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几何光学

高中物理几何光学

高中物理几何光学
高中物理几何光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几何光学

【知识概要】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

1.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i 叫做__________;反射光线和法线

的夹角i ‘叫做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r 叫做

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______和入射光线_________、界

的法线______在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i=i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

逆的。

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________跟入射光线_________和界面的法线______在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量,(sini/sinr=n ,n 是比例常数)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折射率:光从__________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叫

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符号: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 之比,表达式:______________.(介质n 越大,光传播速度越小)。

(1)真空中的折射率n=1(空气中一般视为真空),其他介质的折射率n>1。

(2)当光从介质1射入介质2时,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 介质1的折射率为1n ,介质2的折射率

为2n ,则=r i sin sin _____=______ 。当i>r 时,_____ ,当i

折射角越小。

例1、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入射角40°,在界面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

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 .小于40° B.在40°与50°之间

C .大于140° D.在100°与140°之间

例2、如图所示为光由玻璃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直线AB 与CD 垂直,其中一条是法线.入射光线

与CD 的夹角为α,折射光线与CD 的夹角为β,α>(α+β≠900),则该玻璃的折射率n 等于( ) A.βαsin sin B.α

βsin sin C.

βαcos cos D.αβcos cos 例3、一储油圆桶,底面直径为12cm ,桶高为16cm ,当桶内无油时,人眼在桶侧上方某处观察,

所见桶侧的深度为9cm ,当桶内盛满油时,人眼恰能看到桶侧的最低点。求:

(1)油的折射率。

(2)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E F G H M

N E1 F1

G1

H1

二、全反射

1. 光密介质:两种介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两种介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疏介质.

2.全反射:当光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___。当

____________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此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入

射光全部反回原来的媒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大于或等于___________,即_________。

3.临界角:

(1)、定义:光从_____________射向____________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时的________,叫做临界角。用字母C表示。临界角是指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发生全反射形象时

的最小入射角,是发生全反射的临界状态。

(2)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i

若入射角i≥C,则发生全反射形象.

(3)应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例2、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

?

=

∠60

,

90abc

bac。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虑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例3、右图是一个

4

1

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

GG

1

、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

3

5

=

n,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A.不能从圆弧NF1射出

B.只能从圆弧NG1射出

C.能从圆弧G1H1射出

D.能从圆弧H1M射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单元检测附答案(3)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单元检测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 、b 两束单色光.则 A .玻璃对a 、b 光的折射率满足n a >n b B .a 、b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满足v a >v b C .逐渐增大入射角,a 光将先消失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时,相邻亮条纹间距离a 光大于b 光 2.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截面平行于底面,制成“道威棱镜”,可以减小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从M 点发出一束平行于底边CD 的单色光从AC 边射入,已知折射角γ=30°,则 A .光在玻璃中的频率比空气中的频率大 B .玻璃的折射率6n C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 D .CD 边不会有光线射出 3.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4.半径为R 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 ,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AOB =60°,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 =3,则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 点的距离为( ) A . 3 R B . 2 R C . 2R D .R

5.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 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6.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同时从空气中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进入玻璃砖中后形成复合光束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能量较大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在相同的条件下,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D.a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7.如图所示,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与N平行,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 ①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即发生反射。 ②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③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④由于M与N平行,光只要通过M,则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 D.②④ 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 B.

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测试题(含详细解析)

几何光学测试题 1、如图(a )所示,一细长的圆柱形均匀玻璃棒,其一个端面是平面(垂直于轴线),另一个端面是球面,球心位于轴线上.现有一很细的光束沿平行于轴线方向且很靠近轴线人射.当光从平端面射人棒内时,光线从另一端面射出后与轴线的交点到球面的距离为a ;当光线从球形端面射人棒内时,光线在棒内与轴线的交点到球面的距离为b .试近似地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 2、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半径为R 的黑球,距球心为2R 处有一点光源S ,球心O 和光源S 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 最大为多少? 3、如图1中,三棱镜的顶角α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 30.0cm f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 1和 L 2.若在L 1的前焦面上距主光轴下方14.3cm y =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 ,已知其像S '与S 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试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 4、如图(a )所示,两平面镜A 和B 的镜面分别与纸面垂直,两镜面的交线过图中的O 点,两镜面间夹角为 ?=15α,今自A 镜面上的C 点处沿与A 镜面夹角?=30β的方向在纸面内射出一条光线,此光线在两镜面经 多次反射后而不再与镜面相遇。设两镜面足够大,1=CO m 。试求: (1)上述光线的多次反射中,最后一次反射是发生在哪块镜面上? (2)光线自C 点出发至最后一次反射,共经历多长的时间? 5、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H ,厚3.0 cm ,折射率 1.5n =。在其下表面下2.0 cm 处有一小物S ;在玻璃扳上方有一薄凸透镜L ,其焦距30cm f =,透镜的主轴与玻璃板面垂直;S 位于透镜的主轴上,如图(a )所示。若透镜上方的观察者顺着主轴方向观察到S 的像就在S 处,问透镜与玻璃板上表面的距离为多少? 6、望远镜的物镜直径D =250cm ,其焦距f =160m 。要用此望远镜对相距L =320km ,直径d =2m 的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照片,试问:(1)照像底片应该放在距焦点多远的位置上?(2)人造卫星的像的大小是多少? α β O A B 图(a) C D 图(a ) 2R S r R O 图1 S f α F y 2 L 1 L S ' n ? 图(a )

中学生物理竞赛系列练习试题几何光学

中学生物理竞赛系列练习题 第十章 几何光学 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曲率半径为12cm 的凹面镜的顶点左方4cm 处,求相的位置及横向放大率,并作出光路图。 d = 30cm ,求物体PQ 的像P ′Q ′与PQ 之间的距离d 2 。 答案:d 2 = 10cm 3、有一凹面镜,球心为C ,内盛透明液体,已知C 至液面的高度CE = 40.0cm ,主轴CO 上有一物体A 。当物离液面的高度AE = 30.0cm 时,A 的实像和物恰好处于同一高度。实验时光圈直径很小,可以保证近轴光线成像。试求该透明液体的折射率n 。 解法一:第一次,折射 v 1 = n ·AE = 30n 第二次,反射 u 2 = 30n + OE f = 2 OE 40+ v 2 = OE 40n 60)OE n 30)(OE 40(+-++ 第三次,折射 u 3 = v 2 - OE = OE 40n 60OE 80nOE 30n 1200+-+- v 3 = n u 3 = 30 即 180n 2 +(6OE - 240)n - 8OE = 0 得 n 1 = 3 4 ,n 2 = -30 OE (舍去) 解法二:据光路图(水中反射线应指向C )。再根据题意“近轴光线”,可以近似处理 sini ≈ tgi ,易得结论。n = r sin i sin ≈tgr tgi = AE CE

答案:n =1.33 。 4、内径为r 、外径为R(R>r)的玻璃管内装满了发光的液体。液体在伦 琴射线的照射下发绿光,玻璃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 1,液体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 2 。 从旁边看玻璃管,玻璃管的厚度象是零,那么r/R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当n 1≤n 2 时, R r≥ 1 n 1;当n 1 ≥n 2 时, R r≥ 2 n 1 5、凸透镜焦距为10cm ,凹透镜焦距为4cm ,两透镜相距12cm共主轴放置。已知物在凸透镜左方20cm处,计算像的位置及横向放大率,并作出光路图。 答案:凹透镜左方8cm处;横向放大率为1(望远镜?)光路图如下—— 6、在折射率为5/3的透明液体中,有一会聚透镜L ,它在液体中的焦距为7cm ,主轴竖直。另有一遮光板紧贴镜面,板上有小孔P可以透光,P离透镜的光心6cm 。若在透镜下方主轴上放一点光源,试问:点光源置于何处才能有光线经P孔射至液面并进入空气中? 提示:先寻求液体的临界角C = 36.87°, 可得两种成像可能——a、虚像S′,v 1 = - 8.0cm b、实像S″,v 2 = 8.0cm 它们对应的物距范围即为所求… 答案:距透镜56cm到3.7cm之间(不包 括边界值)。 7、一显微镜的物镜焦距为1cm ,目镜焦距为4cm ,两者相距16cm 。如果观察者的明视距离为24cm ,观察物应放在物镜前多远?如果物长0.5mm ,最后的像长应为多少? 答案:1.09cm ;4.05cm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n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 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入射角为θ. 1 2 AP AD =,则( ) A.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arcsin 1 2 n B.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arcsin 5 n C.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arcsin 1 2 n<θ≤arcsin21 n- D.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arcsin 25 5 n<θ≤arcsin21 n-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B.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 C.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 D.泊松亮斑的形成 3.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截面平行于底面,制成“道威棱镜”,可以减小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从M点发出一束平行于底边CD的单色光从AC边射入,已知折射角γ=30°,则 A.光在玻璃中的频率比空气中的频率大 B.玻璃的折射率 6 n= C2×108 m/s D.CD边不会有光线射出 4.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AOB=60°,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3 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为()

A . 3 R B . 2 R C . 2R D .R 5.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 、b 、c 三束单色光。比较a 、b 、c 三束光,可知() A .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 光的速度最大 B .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 光的速度最大 C .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 .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 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6.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同时从空气中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进入玻璃砖中后形成复合光束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光的能量较大 B .在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 C .在相同的条件下,a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D .a 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 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7.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分别记为Δx 1和Δx 2,已知Δx 1>Δx 2。另将两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用λ1、λ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分别用v 1、v 2,光子能量分别用E 1、E 2、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分别用n 1、n 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λ1<λ2 B .v 1n 2 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B .

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习题专题十一:几何光学(Word版含解析)

【预赛 三一 自招】高中物理竞赛模拟专题之《几何光学》 1 如图所示,一储油圆桶,底面直径与桶高均为d .当桶内无油时,从某点A 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 .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一半时,在A 点沿AB 方向看去,看到桶底上的C 点,C 、B 相距 .4 d 由此可得油的折射率以及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为() (A) 17s m 10106,10 2 -?? (B) 17s m 10106,210-?? (C) 18s m 10105.1,210-?? (D) 18s m 10105.1,10 2 -?? 分析与解 如图所示,C 点发出的光线经O 点折射后射向A 点,则由折射定律 r n i n sin sin 0=(n 为油的折射率,0n 为空气的折射率),可知油的折射率 2 10 /45sin sin sin ===OC CD i r n .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速度n c v =,因而可进一步求得 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1718 s m 10106s m 2 /10103--??=??==n c v .故选(B ). 题 13-1 图 2 在水中的鱼看来,水面上和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倒立圆锥里,其顶角为( ) (A )48.8 (B )41.2 (C )97.6 (D )82.4 分析与解 本题是一个全反射的应用题.根据水的折射率,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反射光的临界角 8.481 arcsin ≈=n i c ,其中n =1.33为水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当光线以90 的最大入射角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为r ,故所有射入水中的光线的折射角均小于r ,根据空间旋转对称,水面上所有的景物都落在顶角为 6.9722c ==i r 的锥面内.故选(C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力学公式 一、运动学 1.椭圆的曲率半径 22 12,b a a b ρρ== 2.牵连加速度 '2'()''a a r v r a a v βωωωωβ=+?+?+??其中为绝对加速度为相对加速度 为转动系的角速度,为转动系的角加速度 为物体相对于转动系的速度 3.等距螺旋线运动的加速度 22 v v a R ρ ==⊥ 二、牛顿运动定律 1.科里奥利力 2'F ma m v ω=-=-?科里奥利 三、动量 1.密舍尔斯基方程(变质量物体的动力学方程) ()dv dm m F u v dt dt =+-(其中v 为主体的速度,u 为即将成为主体的一部分的物体的速度) 四、能量 1.重力势能 GMm W r =- (一定有负号,而在电势能中,如果为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电势能,则应该为正号,但在万有引力的势能中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定是负号!!!!) 2.柯尼希定理

21 ''2 k k c k kc E E M v E E =+=+(E k ’为其在质心系中的动能) 3.约化质量 12 12 m m m m μ= + 4.资用能(即可以用于碰撞产生其他能量的动能(质心的动能不能损失(由动量守 恒决定))) 资用能常用于阈能的计算 22 1212 1122kr m m E u u m m μ= =+(u 为两个物体的相对速度) 5.完全弹性碰撞及恢复系数 (1)公式 12122 11221211 212 ()2()2m m u m u v m m m m u m u v m m -+=+-+= + (2)恢复系数来表示完全弹性碰撞 112211222112 m v m v m u m u u u v v +=+-=-(用这个方程解比用机械能守恒简单得多) 五、角动量 1.定义 L p r mv r =?=? 2.角动量定理 dL M I dt β= =(I 为转动惯量) 3.转动惯量 2i i i I m r =∑ 4.常见物体的转动惯量

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

第07部分 几何光学 §1 三大定律 一、直线传播: 1、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 2、日食原理: 3、月食原理: 二、反射: 1、反射定律:共面、分居两侧、等角 2、平面镜成像:等大、等距、对称的虚像 作图法:定律法、对称法 3、反射视场: 三、折射: 1、折射定律:共面、分居两侧、斯涅尔公式: 2 1 sin sin θθ为定值 2、折射率:描述介质对光线偏折程度的物理量。 从真空射入介质:定义式:21sin sin θθ= n ;决定式:v c n = 从介质1射入介质2:2211sin sin θθn n =;2211v n v n = 介质1对介质2的相对折射率:1 2 122112sin sin v v n n n ===θθ 四、费马原理: 1、光程l : n n v s v s v s t +++= K 2211;n n n n s n s n s n v cs v cs v cs ct K K ++=+++=22112211 在均匀介质中,光程等于光的几何路程s 与物质的折射率的乘积:ns l =;

在不均匀介质中,取元光程s n l i ??=?,总光程为s n l N i i N ?= ∑=∞→1 lim 光程这光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折算成真空中走过的路程。 2、费马原理: 在指定的两点之间光实际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在大部分情况下,此极值为最小值,但有时为最大值,有时为恒定值。 3、用原理解释直进、反射、折射: (1)直进:在均匀介质里传播,因为给定两点间直线路径最短,所以光沿直线传播。 (2)反射: (3)折射:214页 五、全反射: 1、光密介质、光疏介质: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 2、定义: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产生反射的现象叫全反射 3、条件: ⑴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⑵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4、应用: 全反射棱镜、光导纤维、海市蜃楼: 六、棱镜: 1、定义:有两个、两个以上的折射面的透明介质。 2、特点:光线通过棱镜时,出射光将向底面偏折.通过棱镜可看到物体的虚像,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2、光路图:棱镜角为A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真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真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光导纤维传送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微波能使食物中的水分子热运动加剧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2.题图是一个1 4 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 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 射率n=5 3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A.不能从圆孤射出B.只能从圆孤射出 C.能从圆孤射出D.能从圆孤射出 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人射角为45o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4.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5.两束不同频率的平行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a>)。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光束的频率比光束低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比小 C.水对光束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的临界角比光束的临界角大 6.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一定变长 B.频率一定变小 C.传播速度一定变小 D.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 7.如图所示,黄光和紫光以不同的角度,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透明的圆心O,它们的出射光线沿OP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O是黄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 B.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 C.AO是黄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D.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8.图1、2是利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a光的频率比较大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潜水员在水深为h的地方向水面张望,发现自己头顶上有一圆形亮斑,如果水对空气的临界角为C,则此圆形亮斑的直径是( ) A.2htanC B.2hsinC C.2hcosC D.2h 2.题图是一个1 4 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 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 射率n=5 3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A.不能从圆孤射出B.只能从圆孤射出 C.能从圆孤射出D.能从圆孤射出 3.一束单色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下列关于它的速度、频率和波长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频率发生变化 B.只有波长发生变化 C.只有波速发生变化 D.波速和波长都变化 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人射角为45o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5.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B.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C.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D.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6.一细光束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它由真空射入水中时,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小 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C.当该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D.用a光和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7.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 D.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8.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上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解析含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解析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幅与物体本身无关 B .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实现的 C .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台上的旅客变矮 D .全息照相技术是光的衍射原理的具体应用 2.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截面平行于底面,制成“道威棱镜”,可以减小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从M 点发出一束平行于底边CD 的单色光从AC 边射入,已知折射角γ=30°,则 A .光在玻璃中的频率比空气中的频率大 B .玻璃的折射率62 n = C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 D .CD 边不会有光线射出 3.某单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波长为λ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波长为λ,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下列正确的是( ) A .v= n c ,λ=n c 0λ B .λ0=λn,v=sini csinr C .v=cn ,λ= c v 0λ D .λ0=λ/n,v= sinr csini 4.半径为R 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 ,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AOB =60°,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 =3,则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 点的距离为( )

A . 3 R B . 2 R C . 2R D .R 5.题图是一个 1 4 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 、F 、G 、H 将半径OM 分成5等份,虚线EE 1、FF 1、GG 1、HH 1平行于半径ON ,ON 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 = 5 3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 ,则光线 A .不能从圆孤射出 B .只能从圆孤射出 C .能从圆孤 射出 D .能从圆孤 射出 6.一束单色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下列关于它的速度、频率和波长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频率发生变化 B .只有波长发生变化 C .只有波速发生变化 D .波速和波长都变化 7.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B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C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D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B .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几何光学

专题十五 几何光学 【扩展知识】 一、光的独立传播规律 当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透明媒质中一点时互不影响,不改变频率仍按原方向传播的规律。 二、折射率 1.相对折射率:光从1媒质进入2媒质。 2 121sin sin v v r i n == 2.绝对折射率:任何媒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 v c r i n ==sin sin 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n n n c 1arcsin arcsin 12== 四、成像公式 若u 为物距,v 为像距,而f 为焦距,则有: f v u 111=+ 放大率:物长像长== u v m (线放大率) 2?? ? ??=u v k (面放大率) 说明:(1)上述公式适用范围:面镜,薄透镜。 (2)适用条件:近轴光线;镜的两侧光学媒质相同。 (3)符号规定:“实正、虚负”的原则。 五、球面镜的焦距

可以证明,球面镜的焦距f等于球面半径R的一半。且凹透镜的焦距为正值,凸透镜的焦距为负值。 六、光具组成像 七、透镜成像的作图法 1.利用三条特殊光线 2.利用副光轴 【典型例题】 例题1:(第一届全国物理竞赛题)如图所示,凸透镜L的主轴与x轴重合,光心O 就是坐标原点,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有一平面镜M放在y=-2cm、x>0的位置,眼 睛从平面镜反射的光中看到发光点A的像位于A 2处,A 2 的坐标见图。(1)求出此发 光点A的位置。(2)写出用作图法确定A的位置的步骤并作图。 例题2:(第六届全国物理竞赛题)在焦距为f的会聚薄透镜L的主光轴上放置一发光圆锥面,如图所示。圆锥的中心轴线与主光轴重合,锥的顶点位于焦点F,锥高等于2f,锥的母线与其中心轴线的夹角等于α,求圆锥面的像。 例题3:(第九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题)在很高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平放一个焦距为90mm凸透镜,在透镜下方中轴线上距透镜100mm处平放一个圆面形光源,如图所示。

医用物理学几何光学习题解答

医用物理学几何光学习题 解答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十一章 几何光学 一、内容概要 【基本内容】 1. 单球面折射公式 r n n p n p n 1221'-=+ (1)近轴条件 (2)符号规定:凡是实物、实像的距离,p 、'p 均取正值;凡是虚物、虚像的距离, p 、'p 均取负值;若是入射光线对着凸球面,则r 取正值,反之,若是入射光线对着凹球面,则r 取负值. 2. 单球面折射焦距 r n n n f 1211-= r n n n f 1222-= 3.折射面的焦度 r n n Φ12-=或2211f n f n Φ== 4. 单球面折射成像的高斯公式(近轴) 1'21=+p f p f 5.共轴系统成像规则 采用逐次成像法,先求出物体通过第一折射面后所成的像I 1,以I 1作为第二折射面的物,求出通过第二折射面后所成的像 I 2,再以I 2作为第三折射面的物,求出通过第三折射面所成的像I 3,依次类推,直到求出最后一个折射面所成的像为止. 6. 薄透镜成像 (1)成像公式 )11('112 100r r n n n p p --=+ (2)焦距公式 12 100)]11([---=r r n n n f (3)空气中 121)]11)( 1[(---=r r n f (4)高斯公式 f p p 1'11=+ 7. 薄透镜组合 21111f f f += 或 21ΦΦΦ+=

8. 厚透镜成像 采用三对基点作图 9. 透镜的像差 远轴光线通过球面折射时不能与近轴光线成像于同一位置,而产生像差,这种像差称为球面像差. 物点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不能成像于一点的现象,称为色像差. 10. 简约眼 生理学上常常把眼睛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系统,称为简约眼. 11. 能分辨的最小视角 视力1= 最小视角以分为单位.例如医学视力表,最小视角分别为10分,2分,1分时,其视力分别是,,.标准对数视力表,规定 θlg 5-=L ,式中视角θ以分为单位.例如视角θ分别为10分,2分,1分时,视力L 分别为,,. 12.近视眼和远视眼 当眼睛不调节时,平行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的前面,而在视网膜上成模糊的像,这种眼称为近视眼,而成像在视网膜后,这样的眼称为远视眼. 11. 放大镜的角放大率 f y f y a 2525//== 12. 显微镜的放大率 (1)理论放大率 2 '2'2525f y y y f y M ?=?= 其中y y /'为物镜的线放大率(m ),2/25f 为目镜的角放大率(a ) ()实际放大率2 1212525f f s f f s M =?= 式中s 为显微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f 1为物镜的焦距;f 2为目镜的焦距。 13.显微镜的分辨本领-瑞利判据 显微镜的分辨本领β λsin 61.0n Z = 提高分辨本领方法 (1)增加孔径数 (2) 短波照射法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解析含答案(7)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解析含答案(7)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逐渐增大入射角,b光首先发生全反射 C.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的速度 D.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2.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分别记为Δx1和Δx2,已知Δx1>Δx2。另将两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用λ1、λ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分别用v1、v2,光子能量分别用E1、E2、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分别用n1、n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λ1<λ2 B.v1n2 3.如图所示,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与N平行,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 ①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即发生反射。 ②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③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④由于M与N平行,光只要通过M,则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 D.②④ 4.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5.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射向空气,其光路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由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B.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 C.b光的光子能量较小 D.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6.图1、2是利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a光的频率比较大 B.同一介质中,a光传播的速度大 C.a光光子能量比较大 D.同一介质对a光折射率大 7.如图所示为用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图样.现让a、b 两种光组成的复色光穿过平行玻璃砖或三棱镜时,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④D.只有③ 8.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则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解析含答案(2)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解析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D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在平静的湖面上,距水面深h 处有一个点光源,在水面上某些区域内,光能从水面射出,这个区域的面积为( ) A .2222πv c v h - B .2 22πc v h C .222πv c v h - D .2222)(πc v c h -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B .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 C .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 D .泊松亮斑的形成 4.某单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波长为λ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波长为λ,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下列正确的是( ) A .v= n c ,λ=n c 0λ B .λ0=λn,v=sini csinr C .v=cn ,λ= c v 0λ D .λ0=λ/n,v= sinr csini 5.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 、b 、c 三束单色光。比较a 、b 、c 三束光,可知() A .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 光的速度最大 B .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 光的速度最大 C .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 .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 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难题汇编及解析(1)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难题汇编及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玻璃球体,其半径为R ,O 为球心,AB 为水平直径。M 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一条平行于AB 的光线自D 点射入球体内,其折射光线为DB ,已知∠ABD =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波长为λ,则 A .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B .光线从D 传播到B 的时间是 C .光在玻璃球体内的波长为λ D .光在B 点会发成全反射 2.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 3.某单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波长为λ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波长为λ,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下列正确的是( ) A .v= n c ,λ=n c 0λ B .λ0=λn,v=sini csinr C .v=cn ,λ= c v 0λ D .λ0=λ/n,v= sinr csini 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人射角为45o 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D. 5.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6.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射向空气,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由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B.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 C.b光的光子能量较小 D.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c光的波长最大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 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 D.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最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训练题答案

【训练题答案】 1、两块平面镜宽度均为5=L cm ,相交成角?=12α,如图(a )所示,构成光通道。两镜的右端相距为2=d cm ,左端靠在光接收器的圆柱形的感光面上。试问入射光线与光通道的轴成的最大角度max ?为多少,才能射到光接收器上? 解:从最大角度射入的光线应当与光接收器表面相切。为了简化解题,可以讨论入射光线在两块平面镜之间未经受多次反射就通过平面镜系统的情况。 如图(b )所示,由三角形AOC 得到光接收器圆柱形表面的半径 2 sin 2α d r L = + L d r -= 2 sin 2α 由于平面镜的反射不会影响到光线到接收器圆心的垂直距离,故可以不考虑多次反射的情况。 从三角形ABO 中可以知道 477.02 sin 21sin =-=+= αβd L r L r 故 ?=5.28β 于是 ?=+=5.342max αβ? 2、如图(a )所示,两平面镜A 和B 的镜面分别与纸面垂直,两镜面的交线过图中的O 点,两镜面间夹角为?=15α,今自A 镜面上的C 点处沿与A 镜面夹角 ?=30β的方向在纸面内射出一条光线,此光线在两镜 面经多次反射后而不再与镜面相遇。设两镜面足够大, 1=CO m 。试求: (1)上述光线的多次反射中,最后一次反射是发生在哪块镜面上? (2)光线自C 点出发至最后一次反射,共经历多长的时间? 解:首先就一般情况进行讨论,如图(b )。设光线第一次在平面镜B 上发生反射时,CD 为入射光线,DE 为反射光线,又设图中的A 为平面镜A 关于OB 的对称镜面,则图中E D ' ? α L β 图(a ) 图(b ) β max ? α O B A C α β O A B 图(a) C D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3)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玻璃球体,其半径为R ,O 为球心,AB 为水平直径。M 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一条平行于AB 的光线自D 点射入球体内,其折射光线为DB ,已知∠ABD =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波长为λ,则 A .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B .光线从D 传播到B 的时间是 C .光在玻璃球体内的波长为λ D .光在B 点会发成全反射 2.半径为R 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 ,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AOB =60°,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 =3,则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 点的距离为( ) A . 3 R B . 2 R C . 2R D .R 3.题图是一个 1 4 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 、F 、G 、H 将半径OM 分成5等份,虚线EE 1、FF 1、GG 1、HH 1平行于半径ON ,ON 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 = 5 3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 ,则光线

A.不能从圆孤射出B.只能从圆孤射出 C.能从圆孤射出D.能从圆孤射出 4.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同时从空气中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进入玻璃砖中后形成复合光束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能量较大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在相同的条件下,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D.a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B. C.D. 6.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一定变长 B.频率一定变小 C.传播速度一定变小 D.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 7.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对B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的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①看到A中的字比B中的字高 ②看到B中的字比A中的字高 ③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 ④看到B中的字和没有放玻璃半球时一样高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 2014年9月20日 说明:所有答案(包括填空)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12分)振动的液滴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里成功进行了我 国首次太空授课. 授课中的一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状态下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效应. 视频中可 发现漂浮的液滴处于周期性的“脉动”中(平时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的存在会导致液滴下降 太快,以至于很难观察到液滴的这种“脉动”现象). 假设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滴的上 述“脉动”可视为液滴形状的周期性的微小变化(振动),如图所示. (1)该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形状是__________; (2)决定该液滴振动频率f的主要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后面括号中提示的方法导出液滴振动频率与上述物理量的关系式.(提示:例如,若认为a,b,c是决定该液滴振动频率的相互独立的主要物理量,可将液滴振动频率f与a,b,c的关系式表示为f∝aαbβcγ,其中指数α、β、γ是相应的待定常数.) 二、(16分) 测量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比γ 一种测量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比γ=Cp/CV的方法(Clement-Desormes方法)如图所示: 大瓶G内装满某种理想气体,瓶盖上通有一个灌气(放气)开关H,另接出一根U形 管作为压强计M.瓶内外的压强差通过U形管右、左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来确定. 初始 时,瓶内外的温度相等,瓶内气体的压强比外面的大气压强稍高,记录此时U形管液 面的高度差h i.然后打开H,放出少量气体,当瓶内外压强相等时,即刻关闭H. 等待 瓶内外温度又相等时,记录此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h f.试由这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 h i和h f,导出瓶内气体的摩尔热容比γ的表达式.(提示:放气过程时间很短,可视 为无热量交换;且U形管很细,可忽略由高差变化引起的瓶内气体在状态变化前后的 体积变化) 三、(2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底边AB长为b、等腰边长为a、质量均匀分布的等腰三角形平板,可绕过光滑铰链支点A和B的水平轴x自由转动;图中原点O位于AB的中点,y轴垂直于板面斜向上,z轴在板面上从原点O指向三角形顶点C. 今在平板上任一给定点M0(x0,0,z0)加一垂直于 板面的拉力Q. (1)若平衡时平板与竖直方向成的角度为φ,求拉力Q以及铰链支点 对三角形板的作用力N A和N B; (2)若在三角形平板上缓慢改变拉力Q的作用点M的位置,使平衡时 平板与竖直方向成的角度仍保持为φ,则改变的作用点M形成的轨迹 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使铰链支点A或B对板作用力的垂直平板的分量 在M变动中保持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