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讲总论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一)文化的定义

1.对于文化定义的一般性讨论

(1)我国学术界对文化的界定

例如:梁漱溟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

一切。??文化之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宽泛)

陈独秀认为,文化的内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狭窄)

(2)《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

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

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80年代以来广义和狭义的界定

广义: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

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4)Raymond Williams对culture一词的分析

culture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原因一:该词在欧洲几种语言中

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历史演变;原因二:该词在几个不同的学科中都作为重

要的概念使用。目前,culture主要用于三个范畴:①用以描述知识、精神、

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②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

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③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

实践和成果。

2.对于文化定义的学术性讨论

人类学家A. Kroeber和Clyde Kluckhohn于1952年发表了专门研究文化定义的

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列举了近300个文化定义,对文化一词的意

义做了历史性的回顾,并对各种不同的定义作了评述。

Kroeber 和Kluckhohn将300个定义划分为6类:

①侧重描述型的定义:

Wissler (1920): ?文化是所有的最广义的社会活动,包括语言、结婚、财产

制度、礼仪、工业、艺术等。?

Dixon (1928):?一个民族的活动、风俗和信仰的总和。?

Boas (1930):?文化包括了一个社区社会习惯的所有表现形式,个人受到社

会习惯的影响所作的反应以及由这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类活动的结果。?

Linton (1936):?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或者模仿而获得的思想、规定性的感情反

应以及习惯行为模式的总和。这些思想、反应和行为模式为社会成员在不

同程度上所共有。?

Manlinowski (1944): ?文化明显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包括工具和消

费品,不同社会团体的共同的宪章,以及人类的思想和技艺、信仰和风俗。?

Kelly & Kluckhohn (1947):?文化作为描述性的概念一般说来指人类创造的财

富的总和,包括书籍、绘画、建筑等等,指适应我们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方式的知识,也指历代积累起来的语言、风俗以及礼仪、伦理、宗教和道德体系。?

②侧重历史传统和社会继承的定义

Sapir(1921):?文化是社会继承的行为与信仰的总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性质。?

Bose (1929):?人群共有的能够代与代相传、国与国相传的行为。?

Malinowski (1931):?社会继承是文化人类学的最重要的观念。它通常被称为‘文化’……文化包括继承下来的实物、东西、技术过程、思想、习惯和价值观念。?

Linton (1936):?社会继承称为文化。作为一个一般术语,‘文化’指人类社会继承的总和。作为一个特殊术语,‘一种文化’指某种特殊的社会继承。?Davis & Dollard (1940): ?人群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社会继承。

作为成年人的人行为有别,因为他们的文化不同。他们出生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中,他们必须按照这些方式生活,对此他们没有选择。?

Kluckhohn (1949):?在人类学中文化指一个人群的整个生活方式,个人从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

③侧重规范性的定义

Wissler (1929):?社团或部落的生活样式被认为是文化。……它包括所有的标准化的社会程序。?

Bogardus (1930):?一个社会集团过去和现在做事和思考问题方式的总和。它是传统(传承下来的信仰)和风俗(传承下来的程序)的总和。?

Klineberg(1935):?(文化)适用于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整个‘生活方式’。?Linton (1945):?文化指任何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

Herskivits (1948):?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而一个社会是遵循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有组织的集合体。简单地说,社会由人组成,而他们行动的方式即是他们的文化。?

Kluckhohn (1951):?一种文化指一个人群的具有特点的生活方式,指他们的整个的生活设计。?

④从心理学角度下的定义

A.侧重于适应,把文化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例如:

Dawson (1928):?文化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是人对于他的自然环境和经济需要的一种特定的适应方式。?

Ford (1939):?文化作为规定人类行为的条例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Ford (1942):?文化由解决问题的传统方式组成。文化由被人们接受的各种答案组成。因为这些答案是成功的。简言之,文化由通过学习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组成。?

Kluckhohn & Leighton (1946):?有一些反复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人类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被他们生理机能和客观世界的某些现实所限定。

但是,就多数问题来说,总有若干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每种文化都包含一整套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感觉和反应的方式,这些方式是一个特定社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解决问题的特殊方式。?

Piddington:?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定义为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装备的总和,他们使用这些装备满足他们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使他们自己能适应环境。?

B.强调学习

Hart & Pantzer (1925): ?文化由通过模仿或学习而传播的行为模式所组

成……文化包括所有的通过社会获得和传播的行为模式。?

Benedict (1947): ?文化作为社会学术语指学习到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是生

而有之,不是由他的细胞所决定的像黄蜂或蚂蚁的行为那样,而是必须由

每一代从头向成年人学习才能得到。?

Hockett(1950):?文化指的是人所有的那些习惯,因为这些习惯是从其他人

那里(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地)学到的。

⑤从结构的角度下的定义

Willey (1929):?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习惯反应模式系统。?

Kluckhohn & Kelly (1945): ?文化是历史上产生的明显的或暗含的对与生活

的设计,这些设计为所有的或特定的社会成员所共有。?

Gillin (1948):?文化由具有一定模式的功能上相互联系的风俗所组成,这些

风俗是组成特定社会组合或类别的特定的人所共有的。?

⑥从遗传的角度下的定义

Folsom (1928): ?文化是所有人为的东西的总和。它是人类创造并代代相传

的一整套工具和生活习惯。?

Huntington (1945):?文化指所有由人类产生或创造的、并传给别人特别是下

一代的实物、习惯、思想、机构以及思想或行动的模式。?

Murdock (1949):?学习和社会的互动在每个人群中产生一组由社会传承的适

应性的行为,这些行为似乎是超越个人,因为它是大家共享的,因为它的

延续超出个人的生命范围,而且也因为它的质与量都大大超出个人单独努

力所能达到的程度。文化一词指的是这样一些学到的、传承下来的行为系

统。?

3.我们所使用的文化的定义

①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

②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③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④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⑤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 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

动物的本能,如候鸟随着季节的变化改变原来的栖息地

动物也能学习,如猫抓老鼠的行为

但动物没有语言,人类正是有了语言,人类知识才得以积累,文化才得以传承

在没有文字的社会,人们通过口头将自己的经验、知识、信仰、观念等一代一

代地传下去;在有文字的社会,人们通过各种著作、法规、法典、文学艺术等将文化代代相传。

家庭、学校、社会集团、大众传媒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包含了以往文化的积淀。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对于文化传承如是说:?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

系,不但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积累别人的经验。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

和个人的记忆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

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

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

2.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并不取决于他的种族,而是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Roger Keesing指出:?通过文化学习,一个婴儿可以变成部落民,或印第安农夫,或纽约曼哈顿公寓里的居民。饥、渴、性等生物性驱力,都永无止境地受到文化习尚的再塑造和重整。?

——例如,人的姿势和动作有许多是和文化相连的。祖父江孝男以日本人的例子作了说明:?日本人在说什么的时候,几乎没有一边作手势、一边晃动肩膀的姿势,可是,如果变成美国人,他们则一边伸开双手耸动肩膀,一边说话。

同样地具有日本人血统,然后却出生在美国,并且在美国养育成长的第二代日本人,则仍然显露出美国人式的耸肩姿势。?

——Kluckhohn举例:一个在中国家庭养育成人的美国人初次回到美国,记者们注意到除了他的蓝眼睛和黄头发正式他是美国白人外,他的一举一动,走路的样子以及脸上的表情全都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样子。

——再比如,墨西哥农民习惯蹲着的姿势,但美国人却很不习惯于蹲,甚至于教育儿童蹲着的姿势不雅。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农民习惯于蹲的姿势,在有凳子的情况下,甚至宁可蹲在凳子上,也不坐在上面。坐或蹲似乎是与文化无关的动作,但人们选择什么姿势实际上是由各自的文化所决定。

——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一个民族所厌恶的食物可能是另一个民族的佳肴,如奶酪(中国人一般都不喜欢,却是欧洲人的日常食品);鸡蛋(有些部族不吃鸡蛋和鸡,另一些部族不仅吃鸡蛋,而且喜欢吃臭蛋);昆虫(澳大利亚土著人把树里的一种毛虫当作美味)。

——有些生理性的动作似乎与文化无关,例如,打喷嚏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在英美人中却有说God bless you的习惯,广东人也有说?吉星?的习俗。打喷嚏是不需要学习的生理现象,但在别人打喷嚏之后你应该说什么却是需要学习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生理现象的外面裹上了一层文化的外衣。

——疼痛是人类共有的生理反应,但是在疼痛时人们如何表现却因文化而异,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父母教给孩子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对于疼痛的反应方式是人们后天学会的。例如,对患同一疾病的不同民族病人的调查发现,犹太人和意大利人自由地谈论和抱怨他们的疼痛,毫无顾忌地用呻吟、呜咽和哭叫表示他们的痛苦。而?老美国人?(指早期从英国或北欧迁居美国的移民)病人对于疼痛很少有情绪激动的抱怨,当疼痛变得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他们表示希望自己能单独呆在一个地方,然后无所顾忌地呻吟。原因:前者的父母对于他们的健康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和爱护,委屈时的哭叫会很快得到父母的同情和关心;而在后者的家庭中,父母常常告诉孩子不要什么事情都找大人,有疼痛时要忍耐,要像男子汉那样对待疼痛。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吸收异民族的文化。学习不同语言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学习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常常融合和渗透。汉唐时期中国文化?坐集千古之智?就是由于大规模的文化输入。

——Ruth Benedict指出:?在世界范围内,自从有了人类历史,无数事实表明人们能够将另一种血统人们的文化据为己有。在人类的生理机制中没有任何东西会使这一过程产生困难。人的生理机制并没有在细节上规定人必须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文化的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如同人呼吸氧气一样,只有在缺氧时,

才会感到其重要性。

——有学者把文化比作冰山,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小部分,没看到的却

是大部分。

——服饰、食物、建筑、文学艺术作品、科技成果等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能让

我们立即联系到某种文化。因此,若人们问我们什么是中国文化,我们可能首

先想到文物古迹、烹调、经典文学作品、各种节日庆祝的形式等;我们可能想

不到我们日常的行为中充满了中国文化,例如每天早上和亲人、同事、邻居打

招呼等。还比如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信仰、看法、价值观、世界观等。

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Hofstede把文化比作心灵的软件,也就是说文化支配着人的行动。

我们的一言一行是文化所规定的,衣食住行等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文化约束之

中。

例如,西方葬礼上人们穿深色的衣服。原因:人们头脑中的规范,而这些规范

就是文化。

——饥饿是生理现象,但什么时候吃、吃什么、怎样吃则是文化范围内的事。

例如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两餐或者是一两天才吃一餐,都是文化现象。

—朝鲜人喜欢吃狗肉;近30年前北京人不吃鸡爪;Kluckhohn说?几代人之前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西红柿有毒?,都是文化事实。

Kluckhohn:?文化在每一个环节都规定着我们的生活。从我们诞生到我们死亡,

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在我们身上都经常有一种压力,逼迫我们遵循别人为我

们创造的某些行为方式。有些方式我们乐意遵循,有些方式我们遵循因为我们

知道没有其他选择,而还有得方式我们偏离而去但又极不情愿地重新接受。幼

儿的母亲知道所有这一切最终为孩子所接受时多么不自然的一个过程。?

5.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

文化的变化就更快。例如:

——?五四?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国人民的服饰、生活方式、

语言、风俗习惯和思想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旧时我国有磕头、作揖的礼

仪,以后又有鞠躬礼,一直延续到现在。握手是比较新的方式,但在边远偏僻

的农村,不少年纪大的农民直到现在还不习惯握手的礼俗。

——人们一般认为英国是十分注重礼仪的国家,男士很讲绅士派头。但实际上,

历史上他们也有并不文明的习俗。在18世纪,人们在咖啡馆喝咖啡时,常常

高谈阔论,情绪激动,不少人在争论时有抓住对方上衣扣子的习惯,以至于常

常把扣子的习惯,以至于常常把扣子抓掉,因此,有人在做衣服时事先请裁缝

准备很多富余扣子。

——在维多利亚时代,上层社会的妇女不能裸露腿部,因此,妇女都穿着长裙。

有的家庭把这个习俗加以引申,甚至把桌子腿也用布裹起来,以免引起不雅的

联想。

因此,习俗具有时代特征,并非始终不变。

二.文化习俗与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语言

1.跨文化交际已不再是少数外交家或外贸人员的专利。

2.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

况时有发生。

3.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

(二)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臵

1.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是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造成的。

2.其次,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它以巨大的力量促使人们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进行交际。即使是许多有文化教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也难以摆脱文化习俗的羁绊。

——?入乡随俗?

3.文化习俗的内涵及其影响远比人们所想像的要大得多,深刻得多。

——美国《商业日报》曾撰文引述专家的话说,文化习俗在决定生意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人们认识到的要大得多,因此在海外做生意的美国人要耐心处理和应付成百上千种文化习俗方面的陷阱。

三.习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E.B. Taloy在其名著《原始文化》(The 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对文化一词进行界定时就把习俗包括了进去:?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习俗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Professor Duncan Mitchell在其主编的《新社会学词典》中这样解释风俗或习俗一词:?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常规行动所包含的规则;在重复行动中明显可辨的文化类型;整个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性质。?(注:1、所谓常规化行动即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复进行的行为或事情,有别于人们偶尔所做的事情或个别的行为。例如,人们见面时要打招呼,分手时要告别,做了错事要表示道歉,别人为自己做了事情要表示感谢,等等。2、常规化行动不是随意的,是有规则可循的,这都要按规则行事。两个陌生人相见需要自我介绍或者别人引见。例如两个陌生人的地位、年龄、性别不一样,在引见时,需要先向长者介绍年轻人;先向地位高的介绍地位低的;先向女性介绍男性。两人相见常施握手礼,但握手也是有规则的。比如,行握手礼时要注意先后次序。一般应由主人、年长者、地位高者、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轻者、地位低者、男士与人见面时,需先致问候,待对方伸手后再握。在许多人同时握手的情况下,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后再与其相握。男士在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3、在重复行动中明显可辨的文化类型。例如,在交际过程中,西方人惯于拥抱、吻面或吻手礼;中国人在过去,日本人在当代常施鞠躬礼;

东南亚不要信仰佛教的国家则行双手合十礼——这些习俗性礼节告诉人们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4、整个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性质。习俗虽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其他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

习俗大致有这几类:生活习俗、节日习俗、竞技习俗、宗教习俗、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

和跨文化交际有直接关系的大概有三类:和话语交际有关系的习俗(主要包括姓氏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引见习俗、称赞习俗、致谢习俗、致歉习俗、拜访习俗、邀请习俗、禁忌习俗和委婉语等。);和非话语交际有关系的习俗(主要指体态语);其他

有关习俗(包括女士优先、隐私等)。

——我们重点讨论和比较的内容主要是第一类,有时也会涉及到第二类和第三类。四.文化习俗的特性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因此,习俗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尊老爱幼,西方人则首先建立了?女士优先?的习惯;中国人认为一年之际在于春,春为一岁之首,所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而西方基督教发达,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举足轻重,所以他们最看重的是圣诞节;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一些竞技活动与龙有关,比如舞龙比赛、龙船竞渡等,而在西班牙,古代有杀牛敬神的宗教习俗,后来则演变出斗牛活动和奔牛节。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民俗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

——中华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所以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一般是彬彬有礼,礼貌比较周全。例如,中国人一向有敬老的传统,所以在称呼他人时,常常在称谓前冠以?老?字,如老师、老先生、老同志、老王、老大妈、老师傅、孙老、钱老等等。再如,因为崇尚谦虚,中国人对其他人的赞美之词多以否定的言辞加以婉拒。

——美国人重视工作和成就,他们每天见面第一句话就是?How are you doing??;他们重视个人形象和表现,乐意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对得体的赞美话一般都是用感谢的话语答复;他们与人交往比较随意,不甚拘泥于礼仪,因此与熟人、同事和朋友交往时多以首名相称。

文化习俗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人们生活在社会上一般都按照这些约定俗成的准则行事。如果违背了这些准则,不按习俗行事,虽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会受到公众的批评或谴责。

——熟人见面而不主动打招呼,客人来了不热情招待,说话没有分寸,不尊重长者和女士,站没有站姿,坐没有坐姿等等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快和反感,会被视为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粗俗无比的异常举动。

文化习俗的主体虽然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精华和精神财富,但在精华之中也夹杂着糟粕。

换句话说,文化习俗的主体是良俗,但也有少数的陋俗或劣俗。

——中国人的娱乐习俗中就有喜欢赌博的习气;有的地方请客吃饭时有劝酒豪饮的习惯。

第一章 总论01讲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 【考情分析】 2018年本章在机考试卷中预计分值比重为8%左右,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虽非重点章节,但其中“仲裁、诉讼管辖与时效”等内容依旧会以小案例形式进行考核,需要准确理解并重点关注。 第一节法律基础 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二、法的特征(2018年调整)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双位一体,无需区分。 【例题·单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2014年改)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A.强制性 B.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C.规范性 D.国家意志性 『正确答案』ABCD 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 【大纲要求】掌握

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一、主体 1.主体的种类 (1)自然人 构成: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018年调整) (3)国家 【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主体资格 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参加某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法律资格。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①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第1章 总论(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管理活动论认为(D )。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具 D、会计是以提供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B )。 A、控制与监督 B、反映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 D、反映与分析 3、会计方法体系中,其基本环节是(A)。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 D、会计决策方法 4、会计在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D )。 A、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 B、劳动量度和实物量度 C、实物量度和其他量度 D、货币量度和实物量度 5、我国企业单位采用的会计基础是( B )。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D、永续盘存制 6、下列要求中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A)。 A、可靠性原则 B、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C、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D、公允价值计价原则 7、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B )。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 D、编制会计报表 8、我国会计年度的起止时间是(A)。 A、公历1月1日至于12月31日 B、农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C、公历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 D、农历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B、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会计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D、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会计的基本职能有(AD )。 A、会计核算 B、会计分析 C、会计决策 D、会计监督 3、会计方法体系包括(ABC )。

第一讲《诗经》和“楚辞”

第一讲《诗经》和“楚辞” 先秦文学:秦统一前的文学。 文学史上,是中国文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发展的阶段。 一、文学的萌芽: 一)口头文学:原始歌谣,如《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禽兽)。 二)古代神话:以口头文学出现的文学样式,它是远古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由集体智慧创作,如《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作品赏析】 P149 《山海经》三则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鲧禹治水》 P156《淮南子·女娲补天》 先秦文学翻开了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第一页,诗歌方面: 《诗经》和“楚辞”交相辉映,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诗经》:中国古代初民五百年的心灵历史。 一)概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收集编订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师。编成时间约在春秋后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广为流传。原叫《诗》或《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 所谓“风”,是“地方乐歌”; 所谓“雅”,即“王畿之音”; 所谓“颂”,即“宗庙之音”、“祭祀乐歌”。 三者中,“风”的成就最高。 二)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生活。 1、 反映社会矛盾的诗歌,主要反映在十五国风和“小雅”里。P151《小雅?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后人评价其“悲而不哀”,“温柔敦厚。) 2、再现当时爱情婚姻生活的诗歌,约占十五国风一半,“小雅”中也有 部分爱情民歌。席慕容说:“古诗三百首, 就是年轻时想说而又没有说出的那个字。” 《邶风?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我维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3、士大夫的政治讽刺诗,在“大雅”和“小雅”中,这类诗歌主要是西 周末到东周初的作品。如:《桑柔》、《荡》等诗斥责了周厉王的横 征暴敛;“小雅”中的《正月》等诗,抨击了周幽王宠褒姒、任用权 奸、昏庸误国的罪行。 4、周部族、商部族的史诗,主要在“雅”和“颂”当中。 “大雅”中的《生民》、“商颂”中的《长发》、《殷武》等,内容 丰富、描写细微,兼具史料和文学价值。这些富有神话色彩的史诗从 不同角度叙述了部族始祖的诞生、成长和艰难创业的过程,歌颂了祖 先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较完整地勾勒出周、商部族的建国史。 5、反映贵族享乐生活的宴会、田猎诗。主要集中在“大雅”“小雅”中。 如《小雅·湛路》:“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小雅?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 行。” 6、祝颂诗。以“颂”为代表,“雅”中的祭祀诗,也属于这一类。 如 《周颂? 丰年》:“丰年多黍多余,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1、以抒情诗为主流。(有别于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 2、以现实主义诗歌为主,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第一部分投资总论内容包括第1-2章

第一部分投资总论,内容包括第1-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不属于投资的是( C )。 A. 购买汽车作为出租车使用 B. 农民购买化肥 C. 购买商品房自己居住 D. 政府出资修筑高速公路 2、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往往(A )。 A. 同方向变化 B. 反方向变化 C. 先同方向变化,后反方向变化 D. 先反方向变化,后同方向变化 3、购买一家企业20%的股权是( B )。 A. 直接投资 B. 间接投资 C. 实业投资 D. 金融投资 4、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属于规范分析的是(C )。 A. 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上调,股票价格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B. 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注册制有何差异,会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C. 企业的投资应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D.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5、市场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制度的最大区别在于( B )。 A. 两种经济制度所属社会制度不一样 B. 两种经济制度的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不一样 C. 两种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不一样 D. 两种经济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一样 6、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是(D )。 A. 分配机制 B. 再分配机制 C. 生产机制 D. 价格机制 7、以下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C )。 A. 市场发育不完全 B. 垄断 C. 市场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D. 分配不公平 二、判断题√× 1、资本可以有各种表现形态,但必须有价值。(√ ) 2、无形资本不具备实物形态,却能带来收益,在本质上属于真实资产范畴。(×) 3、证券投资是以实物投资为基础的,是实物投资活动的延伸。(×) 4、直接投资是实物投资。(√ ) 5、间接投资不直接流入生产服务部门。(√ ) 6、从银行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的人不是投资主体。(√ ) 7、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利性是经济活动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 8、产权不明晰或产权缺乏严格的法律保护是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 9、没有企业法人产权,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 ) 10、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只拥有有限的投资决策权。(√ ) 11、保持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的合理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

汽车构造习题:1第一章总论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2.发动机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润滑系统)、(冷去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3.汽车底盘主要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四部分组成。4.典型的货车车身包括(发动机舱)、(乘员室)、(货箱)等部件。 5.汽车等速行驶时,其阻力由(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等组成。 6.汽车的滚动阻力与(路面阻力)、(行驶车速)、(轮胎)以及(气压)有关。 7.汽车的空气阻力与(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相对速度)有关。 8.汽车的爬坡阻力主要取决于(车总重量)和路面的(坡度)。 9.JNl181C13汽车属于(货车),其总质量为(18吨)。 二、选择题 1.4×2型汽车的驱动轮数为(B)。 A.4 B.2 C.8 D.6 2.BJ1061型汽车属于( C )。 A.客车B.轿车 C.货车D.越野汽车 三、问答题 1.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按用途分成7类: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与挂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 按汽车燃料的不同将汽车分为:汽油车,柴油车,液化气汽车; 按驱动形式的不同分为单轴(两轮)驱动,两轴(四轮)驱动,多轴(全轮)驱动。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辆。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将汽车分为M类,N类,O类,L类,G类。 国际分类:乘用汽车,商用汽车。 2.轿车、客车、货车和越野汽车分别依据什么分类?各分为哪几个等级?

第一章 总论

第一大部分总论(导论) 一、《概论》课教材编写和修订的指导思想 ....是什么? 第一,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概论”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讲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突出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好地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努力使教材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概论》课的总要求是什么? 《概论》的具体总要求是:一是要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二是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四是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概论》课的总要求:1、历史进程 2、理论成果 3、基本原理 4、理想信念 三、《概论》课教材编写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及主题、主线和重点是什么? 《概论》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帮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邓、三、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了解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极其丰富,因此有一个怎样编写教材重点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本教材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以建设中国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 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 ..。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就是要结合中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 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领导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道路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充分反映党的几代领导人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的现实经验和实践意义。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 ..,就是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面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继解决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正在解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在改革中完善社会主义的问题。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一条基本线索是:探索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四、《概论》教材的逻辑结构是什么? 围绕教材的主题、主线、重点,全书15章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这部分设两章,即第1、2章。第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也可以概括为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第二章单独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讲党的思想路线(即“认识路线”)。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殊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即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两章是介绍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进程 中最重要时期的两个独特的原创性 ......内容。 讲述这两章的内容,要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今天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进行的原创性理论成果的伟大意义,从而理解邓小平说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会计是适应( )和( )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会计的特点是( ),即对( )的管理。 3.会计的职能可以有很多,但其基本职能应当概括为( )与( )。 4.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工作,以( )作为最终目标。 5.会计监督的依据有( )和( )两种。 6.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 )和( )。7.广义地解释权益概念,应包括( )和( )。 8.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一般可以分为( )和( )。 9.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 )和( )。 10.收入一般导致企业( )的增加或( )的减少,当然也导致()的增加。 11.资产一旦投入使用,就从资产形态转变为( )形态。12.会计主体就是界定( )。 13.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 )、( )和( )。 14. ( )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 15.会计核算应采用( )作为记账基础。 16.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 )的所有权。 17.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是( )。 18.( )、( )和( )反映企业静态的财务状况。 19.( )要求企业将各项营业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入账。 20.( )要求企业在期末结账时,将本期应收未收的收入和应付未付的费用记入账簿。 21.会计恒等式是( )。 22.以( )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包含着( )前提(假设)。 23.会计上计算利润时应持( )态度,在有多种核算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避免导致企业虚增利润的做法,这就是( )原则,亦称为( )。 24.会计与( )、( )等各方面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25.( )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所谓“公认会计原则”,就是指财务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的编制要遵循一定的准则而不受任何主观偏见和在会计处理上前后不一致带来的影响()。 2、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3、会计主体与报告主体是相同的。在存在多个分部的企业里,各分部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同时也必须向外编送财务报告()。 4、财务报告的目标会影响到财务会计对其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而财务会计的目标最终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实现()。 5、财务会计目标规定了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却不明确可提供的信息应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一般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理解为会计目标的必要补充()。 6、在会计实务中,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通常能达到统一,一般不需要在二者间加以权衡()。 7、会计信息要与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就必须通过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或者是证实或改正先前的期望,从而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 8、会计的计量实际上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多数情况下,随着业务的进行,计量属性随即计量模式会不断的发生改变()。 9、会计准则的公共合约性决定了会计准则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对于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它是一项强制“消费”的公共物品()。 10、一般而言,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地位与权威性,从而直接影响着准则的实施效率与效果()。 11、有人说,会计要素就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 12、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只能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13、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某项支出不是收益性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 14、某一会计事项是否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不一定具有重要性()。 15、企业一定时期发生损失,则其所有者权益一定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A、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计价

【免费下载】第一部分 药理学总论习题的答案

药理学总论部分一、选择题: 1、药理学是研究( )A ,药物的学科 B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C ,药物效应动力学 D ,药物代谢动力学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 ,兴奋与抑制 B ,激动与拮抗 C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 ,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性作用3、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 应4、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A ,治疗量 B,无效量 C ,极量 D,LD50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A ,主动转运 B ,简单扩散 C ,易化扩散 D ,胞饮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A ,起效快,维持时间长 B ,起效慢,维持时间长C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D ,起效慢,维持时间短7、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 )A ,增强药物活性 B ,灭活药物 C ,促使药物排出体外 D ,促进药物的吸收8、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是指( )A ,经肾排泄 B,经消化道排出 C,经肝药酶代谢破坏D,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9、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1第一章总论

第ne章总 s 学习要求 (1)初级学历学习要求 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通用原则,熟悉会计的基本前提,理解会计对象。(2)审核员资格学习要求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并了解会计对象。 1.会计科目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对象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即资金流动。 2.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业务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支出和利润 利润=收入支出 三,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实体:指会计服务的对象,即一定的 具体单位。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继续进行 由于解散或破产而继续而不停止 只要。 会计分期付款:指会计实体的连续生产经营 活动分为一定时期作为会计 结算和准备报表的期限。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实体的连续生产 业务活动的会计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即 货币。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稳定为条件。 4.会计通则 1。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亲切性,相关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及时性,清晰度,重要性 2。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 权责发生制,匹配率,审慎性,实际成本,收入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划分,实质比形式更重要 过去的考试题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用户的需求。其中体现的会计原则是: 一种。一致性原则乙。可比性原则 C。关联原则d。审慎原则 回答:C(2003年大三)

过去的考试题 在以下一般会计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度量原则的那些原则是:一种。关联原则乙。实际成本原则C。可比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 回答:乙(2003年中间) 过去的考试题 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方法应当一致,遵循的会计原则是:一种。关联原则 乙。可比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比例原则 回答:C(2004年大三) ?10。在以下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别的科目是: ?一种。长期股权投资乙。投资收益C。劳动力成本d。制造成本 ?回答:乙(2003年大三) ?10。在以下会计计算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理的会计计算为: ?一种。关联原则乙。实际成本原则C。可比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 ?回答:乙(2003年中间) ?13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要求 ?信息用户的需求,反映了会计原则: ?一种。一致性原则乙。可比性原则C。关联原则d。审慎原则

1011-第一部分 会计知识——第一章 总论

第一部分会计知识——第一章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的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会计计量、财务报告概述。 本章难度不大,分值通常在1~3分左右,均为客观题目。考点主要涉及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但是有部分考点会涉及到后面章节中具体的核算规定,因此建议考生们在掌握了本章的基本原则规定后,在学习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时,结合本章教材内容,应当注意基本原则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会计概述 【注:历年考试没有本节内容的知识点,了解、自学】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记账基础 【知识点】会计的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漫无边际的。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一般,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如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假设,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或事项作出正确判断、对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 【提示】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思考题】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是否属于会计主体。 『正确答案』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应披露。(比如,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持续经营假设也是会计分期假设的前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提示】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如折旧摊销、权责发生制等)的基础。 【例·单选题】(2011年考题)下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作为会计核算记账基础产生的前提是()。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习题 【例题1.单选题】(2019年)甲税务师事务所的税务师代客户乙公司进行纳税申报,申报后因少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承担该罚款的是()。 A.税务师 B.甲税务师事务所 C.税务师、乙公司、甲税务师事务所 D.乙公司 【例题2.多选题】(2016年)依法涉税专业服务原则包括的内容有()。 A.承办的涉税专业服务业务,都要以法律、法规为指针 B.承接的涉税专业服务范围,都要以法律、法规为设定 C.从事涉税服务的机构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税务师事务所 D.税务师在执业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涉税专业服务对象的合法意愿 E.涉税服务必须按规定出具报告 【例题3.单选题】(2018年)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者股东中,税务师占比应高于()。 A.30% B.40% C.60% D.50% 【例题4.多选题】(2018年)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税务师事务所可采取的组织形式有()。

A.普通合伙税务师事务所 B.有限责任制税务师事务所 C.个体工商户制税务师事务所 D.特殊普通合伙税务师事务所 E.股份公司制税务师事务所 【例题5.单选题】(2013年)下列行为,税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得实施的是()。 A.接受纳税人的委托代理记账 B.以个人所在税务师事务所的名义承揽业务 C.就汇算清缴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咨询 D.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例题6.多选题】(2018年)税务师在税务事务所执业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A.购买委托人的股票 B.对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向税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 C.拒绝接受委托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的委托 D.以个人名义受聘税务顾问或提供税务咨询 E.分别在不同省份的两家以上税务师事务所从事执业活动 【例题7·多选题】税务师的下列行为,符合税务师行业管理有关规定的有()。 A.向税务机关查询纳税人经营规模、纳税资料、处罚记录等涉税情况 B.发现委托人有违规行为经劝阻无效,终止执业并拒绝出具有关报告

民法第一部分总论

总论目录 第一章民法概述 (2)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6) 第三章自然人 (11) 第四章法人 (17) 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 (19) 第六章代理 (21) 第七章失效和期间 (23)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和意义 (一)民法的概念及其理论分类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1.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 广义民法:所有关于民事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其中包括商法; 狭义民法:专指除商法之外的民法典。 2.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各项民事法律、法规等。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系统编撰的民事立法,即按照一定体例编撰、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 3.民法典与《民法通则》 民法典:系统地把民法的各项制度编撰在一起的立法文件。传统民法典的典型形式包括:总则、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继承法,如:《德国民法典》。 《民法通则》:我国制定民法典条件尚不成熟条件下民事立法的特殊形式,包括民法典的一般原则性内容。 4.民法与商法 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范围涉及国家权力不直接介入的整个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领域,其含义与私法相同。 民商分立的国家:商法与民法并列。 商法:规定商人和商业组织的地位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 5.公法与私法 公法:以政治、公共秩序、国家利益为内容,以权力为中心,以命令和服从为特

点的法律; 私法:以民事主体的利益为内容,以权利为核心,以平等自愿为特点的法律。其含义同广义的民法。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平等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任何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都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依据不同的调整对象,将法律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我国民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法律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分为纵向社会关系和横向社会关系。 纵向的社会关系是隶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服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横向的社会关系是平等的社会关系。参与平等社会关系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相互之间没有管理、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2.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是指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工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财产所有权关系和财产的流转关系。 (1)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3)等价有偿。3.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人身密切联系、本身不具备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权关系和身份权关系。 (1)人身关系本身没有财产内容;(2)人身关系与特定的人密切联系,离开了具体的人就没有意义; (3)人身关系中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不能转让、继承。 (三)民法的作用与意义 1.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最基本、最大量、最核心的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讲总论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一)文化的定义 1.对于文化定义的一般性讨论 (1)我国学术界对文化的界定 例如:梁漱溟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 一切。??文化之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宽泛) 陈独秀认为,文化的内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狭窄) (2)《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 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 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80年代以来广义和狭义的界定 广义: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 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4)Raymond Williams对culture一词的分析 culture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原因一:该词在欧洲几种语言中 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历史演变;原因二:该词在几个不同的学科中都作为重 要的概念使用。目前,culture主要用于三个范畴:①用以描述知识、精神、 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②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 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③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 实践和成果。 2.对于文化定义的学术性讨论 人类学家A. Kroeber和Clyde Kluckhohn于1952年发表了专门研究文化定义的 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列举了近300个文化定义,对文化一词的意 义做了历史性的回顾,并对各种不同的定义作了评述。 Kroeber 和Kluckhohn将300个定义划分为6类: ①侧重描述型的定义: Wissler (1920): ?文化是所有的最广义的社会活动,包括语言、结婚、财产 制度、礼仪、工业、艺术等。? Dixon (1928):?一个民族的活动、风俗和信仰的总和。? Boas (1930):?文化包括了一个社区社会习惯的所有表现形式,个人受到社 会习惯的影响所作的反应以及由这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类活动的结果。? Linton (1936):?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或者模仿而获得的思想、规定性的感情反 应以及习惯行为模式的总和。这些思想、反应和行为模式为社会成员在不 同程度上所共有。? Manlinowski (1944): ?文化明显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包括工具和消 费品,不同社会团体的共同的宪章,以及人类的思想和技艺、信仰和风俗。? Kelly & Kluckhohn (1947):?文化作为描述性的概念一般说来指人类创造的财

第一章总论含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费用总和。 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制造成本 D、制造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是()。 A、资金运动 B、货币活动 C、营销活动 D、资产运动 3、下列属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的是()。 A、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B、使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C、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D、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4、()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A、会计记录 B、会计分析 C、会计核算 D、会计检查 5、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货币计量 B、会计年度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6、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7、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A、会计职能 B、会计主体 C、会计内容 D、会计对象 8、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要求。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9、乙企业是甲企业的全资子公司,下列各项不属于甲企业核算范围的是()。 A、甲企业购买原材料 B、甲企业向乙企业投资 C、乙企业购买原材料 D、甲企业从乙企业取得分红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有()。 A、银行本票 B、国库券 C、股票 D、企业债券 11、下列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B、会计监督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12、企业计划在年底购买一批机器设备,8月份与销售方达成购买意向,9月份签订了购买合同,但实际购买的行为发生在11月份,则企业应该在()将该批设备确认为资产。A、8月 B、11月 C、12月 D、9月 13、确认办公用楼租金6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10万元,50万元未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认费用()。 A、10万,60万 B、60万,0万 C、60万,50万 D、60万,10万 14、对于在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下列有关会计记录文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何种文字由各单位自己选择 B、民族自治地方,单位的会计记录可以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取代中文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其会计记录可以用一种外国文字取代中文 D、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15、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不包括的环节是()。 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增值 C、资金的运用 D、资金的退出 二、多项选择题 1、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下列属于资金退出的业务有()。 A、偿还银行借款 B、支付发行债券的利息 C、缴纳营业税 D、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

第一部分 药理学总论习题的答案

药理学总论部分 一、选择题: 1、药理学是研究() A,药物的学科 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 C,药物效应动力学 D,药物代谢动力学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兴奋与抑制 B,激动与拮抗 C,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性作用 3、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4、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 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胞饮 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A,起效快,维持时间长 B,起效慢,维持时间长 C,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D,起效慢,维持时间短 7、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 A,增强药物活性 B,灭活药物 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 D,促进药物的吸收 8、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是指() A,经肾排泄 B,经消化道排出 C,经肝药酶代谢破坏 D,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 9、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 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0、受体拮抗药的特点是( ) A,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而有内在活性 C,对受体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D,对受体的亲和力大而内在活性小 11、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中毒量的一半; B,致死量的一半;C,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D,引起60 %动物死亡的剂量 12、反复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称为() A,习惯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 D,依赖性 13、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竟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14、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吸入; B,口服;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15、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共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是()A,0.693/K; B,K/0.693; C,2.303/K D,K/2.303 16、在恒量、定时按半衰期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应()A,增加每次给药量; B,首次加倍; 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缩短给药间隔 17、按药物半衰期给药1次属一级动力学,在约经过几次可达稳态血药浓度()A,2-3次; B,4-6次; C,7-9次; D,10-12次 17,某药的半衰期为36小时,若给药方法为一天一次,则需要多少天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A,2-3天; B,4-5天; C,6-7天; D,8-9天 18、对多数药物和病人来说,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是()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概念、职称、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三、会计基础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一节会计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我国会计的起源:周王朝 ·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大利卢卡. 帕乔里《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著作 ·现代会计体系的标志: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我国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的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 简单→复杂 低级→高级 无序→规范 手工→信息化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三种计量尺度 实物量度缺乏综合性、可比性 劳动量度缺乏综合性、可比性 货币量度具有综合性、可比性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包括三种会计方法: ①会计核算方法 ②会计分析方法 ③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包括: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薄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定期编制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复式记账

B填制会计凭证 C登记账薄 D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4.会计的本质就是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是一种管理活动; △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最基本职能)(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确认:解决定性问题(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计量:解决定量问题 记录:在计量的基础上进行记录 报告:在记录的基础上解决信息体现问题 记账:利用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 算账:在记账基础上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计算 报账:在算账基础上,对政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对有关方面进行报告。 现代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不能有遗漏 连续性:不能有中断 系统性:揭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又称控制职能,在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应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行为。 合理性: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对象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 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 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