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大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厦大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厦大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厦大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教学大纲

绪论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介绍

一、正史中的地理文献

“地理志”系统

《汉书?地理志》——正史第一部地理志

(1)体例

以疆域范围内的政区及其沿革为纲,以人口、山川、物产等为目。

(2)内容

? 首篇:《禹贡》、《周官?职方》

? 正文:政区沿革以及各级行政区划中的户口、山川、古迹、物产等情况

? 附录:“风俗”篇(《域分》、《风俗》)

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百六十。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

上禄,故道,莽曰善治。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平乐道,沮,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莽曰杨德。

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属豫州。户十一万八千四十五,口六十万七千三百八十一。

县六:鲁,伯禽所封。户五万二千。有铁官。卞,泗水西南至方与入沛,过郡三,行五百里,青州川。汶阳,莽曰汶亭。蕃,南梁水西至胡陵入沛渠。驺,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峄山在北。莽曰驺亭。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

正史中的“地理志”系统

(1)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

(“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

除《汉书?地理志》外有十五种:

《续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南齐书?州郡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此外,《清史稿》也有《地理志》

(2)缺编地理志的正史

? 缺编的有八种:《史记》、《三国志》、《南史》、《北史》、《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

? 补充工作:

《隋书?地理志》对北齐、北周、梁、陈政区沿革的追溯,被称为“五代史志”;

清代学者的补志:《补三国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补梁疆域志》《补陈疆域志》等(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河渠书(志)”系统

《史记?河渠书》——开创河渠书体例

(1)体例:以水道为纲,记载其流域的经济与自然地理

(2)内容:主要记载历代水利工程的兴修情况极其利弊

正史中的“河渠书”系统

(1)正史中“河渠书”系统的文献共有五种:《汉书?沟洫志》、《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

此外,《清史稿》也有《河渠志》

(2)《后汉书》至两唐书之间的正史没有河渠志

“食货志”系统

两个源头——《史记?平准书》、《货殖列传》

正史的第一部“食货志”——《汉书? 食货志》

“食货志”系统的经济地理学价值

正史“食货志”的内容涉及特定地域的生产和开发情况,具有一定的经济地理价值。

民族地理和域外地理

民族地理——夷、蛮、戎、狄的列传

(1)《史记》开创为周边民族作列传的体例

相关篇目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

(2)民族列传因为不同朝代而名称有所变化

《魏书》有《蠕蠕传》,新、旧《唐书》有《吐蕃列传》等。

域外地理

(1)《史记》开创为域外国家作列传的体例

相关篇目有:《朝鲜列传》、《大宛列传》

(2)《旧五代史》开始,域外国家列传称为《外国列传》

二、类书和政典中的地理文献

类书中的地理文献

如《艺文类聚》、《玉海》、《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类书中的地理文献都是对前代地理书的汇集,其价值在于对已经佚失的古地理书的保存。

政典中的地理文献

地理文献以“州郡典”、“舆地考”等形式分布在“十通”中

第一部政典——《通典》

唐?杜佑:《通典》——历代典章制度的汇编

其中卷171-184为“州郡典”

“十通”中的地理文献

《通志》卷56”职官略“有“州郡”、卷66”艺文略”有“地理”,《文献通考》卷315-323“與地考”,《续通典》卷107-120“州郡”,《清朝通典》卷90-96“州郡”,《续文献通考》卷229-236“與地考”,《清朝文献通考》卷269-292“與地考” ,《续通志》卷103—109”地理略”,《清朝通志》卷24—31”地理略”

三、地方志

地方志的起源

《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

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

地方志的种类

根据行政区层级而有不同层级的地方志

如“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等

行政区之外的各种专志

如山水志、湖堤志、盐场志、寺观志等

地方志的历史发展及其利用

宋元方志

(1)方志编撰体例的日臻成熟

代表作:“临安三志”(乾道、淳祐、咸淳)、《景定建康志》、《吴郡志》

(2)《宋元方志丛刊》

明代方志

(1)方志的普遍修纂——“今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

如:康海的《武功志》和韩邦靖的《朝邑志》

(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清代方志

(1)地方志修撰的鼎盛时期

(2)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

? 理论:撰成《修志十议》、《方志立三书义》等文和《方志略例》,提出“方志乃一方全史”。? 实践:主修《湖北通志》、《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

历代方志的著录

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及其增订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四、地理文献的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

《山海经》——“开了幻想的一派”

(1)《山经》(《五藏山经》):以东周都城洛阳为中心,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五个部分

(2)《海经》:中国四方有海的原始观念的反映,以神话幻想为主。

(3)《大荒经》:是对《海经》的诠释

《禹贡》——中国沿革地理的第一篇

(1)内容:“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2)《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其他地理文献

(1)《穆天子传》

(2)《周礼?职方》

(3)《尔雅?释地》

(4)《管子》:《地员》篇专论土壤;《度地》篇专论水利;《地图》篇强调地图的重要,阐述地图的基本内容;《地数》篇讲述古代矿物

两汉时期

《史记?河渠书》

《汉书?地理志》

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阳国志》

(1)东晋常璩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2)地域范围:晋代梁、益、宁三州,相当于今天云、贵、川三省和鄂、甘、陕三省部分地区,为《禹贡》梁州之域:“华阳黑水惟梁州。”

(3)时间范围:始于开辟,终于晋永和三年。

(4)内容:

一、沿革地理部分,包括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1-4卷)。

二、以编年体形式叙述历代在四川的割据政权(5-9卷)

三、记载西汉迄东晋初年的“先贤士女”(10-12卷)

《法显传》(《佛国记》)

(1)晋释法显撰

(2)法显西行的经历和见闻

记事以佛教胜迹和佛事为主,同时对各地行程、地理概貌、文化习俗等都有真实而详细的记载。

(3)关于《佛国记》的史地研究

(民国)丁谦:《佛国记地理考证》(载《地学杂志》,1915年,6:12)

《水经注》

(1)北魏郦道元著

(2)关于《水经》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郭璞注,《唐六典》著录汉桑钦著,清代学者考证认为三国时人所撰。

(3)体例与内容

? 开创了以水道为纲,因水证地的撰述体例

注记水道时穷源竟委,详细描述了水道所经各地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

? 对《水经》经文的讹谬之处作了许多匡正。

《洛阳伽蓝记》

(1)北魏?杨衒之撰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

(2)体例和内容

?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五卷: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

? 以记佛寺为纲,通过正文和子注,由伽蓝(正文)旁及附近的官署、里巷、名胜乃至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子注)。“盖都邑之事,尽在是矣。”

佚失的重要地理文献

(1)阚駰《十三州志》

(2)《晋书地道记》

(3)《晋太康三年地记》

(4)六朝地志

隋唐时期

正史地理志

(1)《隋书?地理志》

(2)两《唐书?地理志》

反映的是晚唐区划建置情况

地理总志

(1)《括地志》

唐太宗时魏王李泰主持编修,反映了盛唐贞观时期的区划建置。

(2)《元和郡县志》——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

李吉甫撰,记载了中唐时期的区划建置。

佛教游记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撰。

“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

两宋时期

《太平寰宇记》

(1)乐史撰

(2)“太平”是宋太宗的年号“太平兴国”

(3)编撰体例的突破

增加和丰富了人文地理的内容,表现在“风俗、姓氏、人物、艺文”等项目。《四库全书总目》说:“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乐)史。”

《元丰九域志》

(1)王存撰

(2)“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

(3)内容

记载熙宁、元丰间“九州封域”之官修地理总志

(4)体例

纲要性的地理书

《舆地广记》

(1)宋?欧阳忞撰

(2)编撰风格

着重叙述政区沿革,在叙述政区沿革时结合历史典故(《诗》、《书》、《左传》)

《舆地纪胜》

(1)南宋王象之撰

(2)地域范围:南宋十六路版图

(3)是一部以形胜为主题的地理总志——”诗”、”四六”两个门目的开创

作者自序说要“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于地理志中开创了歌咏地方山水的“诗”

和“四六”两门。

《通鉴地理通释》

(1)南宋?王应麟撰

(2)就《资治通鉴》的地名作一般地理沿革和位置的考释

《诸蕃志》

(1)南宋?赵汝适撰

(2)研究宋代南洋历史地理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文献

元明清时期

官修地理总志《一统志》的出现

(1)《大元大一统志》

? 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

? 以行省为纲,以路和直辖府、州为目,体例上开了明、清一统志的先河。

(2)《大明一统志》

? 明英宗天顺年间敕修。同时敕修的还有《寰宇通志》,后书版毁。

? 体例因袭《元一统志》,取材以天顺间全国行政区划为准,以布政司(行省级)为纲,以府、州为目,下系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土产、人物等二十个门目。

(3)嘉庆《重修一统志》

三次撰修: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五年开始,乾隆八年成书,主修为徐乾学;

第二次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四十九年成书,习惯上称为“续志”,主修为和坤;

第三次是嘉庆二十五年开始,道光二十二年成书,因为书的取材以嘉庆二十五年为下限,因此称嘉庆《重修一统志》,简称“嘉庆一统志”,主修为穆章阿。

西北史地文献

(1)祁韵士:《西陲要略》、《西域释地》

(2)徐松:《西域水道记》

(3)张穆:《蒙古游牧记》

(4)何秋涛:《朔方备乘》

域外文献

(1)《真腊风土记》

元周达观撰。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

(2)《长春真人西游记》、《西使记》——元代两部西行晋谒的游记

(3)《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清?魏源撰

(4)《瀛环志略》

清?徐继畲撰

航海文献

(1)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2)郑和下西洋随行游记

马欢:《瀛涯胜览》

费信:《星槎胜览》

巩珍:《西洋番国志》

(3)《郑和航海图》

(4)航海针经

如张燮的《东西洋考》,其中的“舟师考“分“东洋针路”、“西洋针路”。

无名氏:《两种海道针经》(《顺风相送》、《指南正法》)

《徐霞客游记》

(1)明?徐弘祖撰

(2)体例与内容

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徐霞客旅行中的足迹所至和观察所得

(3)对徐霞客与《游记》的评价

? 钱谦益称徐霞客为“千古奇人”,《游记》为“千古奇书”

? 蔡尚思称徐霞客为“集地理考察大成的徐霞客”

《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1)顾炎武撰。

(2)内容

? 关于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舆地方面的内容称为《肇域志》;

? 关于水利、资源、户口、田赋、兵役等经济、军事关系的部分称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读史方舆纪要》

(1)顾祖禹撰

(2)体例与内容

? “以史为主,以志证之。”是一部将历史与地理糅合在一起的沿革地理学著作。全书贯串着极为强烈的军事地理思想。

? 内容分四个部分:一、历代州域形势,二、分省方舆纪要,三、川渎、四、天文分野

《汉唐地理书钞》

清王谟辑,所辑为汉唐间地理古籍。

十三经--尚书

十三经--尚书

夏书·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知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

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主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斋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古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知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知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知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主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斋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従,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斋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知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古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斋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主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知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古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主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古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主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古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斋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主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知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斋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

米。主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知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古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斋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主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知版式:静远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一、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考古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前(before 500 BC),依靠地层沉积相、考古、孢粉分析;

2.物候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至500年前(500BC—1400AD),根据物候文献(如“人间四月

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考古实物记载;

3.方志资料时期:距今500年以来(since1400),利用地方志。

?5000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仰韶温暖期)

仰韶温暖期中国大地上的动植物景观:

1.东北

以栎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

2.华北

(1)北京西郊、燕山南麓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

(2)渤海湾西北岸的地下埋藏有大量喜温暖湿润的阔叶树种

(3)天津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

3.黄河流域

(1)关中地区的半坡遗址发现了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

(2)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和竹类遗迹

4.长江流域

(1)长江中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喜暖动物遗骸,如孔雀、猕猴、熊猫、亚洲象等

(2)长江下游上海附近地区生长着以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和阔叶—落叶混交林

(3)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犀等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遗骸

5.西部地区

(1)天山北麓的云杉生长线较今为高

(2)西藏高原上湖泊十分发达,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布较今为广,在今天的藏北无人区有细石器的发现

(3)云贵高原元谋遗址中有现今活动于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遗骸

?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1. 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公元前10世纪),气温有所下降

(1)相当于西周早期的河南淅川县下王岗文化遗址中未见喜暖动物遗骸

(2)《竹书纪年》记载了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江两次结冰(前903年和前897年)

2.公元前8~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气候转暖

(1)《春秋》记载,公元前698、前590、前545等年,鲁国的冬天无冰,冰房得不到冰。(2)《左传》、《诗经》经常提到黄河流域的亚热带植物竹子和梅花。

《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3)这种温暖气候持续到公元前1世纪,当时淇水流域和渭水流域都有大片竹林存在:

●历史事件: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黄河在瓠子口决口,砍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为容器以盛石子来堵塞黄河的决口。(《史记?河渠书》)

●文献: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3.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到公元8、9世纪(相当于汉晋、南北朝时期),寒冷气候笼罩中国大地(1)公元之初的东汉,首都洛阳在晚春还降雪,冻死了很多人

(2)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率十万大军到长江边的广陵故城,准备伐吴,因运河结冰,战船不能入江而罢。(《魏志?文帝纪》)

(3)成书于6世纪的农书《齐民要术》所记载的黄河流域(今河南、山东一带)的物候现象与现今的北京地区相似

4. 8~9世纪的温暖期(相当于唐朝)

(1)七世纪中期开始转暖,公元650、66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

(2)八世纪初,皇宫里能够种植梅花。唐玄宗(712—756年)时,妃子江采苹因所居之处种满梅花而被称为“梅妃”

(3)八、九世纪时,诗人经常吟咏到长安的梅和柑橘

5. 10~12世纪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相当于北宋和南宋时期)

(1)华北

1170年,范成大被派遣到金朝,他在重阳节(相当于阳历10月20日)到北京,当时西山已经遍地皆雪:“至是适以重阳,……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

(2)黄河流域

●因北面的太行山阻挡了北来冷空气,今河南博爱一带气温较高,以产竹著名,唐初在此设有

司竹监,北宋初撤废了司竹监;

●苏轼和王安石等人的诗作中都有提及关中和华北无梅的事实。

苏轼咏杏花诗:“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

王安石咏红梅诗:“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

(3)长江流域

●公元1111年第一次记载太湖全面结冰,且坚实可以通车。(元?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上)●1153~1155年,金朝使臣到杭州时,苏州一带的运河冬天常常封冻,船夫不得不备铁锤破冰

开路。

(4)闽江流域

1110年和1178年,福州的荔枝两次全部冻死。

(5)四川盆地

荔枝的分布不断南移:从唐初的成都(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到北宋时的眉山(成都南60公里,苏轼和苏辙的诗里有说明),南宋时已经退至长江以南宜宾、泸州一带(陆游和范成大入蜀期间对于荔枝的分布有记载)。

6. 13世纪的短暂回暖(相当于南宋后期至元朝初期)

(1)南宋都城杭州在13世纪最初20年内有好几年冬季无冰雪

(2)元初在河内和西安又恢复了管理竹园的竹监司

7. 14世纪至19世纪末的气候寒冷期(相当于明清时期)

(1)14世纪初,中国气候转入寒冷期

1309年,江南运河封冻。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橘尽冻死

(2)15世纪以后气候转寒加剧。1500~1900年是一次世界性气候寒冷时期,即所谓的小冰期

小冰期中,中国气候于17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低点。

●当时柑橘冻死的南界东部沿海大致在29 oN,西部湖南境内大致在27oN左右,与今天实际种

植界限相比,东部偏南3个纬度,西部偏南6个纬度。可以推测当时在这个界线上的极端低温比现今要低5oC~7oC。

●从明末谈迁《北游录》所记载的物候资料来看,当时北京冬季较今低2oC。

●根据地方志的统计资料,1650~1700年的50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

冰三次。

二、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中国的天然植被景观森林与草原荒漠的分界线是:北起大兴安岭北端,东南沿嫩江折向西南,经冀北、晋北、陕北、川北至西藏东南一线。此线以南为古代主要森林地带,以北是草原、荒漠地带。

?森林地带

森林地带自北向南可以分为四种林区:

1.寒温带、温带林区

分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18、19世纪的文献记载这里“林薮深密”。今天本区还是中国主要森林区之一。

2.暖温带林区

分布:华北地区,东至辽东丘陵、西至渭河平原、南至豫中和豫西山地、东至山东丘陵。(1)辽东丘陵:孢粉分析反映出全新世中期这里的森林以阔叶树为主,到了晚期,气温下降,变成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范围缩小,草本植物面积扩大,目前该地区的植被即是这种情况。(2)燕山山地的天然森林直至辽金元时代仍有大量林木可采。

(3)华北平原在全新世也普遍分布着森林、草原和沼泽,大量鹿、水牛、象、竹鼠等动物活动其间。

(4)《诗经》、《山海经》等先秦文献的记载,现今的陕北、陇东、汾河下游的霍山、中条山都有茂密的森林,太行山南段更是“高林秀木,翘楚竟茂”。

3.亚热带林区

分布:华中、西南,包括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江南丘陵、闽浙山地及长江

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中部及北部、南岭山地、两广丘陵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1)孢粉分析和考古研究表明,5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有亚热带森林及沼泽,浙东会稽山地和四明山地有一片被称为“南林”的原始森林。

(2)秦岭山地在3000年前存在大片原始森林,周人的祖先就经常渡过渭河到南山(秦岭)一带取用木材。(《史记?周本纪》)直至唐代,终南山一带仍多森林。

(3)《汉书?地理志》记载巴蜀有“山林竹木”之饶,《盐铁论》记载“蜀陇有名材之林”。

4.热带林区

分布:华南、滇南、藏南,包括闽南、台湾、两广丘陵的中南部、海南及云贵高原南部。(1)开发较晚,直至宋代这一带仍然是“山林翳密”(《宋史?地理志》)。

(2)广西山地和滇南在明清时还是“草木畅茂”、“榛莽蔽翳”的“树海”。(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草原、荒漠地带

1.草原地带

包括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中北部,表现为草原、森林景观。

●大兴安岭南段

“桦木生长成林”。(《魏书?礼志》)

●呼伦贝尔草原

汉墓中棺木全部用桦木和松木制成,许多随葬器物也都是桦木和松木及桦树皮制品。

●鄂尔多斯高原

更新世晚期,这里是一个有草原和森林的环境。直至汉代,阴山山脉一带还是“草木茂盛,多禽兽”。(《史记?匈奴列传》)北齐《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生动地描述了蒙古草原的自然景观。

2.荒漠地带

包括内蒙古西部、宁夏、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地,荒漠景观表现为植被稀少,个别地区分布有森林、草甸:

●祁连山地,北魏时“榆木成林”。(《水经?河水注》)

●河西走廊在汉代时水草丰美,“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

●天山、阿尔泰山为森林覆盖区。西汉时天山北坡“山多松樠”,19世纪末仍然“遍生松树”;阿

尔泰山地(金山)“松桧参天,花草弥谷”。

?植被变迁

全新世以来,随着人类的活动,天然植被的分布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变化总趋势是天然植被不断被栽培植被和次生植被所代替。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有:

1.华北平原

植被变迁原因:

●开发较早

这意味着天然植被很早开始被破坏。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森林和草原不断退化。

●战争频仍

历史上该地区为战争发生最频繁之地,于是和平时期的过度垦殖和战争时期的大规模焚毁交替出现,使华北平原成为历史时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最大最频繁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干扰最严重的地区。

(1)战国时期,河南中部地区已“无长木”;泗水流域已“无林泽之饶”。(《战国策?宋策》、《史记?货殖列传》)今天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在公元前2世纪时已缺乏薪柴,(《史记?河渠书》)

(2)十六国北朝时期,长期战乱,人口流徙,大片农田荒芜,转变成次生草地和灌木丛,不少农田变成了少数民族的牧场和猎场。

(3)隋唐统一时期,农业发展,大片栽培植被又替代了次生草地和灌木丛。

(4)宋金之际,战火再次笼罩华北平原,河淮之间,荆棘满地,加上黄河泛滥,沙地和盐碱地比比皆是,已无良好植被可言。

2.黄河中游地区

(1)渭河平原、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已进入农业社会,天然植被很早就遭到破坏,代之以栽培植被。战国以前森林和草原分布仍相当广泛。

(2)秦汉时期,大量移民迁入,在该区设置郡县,发展垦殖,以至于农牧分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套及其以南地区因农业发达而被誉为“新秦中”,大片森林、草原为栽培植被所替代。

(3)东汉以后,游牧民族入居,农牧界线南移,次生草原和灌木丛替代了栽培植被,但因气候转寒、变干,无法恢复到秦汉以前的植被状况。

(4)隋唐时期,农牧界线再度北移到阴山一线,过度开垦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

(5)北宋初营建开封宫室,大肆开采渭河上游森林。金代继续开采河东、陕西、陇东的木材营建汴京。宋、金、西夏间长期战争,陕北、陇东一带维修军事堡寨,廓清视野,又大肆砍伐残存的森林。

(6)明代长城的修筑继续进行廓清视野的砍伐,植被破坏后,沙地不断扩大。

3.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

植被变迁原因:

●农业开发较早

太行山中段东麓是华夏族发祥地之一。

●靠近政权中心

森林被用于营建都城和宅第。

●战乱、灾荒时,河北平原上的饥民多入山为生,滥砍滥伐。

●黄土土质疏松,原始植被被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次生植被的生长也受到影响。

(1)商代开始,许多政权的都城建在太行山东麓,宫室营建均取材于此。

(2)北魏时,“京洛材木,尽出西河”,(《周书?王熊传》)“西河”指今晋北以离石为中心的地区。

(3)隋唐都长安,“因近山无巨木,求之胜、岚间。”

(4)北宋营建开封,也采用山西高原岚、石(治离石)、汾阳之柏。(据《梦溪笔谈》记载,太行山区的森林至北宋时已半为童山)

(5)明代建都北京,城内官民竟起宅第,大同、宣化一带的大树尽被砍伐运往京师,从偏关至山海关原有一条绵延数千里的“林山茂密”的森林带,至弘治年间被采伐殆尽。

4.鄂、豫、川、陕交界地区

植被变迁原因:移民迁入。

(1)鄂西山地和秦巴山地,原为亚热带林区,一直到明初这里的植被覆盖仍然良好,秦岭山区称“南山老林”,大巴山区称“巴山老林”。

(2)明宣德以后,大批流民(史称为“棚民”)进入山区,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老林邃谷,无土不垦。”

(3)19世纪,除了少数地区如神农架、镇坪、淅川等处尚有较多的森林和竹林外,荒山秃岭到处可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中国历史政区地理

一、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夏

根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夏的活动范围大致有四个中心区域

(1)以嵩山为中心的颍河上游

(2)伊、洛河流域

(3)古济水上游

(4)晋西南涑水流域

夏朝的势力所及

(1)东至黄河下游地区(豫东、鲁西),东南近淮泗

(2)南至江汉北

?商

从商代遗址的分布来看,商朝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今河南中、北部,河北西南部和山东西部。 晚期势力扩展,东北至辽宁,南至江淮,西至陇、蜀。

?周

西周初所分封的诸侯国大致分布在北至燕山山脉、南至长江、西至渭水流域、东至于海这一范围。

战国后期,处于边境地区的诸侯国疆域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所反映的大致上就是战国时的疆域。

(1)燕昭王击退东胡,却地千余里,置五郡,东与朝鲜分界;

(2)赵武灵王击败林胡、楼烦,疆域扩展至河套以北阴山一带;

(3)秦昭襄王灭义渠戎,疆域扩展至泾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秦惠王灭蜀,四川盆地归入版图;(4)楚国南疆越过洞庭湖,置巫郡、黔中郡;东南灭越,据有今浙东一带。

?秦

“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旁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东南:平楚江南地,置会稽郡;并闽越和东瓯,置闽中郡;

(2)南逾南岭,置桂林、南海、象郡;

(3)北击匈奴,拓地至阴山,置九原郡;

(4)西南:开五尺道,势力伸入云贵高原

?西汉

汉初疆域内缩

(1)匈奴夺回河南地

(2)东瓯、闽越独立,闽中郡废

(3)赵佗割据岭南

(4)放弃五尺道,不再控制云贵高原,黔中郡亦废

汉武帝开拓疆土

(1)西部疆域到达了河西走廊的尽头,置河西四郡。

(2)北部恢复了秦始皇时的形势,并进一步将匈奴驱逐至漠北,于是“漠南无王廷”,置朔方、五原二郡。

(3)东北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4)南部平定南越,置南海等八郡,于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郡县扩展到今越南中部和海南岛。

(5)开西南夷,置犍为等七郡,郡县设置到今云南中部。

汉武帝以后疆域的变化

(1)西部疆域进一步扩展,置西域都护。

(2)南方十郡省为七郡,海南岛弃守。

汉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郡,并属珠崖;汉元帝初元三年罢珠崖郡。

(3)东北四郡变成两郡

(4)西南七郡变成五郡

?东汉

疆域不断内缩,直至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1 )朝鲜半岛东半部弃守

(2 )西域都护府撤销,西部疆域不过玉门关

(3 )西南疆界有所扩展,置永昌郡

?隋

疆域的拓展在于:

(1 )海南三郡的建置:

610 年在海南岛设朱崖、儋耳、临振三郡,海南岛重新归入版图。

(2 )西北五郡的建置:

609 年击败吐谷浑,于河湟地区设置四郡:西海、河源、鄯善、且末;次年置伊吾郡。《旧唐书?地理志》:“东、南皆际大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极盛也。”

?唐

羁縻区与正式政区的划分:羁縻地区极为广大,直辖版图小于西汉

“以蛮治蛮”的羁縻统治——对边境民族地区的怀柔安抚政策

(1)北方:630年灭东突厥,漠南入版图;646年灭薛延陀,漠北入版图,设安北都护府。682年突厥复国,唐朝势力退出漠北。

(2)西北:630年置西伊州(伊州);640年置西州及安西都护府,同时置庭州;649年置安西四镇;658年平西突厥,设昆陵、濛池二都护府(702年分属北庭都护府);

(3)东北: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丽,设安东都护府,治平壤,管辖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

(3)西方和西南:吐谷浑复国。635年平吐谷浑和党项,于大小金川一带设置郡县,边界线推至黄河河曲。此后,与吐蕃起战端,安史之乱后,青海、河西、陇右相继为吐蕃所据。(4)南方:679年置安南都护府,治宋平。

正式疆域的最大范围

一般认为唐朝正式统治的最大范围是:北至阴山以北六百里,西至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青海河曲地区、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南至今贵州东北部、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东北至辽河流域。

《旧唐书?地理志》:“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逾阴山。”

唐后期周边民族政权的兴起

(1)北方:回鹘

(2)东北:契丹

(3)西方:吐蕃

(4)西南:南诏大理国

?元

中国历史上开拓最大疆域的王朝:

(1)西藏和云南第一次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2)北部疆域拥有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以东的全部亚洲大陆

(3)南及南海,于澎湖设置巡检司

?明

由于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疆域不断缩小:

(1)英宗正统以后,北界和西界退至明长城一线,嘉峪关之外已非明朝所有

(2)神宗万历以后,东北山海关外为新兴的建州女真所建立的后金所占

?清

历史上的中国范围达到了空前统一:

(1)东北与沙皇俄国勘定了边界,以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为界

(2)台湾和新疆第一次成为中央政权管辖的领土

二、中国历代政区的演变

?传说中的行政区划

《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州制——战国时代一种理想的行政区划

一、尧“十二州”

见于《尚书?尧典》

二、禹“九州”

见于《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等先秦文献。

《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三、邹衍“大九州”说

邹衍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同样的州共有九个,都是“裨海”(小海)环绕,称为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也有九个,即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

“畿服”制

一、最早见于《国语?周语》所说的“五服”:“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

蛮要服,戎狄荒服。”

二、《禹贡》承袭此说:“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

五百里荒服。”

三、《逸周书》还有“九服”(《职方》)和“三服”(《王会》)之说

?秦

早期关于“郡”、“县”的记载

一、春秋时的置县记载

(1)楚文王攻灭申、息后,“实县申、息”(《左传》哀公十七年);

(2)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二、郡的设置最早见于春秋后期

(1)春秋后期,郡皆设于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左传》记载赵鞅的誓师词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哀公二年)

(2)战国时期,郡多置于边区,出于巩固国防的需要。

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

一、秦郡数

(1)初并天下时的36郡

(2)秦末近50郡

二、郡县制的政区层级

(1)郡县制为二级行政制度,郡下设县,与县同级的政区还有道,一般设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县有蛮夷曰道”。(《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索引》)

(2)县以下的基层政区有乡、亭

三、行政长官

(1)郡的长官是郡守,有三个副职:主管文书的郡丞、主管监察的郡监以及主管军事的郡尉(2)县的长官叫县令或者县长,(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不满万户的称长)两个副职:主管文书的县丞和主管军事的县尉

?汉

西汉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的郡国数为103

二、政区层级

(1)西汉:

郡(国)县(邑、道、侯国)

(2)东汉:

郡(国、属国都尉)县(邑、道、侯国、公国)

三、特殊政区制度

(1)属国(管理少数民族):如辽东属国、张掖属国。长官为属国都尉。东汉时,属国都尉权力扩大,“治郡比民”,成为郡级政区。

(2)都护府(军政合一):如宣帝时所置西域都护府。东汉曾两度复置。

四、行政长官

(1)郡级长官

●景帝时郡守改名为太守,郡尉改名为都尉。

●诸侯国官吏的设置如同中央朝廷,侯国的相(治民事)和中尉(管军事)分别相当于郡的太

守和都尉。

●东汉时,内地郡省都尉,军事由太守兼管。

(2)县级长官:县置令长,仍因秦制。邑、道的官制和县一样。侯国设相。

西汉的十三刺史部与东汉的州制

一、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和司隶校尉部

(1)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

(2)征和四年置司隶校尉部

(京畿七郡:三辅、三河、弘农郡)

(3)刺史职能:巡视吏治,“位卑权重”,向丞相奏事。

二、东汉十三州以及州的政区化趋势

(1)东汉初的十三州

省朔方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

(2)州的政区化

●加重刺史职权,由监察吏治扩大为黜陟官员

●有了固定驻地(治所见《续汉书·郡国志》)

●东汉末年,改部分刺史为州牧,州牧内亲民事,外领兵马,成为事实上的地方长官。

?三国

政区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末的州制被各国保留并固定了下来

一、东汉末的14州

汉献帝兴平元年,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

二、三国领州

(1)曹魏据黄河流域,有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荆、扬十二州。灭蜀后,分益州置梁州。

(2)孙吴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有荆、扬、交、广四州。

(3)蜀汉据四川及汉中盆地,有益州一州。

三、三国末计有16州

特殊政区制度

一、蜀国有庲降都督,与州同级,统辖南中少数民族地区

二、曹魏、孙吴有为军事服务的屯田区,如典农校尉(与郡同级)、典农都尉(与县同级)、

屯田都尉

三、遥领与虚封——一种象征性的统治

“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而别于国内他处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也。虚封者,则仅有封爵而无实土之谓也。”(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西晋

政区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州制逐步完备,取消了三国时的屯田制以及农官。

一、西晋对州制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对州级政区的划小

(1)西晋初的19州

司马氏代魏时为14州,又置秦州、宁州、平州,为17州。平吴得交、广二州,计19州。(2)西晋末的21州

●惠帝元康年间分荆、扬二州置江州

●怀帝永嘉年间分荆、广二州置湘州

?东晋南北朝

政区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行政区划的混乱

一、滥置州郡

(1)“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北齐书·文宣帝纪》)

(2)双头州郡、双头郡县

二、侨州郡县

(1)十六国北朝的侨置

(2)东晋南朝的侨置与土断

特殊政区制度

一、南朝的左郡左县、僚郡狸郡——置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二、北朝的道——置于重要的军事区

行政长官

东晋南迁以后,京畿地区由西晋的河南尹改为丹阳尹

?隋

政区层级——州(郡)县两级制

一、隋文帝开皇三年废郡,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度

于道设行台尚书省,使道由临时性的军事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实际上相当于州原来的职能(虚三级制)

二、隋炀帝大业三年废州改郡,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度

仿照汉制,在郡上设州,作为监察区

对统县政区作了调整,精简了南北朝时期滥置的州、郡

县的基本数字无大变化

?唐

政区层级——从虚三级制到实三级制

一、虚三级制——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

(1)贞观元年,“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

(2)“江山阔远,奉使者艰难”,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将天下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

二、实三级制——唐末节度使与道融为一体,割据一方

唐末四十七道。随着节度使权限的扩大,道(镇、方镇、节镇、藩镇)成为州(府)之上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区域。

三、统县政区的变化

(1)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恢复了州县制。

(2)府的创制

军事区与行政区的错杂

一、六都护府的设置

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属关内道,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属陇右道,安东都护府属河北道,安南都护府属岭南道。

二、都督府与节度使

州上另有都督府的设置,与道相错杂。都督府的建置具有军事性质,但兼理民政。

都督因为所辖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而被朝廷加号“使持节”,这种被加号的都督称为节度使。

三、节度使与道

(1)唐玄宗在边境沿线设置的十个节度使

(2)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设置从边境扩展到内地,并与道融为一体,道成为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区,形成唐末割据一方的四十七道。

府的设置

一、与州同级,强调某些州的地位不同于他州

——五都所在的州以及其他皇帝驻跸过的州

二、唐代十府——开了后来府制的先河

(1)五都所在的州升为府

长安所在的雍州升为京兆府、东都洛阳所在的洛州升为河南府、北都太原所在的并州为太原府、西都凤翔所在的岐州为凤翔府、南京江陵所在的荆州为江陵府。

(2)皇帝驻跸过的州升为府

蒲州升为河中府、华州升为兴德府、陕州升为兴唐府、益州升为成都府、梁州升为兴元府。 州县等级的划分

(1)州的等级:

根据地位分为:四辅(华、同、岐、蒲)、六雄、十望、十紧

根据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三等

(2)县的等级:

根据地位分为:赤县(京都所理)、畿县(京都所统)、望、紧

根据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三等

特殊政区制度

一、羁縻都督府、州、县

(1)置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性质。

(2)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中央不征收赋税。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简述题 1.简述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 参考答案: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或观点。首先,公共管理学可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框架中来加以研究,在西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学科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和经济学途径。其次,可以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由此形成的研究途径更是多种多样。研究途径、方法的不同,导致对公共管理过程做出不同的描述或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途径(包括传统的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 2.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即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公共管理则是通过具体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且,虽然两者运行过程的最终表现不同,即公共政策过程的运行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完善,而公共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交换,但两者都有一个由确认问题到制定方案,最后实施和评估的相同的实施过程。 具体联系表现如下: (1)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 (2)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3)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 (4)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 3.简述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 参考答案:公共治理理论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的结果,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内容包括:第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第四,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4.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责任并不简单;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5.简述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中国历史地理大题通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趋势: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人类,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进而灭绝动物本身。 6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膨胀都会相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54 总学分:3 开课学期:第3学期 适用专业:历史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的变化;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了解历史行政区划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关系,历史上的人文活动于今天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上气候变迁、森林植被的变迁、河流水文的变迁沙漠变迁等等诸多方面,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历史上疆域变迁、行政区划的变迁,深刻理解当今国际政治与国家关系,中国当代行政区的由来等等;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等等。 2、能力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上人类活动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

3、素质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人类在历史上活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等。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导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历史地理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理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 【教学主要内容】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近一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东财1109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教学目的: 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历史文献方面的基础知识; ②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和选文。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54个课时(一学期,周3课时) (五)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展示图书,多作阅读、检索、翻译等练习。 3、课上增加学生发言、参与讨论的机会,应占总课时数的20%以上。 二、课程内容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八章纪传史的大量编修 教学要点: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史籍编修概况、对后世的影响。唐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牛弘传》、《刘毅传》、五代、宋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通志总序》、元修纪传史举要及选文《王安石传》。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1.1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1) 1.2 唐修纪传史举要(4) 1.3 五代、宋修纪传史举要(3) 1.4元修纪传史举要(2) 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 教学要点: 《资治通鉴》介绍及选文、《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资治通鉴》介绍(1) 1.2 选文《魏孝文帝迁都》(2) 1.3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1)

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教学要点: 政书体的概念及发展源流,《通典》及续编、《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会要体概念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介绍,选文《文献通考总序》、《朱敬则请择史官》。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典》及续编介绍、选文(2) 1.2 《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选文(2) 1.3 《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其他会要介绍、选文(2)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教学要点: 纪事本末体的概念,纪事本末体的发展过程,代表性著作,优缺点,纪事本末体的续编和仿作,选文。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鉴纪事本末》及续编和仿作(2) 1.2 选文《杨氏之宠》(1) 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名著 教学要点: 方志地理书的发展源流,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的体例特征和编修状况。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元和郡县图志》介绍(2) 1.2 《太平寰宇记》介绍唐(1) 1.3 《元丰九域志》介绍(1) 第十三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史通》的产生 教学要点: 史学评论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史通》的内容及影响,选文《二体》、《曲笔》。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史学评论及《史通》介绍(1) 1.2 选文《二体》、《曲笔》(2) 第四编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十四章纪传史的续修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吉大19春学期《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西蒙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正确答案:A 2.政府的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全部公共收支项目,以反映以政府为主体的全部财政活动,允许在政府预算规定范围之外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我们将这称为( )。 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正确答案:C 3.侧重于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如政府行政机构的增减、合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扩展与缩小,行政人员的补充与精简等,这样的公共组织变革属于( )。 A.内涵型的组织变革 B.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C.外延型的组织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正确答案:C 4.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正确答案:B 5.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形式,称为( )。 A.基数预算 B.单位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正确答案:D 6.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实施阶段 B.总结阶段 C.协调阶段 D.准备阶段 正确答案:D 7.所谓( )(简称DSS )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A.战略开发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参谋智囊系统 D.战略管理系统 正确答案:B 8.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正确答案:A 9.从学术渊源上讲,公共管理学是在( )基础上,融合了与之相关的多学科理论发展成的。 A.现代经济学 B.公共行政学 C.管理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B 10.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 )。 A.政府上网 B.政府信息公开 C.政府信息化 D.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B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历史地理学研究综述2000年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华林甫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出版论文集),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 I 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公共管理学(2014版)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理论上的假设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在公共物品领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帕累托最优,即市场失灵就是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3.非政府公共组织 国外有称之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是指承担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除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所有公共组织,主要类型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自治组织。 4.电子政府 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府的精髓在于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构建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政府服务体。 二、简述题 1.公共管理部门存在的原因。 公共管理部门是在社会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存在的意义有:(1)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客观需求。公共管理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也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公共部门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在现代国家,社会自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组织的职能社会化进程以及非正式的公共组织的发达程度。 2.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关系。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者或公共组织影响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能力。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公共责任是伴随公共权力产生和存在的,在赋予公共权力时,实际上对公共权力的作用目标、作用范围、作用方式、作用内容都有较具体的规定,这就是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公共责任。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相对应,即拥有多大的权力必须相应课以多大的责任。公共管理者应该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公共责任,否则将失去公共权力或受到相应的处罚。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