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理工大学——物联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物联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物联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物联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物联网组网技术

设计题目智慧校园灌溉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物联网1201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1日

目录

1.项目背景 (3)

1.1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3)

1.2校园绿化灌溉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3)

1.3 校园绿化灌溉现状分析 (3)

1.4 滴灌技术介绍 (4)

1.5优点 (4)

1.6缺点 (6)

1.7滴灌技术需水量分析 (7)

2.项目设计方案及已具备的改造基础 (7)

2.1项目实施必需技术工作 (7)

2.2 项目实施可行性 (9)

2.3项目研究结论 (9)

3.系统说明 (9)

3.1系统概述 (9)

3.2上位机模块设计 (10)

3.3数据采集模块运行流程 (25)

4.项目实施 (26)

4.1项目研究与实施的基础条件 (26)

4.2人员分工 (27)

4.3项目设计 (27)

4.4项目实施阶段 (27)

4.5项目总结阶段 (27)

5.创新 (28)

6.参考文献 (28)

1.项目背景

1.1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1.2校园绿化灌溉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明确提出了节约用水的要求。同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共同发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2008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共同颁布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将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确定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任务。2009年6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12所高校被评为首批节约型校园建设重点示范高校。

在《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建科[-2009]163号)中,节水问题被提到与节能相当的地位来实行。因此,建设以节水和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重点,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环节,势在必行。

1.3 校园绿化灌溉现状分析

过去的大学教育仅仅局限于教师在教室中的传道授业解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很少被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大学校园建设逐步开始重视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的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价值观,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正规环境教育的基本功能。在大学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日后的发展。因此,校园绿化对于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活动,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家长和专家参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共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具有重要而又不可或

缺的意义。一方面,伴随着校园绿化步伐的加快,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同学们的生活环境也有所提升,但是,另一方面校园绿化后的维护问题日益突出,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校园绿化灌溉。不合理的校园绿化灌溉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存在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1.4 滴灌技术介绍

滴灌(drip irrigation)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

滴灌系统示意图

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1.5优点

节水、节肥、省工。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

滴灌系统展示图片

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控制温度和湿度。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保持土壤结构。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

滴灌系统展示图片(2)

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1.6缺点

易引起堵塞。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引起堵塞的原因可以是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化学因素。如水中的泥沙、有机物质或是微生物以及化学沉凝物等。因此,滴灌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时还需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

可能引起盐分积累。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是利用咸水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进行滴灌。在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或是秋季无充足降雨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利用咸水滴灌。

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由于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另外,在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滴灌时,应正确地布置灌水器。

1.7滴灌技术需水量分析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2.项目设计方案及已具备的改造基础

2.1项目实施必需技术工作

草坪喷灌系统规划是通过各设计环节,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各技术要求,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勘测和搜集基本资料。

包括地形、土壤、气象、水源、动力等资料,这些是进行草坪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料。

( 2) 确定喷灌区域,计算其用水量和规划水源工程。

根据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确定喷灌区域的面积和范围。在总结当地喷灌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各地草坪喷灌试验资料,拟定草坪喷灌制度(包括灌溉定额、灌水定额、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等) ,并计算灌区的喷灌用水量。在搞清水源流量的基础上,与当地水利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规划必要的水源工程,以确保喷灌所需用水量。

( 3) 选择草坪喷灌系统的类型,并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

喷灌类型很多,各类系统都有其适用的条件,针对草坪喷灌,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可能选择的几种类型加以分析比较,因地制宜地选定系统类型,并确定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形式。

(4) 选择适宜的喷灌设备,布置输水系统。

在系统类型选定之后,开始选择喷灌设备,然后考虑水源位置、地块形状、地形变化、风向风速等因素,对输水系统进行初步布置,并进行水力损失校核计算。

(5) 统计工程量及各类设备的型号、用量,编制投资概算,并估计工程效益。

针对规划设计的不同情况,以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所变动。

2.喷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1)喷灌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喷灌系统一般由喷头、管网、首部和水源组成。

?喷头:喷头用于将水分散成水滴,如同降雨一般比较均匀地喷洒在草坪种植区域。

?管网:其作用是将压力水输送并分配到所需灌溉的草坪种植区域。由不同管径的管道组成,分干管、支管、毛管等,通过各种相应的管件、阀门等设备将各级管道连接成完整的管网系统。现代灌溉系统的管网多采用施工方便、水力学性能良好且不会锈蚀的塑料管道,如 PVC管、PE管等。同时,应根据需要在管网中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如进排气阀、限压阀、泄水阀等。

?首部: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并对水进行加压、水质处理、肥料注入和系统控制。一般包括动力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泄压阀、逆止阀、水表、压力表,以及控制设备,如自动灌溉控制器、衡压变频控制装置等。

首部设备的多少,可视系统类型、水源条件及用户要求有所增减。。如在利用城市供水系统作为水源的情况下,往往不需要加压水泵。

?过滤器的选择取决于水源水质及灌水器的过滤要求120—200目过滤,滴灌要求80—120目过滤,微喷要求80目过滤,喷灌要求80—120目过滤。

?水源井泉、湖泊、水库、河流及城市供水系统均可作为喷灌水源。在草坪的整个生长季节,水源应有可靠的供水保证。同时,水源水质应满足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2)具体选材:采用的HUNTER产品参数,此工程采用的是HUNTER的PGP 和PGJ地埋旋转喷头,其弹出高度均为10cm。其中具体参数分别是:PGP-ADJ地埋旋转喷头,工作压力=0.35MPa,射程是R=9.8-13.1m,全圆喷洒流量是Q=0.38-1.47m3/h,设计布置间距是13+-1m。

PGJ-04地埋旋转喷头,工作压力=0.25MPa,射程是R=4.9-11.0m,全圆喷洒流量是Q=0.16-1.11m3/h,设计布置间距是8+-1m。

给水管道是UPVC管道,绿化给水管线采用给水UPVC管,粘接及专用管件连接,De90以上主管埋深≥1.2m(管底),其他管道埋深≥0.8m(管底)。分别是De90(1.0MPa)、De63(1.0MPa)、De50(1.0MPa)、De32(1.6MPa)的管道。

(3)基本的设计思路:采用地埋式喷头,以等边三角形布置为主(喷头尽量采用正三角的布置形式,这是最经济、最节约用水和降低造价的一个布置形式),结合正方形布置。管径≥De63应在三通、弯头处设固定混凝土支撑。管道沟槽

底部应进行夯实,沟底至管顶以上10cm处用细土或原土过筛回填。过路处的管道须加大于两个规格以上的过路套管。

地埋式喷头和快速取水阀均需铰接接头与支管连接,草坪中喷头顶部应与沉降后的绿地表面平齐或略低于地平面,灌木中喷头顶部应与灌木修剪后的高度齐平,也可在外增加PVC套管。为保证喷洒效果,安装在绿地边界的喷头安装位置应距离道牙或道路边界在15cm以内。

2.2 项目实施可行性

1) 本项目研究时没有考虑工人工资等问题,这是合理的。因为本项目是在

喷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灌溉方式—滴灌,原来的喷灌方式也是需要考虑上述问题的。

2) 本项目是在高校绿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高校稳定的环境,故可以忽

略项目风险评估。

2.3项目研究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与计算,可以认为滴灌在校园绿化中是切实可行的,应普遍推广。

3.系统说明

3.1系统概述

本项目研究的是基于物联网应用的智慧校园灌溉,能实时的监测校园内各个绿化场所的各种数据参数(温度,湿度,盐碱度),并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实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及人员,以此保障绿化植物健康的生长。智慧校园灌溉在不改变绿化植物的基础上,只需增加一些传感器和通信设备,与远程控制接收设备相结合,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在绿地中布放各种电子设备传感器。当有意外情况发生时,传感器会准确获取这些信息,并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送给相关人员,。通过无线、有线相结合的方式,用传感器等前段采集需要的数据(温度、湿度等),以ZigBee、等作为信息传输媒介;PC、手机作为接收与控制端。以此达到智慧化校园灌溉的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1。

图3.1 系统结构示意图

信息传递模块采用TI公司ZigBee; 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网关模块采用STM32;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使用它可以实现对于通信协议的转换。

接收端模块采用PC机或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实现对于设备信息的获取与控制。

3.2上位机模块设计

界面设计:

代码说明:

代码是基于.NET C# winform 技术编写的界面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doczj.com/doc/9511486452.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Media;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DataVisualization.Charting;

namespace nGoal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bool flag1 = false, flag2 = false, flag3 = false, flag4 = false;

public string address1, address2, address3, address4;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CheckForIllegalCrossThreadCalls = false;

//chart_show

chart1.Series[0].Points.AddXY(0, 0);

chart2.Series[0].Points.AddXY(0, 0);

chart3.Series[0].Points.AddXY(0, 0);

}

//serialPort1_DataReceived

private void serialPort1_DataReceived(object sender, System.IO.Ports.SerialDataReceivedEventArgs e)

{

string data=serialPort1.ReadLine();

textBox13.Text = data;

if (data.Length > 5)

{ data_Analyse(data); }

}

public void data_Analyse(string Data)

{

string data_analyse=Data.Substring(4, 1);

//MessageBox.Show(data_analyse);

int node_Number = Convert.ToInt32(data_analyse);

if (node_Number == 1)

{

node1(Data);

address1 = Data.Substring(0,4);

// MessageBox.Show(address1);

}

else if (node_Number == 2)

{

node2(Data);

address2 = Data.Substring(0, 4);

}

else if (node_Number == 3)

{

node3(Data);

address3 = Data.Substring(0, 4);

}

else if (node_Number == 4)

{

node4(Data);

address4 = Data.Substring(0, 4);

}

else{ }

}

//sql

public void data_coperation(int node,char ch,int data)

{

string sql="";

try

{

string strConn = @"data source=PANLEE-PC;initial catalog=nGoal;integrated security=true";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strConn);

conn.Open();

if (ch == 'T')

{ sql = "insert into data (node_Number,temperature,time_Receive) values ('" + node + "','" + data + "','" + DateTime.Now + "')"; }

else if (ch == 'L')

{ sql = "insert into data (node_Number,intensity,time_Receive) values ('" + node + "','" + data + "','" + DateTime.Now + "')"; }

else if (ch == 'G')

{ sql = "insert into data (node_Number,concentration,time_Receive) values ('" + node + "','" + data + "','" + DateTime.Now + "')"; }

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ql, conn);

https://www.doczj.com/doc/9511486452.html,mandText = sql;

cmd.ExecuteNonQuery();

}

catch { MessageBox.Show("Error"); }

}

public void node1(string node1_Data)

{

string sensorType = node1_Data.Substring(5, 1);

// MessageBox.Show(sensorType);

if (sensorType == "T")

{

int intensity;

try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1_Data.Substring(6, node1_Data.Length - 6)); } catch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1_Data.Substring(7, node1_Data.Length - 7)); } textBox1.Text = intensity.ToString();

pictureBox3.Height = 129 - (int)(2.5 * intensity);

data_coperation(1, 'T', intensity);

chart_TShow(1,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L")

{

int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1_Data.Substring(6, node1_Data.Length - 6));

textBox2.Text = intensity.ToString();

data_coperation(1, 'L', intensity);

chart_IShow(1,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G")

{

int concentration = Convert.ToInt32(node1_Data.Substring(6, node1_Data.Length - 6));

textBox3.Text = concentration.ToString();

data_coperation(1, 'G', concentration);

chart_CShow(1, concentration);

if (concentration > 50)

{

button1.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Red;

SystemSounds.Beep.Play();

}

else

{

button1.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Lime;

}

}

}

public void node2(string node2_Data)

{

string sensorType = node2_Data.Substring(5, 1);

// MessageBox.Show(sensorType);

if (sensorType == "T")

{

int intensity;

try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2_Data.Substring(6, node2_Data.Length - 6)); } catch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2_Data.Substring(7, node2_Data.Length - 7)); } textBox5.Text = intensity.ToString();

pictureBox2.Height = 129 - (int)(2.5 * intensity);

data_coperation(2,'T', intensity);

chart_TShow(2,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L")

{

int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2_Data.Substring(6, node2_Data.Length - 6));

textBox6.Text = intensity.ToString();

data_coperation(2,'L', intensity);

chart_IShow(2,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G")

{

int concentration = Convert.ToInt32(node2_Data.Substring(6, node2_Data.Length - 6));

textBox4.Text = concentration.ToString();

data_coperation(2,'G', concentration);

chart_CShow(2, concentration);

if (concentration > 50)

{

button4.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Red;

SystemSounds.Beep.Play();

}

else

{

button4.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Lime;

}

}

}

public void node3(string node3_Data)

{

string sensorType = node3_Data.Substring(5, 1);

// MessageBox.Show(sensorType);

if (sensorType == "T")

{

int intensity;

try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3_Data.Substring(6, node3_Data.Length - 6)); } catch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3_Data.Substring(7, node3_Data.Length - 7)); } textBox8.Text = intensity.ToString();

pictureBox5.Height = 129 - (int)(2.5 * intensity);

data_coperation(3,'T', intensity);

chart_TShow(3,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L")

{

int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3_Data.Substring(6, node3_Data.Length - 6));

textBox9.Text = intensity.ToString();

data_coperation(3,'L', intensity);

chart_IShow(3,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G")

{

int concentration = Convert.ToInt32(node3_Data.Substring(6, node3_Data.Length - 6));

textBox7.Text = concentration.ToString();

data_coperation(3,'G', concentration);

chart_CShow(3, concentration);

if (concentration > 50)

{

button6.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Red;

SystemSounds.Beep.Play();

}

else

{

button6.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Lime;

}

}

}

public void node4(string node4_Data)

{

string sensorType = node4_Data.Substring(5, 1);

// MessageBox.Show(sensorType);

if (sensorType == "T")

{

int intensity;

try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4_Data.Substring(6, node4_Data.Length - 6)); } catch {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4_Data.Substring(7, node4_Data.Length - 7)); } textBox11.Text = intensity.ToString();

pictureBox7.Height = 129 - (int)(2.5 * intensity);

data_coperation(4,'T',intensity);

chart_TShow(4,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L")

{

int intensity = Convert.ToInt32(node4_Data.Substring(6, node4_Data.Length - 6));

textBox12.Text = intensity.ToString();

data_coperation(4,'L', intensity);

chart_IShow(4, intensity);

}

else if (sensorType == "G")

{

int concentration = Convert.ToInt32(node4_Data.Substring(6, node4_Data.Length - 6));

textBox10.Text = concentration.ToString();

data_coperation(4,'G', concentration);

chart_CShow(4, concentration);

if (concentration > 50)

{

button8.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Red;

SystemSounds.Beep.Play();

}

else

{

button8.BackColor = System.Drawing.Color.Lime;

}

}

}

private void button10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omboBox2.Items.Clear();

for (int i = 1; i < 20; i++)

{

try

{

serialPort1.PortName = "COM" + i;

serialPort1.Open();

serialPort1.Close();

comboBox2.Items.Add("COM" + i);

}

catch { }

}

}

private void button9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if (serialPort1.IsOpen)

{

serialPort1.Close();

button9.Text = "打开串口";

}

else

{

serialPort1.BaudRate = Convert.ToInt32(comboBox1.Text);

serialPort1.PortName = comboBox2.Text;

serialPort1.Open();

button9.Text = "关闭串口";

}

}

catch { }

try

{

string strConn = @"data source=PANLEE-PC;initial catalog=nGoal;integrated security=true";

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strConn);

conn.Open();

conn.Close();

}

catch { MessageBox.Show("未能连接数据库!"); }

}

//data test

private void button1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serialPort1.IsOpen)

{

serialPort1.WriteLine(textBox14.Text);

}

else { MessageBox.Show("请先打开串口"); }

}

//LIGHT CONTROL

public void lightControl(string data)

{

serialPort1.WriteLine(data);

}

//switch1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if (serialPort1.IsOpen)

{

if (!flag1)

{

button2.Image = Properties.Resources.switch2;

lightControl(address1 + '1');//turn on

flag1 = true;

//MessageBox.Show("on");

}

else

{

button2.Image = Properties.Resources.switch1;

lightControl(address1 + '0');//turn off flag1 = false;

//MessageBox.Show("off");

}

}

else { MessageBox.Show("请先打开串口!"); }

}

catch { }

}

//switch2

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if (serialPort1.IsOpen)

{

if (!flag2)

{

button3.Image = Properties.Resources.switch2;

lightControl(address2 + '1');//turn on

flag2 = true;

//MessageBox.Show("on");

}

河南理工大学精密机械课程设计-百分表的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百分表的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专业班级:测控08-4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长有 河南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2011-07-01

目录 一、绪论 (3)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百分表的简介 (4) 3、百分表的读数方法 (4) 4、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 1)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5) 2) 百分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9) 5、百分表的设计意义 (10)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1、百分表的结构原理 (11) 2、百分表的工作原理 (12) 3、百分表的设计条件 (12) 4、百分表的设计要求 (13) 1) 设计要求 (13) 2) 提交的材料 (13) 三、百分表的总体设计和及主要部件的设计 (14) 1、百分表的总体功能设计 (14) 1) 模数及齿数的设计 (14) 2) 传动与显示原理 (15) 2、百分表主要部件的设计 (16) 1) 传动导杆和齿轮2的设计 (16) 2) 游丝的设计 (17) 3) 弹簧的设计 (19) 四、结果的分析和注意事项 (21) 1) 影响百分表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1) 2) 表零位不得用千分尺代替标准样圈调整内径百分 (21) 3) 内径百分表的表头不能随意更换 (22) 五、设计总结 (23) 六、参考文献 (24)

百分表设计 一、绪论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为实践环节对于整个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完成一项指定任务,更重要的是实际走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定位为设计者。设计者要进行方案筛选论证,要考虑装配关系,考虑结构工艺性,考虑选材。整个设计采用AutoCAD和Solid works完成,从3D 建模到2D 图纸。我们要求每人拿出至少一张可用于加工的图纸,这样的图纸,仅仅图形表达正确是远远不够的。图纸的尺寸标注要合理,要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正确选择材料,要有技术要求。总之,通过课程设计要使学生知道,设计过程包括那些步骤,能够投放生产的加工图纸是什么样子。其目的是: (1)具体应用、巩固加深和扩大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生产知识,了解精密机械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 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掌握仪表的设计思路。机械产品设计,一般其主要过程为:(接受)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内容: 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可靠性及精度要求) 2)注意工艺性(结构合理、简单,经济性,外观要求) 3)熟悉有关规范、标准、手册 设计中涉及到的零件材料、结构等,均需按照有关标准选择;零件的尺寸、公差等亦应符合相关标准;制图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同学学习、掌握查阅标准及使用手册的能力。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 实验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物联网应用综合设计及创业实践》课程设计目的是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修完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掌握基本软硬件实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和创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选题要求 1.自主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对于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选题,至多2人一组; 2.选题要符合现实需求,有一定创新性,具有创业可能性; 3.选题要求围绕物联网的应用展开,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4.技术实现手段不限,推荐使用现有主流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网技术(Zigbee 技术、Wifi技术等)、智能网关开发技术、串口通信技术、上位机开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视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5. 选题应有相关调查分析,不允许随意虚构应用需求,; 6.选题方向为软硬件结合类和仿真开发类。 三、设计要求 1.符合软件工程规范,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等环节; 2.尽量用规范的图来表达(用例图、时间图、数据流图、流程图等); 3.应有具体的场景和需求,尽可能采用嵌入式开发板或智能移动端开发形式,系统功能丰富,实用性较强;在公司实习的,可以参考在实习中接触到的具体项目需求进行规划。 4. 仿真开发类的课设,要求系统功能完善,演示效果好;代码量大于10000行; 5.符合文档及格式要求; 6.抄袭零容忍。 7.第12周周五15点提交选题,第18周周五提交实物、设计报告,并现场答辩。每人答辩时间15分钟,每人汇报自己设计情况8分钟,演示系统2分钟,回答老师和同学们问题4分钟,评分1分钟。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公寓组网方案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根据实验任务和需求分析,在大学现有配置的情况上进行了这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的设计,设计步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逐步进行。设计报告中提出了网络组网拓扑布线方案和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网络组网拓扑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设计原则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可行性的方案;IP 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后续可拓展性,网络地址的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考虑和方案的提出,设计中详细的提出两种地址分配方案并对其详细分析和比较,并根据我校现有条件进行择优选择,选择出较合理较优越的方案。最后给出了这个设计的评价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3) 二、需求分析 (3) 三、设计原则 (3) 四、网络拓扑设计方案 (5) 1、建筑情况 (5) 2、网络拓扑布线初步规划 (5) 3、网络拓扑布线方案 (6) 4、网络拓扑硬件配置 (8) 5、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 (8) 方案一: (8) 方案二: (10) 6、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分析 (12) 7、相关交换机路由器关键代码 (15) 8、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效果图 (17) 五、设计评价与分析 (17) 1)学生公寓网络的高性能 (15) 2)学生公寓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16) 3)学生公寓网络的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16) 4)学生公寓网络的后续可扩展性 (20) 六、设计总结 (21) 七、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题目: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目的: 1、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网络通信的某些功能,理解并掌握网络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提高网络应用的能力 能对小型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并能提出建网解决方案。 任务: 1)按照网络设计要求,写出设计方案; 2) 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二、需求分析 1、核心交换设备要求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支持各种成熟技术,未来能平滑升级到万兆。 2、接入层网络设备需要支持基于MAC地址802.1x功能和基于端口802.1x 功能,以此保证账号的惟一性.同时,支持远程Te1net管理、mib-||及远程开关交换机端口功能;此外还要求适应大量用户并发认证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 3、要求能够实现对用户名、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交换机IP的同时绑定,以此杜绝非法用户恶意盗用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IP和MAC等现象,确保计费工作。 4、解决用户私自架设代理服务器的现象。 5、支持标准Radius认证计费,可连接多种接入设备。一方面要求设备支持802.1x认证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求系统支持基于时长、流量以及包月的计费模式,从而为网络管理提供完善、灵活、可定制的计费策略;同时还需要保证30,000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营的稳定和管理简便。 6.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易管理等特征。 三、设计原则 学生宿舍网既有一般网络设计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网络所必需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条件外,在进行学生宿舍网建设规划时,还应该考虑所有信息点的可控性、高性能以及关键业务的QoS保证等。另外在网络设计中,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订教师:张娟 城市学院 2015年12月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 模块01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1、设计步骤 工作任务 任务1:“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任务2:“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概念设计 任务3:“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逻辑设计 任务4:“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逻辑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 熟悉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阶段和步骤 掌握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绘制E-R 图的方法 掌握将E-R 图转换为数据表逻辑形式的方法 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规范化方法 2、设计内容 任务1-1 “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四个阶段。在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可以独立于任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而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则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密切相关。 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说明书 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特征 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特征 数据库概念模式 数据库逻辑模式 数据库物理模式 需求分析 分析用户的要求。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并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形式加以描述。 概念设计 主要是把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化为概念模型。概念设计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我们将使用E-R 模型作为概念模式设计的工具。 逻辑设计 就是将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概念模式转换为逻辑模式。因为逻辑设计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密切相关,本书以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讨论逻辑设计。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控制设备和指示设备相互联接系统,其目的是能够实现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物与物、物与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核心,但又更加智慧的,服务于生产及生活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于1999年提出,在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物联网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用越来普及。对物联网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63.3%。从产业规模上,至2015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5家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10家以上。从创新能力上,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与标准。有专家预计,在今后的数年内,全国物联网产业会大规模普及,会产生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物联网技术市场。 二、物联网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国制订了物联网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 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1〕1 号)批准了11 个省市自治区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90129)。 物联网专业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也越来越多的开设。全国700余所高校申报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且已有100多所高校获批通过。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高等学校争相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大都是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及设备的硬件设计制造及软件代码编写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等,还需要大量中低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这类工程技术类人才。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在工程技术领域,还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设备的规范和统一,为中职学生成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一线技术人才创造了可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事。 实际上,已有中职学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或专业方向。具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内就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物联网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定位 具初步调研,现在中职校开办的物联网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础上开办的物联网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所设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较大性较大,层次和方向定位不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也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物联网方面的相关课程,其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远远达不到行业企业的要求。 我们认为,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依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的办学层次,应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定位。具体的,

河南理工大学道桥概预算课程设计

道路设计几点注意事项:1.路线平面图中应该体现道路的宽度,不能只是一条线;2.路线平面图上还要体现出该段路基是路堤还是路堑,还要显示路基排水的方向;3.每张路线平面图上要有指北针;4.三公路的路不可能没有一条小桥或涵洞,小桥涵要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体现;5.横断面图中的视距台、护坡道、碎落台等不是所有的路段都有的,注意不需要的要进行修改。 许2015/5/21 14:07:37 :路线设计大家经常忽视的小问题,在此提醒大家注意:(1)平面设计中,交点处半径一般取整;(2)变坡点一般要调整到10m整桩位上,采用的竖曲线半径要取整。 第九章碎石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 9.1 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二级公路,桩号K2+300K2+813段位于乾祐河岸边,地质分~层为(由上而下): (1)耕植土及亚粘土厚1.1-2.1m, ?]=100-200kPa 容许承载力[0?=40 kPa 极限摩阻力0(2)淤泥:灰黑色,流塑一般厚度2.0-7.0m。 ?]=40-50 kPa [-95.1%,容许承载力含水量ω=50.7%0?=10-20 kPa 孔隙比 e=1.6-2.28极限摩阻力,0压缩系数为1.15-2.19MPa-快剪凝聚力为3.2-12 kPa 1 内摩擦角0.10-3.50 (3)砂层:夹有淤泥质土及粘性土。厚1.4-4.6m ??=35-70 kPa ]=100-290 kPa [00(4)淤泥质土:厚2.0-4.6m ??=20-40 kPa ]=60-90 kPa [ 00(5)风化残积亚粘土:厚1.7-6.5m ??=50-80 kPa ]=200-400 kPa [ 00在其天然的环境作用下地基的沉降和路基稳定性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加固。 9.2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就地基处理而言,按其原理和做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排水固结法。利用各种方法使粘土地基的排水固结,从而提高土的强(1 度和减小土的压缩性。)振密、挤密法。采用各种措施,如振动、挤密等,使地基土增密,以2(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置换及拌入法。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土地基中的部分软土,或在3(形成加或向地基中注入化学药液产生胶结作用,松软地基中掺入胶结硬化材料,固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量得目的。)加筋法。通过在地基中设强度大的土工聚合物,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4(用。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

一、课程设计项目名称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智能家居控制灯系统 二、项目设计目的及技术要求 项目设计目的 通过《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的开发流程、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JAVA WEB程序设计》《Andriod程序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进一步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总体架构,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程序开发流程, 从而使学生对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能力有较大提高。 项目的主要任务 1.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提供,也可以在老师的同意下学生自己题; 4人一组,每组完成的内容不能雷同。设计参考题目如下: 1)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 2)智能家居控制灯系统 3)智能农业区-自动灌溉系统 2.基本要求: 1)学会单片机的应用方法,开发环境; 2)结合任务要求,完成系统设计和调试,鼓励功能扩展和创新; 3)会应用protues工具,根据设计的电路,画电路图,并利用protues进行验证仿真; 4)熟悉汇编或C51语言,用C51完成系统的软件编程; 5)按规范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 项目分工 上位机:李永红、夏智君 下位机:陈建、李元毅

三、项目设计方案论证 基于ZigBee 协议栈的智能家居控制灯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 对ZigBee 协议框架结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论述协议的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和MAC 层的功能,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ZigBee 技术相结合,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在本设计中,选用功耗较小的CC2530芯片作为通信芯片来设计节点。通过编写协议栈程序,进行包含汇聚节点及传感器节点的组网通信实验。利用VC++编写上位机程序,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交互,从而控制小灯。此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基于ZigBee 协议栈的智能家居控制灯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 系统实现原理 硬件原理图 本实验使用的是CC2530芯片, CC2530 具有一个IEEE 兼容无线收发器。RF 内核控制模拟无线模块。另外,它提供了MCU 和无线设备之间的一个接口,这使得可以发出命令,读取状态,自动操作和确定无线设备事件的顺序。无线设备还包括一个数据包过滤和地址识别模块。本系统主要涉及LED 、RS485模块、USB 转串口电路、CC2530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 C C 2530 Z i g b e e 4模块 C C 2530 Z i g b e e 3模块 发送 无线模块 接收

校园无线网组网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设计说明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12级网工(4)班 学生姓名: 学号: 题目:校园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起止日期:2014年6月9日-2014年6月16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网络,如何为未来数字化教育发展培养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单位关注的焦点。随着校园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校园内越来越要求尽可能方便、快速、移动式的使用网络,同时,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网络访问将走出有线网络的场合,以及如室外广场、大型教室、礼堂、会议室、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场所,也同样要求能够访问校园网络,这对于校园网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来说,是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数量颇为庞大的安徽某些高校来说,更是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经过严格测试与甄选,最终“相中”了锐捷网络的STWN(安全可信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成功构建了快速、高效、无盲区、高安全、易管理的无线校园网络。其从网络设计、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于国内高校建设无线校园网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无线网络为校园网建设提出了新的可行的思路。无线局域网标准、b 能够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平滑无缝的连接,并能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终端设备互联,与有线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整合性。 二、方案设计 概述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通信行业的一个时髦词语,而且可以肯定它是一种人人都想使用的技术。WLAN 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是易于安装和使用。通过WLAN 系统,用户无须考虑复杂的线路连接和布置问题。可是WLAN系统也不是完全的“无线”,因为只有客户端是可移动的,而服务器或者说接入设备是固定的。 使用WLAN 解决方案,网络服务商和企业能给他们的客户提供无线局域网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1)使用带有WLAN 功能的设备组建一个无线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成为接入固网或者Internet 的入口。 (2)配置了无线PCI 网卡的客户端可以与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并访问固网或Internet。 (3)WLAN 客户端与传统的局域网的互连。 (4)通过不同的加密和认证方式实现安全的访问。 (5)WLAN 功能使用户能够安全的访问网络并且能在同一移动区域内进行快速漫游。 2.校园各子网设计

数据库课设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正文 1 1引言 ---------------------------------------------------------- 1 2数据库设计----------------------------------------------------- 1 2.1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 2.2业务流图----------------------------------------------------- 2 2.3数据字典(DD: DATA DICTIONARY) --------------------------------- 3 2.4E-R 图------------------------------------------------------ 5 2.5概念数据模型和物理概念模型----------------------------------- 5 2.6创建数据库以及数据表----------------------------------------- 7 2.7数据测试---------------------------------------------------- 11 3存在问题和建议------------------------------------------------ 22 4收获和体会---------------------------------------------------- 22 致------------------------------------------------------------- 23 参考文献------------------------------------------------------- 23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方案

物联网系统课程设计 学系名称:物联网工程 班级名称:物联网工程 2 班 学生姓名:朱泓锦 20136239 指导教师:肖迎元助教: 二零一六年十月

摘要 智能车辆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军事、民用、太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运用于智能家居中的产品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以arduino程序和蓝牙模组,app为基础,是蓝牙模组,arduino 小车和手机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本课题所研究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以arduino程序为核心,利用蓝牙模组,arduino小车和app等实现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利用蓝牙模组和app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小车的移动,从而达到无线控制的效果 注:仅能实现小车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arduino程序,arduino小车,app,蓝牙模组

1 绪论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无论是在金属加工、汽车技术、工业生产等等方面,机器设备表现了所谓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高精度化的发展趋势。 1.1 选题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教师已经有充分的准备。本题目是结合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设计的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实现适应能力,能自动避障,可以智能规划路径。 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较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器速度。常见的模型小车,都属于这类遥控车;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员可以通过修改智能小车的计算机程序来改变它的行驶方向。因此,智能小车具有再编程的特性,是机器人的一种。 中国自1978年把“智能模拟”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主要研究课题,开始着力研究智能化。从概念的引进到实验室研究的实现,再到现在高端领域(航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范文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 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实训报告说明书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关系数据库基础实训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郭艳明 学号 4110 0131 专业班级计应10-2 年 6 月 17 日

目录 一,系统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数据库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数据库设计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实体、联系、属性及E_R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体、联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图书管理系统E-R图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关系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表设计及表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3)用T-SQL语句创立数据库、创立表以及添加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创立数据库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创立表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3,添加数据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现各种查询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6)触发器设计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用T-SQL语言实现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网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太原工业学院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学号:112055102 学生姓名:苏君 指导教师:张升 2012年6月28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有效的应用所学的《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各种网络组建技术,学会网络的配置方法。本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熟悉各种常见的网络设备与组网工具,学会网络设备与组网工具的使用与连接,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网络实验室网络环境组建及数据线的连接 2. 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3. 在实验室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中完成Windows环境下DNS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三.实验内容 课程设计各部分的要求如下: (1)网络实验室网络环境组建及数据线的连接 认识各个网络设备,正确连接实验室各个主机与网络设备。 (2)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设计课题: 某学校三栋楼间要建局域网,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每栋楼直线 相距约为500米。 办公楼:三层,100个终端,分散分布。 教学楼:六层,每层一个管理室,每层15个终端。该楼要留有一定 的扩展余地。 宿舍楼:六层,每层30个宿舍,每个宿舍最多接入8个终端。 要求: 1.以办公楼为中心,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学校的网络,为学校提供 Internet接入等服务,并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2.根据需要划分子网或做VLAN,分为内网和外网访问。 3.学校要建立两个服务器:一个www服务器,一个ftp服务器。

4.给出网络拓扑图(每个信息点个数/网络设备型号) 5.给出IP规划方案 6.给出可网管设备的参考配置 7.写出该方案的设计文档 (3)在实验室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中完成Windows环境下DNS服务器、Web 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1.掌握Windows环境下各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2.撰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设备 【设备】 三层交换机1台 二层交换机1台 【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传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第一步: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影院票务在线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影院票务在线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08信管(2) 姓名沈佳锋、潘满 学号0800702207、0800702208 指导教师钮亮 2010年 9月 16日 I

《影院票务在线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绪论 (1) 1. 课题简介 (1) 2. 设计目的 (1) 3. 设计内容 (1) 二、需求分析 (4) 1.需求分析的任务 (4) 2.需求分析的过程 (4) 3.数据字典 (5) 三、概念结构设计 (9) 1.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9) 1.1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 (9) 1.2 概念结构设计的步骤 (9) 2.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9) 3.视图的集成 (11) 四、逻辑结构设计 (12) 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12) 2.数据模型的优化 (12) 3.数据库的结构 (12) 五、数据库的实施与运行 (15) 1.数据的载入 (17) 2.数据库的运行 (17) 总结 (20)

一、绪论 一、绪论 1. 课题简介 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当今,人们已经可以娴熟应用电脑技术对影片进行CG合成、3D剪辑制作。观赏影片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项目。那么,现今有一项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当我们从网络上获取最新影片上映时间的时候,迫不及待带着好友一起奔向电影院的时候,可能会碰上被告知票已售完的尴尬局面。如何能够在网上就能知道附近影院票务情况,成了一项新的立题。本文所阐述的影院票务在线系统,通过对实际的影院票务销售查询过程的研究及对何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型分析,结合现实中影院票务销售所存在的不足,旨在通过在线网络票务销售系统,分析解决这一难题。影院票务在线管理系统,能提高影院管理运作效率,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影院票务销售的联网发行,为此,实现此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数据库技术。其中,各个影院管理者可以将各自影院的票务信息存入计算机,注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查找与选择最近的影院及订购自己喜欢的影票。本文所阐述的影院票务管理系统可提供广泛、及时的影票信息,提高影院运行效率,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轻松订票的需要,此系统规模不太大但又要保证支持日常工作的要求,以便系统应易于扩充,方便日后统一联网与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设计目的 目前,通过计算机来提高各行各业管理部门运行效率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但是,我们发现,在影院电影票务售票情况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观众去影院可能会出现票已售完而白忙活一场的尴尬局面。我们所设计的电影票务在线管理系统,它所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当人们想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不需要当面再去影院购票,而是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系统在家里足不出户轻松一点就能将自己喜欢的影票预定完成。这样对于观众买票是很方便的一件事,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预定完成自己所喜欢的 1

物联网课程设计汇总

物联网课程设计 指导书

通信教研室 目录 一、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设计 (1) 1.1、前言 (1) 1.2、系统功能 (1) 1.3、系统组成 (2) 1.4、系统设计 (3) 二、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实验 (6) 2.1 设计实验设备 (6) 2.2 Zigbee 技术简介 (6) 2.3 实验内容 (6) 2.4 设计实验步骤 (7) 2.5 实验小结 (10) 2.6 设计代码 (10) 三、总结 (16)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设计 1.1、前言 随着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据有关消息称,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 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家庭人口结构以及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家居环境的安全 性、舒适性、效率性、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家居产品不仅要具备简单的智能,更要求整个系统在功能扩展、外延以及服务方面能够做到简单、方便、轻松、安全。很显然,我们的家居生活需要改变。 智能家居就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为您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使您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 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 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 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小区建设,很多类似于上文的智能家居方案也正 在逐步实践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这种智能家居带来的方便、舒适、安全和乐趣。1.2、系统功能 实现智能化的家居,可以给您的生活带来以下便利: 1)节省费用:不需要时,家中能源消耗设备可以自动关闭,这样可以降低您的生活费用。 2)使用方便:智能化系统提供远程遥控接口,在您外出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或上网来调整和控制家电设备。 3)安全性高:套家庭智能化系统在紧急情况时可以防御坏人侵入并及时报警,有效保证您

河南理工大学小桥涵课程设计

1 1.设计方案拟定 1.1设计基本资料 设计地区:河南信阳 道路等级:普通三级公路 设计洪水频率:根据道路等级确定为4% 设计任务:根据地形图选择合适的涵洞 1.2确定汇水区计算参数 图2-1 已知地形图汇水区资料(比例:1:2000) 1)汇水区面积A :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1:2000的地形图,经cad 软件计算得汇水区面积为20.44A km =。 主河沟长度: 1.12L km = 2)主河沟平均纵坡: 它是表征河沟地形的主要指标,是确定地貌系数?的依据之一,采用公式法计算 ()()()()101 121223233434 2 2 ()=9.5378+9.5+24.5303+24.5+49.5277+(49.5+64.5)162=4.2% 1120Z h l h h l h h l h h l I L ----++++++????= 式中:12,,n h h h L ——主河沟与各等高线相交处的的高程与桥涵位处沟底高程之差(m ); n n l l l ~12~11~0,,-Λ——沿主河沟量的各等高线之间水平距离(m); L——主河沟总长度(m )

2 2.2选择涵洞类型 涵洞类型有石拱涵、石盖板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钢筋混凝土箱涵、倒虹吸管涵波纹管涵、砖拱涵。这些涵洞类型中,石拱涵、石盖板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都只适用于设计流量在10m3/s 以下的河流,结合各类型涵洞特点和设计需求以及达到总造价最低的原则,本次设计需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2.3选择进水口形式 洞口类型有很多,平头式、领圈式等,各种洞口用在不同的位置,其中八字式洞口构造简单,建筑结构美观,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常用于河沟平坦顺直、无明显沟槽,且沟底与涵底高差变化不大的情况,最为常见。结合洞口类型特点和计算资料,本次设计涵洞进出口形式选用八字式洞口。 2.桥涵水文、水力计算 2.1水文计算 桥涵水文计算的方法主要有暴雨推理法、径流形成法、直接类比法、形态调查法,由于本次设计是模拟题,故无法采用形态调查和直接类比法,故应选择暴雨推理法和径流形成法。 2.1.1暴雨推理法 查暴雨等值线图可得,p =90mm/h S 1)用推理公式计算: 根据暴雨递减指数n 值分区图,河南信阳地区属于Ⅲ类分区 汇流时间的计算: 查课本附表1-4得 30.63K =10.15α= 北方公式: 1 0.15 30.630.484K h ατ??==?= 查课本附表1-1,当=τ0.484h ,应取n=0.50 损失参数计算: 查附表1-3 111.0;0.71;K β== 北方公式:11 1.0900.7163.9 p K S μβ==??=

组网技术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

组网技术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

《局域网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校园网 络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4) 1 网络拓扑结构规划 (5) 1.1 需求分析 (5) 1.2 IP地址划分 (6) 1.3网络拓扑设计说明 (8) 1.4 网络拓扑图 (9) 2硬件设备 (10) 2.1 设备需求分析 (10) 2.2 设备选购说明 (10) 2.3 设备选购清单 (12) 3 网络详细设计 (14) 3.1 模拟拓扑(Packet Tracer) (14) 3.2动态IP分配 (14) 3.3 VLAN划分说明 (15) 3.4 VLAN连通性模拟 (15) 3.4.1实现配置代码 (16) 3.5 Internet接入模拟 (17) 3.5.1 路由器NAT技术 (18) 4 服务器配置 (19) 4.1DNS服务配置 (19) 附录 (21)

前言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网络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配合度、与外界网络的连通性、建设成本的可接受度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率较高,以共享网络资源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系统,它仅包括OSI参考模型的底部3层协议。将一个网络限制在物理上较小的区域之内,可以减少从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到最远处计算机的时延。 虚拟局域网功能: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同时,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可以划分多个VLAN。 注:本设计只用于课程答辩,无详细的冗余设计。 (只限本人使用) 设计人:辛为关键词:网络虚拟局域网交换机VLAN 无冗余

课程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073341 姓名:钢子学号: 25 指导教师:田丹成绩: 完成日期:2009 年 1 月10 日

任务书 题目:基于C#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及方法,设计出的数据库要在2NF的标准要求之内。可结合一门高级语言,进行前台界面的设计,要求基本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更新、删除的操作,其中查询部分要实现多表连接查询,模糊查询。要求有对视图的操作,同时通过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现对于数据的管理。 设计环境: 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9511486452.html, 2005 SQL Server 2005 实现目标: 1.实现对图书基本信息的查询 2.图书借阅与归还 3.读者身份验证,用户登录 4.图书入库及图书库存量统计 5.用户修改身份 6.管理员对图书信息的管理 7.管理员对普通用户的管理 图书信息的修改

摘要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如何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提高管理效率成为图书管理的核心问题。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图书馆内书籍信息以及学生借阅信息的管理。因此系统功能分为面向学生和管理员两部分,其中学生可以进行借阅、续借、归还和查询书籍等操作,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学生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学生借阅、续借、归还的确认。 系统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在SQL Server 2005的数据库平台基础上,实现了对于图书相关信息的管理,方便了借阅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图书管理的自动化进程。 关键词:图书; 管理系统; 数据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