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

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

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
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

2018届南京、盐城、连云港高三二模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

【解析】

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第一空可以根据下文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可以排除“谨言慎行”。

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第二空根据“有些至今还被同行……”可看出此空的含义是常常被同行提起。因此可选“津津乐道”。

出水才看两腿泥:喻指事情要发展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锥子没有两头尖:喻指人或事物不能两全其美。第三空根据下文可得知事情不能两全,应填“锥

子没有两头尖”。

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

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

C.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

D.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

【解析】A项递进的语序不当,“不仅……还”的意思是进一层的,这里应该是先带动“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再带动“《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B项选自中央一号文件;C 项“概括”“民心”动宾搭配不当,“十大媒体流行语”歧义;D项“受到”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加上“的威胁”。

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D

【解析】本题可以先从所给小句入手,①句和其它三句不同,明显是总结性的句子。再看每个空的逻辑关系,第一空前文“一根或起或伏的线、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从所给句子中,②中它可以散漫开,归拢来是符合的。第二空前文是故事,是农书,③中它是写实的是符合的。

《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营一个一个的小结构。《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劳作注入了生命,▲。

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永久的史

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

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

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

4.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C

【解析】A项中“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因此匹配文庙是符合的;B项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意思是说,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调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可以与书房匹配;C项诗句讲的是对文学意趣的追求,用于宗祠不当;D项诗句“法云广荫”是与佛教有关,寺院楹联是符合的。

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文庙)

B.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书房)

C.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宗祠)

D.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寺院)

5.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解析】图中的背景是黑色,中间有一个点亮的灯泡,灯泡中有着两个人物,一个拿着拐杖,一个在身后搀扶。中间二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美德点亮生活B.携手创造光明C.节能人人有责D.科技驱散黑暗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检查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老的占据多数。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各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后周世宗通过高平一战,开始知道它的弊端,癸亥(二

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未必能供养得起一名

全副武装的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各军普遍检查挑选兵员,精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的逐出军队。又因强健勇猛的战士大多被藩镇所收养,下诏征募天下壮士,全部遣送到京城,命令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挑选其中最好的组成殿前诸班,其余骑兵、步兵各军,分别命令将帅挑选士兵。由此士兵精干强壮,近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这就是挑选兵员的功效啊!

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羸者斥去之。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由是士卒精强,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契丹自从后晋、后汉以来,频繁侵犯河北地区,轻骑兵长驱直入,没有任何屏障的阻隔,郊区野外的农民经常陷入烧杀抢掠的困境。向朝廷陈述政见的人称说深州、冀州之间有胡卢河,绵延横亘几百里,可以疏通河道来阻截契丹骑兵的横冲直撞。当月,诏令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率领士兵、民夫疏通胡卢河,在李晏口筑城,留驻军队守卫。从此契丹军队不敢再过胡卢河,胡卢河以南的百姓开始得到休养生息。

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

壬戌(二十三日),后周世宗诏令群臣畅所欲言陈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诏书大致说:“朕对各

位卿大夫,才能没法全部知道,面孔没法全都认识。倘若不采集他们的言论从而观察他们的行为,明悉他们的意见从而考察他们的忠诚,那凭什么来看出各人才器韬略的高低深浅,了解任用是否得当!倘若卿大夫陈说了而听不进,罪确实在朕身上。假使我要求了而不说,罪责将归谁呢?”

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后周世宗任命枢密院承旨清河人张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当初,世宗在澶州时,张美掌管州中隶属于三司的钱粮,世宗有时私下有所索求,张美千方百计为他提供满足。后周太祖听说此事很生气,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感情,只是调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张美治理财政很精明,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所以世宗将财政收入的大权授给他;然而想到他在澶州的作为,终究不将他当作公正忠诚的人来对待。

以枢密院承旨清河张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初,帝在澶州,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美治财精敏,当时鲜及,故帝以利权授之;然思其在澶州所为,终不以公忠待之。

后周世宗因为朝廷长久没有铸造铜钱,而民间许多人销毁钱币做成器皿以及佛像,铜钱越来越少,九月,丙寅朔(初一),敕令开始设立机构采集铜来铸造钱币,除了朝廷的礼器、兵器以及寺

庙道观的钟磬、钹镲、铃铎之类准许保留外,其余民间的铜器、佛像,五十天内全部让送交官府,付给等值的钱;超过期限隐藏不交,重量在五斤以上的判死罪,不到五斤的量刑判处不同的罪。世宗对侍从大臣说:“你们不要为毁佛而疑虑。佛用善道来教化人,假如立志行善,这就是信佛了。那些铜像岂是所说的佛呢!况且我听说佛的宗旨是在于利人,即使是脑袋、眼睛也都可以舍弃布施给需要的人,倘若朕的身子可用来普济百姓,也不值得吝惜啊。”

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解析】D选项中,“差”结合上下文应该是“差别”的意思,不是“差错”。这里是说过期隐匿铜器不报的人家,五斤以上者要处以死刑,五斤以下的要(根据数量的多少)在量刑上有差别。

A.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劝:勉励

B.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尤:杰出

C.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副:符合

D.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差:差错

7.对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解析】①“又以骁勇之士多为潘镇所蓄”中,“以”是“因为”的意思;②“可浚之以限其奔突”中,“以”表目的,翻译为“来”;③“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中“以”是“凭借,用”的意思;④“帝以县官久不铸钱”中“以”是“因为”

①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

②可浚之以限其奔突

③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

④帝以县官久不铸钱

A.①④相同,②③不同C.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B.①④不同,②③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

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不能供养一名士兵,为什么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4分。定语后置1分;问句句式1分;“没”1分;语句通顺1分,)

(2)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假如(诸位)进言而我听不进,确实错在我;假如(我)征求意见而(诸位)不进言,过错将由谁承担呢?(4分,每句1分)

9.文中周世宗的哪些举措体现出他是一位明君?请加以概括。(4分)

①选练精兵以御敌卫国;②派兵保边安民;③下诏求问得失;④知人善任;⑤毁铜器、佛像,钱以济民。(4分,每点1分,答出任4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2题。

满庭芳

苏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10.上阕写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境况?(3分)

多年漂泊,仕途失意,年华老去,(3分,每点1分)

11.请赏析词中“巉巉”的表达效果。(5分)

实写南山高大突起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苏轼傲岸不屈的精神;暗示从舟中到山中的游踪变化,

与上阕结句的情境构成逆转,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5分,每点1分)

12.下阕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

对命运的豁达乐观,与老友的相知相得,对故乡的牵挂眷念。(3分,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老屋

【苏联】佛洛伦斯·简索·曼

看着房地产广告,她的眼睛被一行字吸引住了——“幽静的凉台”。她一直向往着有一个凉台。她这会儿把广告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出售房屋。八个宽敞房间,两间浴室。树荫掩映草坪。幽静的凉台,安谧而迷人。价格从优,情愿牺牲。”后面是经纪人的姓名。

这对我们太理想了!她抬起头,凝望着丈夫。乔正坐在对面埋头看书,他把一天中的这个时间称之为“缓冲时刻”。两个孩子睡着了,他也能够松弛一下。看到乔神色倦怠,萨拉心中一阵触痛。

她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环视着这座老式房屋。所有房间都很宽敞,也就是这一点,还有那间巨大而不实用的厨房,常常成为她和乔之间争执的话题。他喜欢它啊——这幢老宅从祖上到他传了三代了。但她不喜欢,因为没有帮手要管理这么大个家的确是件操心费力的苦差事。每逢谈及搬家,他就会把它称做“妙不可言的老房子”,眼里闪着光;而她则称它为“旧仓库”。

现在,她要把这条广告念给他听听,可他那削瘦的脸上泛起的倦容,使得她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萨拉叹口气。有时她真想听到他吐出一些美丽动听的话。他深爱着她可并不溢于言表。这是他的天性。

她使自己从臆想中摆脱出来,重新研究着广告。“情愿牺牲。”这意味着是桩好买卖。如果那房子像广告上说的那样而且价格公道的话,乔看了或许会……她被突如其来的兴奋攫住了。明天得找人来照看一下孩子,我要去看看那所房子。

第二天,在房地产办公室,西姆斯太太向她道歉说,这条广告“被搞错了”,她说:“它本应该下星期才刊登出来。但我可以带你去看看别的房子。”

在后来的一个小时里,萨拉情绪低落,在一个新区,她看了三幢由设计师构思布局的“摩登之家”。房子还漂亮,可房间给它的印象似乎是太……太窄了,她想,仿佛一位吝啬的建筑师一寸一寸地算计着,好把这些方块都挤在一起。在一间被称之为“大师卧房”的屋子,她不由得感叹道:“他真的是一个矮子大师。”

“我带你去另一处。”西姆斯太太说。

但在开车前往另一处新住宅区之后,萨拉更泄气了。一幢幢房屋紧挨在一起,前面一棵树佝偻着身子,房间的天花板低矮得给她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看到她的沮丧表情,西姆斯太太突然说:“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你感兴趣的那座房子,不过,只能在外面看。”

“哦,太好了!”萨拉说。她们驱车向城市另一方驶去,直到车开上一条宽宽的林荫路时,她才回过神来。

“瞧,就是它,”西姆斯太太说,“很可爱,不是吗?”萨拉望着这座漂亮的红砖小楼,它前面是一大片草坪和两株悦人的古树。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

“不错,很可爱。”她说着并缓慢地下了车,“多谢您啦,西姆斯太太。我住得离这儿不远,我可以走回去。”

车开走了,她茫然若失地站在人行道上。过了一会儿。她迈步踏上了门前长长的甬道,拿出钥匙,打开房门,静静地站着,环视着四周,听着后院传来的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一种新奇之感悄悄地袭遍全身。还是老房子高大、宽敞、空气畅通!她看到宽大的门厅,雅致的楼梯,起居室里可爱的窗户——从中望去,一幅树影婆娑、枝叶依依的景色映入眼帘。一切似乎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

“安谧而迷人。”她想着广告上的词儿,心里好像被什么触动了,眼中放出异样的光彩。

晚上乔回到家。“我今天干了件荒唐事,”她说,“我去应征那家出售自己房子的广告了。”

他默默地凝视着她,然后说道:“那应该在下星期登出来!在你生日那天!”“经纪人已经道了歉,”她扬起眉,“告诉我,咱们的凉台在哪儿?”

他脸红了,说:“就是艾米房间外面的那个。”她吃了一惊,大叫起来:“你是说那个小木头平台?”“是啊,它也算是一种凉台。我是想吸引买主。”他嗫嚅着,“我知道你十分讨厌这个旧仓库。”

“不,它不是旧仓库!”蓦地,她喉头一阵刺痛,“它有很多地方让人依依难舍!”她颤声说,“那篇广告一定费了你很多心思。”

一阵沉默,他们目光相遇了。房子那一边传来一阵孩子们的尖叫声,随后又远去了。

他蠕动着嘴唇:“我是想让你高兴。”“情愿牺牲。”她想起来了。走上前她依偎在乔的怀里并低语:“我就待在这里,真的,哦,乔,我爱你。”

他把她紧紧地揽在怀里。

多美啊,她想。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他跟我说甜言蜜语。不错,那天她看过的几所漂亮木楼和她的梦想大相径庭。如果她的“梦中之屋”只是一个梦,那么它似乎再也无关紧要了。她将拥有她

的天地——吱嘎作响的地板,不合时宜的厨房,所有额外的活计——一切。

“情愿牺牲”又浮现在她脑海里。

这句话似乎很奇妙,将他俩融化在一片温馨之中。

(有删改)

14.简要概括文中乔的形象特点。(4分)

热爱家庭,甘于牺牲,体贴细腻,不善表达。(4分,每点1分)

15.理解文中加点词语“说不出的滋味”的含义。(6分)

①萨拉为自己讨厌的房子原来也如此漂亮悦人而惊讶;②为丈夫想满足自己的愿望悄悄打出售房广告而感动;③为自己没有体贴丈夫而羞愧。(6分,每点2分)

16.小说中两次描写孩子的声音,有什么作用?(4分)

①渲染出欢乐的家庭氛围;②暗示了乔情愿牺牲的具体原因;③促成了萨拉的心理转变;④推动了情节发展。(4分,每点1分)

17.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①通过萨拉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萨拉的醒悟与决心;②揭示小说的主旨:美好温馨的婚烟生活需

要双方都具有牺牲精神;③用“情愿牺牲”呼应上文,使小说结构严谨。(6分,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0题。

瞎子摸象

陈乐民

据说欧洲的启蒙时期受到了中国的“启发”。这则“佳话”的来源是法国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受命于法王路易十四,意在到东方去用基督教感化那里的异类。他们钻到了康熙皇帝的左右,从这位有道明君身上看到路易十四所缺少的雍容大度和好学不倦的风范和品性。结果是,康熙和他的左右不曾被基督教化,传教士们却被“儒化”了。传教士之一李明居然认为基督教义几乎都能在中国古书里找到。

传教士们关于中国的见闻和良好印象通过两条渠道扩散开来了。

十八世纪初,教廷组织批判了那些维护中国传统礼法的传教士,“亲华派”被推上了批判席。批判的结果自然是李明等“败诉”。然而李明们的主张却不胫而走。李明的厚厚一本《中国现状回忆录》虽因而遭禁,后来却实实地成了畅销书。

到了欧洲启蒙前期,那些渴求新知的哲人们,发现“中国哲学”对于他们匡正时弊有用,康熙皇帝又如此英明,他明明不相信基督教,却能容忍它在古老的中国传播。身处逆境的伏尔泰因而把中国和康熙皇帝一起理想化了。这可以叫做“托华改制”吧。伏尔泰曾嘲笑莱布尼兹犬儒主义式的乐观主义。然而,在对待中国问题上,他和莱布尼兹却是一致的。只是莱布尼兹比伏尔泰更深一层。伏尔泰是从为什么法国不能出个康熙皇帝的角度来对待中国的。莱布尼兹是用自己的哲学“格义”消化中国哲学。莱布尼兹似乎有一种通汇天下学问的本领,一个“先定和谐”、一个“异教相通”,就把天下一切格格不入乃至对立的东西都消化掉了。

就这样,传教士了解的那点中国学问就被放大了,似乎在遥远的东方真的有那么一个理想的“天国”,那里的一切都值得刚刚走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仿效。久而久之,有的人便得出一个说法,似乎欧洲的启蒙运动是受到了中国哲学的启示。

其实这两点都有错觉和幻觉。前者,罗马教廷的霸道作风反提高了中国在欧洲社会的声望。后者,则是欧洲的哲学家们“为我所用”地从传教士们那里摸到大象的一条腿或一只耳朵或一根尾巴……然后加以“格义”。延伸开来便成了欧洲的启蒙受到了中国的“启发”。

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陶醉。中国文化自有其博大精深之处,它不必因其“启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才显现其伟大。启蒙早期的欧洲人文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实用主义地“引进”中国哲学,绝不意味着中国哲学真的被理解了,也不意味着中国哲学真的起了那种作用。那时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只能是微乎其微的。到黑格尔时期,对中国的盲目歌颂来了一个反动,那是另一个极端,摸到了大象的另一个部位。然而,中国启示的神话并没有被黑格尔破除干净,因为印象已经造成了。

当然,让这种“佳话”式的自我陶醉留下来也无伤大雅,虽然它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欧洲人、中国人都想找些维系感情的话题,那就摆摆龙门阵、过过瘾吧。反正科学的态度是另一回事。

(有删改)18.第二段中“两条渠道”指什么?请依据文本加以概括。(6分)

①教廷对亲华派的批判反而使亲华派的主张扩大影响;②欧洲启蒙哲学家“托华改制”,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6分,每点3分)

19.“瞎子摸象”在文中指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

指一些欧派哲学家只接触到局部的中国文化,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作用:比喻论证,说理形象

生动;讽刺了那些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欧洲哲学家。(6分)

20.对于“中国启示的神话”,科学的态度是什么?(6分)

①追本溯源,辨明真相;②不迷信盲从;③不妄自尊大。(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