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近十年电脑技术发展史.doc

最近十年电脑技术发展史.doc

最近十年电脑技术发展史.doc
最近十年电脑技术发展史.doc

2000:速龙和毒龙 AMD从未如此给力过

年复一年,在IT业界,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而生,庞大的数量群也产生了数以百万亿的价值。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改变业界的产品或技术一年会有几个?2000年的毒龙/速龙、2001年的ipod、2002年的Radeon 9700、2003年的Opteron……,十年过去了,是时候回顾一下那些曾今改变业界的产品和技术了。在很多人眼里,这些让人记忆犹新的IT产品/技术彻彻底底的改变了业界,对IT产业带来了非同寻常的革新意义。是的,IT产业需要这样的产品和技术,越多越好。

●2000:速龙和毒龙 AMD从未如此给力过

>>第一代Athlon 产品很棒但市场表现一般

长久以来,AMD只能算是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x86处理器制造商,一直是活在巨头Intel的阴影下。它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模仿、模仿、再模仿,而且在高端CPU领域,AMD总是被强大的Intel 牢牢地压制着。不过,10年前的一天,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AMD的公司规模比Intel小很多,但是却在产品端和Intel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竞争。

早期的AMD总是在模仿、模仿、再模仿

AMD是在1969年由Jerry Sanders领导的7位前仙童公司的雇员联合创办的,公司一开始主要做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业务,RAM是一种相对较为简单的逻辑芯片,不过到了1982年,在IBM的帮助支持下,AMD开始正式涉足x86微处理器业务,当时AMD与Intel签署了授权协议,允许“克隆”Intel的处理器产品。但是到了1986年,Intel拒绝给AMD提供80386微处理器的

详细技术资料,两者因为此时还闹到了联邦法庭。最终,AMD不得不逆向开发“自己的”80386和80486系列微处理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处理器的设计流程需要变得越来越短,逆向开发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了。AMD此刻意识到,是时候开发自己的微处理器芯片了。AMD的前两代微处理器分别为K5和K6,虽然在性能上难以与Intel的产品相抗衡,但是其优越的性价比以及与对手相同的接口设计,让AMD抢了Intel不少市场份额。

后来,经过不断的努力,AMD的第七代为处理器不仅在与Intel的Pentium竞争中占据上风,而且还使得很多主板制造商开始生产只兼容AMD处理器的主板。到了90年代中,本着“以人为本”的AMD 创始人之一兼首席执行官Jerry Sanders开始大量招兵买马,1996年,Dirk Meyer来到了AMD,一个极具天才气质的研发团队就此形成。经过3年的研发工作,1999年6月23日,AMD Athlon(速龙)登场了。

第一代

Athlon

1999年8月份,Athlon处理器开始在全球商家开售。很快,人们发现,同频下,AMD的Athlon 在性能方面要优于Intel的Pentium III处理器,而且Athlon处理器的超频潜力更大。对Intel而言,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与Pentium III处理器的820芯片组主板采用昂贵的RDRAM显存(由Rambus提供生产),但是事实证明,RDRAM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产品。自此,AMD的处理器性能高、性价比高、稳定性高的美誉开始名扬四海。

不幸的是,AMD的Athlon处理器采用插槽式接口设计,这就意味着与之匹配的主板成本较高。此外,AMD的750芯片组性能算不上很好,而且第三方方案威盛KX133的数量又很少,这些都制约了Athlon 处理器的发展。更糟的是,当时的主板制造商们都不愿意为Athlon处理器设计主板,因为他们怕得罪Intel。总之,AMD的Athlon单就产品而言绝对是顶呱呱,但是由于与之搭配的主板芯片组不给力,再加上主板厂商们的不作为,Athlon在市场端的表现并不好。但是无论如何,Athlon都让AMD看清楚了一件事:AMD的处理器不比Intel的差,甚至更好。

>>第二代Athlon——毒龙让Intel吃尽苦头

Athlon让AMD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底气。2000年中,AMD推出了第二代Athlon 处理器,代号为Thunderbird。

①首先:Thunderbird采用传统的插槽式接口设计,兼容性高

②其次:整合L2高速缓存,确保了处理器的运算性能具备了线性时钟频率的可延展性

③最后:Thunderbird诞生之时正是威盛新一代KT133主板量产之日,这确保了Thunderbird的迅速普及。

毒龙

事实上,AMD不仅推出了性能更佳的第二代Athlon处理器——Thunderbird,而且还推出了赫赫有名的Duron(毒龙)处理器。毒龙可以是缩水版的Thunderbird,不具备L2高速缓存,成本自然更低。毒龙不仅让Intel的Celeron(赛扬)吃尽苦头,而且在面对昂贵的Pentium III时也毫不示弱。

socket A接口平台的推出也为AMD带了不小的成功。这让终端消费者更加青睐AMD以及AMD的处理器。当时有很多一线PC制造商开始采用AMD的速龙和毒龙处理器。而且很多软件开发商们也开始倒向AMD阵营,纷纷着手优化各自的产品。另外,主板制造商们也不怕Intel翻脸纷纷针对AMD平台推出了各自的高端主板。2000年,AMD的Athlon处理器获得了70多个来自全球各大权威IT媒体的奖项——AMD 真的从未这么给力过啊。

产品卖得好,收益自然就有了。2001年1月初,AMD公布了2000年年度财报——营收额达到了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3%,净利润为9.83026亿美元。2000年可以说是AMD腾飞的一年,尽管现在看来这是昙花一现或者是Intel太轻敌打了个盹,但是无论如何,从那一年起,很多用户才算是真正接受了“世界上有两大x86处理器提供商”的说法。

2001:苹果iPod 数字音乐领域的革命

●2001:苹果iPod 数字音乐领域的革命

1977年,一家极具颠覆性的IT公司成立了——Apple,从那一年期,一件件极具创新的科技产品被带到了这个世界。Apple是一家具有魔力的公司,它总能够用一些神奇的技术和设计征服你,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掏腰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Apple一直都未能改掉品牌议价高的习惯,再加之旗下PC产品不愿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Apple在各领域的市场份额开始极具萎缩,濒临破产。但是,当乔大爷1997年重返Apple后,一切都变了(除了产品售价),并且苹果在乔大爷的带领下开始了神奇的12年之旅。

在乔布斯乔大爷的英明领导下,从1997到2001这5年间,Apple推出了大量很有趣儿的电子产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iMac、iBook以及PowerMac G4等等。所有的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外形具备出色的美学设计以及融入了新技术,比如说在当时竞争对手一个都没有的Wi-Fi。不过,在很多人看来,让Apple的真正王者归来的非iPod个人数字媒体播放器莫属。

上世纪90年代末,可以从网上轻松下载音乐的MP3音乐格式在时尚一族中风靡一时。尽管如此,MP3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传入MP3播放器里的音乐文件都是非法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好,在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就导致了符合MP3格式的音乐文件,特别是新流行的音乐唱片是很难再网上找到的。而且,即便是MP3网店的存在,也缺乏足够的音乐格式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音乐格式转换软件也非常少,这都大大阻碍了MP3播放器的发展。

随着文件分享软件的迅速流行,移动式MP3播放器开始在个人消费市场出现。但是消费者很难再市场上找到一款称心如意的MP3,因为消费者不能在产品体积大小、电池续航能力、功能特色以及外观设计等等因素之间找到平衡。比如说,大量第一代MP3都采用了CD存储介质,这让MP3看上去非常臃肿;而采用NAND存储的产品不仅存储容量有限而且价格有高不可攀。很显然,如果用现在的审美观去看当时的MP3市场的话,没有一件是出色的。事实上,当时MP3的市场表现确实很一般。

iPod

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很坚定的看到了这个机会,任命公司内部的Jon Rubinstein带队研发自己的MP3播放器,而且不到一年时间,Apple的首款MP3诞生了。这款MP3基于PortalPlayer的技术,但是在存储介质方面,Apple应用了全新的便携式硬盘,而非传统的闪盘或者CD光盘,并开发了一套非常易操作的界面(实际上是抄袭Creative Nomad,两家当时对此还争论了很长时间),外形设计也非常简约但极具吸引力。这就是iPod的雏形。2001年10月份,Apple首款iPod正式发售,报价为399美元。它的成功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证明:第一代iPod从10月份发售到2002年新年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一共销售了12.5万台。

五彩六色的iPod

在iPod正式发售之前,Apple开发了一套非常特别的软件——iTunes(实际上在2001年初就发布了),该软件可以非常轻松的将其他格式的音乐文件转换成MP3格式,并且具备很多实用功能,比如说组织管理音乐文件、创建播放单等等。该软件可以说也是iPod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大关键。2002年,在一代的基础上,Apple推出了第二代iPod,在各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而到了2003年5月份,

第三代iPod在众多粉丝的翘首以待下正式发布,加入了对USB接口的支持,与此同时,iTunes音乐商店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MP3音乐商店。

和其他MP3一样,2001年第一代iPod并不完美,但是它确实让Apple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是数字音乐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2002:DX9的明星之作 Radeon 9700Pro

●2002:DX9的明星之作 Radeon 9700Pro

1985年,ATI正式成立,虽然公司一直坚持创新理念,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相对较为保守。在经过了无数次“业界首次”和无数次“市场冷淡”后,终于在2002年,ATI深深的触动了整个DIY独显市场。

ATI这面旗帜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至少曾经辉煌过

多少年来,ATI的独立显卡不是卖给OEM厂商就是贴上自己的牌子卖,市场策略不够统一。此外,ATI对于PC厂商的需求也是一再妥协,以至于他的第一代3D显卡加速器在与对手3dfx的竞争中总是雄不起。另一方面,和其他友商一样,ATI也是一再扩展自己的产品线:它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3D加速的移动版GPU芯片;首款整合了TV调谐器和视频输入/输出功能的显卡适配器;为移动手机开发了全球首款显卡加速器。公司一直坚持并购路线,壮大自己,直到有一天被收购。比如说,2000年初,ATI买下了小有名气的ArtX,这家公司之前一直是Nintendo 64以及Nintendo GameCube的显卡提供商,它的市值为4亿美元。此项收购后来证明非常超值。

但是尽管ATI也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创新DNA,但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ATI却总是很失败:及时为游戏玩家提供新的3D显卡加速器。反观对手,NVIDIA自从1999元8月底推出第一代GeForce显卡后就一直都是业界领航者,总是率先发布新一代具备新DX协议的、性能更加强大的显示芯片。得益于GeForce、GeForce 2,NVIDIA成功的打垮了对手S3和3dfx。到了2001年初,随着GeForce 3的登场,NVIDIA成了ATI的头号敌人。

GeForce 2让NVIDIA彻底打垮了S3和3dfx

眼看着支持DX8的GeForce 3春风得意,ATI深知规划中的Radeon 8500 (R200)已经来不及了。为此,ATI放弃了加快R200进度和加强性能研发的策略,转而在Dave Orton的带领下,开始集中力量开发代号为R300的新一代显示核心。

一代神话:Radeon 9700

有人说R300的成功完全要归功于ATI并购的ArtX,也有人说R300的成功要感谢Dave Orton带领的新的研发团队(原来R200的研发团队有Markham带领),才最终创造了今天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的一代神话——Radeon 9700(基于R300显示核心)。但是不管怎样,R300不仅赏给NVIDIA的一记重拳,而且也为大量的高端玩家提供了非常精良的显卡装备,意义重大,因为在高端市场几乎一致都是3dfx

和NVIDIA的天下,而现在轮到ATI撒回野了。

自从R300诞生之日起,ATI Radeon 9700 Pro以及ATI Radeon 9700 Pro衍生品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快的3D显卡产品,把竞争对手的GeForce 4远远的抛在了身后。而此时的对手NVIDIA 有些急了,他曾暗示其新一代DX9 GPU将会具备更多的特性,但是几个月过去后,NVIDIA没能推出任何产品来抵挡R300的火力。即便是2003年NVIDIA推出的旗舰级产品GeForce FX 5800 Ultra,在面对Radeon 9700 Pro时也是稍逊一筹。

就在R300发布后的第一年,它的继任者——Radeon 9800 XT,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众多高端游戏玩家以及PC制造商的首选。2004年6月份,功臣David Orton众望所归的成为了ATI的首席执行官。

应该说R300的成功因素有很多:ATI并购ArtX,从而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ATI改变策略,从买显卡转变成了卖显示核心;放弃R200这个拖累项目,集中火力搞R300;研发初期有众多设计方案可供选择等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R300的成功表面,高端游戏市场不再是NVIDIA一家独大。

2003:AMD Opteron 服务器领域的革新

●2003:AMD Opteron服务器领域的革新

即便是AMD携强大的AthlonMP微处理器向服务器市场进军也未能取得成效。这也不能说是AMD 的Athlon MP不够好,怨就只能怨Intel的Xeon太优秀了。但是AMD是一家非常执着的企业,他看中的蛋糕总会想方设法吃上一口的。功夫不负有心人,Opteron(皓龙)的成功就市不仅证明了AMD不止是一家台式CPU制造商,在服务器领域,它也能露两手。

当AMD Athlon处理器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在台式CPU市场上风生水起之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在期待AMD的x86-64微架构,具备64-bit能力可执行32-bit程序、整合内存控制器、采用全新的管线设计、全新的处理器总线以及诸多创新。毫无疑问,全新的处理器是AMD有史以来最具创新的新品,它代表了一次巨大的技术进步。

AMD终于还是在2002年的Computex国际电脑展上展示了这款代号为SledgeHammer的Opteron 处理器,并宣布到2002年Q4将会正式发货。尽管如此,Opteron经过了再次修改设计,所以到了第二年(2003年)第二季度才正式量产。尽管有很多人都站出来为AMD的Opteron呐喊助威,但是对于AMD 而言,最重要的是,IMB也站到了自己一边,宣传将会采购AMD的Opteron,应用到IBM服务器产品中。之后,惠普、戴尔等一线服务器制造商也纷纷下单Opteron。

为了进入服务器领域,AMD花了很多时间,也做了很多努力,Opteron的到来让这一切成了现实。但是不幸的是,后来,AMD在服务器领域的份额愈来越少,到了2007年只剩下可怜的6.3%。不管现在怎样,2003年Opteron的诞生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在服务器领域除了Intel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AMD。

2004:PCI Express 六年板卡交互技术

●2004:PCI Express 六年板卡交互技术

虽说早在2001年的春季,Intel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但是直到2004年,我们才等到了出现下一代多用途内部交互总线标准了。PCI Express是新一代能够提供大量带宽和丰富功能以实现令人激动的新式图形应用的全新架构。PCI Express可以为带宽渴求型应用分配相应的带宽,大幅提高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之间的带宽。

最初的PCI总线始于1993年,时至今日PCI总线依然可以在很多设备上看到。不过到1997年,PCI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当时AGP已经开始上位),因为它的带宽无法满足日益强大的显卡加速器的需要。后来,在Compaq、Dell、IBM、Intel、Microsoft以及PCI特别兴趣小组(PCI-SIG)的牵头下,代号为Arapahoe串行I/O互连总线架构应用而生了。

PCI Express接口根据总线接口对位宽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分为PCI Express1X、2X、4X、8X、16X甚至32X。由此PCI Express的接口长短也不同。1X最小,往上侧越大。同时PCI Express不同接口还可以向下兼容其他PCI Express小接口的的产品。既PCI Express4X的设备可以插在PCI Express8X或16X上进行工作。这样,只要您拥有先进的主板,就没必要非得升级档次稍差的显卡了。它良好的向下兼容性也使不少业界人士看好。

另外Intel 的PCI Express接口将包括两条专用的通道连接某设备,比如即将要取代AGP 8X的PCI Express16X图形接口将包括它的两条通道,一条可由显卡单独到北桥,而另一条则可由北桥单独到显卡,每条单独的通道均将拥有4GB/s的数据带宽可充分避免因带宽所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同时PCI Express还支持热插拔及热交换的特性,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不必关闭系统和电源的情况下更换PCI Express槽的版卡和各种硬件设备。

据了解,到了2011年,很多厂商将会彻底放弃PCI总线,这就意味着17岁高龄的PCI即将寿终正寝,而正值壮年PCI Express(6年了)还将以主力身份效力下去。

2005:双核CPU登场核心之战就此打响

●2005:双核CPU登场核心之战就此打响

长久以来,处理器之间的竞争是频率的竞争和架构的竞争,但是随着CPU功耗的水涨船高,通过不断提高频率的方法来提升CPU运算性能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为此,AMD和Intel选择了另一种提升CPU性能的途径——增加CPU的逻辑核心,所以,处理器的竞争也从频率之争转变成了核心之争。

2004年5月初,Intel对外宣传旗下规划中的处理器将会放弃Netburst架构。根据当时的小道消息称,Intel将会开发多核心CPU。而且到了2004年10月,Intel正式宣布放弃4.0GHz的Pentium 4,并公布了多核心CPU计划。AMD方面,自从AMD64架构之后,AMD就已经把工作重心从研发高频转移到了多核设计。2004年4月份,AMD正式公布了自己的多核心产品,并表示2005年正式发布。

AMD推出了业界首款双核心CPU

2005年中,AMD和Intel相继发布了各自的首款采用双核心设计的台式和服务器CPU。双核心处理器对整个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PU产业改变了发展方向;软件产业迎来商家;不能支持多线程的应用软甲要么慢慢死去要么变得不再流行;终端用户不再只看频率了。

双核CPU的登场标志着多年来CPU的频率之争的时代就此终结,核心数量之战就此打响。但是再看今天,昔日走在业界前沿的双核处理器已经成为入门级产品,而四核已成主流,六核尽在眼前、十二核含苞待放。我们只能感叹:CPU的发展,真是太快!

2006:任天堂Wii 3D游戏开启遥控时代

2006:任天堂Wii 3D游戏开启遥控时代

从1887年,Nintendo就已经开始开发各种各样的游戏。纵观Nintendo的发展历程,可谓起起伏伏,有过很多精彩,也不乏失败,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力助Nintendo总是能够在前进的路上找到自己独特的亮点。从2006年到2011年间,Nintendo Wii的遥控器大卖了8千万台。

Nintendo Wii又称任天堂Wii,是任天堂继GameCube后,将会推出的第五个家用电视游戏机。开发代号为任天堂 Revolution (中文翻译为任天堂革命)。这个代号代表其将对电视游戏产业发起革命,事实上它也做到了;例如它的控制器,可以对它的位置进行三维空间侦测,这项新概念在当时的电视游戏机中从未出现过。

Nintendo Wii的遥控器可以说是游戏领域的一大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操作模式和游戏体验,标志着3D游戏遥控时代正式开启。而在这方面,Nintendo Wii要比对手微软Xbox以及索尼PS做的更好。

2007:Apple iPhone 智能手机联姻PDA

●2007:Apple iPhone智能手机联姻PDA

即便是在2007年之前,Apple还只能算是MP3/MP4音乐播放器领域的NO.1,但是Apple的抱负远不止这些,他们想要成为电子消费领域的一哥。要完成这一宏图大志,进军手机市场势在必行——2007年Apple推出了首款手机产品——iPhone——智能手机联姻PDA。

1992年,Apple推出了首款基于Newton平台的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s)产品(也有说法是首款PDA是由1983年的Casio PF 3000,但是限于功能太少,很多人并不认为它称得上是真正的PDA),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Apple的这款PDA并未大量生产。

不过到了2007年,很多人认为最好的PDA(大屏幕+高性能CPU)应该和最强的智能手机结为一体,Apple并不是第一家这么干的公司(实际上,像2006年LG推出的的Prada phone就符合这样的要求),但是Apple确实做得最好的一家。

得益于在音乐播放和产品设计方面的绝对优势,Apple于2007年推出的第一代iPhone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它离完美还相差甚远,比如说不支持3G、缺乏FM收音功能等等。但是第一代iPhone却是首款触摸屏手机,而且可以播放高品质视频,阅读文件也非常容易。

Apple iPhone的发布给2007年的手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手机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之前的智能手机只是为商务人士准备的话,那iPhone的出现让普通消费者也喜欢上了智能手机。可以毫不避讳的讲,iPhone是整个手机产业的转折点。

2008:Intel Atom 本本的速效减肥茶

●2008:Intel Atom本本的速效减肥茶

在Intel Atom出现之前,整个PC业界有个统一的认知——笔记本电脑比拼的是性能,但是Atom 的到来,让人们对本本的评判性增了是否便携的标准,或者说人们更加看重笔记本的便携性了。尽管当机遇Atom处理器的本本们大量涌现之后,很多人都在怒骂其拙劣的性能表现,但却忽视了它带给笔记本更加苗条的身材。

Intel Atom还带给了笔记本一个新的细分——上网本,同时也让便携式电脑的成本大幅降低。Atom处理器的最低售价在40-60美元之间,而且功耗也可以控制在4W-6W之间,性能虽然不济,但是用来做简单的办公处理、浏览网页,或者聊天交流等操作的话还是能够应付的。比如说很多开网店的朋友都会购买很多这样的上网本。

虽说Intel对于Atom处理器应用的某些策略让人不敢恭维(比如说为了避免与旗下定位低端的赛扬平台或者低阶奔腾平台造成市场冲突,Intel对采用Atom处理器的上网本做了诸多闲着),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Atom让整个笔记本市场更加丰满的同时也让笔记本本身变得越来越苗条了。

2009:存储领域的蜕变 SSD成个人消费

●2009:存储领域的蜕变 SSD成个人消费

SSD固态硬盘已经存在于世数十年了,首款基于NAND闪存的SSD是由M-Systems于1995年推出的。SSD最大的优势就是超快的传输速度和超高的数据完全性。所以在航空领域、军事、油气以及环境保护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我们都能看到SSD的身影。

从2007年开始,很多传统的存储厂商以及芯片厂商开始进军SSDSSD固态硬盘市场。一开始SSD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价格高不可攀,但是近几年来,尤其是从2009年开始,SSD固态硬盘的售价开始不断走低,并在个人消费市场崭露头角。

根据iSuppli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的SSD销售总量为140万颗,但是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了580万。这标明,从2009年开始,SSD开始大量进入个人消费市场,传统的PC 存储市场悄然发生了改变。

不过,想要取代HDD传统机械硬盘的市场地位,SSD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在容量方面大幅提升,而且造价也需要降低,只有这样,SSD成为主流便指日可待。但是如今SSD与HDD搭配使用的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SSD的快速发展。

2010:Apple iPad 小身材带来大革命

●2010:Apple iPad小身材带来大革命

2010年已经结束了,如果有人问你2010年哪款产品或者哪项技术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话,你会选哪个?是NVIDIA的Tesla、微软的Kinect、AMD的6系列显卡还是Apple的iPad,或者其他什么呢?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投iPad一票吧。

尽管说上网本在身材介于平板电脑和传统的笔记本之间,而且配备有机械键盘,但是实际上在很多人眼里,上网本就如其名,只能用来上网,诟病声不断,要不是Intel大力推广,消费者没得选的话,早就放弃上网本了。在这种大背景下,Apple适时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实际上iPad严格意义上还算不上平板电脑,因为平板电脑的概念是有比尔盖茨提出的,需要满足x86处理器+win系统才行),加上Apple的号召力,iPad平板电脑可谓火了一年,其他PC厂商也是竞相模仿。

iPad虽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它不仅是iPhone手机的物理意义上的拓展,而且可以运行很多PC才能实现的应用。iPad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可谓巨大,将会带了很多新的竞争:x86和ARM、Windows 和Linux、AMD和Intel以及Apple与三星、索尼等等PC厂商。2011年,将会很精彩,至少在平板电脑领域如此,小小的iPad将会给整个产业带来大大的革命。

2011:----???---- 十年后谁会被记起

●2011:??????十年后谁会被记起

现在预测2011年可能改变业界的产品或技术似乎为时过早,但是与往年一样,新的一年将会有哪些重头产品或重头技术往往都会在年初出现端倪。下面我们就不放大胆预测一下,同时也希望各位网友也能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与大家分享。

笔者认为,十年后如果有人做类似的总结的话,相信一定会考虑到Intel的SnB新一代处理器以及AMD规划中的推土机(Bulldozer)六核心处理器(如果能够在今年按时发布的话),当然还有全新的APU单元——Fusion等等。

当然了,在其他领域也可能发生重大事件,比如说,在平板电脑的推动下,ARM能否凭借某款重量级产品处理器挑战Intel的x86处理器。在存储领域会不会半路上出一个程咬金,比如说某种网络存储设备,从而取代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的SSD。另外,毫无疑问,明年对于NVIDIA而言将会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它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某种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