件,完全通过潜意识的方式是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图示:

环境言语(感知)——已感输入(察觉)——已懂输入(理解)——吸入(理解)——整合——输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线索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或者collective choice)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Arrom)的经典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 alue, K.A.Arrow,1951)。阿罗证明,简单加法不足以在个人偏好中间排出一个一致的共同次序。假如大家没有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分门别类地设定共同的标准,又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投票人和两个以上的选择,则人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达到一致的集体选择的投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项合理的共同的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这时,政府就不单是负责代表个人潜在的共同偏好的估价人了,因为所谓共同偏好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有时又极不协调一致,所以,政府在集中和协调它们时拥有很大的主动行动余地。 以上就是称为“阿罗悖论”的思想。这个结果证明:真正的民主政体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之所以被引入公共财政学,就是由于它促使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国家干预是否可能产生更有效或更好的结果?而所谓“更有效”和“更好”,究竟指什么?后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规范的考察,前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考察。因此,后人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继续阿罗纳工作,其中一条路线偏重于逻辑的、数字的分析,属于规范的、形式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森(Sen);另一条路线侧重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行为的分析,这就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所做的工作。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政治市场”学说,把国家的预算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市场的由公共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个学说的中心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其中特别是对“中间投票人”等定理作了论述。“中间投票人”定理的发现者邓肯·布莱克(D.Black)在1948年指出,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该定理表明,对社会来说,该选举制度远远不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从理论上讲,可行的选举中最好的选举法是一致通过法(Lidahl均衡就贯穿了该法),而由于寻求一致,会要求人们付出极高的“交易费”,所以该法是很难实行的。1962年出版的布坎南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的《一致的计算》(《Calculation of Consents》)就是论证这一论点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是对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塔洛克发现,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不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于规定他们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程度的行为法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中要比在政府部门中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公共选择理论所关心的主题始终是:在国家或社会中的个别成员的偏好与政府作出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在个人与政府机构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种可能性:(1)习惯或宗教法典,即依靠共同接受的习惯或宗教法典作出有关共同事务的决定,我们可以在原始部落中发现这种集体选择的

如何提出理论假设

如何提出理论假设 如果你不知道你做了哪些假设,只能说明你做了太多的假设理论假设也叫研究假设,又称科学假设(假设也称为假说或臆说)。所谓理论假设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方案的说明方式。通俗地说,理论假设是指在有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在实施深入研究之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初步探索(如实验、调研等)掌握的情况,对于研究对象、问题的基本状况做出试探的描述、解释和推测。即是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答案。 例如下面是“关于开发非智力因素和指导学法,大面积提高质量的实验研究”的理论假设。 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和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从学上讲,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方法是影响中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可塑性最大的两大因素。所以,本实验拟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和学法指导入手,来探讨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规律问题。学生的学习实践证明,智力固然影响中学生的学习,但是学习动机(理想、信念)、意志(毅力)、兴趣(热爱)、自信心、情感、习惯、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涉及学习动力问题,因此是影响学习的另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学生普遍出现的厌学、辍学现象,大多数不是智力上的原因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不好。从学校中的中差生分析,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良。大多数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意志薄弱,思想懒惰,自卑心

理严重,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设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 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解决中学生学习动力问题,还要解决学习方法问题。在中学生中,因为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并不是个别现象,况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的问题,特别是刚入初中的学生更需要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我们设想,通过给中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从上面提出的问题中,可以清楚看到作者对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从学生学的方面做了两种猜测和解释。一是非智力方面,二是学习方法方面,由此提出了开发非智力因素和指导学法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有三个学派,他们是罗切斯特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 罗切斯特学派:赖客是该学派的领袖人物。该学派有两个特点:一是坚持用数理方法来研究政治学,在投票、互投赞成票、利益集团和官员研究中使用数学推理;二是坚持把实证的政治理论与伦理学区分开来。其更多的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政治行为的博弈理论。赖客认为,政治活动是一个博弈过程,政党竞争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每个政党的最优策略是让对手规模尽可能大,而自己只需保持略有优势(有时甚至是一票之差)就可以战胜对手。因此,在多数票选举制度下,最终将会形成在规模上略有差异,但仍然是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因而,冲突和冲突和解是公共选择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学派始终一贯地把实证的政治理论用来研究选举、政党策略、投票程序控制、政党联盟形成、立法机构和政府官员。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学派论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性的和抽象的,基本上不涉及制度内容。这一派的成员大多对西方传统的政治学偏好制度主义持反感态度,而注重空间投票模型的研究。同时,该学派的大多数论著不讨论规范问题,他们试图站在中性立场上来研究民主选举中的多数票循环、互投赞成票所造成的缺乏效率、利益集团政治学、官员斟酌权等公共选择论题。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有贝克尔、佩茨曼等。芝加哥学派的自由主义色彩尤其是“反历史”的色彩最为明显。该学派认为,经济学家可以观察、解释和描述历史过程,但是不能影响历史过程;改变这个世界的努力总的来说是枉费心机的,是对本来就稀缺的资源的一种浪费。根据这个基本思想,该学派排除了经济学家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芝加哥政治经济学建立在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强假设前途上,它从价格理论和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把政府主要看作是受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的个人所利用的、在社会范围内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机制。其否认政府是为公众谋利益的,它认为,政治市场只不过是满足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益集团成员再分配偏好的技术上有效率的机制。它把私人

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12482120.html, 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 作者:示姜楠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年龄是影响二语习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关于年龄和习得的讨论都将中心放在语言习得是否有关键期的问题上,学者们对此争论不断。本章通过概述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一些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语言习得确有关键期存在,并指出了其重要性。文末,根据目前的实际教学提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姜楠,渤海大学。 一、引言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关键期假说的研究。所谓关键期,是指人生发展的某个生命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可以轻松的进行语言习得,而过了这个时期语言习得便变得困难。20 世纪6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进一步研究了关键期理论并将他带入到二语习得的领域,提出了“关键期假说”理论。Penfield and Roberts(1959)认为,10岁以内,人的大脑可塑性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过了这个时期,大脑开始发生侧化,大脑可塑性减弱,语言习得变得比青春期之前困难。Lenneberg(1967)称青春期之前的这段时期为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争议 语言习得到底到底有没有关键期,成为了应用语言学领域一个焦点问题。国内外很多大家们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研究了关键期假说,也得出了一些结论。 1.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支持派。在二语习得领域里,Johnson与Newport(1989)和Newport的研究是家喻户晓的。在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也比较有权威性。Johnson与Newport 的实验运用了英语句法判断,将它们作为测试材料,研究了46名中国人和韩国人。这46人在3-39岁之间移民到美国,二语都是英语,在美国生活并且接触英语至少5年以上。主要是为了测试这些人的英语语法怎么样。实验结果表明:3-7岁移居到美国的儿童英语水平和本地人差不多;8-16岁移居到美国的人英语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6 岁以后移居到美国的成年人,语言水平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的就有点多。因此得出结论:年龄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说明关键期真的存在。Johnson与 Newport在1991年又做了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二语习得真的存在关键期,但是这个关键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从几岁开始的目前还不确定。 2.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反对派。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学习者习得二语与年龄关 系并不大,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学习者可以理解的输入,只要这个条件符合,并且学习者有一

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最新教育文档

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于关键期是否存在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并由此引起了很多社会现象。如果是本着学术的精神,坚持关键期的存在,并想验证发展这一学说理论,我们无可厚非,而且应该是鼓励与赞扬的。但有些学术机构,特别是幼儿英语培训机构,鼓吹关键期假说理论,添油加醋,目的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幼儿学生,并从中牟利。再比如一些英语学习者,道听途说关键期的存在,于是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已经过了关键期,不可能再把英语学多好,把英语撂到一边,导致学业甚至就业大受影响。这些都是关键期假说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关键期这个神秘的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在总结过程中发现很多有启发性的知识,联系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希望对广大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者起到促进工作、学习的作用。 关键期假说首先是针对母语习得提出的,后来语言学家把它引入到二语习得研究之中。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是有区别的,首先就表现在语言环境方面。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学习者周围有众多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目的语环境为习得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而外语学习则没有目的语环境,而是有意识的学习过程。这个因素直接导致语言输入质量的差异。外语学习者得到的并不都是自然环境下的语言输入,所以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语言掌握熟练程度。

虽然二语习得不同于外语学习,但关键期假说与外语学习并不是没有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键期假说研究是针对语言习得的,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期假说研究过程中总结归纳的正确的理论适用于外语学习。 (2)既然那么多学者研究关键期假说,那说明处于某个阶段(无论是关键期还是敏感期)的语言习得者习得语言效率高,效果好。学习是讲究策略的,如果关键期真的存在,那么处于这个期间的习得者可能都表现出相对统一的学习特点,而相关研究也证明,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语言习得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能从中得到启示,并应用到外语学习当中去,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结合关键期假说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笔者在这里得出几点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英语教师应该明确关键期假说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关键期不适用于外语学习,不能否定或轻视大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某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比如发音错误太严重,或者写作能力太低等。要明确地认识到:影响语言习得或学习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目的语输入的质与量,学习者自身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目的语使用频率等。年龄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年龄和其他因素交互作用,才能对外语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2。教师应针对学生外语学习特点制定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

一、布坎南的生平 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940年毕业于中田纳西州师范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大期间,布坎南受教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著名经济学家F.H奈特,奈特属于自由派经济学家,布坎南受其影响很深,并曾为之撰写传记。1949年,布坎南接受田纳西大学的聘请,成为该校的教授,并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55-1956年,布坎南靠富布赖特奖学金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受到了欧洲财政学派的影响,从而使他对政治决策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意大利回国后,1956-1968年,布坎南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并于1958-1969年担任杰斐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68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1969-1983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公共选择中心主任。1983年后到乔治·梅森大学任教。布坎南一生多次获得荣誉奖,并在多个重要机构任咨询职务。1962年创立公共选择学会,并于同年任美国南部经济学会主席。1967-196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执行委员,1972年任该学会副主席。1977年获迈阿密大学法学经济学中心颁发的法学经济学奖。1980-1981年当选蒙特·佩策林学会执行委员。1982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副主席。布坎南的著作甚丰,主要有:《财政理论和政治经济》(1960年);《赞同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与塔洛克合著,1962年);《民主进程中的财政》(1966年);《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1968年);《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与R.托尼逊合著,1972年);《自由的限度》(1975年);《赤字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与查理德·瓦格纳合著,1977年);《凯恩斯先生的结论:对于把经济理论滥用于政治投机活动的分析以及对宪法纪律的建议》(1978年);《自由、市场和国家: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学》(1986年)。 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经济是现实的产物,经济理论也是为现实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乃是因为它符合了它所处时代的要求;同时,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更是理论产生必不可少的背景。布坎南所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首先,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自由主义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作者:杜晓中国政治学 2003-10-13 以詹姆斯、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是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一学派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法律——制度——结构"这一社会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侧重个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供求行为分析的片面性,从而解决政治学与经济学长期隔绝的问题。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原因 1.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西方各国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大,政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造成了政府机构膨胀,资源浪费等后果,国家干预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复兴的浪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反对国家干预,恢复自由放任。而公共选择理论则在这股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中应运而生。 2.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转向对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在这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大量地将数学工具引入经济学,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在给经济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经济学家过分注重指标分析和模型建立,使经济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脱离实际。一些不满经济学现状的经济学者主张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分析"交易过程"为核心的方法论,并将这种方法论延伸到对政治市场的分析。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引入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行为的分析为基础的。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厂商、消费者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经济人"的假设只属于厂商和消费者,只有他们才是利己的、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私利及贪欲的驱使下,对经济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作出最有利于个人的判断和设计,而政府则是超出这一狭隘的个人利益的,政府以其自己的公正与准确超乎众人之上,在追求公众的利益之时,政府以它的公正赢得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公正与准确是政府固有的一种天赋。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其实,政府官员与厂商和消费者一样,也是具有理性和私利的"经济人",他们也具有自己的动机、愿望和偏好,他们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也同样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仔细求利的自利者转变成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政府官员作为单个的个人在政治市场上会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作出最有利与自己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 在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决策的机制或程序的选择时,这些机制或程序通过直接方式或者指定代表的间接方式,显示公民对广义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于是,在选民和国家之间就必须插入一个媒介——选举制度。但是,由于所采用的规则不同,影响选民、政治家或政党的有关行为的成本——收益也不同,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结构。而且,不论以何种方式作出公共选择,最终实施社会决策的是官僚和官僚机构,其最终的决策也就很难体现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而特殊利益集团、官僚和立法官员追求私利的行为,一方面导致过多的公共物品供

有关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关的研究结论

有关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关的研究结 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引言 “ 关键期” 这一假说最早源于生物学。L o r e n z(1937)通过观察雏鸭身上出现的印记行为,提出可能产生印记的有效期间为“发展关键期”,并将之推广到人类器官的发育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Penfield & Robert(1959)将“关键期”这一说法借鉴到语言习得领域,他们认为,人类语言学习过程同人体器官发育过程一样,也存在一个重要阶段。随后,Lenneberg(1967)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讨论。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关键期假说”在母语习得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它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的争论还远未结束,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就“二语习得领域关键期是否存在”以及“其具体的起止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二、一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假说”认为,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存在一个时间段,对语言的

习得至关重要,过了这个阶段之后,语言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关键期存在”这一观点已经在第一语言习得领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证实,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关键期的具体时间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为最早把“关键期假说”这一理论引入语言学领域的学者,Penfield & Robert(1959)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时间是10岁之前,在这个时间段内,儿童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大脑偏侧化逐渐完成,大脑的可塑性消失,人类的语言机能基本由左脑控制,所以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会感到吃力。Lenneberg(1967)同样把儿童语言习得的优势归因于生理因素,认为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是2岁到青春期。Krashen(1973)认为,5岁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高峰期,这个年龄的儿童语言习得的潜能最大。Bates(1993)提出,5岁之前,儿童出现的语言习得障碍较易恢复,一旦过了这个时期,语言障碍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关键期假说”的理论解释,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包括属于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科学范畴的“大脑偏侧化”、建立在Chomsky“普遍语法”基础上的强势理论和弱势理论(Birdsong,1999)、以儿童和成人在认知以及记忆方面体现出的差别为基础的“成熟

关键期理论简介

关键期理论简介 奥地利著名的生物学家昆拉多·洛伦兹博士发现了著名的“关键期”理论,并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奖金。 所谓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说: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1935年,洛伦兹首先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他把这个特殊生理状态存在的时期叫作“发展关键期”,后来的许多的研究还发现,这种“关键期”现象,不仅发生在小鹅身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并且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类似现象;不仅是“认母”行为的发生具有“关键期”,其它的许多行为能力都有类似的“关键期”现象。以后,人们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类各种行为(包括心理、技能、知识掌握等行为)的“关键期”的研究中,于是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并得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发现。 关键期的研究在教育实践方面引起强烈反响。首先,它促进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近期的研究证明,儿童幼年具有巨大潜力,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又多在幼年期,因而实施早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有利于早出人才。其次,促使父母、教师注意选择最佳时机对儿童进行教育,使知识技能容易为儿童掌握,智力及性格容易形成。 对于关键期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所要注意的是:①要科学地确定儿童发展各方面的关键期,而不是出于简单的推断。②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关键期的出现是有差异的,有专家认为大约相差4个月。但大致的趋势是相似的。③要充分利用关键期良好时机,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发展,而不是等待自然发展。④要重视关键期对发展的作用,但不局限于此;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 下面是两组有关关键期的数据,供作参考。 第一组(中国青年学者殷红搏提出): 2岁半左右,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输入假说、互动假说、输出假说与任务型教学

输入假说、互动假说、输出假说与任务型教学 任务的作用在于提供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因为输入和输出需要意义协商的参与,结果就促进了语言习得。 一、输入假说 来自于克拉申。他认为理解是输入成为内化的前提,当学习者接触的语言形式略高于其现有水平,该语言形式就能够被理解,最后内化产生语言习得。 他指出了有利于学习者内化的语言输入的特征&有意义&略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对学习者来说可理解。 他提出了著名的“i+1”的公式(i为学习者现有水平,i+1为略超出现有水平) 他强调“习得”是可理解的输入而不是输出的结果。就是通过理解信息或者说吸收可理解的输入。 他还提出"情感过滤说”:良好的情感会形成低过滤,也就是说学习者会努力从输入中获得更多。因而学习者态度对学习十分重要。 他认为,可理解输入的途径有两条:1、学习者利用语境(语境信息:超语言信息如表情、手势等;背景知识;已具备的语言能力)2、教师对提供的输入进行简化。(避开学习者习得能力达不到的多余规则。目的是为了促进交际) 输入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唯有充分的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导致习得的产生。 二、互动假说

来自朗。他认为在交谈中,当沟通、理解发生困难时,交谈的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理解与否的反馈,进行诸如重复,释义、改变语速等语言上的调整,也就是说要意义协商,使得输入变得可理解,来促进习得。朗认为途径有三:1、简化输入2、利用语言和超语言语境3、修正调整互动结构 双向的交流比单项交流更重要。意义协商在课堂上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调整,协商,日常交往中指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为达到沟通的相互调整,包括了输入和输出两方面。 三、输出假说 苏安集中表达了这个假说。对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语法正确上优势大,但是口语和写作差。 他分析师因为没有输出,只是教师注入式的输入导致的。得出结论学习者要想更流利又准确的学好第二语言,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在交际中遇到困难,学生不得不将语言表达修改的更连贯,准确,以便使自己被理解,也即是可理解的输出。 输出的作用: 1、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 2、输出对目的语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假设验证。 3、输出具有元语言功能 4、输出能使目的语表达成为自动化。 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者有内在大纲,有自然的习得顺序,不受外界影响而改变。二语习得过程正是学习者不断对目的与系统形成假设,验

西方行政学说史及笔记—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学派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公共选择学派在政治家的动机、政府干预、财政政策、民主制度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结论。主要特征就是: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过程(即政治家、投票者、官僚们的公共选择行为,也即非市场的集体决策)。 1948年,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1908~1991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集体决策的理论根据”的文章,首次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政治行为的分析之中,该文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但当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成型的阶段。这一阶段,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此后,随着K·J·阿罗、J·M·布坎南和G·塔洛克等人相继发表有关非市场决策问题的论著。由此,一门处在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交叉领域的新学科逐步形成了,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也是一种新的公共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其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早在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出现了科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异常繁盛的局面。许多思想家相信,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精确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推理得到解决。在法国科学院,博尔达(Borda,1733-1799)、孔多塞(Condorcet, 1743-1794)和拉普拉斯(Laplace, 1749-1827)这三位院士用数学方法对政治学中的投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1784年,博尔达在科学院宣读了他的第二篇论选举形式的文章之后,他所提议的记分投票制被科学院用在院士选举之中,直到1800年,因一个新院士拿破仑的反对,才被废止。19世纪英国数学家和小说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也曾对委员会制度作过实证的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一度湮没无闻,直到邓肯〃布莱克在用类似方法研究同样问题时,才重新发现和介绍了他们。在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G〃塔洛克将邓肯〃布莱克奉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山祖师(Founding Father)。这无疑是一种公允的评价。 继布莱克之后,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1951)、安东尼·道恩斯(Anthony Downs)在《民主的经济理论》(1957)、奥尔森(Olson)在《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布坎南(Buchanan)和塔洛克(Tullock)在《同意的计算》(1962)中分别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稍后,人们发现,在公

二语习得各种理论假说

对比分析假说 奠基人:查尔斯·弗莱斯内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兴起的对比分析假说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假说理论。对比分析假说的学者们将语言看作是一种行为,把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习惯的养成,然后通过“刺激-反应”范式解释语言现象,并且把两种语言的学习的相互影响看作是一种“迁移”,并基于这种迁移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假说有强式和弱式之分,强式以预测和规避错误的错误为目标,弱式则不宣称能够预测而是在学习者错误出现之后对错误进行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用迁移理论不能解释学习者的全部错误,于是,对比分析逐渐为偏误分析所取代。 偏误分析假说 代表人物:科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于对比分析假说无法完美解释学习者的全部错误,研究者们开始将语言运用看作是一个由规则支配的、创造性的过程。他们认为,“错误”(mistakes)和“偏误”(error)是不同的,偏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错误。这种基于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其规律、类型和产生原因所进行的分析产生的理论被称作是偏误分析假说。其中,科德的偏误分析观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他认为首先,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用一种特定的语言(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又叫“过渡方言”。这种语言不是目的语,但有自己的系统和语法。其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异方言处在变化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说明特异方言代表学习者的过渡能力。再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和儿童习得母语出现的错误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对目的语规则进行假设,错误时检验手段和学习策略,对错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偏误分析从已有错误出发,分析更有针对性,但缺乏预测能力,也不能解决回避现象。 关键期假说 提出者:列尼博格 内容: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人出生后的l0~l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能够自然而然地轻松进行。青春期到来之后,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困难。所以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且是在2岁到13岁之间。其观点中有两点值得注意:1.母语习得仅仅通过接触就能自动进行,而青春期之后的第二语言学习不是这样2青春期之后能够学会用外语交流,是因为自然语言“在很多方面彼此相似”。其依据包括:1.大脑神经说: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左侧化)? 2.对神经运动的研究发现,语言肌肉的可塑性对口语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3.认知论的依据。 基辛格效应 内容:大部分人,如果较晚开始学习另外的语言,由于发音器官已经形成,缺乏弹性,因此在发音上会有一些限制,于是产生所谓的腔调问题,即可以很流利地说出一种语言,却掌握不好本族人说这种语言的地道的口音,亦称“基辛格效应”? 近似系统理论 提出者:内姆塞 内容:近似系统相对于目的语系统而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逐渐接近目的语系统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一方面,学习者不可能在瞬间接触到整个目的语系统,而是需要对有限的言

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任务型教学法理论与思考

2011年05月湘潮 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任务型教学法理论与思考 梁静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随着我国外语教育模式的改变,外语教学目的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外语交际能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可见,大学英语课堂急需引进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总体目标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1)-05-0120-01 一、“任务”的定义及其类型 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通常泛指在课堂教学中为推进学习过程而要求学生做的任何具体的,贴近学习者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Nunan(1989:15)给task 下的定义是:一项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处理,生成,互动的课堂作业。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 对于任务的类型,真实性是任务设计的重要理据之一,Nunan (1989)在《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一书中把任务分成两种类型:真实性(real-world)的交际任务和教学型(pedagogic)的交际任务。根据活动的特点和交际的目的,Pica(1993:234)等人把任务分为五种类型:拼插型(jigsaw)、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ving)、做出决定型(decision-making)、交换意见型(opinionexchanging)和信息差型(information-gap)。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andi-nteractionisthypothesis)(Ellis,1999)。Kreshen(1982)区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认为理解是输入成为内化的前提。他特别提出了“i+1”的公式(i为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i+1即略超出现有水平)。Long1985年提出互动假说(theinteractionhypothesis)。该假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输入可理解,进而促进习得。“变化性互动”可使输入成为可理解性的;可理解性的输入有利于语言习得;变化性互动有利于语言习得。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达不到教学相长。 三、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虽然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对于一种新的教学法或思路我们不应不假思索地全盘照搬,而应采取批判、借鉴吸收、应用和创新的态度。下面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法谈几点看法。 1.是外语学习还是二语习得 任务教学法的学习理论主要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强调语言学习的重点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在探讨关于任务教学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时,很多学者把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混为一谈。首先,第二语言与外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在母语以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用得着的语言,后者却是指母语以外,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很少有交际用途的语言。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就是外语。 2.在任务教学法中如何对待教材 任务的界定、分类、分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致达成共识。同时,其程序纷繁复杂,操作起来难度大。因此,展开系统有序的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关键在于从课程大纲、教材的编写上下功夫。由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不是依据任务教学法编写的,加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与以英语为母语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外语教学环境里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任务设计,尤其是现实型任务的设计是不现实的。教师应以教材为切入点,在教案的编写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采取不同的任务形式,对语言材料进行再加工、处理,使课堂教学过程既紧紧围绕教材和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和大纲,既有为完成教学内容的任务,如讨论、角色扮演等,又有结合一些与课文内容或话题相关的模拟现实的真实人际交际任务。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体现的沟通合作,真实性,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关注过程,学用结合无疑是现代教育迈出的一大步。我们在大学课堂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教学法时也应思考几个问题比如任务教学法中如何对待教材。尽管如此,此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广大的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目的语水平,应变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雨凡 收稿日期:2011-4-19 作者简介:梁静(1976—),女,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湘潮(下半月)2011年05月 2011年第05期 (总第356期) 120

互动假说在二语习得中的认知分析_徐爱华

WENJIAOZILIAO 2013年第27期(总第623期)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的认知能力之一。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结合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语言能力机制,尤其是外语学习方面,逐渐发展成应用语言学中的一门活跃学科———“二语习得”。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在认知观、语言观和哲学基础等方面各持己见,在语言输入、输出的学术观点上既有相同观点,又有区别。本文从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开始阐述,分析其优缺点,介绍互动假说的研究背景,描述其现状,并探讨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和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二、“互动假说”的研究背景 早期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输入和二语习得的关系。Krashen (1985)提出了著名的监察理论(The Monitor Theory )。这个理论主要包括五大假说:语言习得和 语言学习假说、习得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其中,输入假说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二语习得研究有一定的影响。输入假说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方式,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下通过大量接触略高于自己语言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会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并认为语言输出并不是语言习得中的必要环节,而是语言能力发展的结果。这一假说影响广泛,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但由于其可理解性输入是基于目的语环境的,对我国这样的一个单语言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如果在目的语环境下,学生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能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语言输入。 在输入假说的基础上,Swain (1985)提出了输出假说。 Swain 总结了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三大功能:注意/触发 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反思功能,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对此,Krashen 提出了质疑,通过一系列个案证明了没有输出同样可以习得语言。其他学者也批判性地指出大部分可理解性输出的研究都是描述性的,只能说语言输出的发生是肯定的,却无法证明语言习得的成功。 三、互动假说的发展概况 互动假说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假说的确立、完整提出、更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开始了互动研究。会话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被发现,人们在会话互动中进行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输出,互动被认为包括可理解性输入、反馈和调整的输出。1981年,Long 对“外国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表示了质疑,实证研究后确立了互动假说。 1996年,在明确区分输入和互动的基础上,Long 又明确 了如何互动调整及为什么互动调整,完整提出了互动假说,包括语言输入、互动、语言输出,并且提出了学习者因素的重要性,认为互动能把语言输入、学习者内在能力、选择性注意和输出有机结合。Gass 认为二语习得包括五个阶段:被感知的输入、被理解的输入、吸收、整合和输出,并且对该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 2007年,在原来的语言输入、互动、反馈和输出的二语 习得模式的基础上,二语习得认知机制被提出,人们重新阐述了“互动假说”,Krashen 的输入假说和Swain 的输入假说被纳入其中,这一假说又被称为“输入、互动和输出模型”。Gass 还将互动假说称为互动方法。 互动假说是迄今为止二语习得领域包含内容最广泛的一种理论假说。 四、互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者的语言接触、语言产出及对语言产生的反馈可以用来探寻互动方法对语言习得的作用。Long 认为只有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协商能有效把输入、学习者的内在能力和输出有机结合起来。意义协商,是指为了交流,学习者和高水平的说话者首先互相发出领会会话理解与否的信号,再对语言形式、会话结构和信息内容的其中一项或者全部做出调整,直到实现彼此理解的过程。在意义协商过程中,高水平说话者根据学习者要表达的意义,不断说出各种各样的语义相关性语言,有意识地调整话语互动结构,从而帮助学习者达到交际和语言学习的目的。说话者对学习者的语言反馈主要有显性反馈和隐性反馈。显性反馈主要是对学 摘 要: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Krashen 的输入假说片面强调输入,而Swain 的输出假说过于强调输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 用。互动假说历经确立、完整提出和更新,又称为互动方法,互动主要体现在意义协商、形式协商、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者的认知构架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水平。 关键词:二语习得互动假说 认知分析 (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徐爱华 互动假说在二语习得中的认知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本章介绍公共选择理论(Theory of Public Choices)。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因而也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集体决策的过程和政治个体(包括选民和政治家)的行为特征,其研究重点是经济政策的制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开创性地以人的自利为出发点,研究政治个体、政府和国家的行为,从而使人们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学者从而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论点。 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第二节讨论投票理论,包括投票的规则、投票的中间人定理、阿罗投票悖论等,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公共产品需求理论的基础;第三节介绍公共产品的需求理论,我们将分别讨论公共产品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决定问题;然后简要介绍有关利益集团和寻租的问题;最后讨论政府失灵的理论。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中,属于比较年轻而且影响不是很大的流派,但是由于其在理论方面的独到创见,使其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共选择理论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领域,推翻了以往认为政治家都拥有优良的品质、政府自然“为公”的传统政治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邓肯?布莱克(D. Black)发表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在这篇文献里,作者分析了投票程序对于公共选择的影响。然而,使公共选择理论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学流派、并且不断扩大其影响的则是“公共选择”之父布坎南(J?M?Buchanan)。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Knight)在弗吉尼亚大学创办“托马斯?杰斐逊中心”,其宗旨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但是,其宗旨与当时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格格不入,在当时,人们对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表示了无比的信任,认为政府是天然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府官员也都是道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谦谦君子”。因此,该中心备受校方的排挤。到1968年,布坎南和公共选择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塔洛克(G ?Tuock)不得不转往其他大学谋求发展。 1969年,布坎南和塔洛克来到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创办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并创办《公共选择》杂志。布坎南在1972年所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书中,明确指明这个组织的目标:“……我们将把40年来人们用来研究市场失灵的所有方法,原封不动地用来研究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这种“政府失灵”的思想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深受“滞胀”之苦,人们开始质疑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但是,这个研究中心也是命运多舛,1982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做出决定,居然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单位(包括教员、职员、设施和学生)全部移交给了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