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摘要: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山水诗既是对自然山水美的艺术提炼,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果,

因此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山水诗;源流;审美;美感;意蕴

千山竞秀,万壑争荣,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祖国山水的灵秀俊美,处处触发诗人的灵感,激荡诗人的情怀,使许多清丽的佳句从诗人的笔底流泻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在龚自珍的笔下,黄山的山水风物就是美丽的画,优美的诗。

山水诗,顾名思义,就是指诗人游览山水名胜后有感而发,从而留下的诗句词章。山水诗,不仅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山水美的精华的艺术提炼,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中国山水诗源流

中国最早认识山水审美价值并以之作为审美对象的,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庄子和孔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他继承了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大自然的山水包含着美的内容和美的法则。他在《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最美的,最合乎法则的,因此,他要求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山林与,皋垠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所向往的乃自然山水之美,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向往‘旧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了·让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对大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美的发现,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追求,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对于人的自然美的意识的形成和觉醒,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以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认识和发现自然山水之美的。他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里,孔子以山水的优美和壮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气宇轩昂,岿然不动;如浩荡之流水,生生不息,长久永恒。孔子所祟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亲共融、和谐共处,并把自然美当作人格美的参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其他学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为然,惟独对曾哲的述志感兴趣:

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味而归。(《论语·先进》)

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贴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戏游泳,在凉爽的和风中舞蹈歌吟,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怀,这是多么愉悦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诸多论述中,虽然重在自然美对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发现。

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标志着中国自然山水审美观的形成,从而汇成了我国山水美学思想的源流。

中国的山水诗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将审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从中抒发个人,山游‘众的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为名山这是李白留下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小”,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绝唱。他们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泽畔,借诗抒发人生

情怀,给山水增添光彩,赋人生予壮丽。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着诗人投人其怀抱,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想《文心雕龙·神思篇》)诗人之神思与风云并驱,诗情与山海为一体,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诸文字,发而为诗。山水诗在诗人的创造下,如姥紫嫣红的烂漫山花,开遍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枝枝艺术奇葩。

追溯中国的山水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最先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自然风物的描写,生动传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诗的名句,广为流传。如“兼蔑苍苍,白露为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绿竹琦椅”,“习习谷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辞、汉赋,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写,且色彩绚丽,奇伟诡橘,如屈原的《桔颂》、《湘夫人》等。从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进人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山水诗形成的自觉时期。“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晋宋之间,随着玄谈之风的渐退,诗文的风格改变了,写山水诗的文人多了起来,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谢眺、鲍照等山水诗名家。他们的山水诗(包括田园诗),清新隽美,恬淡自然,意境深远,把自然山水描写得传神逼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陶、谢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诗正式形成并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代是我国山水诗的成熟繁盛期,当时名家辈出,诗海如潮。“唐初四杰”吟诵风月的山水诗给初唐文坛带来的清新诗风,古今称道。李白所歌咏的巴山蜀水、长江黄河、天姥、九华,杜甫所眷恋的泰山极顶、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维山水诗的辆川烟雨,孟浩然笔底的荆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庐桃花,刘禹锡的巫山神女、西塞风光,韩愈描绘的山石以及岭南风光,柳宗元笔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烟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摘的“鸡声茅店月”,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都是千古传唱的诗句。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歌唱,王之焕在鹤鹊楼头远眺西山的落日,崔颖在黄鹤楼上的题诗,也为人们津津乐道。还有王昌龄塞上风光的描写,高适、岑参雄壮悲凉的边塞诗……都是以美的画卷激荡人们的情怀,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从此,中国山水诗成浩荡之势,并汇成了滚滚向前发展的洪流。

二、山水诗的美感生成

大自然名山胜水的壮丽秀美,“造化钟神秀”,古往今来的山水诗人的生花妙笔,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诗与山水美交相辉映,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审美光彩。著名诗人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的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富的神圣的精神贯注生气的结果。”(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137页)这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诗创作也是如此,创作者必须把个体的精神性灵贯注到对象的描写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动人的审美境界。中国诗学家也十分注重这个问题,他们在主张“师法造化”的同时,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写山川景物的时候,注重注人诗人的“心智”和“生气”,从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国的山水诗,尤其是优秀的作品,总是诗人对山川审美观照的产物。它写的是美的山川,显示出来的却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诗人的审美理想,还有巧妙的创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给人提供的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诗奇伟瑰丽,气势惊天动地,“落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其给人的审美震撼力是强烈的。山水诗是“人化自然”的产品,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吴景旭的《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载:

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说香,

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本来竹叶、雪花、云气皆无香气,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却香气四溢,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其实这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果。请欣赏王维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 荆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远上寒山石径科,白云深外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这两首山水诗,写的都是山中的枫叶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静美。不过王维写得空檬飘忽,意境朦胧,扑朔迷离,重在点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写山中的红叶以衬托深秋景色:它们层层簇簇,漫山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它们与青山白云交相辉映,色彩更显绚丽多姿,使人流连忘返。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都加人了艺术创造的成分,锦上添花,镶金砌玉,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

由此可知,山水诗因得天地的灵气和造化的神妙,又渗人了诗人的慧心兰质和审美创造,故而具有丰厚的、多层次的美感。

三、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历代山水诗成就有高低,但就总体来看,它们总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种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蕴涵,挖掘它们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出诗人的审美评价,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从而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的美学内涵:或雄伟壮丽,或清新秀丽,或纯朴自然,或幽邀深远,或恬淡空灵,或绚丽纤稼……阅读山水诗,犹如漫步美丽的画廊,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使人获得多种美感享受。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诗选序》里写道:“我觉得,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闭美妙的音乐,或者象是一颗味道甘美的橄榄,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长的路,细细吟哦,不断体会,余韵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复背诵人们的一首好诗时,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人们一面探胜寻幽,一面诵它几首,指点江山,印证美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段话用“余韵”、“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词,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诗的美感内涵。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1.美的丰富性。山水诗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有时同一首诗的内容,也显示出多样的美感内涵。如欧阳修写的《采桑子》词十首,总题为《西湖念语》,是诗人在颖州西湖的记游词,分别写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昼夜变化及近景远景等十种景观,显示出不同的妙处:

“轻舟短掉西湖好。”坐着小船在绿水清波上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在动中赏景,自有一番雅趣闲情。

“春深雨过西湖好”。雨过天晴,四野清新。“百卉争妍厂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春雨滋润了花草,唤醒了大地,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的艳丽,给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

“画船载酒西湖好。”在画船上饮宴,欢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带着一双醉眼观景,觉得“行云却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别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觉,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

“群芳过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残红,飞絮檬檬”时游湖,另有一种清淡空阔的感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与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种不同的美。

“何人解赏西湖好。”一个人静观远眺,获得更多的感受。“谁知闲凭栏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引人遐想。

“清明上巳西湖好”。红男绿女,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过清明上巳节,“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铀车?’’熙熙攘攘,非常热闹,“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置身于这热烈的人流中,增加浓厚的美感。

“荷花开后西湖好”。夏日赏荷,“画船撑人花深处,香泛金影,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美酒醉人,荷香也醉人,在烟雨朦胧中带着醉意归来,有着十分畅意的美感。

“天容水色西湖好”。秋日的西湖,“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骏莺(升仙而去)?人在舟中便是仙”。秋天月色下的湖面,像“一片琼田”,这时夜游最美,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还有“残霞夕照西湖好”。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时刻到湖上游玩,会感到一种人去湖空,“野岸无人舟自横”的宁静美,等等。后人在评欧阳修这组山水诗时说:“十词无一重复之意。”(龙榆生编《唐宋名家词选》第70页)真是写尽了颖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之美,显示了山水诗丰富的美学内涵。

2.声色之美。中国山水诗注重声情并茂,绘影传神,尽展山水神韵之美,使自然景色更加绚丽多姿。在《诗经》里,诗人就开始利用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富有色彩感的句子,来表现自然的声色美。《诗经》的第一首《关难》的“关关堆鸿”,“关关”二字,便是象声词,表现水鸟鸣叫的优美声音。还有“习习谷风”,“河水洋洋”,“杨柳依依”,“灼灼其华”,等等,无不表现出声色之美。

后来的诗人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使我国的山水诗,充满了花香鸟语,山水清音,万紫千红,色彩斑斓。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种夕阳下的江景,辉煌灿烂,鲜红一片,使人着迷。等到下弦月上来时,“露似真珠月似弓”所构成的皎洁宁静而迷人的江中之夜,就更加使人陶醉了。白居易是个写自然声色美的能手,他有许多像《暮江吟》这样优美的山水诗。

杜荀鹤的《闽中秋思》,表现的是秋声秋雨,却有着另外一种声色构成的意境美: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业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里山海相连,时值深秋,紫菊盛开,红蕉叶茂。雨淋使紫菊浓淡匀称,丛丛簇簇,色彩更为明净秀丽;风弄蕉叶,哗哗作响,夹着滴滴雨声,似在低吟高唱一曲凄切的秋声,这构成了一幅别有风情和韵味的艺术画面。

柳宗元的《渔翁》更是一幅声色并茂的美丽图画:

渔翁夜傍西宕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稍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中下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里写的是湘江的风光,它山青水碧,蓝天白云,色彩秀丽。“矣乃一声山水绿”,那渔船的摇槽声,清亮悠远,荡绿了水面倒映着的山山水水。在这寂静的山水中,显得更加清幽。

3.如画之美。优美的山水诗犹如美丽的山水画,充满着诗情画意,徜徉其中,如漫步画里,可得到无穷的审美享受。张志和的《渔歌子》五章,每一章都是一幅很优美的画卷。如第一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级鱼肥。

青薯笠,绿羡衣,料飞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生动的渔舟风雨图。清人刘熙载说它“风流千古”,“妙造通化”。其他四章也都是有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王维的山水诗清新空灵,优美如画,意味深远。苏轼在读王维的《蓝田烟雨》时说过:“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诗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握山川景物的特性,通过气氛的烘托,创造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还通过动静结合,声色点染,构成美丽的图画。“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架家漱))这是描绘架家獭的一幅秋风秋雨的充满律动的图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落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是鸟鸣涧静夜的独特景色。山涧虽有鸟鸣,却使人觉得分外寂静,达到了“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唉》)这是动静结合所造成的秋雨夜凉的山间美景。还有通过色彩美来构画的:“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日出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还有运用虚实相生的效果构画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大摸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都是眼前的一些实景,但给人无限宽广的感觉,境界大大超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外,创造了“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由于王维真正做到“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从而成为“举世宗之”(苏轼《跋汉杰画山》)的人物。法国画家弗列斯诺埃指出:“一首诗象似一幅画,那末一幅画就应该力求象一首诗。……绘画时常被称为无声诗;诗时常被称为能言画。”(伍盆甫《画中诗与艺术想象》)吴景旭的《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载: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本来竹叶、雪花、云气皆无香气,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却香气四溢,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其实这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果。请欣赏王维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

荆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远上寒山石径科,白云深外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这两首山水诗,写的都是山中的枫叶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静美。不过王维写得空檬飘忽,意境朦胧,扑朔迷离,重在点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写山中的红叶以衬托深秋景色:它们层层簇簇,漫山

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它们与青山白云交相辉映,色彩更显绚丽多姿,使人流连忘返。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都加人了艺术创造的成分,锦上添花,镶金砌玉,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

由此可知,山水诗因得天地的灵气和造化的神妙,又渗人了诗人的慧心兰质和审美创造,故而具有丰厚的、多层次的美感。

三、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历代山水诗成就有高低,但就总体来看,它们总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种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蕴涵,挖掘它们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出诗人的审美评价,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从而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的美学内涵:或雄伟壮丽,或清新秀丽,或纯朴自然,或幽邀深远,或恬淡空灵,或绚丽纤稼……阅读山水诗,犹如漫步美丽的画廊,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使人获得多种美感享受。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诗选序》里写道:“我觉得,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闭美妙的音乐,或者象是一颗味道甘美的橄榄,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长的路,细细吟哦,不断体会,余韵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复背诵人们的一首好诗时,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人们一面探胜寻幽,一面诵它几首,指点江山,印证美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段话用“余韵”、“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词,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诗的美感内涵。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1.美的丰富性。山水诗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有时同一首诗的内

容,

也显示出多样的美感内涵。如欧阳修写的《采桑子》词十首,总题为《西湖念语》,是诗人在颖州西湖的记游词,分别写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昼夜变化及近景远景等十种景观,显示出不同的妙处:“轻舟短掉西湖好。”坐着小船在绿水清波上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在动中赏景,自有一番雅趣闲情。“春深雨过西湖好”。雨过天晴,四野清新。“百卉争妍厂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春雨滋润了花草,唤醒了大地,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的艳丽,给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画船载酒西湖好。”在画船上饮宴,欢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带着一双醉眼观景,觉得“行云却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别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觉,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群芳过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残红,飞絮檬檬”时游湖,另有一种清淡空阔的感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与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种不同的美。“何人解赏西湖好。”一个人静观远眺,获得更多的感受。“谁知闲凭栏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引人遐想。“清明上巳西湖好”。红男绿女,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过清明上巳节,“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铀车?’’熙熙攘攘,非常热闹,这是多么愉悦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诸多论述中,虽然重在自然美对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发现。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标志着中国自然山水审美观的形成,从而汇成了我国山水美学思想的源流。中国的山水诗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将审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从中抒发个人,山游‘众的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为名山这是李白留下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小”,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绝唱。他们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泽畔,借诗抒发人生情怀,给山水增添光彩,赋人生予壮丽。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着诗人投人其怀抱,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想《文心雕龙·神思篇》)诗人之神思与风云并驱,诗情与山海为一体,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诸文字,发而为诗。山水诗在诗人的创造下,如姥紫嫣红的烂漫山花,开遍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枝枝艺术奇葩。追溯中国的山水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最先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自然风物的描写,生动传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诗的名句,广为流传。如“兼蔑苍苍,白露为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绿竹琦椅”,“习习谷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辞、汉赋,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写,且色彩绚丽,奇伟诡橘,如屈原的《桔颂》、《湘夫人》等。从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进人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山水诗形成的自觉时期。“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晋宋之间,随着玄谈之风的渐退,诗文的风格改变了,写山水诗的文人多了起来,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谢眺、鲍照等山水诗名家。他们的山水诗(包括田园诗),清新隽美,恬淡自然,意境深远,把自然山水描写得传神逼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陶、谢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诗正式形成并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代是我国山水诗的成熟繁盛期,当时名家辈出,诗海如潮。“唐初四杰”吟诵风月的山水诗给初唐文坛带来的清新诗风,古今称道。李白所歌咏的巴山蜀水、长江黄河、天姥、九华,杜甫所眷恋的泰山极顶、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维山水诗的辆川烟雨,孟浩然笔底的荆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庐桃花,刘禹锡的巫山神女、西塞风光,韩愈描绘的山石以及岭南风光,柳宗元笔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烟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摘的“鸡声茅店月”,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都是千古传唱的诗句。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歌唱,王之焕在鹤鹊楼头远眺西山的落日,崔颖在黄鹤楼上的题诗,也为人们津津乐道。还有王昌龄塞上风光的描写,高适、岑参雄壮悲凉的边塞诗……都是以美的画卷激荡人们的情怀,令人感到

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从此,中国山水诗成浩荡之势,并汇成了滚滚向前发展的洪流。

二、山水诗的美感生成

大自然名山胜水的壮丽秀美,“造化钟神秀”,古往今来的山水诗人的生花妙笔,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诗与山水美交相辉映,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审美光彩。著名诗人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的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富的神圣的精神贯注生气的结果。”(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137页)这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诗创作也是如此,创作者必须把个体的精神性灵贯注到对象的描写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动人的审美境界。中国诗学家也十分注重这个问题,他们在主张“师法造化”的同时,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写山川景物的时候,注重注人诗人的“心智”和“生气”,从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国的山水诗,尤其是优秀的作品,总是诗人对山川审美观照的产物。它写的是美的山川,显示出来的却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诗人的审美理想,还有巧妙的创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给人提供的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诗奇伟瑰丽,气势惊天动地,“落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其给人的审美震撼力是强烈的。山水诗是“人化自然”的产品,也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内涵。千山竞秀,万壑争荣,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祖国山水的灵秀俊美,处处触发诗人的灵感,激荡诗人的情怀,使许多清丽的佳句从诗人的笔底流泻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在龚自珍的笔下,黄山的山风物就是美丽的画,优美的诗。山水诗,顾名思义,就是指诗人游览山水名胜后有感而发,从而留下的诗句词章。山水诗,不仅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山水美的精华的艺术提炼,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中国山水诗源流

中国最早认识山水审美价值并以之作为审美对象的,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庄子和孔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他继承了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大自然的山水包含着美的内容和美的法则。他在《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最美的,最合乎法则的,因此,他要求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山林与,皋垠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所向往的乃自然山水之美,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向往‘旧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了·让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对大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美的发现,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追求,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对于人的自然美的意识的形成和觉醒,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以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认识和发现自然山水之美的。他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里,孔子以山水的优美和壮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气宇轩昂,岿然不动;如浩荡之流水,生生不息,长久永恒。孔子所祟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亲共融、和谐共处,并把自然美当作人格美的参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其他学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为然,惟独对曾哲的述志感兴趣: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味而归。(《论语·先进》)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贴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戏游泳,在凉爽的和风中舞蹈歌吟,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怀,这种“诗美如画”的特点,大大增加了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4.意蕴之美。元代诗人薛昂夫曾说:“一样风波,有吟人景便多”(薛昂夫《殿前欢·秋》)。同样的山光水色,一经诗人吟哦,便增添光彩,富于审美情趣。这是为何?这是因为经过诗人吟哦过的自然山水,便赋予了审美意蕴、象征意蕴、人格意蕴、历史意蕴,等等,使山水诗富于意蕴美感。

第一,审美意蕴。如有关杭州西湖的山水诗,苏轼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确定了它的审美特色。杨万里的“六月西湖绵绣乡,千层翠盖万红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主要通过浓抹重彩,描绘西湖秀美的个性。薛昂夫的一首散曲,更把西湖秀美的个性写活了:“绕苏堤,旋寻题;西施已领诗人意,回首有情风万里。湖,如镜里;山,如画里。”诗人扶着竹枝,在苏堤上漫步,同时观赏湖光山色,寻觅诗情。“湖,如镜里;山,如画里。”湖、山全部展现在诗人眼前。西湖之所以温柔美丽,风情万种,让人置身其中,有如画里,都是因为诗人对山水的描绘中,给它增加了审美意蕴,使之变得美丽多姿。

第二,象征意蕴。如歌咏黄河的诗,有李白的“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上来”,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薛宣的“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河滚滚来。”(薛宣《蒲关西道中作》)在诗人的笔下,黄河汹涌澎湃,摧枯拉朽,勇往直前,有着不屈不挠的勇于冲破一切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性格的象征;它的绵延不断,横贯东西,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的壮丽和雄浑所表现的崇高美,也是我们民族的审美理想。正因诗人笔下的黄河具有如此丰厚的象征意蕴,才使诗歌包含如此独特的审美意义。

第三,人格意蕴。自然山水的花草虫鱼,行云流水,经过诗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赋予一定的人格品性,使其带有人格意蕴。如梅、兰、菊、竹,被人称为“四君子”或“岁寒四友”,在诗人的笔下,它们高风亮节,洁身自好,自吐芬芳。郑板桥的咏《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赞美了竹子不怕风霜雨雪,顽强生长的坚韧品格。再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道:

释外断桥边,寂奥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把梅花人格化了。它在断桥边寂寞地开放,时近黄昏,加上凄风冷雨,环境是够恶劣了,可是它依然如故。不怕摧残,不怕忌妒,不怕飘零成土,昂首怒放,芳香四溢,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品格,其实这是诗人纯洁品格的外化。山水诗这种人格化的描写,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

第四,历史意蕴。有些山水诗本身已富有美学内涵,如果再加上山川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会更加耐人寻味,引人遐想,使人在欣赏时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杜牧的《江南春》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江南的繁华富丽写到南朝的的盛衰兴亡,现实的画面包含丰富的历史内容,引人发无穷之联想,获绵缈之情思。又如河北的幽州台,是春秋战国时燕王筑黄金台封侯拜相的地方。初唐诗人陈子昂失意之时,登上幽州台,思潮翻滚,写下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诗人把个人的孤独寂寞和难以排遣的悲愤情怀,放在天地辽阔的历史古迹上进行抒发,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意义,具有厚重的历史美感。其他的诗作也是如此,如张养浩的《撞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撞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网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山水诗所包含的历史意蕴是很明显的。

总之,中国山水诗所包含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本文所述之外,它还具备这些美感:出自天籁的自然美,恬淡静谧的空灵美,曲径通幽的含蓄美,幽邀深远的意境美,等等。由于篇幅所限,留作下篇文章再予论述。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世间万物,每一个物种都是不一样的。就如喝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清饮,也可以调饮或药饮;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可以“独品得神”,也可以“对啜得趣,众饮得慧”,中国的茶艺亦是如此。以下是结合前辈所整理的四大茶艺类别。 1、表演型茶艺:它的目的是吸引传媒聚焦,征服大众眼球,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达到宣传茶文化的目的。同时企业可以用表演型茶艺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其特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允许夸张,充分发挥舞台美学的作用,让受众从一杯茶中品味出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品味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2、生活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和推广的重中之重,目的是丰富六大茶类的品饮方法,提升品茗乐趣,使品茗的方法更加简便,以便更好地以茶自娱或待客。 企业可用生活型茶艺引导消费,培育市场。其特点是道法自然、简单实用、注意品茗空间的营造,注意把茶与相关生活艺术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大众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 3、营销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的重中之急。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但营销滞后,成了产业发展的瓶颈。营销型茶艺是解决茶叶销售的“临门一脚”,即以高超的泡茶技巧充分展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色、香、味、滋、气、形)并巧妙地和客人沟通,介绍好自

己商品的“魅力因素”(珍稀度、名贵度、品牌美誉度、品质独特的个性……)促使客人实施购买行为,甚至产生“惠顾购买”心理。 4、养生型茶艺:即加强茶叶药饮的研究,加强“以茶养身,以道养心”的功法和心法普及,并且把饮茶与芳香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沐浴疗法、少林八段锦、道家导引术以及国际科学养生新成果相结合。 明白了这四类,我想大家或许都会同意茶艺也可以和各种娱乐活动相结合。喝茶的同时进行表演又是很自我、很随意的事,就如你自己的那杯茶,爱怎么喝就怎么喝,没有必要去排斥甚至攻击自己不习惯、不喜欢的喝法。你喝你的茶自得其乐即可,别人怎么喝且随他去。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园林美学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 、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讲课稿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 容

√绪论 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既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 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音乐的形势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和审美作为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课题:1 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研究 2 关于音乐的本体的研究 3 关于音乐的美和审美的研究 4 关于音乐的功能的研究 5 关于音乐的实践的研究 6 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 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 哲学法 2 心理学法 3 社会学法 4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 √第一章 1、音乐的感性材料:指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必需品而存在的物质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一种艺术媒介] 2、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声音 3、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 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相比) 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的音响,一种创造性的声音 EX:自然界的乐音排列出规律的顺序→重新排列找到音的倾向性并解决→单声部 音乐到复调音乐→和声→曲式学/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自

然声音有时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西方先锋派,美国埃德加 瓦利《电离》使用汽笛声 2 非语义性——表情性(和语言比较) 音乐的声音不同于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声音仅仅限定 在艺术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如《梁祝》小提琴大提 琴对答 3、音乐的音响与某些语义性内容共同的表达因素:表情音调,通过高低,大小,刚柔,粗细等音 调变化表达 EX: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在楼台相会——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情人离别时内心表达 4、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声音或语言含义与这些自然的和语言的 声音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叫做表现。 1)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模仿即照某种现成的样子或现象学着做,音乐中的模仿主要指用音乐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也就是通过声音来表现声音。如,唢呐曲《百鸟朝凤》模仿鸟叫 2)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即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在外形上和他完全不同,但在含义上相同或相近的现象,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或物质对象。 如,德彪西《大海》用定音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静。 3)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即不去指明它而是靠人自己去理解,音乐声音的暗示主要是语义性的,往往从对现实对象的概括中而来的,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引子通过声音所造成的惨淡的气氛暗示乐曲悲剧性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李曙明先生《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一文,该书对美学思想进行了充分解读,此后,我国对音乐美学的研究愈发深远,怎样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现代音乐美学体系中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并轩起了一场辩论的学术浪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音乐进行研究,并对其真正含义进行全面的解析和研究。和一般的音乐美学进行比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来源于生活。作为音乐美学的一种,它不仅要将生活状态和现象进行诠释,同时也要将

自己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表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在传统美学的根本上进行建立的,并借助一些西方音乐美学中的特点进行借鉴,进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诠释。因此,文章就主要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含义进行阐述,进而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进行全面的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我国今后的音乐创作以及发展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建设;问题;探究 在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它也得到了音乐节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很少人清楚它真正的意义。他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科学,谁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在意的是学术上面的研究。很少会在站音乐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具备完善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意识,根本没有完全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真正含义。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进行探究。

中国茶艺的美学特征

中国茶艺的美学特征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陈文华 作为生活艺术行为之一的茶艺,是人们在茶事活动中的一种审美现象。它具有美学的三个层次,包括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活动。茶艺六要素就是茶艺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备固有的客观的美。人们在感受茶艺各个要素之美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官愉悦,产生美感,即审美意识。当人们将茶艺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最集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即审美活动。因此茶艺就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的审美化,在这审美实践过程中人们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在整个茶艺操作过程中,审美体验本身的精神性会转化为感官的快适和满足,并进一步要求审美对象的精致化,从味觉嗅觉对茶叶、茶汤的香气和滋味,视觉对茶叶、茶汤、茶具、环境、服饰、形象,听觉对音乐、水声、器具响声及语言的轻重和节奏,触觉对各种茶叶、茶汤及器具材质和质感等等,都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提高茶艺的艺术品味。审美体验是一种内心过程,品味则是一种感官反应。两者构成审美欣赏的能力、情趣和判断,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中日益追求富有雅趣的生活方式,也要求将日常的饮茶活动提升到审美层次的品饮艺术。于是,茶艺就与美学密不可分。(1) 关于中国茶艺的美学特征,很多专家都在进行探讨,只是见仁见智,各有侧重,如有的主张茶艺的美学特征表现为:清、淡、静、和、真。有的认为中国茶艺之美学特征为: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有的则认为中国茶艺有12项之多:意境之美、典雅之美、自然之美、含蓄之美、雕镂之美、理趣之美、清空之美、淡泊之美、拙朴之美、阴柔之美、传神之美、韵味之美,此外还有阳刚之美、奇险之美,等等。(2) 茶艺是一门以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为中心的生活艺术,是茶人们自觉的审美实践。而茶叶是茶艺的第一要素,只有在选择好茶叶之后才能决定用水、茶具,才能确定烹煮和冲泡方式,才谈得上品尝问题。离开茶叶,茶艺就不能存在。因此茶艺的美学特征就不能脱离茶叶的特性而凭空产生。同样,茶艺的灵魂是茶道,茶艺是在茶道思想(精神)指导下的审美活动,那么,茶艺的美学特征也应该和茶道的美学特种表里相一致。所以,我们认为茶叶、茶艺、茶道三者具有共同的美学特征,虽然彼此的侧重点可能有所差异。 根据拙著《中国茶道学》一书对茶道美学的研究,认为中国茶道的美学特征最重要的有三个:清静之美、中和之美、儒雅之美。那么,它们也应该就是中国茶艺最本质的美学特征。 一.清静之美 清静之美是中国茶艺美学的客观属性。这种客观属性首先来源于茶叶本身的自然属性。 清静之美是种柔性的美,和谐的美。(3)这也是茶叶固有的基本特征。作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茶树,性喜湿润气候和微酸性土壤,耐阴性强,不喜太阳直射,而喜漫射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第8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本章概要】 本章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演进入手,介绍了其各个发展阶段特征及主要类型,详细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美学思想及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探讨了中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现存古典园林的几个典型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与大自然的巧妙结合,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景观文化中最精彩纷呈的一部分,融聚了中国古建筑中绝大多数的装饰手法,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的今天,对古典园林景观的观赏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 8.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8.1.1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 (1)从原始古朴的自然野趣到人工色彩的渐浓、渐重 (2)仿真自然山水,追求诗情画意 (3)园林艺术的集盛 8.1.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种类繁多,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亦不尽相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照造园动机和文化观念划分 为生者而建的园林 为亡者而建的园林 (2)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来划分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3)按照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 北方类型 南方类型 岭南类型 (4)按照不同风格和艺术特色划分 就世界范围来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由此在园林的布局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可以将世界上众多的园林形式划分为两大类。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 几何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5)按照建造时间划分 古典园林 现代公园 8.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审美 园林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审美改造,对旅游者而言又是价值颇高的综合性艺术品。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北方的还是南方的、或许是岭南的,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

【优质文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阅读理解答案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冯烨 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统一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我 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 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建筑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 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往往通过风景形象 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北京颐和园就是如此,颐和园 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 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又如苏州留园,其东 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使 游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妙趣横生。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二字。一般来说,园中山水虽是人造,但是要有自 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必须建有各种相应的 建筑,但是建筑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 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 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 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 汉代的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中 国古代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 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 意识的产物。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 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和北方的四合院是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中国茶道美学的表现法则

中国茶道美学的表现法则 一、神定气朗 中国茶道认为茶道即人道。茶道美首先是人美。中国茶艺以艺示道,在茶艺中首先要表现的正是茶人的形体美、仪态美、神韵美和 心灵美。其中最突出的是表现茶人神定气朗的神韵美。茶人们在长 期的、经常性的茶艺修习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调身、 调息、调心、调食、调睡眠,来修炼自己。 调身:要求茶人在茶事活动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要端正,腰身项颈都要挺直,筋脉肌肉要放松,目光要祥和,表情要自信,举止要从容,待人要谦和。茶艺表演是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交流,表演者的神情举止是他的内心情感和内在素质的表露, 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应严格要求。 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适,做到不粗、不喘、不急促、不紊乱。 调心:要去除杂念、排除干扰,做到心不散(不想与茶事无关的事)、不浮(不浮躁不安)、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达到虚静空灵,闲适安详。 调食:注意饮食适度、适时,吃有吃相,不失饥,也不过饱。 调睡眠:做到不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表现为目定意闲、神玄气朗、举止从容、超脱豁达、风采秀逸。 二、对称与不均齐 对称与不均齐相结合。“对称”是人类认识较早,也较普遍重视的形式美法则。从物质形体上看,对称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中轴

线的两侧均等。对称具有比较安静、稳定性强等美学特性,而且可 以衬托出中心位置。 不均齐是日本茶道所崇尚的美学法则,用禅语可解释为无法,即没有规律。日本茶道界认为正圆、正方以及一切对称的形体都缺乏 美感,只有不均齐的东西才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中国茶艺强调对称美,但不排斥不均齐美。相反,中国茶人认为,从对称美中可以表现出大自然的规律,而从不均齐美中,人们可以 发挥更多的美学联想,这两种美学法则结合使用,可以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例如,在茶室中选用千年古树树根做成的,保持树根自 然形态的茶桌,茶桌桌面上的年轮构成天章云锦般妙不可言的图案,茶桌的形状和桌面的图案都是不均齐美。而在茶桌上摆放着精巧的 茶杯和茶壶则表现出对称美。茶桌上几何形状的花瓶是对称美,而 花瓶中错落有致的插花又是不均齐美。这些对称美与不均齐美的结 合使用,使得茶室中的美引人遐想,变化无穷,又有中心,不会显 得过分零乱。对称照应,体现协调统一的整体美;阴阳动静,成为共 艺变化的节奏美,调和对比,多样统一,茶道中的辩证思想包罗万象,俯拾皆是。 三、照应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 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这里的“应”原本是响应、共鸣的意思。后来中国古典美学把“应”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形式美的法则,通常称之为“呼应”或“照应”。“照应”所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具有协调、统一的功能。即通过照应可以把分散的美的各个要素,有机地 整合为一个整体美。例如在茶艺中插花、挂画、楹联与整体环境的 照应;背景音乐、解说词与表演动作的照应;茶艺程序编排的前后照 应等。照应应用得当,有利于形成多姿多彩但又不显得紊乱的整体美。 四、反复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摘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要素。中国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增加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上,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关键词:古代诗歌;情景交融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它以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王国维也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要素。情景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段而使情与景达到内在的统一,有机的融合,从而使人无法辨清其到底是景语还是情语。中国古代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之景物,不只是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衬托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更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情因景生,景以情生,二者相互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关系便产生了。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是通过情景交融,寓理于情的高超手法,使无形的情思转为鲜明的艺术形象,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方法,给人的情感以深深的感染。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古代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也就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籍,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而且,“情融乎内而深且长”,“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耐人寻味。 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景有限而情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最佳境界。刘熙载说得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有何意味?” 以情景二者而言,情是诗歌的生命所在,然而根据中国古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这种含蓄的审美标准来看,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往往是通过景来实现的,以抒情为主,写景为辅,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如诗歌光有描摹,为写景而写景,即使声、光、色、态俱全,也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谢灵运和谢眺的诗歌,有时不免会被后人所批评,是因为他们的诗作往往景多情少。而有些描摹之作,描绘景物,尽成堆垛,其中缺少真情实感的,就使诗歌的生命窒息而不能领略到创作所带来的美感。

园林美学 全部

园林美学 1、单项选择题 1.“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此论述对美的理解主要强调() A..美在理念 B.美在关系 C.美在功利 D.没在物质 2.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艺术范畴,可以看作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殇的是() A.台、榭 B.园、圃 C.宫、殿 D.菀、囿 3.下列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生态美学意向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白居易 C.李白 D.王子敬 4.山水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一代文化风尚的时期是在() A.秦汉 B.魏晋 C.明清 D.唐宋 5.渗透和充盈着诗意和文意的“文人写意园”繁盛起来的时期是在( ) A.唐 B.宋 C.明 D.清 6.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被日本称为《夺天工》的是() A.《群芳谱》 B.《长物志》 C.《素园石谱》 D.《园冶》 7.中国古典园林系统的“真”主要体现在() A.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联系上 B.艺术与数比、人工的关系上 C.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 D.艺术对天国仙境的理想追寻关系上 8.“就山为杰阁,引水作神池”的诗句体现了北方大型园林在创造上更加强调() A.自然原型的因凭 B.名胜名园的拟仿 C.胸有丘壑的意构 D.随意洒脱的创建 9.中国古典园林的“善”在伦理的功利关系上表现为 A.天国仙境的追寻 B.城市山林的实现 C.感性实践的要求 D.物质经济的创造 10.从中西园林比较来看,中国园林所显示的是 A.人工之美 B.技能之美 C.数比之美 D.气韵之美 11.北方宫苑从总体上来看所呈现色调风格为( ) A.小巧玲珑 B.清水芙蓉 C.浓丽绚烂 D.自然淡雅 12.在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起着领奏作用,且为园林美的起始与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摘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研究音乐审美意识的感性特征对于培养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人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判断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情感艺术、时间艺术、想象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人类最美的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音乐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惰性,美化着人们的心灵。聆听美妙的音乐,你会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你会感到怡然自得,如痴如醉。列宁曾无限感慨地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

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为什么音乐会有如此诱人的魅力和神奇的力量?这是因为美妙的音乐中蕴涵着一种与人类息息相通的审美 特质。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多姿多彩的变化,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内塑造音乐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使人赏心悦目,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 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何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反映时代气息,无论它表现什么,只要能在作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就能起到审美作用。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音乐形象及其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一、情感的艺术 音乐擅长表现情感,没有情感的音乐也就没有了它的灵魂。黑格尔说过“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取向。本文分析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是以“中和”为核心,以虚实相生为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为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本文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 所谓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和手段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在世界音乐美学中成为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究其根源,这是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与西方审美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审美取向与西方音乐的音色厚重、表现力强、追求戏剧性冲突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简练、音色含蓄、淡泊、不渲染为主要特征,在艺术表现中,更多地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在内容上,受道德因素支配,注重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以平淡天真、幽静深远,空灵传神为艺术目标。 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审美特征来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表演者和广大听众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热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为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而努力。 一、“中和”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思想 “中和”审美也称“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凝聚,中国远古先民把自己与宇宙天地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在天地的相和中求得生存幸福,滋生了以和为美的思想观。儒家从中推出“中和”之美。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人人相和,天人合一,社会大同。“中和”审美常被作为是中国古典美的理想来描述,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国语·郑语》载: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说明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乐者,天地之和也”。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也包含人与人的“和”,也有音乐内部结构的“和”。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上视恬淡、平和为琴乐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以“和”为美首先表现在音乐作品的题材上,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这类以自然为主的音乐主题,如琴曲《流水》、《渔舟唱晚》、《关山月》,琵琶曲《夕阳箫鼓》等众多曲目。这些音乐大都带有文学性标题、标示。如琵琶曲《夕阳箫鼓》曲谱中带有文字性小标题,《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文曲,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著名的丝竹合奏《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此曲改编。 从这些作品的标题、标示中我们就能看出,作品不仅诠释了自然美,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了统一和谐。追求人与人的“和”,体现出一种独白自娱的一种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答案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C)。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2 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D)。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3 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音乐何需“懂” 1 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D)。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2 《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A)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3 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 美术何需“懂” 1 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C)。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2

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C)。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3 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文学何需“懂” 1 “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D)。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2 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A)。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3 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 (C)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2 下面思维方式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是(D)。 A、好不好听 B、好不好看 C、美不美 D、像不像 3 五粮液大楼、福禄寿大楼等都是缺乏感性思维与审美的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旧时官僚地主建造园林常用园的“豪华”来相互夸耀,园中山石的奇特,花木的名贵,亭阁装修和家具的精美,都成为沽名钓誉的手段。此外,为标榜清高,附会风雅,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书法、绘画、诗文等也成为园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豫园不仅有大假山、玉玲珑作镇园之宝,而且还集多种艺术于一体,屋顶的泥塑、墙上的砖雕、家具门窗的木雕等工艺水平都相当高,随处可见,匾额和对联也无处不有,它们既点染了意境,又加深了园林的意趣和韵味,更为园景增添了光彩。 苏州“沧浪亭”石柱上有一集句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其上联是集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中的上句;其下联是集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中的后句。这一集句联配得天衣无缝,既突出了欧苏两人的友谊,又将园林风景同历史上的诗人文豪直接联系起来,实是难得的佳联。 江南园林往往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面积内使风景丰富多彩,并富有变化,往往通过各种手法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上海豫园也是如此,为了追求小中见大,通过对比、分割景区的方法以及借景、对景等手法,使园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具有无限空间之感。豫园分为7个景区,每个景区不但大小不一,而且各区都有其主题,都有其个性,如:仰山堂——城市山林,倒影翩翩; 万花楼——繁花似锦,古木参天; 点春堂——水中戏台,空中楼阁; 会景楼——曲栏围池,白石浴水; 玉华堂——江南名石,风华无比。豫园中最有名的小中见大的杰作就是鱼乐榭前隔水花墙下的流水,经过其一隔一弯,使人感到其水流源远流长。借景也是达到小中见大的一个手段,园中的大假山,借来黄浦江之景,大大扩大了视域和景深,另外快楼、会景楼、得月楼等同样都是借景的杰作。 还有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享”,亭居水涯之上,突出其中,亭前水波清澈,涟漪荡漾,似有汪洋之感。分析其产生汪洋之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它聚而又断,岸处做了数十个小小的水湾头,有两处还设有小桥;其二是它的池岸叠石,似有太湖之岸的意境。 我国古典园林十分强调意境,品评一个园林好坏与否,首先就要看这个园林意境的表达。那么什么是意境?简单明确地说:境指客观的景物,意指主观对景物的情感寄托,所以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物质来表现精神,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正像写诗作文一样,在设计园林时,首先思考的就是意境问题,这就是说“意在笔先”。关于意境一般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l)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 如苏州留园东部有著名的“留园三峰”,据谙熟内情的老人言,冠云楼前的冠云、峋云、瑞云三座湖石,其名取的是园主盛宣怀三个女儿的名字,盛宣怀所以要不遗余力地罗置这三块奇石,其原因之一是盛与三个女儿有着深厚的父女之情,为了能和女儿们朝夕相依,见石如见人,所以列石于楼前。据传后因三女瑞云早亡,盛宣怀就令人凿去瑞云峰顶部的湖石,以示哀悼。 (2)表达某种诗情画意

中华茶道美学

中华茶道美学 中华茶道美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中华茶道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灵表现,虚静气氛中的自我观照,默察幽微的亲切体验,结合长期沉淀于事茶人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中华茶道美学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美学思想,讲究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等。 (一)自然之美 自然观念是道家学说的精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为道家哲学及其美学思想的本质之所在。自然之美其本义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由此而把未经人化的自然奉为美的极致。自然之美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做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朴中有真美在。茶道在美学方面追求自然之美,非完善之美,协调之美和瞬间之美。中华茶道的自然之美,赋予了中华茶道美学以无限的生命力及其艺术魅力。 (二)淡泊之美 “淡泊”意指闲适、恬淡,不追名逐利,象和风微拂,山泉清音,隽永超逸,悠然自远。道家学说不重社会而重个人,不重仕途而重退隐,不重务实而重玄想,不重外在而重精神。文人们在饮茶过程当中,自然要把超逸的淡泊境界,作为他们在艺术审美上的一种追求。因此这种清淡之风和尚茶之风,深刻影响着中华茶道的发展,也成为中华茶道美学的一部分。 (三)简约之美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我国古代的茶道,历来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呈现出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没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没有繁褥的礼仪排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6.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秋冬之际,雁阵往往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7.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下列各项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鸿雁”意象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典诗词“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的原则。B.鸿雁虽是随阳之鸟,但它带有浓厚的秋意,所以往往表达哀伤凄冷之情。C.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都是以动态出现,看不到静态的鸿雁。D.原文最后一段中的“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①景中情②情中景③情景互生。”参考答案:6. C 解析:C项“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7.D 解析: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A、C、侧重写景;B侧重言志。8.D.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代内容;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