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欣赏《苗岭的早晨》课堂实录

欣赏《苗岭的早晨》课堂实录

欣赏《苗岭的早晨》课堂实录
欣赏《苗岭的早晨》课堂实录

欣赏《苗岭的早晨》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3、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情绪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小提琴),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辩音色。

2、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它们的音色很相似。

3、教师简要介绍:1975年,小提琴演奏家陈钢根据他的创作编成了小提琴独奏曲。他发挥了小提琴音色的特点,使得这首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大放异彩。

二、简要介绍苗族风土人情

教师介绍苗族的居住环境(文本)及、服饰(文本)、乐器(图片)并出示相关图片。

三、初步欣赏

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表现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2、师: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

生:有两种,欢快的和抒情的。

3、师:根据音乐的情绪我们可以给音乐分段,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到欢快的情绪时,你用一种颜色或图形表示,听到抒情的情绪时,你用另一种颜色和图

形表示。(学生自带画笔老师发纸。)

完整播放《苗岭的早晨》。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学生听后展示结果,并为音乐区分三段。

(用色彩区分乐段,这种方式很受学生喜欢,适用于低年级,符合他们年龄特点。)

四、分段欣赏

1、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一乐段。

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音乐的开始,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是音乐的引子,其中,最具有苗族音调特征的是降3,请同学们看谱例听老师哼唱一下旋律。

学生随琴哼唱曲调,感受苗族音调。

师:这样的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中。

师:接着音乐有什么变化?

生:好像还有小鸟叫。

师:音乐表现了什么?

生:竹楼、山寨,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在尽情地欢唱。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乐段。

师:与第一乐段有什么关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师:音乐速度快了,情绪欢快、旋律跳跃与前面形成对比。

师: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苗族舞蹈视频,并指导学生学几个动作。

学生随音乐跳舞,表现音乐。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三乐段。

师:这段音乐是哪段音乐的再现?

生:第一段

师:音乐再次重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

教师引领学生逐段感受音乐要素(力度、速度、音高等)的变化及在音乐中表现力。

2、再听乐曲:播放《苗岭的早晨》。

学生:结合画面完整欣赏作品。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使同学们了解了苗族的风土人情,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了解更多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反思】: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小提琴曲,反映的是苗家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在听赏中我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爱动,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题,重在欣赏。

具体表现为:导入时我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辨音色。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之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甚至绘画、编舞等形式进行表演,有学生竟然根据所听赏的音乐自己描绘了一段苗家山寨的故事,扩展了丰富的想象力,虽与我要表现的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听赏得来的。基于这一点,我总结经验:在欣赏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和见解。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说“不”——不同意教师的理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老师要抛弃“惟师是从,惟书是从”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赏识学生的大胆创新,学生定会给你一个惊喜。真正实现音乐教学“自主、探究、合作”的生成过程,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材分析】: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由作曲家陈刚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

乐曲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为主要素材,描绘了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们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音拖的长……很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宽松)。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出乐器小提琴,进行简单介绍。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节奏快、欢快、热闹)是啊,第二乐章的音乐甚至使我们有点想动起来的感觉。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乐章的伴奏下,师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听赏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下课

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精讲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执教华应龙;(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一、做纸圈(片段一);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生:有两个面、四条边;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这里的两条 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执教华应龙 (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是一节什么课?“莫比乌斯圈”是什么?它又神奇在哪儿呢?请欣赏这节课以下几个实录片段。) 一、做纸圈(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一张纸条,说说这张纸条有几个面、几条边。 生:有两个面、四条边。 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组中讨论,并尝试操作一下。(小组活动后交流) 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成两个面、两条边了。(边 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

这里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两个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呢? 生:两条边都变成曲线了。 生:两个面都是曲面,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师:(又拿出一张同样的纸条)现在我这里有一张同样的纸条,我先扭一扭,旋转180°,再对接粘贴起来(图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纸圈会是几条边、几个面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还是两条边、两个面。 生:我想,可能是两条边、一个面。 生:既然老师要我们猜想,说明可能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我想可能是一条边、一个面。 (这时下面听课的教师也禁不住撕下记录本上的一页纸,做成纸圈,比画着,议论着,场上场下议论纷纷。)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跟我做一个这样的纸圈,然后沿着它的曲面的中线位置用笔画一条线,请大家试试,你发现什么啦? (学生做成莫比乌斯圈,并沿着中线位置画线) 生:我发现这条线一直画下去,与起点汇合了,说明它只有一个面。 生:我还发现我把这个纸圈的边上做了一个记号,并从这个记号开始一直用手摸下去,绕了一圈又到了做记号的地方,说明这个纸圈只有一条边。 师:为什么这个纸圈会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一)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上过无数堂各种各样的教课,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严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神情愉快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上一堂活动课,内容是:对称图形。请看图。然后想想,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老师向我们大家展示了电脑动画图片。看完后,我即高举右手,老师叫到了我。面对教室后面的许多听课老师,我仍然平静地说:“是蝴蝶和树叶的对话。蝴蝶说,它与树叶是一家人。”“同意!”同学们喊道。老师接下来说:“是的。蝴蝶和树业都是对称图形中的成员。同学们还可以折折自己手中的‘蝴蝶’、‘树叶’,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班里顿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贾巍巍打破了这沉寂的气氛:“被折过的‘蝴蝶’、‘树叶’中间有一条痕迹。”老师说:“对!在我们数学上把它称为对称轴。”说罢,又让我们看了四幅建筑物图片。同学们发现都是对称图形,而且很美丽。 接下来,老师还让我们自己动手剪对称图形。我原先想剪的是大树,可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改成箭头了。轮到我展示“杰作”时,已是第三位了。有的是剪刀,有的是两颗爱心,有的是红双喜……

老师还在花瓶上贴了一朵花,而且也是对称图形。老师还让我们学做一样“对称图形组合”。我做了一张桌子,把箭头贴在桌子上,作为“对称图形的组合”拿到上面去展示。 这节趣味横溢的数学课是多么有趣啊!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数学的奇妙、有趣,并从中爱上了数学。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二) 很久以前的那一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那是我上过最有趣的课。 上课铃响了,我们急匆匆的跑回教室。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我心在焉得拿出书。数学可一向是我不喜欢的课,枯燥而乏味……我趴在桌子上机械地记笔记,等待着下课。 a、b、c、平方、小数、分数、百分数……这节课学的是数轴,本以为是很无聊的一节课,可是我却能清楚地感受到直升生的欢快情绪,那是任何一节课都没有过的,我不由自主的笑、举手…… 老师把数比喻成一个大家族,在这家族里又有数多小家族 正数、负数……以及更多小小家族,整数、分数……老师认真地讲它们之间的联系,像在述说一个家族的历史,时不时插进几句幽默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45分钟,就在欢乐中过去了,下课铃缓缓响起,大家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 从那堂课后。我喜欢上了数学,喜欢上了那些小巧的数字,深奥的公式,简朴的等式……是那堂有趣的数学课,使我爱上了数学。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三)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学校莱西市成人中专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师姓名刘奎华

莱西市成人中专刘奎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刘奎华,是成人中专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职业学校《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欣赏曲目《重整河山待后生》。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这根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从课的外部模式还是内容结构都力求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吴宇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内容,是大纲规定的重点欣赏曲目;曲艺音乐——京韵大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该曲运用京韵大鼓的基本唱腔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韵味。歌曲旋律跌宕起伏、情绪激昂,表现了旧中国劳苦大众在日寇铁蹄下不屈不挠、不甘沦落的民族精神,欣赏该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生动鲜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技能。 本课应训练的基本能力: 1、通过学唱名句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识谱试唱能力。 2、让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力度和情绪的表现,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民歌、歌剧、戏曲的学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曲艺音乐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2、知识目标 3、能力目标

一节音乐课周记

一节音乐课周记 一节音乐课周记1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音乐课。因为音乐老师有事,不能来上课,所以,语文老师来代替她给我们上课。 上课了,我们在教室里唱着响亮的歌,来迎接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来了,就叫我们全班同学唱我们在音乐课上已经学会的歌曲,有七首歌。然后,老师就跟我们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传木桶,我们听到这个游戏都很好奇。 老师拿出来两个木桶,用一个木桶敲桌子,然后,老师要我们手里就拿着另一个木桶,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传,把木桶传给下一个同学,等老师敲木桶的声音停了,木桶在谁手里就该谁唱歌。我们竞争的十分激烈,生怕木桶落到自己的手里。不一会儿,第一次传木桶游戏就结束了,上台的是七位选手,他们各自唱一首歌,唱完后,我们就给他们鼓掌。 我在下面听着,心里很紧张,生怕第二次传木桶的时候,木桶在我手上了。不一会儿,第二次传木桶的比赛开始了,我们竞争的也和第一次那样激烈,我心里更紧张了,结果,第二次木桶果然传到了我手上。我勇敢的上了讲台,大声的唱出了《摆手舞》这首歌,唱完后,同学们给我鼓了掌。不一会儿,就打了下课铃。 我觉得这节音乐课最有趣! 一节音乐课周记2 星期五,我们上了一节难忘的音乐课。

铃声一响,同学们就纷纷走进教室,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耐心的等待着老师进来给我们上课。 老师来了,老师马上就要来了!我心里在默默地念叨着。果然,还没有等我说完第二遍话的时候,老师已经走到了教室门口。 老师走进了教室,就问我们喜不喜欢唱《小小少年》这首歌。我们立刻大声唱了起来,很多同学都放声唱了起来,啊!我觉得我们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 唱完这首歌,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一些新的乐理知识,就教我们唱一首新歌——《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我觉得特别好听。别的同学也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大家唱得特别认真,这时候,整个教室里除了歌声,没有一点其它的声音,我们愉快 地唱着,很快的学会了这首歌曲。 接着,老师说:“现在,我教你们一个舞蹈。好吗?”“好!”“那跳什么舞?”“这是一个你们看了后一定马上要跳的舞!”“那快点教我们吧!”同学们兴奋极了,“好,那你们停止说话,否则我就不教你们跳舞了,还叫你们翻跟头!”同学们马上停止说话,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站在前面给我们跳起了舞,啊!舞姿真优美,没等老师跳完,有些同学也走出位置跳了起来。老师跳完后,就一遍一遍的教我们跳。 有一位同学不喜欢跳舞,趁老师不注意,说起话来,老师真的让他翻跟头,大家鼓起掌来,他无可奈何,满脸羞愧地翻起了跟头。这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啊!今天这节音乐真让我难以忘怀!

《苗岭的早晨》教案

《苗岭的早晨》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口笛的音色。 3、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音拖的长……很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宽松)。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出乐器小提琴,进行简单介绍。 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5、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6、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7、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8、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节奏快、欢快、热闹)是啊,第二乐章的音乐甚至使我们有点想动起来的感觉。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乐章的伴奏下,师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

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我最得意的一堂数学课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作为教师,能否组织好教学,能否设计好板书,能否运用好语言表达都决定一堂课的好坏,因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作为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些都决定了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 有趣的开头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情感,丰富想象,积极思维,导入是否新颖有趣,能否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 1.是以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导入 提问是老师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除了有巩固知识,信息反馈的作用,还有启发、引趣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同学在他放学时,爸爸带他去吃拉面,拉面师傅一次拉一碗面条,师傅把一根又粗又长的面对折了一下拉长,又对折了一下拉长,反复这么拉了9次,他和爸爸看得津津有味,后来一碗面条端上来,爸爸问他:“你知道这样一碗面条有多

少根吗?”他拿出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后,他就说有512根,爸爸笑着点点头。同学们,你们能得到他说的512 根吗?如果拉10次够几碗呢?这个故事既常见,又精短,原本有些喧闹的课堂一下子寂静下来,学生都陷入深深地思考中,接下来的教学中,课堂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地开始议论开来,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基调,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2.是以生动形象的叙述导入 教师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从而适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成分。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是先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一百个幼儿园的师生分配一百个大小相同的饼子,老师每人分三个饼子,学生每三个人分一个饼子,问:同学们,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个老师,多少个小学生?这时学生们开始思考,这样点燃了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他们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带着疑团来学习新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群孩子在树林里分桃子,他们说:“若每人分6个,就会剩5个,若每人分7个,就差8个,请问这里有几个孩子?共有多少个桃子?”谁先算对,谁就是我们的优秀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很快算出了答案,孩子有13人,桃子有83个。于是他当上了优秀孩子,其他孩子心

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

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 八甲口中心小学高娟娟今天上午的第三节课,我听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这节课时张老师上的,早就听闻张老师在体育教学方面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节课下来,确实是非常的精彩。张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仅强调了“4321”活动中的站姿、呐喊声等,而且实实在在地给学生们传授了有关乒乓球方面的知识,下面我就具体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收获: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张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颠球才能颠地又稳又快?行径中颠球是怎样才能保证球不会掉落?挡球的时候应该掌握哪些要领?……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挡球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张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中,老师安排合理,学生有序进行活动。 总之,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既能有所得,又能学得快乐是需要认真备好教学设计。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会多向张老师学习,努力使自己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2014年12月25日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00字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00字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数学课。第二节英语课下课没多久,我们的“Mr唐”就容光焕发的走进教室。他先走到教室的后面,待上课铃一打响,唐老师就说:“莫捷,你告诉我,今天上午都学了些什么?”莫捷冥思苦想了许久,对唐老师说:“学了容积。”“那你说,什么是“容积”?”你还别说,上课不听讲就是说不出。所以,莫捷支支吾吾地只说出了四个字:“嗯……容积就是……一个物体……嗯??一个物体……”还没说完,唐老师接着他的话说:“一个物体的体积叫做他的容积,对不对?”莫捷没听清,忙说:“对…对…对。”“嗯,高手!”唐老师一边“夸”他,一边翘起大拇指。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事后我采访了他,他说他那时恨不得挖个洞,钻到美国去。“我们一起告诉他。”唐老师望着他,对我们说。“一个物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物体的容积。”大家不谋而合地说。我一听说错了,马上纠正过来:“是“一个器皿”,而不是“一个物体”。”唐老师让我

们重新说了一遍后,说:“翻开书53页。(哗哗的翻书声)今天我要了却我的一个心愿:找一些人给我从这一端排到另一端,错得多的排左边,错的较少的排右边。”一句话说完,同学们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把桌子砸得“当当”响;还有的笑得前俯后仰。“舒杨笑得最灿烂,一会儿你就站最左边,嗯?”说完,教室里又笑得人仰马翻。“不干!”舒杨“斩钉截铁”的回答。“干不干要做了才知道”唐老师说。教室里暂时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吱吱”的写字声。如果让我给唐老师起个绰号,那我应该叫他“唐半仙”,为什么,你马上就知道了。大约过了二分钟,唐老师宣布了答案后,说:“有错的站起来。”舒杨缓缓地站了起来,嘴边带着一点笑――苦笑。这时,同学们“呵呵”地捂着嘴笑了起来。唐老师又说:“只错了一个的坐下。”其他同学都坐下了,而舒杨却纹丝不动。全班同学忍不住“哈哈”地又笑了起来。现在,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叫唐老师“唐半仙”了吧。唉,可惜一节课只有45分钟。你看,这篇文章里我用了8个“笑”字,所以说,这真是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音乐欣赏课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音乐欣赏课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教师先讲方法,完整试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然而,这种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新课改下,我们需要改变以往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站在欣赏的角度,为音乐和学生之间建设一座桥梁。 一、对音乐教材的精准把握 教材是教师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时,尽可能想得细一点、精一点,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对于陌生的音乐作品,教师需要课上及时指导,引起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灵活重组,把音乐同主题、同作者的作品分别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形成多样化的音乐理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个大难题。由此,教师使音乐作品中的知识和内涵有机渗透在体验音乐之中,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继而生成丰富的体验。 二、体会情景,帮助学生感知乐曲 小学生阅历浅、知识少,这些因素导致欣赏乐曲的难度大。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常常会在欣赏乐曲时给学生介绍与乐曲有关的如创作背景等基本知识。但如果教师像背书一样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会对教师介绍的知识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赏乐曲时,遇到广为人知的乐曲可让学生介绍,也可用提问的方式拓宽思路,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如在欣赏器乐合奏《瑶族舞曲》时,说一些瑶族风土人情,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影视片段等,通过视觉的欣赏加深听觉的感受。在欣赏歌曲时,学生初听乐曲会对乐曲情绪有所理解。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曲目,教师可让学生重听全曲或分段欣赏,还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激发兴趣。 三、对比学习,让学生学会鉴赏

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创造就是根据音乐绘出简单的图画,表现乐曲的基本情绪和基本内容等。这些创造活动的前提就是教师应努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只有这样,学生对乐曲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确定分析的角度和深度,不必刨根究底,边分析边逐段细听,便于保持学生已经产生的特定情绪,并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从旋律、节奏、体裁、力度和音色上进行对比欣赏,对比欣赏教学可以提高审美素质;降低听辩难度,易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记忆。 四、洞悉学生,科学引导 1.把握学生的欣赏水平 首先,教师课前应该全面预设教材,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整体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现有的音乐素养,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以学生原有的音乐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考虑到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其次,了解学生的欣赏心理,课前预设要围绕学生进行,因为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时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情境,使学生真正参与,进而产生体验音乐的喜悦。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1让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说出心中所感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有差异。一首优秀的乐曲是多姿多彩的。因此,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想象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2大胆唱出心中的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与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融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感情内涵的体验,表现为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流露的一种体验。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曲《绿色的祖国》,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利用制作的课件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参与讨论并发掘春天的美,实现对欣赏歌曲最好的理解。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范文一今天星期四,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因为有体育课。说到体育课,嘘,偷偷说一句:这是因为体育老师梅老师长的很漂亮,所以我才喜欢体育课。那么我们这节体育课会发生事情呢?想知道就竖着耳朵认真听吧! 第四节课,梅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操场上。梅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既不做体操,也不做运动,大家一起做游戏”。同学们一蹦老高,眼睛眯成了一条条弯弯的月牙儿。“可是,谁违反了纪律的话,那就请他去罚站”梅老师严肃的说。同学们在一瞬间由吵闹的小狗变成了安静的小兔子。 首先,我们玩的是传红花。老师敲起大鼓,同学们的心怦怦地跳着,生怕传到自己。鼓声停了,姚志恒手里拿着花。她唱的歌是《数鸭子》,姚志恒一边做动作,一边唱着欢快的歌。紧接着,好多人都唱了歌。 然后,我们玩传皮球的游戏。七个人一组,我和彭冰冰、闵芮、刘心洋、吴彦洁、胡祯辰、王昕斓一组。我们玩的可疯了,头都玩晕啦!忽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很不情愿地回到了教室。 这节课就这样快乐地过去啦......真希望下一次体育课早点来到! 有趣的体育课600字作文范文二从小到大,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这些课有的让我学习到了知识,有的让我懂得了道理,有的让我非常感动,有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节体育课。 记得一次星期二的上午的第三节课,体育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操场上。做好准备活动之后,体育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捉尾巴’......”体育老师还没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什么叫‘捉尾巴’呀?”“我们又没有‘尾巴’,怎么捉呀?”“由谁来捉呀?”“......”体育老师接着往下说,“游戏这样玩:男生把红领巾解下来塞进后背的裤腰里,然后,女生去捉男生的红领巾也就是‘尾巴’,凡是尾巴被捉住的同学,就去捉别人的尾巴,知道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原型及其流变分析(一)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原型及其流变分析(一) 摘要:《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作曲家赋予原曲立体的思维与形象,作品的风格依旧是富于民族意蕴的,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标准,充满着苗族飞歌所特有的艺术神韵,使苗歌韵律更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笔者试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其原型及其流变做一简单的梳理,试图对苗族音乐文化及其传播方式做出阐释。 关键词:《苗岭的早晨》苗族飞歌原型流变 《苗岭的早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这种运用西方交响乐队中最具旋律美感的小提琴独奏来诠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随着小提琴家指尖在琴上缓缓的滑动,一幅苗族与命运不断抗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立刻呈现在人们眼前。笔者试从音乐学的角度,对其原型及其流变做一简单的梳理,试图对苗族音乐文化及其传播方式做出笔者个人的阐释。 一、文化背景 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苗族总人口接近九百万,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

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祖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在历史上曾多次迁徙,最后定居在苗岭山脉与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中。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格独特,苗族飞歌及木鼓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歌和舞,具有普遍意义的芦笙舞,表演技巧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绚丽多彩,在国内国际上均享有盛名。苗族节日甚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苗年节”、“牯藏节”、“龙船节”等。 苗族正是因为历史上战乱、迁徙等方面的原因,其居住地多是在雷公山、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一带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闭塞、经济滞后,正是在这种艰难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铸造了当地苗民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同时也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飞歌”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歌谣之一。飞歌旋律悠扬,高亢嘹亮,音调极富特色,其中“535”和“b3”音都是极具苗族飞歌的特性音调,深刻表现苗族人民的性格特点。作曲家陈刚正是依据这独特的旋律及特性音调,编创出了脍炙人口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篇_0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一:一堂有趣的数学课(394字)很久以前的那一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那是我上过最有趣的课。上课铃响了,我们急匆匆的跑回教室。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我心在焉得拿出书。数学可一向是我不喜欢的课,枯燥而乏味……我趴在桌子上机械地记笔记,等待着下课。a、b、c、平方、小数、分数、百分数……这节课学的是数轴,本以为是很无聊的一节课,可是我却能清楚地感受到直升生的欢快情绪,那是任何一节课都没有过的,我不由自主的笑、举手……老师把数比喻成一个大家族,在这家族里又有数多小家族正数、负数……以及更多小小家族,整数、

分数……老师认真地讲它们之间的联系,像在述说一个家族的历史,时不时插进几句幽默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45分钟,就在欢乐中过去了,下课铃缓缓响起,大家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从那堂课后。我喜欢上了数学,喜欢上了那些小巧的数字,深奥的公式,简朴的等式……是那堂有趣的数学课,使我爱上了数学。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二:一堂有趣的数学课(612字)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上过无数堂各种各样的教课,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严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神情愉快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上一堂活动课,内容是:对称图形。请看图。然后想想,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老师向我们大家展示了电脑动画图片。看完后,我即高举右手,老师叫到了我。面对教室后面的许多听课老师,我仍然平静地说:“是蝴蝶和树叶的对话。蝴蝶说,它与树叶是一家人。”“同

有趣的音乐课作文三篇

有趣的音乐课作文三篇 本文是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来,音乐课也可以上得特别有趣和好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音乐课作文三篇,欢迎阅读!有趣的音乐课作文1 今天,音乐课上,我们高兴得不得了! 今天音乐课上,音乐老师不在,由其他的老师代课,可还是上音乐课。 那位老师一来上课就说今天进行唱歌比赛,第一次进行小组间的个人比赛。现在,每一个小组抽一位同学为代表,上讲台前面唱歌。然后,由大家作裁判,评出等级。 接着,老师随意从每一个小组中选取一个学生作代表。并且由他们自己选一首自己觉得唱得最好的歌来唱。下面的学生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静静地听着。第一个同学上来唱了,他唱的声音低了一些,可唱得还是非常好非常正确。第二个同学上前去唱了。这一个同学唱得不太认真,因此大家听了一会儿就大笑起来。他唱得更加走了调,而且还忘了歌词,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接着,第三个同学上前去唱了…… 现在要大家为他们打分了。分数一打出来,当然是第二个同学得的分数最低了。老师便说请那位学生上前来跳一个舞。可是,他说不会跳,只是呆呆地站着。于是,我们又一次大笑起来。

现在应该开始第二场比赛了。这一次,老师要我们每一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前参加比赛。我十分幸运,被组内的同学推举上了。于是,我很有信心地走上台去。我排在了第三个。因此,我就走出教室去练了起来…… 轮到我了,我拿起了笛子,吹起来了。我表演的时候,下面的学生显得非常安静。我有节奏地吹了起来。吹了一会儿,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开始紧张起来。心里一紧张,我就吹错了。我好害怕,怕评委们给我的分数非常低。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其他学生都是口唱,而我是笛子独奏,所以给我的分数不低。我这才放心了! 接着,我们进行了小组唱歌比赛。比赛在欢声中进行着。 这一节课虽然不是专职教师上音乐课,但是我觉得比专职老师上的还要让我们觉得开心! 有趣的音乐课作文2 这个星期的星期三,我们班上了一节音乐课,一节很有趣的音乐课。 老师之前说过每节课上课时就三个同学轮着上台唱歌,从座位号靠后的开始。第一个上台的是我们班的学霸,一个有点羞涩的大男孩,只见他扭扭捏捏、慢悠悠的磨蹭了半天,还没弄出个啥名堂。老师今天看上去很开心,很容易就放过了他。接着出场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皮肤略黑的女生,她的脸颊黑里透着红,小声的唱着,就像一朵羞答答的小花儿。一会儿,她唱完了,老师给了她一个鼓励的掌声,说了几句中肯的话。接着,就是最后一个出场者,我可爱的同桌,她唱着她的偶像的成名曲,一首很好听的歌。本来好好的,可是唱了一半,她

一节有趣的数学故事课

一节有趣的数学故事课 神奇的蜂房。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神秘的巧合。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奇异美的多边形。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猫也懂得数学。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动物的日历。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勤思考的欧拉 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但他非常聪明。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十岁他就自学《代数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

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 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世界也会愈加澄明。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 ;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奇妙;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虽能听听,却不知所云,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欣赏课是因为随便玩玩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 让我记起周国平先生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

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 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 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 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 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 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 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 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

有趣的数学课一年级作文10篇

有趣的数学课一年级作文10篇 我喜欢上数学课,因为数学课很有意思,会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一 叮铃铃,上课了,数学王老师走进教室,和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个加法表,画在黑 板上就像一个倒着的楼梯,真是有趣极了。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二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王老师让慕涵宇、郭松浩、陈麒宇三位同学上讲台讲课,他们讲了破十法、平十法、划线段法等,大家讲得都非常好,我很羡慕他们。明天我 也要上台讲,加油!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三 我们早上的数学课,可有趣了。看了卡丁车和比赛跑步的小游戏:知道了长颈鹿 在前面,蜗牛在后面,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还学了怎样坐公交车回家, 怎样看站牌。这节数学课可有意思啦!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四 今天数学老师给我们放猫和老鼠的电视了,很搞笑!尤其是老鼠给猫嘴里放了一个 吸铁石,然后呢?有一只狗的骨头就吸了过来一直跟着TOM猫,最后小老鼠座着可乐罐,狗和小老鼠都被吸了过去。今天的数学课很有趣,我很开心。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五 今天数学课,王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教室,王老师让我们各自挑选 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按要求摆放它们的位置,就像玩游戏一样,不知不觉就下课了, 我盼望着下次还能上一节公开课。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六 今天我来到学校。査老师给我们发弟子规的书早读。早读5分钟后吃饭。饭后急 忙刷洗饭碗,并帮老师送饭桶;回来后就开始上第一节课——数学。我们学到第二单元了,第一节课叫“过生日”;漂亮的沈老师一边指着课本一边教我们做数学题的方法,每 道题解题的方法有多种,而且很有趣,我很喜欢!我很喜欢数学!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七

我们今天学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球可以任意滚动,球没有平平的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六个面,正正方方的是正方体,长长方方的是长方体,圆柱只有 放倒才能任意滚动,上下两个面的圆大小一样,这节有趣的数学课让我们学的可真不 少呀!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八 今天的数学课仲老师让我们拿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三角体玩游戏。我 们每四个人分为一组进行比赛。第一场比赛是比谁搭的高,第二场比赛是比谁搭的像。同学们都认真思考,积极动手进行比赛。我们都特别喜欢这样有趣的数学课。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九 今天,数学课的时候仲老师让我们做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比谁摆的楼最高,我们 组材料不多,怎么摆也摆不好。但是我们都不放弃,第二个游戏是比谁摆的最漂亮,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摆了一个漂亮的学校。老师夸我们善于思考,还让我们继续努力。受到老师表扬,我们四人小组每个人都心情舒畅。 有趣的数学课范文十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组,我们搭的是塔, 我们是拿各种各样的图形做的,我感觉我们组的创意很棒,我们组是搭的最高的,因 为我们的东西多,所以我们搭的高,但我们搭的时候还倒了,我本来有两个长方体, 我把一个忘了,我同桌就说我:“把你那个放那干嘛?”,我才想起来。我们虽然倒了几次,但是我觉的我们组是搭的最高最漂亮的。 今天的课太有趣了,真希望以后都是这样的课。

如何上好一堂有趣的音乐课——论文

《如何上好一堂有趣的音乐课》- ——刘萍 21世纪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的地方,我们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老师们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教师通过音乐用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上号一堂有趣的音乐课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导语要简明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导语只是一个前奏,所以不管是一档节目,还是一节课,我们开门见山,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让别人很快识得庐山真面目,岂不更好。 第二、有效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 第三、把握好教学的三个目标

1、我们把发展歌曲兴趣(喜欢唱歌)作为共同目标。 2、情感交流(感受表达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 3、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 第四、尽快把歌唱好、唱会。然后,听唱与视唱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去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第五、歌词和曲谱交替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词,第二段再要求学生唱歌谱,而且是带感情的唱歌谱,这样相互交替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歌曲,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第六、课堂教学模式: A、情境导入 a、创设情景,情感铺垫 b、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B、寓教与乐 a、聆听歌曲,自主感受 b、多次聆听,交流学唱 c、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C、创造表现 a、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b、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第七、拓展延伸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苗岭的早晨》公开课教学设计

《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 爱。 2、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3、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情绪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小提琴),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辩音色。 2、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它们的音色很相似。 3、教师简要介绍:1975年,小提琴演奏家陈钢根据他的创作编成了小提琴 独奏曲。他发挥了小提琴音色的特点,使得这首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大放异彩。 二、简要介绍苗族风土人情 教师介绍苗族的居住环境(文本)及、服饰(文本)、乐器(图片)并出示相关图片。 三、初步欣赏 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表现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苗 岭的早晨》。 2、师: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 生:有两种,欢快的和抒情的。 3、师:根据音乐的情绪我们可以给音乐分段,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到欢快

的情绪时,你用一种颜色或图形表示,听到抒情的情绪时,你用另一种颜色和图形表示。(学生自带画笔老师发纸。) 完整播放《苗岭的早晨》。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学生听后展示结果,并为音乐区分三段。 (用色彩区分乐段,这种方式很受学生喜欢,适用于低年级,符合他们年龄特点。) 四、分段欣赏 1、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一乐段。 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音乐的开始,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是音乐的引子,其中,最具有苗族音调特征的是降3,请同学们看谱例听老师哼唱一下旋律。 学生随琴哼唱曲调,感受苗族音调。 师:这样的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中。 师:接着音乐有什么变化? 生:好像还有小鸟叫。 师:音乐表现了什么? 生:竹楼、山寨,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在尽情地欢唱。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乐段。 师:与第一乐段有什么关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师:音乐速度快了,情绪欢快、旋律跳跃与前面形成对比。 师: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人们欢歌曼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苗族舞蹈视频,并指导学生学几个动作。 学生随音乐跳舞,表现音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