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泥工艺技术》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泥工艺实验是水泥工艺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既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

1、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2、熟悉仪器原理、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基本的试验方法;

3、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2、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规范地完成实验内容,详细做好实验记录;

3、按要求整理实验数据,填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分小组进行,每组安排一位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实验的有关工作;

2、岩相实验分两大组,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工艺实验分三组,

3、对实验规定的内容,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实验报告独立完成。

三、实验室规定

为了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实训(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训(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实训(实验)习惯,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对进行实训(实验)的学生特定如下守则。

第一条学生应按照课程教学要求为,准时上实训(实验)课,不准迟到、早退、无故缺席。

第二条树立良好的学风。实验前认真预习,力争目的明确,原理清楚,方案可行;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实验中头脑清楚,细致观察,仔细操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按时完成实验,结果合理可靠;原始记录真实完整;按时交实验报告,内容简明,数据完整,字迹清楚,讨论就实验质量、实验成功失败要点、发现的问题等具体深入展开;

第三条进入实训(实验)室必须着装整齐,不准穿拖鞋进入实训(实验)室;

第四条实训(实验)室内不准聊天、进食、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杂物;

第五条实训(实验)过程中的废料必须倒入指定的地点,不准随意排放;

第六条爱护实训(实验)器材,节约实训(实验)材料,使用仪器设备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损坏、丢失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并按学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条在指定位置进行指定项目的实训(实验),不准擅自离岗、窜岗。非本次实训(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准动用;

第八条实训(实验)时应精心操作,细心观察现象,认真记录,原始记录要真实完整,不准随意涂改,所得数据必须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实训(实验)结束后认真清理实训(实验)器材,将仪器恢复原状,经检查批准后方可离开实训(实验)室;

第九条实训(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训(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指导教师和检查人员可终止其实训(实验),成绩以零分计。若造成其他后果,肇事者必须按规定进行赔偿并写出书面检查,还将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进行进一步处理。

实验一光片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光片的制作过程;

2、初步掌握制片基本技术;

3、至少做一个熟料光片

二、实验用具

1、铁锤、光片模具、电炉、瓷坩埚、机油、油刷、滤纸;

2、磨片机、磨片玻璃板;

3、抛光机、抛光板;

4、100#~1000#金刚砂(SiC)、抛光粉(Al2O3);

5、硫磺粉;

6、反光显微镜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将光片模具内薄薄涂一层机油;

2、用铁锤将水泥熟料或敲成小块(约3~5mm),取3~5粒均匀分散置于光片模具底部;

3、将盛有硫磺粉的瓷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至硫磺熔融;

4、将熔融硫磺倒入光片模具中(注意勿冲乱原来矿粒位置),待硫磺冷却凝固后,脱模出来即成光片;

5、将脱模后的光片在玻璃板和磨片机上用金刚砂加水进行粗磨—中磨—细磨,至光片表面平整,磨痕细

而均匀为止;

6、将磨好的光片在抛光机或抛光板上用抛光粉加滴无水乙醇反复抛光以除去表面磨痕,使之2光滑如

镜,无明显擦痕,在300倍镜下可见矿物大致轮廓,则光片制成。

四、实验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生至少制作合格光片一块。

五、思考题

1、制作光片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2、绘出光片制作工艺过程的框图。

实验二反光显微镜的构造与调节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反光显微镜的原理、构造、附件、用途及使用须知;

2、学会反光显微镜的调节与校正;

3、学会反光显微镜的维护保养。

二、实验用具

1、XJP-100型单目倒置金相显微镜;

2、擦镜纸;

3、光片(已抛光浸蚀好)。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宣读《岩相实验室规则》和《反光显微镜使用须知》,教育学生自觉遵守;

(二)结合挂图及实物,了解反光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和工作原理;

(三)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对照实物详细了解XJP-100型金相显微镜的各部构造名称、附件、用途及维护保养。

(四)反光显微镜的调节与矫正

1.安装:

(1).物镜:将物镜从塑料盒中取出,按顺时针方向,从低倍到高倍依次旋入转换器螺纹上。

(2).接通电源:把光亮度调节旋钮置于光亮度最低位置,将显微镜电源插头插在接线电源插座上,将电源开关按到“ON”的位置,移动光亮度调节钮,可获得各种照明亮度。

(3).检查灯丝中心:将毛玻片置于孔径光栏上,孔径光栏开大,可见到毛玻片上有灯丝光斑,此光斑应基本位于孔径光栏中心,否则,则需略移照明灯泡高低、左右的位置直至灯丝光斑基本位于孔径光栏中心为止。

进行完此步骤后,将毛玻片移出光路,在正常的显微观察时,毛玻片会影响成像衬度,少用。

(4).目镜:将目镜插入目镜筒。

2.操作:

(1).光亮度调节钮的操作:在开启电源之前,应把光亮度调节旋钮置于光亮度最低位置,以避免大电流直接冲击照明灯泡,在开启电源后,在慢慢推进光亮度调节钮,直到所需亮度为止。关机时也应将光亮度调节钮退至最低位。

(2).孔径光栏不是由于调节视场亮度,其大小直接影响物镜的像质,所以应根据物镜不同倍率,调节光栏孔径大小以得到最佳像质为度。

(3).在调节过程中,若发现支架自动下滑,可将右手轮内侧滚花紧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略加力)直到上述现象消失。

(4).调节焦距:将试样置于载物台中间,先用10倍物镜观察,眼看物镜头,顺时针方向(右手)旋转粗调手轮,使支架上升,至物镜与矿物仅有一缝之隔时,再眼看目镜筒,转动粗动手轮使支架下降少许,当视域中见到物像并较清楚时,再缓缓转动微调螺丝升降物镜至物像完全清晰为止。依次转换至其它高倍物镜时,只需使用微动手轮来调焦。调换倍率时,转换器上的滚花齿纹是操作者手接触的位置。

四、反光显微镜使用须知

1、反光显微镜是一种精密而较贵重的光学仪器,使用时务必爱护,谨慎小心,严防损坏;

2、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1)检查镜身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老师;

(2)按所附登记簿中《仪器情况一览表》清点附件,若有不符或损坏须立即报告教师;

3、使用显微镜时,务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非本次实验所需物品、附件一律不得动用;

4、显微镜各种零件、螺丝严禁拆卸,使用中若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处理;

5、显微镜各种附件(镜头等)及实验用光片等,应严防坠地、跌落、随意放置或夹在书内,用毕立即放回原

处;

6、显微镜镜头等附件若有污染,必须用专备擦镜纸擦拭,切勿用手或其它纸张擦拭;

7、显微镜搬动时,必须轻拿轻放,防止震动;

8、显微镜接通电源前,须将亮度调节开关推到最低端;

9、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必须再次检查,清点附件,放回原处,装箱或罩好后方能离室,若有损失情况,应立

即报告教师,不得隐瞒;

10、显微镜使用中,若发生责任事故损失,需视情节、态度,按学校规定赔偿。

五、思考题

1、反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叙述反光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实验六石膏最佳掺量的确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石膏的的作用。

2、学会确定石膏最佳掺量的方法。

二、原理

1、石膏的作用:

(1)缓凝剂:一般水泥熟料中C3A含量较高,若不加缓凝剂,在使用时加水拌和后,很快就会凝结而无法施工。掺加适量石膏就可以控制水泥的水化速度,调节凝结时间。

(2)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石膏属于矿渣的硫酸盐激发剂,能加速矿渣水泥的硬化过程。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石膏掺入量,有利于激发矿渣活性,生成较多的钙矾石,使水泥石结构致

密,强度增加。(掺量过大时,将引起水泥的安定性不良。)

(3)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如掺适量石膏可以降低干缩变形,改善水泥的耐久性。

2、确定石膏掺量时应考虑:

(1)石膏掺量对凝结时间的影响: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得会导致不正常凝结。一般情况下,石膏还不至于多到造成快凝,但其掺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凝结时间的影响便会变得很小,如图所示:(见《水泥工艺学》P224图9.3)

当SO3掺量小于1.3%时,石膏掺量过小,水泥会产生快凝,进一步增加SO3含量时,石膏才出现明显的缓凝作用,但SO3掺量超过2.5%以后时,凝结时间增长很少。

(2)石膏掺量对不同龄期的强度、水泥安定性的影响。

3、影响石膏掺量的因素:

(1)石膏的种类:

表各种硫酸盐的溶解度、溶解速度与缓凝作用

3

绘制2、(2)熟料中SO3含量:当熟料中SO3含量较高时,要相应减少石膏掺量。

(3)熟料中C3A含量:C3A含量高,石膏掺量应相应增加,反之则减少。

(4)水泥细度:相同矿物组成的水泥,若增大细度,其比表面积增大,水化加快,则应适当增加石膏掺量。

(5)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水泥中掺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混合材料时,其石膏掺入量也不一样。如采用矿渣作为混合材料时,可适当增加石膏掺量。

(6)水泥中碱含量:水泥中碱含量较高时,其凝结时间加快,应适当增加石膏掺量。

4、确定最佳石膏掺量的方法: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的试验。

三、实验用材料和用具:

1、材料: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标准砂、水

2、仪器:天平、试验小磨、0.9mm及0.08mm标准筛、负压筛析仪、凝结时间测定仪、净浆搅拌机、称

量器皿、玻璃板(100mm×100mm)、沸煮箱、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动台、抗压试验机、抗折试验机、试模、刮平刀、水泥样桶

四、实验步骤:

1、确定配比:

2、称量:按计算的结果用天平称量熟料、石膏、矿渣,倒入试验小磨中。

3、粉磨:用试验小磨磨45分钟。倒出后用0.9mm方孔筛筛析,再搅拌均匀,装入样品桶,贴上标签。

4、测定水泥的细度:干筛法、水筛法、负压筛法三种方法任选一种。

5、测定水泥中SO3的含量:

6、测定水泥的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

7、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用固定水量法。

8、测定凝结时间:

9、测定水泥的强度:用ISO法。

以上实验步骤按水泥物理检验方法中的规定进行。

五、实验记录:

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SO3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确定石膏的最佳掺量

六、思考题:

1、石膏的作用?

2、确定石膏掺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实验三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在反光显微镜下观察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方法;

2、学会光片的浸蚀;

3、认识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二、实验用具

1、反光显微镜;

2、水泥熟料光片;

3、抛光粉(Al2O3粉);

4、抛光机、抛光板;

5、无水乙醇(分析纯);

6、浸蚀剂:蒸馏水、1%氯化铵水溶液和1%硝酸酒精溶液;

7、滤纸及擦镜纸;

8、电吹风机。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光片的抛光

将磨好的光片在抛光机或抛光板上用少量抛光粉加无水乙醇进行抛光以除去表面磨痕。反复抛光,直至光片表面光滑如镜,镜下观察无明显划痕并可见矿物大致轮廓时为止。

(二)光片的浸蚀

1、浸蚀剂及浸蚀条件

抛光好的光片,其矿物表面仍覆盖着一层约千分之几毫米厚的非晶质薄膜,使晶体的轮廓界限及显微结构分辨不清,需用适当的浸蚀剂作用于光片的表面,先使非晶质薄膜溶解,进而引起矿物表面不同程度的溶解或生成带色彩的沉淀,方能显现出矿物的清晰轮廓及显微结构特征。常用的浸蚀剂和浸蚀条件如下表所示。

(三)观察认识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1、观察含方镁石的熟料光片

将光片抛光好后,不需浸蚀,直接置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方镁石(MgO)的特点是:晶体呈圆粒状或多角形,周边有暗影,突起高,浅粉红色。观察时宜适当缩小视场光阑。

2、观察含游离氧化钙较高的熟料光片

将抛光好的光片在蒸馏水中浸蚀一定时间(20℃,8s ),在滤纸叠上吸干,再用电吹风机冷热风交替吹干,即可置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游离氧化钙(f-CaO)的特点是:呈彩虹色,晶体为圆粒或卵形,分散于硅酸盐矿物之间或被包裹于A矿(C3S)之中,有时成堆聚集成游离氧化钙(f-CaO)矿巢。

3、观察正常硅酸盐水泥熟料光片

将光片抛光好后,在1%氯化铵水溶液中浸蚀适当时间(20℃,3~5s)在滤纸叠上吸干,再用电吹风机吹干,置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

(1)A矿(C3S)

呈蓝色(少数深棕色),晶体多为板状、片状或短柱状。当工艺条件不正常时,还可见其它形状A矿及A矿中具包裹物的现象。

(2)B矿(C2S)

呈浅棕黄色,圆粒状,有时往往有两组交叉双晶双晶纹或一组平行聚片双晶纹。当工艺条件不正常时,还可见其它形状的B矿(如手指状B矿等)。

(3)黑色中间相(C3A)

中间相中反射率较弱的矿物。呈灰黑色,晶体为四方片状、条状,有时呈点滴状或点线状等。

(4)白色中间相(C4AF)

中间相中反射率较强的矿物。呈白色,以它形晶或玻璃相充填于A矿和B矿之间。

(5)金属铁

具极高的反射率,呈白色强金属光泽,粒状。一般出现在还原气氛熟料中。

(6)孔洞

熟料中气相冷却过程中形成孔洞,孔洞在镜下呈凹下去的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等,孔洞的颜色与所用抛光粉相同,用铁粉(Fe2O3)抛光则为棕红色,用刚玉粉(Al2O3)抛光则为白色。

(7)当用1%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光片时,则熟料光片中,A矿呈深棕色,B矿呈黄褐色,黑色中间呈深灰色,白色中间相呈白色(不受浸蚀)。

四、实验报告要求

1、观察、描述熟料光片样品,并将结果综合填绘于《实验报告》表中;

2、每位学生练习抛光、浸蚀并观察1~2块熟料光片。

五、思考题

1、熟料光片抛光质量的好坏有何重要意义?

2、用1%氯化铵水溶液浸蚀熟料光片后,如何判断浸蚀不足或浸蚀过度?

3、水泥熟料各主要矿物的特征是什么?

附:实验记录

</p><p>实验四用Excel进行配料计算</p><p>——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配料计算</p><p>制造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主要提供氧化钙)、黏土或砂岩(主要提供氧化硅、氧化铝)、铁矿石或硫酸渣(主要提供氧化铁)。为了准确地控制熟料的矿物组成,这些原料必须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粉磨。配料计算的任务就是:(1)根据水泥品种、原燃料条件、生料制备与熟料锻烧工艺确定水泥熟料的率值;(2)求出合乎熟料率值要求的原料配合比。</p><p>难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水泥熟料率值大致为:</p><p>KH=0.88~0.9l SM=2.4~2.7 IM=1.4~1.8</p><p>根据确定的率值、窑系统的热耗、原煤的热值和灰分,利用配料计算算法可以求出各原料的比例。配料计算方法有尝试误差法、递减试凑法、图解法、矿物组成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同时存在计算过程繁复、计算工作量大、结果精度不高等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方便地进行配料计算。各个水泥厂一般都有各种不同来源和版本的计算机配料程序。其实应用微软的EXCEL软件可以不必编写一行程序就可以方便地进行配料计算。</p><!--/p9--><!--p10--><p>实例1:结合铜陵海螺5000t/d熟料生产线的原燃料情况,用微软的EXCEL为工具介绍</p><p>这种配料计算方法。</p><p>一、准备工作</p><p>(1)检查微软的EXCEL是否安装了

在安装微软各种版本的Office时,默认安装情况下,不会在ExCeel中安装"规划求解"宏。因此应加装该选项。方法是:运行EXCEL,点击菜单"工具",选择"加载宏",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规划求解",按"确定"(见图3-2-1)。

图3-2-1加载“规划求解”宏

如EXCEL没有安装"规划求解"宏,则会弹出对话框:

二、在EXCEL表中输入数据

在EXCEL表中输人上述数据(见图3-2-2),铜陵海螺50OOt/d熟料生产线为三组分配料,

因此只能控制两个率值,一般选择KH和SM。对于四组分配料,则可以控制三个率值:

KH、SM、IM。

图3-2-2输入原、燃烧成分等有关参数

三、假设原料配比,计算生料成分

在EXCEL表中填人假设的各原料配比,可以将初始比例假设为石灰石20,粉砂岩20,最后硫酸渣一项应填上"=]00一(鼠标点)石灰石此例(的单元格)一(鼠标点)粉砂岩比例(的

单元格)"再输入回车键(见图3-2-3),这样才能保证配比之和为100。

四、计算生料成分

在EXCEL表中适当的位置计算根据假设的原料配比而得到的生料成分。计算公式是:

生料化学成分=各原料化学成分与其配比的乘积之和。方法是:在生料化学成分对应的

Loss单元格中(本例为B8)输人"=sumproduct(B5:B7,$ M5:$M7)/100"。其中B5:B7为各原料Loss含量所在的单元格,$M5:$M7为各原料配比所在的单元格。EXCEL中的sumproduct函数可以将对应的两个(列或行)数组相乘然后求和。输人回车键后可得到生料的Loss值(见图3-2-4)。生料的其他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对生料Loss单元格的简单拖拉来获得。方法是点击生料Loss单元格(本例为B8),将鼠标移到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当光标变为黑十字时,按下鼠标左键,向右拖拉至生料成分对应的Cl-单元格(本例为K8),松开鼠标左键即可(见图3-2-

5)。

五、计算灼烧基生料成分

水泥生料在锻烧后,原生料中的烧失量(Loss)就没有了,因此为了计算熟料成分,就必须计算生料去除烧失量后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叫生料灼烧基成分,或灼烧基生料成分。计算公式是:生料灼烧基成分=原生料成分÷(l一LOss÷100)。方法是,在EXCCEL表中相应灼烧生料SiO2的单元格中(本例为C9)输人"=C8/(1-

$B8/100)"。其中C8为原生料SiO2的单元格位置,B8为原生料Loss 的单元格位置。按回车键后即可得到灼烧

生料的SiO2值(见图3-2-6)。灼烧生料的其他化学成分也可通过对SiO2单元格简单拖拉来获得,方法如3.4所述。

图3-2-3假设各原料配比

图3-2-4计算生料中Loss(烧失量)含量

图3-2-5计算生料中其他成分

图3-2-6计算生料灼烧基成分六、计算煤灰掺入量

组成熟料的一小部分是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煤灰。煤灰掺人量计算公式是:煤灰掺人量

(煤灰占熟料的百分比)=烧成热耗÷煤热值×煤灰分。于是我们在对应的煤灰比例中(本

例为MlO)输人"=A14/A16﹡A18",再按回车键就得到煤灰在熟料中的比例(见图3-2-7)。其

中A14为烧成热耗所在单元格,A16为煤热值所在单元格,A18为煤灰分所在单元格。

3-2-8计算煤灰掺入量

熟料的另一部分为灼烧生料,其比例为100-煤灰比例。于是我们在对应的灼烧生料比

例中(本例为M9)输人"=10O-M1O",再按回车键就得到灼烧生料在熟料中的比例。其中MlO为煤灰比例所在单元格。

七、计算熟料成分

有了灼烧生料、煤灰的化学成分和比例可以方便地算出熟料成分。方法是:在EXCEL表中相应熟料SiO2的单元格中(本例为Cll)输人"=sum-product(C9:ClO,$M9:$MlO)/100"。其中C9:ClO为灼烧生料、煤灰的SiO2单元格位置,$M9:$MlO为它们的比例单元格位置。按回车键后即可得到熟料的SiO2值,再通过对SiO2单元格的简单拖拉可以获得熟料其他化学成分(见图3-2-8),

在EXCEL表中适当的位置计算熟料的率值(见图3-2-9),计算KH时输人:

"=(Fll-1.65﹡Dll一0.35﹡Ell一0.7﹡Jll)/2.8/Cll";计算SM时输人"=Cll/(Dll+Ell)"。

八、求解原料配比

点击菜单"工具",选择"规划求解",弹出窗口:

图3-2-8计算熟料成分

图3-2-9计算熟料率值

清空“设置目标单元格(E)”;在“可变单元格(B)”中选择EXCEL表中石灰石、粉砂岩比例单元格,本例为 $M$5:$M$6.注意不能选中硫酸渣的比例单元格,因为其比例是随上两个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

按“填加(A)”,弹出窗口:

在“单元格引用位置”选择EXCEL表中熟料实际KH值的单元格,本例中$C$20,中间约束符选“=”,“约束值”选择EXCEL表中熟料目标KH值的单元格,本例$A$20。

再按一次“添加(A)”加入另一个约束条件:

在“单元格引用位置”选择EXCEL表中熟料实际SM值的单元格,本例中$C$22,中间约束符选“=”,“约束值”选择EXCEL表中熟料目标SM值的单元格,本例中$A$22。

按“确定”返回,这时规划求解的参数应如下:

按“求解”就会得到最后的求解结果(见图3-2-10)。

图3-2-10用“规划求解”宏求解原料配比

EXCEL的规划求解实际上是不断改变可变单元格内的值,直至满足约束条件。因此实际上与我们过去用的试凑法配料计算相似。

至此,一个三组分的配料EXCEL文件就做好了。以后只要按具体情况改动表中黑色部分的内容,如原料名称、原料化学成分、煤灰化学成分、烧成热耗、煤热值、目标率值等数据,最后点击菜单“工具”,选择“规划求解”,就会弹出参数都设好的窗口,直接按“求解”就会得到更新的求解结果。

一个四组分的配料EXCEL文件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做好。对于四组分配料,应先假设前三种原料的比例,再用公式:“100-第一种原料比例-第二种原料比例-第三种原料比例”来计算第四种原料的比例;生料的成分也应用四种原料的成分和比例来计算,即函数 sum-product中的两个参数应为四种原料的成分数组和四种原料的比例;最后应用“规划求解”时应加上对第三个熟料IM的约束值,当然可变单元格就变为前三个物料的比例了。“熟料的实际IM”应用公式:“熟料AL2O3的单元格/熟料Fe2O3的单元格”进行计算。

实例2:安威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的配料计算(见图3-2-11)。

规划求解的参数应如下:

应用EXCEL表还可以计算熟料矿物组成、液相量、硫碱比、生料率值、理论料耗等参数,可以将表格编排得更加合乎打印要求。总之,电脑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以前在水泥工业中复杂、繁重的配料计算任务,我们还可以利用EXCEL进行生料磨出磨生料的质量指控,及时计算、调整原料配比,确保出磨生料化学成分的合格率。

实验五生料易烧性实验

一、目的及要求:

1、了解生产硅酸盐水泥所用原料的种类,各种原料所提供的主要成分,并学会选择原料。

2、熟悉熟料的率值概念,了解各率值的物理意义,并初步学会率值的确定方法。

3、掌握原料、煤灰化学成分的测定,煤的工业分析测定,煤的热值测定。

4、明确热耗的定义,并根据生产条件确定热耗。

5、掌握配料计算方法。

6、掌握在实验室进行生料粉磨及熟料煅烧的方法。

7、掌握生料细度、比表面积、颗粒级配的测定。

8、掌握熟料中f-CaO的含量的测定,并会判断生料的易烧性。

9、明确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

二、实验用具:

1、分析原料成分的仪器及药品

2、分析天平,台式天平

3、500×500试验小磨、0.9mm、0.2mm的方孔筛、试样桶

4、负压细度筛

5、比表面积测定仪

6、预烧用高温炉:额定温度不小于1000℃

7、煅烧用高温炉:额定温度不小于1600℃,仪表精度不低于1.0级

8、电热干燥箱;平底耐高温容器、坩埚夹钳;

9、试体成型模具,材质为45号钢;

10、f-CaO测定仪。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按一定的煅烧制度对一种水泥生料进行煅烧后,测定其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用该游离氧化钙含量表示该生料的煅烧难易程度。游离氧化钙愈低,易烧性愈好。

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主要有:生料的的化学成分(率值);生料的细度及均匀性等。

因时间所限,本试验主要检验硅率及细度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四、实验步骤:

(一)试样制备:

1、做原料的全分析

2、根据熟料率值值进行配料计算

3、配料:按配料计算结果,称取各种原料

4、生料粉磨:使用Φ500mm×500mm的试验小磨制备生料;一次制备一种生料约1Kg

5、测生料细度

6、取同一配比同一细度的均匀生料100g,置于洁净容器中,边搅拌边加入20ml蒸馏水,拌和均匀。

7、每次取湿生料3.6±0.1g,放入试体成型模具内,手工锤制成Φ13mm×13mm的小试体。

(二)试验温度:

试体煅烧可按下列温度进行:1400℃。特殊需要时,也可增加其他温度。各种温度均按(三)进行试验。

(三)试验步骤:

1、将试体放在105-110℃的电热干燥箱内烘60min以上。

2、取相同试体6个为一组,均匀且不重叠地直立于平底耐高温容器内。

3、将盛有试体的容器放入恒温950℃的预烧高温炉内,恒温预烧30min。

4、将预烧完毕的试体随同容器立即转放到恒温至试验温度的煅烧高温炉内,恒温煅烧30min。容器尽可

能放置在热电偶端点的正下方。煅烧时间从放样开门起计到取样开门止。

5、煅烧后取出的试体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

6、将冷却后的六个试体一起研磨至全部通过80μm筛,装入贴有标签的磨口小瓶内。

7、按GB176测定游离氧化钙含量。

(四)、结果表示:

1、以各试验温度煅烧后试样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作为易烧性实验结果。

2、两次对比实验结果的允许误差如下:

f-CaO含量,%允许绝对误差,%

≦3.0 0.30

>3.0 0.40

五.试验结果: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组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操作型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

试验指导书 第三章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实验 第一节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JTG E30 T0521—2005) 3.1.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室内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水泥混凝土等其它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可以参照本方法进行,但因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对实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对这些水泥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3.1.2仪器设备 1.搅拌机:自由式或强制式。 2.振动台:标准振动台,符合《混凝土实验用振动台》的要求。 3.磅秤:感量满足称量总量1%的磅秤。 4.天平:感量满足称量总量0.5%的天平。 5.其它:铁板、铁铲等。 3.1.3材料 1.所有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要求,拌和前材料应放置在温度20℃±5℃的室内。 2.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集料按不同粒径分开,使用时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试样从抽取至实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吹日晒,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1.4拌和步骤 1.拌和时保持室温20℃±5℃。

2.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3.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注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应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 注:干燥状态是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集料和含水率小于0.2%的粗集料。 4.外加剂的加入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一部分水泥拌和,以保证充分分散。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细集料拌和。 对于水溶性或液体,应先和水拌和。 其它特殊外加剂,应遵守有关规定。 5.拌制混凝土所用各种用具,如铁板、铁铲、抹刀,应预先用水润湿,使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 6.使用搅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进行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附筒壁的损失。涮膛砂浆的水灰比及砂灰比,应与正式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7.用搅拌机拌和时,拌合量宜为搅拌机公称容量1/4~3/4之间。 8.搅拌机搅拌 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徐徐加水,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合物倾出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1min~2min,务必使拌合物均匀一致。 9.人工拌和

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

设备与工艺实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凸轮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多臂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投梭机构和打纬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卷取和送经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凸轮开口机构小样机、多臂开口机构小样机、1515织机、剑杆织机。 三、实验内容 观察五大运动的机构。 作业题: 1.开口机构的含义、作用以及类型。 2..凸轮开口机构原理 3.画出有梭织机平纹凸轮开口机构简图。 4.织机开口清晰度对织造有何影响? 5.投梭时间的早迟对引纬、织造的影响。 四、基本知识 开口机构 开口的含义: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求,把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运动,简称开口。完成开口动作的机构称为开口机构。 开口机构的作用: 1)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2)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控制经纱的升降次序。 开口机构的类型: 1)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2)多臂开口机构——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3)提花开口机构——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 一、凸轮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例织制平纹, ·综框的下降:靠凸轮作用 ·综框的上升:吊综辘轳回转时的联动作用 特点: ·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转,形成两次梭口; ·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决定; ·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廓形状决定。 织平纹时,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口2次.

2、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1)按传动方式分 单动式:主轴一回转,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 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一把拉钩,拉动拉钩的一把拉刀由织机的主轴传动,因此主轴每回转一转,拉刀仅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机构的结构简单,动作剧烈,织机速度受到限制,适合低速织机。 单动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每页综框只需配备一把拉钩(如图7-15),拉动拉钩的拉刀由织机主轴按1∶1的传动 比传动,因此主轴一转,拉刀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由于拉刀复位是 空程,造成动作浪费。 复动式多臂开口机构上,每页综框配备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主轴按2∶1的传动比传动,因此,主轴每两转,上、 下拉刀相向运动,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可以形成两次梭口。 复动式: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数字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学时 2 学时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GOS-620 系列示波器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 3、数字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数字万用电表 四、实验仪器简介 1、示波器 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是利用阴极射线示波管将电信号转换成肉眼能直接观察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电子仪器。示波器通常由垂直系统、水平系统和示波管电路等部分组成。垂直系统将被测信号放大后送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使光点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幅度变化而移动;水平系统用作产生时基信号的锯齿波,经水平放大器放大后送至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使光点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这样就能在示波管上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通常也叫信号发生器。它通常是指频率从0.6Hz至1M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具有直流电平调节、占空比调节,其频率可以数字直接显示。适用于音频、机械、化工、电工、电子、医学、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单位、工厂、学校、实验室等。 3、交流数字毫伏表 该表适用于测量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它的电路结构一般包括放大器、衰减器(分压器)、检波器、指示器(表头)及电源等几个部分。该表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量程广、频率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等。该表可用来对无线电接收机、放大器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测量。 4、直流稳压电源: 它是一种通用电源设备。它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所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当电网电压、负载、环境等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维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或电路的性能稳定不变。直流电源通常由变压、整流、滤波、调整控制四部分组成。有些电源还具有过压、过流等保护电路,以防止工作失常时损坏器件。 6、计频器 GFC-8010H是一台高输入灵敏度20mVrms,测量范围0.1Hz至120MHz的综合计频器,具备简洁、高性能、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5、仪器与实验电路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用途:

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阿拉善盟建通砼业有限责任公司 实验室 作 业 指 导 书

目录 一. 水泥检测试验 (4) 二. 粉煤灰检测试验 (5) 三. 碎石、砂检测试验 (6) 四. 外加剂检测试验 (7) 五. 膨胀剂检测试验 (8) 六. 样品管理 (9) 七. 配合比设计、试验和调整 (10) 八. 混凝土试件制作和管理 (11) 九.混凝土力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试验 (12) 十.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调整 (13) 十一.施工现场混凝土交货验收 (14) 十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管理 (15) 十三.档案管理 (16) 十四.试验过程异常处理 (17) 十五.试验事故处理 (19)

一. 水泥检测试验 原则上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1批,为了保证其质 量可靠性定位每车为一组取样试验。 材料员书面通知试验室检验组,按组批规定抽样和分 样,记录、标识和留样。 试验样提交检验组进行试验;封存样提交样品管理员 入库保存。 检验组按GB/T1346-2011标准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 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测定,若不合格,则停止其余项目 检测,并出具报告。 依据GB208-94进行检定,一般情况下进货检验不进 行该项目试验。 依据GB/T17671(ISO法)对水泥试样进行成型标养, 达规定龄期时进行3天、28天的抗折、抗压强度试 验。必要时可增加成型组数,测定其它龄期(如7天 等)的强度。 依据GB/T176-2008进行检测,在首次使用或其它认 为必要(如质量事故分析等)时进行,正常情况下进 货检验不要求进行此项检测。 依据GB/T8074-2008标准进行比表面积检验。 由实验室主任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试验员编写试验 记录。 图1水泥检测流程框图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样本

目录 实验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观摩实践 (3) 实验二、机床夹具的设计观摩实践 (4) 实验三、机床刚度的测定 (5) 实验四、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10) 实验五、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实验 (14) 实验六、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观摩实践 (15)

实验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观摩实践( 2学时) 一、实践目的 了解工艺规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掌握高效自动化加工机床和普通机床 的加工特点和应用场合。 二、实践环境 机械加工车间, 包括通用机床加工环境和高效自动化机床加工环境及其典 型的工艺规程。 三.实践要求 1、学生在观摩实践之前, 应复习或预习教材或课堂笔记上的相关内容, 带着若干相关问题在实践中求答案。 2、学生在实践中要做好记录, 按实践内容认真整理并写出实践报告。 四、观摩实践内容 1、经过观摩,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几种格式, 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2、经过观摩, 分析对于不同生产类型, 工艺特点有何不同? 3、经过观摩, 总结分析高效自动化加工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艺规程有何不同? 4、经过观摩, 总结工艺规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5、对实践有何感想和建议?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由实验指导教师给出学生实验成绩( 优、良、中、及、差) , 其中差为不及格。实验报告占70%, 实验过程占30%。

实验二、机床夹具设计观摩实践(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见通用和专用机床夹具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并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夹具。 二.实验所用设备或模型 1、三爪卡盘、四爪卡盘、虎钳等通用夹具。 2、典型车夹具、铣夹具、钻夹具等专用夹具模型各一套。 3、普通卧式车床一台、铣床一台、摇臂钻床一台。 三.要求 1、学生在观摩实践之前, 应复习或预习教材或课堂笔记上的相关内容, 带着若干相关问题在实践中求答案。 2、学生在实践中要做好记录, 要按实践内容认真整理并写出实践报告。 四、观摩实践内容 (1)经过观摩, 分析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的特点。 (2) 经过观摩, 分析车床夹具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与车床如何联接? ( 3) 经过观摩, 分析钻模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摩中见到的钻套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4)经过实物观摩, 分析车床夹具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5)实物观摩中见到的哪些夹具设有对刀装置, 以结构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对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要点

、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一)相关标准 (二)取样方法 1、 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 出 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取等 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 份,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一份密圭寸贮存,以备复验用. 2、 对以进厂(场)的每批水泥,视在厂(场)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强度和安定性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三)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 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里,容器应与 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 ±C ,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 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养护箱温度为20±C ,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C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密装配,防 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 3。水灰比为0.5。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GB175-2007 GB/T 176-2008 GB/T 17671-1999 GB/T 1345-2005 GB/T 1346-2011 GB/T 12573-2008 JC/T 738-2004 GB/T 8074-2008 《通用硅酸盐水泥》;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 筛筛分析)》;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水泥取样方法》;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 . .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主编:科达、胡周玲 主审:吴明友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 .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数控类专业,是《数控编程与工艺》课程的配套用实验指导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数控程序指令及相关的工艺知识,本课程主要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数控车、铣采用托普OpenSoftCNC仿真软件,电火花线切割采用CAXA线切割软件。本实验指导书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并不依赖与某个计算机仿真软件,适合于学生练习。

. . . 目录 实验项目1 数控仿真系统操作练习 (1) 实验项目2 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3 刀具半径补偿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4 数控车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5外圆切削固定循环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6数控车床程序指令综合使用 (1) 实验项目7数控铣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8 镜像功能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9孔加工固定循环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10 用户宏功能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11 数控铣床程序指令综合使用 (1) 实验项目12 CAXA线切割系统指令 (1) 实验项目13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使用 (1) . . . .

实验项目1 数控仿真系统操作练习 一、项目编号: 二、实验课时:1课时 三、主要容及目的 (1)熟悉数控仿真系统的菜单。 (2)掌握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程序编辑、编译、管理的方法。 (3)掌握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程序仿真操作的方法。 四、托普OpensoftCNC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 (一)程序管理 在程序管理界面下,您可以进行有关数控加工程序文件的各种操作,如读入程序、查错编译以及程序编辑等。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程序编辑。切换至程序管理界面: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 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

一、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 一) 相关标准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分析) 》;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二) 取样方法 1、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搅拌均匀后 , 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 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份, 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 一份密封贮存 , 以备复验用. 2、对以进厂( 场) 的每批水泥 , 视在厂(场) 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 强度和安定性 .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 ( 三) 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2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 里,容器应与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 砂、拌和水及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1℃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 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3。水灰比为0.5 。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料用量 水泥(g)450± 2 标准砂(g)1350± 5 拌合水(g)225± 1 a. 胶砂搅拌时先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 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 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中间,再高速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 3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解答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结构冲模拆装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一步熟悉模具的结构; 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 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并绘制模具装配图以一些主要模具零件图。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 1冲模的分类 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冲模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指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 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 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结构: (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导正销级进模. (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部分的侧刃级进模。 (c)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d)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3)复合冲模 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结构构件两部分。

三、实验仪器 1实验设备:冲压设备; 2、实验模具:冲压模具若干副; 3、实验工具及量具:游标卡尺、直尺、扳手、螺丝刀、铜棒、手锤、零件盒。 四、实验步骤 1认真观察实验模具,并推测模具的种类、工作原理; 2、将模具上、下模部分分开,确定模具的种类及组成模具各零件的作用; 3、由工作零件推测制件形状和毛坯形状,并按比例绘制制件草图和毛坯草图; 4、拟定模具拆装工艺过程。对于模具零件间的过盈配合部分和部分过渡配合部分, 拆卸到组件为止。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个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相互关系及拆卸顺序,以便重新装配。 5、在拆卸时和拆卸后,分析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特征、形状、定位和固定方式;验证并修正前面推测的制件形状。 6、分析模具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它们与相关零件的位置关系;模具定位和紧固零件的结构形式、作用、要求和数量。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15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参见挂件说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挂件说明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

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 度,并比较“3”点电压U 3和“6”点电压U 6 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 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 信号和“6”点U 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 (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 形如图2-1所示。 图2-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 ct (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 1 ~U 6 及输出“G、K” 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4)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 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2.2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40mm的混凝土,允许用加大坍落度筒,但应予以说明。 3.试验环境: 3.1在试验室检测,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室内温湿度。 3.2在施工现场检测,要记录现场试验时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4.2试样制备:施工现场及室内按配合比拌合好的混凝土。 5.试验步骤: 根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22-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值以毫米(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 6.2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搅拌方式;○6.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坍落度扩展度);○7.要说明的其他内容,如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和保水性。

8.试验注意事项: 8.1.混凝土拌合物需分层装筒,分层插捣,每层插捣25次。 8.2圆锥筒慢慢垂直提起,提筒不能过快。 8.3测量坍落度值时,须量平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8.4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8.5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表示粘聚性不好。 8.6用加大坍落度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度。 8.7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工艺实验指导书

前言 实验是《机械制造工艺学A》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于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做出如下要求: 一、预习实验 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 二、上实验课 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2.上课时遵守学生实验守则,按使用方法照章严格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并注意安全。 3.上课时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掉电源,并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整理,恢复到原始状态。 5.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三、撰写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实验报告书写要工整。 按照《机械制造工艺学A》课程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共有“车床静刚度测量”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测试”三个实验。实验成绩应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完成全部实验方能取得参加期末课程考试的资格。 实验一车床静刚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床静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熟悉机床静刚度的测定方法。 3、巩固所学机床刚度的概念,画出机床静刚度曲线。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机床静刚度Ks是机床在稳态下工作(无振动)的刚度,它衡量机床抵抗静载变形的能力。 静刚度的概念,一般用下式表示: Ks=F/Y 式中:Ks---------------静刚度(N/mm) F-----------------切削力(N) Y-----------------在F作用下刀刃与加工面之间的相对位移(mm)。 但是从工艺观点来研究问题时,我们认为在切削分力Fy方向上的变形要比其它切削分力作用方向上的变形大得多,所以Fy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占主要地位,故又可以用下式表示工艺系统刚度 Ks=Fy/Y 工艺系统在受力情况下的总位移量Y是各个组成环节的位移量迭加,根据测量数据可得出:刀架刚度Ks D=Fy/Y D 前顶尖刚度Ks Q=Fy/2Y Q 后顶尖刚度Ks H=Fy/2Y H 在根据车床变行Ys为前后顶尖变形位移的平均值和刀架变形位移之和。 Ys=Fy/Ks=1/2(Fy/2Ks Q+Fy/2Ks H)+Fy/Ks D 化简后 1/Ks=1/4(1/Ks Q+1/Ks H)+1/Ks D 这样车床静刚度Ks即可求出。 本实验采用三向刚度仪的静态测定法测定车床静刚度。车床静刚度测定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中1、前顶尖;2、接长套筒;3、测力环4、加力螺钉;5、弓行加载器;6、模拟车刀图中弓形加载架刚度足够大,其变形略去不计,通过加载器上的加力螺钉5进行加力F。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