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音学第二章整理

语音学第二章整理

语音学第二章整理
语音学第二章整理

上一节课主要讲的语音学,从课本的43---56。

2.11首先,语言学的定义phonetic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peech and is concerned with 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speech sounds.

语言学的分类:发音语言学(articulatory phonetic)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和

听觉语言学(auditory ~)

2.12

如果把声音的传递用三个步骤来表示,可以表示为

Speaker A ----------------------Speaker B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perception

也就是说,说话人A是声音的制造者,经过传递,才被B接收。所以我们先从说话者角度研究,就是发音语言学,这也是语音学三个分类中the most development。这部分主要讲的是怎么通过发音器官来发音。

发音器官有:肺(lungs) 气管咽,口腔,鼻腔。具体位置在课本45 第一段。

既然各器官有发音的功能,就会发出许多不同的音。下面是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划分音,和我们大一学的语音学有相似之处。

2.122

1 这里的音是说的辅音、

2 发音位置place of articulation

双唇音Bilabial

唇齿音Labiodentals

Dental

齿龈音Alvelar

腭音Palatal

软腭音Velar

声门音Glottal

3.根据声带闭合分为voiceless and voiced sounds

4.根据口腔或鼻腔分为oral sounds and nasal sounds 5.根据是否送气分为unaspirate and aspirate

总结:

2.1 2 4 元音vowels

分类:

1,舌位前元音

中元音

后元音

2,张口大小open close close-mid open-mid

3,唇形圆唇音(所有的后元音是圆唇音),不圆唇音4,元音长度长元音也叫tense vowels

短元音lax vowels

2.1.4这一节主要讲的标音法。

标音法包括宽式标音法(broad transcription)和严式标音法(narrow transcription)

2.2.音位phonemes

音位和音素需要对比记忆。

1.音素(phone)能发出的音都叫音素。他是语音学的基础单位,不能区别单词的意义。比如,两个单词的音标中都含有相同的发音,但是两者意思不同。比如,seed nxileed

2.音位是音系学的基础单位,可以区别意义。

(Phonology 音系学is the study of the sound patterns in human language.目的,,it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form patterns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s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3.放在斜线里的是音位,放在框里的是音素。

4.音素是音位的变体。

Phonemes is abstract and it is not sounds,but a collection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it is realized as a certain phone

Allophone 音位变体

The different phone that can represent a phone name in different phonetic environment are called allophone.

2.2.2 minimal pairs 最小对立对

Phonemes : 1.a pairs of phonemes is also known as a minimal pair.

2. Phonemic distinction can occur in any position

within a word.

3. for example till bill will ,t b w is called

音位对立(处于同一环境下,能区别意义)

Minimal pairs : 1。when two different forms are identical in every way except foe one sound segment that occurs in

the same place in the string the two words are

called ~~

2.for example deed seed are minimal pairs

2.2sound and

patterns

2.4suprasemental features超语段标音

Syllable 什么是开音节,没有音结尾的叫开音节,有音结尾的叫闭音节。最小的音节是一个元音。

1.特征1 Stress is general defined as syllable prominence Stress

特征2,pitch ,音高

特征3。 Intonation and tone 声调和语调 4种基本语调

第三章morphology and lexicon 形态学和词汇学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rules by which are formed 。 Morphology ,

1. 自由语素 like get 2. 加前缀 dislike 3. 加后缀 4. 曲折或派生词 5. 复合词 分为两类

曲折形态学Morphology,

派生形态学Morphology,study the formation of word

3.2 morpheme

1. 1 what is a morpheme

(1) a morpheme is the smallest unit of language that has meaning, it is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meaning.

(2)a morpheme can’t be divided without changing or destroying its meaning .

(3)sometimes ,it’s very hard to define a constant meaning to a morpheme

(4)one morphemic shape may represent different morphemes that has different meanings.. for example talks boys ,虽然都是s 结尾,但是意义不同

(5 morpheme conveys two kinds of meanigs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has allomorpheme 词素变体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onemes and morpheme

1p is the smallest unit that can distinguish meaning , and m is the smallest unit in language that has

meaning, m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meaning.

2. s single p may have represent a single m but they are not identical in most cases.

Boys boy’s goes the same p but different meaning.

3. phonological structure of a word and morphemic structure of a word do not necessily correspond.

3.2.2 types of morphemes 语素的类型

Free morpheme 自由语素,可单独用作词。If a morpheme

can constitute word by itself ,it is called

free ~~~

Bound morpheme is also called an affix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always added to another morpheme.

Bound ~可以分为

按照位置可分为前缀,中缀,后缀。

按照是否提供意义可分为曲折词素和派生词素。

区分root

Stem

Base

3.1 word and word classes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words. Morphology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the word are formed. The formation of word is also formed by a set of rules.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partly dependent on its meaning.

3.1.1 word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a word

1.first of all, a word is sound or combination of sounds which

we produce voluntarily with our vocal equipment.

2.second

3.third

https://www.doczj.com/doc/998598291.html,stly

参见74~75页

3.1.2 word classes

According to Quirk(1985:67~68) ,English word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closed class, open class, and two lesser categories and words of unique function.(特殊用途)

3.1.2.1 closed class 封闭性词类,一般不增加新词

(1)prepositions(前置词)

(2)pronouns代词

(3)determiners(限定词)

(4)conjunctions(连词)

(5)modal verbs(情态动词)

(6)primary verbs(基本动词) be ,have, do

3.1.2.2 open class(开放词类)

Open –class words are also termed lexical(词汇学) words or content words.

(1)nouns(名词) 其中人名也是open-class

(2)full verbs a full verb is a word that tells w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is ,does or experience. Full verb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ransitive and intransitive vers.

(3)Adjectives(形容词)

(4)Adverbs(副词)

3.1.2.3lesser categories

(1)numerals(数词): cardinal numerals (基数词),ordinal numerals(序数词)

(2)interjections(感叹词)

(3)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words of unique function, like the negative particle (否定词) not, and the infinitive marker(不定式) to.

3.1.2.4 word and closed-class words

Open-class words are also termed lexical words in the sense that they all carry certain semantic contents, in contrast closed-class words are called grammatical words or function words,since their roles are largely or wholly grammatical.

3.1.2.5 pro-forms 替代形式

3.1.2.6 variable and invariable words(可变的与恒定的)

3.1.2.7 lexical words and grammatically words(词汇的与语法的)

3.3 inflection and word-formation

3.3.1 inflection

复数(-s)

第三人称单数(-s)

进行时(ing)

过去式和过去分词(ed)

比较级(er)

最高级(est)

所有格(‘s)

阴性词(-ess)

Word-formation 词的构成

1.Compounding复合词

Compounding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conjoining two or more free morphemes to form a new word. .The new word form is called a compound.

(1)Semantic features 语义~

(2)Orthographic features 正字法~

(3)Phonological features 音位~

(4)Grammatically features 语法~

3.3.2.2 derivation 派生词

Derivation morpheme can change the meaning, they can change the category of the word.

3..3.2.3 conversion 转化

注意零派生88页

(1)n-v elbow~to elbow

(2) v-n to doubt ~doubt

(3)adj/adv-v dry~to dry

(4)adj-n native~native~two natives

3.3.2.4 abbreviation 缩略

(1)clipping 去除首字母或是缩短单词长度

Bicycle-bike

(2)initials and acronyms 首字母

(3)bleeding 两个单词混合到一起

Motel=motor+hotel

3.3.2.5 back formation

This process of word –formation refers to the removal of an affix from an existing word to form a new word. ~television

3.3.2.6 neologism 新词

.3.3.2.7 borrowing 外来词humour noir 来自法语黑色幽默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语音学和音位学 练习题

第2章语音学和音位学 Phonetics&Phonology 1.phonetics is the study of_______. A.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B.sppech sounds used by human languages to represent C.the differernces between sounds used in human languages and sounds in nature D.how phonological difference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2./m, n/ are ____. A.fricatives B.dentals C.glides D.nasals 3./w, j/ belong to ____. A.fricatives B. dentals C. glides D. nasal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vowel is the rounded vowel? A.[i:] B.[u:] C.[i] D.[a:] 5.In the field of phonolog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A.stress B.tone C.intonation D.syllable 6.Classification of vowels are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s EXCEPT____. A.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B.the openness of the mouth C.The shape of the lip D.The width of the vowels 7.A sound which is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one word or one shape of a word from another in a given language is a______. A.phoneme B.allophone C.phone D.allomorph 8./p, t, k / are______. A.fricatives B. affricates C. glides D.stops 9./kuku:/ is a bird’s call. The name of such a bird is CUCKOO which is an example of ______. https://www.doczj.com/doc/998598291.html,nguage universals B.onomatopoeia C.teaching grammars D.morphs 10.The vowel [u:] in [fu:d] (food) is a____ vowel.

语言学知识_音系学

音系学 一.音系学(Phonology)的定义: 音系学主要有以下两个任务:其一,发现某一特定语言中出现的所有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其二,找出语音是如何组织起来表达意义的。 二.音素(Phone)、音位(Phoneme)和音位变体(Allophone): 音素(Phone):一个语音单元或音段。 音位(Phoneme):一个具有区别性价值的单位,是一组语音特征的抽象集合体。 音位变体(Allophone):同一个音位在不同语音环境下的实现的方式。 三.音位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Phonemes): 音位对立(phonemic contrast)以及互补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相似的音素之间相联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如果它们是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不区别意义,就处于互补分布状态;如果它们不是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且能够区分意义,就构成了音位对立。 自由变异(free variation): 如果两个音素出现在一个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并不区别意义,换而言之,用一个音素替换另一个音素而不产生一个新词,仅仅产生同一个词的不同读音,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处于自由变异。 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 如果两个单词,除了出现在同一个位置上的一个音以外,其余的都相同,则这两个词就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体。若最小对立体按照相同的条件进一步的扩展,扩展到多对,就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集(minimal set)。例如:hook和book,book和look,look和cook就构成了三对对立体,而这六个词则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集。 四.音系学的一些规则(Some Rules of Phonology): 在音系学中,孤立的音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为了表达意义,音素必须组合在一起,但是也需要符合一定的组合原则。 1)序列原则(Sequential rules):即语音组成词在排列顺序上要受到一定的制约。音位系统规定了哪些音位可以放在词首,哪些可以放在哪些可以相互搭配。 2)同化原则(assimilation rule):一个音通过吸收其相邻音的特点,变得与其相似,这种音系规则叫做同化原则(assimilation rule)。如果后面的音同化了前面的邻音,这种同化叫做逆同化(regressive assimilation);反之,则叫做顺同化(progressive assimilation)。常见的同化有鼻音化(nasalization),齿音化(dentalization)和软腭 化(velarization)。 3)省略原则(deletion rule):有关于在什么条件下某个音被省略掉,即只有拼写形式存在而不发音的音系规则。 五.超音段特征(Suprasegmental Features): 超音段特征主要有音调(tone)、重音(stress)和语调(intonation)。 重音(stress):在产生一个音节过程中所用力的程度。重音分为两种:单词重音和句子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 心特征。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 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 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 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 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 和递归性。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 物体、时间或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 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移位性赋予人 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 的语境中。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所以只有人类才能提问:元语言功能对交际、思考及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语音学和音系学引论》 第二版

《语音学和音系学引论》(第二版) 分章导读 第一章导言 本章是全书的开篇,分为四个小题目:语音学和音系学,理论和分析,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全书的框架。 第一小节介绍本学科的研究范围。作者提出语音学和音系学从两个层面研究人类语音的发生和感知:第一个层面是语音的解剖和生理层面,涉及发音器官及功能、语音、传递语音的声波、听者对语音声波的分析和处理。在这一层面上的研究称为“语音学”,可以细分为语音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听觉(或感知)语音学。在第二个层面上,语音被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具有传达意义的目的,在这一层面上的语音研究称为“音系学”,因此音系学常被看作是与特定语言内部的语音构造有关的。 第二小节论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指出本书旨在介绍一种科学的理论方法,是与会不会发音或会不会模仿截然不同的。普通人通过说话表达意义,从不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哪些器官在做什么样的动作,但语言学家所感兴趣的恰恰是说话者的这些细微的过程和活动,并对此进行分析,对器官的动作和活动如何表达意义作出解释。 第三小节首先讲解语音学和音系学对口语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对英语拼写的指导作用,然后讨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有关英语标准发音(RP)的争论,最后说明语音研究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从事录音、语言描述和语言教学工作的人对语音知识会有一定的兴趣,而从事听力学、语言矫治和言语病理学的人员需要具备坚实的语音学和音系学基础。二十世纪的科技进步为语音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语音研究的成果与生理学、物理学和电子学有了更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语音研究与科学技术结合在语音合成和语音-文本转换方面也有了可喜的进展,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对理论探索的兴趣,使语音学家和音系学家得以更加紧密地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 第四小节叙述本书的框架,指出各章的目的和方法。本书在结构上比较特别,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内容交叉进行。第二、三、六、七、八章明显属于语音学的内容,其余各章属于音系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模糊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界限,使这两个在很长一段时间独立进行研究的学科更加一致起来。 思考题: 1.语音学和音系学在对语音的研究上有哪些异同点? 2.语音学和音系学与我们平时发音的关系是什么? 3.语音学和音系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哪些其他领域? 4.语音学和音系学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讲义-语音学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一)语音的声学(物理)性质 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 语音的声学性质表现在语音四要素上: 1.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频率。 频率与发音体自身的性状有关,男子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女子的声带薄而短,说话声音高 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2.音强。即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语音的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的气流越多,声音就越强。反之,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如?content con?tent 地道[ti51tau55][ti51tau] 3.音长。即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音长在语言中可以具有区分元音的长短。如英语]粤语等。 sheep----- ship 三[sɑ:m]----心[sɑm](广东话) 4.音质。即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音质在所有的语言中都发挥作用,主要是构成不同的音素(元音或辅音)。 一般来说,音质的变化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二是发音方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或活动方式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语音。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肺、支气管和气管。 2.声带、喉头。 3.口腔、咽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不仅具有生理、物理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 首先,音义结合的功能是由社会赋予的。即什么音表什么意义,什么意义由什么声音表示,是由社会决定的。 其次,不同民族或不同方言区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圣才出品】

第12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 12.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The Prague School and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布拉格学派与功能句子观 2. The London School and context of situation 伦敦学派与语境观 3.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4. Bloomfield and American Structuralism 布隆菲尔德与美国结构主义 5. Chomsky and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法 常考考点: 各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特点、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语言普遍性和人类行为关系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Saussure and modern linguistics II. The Prague School 1. Main points and contribution 2.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3.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III. The London School 1. Introduction 2. Malinowski’s theories 3. Firth’s theories 4. Halliday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5. Systemic grammar and Functional grammar (1) Systemic grammar (2) Functional grammar IV. American Structuralism 1. Introduction 2. Thre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V.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1. Introduction 2.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3. Generative Grammar 4.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G Grammar 5. Main features of TG Grammar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期末考试复习专用笔记(老师画的重点-自己整理的)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1. Language is very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2. I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should know. 3.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we need to study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1.2 What is language? 1.3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The features that define our human languages can be called design features which can distinguish human language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1.3.1 Arbitrariness 1.3.2 Duality 1.3.3 Creativity Creativity means that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Recursiveness refers to the rule which can be applied repeatedly without any definite limit. The recursive nature of langu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endless sentences. 1.3.4 Displacement 1.4 Origin of language

语言学第二章讲课讲稿

第二章音系学 1.语言的声音媒介 语言的形式有声音和文字。在这两种媒介中,声音是语言最基本的媒介,是第一性的。这是因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声音媒介早于文字。文字是对声音的记录。在日常交际中,大量信息是通过口头交际来完成的,只有在无法进行口头交际的情况下人们才使用文字形式。除此之外,人们是通过声音媒介来习得自己的母语的。 2. 语音学 2.1什么是语音学 语音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声音媒介,即人类语言中使用的全部语音。 语音学有三个分支:发声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和声学语音学。它们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又互有联系。发声语音学主要研究语言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发音器官发出语音,并对所发出的音进行分类。听觉语音学主要是从受话人的角度来研究语音,即语音是如何被受话人感知和理解的。声学语音学主要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通过对语音声波的研究,声学语音学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最为重要的结论,所说出的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同一个话语,如果从声音的物理特性上去分析,其实它们的声波并不相同,只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太小,是人耳所不能辨别的。如果它们的声波相同,这只是一种巧合。因此,语音的等同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 2.2发音器官 人类的发音器官存在于咽腔、口腔和鼻腔腔内。咽腔内最重要的发音器官是位于喉头的声带,发音时声带在气流的冲击下发生颤动决定了声音的浊音化(voicing)。浊音化是所有元音以及部分辅音,如[b],[g],[m]等所具有的特性。声带不发生颤动所发出的音是清音,如[t],[k],[f]等。声带颤动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口腔中发音器官最多,有舌头、小舌、软腭、硬腭、齿龈隆骨、牙齿和嘴唇。其中舌头是最灵活、最重要的发音器官。发音时,来自肺部的气流在口腔中受到不同的阻碍,从而发出不同的音。 鼻腔和口腔相通。发音时软腭后移关闭鼻腔,气流只能从口腔通过,所发出的音没有鼻音化。但当鼻腔通道打开,允许气流从鼻腔通过,所发出来的音便是鼻音。 2.3音标——宽式和严式标音法 音标是在国际上被广为接受的一套对语音进行标音的标准符号体系。标音分为宽式和严式标音法。宽式标音法是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一个语音的标音方式。严式标音法是一种使用变音符号的标音方式,旨在记录同一个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所发生的细微的变化,如在star 和tar中的/t/的发音就不一样,前者/t/是不送气音,后者/t/是送气音。这些细微区别只有通过严式标音法才能表示。 2.4英语语音的分类 英语中的语音根据气流的受阻情况分为元音和辅音。气流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所发出的音是元音;气流在口腔里受到不同方式的阻碍所发出的音是辅音。 2.4.1英语辅音的分类 根据发音方式,英语的辅音可以分为: 1)爆破音:发爆破音时,气流开始完全受阻,然后突然释放,如[p],[b],[t],[d],[k],[g] 2)摩擦音:发摩擦音时,气流部分受阻,气流从狭窄的通道挤出,产生摩擦,如[f],[v],[s],[z],[ θ],[ T ], [∫], [ V ], [h] 3)塞擦音:发塞擦音时,气流开始完全受阻,然后气流从狭窄通道缓慢释放,并伴有摩擦发生,如:[t∫], [dV ] 4)流音:在发流音时,受阻的气流从舌头与上部(roof of the mouth)形成的通道释放出,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定义

语音学(Phonetics)是对人类语言发音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建立一套描述语音的方法和体系,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理论建构,还可以包括由此带来的应用前景。 语音学phonetics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发音机制,语音特性和在言谈中的变化规律。由于它的研究内容关系到发音动作(生理现象),语声特性(物理现象)以及听感(心理作用),而人类的不同语言集体各有自己的语音特点,因此现代语音学的研究需同时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作为基础。 语音学(phonetics)一词在西方来源于希腊文嗞ων嬜τ忕κσs, 意为声音。早期研究范围比较广泛, 除研究语音特性外还包括语言的读音或拼音学、语音系统学等。在中国传统音韵学研究中有关语音的描写和分类, 也都属于语音学的范畴。但自近代科学的语音学发展以后,分类越来越细,定义也趋于严密,语音学就专指语音本身特点的研究了。 编辑本段研究范围和对象 早期的语音学研究多只为了语言教学的需要以及语言研究的兴趣。近年来由于医疗器械的完善,人们能观测发音器官的动作和功能,就发展了生理语音学。由于声学仪器的发展,从前许多只能耳听的语言现象现在不但可以目测,而且可以用人工来合成,于是有了声学语音学。由于心理测验方法的改善,思维和听觉神经生理的研究日趋进步,言语控制、听觉反馈中的语音规律分析得越来越深入,又产生了感知语音学(或心理语音学),并发展为神经语音学。这是从研究手段来看的 3大分支。最近,由于信息时代的前进和人机对话的需要,孤立研究语音已不能满足要求。因为人类的语言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音的缀合,而是一系列相互依存制约而且多变的音的串连,同时语言又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个人语言习惯,研究语音不能离开

(完整版)戴炜栋《简明语言学教程》配套笔记_自己整理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What is linguistics? 什么是语言学 [A] The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 Process of linguistic study: ① Certain linguistic facts are observed, generalization are formed; ② Hypotheses are formulated; ③ Hypotheses are tested by further observations; ④ A linguistic theory is constructed. [B] 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General linguistics普通语言学: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从整体研究 1.Phonetics: the general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or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How speech sounds are produced and classified) 2.Phonology: is essentiall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s and patterns of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How sounds form systems and function to convey meaning) 3.Morphology: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morphemes are arranged to form words (how morphemes are combined to form words) 4.Syntax: the study of those rules that govern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to form permissible sentences (how morphemes and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5.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abstraction 6.Pragma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of use Soci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 society Psych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 the workings of the mind Applied lingu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s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to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neurological linguistics; mathematical linguistics; mathematical linguistic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 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① Prescriptive vs. Descriptive 规定性与描写性 ②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共时性与历时性(现代英语多研究共时性)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in time;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ime. ③ Speech and writing 言语与文字 Spoken language is primary, not the written ④ Langue and parole 语言和言语 Proposed by Swiss linguists F. de Sausse (sociologic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