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散热设计基础知识与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LED显示屏散热系统设计LED显示屏的散热系统设计对于保证LED显示屏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散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显示屏所处的环境因素、LED发光产生的热量以及散热元件的选择和布局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设计一个有效的LED显示屏散热系统的思路。
首先,需要考虑显示屏所处的环境因素。
如果显示屏在室外使用,需要考虑环境温度、湿度、日照以及降雨等因素对散热效果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散热元件和技术来实现散热。
其次,需要考虑LED发光产生的热量。
LED显示屏中的LED发光产生的热量较大,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LED元件的寿命缩短以及亮度减弱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散热系统时需要考虑如何将LED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
根据以上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散热系统的设计:1.散热元件的选择:常见的散热元件包括散热片、散热风扇、散热管等。
在选择散热元件时,需要考虑其散热效果、噪音、使用寿命以及散热方式等因素。
可以通过使用散热风扇和散热片的组合等方式实现有效的散热效果。
2.散热材料的选择:散热材料直接影响散热效果。
一般选择导热性好的材料如铝合金或铜材料来制作散热片和散热器,以提高散热效果。
3.散热结构设计:设计散热结构时需要考虑热量的传导路径和流动,以便将热量有效地导出。
可以通过散热板与显示屏之间增加散热导板,或者在显示屏周围增设散热通道等方式来实现热量的散发。
4.散热控制: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风扇的控制模块,实现温度监测与控制。
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散热风扇可以自动启动并加大转速,以提高散热效果。
5.散热测试与优化:在完成散热系统设计后,需要进行散热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等设备进行温度分布的检测,找出热点位置并进行修正。
总而言之,设计一个有效的LED显示屏散热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环境因素、LED发光热量以及散热元件的选择和布局。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可以设计出一个高效的散热系统,保证LED显示屏的正常运行。
LED是点光源,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灯或白炽灯。
点光源顾名思义也确实是一个点发出的光亮,而那个点发出光还同时具有另一个重要特点,那确实是只有一方向上有光(所有传统的反面反光罩关于LED本身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若是咱们想要用这种特殊的光来做照明利用,就必需对那个光进行必然的处置,才能够达到咱们的要求和目的,因此咱们要加上光学设计,把那个相对集中的点光源变成具有必然角度的散光,这也确实是大伙儿所熟悉的草帽LED,草帽LED是专业用于照明设计的一种封装形式,一方面它能够让光线从一个集中的点光源变成具有必然角度的散光源,另一方面,它具有更少的光衰成效,而让更多的光透射出来为咱们所用。
尽管草帽LED在光学角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咱们所熟悉的面光源来讲,它依旧是一个点光源,因其亮度过于集中,若是人眼直接看向光源,仍是会对咱们的眼睛造成必然的损害。
因此在LED 照明应用于家庭照明灯中,咱们还要进一步进其光线进行处置,再增加必然的光学设计,而达到人眼能够直接观测的目的,同时柔和光线,另一方面还要再次放大其照射角度,尽管草帽LED本身已经做到120度范围,但如果是直接应用于家庭照明,给咱们的感觉是屋顶上表现出来是一片漆黑,咱们要利用灯具最外面的透明罩把光线再次分散开来,从而适应正常的家庭照明。
大功率与小功率LED的区别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展,人们为适应大面积照明而研发出功率愈来愈大的单颗led芯片,目前全世界最前沿已经能够做到单颗LED功率为200W以上,尽管功率能够做到专门大,但其性价比并非佳。
下面以咱们以常见的几种LED为例做一个分析。
目前业内大量利用的都是单颗功率,其亮度最大能够做到7LM,咱们暂按一般的做到6LM计算,若是要让功率达到1W,咱们需要用17个一样的LED,其总亮度为17*6=102LM,也确实是说能够做到100LM/W,若是咱们采纳单颗芯片为1W的功率,其输出的亮度最高做到80LM,经常使用的一样在60LM左右,这是亮度上的一个要紧区别,由此可见,关于家庭利用来讲,咱们仍是要选择小功率的LED 比较适合。
led灯散热解决方案LED灯散热解决方案1. 引言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应用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其进行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大的亮度和更长的寿命。
然而,高亮度LED的工作温度也相应增加,这给LED灯的散热带来了挑战。
良好的散热设计能够有效降低LED的工作温度,延长其寿命。
本文将介绍led灯散热解决方案,以帮助设计师合理解决这一问题。
2. 散热原理LED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将会导致LED的温度升高。
过高的温度会降低LED的光效,甚至损坏LED。
因此,散热是保证LED长期稳定工作的关键。
散热的原理主要有三种:2.1 空气对流散热空气对流是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带走LED灯产生的热量。
散热片或散热器的设计可以增加表面积,加速周围空气的流动,提高对流散热效果。
为避免灰尘等杂物堵塞风道,维护通风畅通也十分重要。
2.2 热传导散热热传导散热是指利用好导热材料,通过导热基板等方式,将LED灯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周围环境。
导热材料应具有高热导率,以确保效果。
同时,热源和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也需要充分考虑。
2.3 辐射散热当LED灯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时,会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出去。
LED灯的外壳设计应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充分发挥辐射散热的效果。
同时,LED灯的外壳材料也应选择具备较好的热辐射特性的材料。
3. 散热解决方案根据上述散热原理,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LED灯散热解决方案:3.1 散热片散热方案散热片是一种将热量从LED灯传导到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散热片材料,如铝材等,并将散热片缠绕在LED灯的散热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LED灯的散热效果。
此外,散热片的设计应考虑到空气对流的影响,例如设置散热片孔洞以增加空气流动。
3.2 散热器散热方案散热器是通过放大导热界面的表面积,帮助热量更快地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常见的散热器材料包括铝和铜,它们具有较高的热导率。
LED灯具散热知识-⾮常有⽤在普通的数字电路设计中,我们很少考虑到集成电路的散热,因为低速芯⽚的功耗⼀般很⼩,在正常的⾃然散热条件下,芯⽚的温升不会太⼤。
随着芯⽚速率的不断提⾼,单个芯⽚的功耗也逐渐变⼤,例如:Intel的奔腾CPU的功耗可达到25W。
当⾃然条件的散热已经不能使芯⽚的温升控制在要求的指标之下时,就需要使⽤适当的散热措施来加快芯⽚表⾯热的释放,使芯⽚⼯作在正常温度范围之内。
通常条件下,热量的传递包括三种⽅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热量由温度⾼的⼀⽅向温度较低的⼀⽅的传递,对流是借助流体的流动传递热量,⽽辐射⽆需借助任何媒介,是发热体直接向周围空间释放热量。
在实际应⽤中,散热的措施有散热器和风扇两种⽅式或者⼆者的同时使⽤。
散热器通过和芯⽚表⾯的紧密接触使芯⽚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散热器通常是⼀块带有很多叶⽚的热的良导体,它的充分扩展的表⾯使热的辐射⼤⼤增加,同时流通的空⽓也能带⾛更⼤的热能。
风扇的使⽤也分为两种形式,⼀种是直接安装在散热器表⾯,另⼀种是安装在机箱和机架上,提⾼整个空间的空⽓流速。
与电路计算中最基本的欧姆定律类似,散热的计算有⼀个最基本的公式:温差 = 热阻 × 功耗在使⽤散热器的情况下,散热器与周围空⽓之间的热释放的"阻⼒"称为热阻,散热器与空⽓之间"热流"的⼤⼩⽤芯⽚的功耗来代表,这样热流由散热器流向空⽓时由于热阻的存在,在散热器和空⽓之间就产⽣了⼀定的温差,就像电流流过电阻会产⽣电压降⼀样。
同样,℃。
选择散热器时,除了机散热器与芯⽚表⾯之间也会存在⼀定的热阻。
热阻的单位为/W械尺⼨的考虑之外,最重要的参数就是散热器的热阻。
热阻越⼩,散热器的散热能⼒越强。
下⾯举⼀个电路设计中热阻的计算的例⼦来说明:设计要求:芯⽚功耗: 20⽡芯⽚表⾯不能超过的最⾼温度: 85℃环境温度(最⾼): 55℃计算所需散热器的热阻。
LED显示屏的散热设计高温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失效概率迅速加大,从而导致LED显示屏的可靠度下降。
为了控制LED显示屏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使其在LED显示屏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需要进行LED显示屏的散热设计。
LED显示屏的散热设计,怎样才能低成本、高质量,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散热设计的相关知识热量传递的两个基本规律:热量是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高温区发出的热量等于低温区吸收的热量。
热量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气体导热是由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的结果。
金属导体中的导热主要靠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完成。
非导电固体中的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实现的。
液体中的导热机理主要靠弹性波的作用。
对流: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且必然伴随着有导热现象。
流体流过某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交换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由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所引起的对流称自然对流。
若流体的运动由外力(风扇等)引起的,则称为强迫对流。
辐射:物体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力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辐射能在真空中传递能量,且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即热能转换为辐射能及辐射能转换成热能。
选择散热方式时,应考虑下列因素:LED显示屏的热流密度、体积功率密度、总功耗、表面积、体积、工作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压、尘埃等)等。
按传热机理,有自然冷却、强迫空气冷却、直接液体冷却;蒸发冷却;热电致冷;热管传热等散热方式。
常见的几种散热方法对比如下:从上表可看出,自然冷却的散热效果比较小,蒸发冷却的散热效果比较大。
人体出汗降温,用的就是蒸发冷却的散热方法。
二、LED显示屏的散热设计方法从实际应用中可知,目前LED显示屏内部发热比较多,发热较多的电子零部件为:LED、驱动IC、开关电源。
因此,需要对LED显示屏进行散热设计,在热源与外部环境之间提供一条低热阻通路,保证热量顺利传递出去。
物体温度低于1800℃时,有意义的热辐射波长位于0.38~100μm之间,且大部分能量位于红外波段0.76~20μm范围内,在可见光波段内,热辐射能量比重并不大。
LED路灯的散热设计首先,散热设计需要考虑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散热材料有铝、铜等,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散热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热导率、成本以及加工性能等因素,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其次,在散热设计中,散热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散热片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表面积,以便更好地散热。
通常采用鳍片式设计,增加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另外,散热片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安装的方便性和稳定性。
第三,优化散热设计中的散热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散热模式有自然对流散热和强制对流散热。
自然对流散热是指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来进行散热,适用于小功率的LED路灯。
而强制对流散热则需要通过安装风扇或散热风道等设备,增加空气的流动来进行散热,适用于大功率的LED路灯。
另外,散热设计还需要考虑散热系统的整体结构。
例如,设计合适的散热片排列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散热效率;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布局,避免热点集中,保持整体的散热均衡;设计合适的散热系统辅助设备,如散热风扇等。
此外,散热设计还需考虑外界环境因素。
例如,LED路灯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都会影响LED的散热效果。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和调整,以确保散热系统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最后,散热设计还需要进行实验和测试验证。
通过对LED路灯进行温度测试、光通量测试等,来评估散热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以确保散热设计符合需求。
总之,LED路灯的散热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影响LED的寿命和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散热片设计、散热模式、散热系统结构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因素,以确保LED路灯能够稳定工作并发挥出最佳的性能。
关于LED灯具的散热外壳温度与芯片温度两个都要测试,还有测试温度的环境和方法也要正确。
不管用什么方法做的散热,1000小时的老化对比要做,看老化后的数据在不在芯片工作温度要求之内。
同时要看前后温升对比,如果温升太高,说明稳定性有问题,原因:设计问题或者装配问题。
我们目前一般控制芯片温升不超过30度,灯具表面温度不超过65度(100W集成光源)没有说4,5十度就算正常,6,7十度就算不正常,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参考依据。
铝型材散热器不需要考虑温度,对温度有要求的其实是电源和发光二极管。
关于发光二极管我看过一些芯片的DATASHEET,结温工作临界温度一般都标注为115℃±10%,很多人都愿意走上限就是说PN结结温不超过125℃,但如果真正要做到长寿命,那还是走下限105℃吧;芯片结温因为是被封装好了,所以不太好准确的量出来,所以一般都是实测灯珠引脚温度,一般60-70度是比较正常的,这样芯片工作在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
电源我们公司实测与散热器温差可以达到12-18℃,行业里都说电容温度上升10℃电源寿命减半,所以电源温度还是控制在70-对产品寿命会更有保障。
所以灯具温度还是不要超过60度为好。
从公司的利益来讲。
温度越低成本越高,一个产品看是走品牌还是山寨?我司的产品质保五年啦!这里应该要加一下是LED灯珠引脚负端的温度,温度控制在80度以内的产品都是可以接受的,个人意见。
CREE公司给出了不同结温下的光通维持寿命L70:150度,6000小時;125度,10500小時; 100度,19500小時; 75度,39000小時; 50度,90000小時。
结温最好不超过80度,灯具很难做到所以光衰大。
目前国内大多数LED路灯工作1年以后光衰就很大, 如苏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经过三个月的测试,测试灯具的光照度衰减达到8.77%、15.5%、20.4% 。
主要原因是路灯散热问题没有很好介决, LED工作结温超过了80度。
LED显示屏项目的散热设计与优化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的科技进步中,LED显示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LED显示屏本身的特性,包括高亮度和高效能,其散热问题成为影响其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LED显示屏项目中的散热设计与优化方案,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
二、散热设计的重要性LED显示屏在工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将导致LED显示屏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其工作性能下降,甚至引发故障。
因此,为了确保LED显示屏项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合理的散热设计至关重要。
三、散热设计与优化方案1. 散热材料的选择散热材料是散热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用的散热材料包括铝合金、铜和热导胶等。
在选择散热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导热性能、耐热性和可加工性等因素。
2. 散热结构的设计在LED显示屏项目中,散热结构的设计是保证散热效果的关键。
一种常见的散热结构设计是利用散热片和散热风扇相结合的方式,将热量有效地散发到空气中。
此外,还可以采用散热管、散热片和散热塔等结构,以增加散热面积和散热效果。
3. 散热系统的优化一般来说,散热系统的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散热面积,二是提高散热效率。
在LED显示屏项目中,可以通过增加散热片的数量和尺寸,调整风扇的转速和布局等方式来实现散热面积的增加和散热效率的提高。
4. 温度监测与控制为了实时监测和控制LED显示屏的温度,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
通过及时调整风扇的转速和散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保持LED显示屏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热引发故障。
四、散热设计与优化方案的实施在实施散热设计与优化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设计规范: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确保散热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材料选择:根据具体的散热需求,选择适合的散热材料,以提高散热效果和可靠性。
3. 安全性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电气安全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LED显示屏项目的安全运行。
led贴片散热方法
LED贴片散热方法主要涉及到散热材料、散热结构和散热技术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ED贴片散热方法:
1. 选用高效导热材料:选择具有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如铝、铜等,作为LED贴片的散热器。
这样可以提高热传导效率,更快地将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表面。
2. 优化散热结构:设计合理的散热结构,如鳍片、微槽等,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同时,采用复合相变传热技术,如微槽群复合相变集成冷却技术,可以使LED芯片的热量瞬间分布到整个散热空间中,延长LED灯的寿命并提高发光效率。
3. 采用热管散热:热管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将LED芯片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器上,降低结温。
4. 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使用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和较低热膨胀系数的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硅胶等,以减小热应力,保护LED芯片免受损害。
5. 优化电路设计:合理布局电路,减少导线电阻产生的热量,同时
设计合适的散热路径,使热量能快速地从芯片散发到散热器。
6. 采用主动散热技术:通过风扇、热泵等设备,对LED贴片进行强制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
7. 合理选用LED驱动器:选择具有高效率、低功耗的LED驱动器,降低LED芯片的发热量。
总之,LED贴片散热方法的关键在于选用合适的散热材料、设计优化的散热结构和采用先进的散热技术。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LED芯片的结温,延长LED灯的寿命并提高其发光效率。
LED散热基础培训教程LED散热是LED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
因此,对于LED产品制造企业来说,散热技术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LED散热基础培训教程,以帮助初学者了解LED散热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一、什么是LED散热?散热是指将热量从热源中传输到周围环境中去的一种物理现象。
LED散热就是让LED灯的发热部分和整个灯具的热量快速有效地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去,从而保证LED产品正常工作。
二、为什么需要LED散热?LED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出去,就会造成灯具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其寿命和性能表现。
此外,高温还会影响LED灯的色温和亮度等参数,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三、LED散热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自然散热:利用LED灯本身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通过一定的散热结构使灯具自然散热。
2、强迫散热:通过使用外部散热器件,如风扇、散热片、散热胶等,强制促进LED灯的热量散发,提高散热效率。
四、LED散热的设计原则是什么?散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灯具寿命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其中,LED散热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1、散热面积要充分:散热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
2、散热结构要合理:合理的散热结构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和降低成本。
3、散热材料要适当:选择适当的散热材料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和降低成本。
4、产品的整体设计要合理:良好的产品整体设计能够提高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五、LED散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1、灯具温度升高:导致LED灯的寿命降低和产品性能变差。
2、灯珠不良:不良的灯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3、散热片脱落:散热片脱落会引起LED灯的损坏,影响产品寿命。
4、散热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散热结构会导致散热效率低下,影响产品品质和性能。
六、如何进行LED散热问题的排查?1、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温度检测,找出热点区域。
2、检查灯珠的工作状态,是否有不良的灯珠。
LED散热基础培训教程一、引言LED(LightEmittingDiode)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指示等领域。
然而,LED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不能有效地散发这些热量,将会影响LED的光效、寿命和稳定性。
因此,LED散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教程将介绍LED散热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LED散热原理和散热材料,提高LED产品的散热性能。
二、LED散热原理1.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在LED中,热量通过材料(如基板、散热器等)的分子振动传递。
提高材料的热导率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
2.对流:对流是指流体(如空气、水等)在温度差的作用下,热量通过流体流动传递的过程。
在LED散热中,空气对流是一种常见的散热方式。
通过优化散热器的设计,可以提高空气对流的效率。
3.辐射:辐射是指物体表面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传递热量的过程。
在LED散热中,辐射散热主要发生在LED器件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
增加散热器表面积可以提高辐射散热效果。
三、LED散热材料1.散热基板:散热基板是LED散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LED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器。
常用的散热基板材料有铝、铜、陶瓷等。
其中,陶瓷基板具有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适用于高功率LED。
2.散热器:散热器是LED散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器材料有铝、铜、石墨等。
散热器的设计应考虑空气对流的优化,如增加鳍片、采用热管等技术。
3.热界面材料:热界面材料(TIM)填充在散热基板和散热器之间,降低两者之间的接触热阻。
常用的热界面材料有导热硅脂、相变材料等。
选择合适的热界面材料对提高LED散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四、LED散热设计1.散热器设计:散热器的设计应考虑散热面积、空气对流等因素。
增加散热器的鳍片数量、优化鳍片形状和分布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LED显示屏散热系统设计原则
一、70平方以内的LED显示屏
1、针对广东省以北的地方,20平方以内的LED显示屏建议不使用空调,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两个小的风机就足够了。
2、南方的一些城市:广东、广西、海南、武汉、重庆等地方需要装两台风机完全足够了,风机的直径为500mm左右的就可以,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来定。
二、面积超过70平方的显示屏
挂墙的显示屏也可以装空调,要保证空调的主机有位置放,不影响墙体的整体外观。
空调的选择是有要求的,一般使用的最多的是1.5P、2P和3P的空调最多,北方城市12平方1P空调计算;南方城市采用9平方1P空调计算。
如果LED 户外显示屏的面积比较大,空调就去厂家直接定做,如果面积不大的情况就要去专卖店去购买,但是显示屏散热空调是有来电补偿功能的。
2、如果LED显示屏的安装方式是采用立柱的,那最好采用风机来散热,风机装在大屏幕的背面铝塑板上面,最好往上靠,做成百叶窗的形式以便下雨的时候雨水不进入显示屏里面,如果是双立柱的,就在双立柱的中间位置开几个百叶窗,这个百业窗是进气口,上面的风机是排气口,这样形成完整的空气对流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如果你要求必须装空调,这个也没有问题,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要增加,散热效果会比风机差一些。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要装空调,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外机装在什么地方,是挂在立柱上还是挂在背面,是否能保证外观的美观。
热量、热阻和温度是热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准数:
1.雷诺数(Reynlods):雷诺数的大小反映了空气流动时的惯性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雷诺数是说明流体流态的一个相似准则数。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
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 为层流状态,Re>4000
为紊流状态,Re=2000~4000 为过渡状态。
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
的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υ与最大流速υmax 的比值也是不同的。
2.努塞尔数Nu(Nusseltl):反映出同一流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对流换热强弱,是一个说明对
流换热强弱的相似准则数,无量纲数。
是传热膜系数α与特征长度L的乘积除以流体热导
率λ所得的数群。
定义为:Nu=α·L/λ。
L为传热面的几何特征长度(如管式换热器,可
能是管的半径或直径) ,单位是米;α单位为瓦/(米2·开) ;λ单位是瓦(米·开) 。
表达式写成Nu=α/α*,则可看出努塞尔数的物理意义,其中α*为λ/L,相当于传热过程仅
以热传导方式进行时的传热分系数。
传热计算中可以从Nu求取传热膜系数α
3.普朗特数Pr(Prandtl):普朗特数是说明流体物理性质对换热影响的相似准则数。
空气的
Pr数可直接根据定性温度从物性表中查出。
增强散热的方式以下一些具体的散热增强方式,其实就是根据上述三种基本传热方程来
增加散热量的:
2.3.1 增加有效散热面积。
如在芯片表面安装散热器;将热量通过引线或导热绝缘材料
导到PCB板中,利用周围PCB板的表面散热。
2.3.2 增加流过表面的风速,可以增加换热系数。
2.3.3 破坏层流边界层,增加扰动。
紊流的换热强度是层流的数倍,抽风时,风道横截
面上速度分布比较均匀,风速较低,一般为层流状态,换热避面上的不规则凸起可以破坏层流状态,加强换热,针状散热器和翅片散热器的换热面积一样,而换热量却可以增加30%,就是这个原因。
吹风时,风扇出口风速分布不均,有主要流动方向,局部风速较高,一般为紊流状态,局部换热强烈,但要注意回流低速区换热较差。
2.3.4 尽量减小导热界面的接触热阻。
在接触面可以使用导热硅胶(绝缘性能好)或铝
箔等材料。
2.3.5 设法减小散热热阻。
在屏蔽盒等封闭狭小空间内的单板器件主要通过空气的受限自然
对流和导热、辐射散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所以热阻很大。
如果将器件表面和金属
壳内侧通过导热绝缘垫接触,则热阻将大大降低,减小温升。
当发热表面温升为40℃或更高时,如果热流密度小于0.04W/cm ,则一般可以通
过自然对流的方式冷却,不必使用风扇。
自然对流主要通过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浮升力使空气不断流过发热表面,实现散热。
这种换热方式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所以不需要维护,成本最低。
只要热设计和热测试表明系统通过自然对流足以散热,应尽量不使用风扇。
当散热面热流密度超过0.08W/cm ,就必须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散热。
迫风冷中风道的设计非常重要。
以下是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尽量采用直通风道,避免
流的转弯。
在气流急剧转弯的地方,应采用导风板使气流逐渐转向,使压力损失达到最尽量避免骤然扩展和骤然收缩。
进出风口尽量远离,防止气流短路。
在机柜的面板、侧
后板没有特别要求一般不要开通风孔,防止气流短路。
为避免上游插框的热量带入下游
框,影响其散热,可以采用独立风道,分开散热。
风道设计应保证插框单板或模块散热
匀,避免在回流区和低速区产生热点。
对于并联风道应根据各风道散热量的要求分配风
避免风道阻力不合理布局要避免风道的高低压区的短路
4.2 抽风与吹风的区别
4.2.1 吹风的优缺点
a. 风扇出口附近气流主要为紊流流动,局部换热强烈,宜用于发热器件比较集中的情
况,此时必须将风扇的主要出风口对准集中的发热元件。
b. 吹风时将在机柜内形成正压,可以防止缝隙中的灰尘进入机柜/箱。
c. 风扇将不会受到系统散热量的影响,工作在在较低的空气温度下,风扇寿命较长。
d. 由于吹风有一定方向性,对整个插框横截面上的送风量会不均匀。
e. 在风扇HUB附近和并联风扇之间的位置有部分回流和低速区,换热较差,最好将风
扇与插框保持50mm以上的间距,使送风均匀化。
4.2.2 抽风的特点
a. 送风均匀,适用于发热器件分布比较均匀,风道比较复杂的情况。
b. 进入风扇的流动主要为层流状态。
c. 风扇将在出风口高温气流下工作,寿命会受影响。
d. 机柜内形成负压,缝隙中的灰尘将进入机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