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石墨矿选矿试验报告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样品制备 (2)

1试验样品制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矿石性质 (3)

1.主要矿物组成 (3)

2主要矿物的含量 (3)

3矿石的结构构造 (3)

4.主要矿物特征 (3)

4.1石墨 (4)

4.2黄铁矿 (5)

4.4钙钒榴石 (6)

4.4其他矿物 (8)

第四章选矿试验研究 (9)

4.1磨矿细度试验 (9)

4.2粗选捕收剂、起泡剂用量试验研究 (10)

4.3水玻璃用量试验 (11)

4.4氧化钙用量试验 (12)

4.5矿浆浓度试验 (13)

4.6浮选流程试验 (15)

4.7开路试验 (16)

4.8最终闭路流程试验 (18)

第五章结语 (21)

第一章前言

对该石墨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有用矿物为石墨矿,固定碳品15.20%。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钙钒榴石等,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少量的闪锌矿和褐铁矿。

根据该矿矿石特点,选矿试验采用多段磨矿-多次选别的工艺流程:一段粗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段再磨、七次精选,中间产品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实验室小型试验可获得最终精矿产率14.96%,精矿固定碳品位97.57%,回收率96.03%的分选指标。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具有较好的可选性。

第二章样品制备

对采集的试验样品破碎至-2mm后混合均匀。

原矿

分析样品试验样品

图2.1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经分析化验后,该矿混合样固定碳含量为15.20%。

第三章矿石性质

1.主要矿物组成

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是石墨、石英、钡冰长石,其次是白云母和钙钒榴石,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少量的闪锌矿和褐铁矿。

2主要矿物的含量

在显微镜下目估的结果,结果仅供参考,见表1.

表1主要矿物的含量

3矿石的结构构造

(1)矿石的构造类型:

条带状构造:石墨与脉石矿物呈条带状产出。

脉状构造:褐铁矿呈脉状产出在脉石矿物中。

浸染状构造:黄铁矿呈星散分布在脉石矿物中。

(2)矿石的结构类型

鳞片状结构:石墨呈鳞片状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呈定向分布。

条带状结构:石墨与脉石矿物互层成条带状产出。

揉皱状结构:部分石墨受后期构造变形作用发生揉皱。

他形粒状结构:磁铁矿、黄铁矿呈他形分布在脉石矿物中。4.主要矿物特征

4.1石墨

石墨是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多为鳞片状,叶片状,多为定向分布,结晶粒度较粗,结晶较好,石墨+0.074mm占80%左右,最粗可达到0.75mm,粒度主要集中在0.1-0.2mm,这部分约占40%,详细的粒度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石墨原生粒度统计结果

石墨的粒度统计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0.074mm占80.559%,-0.045mm仅占5%左右,说明石墨的粒度较粗,以粗粒嵌布为主。

石墨

照片1 鳞片状石墨多定向分布,光片(—)

石墨

照片2 鳞片状石墨多定向分布,光片(—)

4.2黄铁矿

是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硫化物,含量约在1-2%之间,粒度一般在0.05-0.2mm之间。

石墨

黄铁矿

照片3 黄铁矿多呈星散浸染状分布,光片(—)

4.3褐铁矿

少量,多分布在矿石的裂隙中,粒度在0.1mm左右。

4.4钙钒榴石

钙钒榴石呈鲜艳的绿色,浸染状分布在矿石中,粒度较粗,一般在0.1-0.5mm,含量约在2-3%之间,钙钒榴石含一定量的V2O5。

钙钒榴石

照片4 粒状的钙钒榴石,光片(+)

钙钒榴石石英

钡冰长石

钙钒榴石

石墨

照片5 主要矿物为石墨、钙钒榴石、石英、和钡冰长石,BSE图

钙钒榴石

石英

石墨

钡冰长石

黄铁矿

照片5 主要矿物为石墨、钙钒榴石、石英、和钡冰长石,BSE图4.4其他矿物

其他的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钡冰长石和云母,少量的磷灰石。

第四章选矿试验研究

4.1磨矿细度试验

考察不同细度对选别指标的影响,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1,试验结果见表4.1。

药剂用量:g/t

粗精矿尾矿

图4.1 磨矿细度试验工艺流程

表4.1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磨矿细度的变细,粗精矿品位提

高,回收率基本不变,表明随着磨矿细度变细,有用矿物解离度提高。综合考虑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选择磨矿细度为55%较为适宜。

4.2粗选捕收剂、起泡剂用量试验研究

石墨矿浮选捕收剂为煤油、起泡剂为2#油,其比例为2:1。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2,试验结果见表4.2。

药剂用量:g/t -200目含量占55%

粗精矿 尾矿

图4.2捕收剂用量试验工艺流程 捕收剂、起泡剂用量试验结果显示:药剂用量增加,精矿品位降低,但幅度不大,回收率提高,但幅度也不大。综合考虑选择捕

收剂和起泡剂用量为120g/t 和60g/t 即可。

4.3水玻璃用量试验

从原矿组成看,该矿含有一定量的云母,因此,探索在粗选段是否需要添加水玻璃进行抑制。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3,试验结果见表4.3。

药剂用量:g/t 55%

粗精矿 尾矿

图4.3水玻璃用量试验工艺流程 表4.3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

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加,精矿品位提高,精矿回收率降低,考虑到该矿具有较好的可选性,如果选择添加500g/t的水玻璃,虽然可提高精矿品位2—3%,但对回收率影响较小,可考虑在粗精矿再磨阶段添加水玻璃。

4.4氧化钙用量试验

该矿含有一定量的黄铁矿,考察氧化钙用量对选别指标的影响,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4,试验结果见表4.4。

药剂用量:g/t

55%

图4.4氧化钙用量试验工艺流程

表4.5 氧化钙用量试验结果

从氧化钙用量分析,该矿显弱酸性,pH值很难调整至较高值,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氧化钙用量的增加,粗精矿品位提高,回收率降低,但回收率降低幅度较小。综合考虑,可选择添加氧化钙用量为500g/t。

4.5矿浆浓度试验

考察不同浮选浓度对分选指标的影响。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5,试验结果见表4.5。

药剂用量:g/t

55%

图4.5矿浆浓度试验工艺流程

表4.5矿浆浓度试验结果

浮选浓度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浮选浓度的增加,精矿品位降低,回收率增加,因此粗选浮选浓度选择25~30%为宜,实验室试验选择粗选浮选浓度为30%。

4.6浮选流程试验

确定浮选扫选次数,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6,试验结果见表4.6。

g/t

55%

图4.6粗选流程试验工艺流程

表4.6 粗选流程试验结果

从粗选流程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扫2精矿品位1.23%,回收率仅为1.01%,因此,实验室试验可确定为一次扫选即可。

4.7开路试验

开路试验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7,试验结果见表4.7。

55%

图4.7开路试验工艺流程

表4.7开路试验结果

开路试验结果显示:最终精矿固定碳含量98.20%,回收率91.14%,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达到较好的分选指标。

4.8最终闭路流程试验

闭路试验工艺流程及试验条件见图4.8,数质量流程见图4.9,试验结果见表4.8。

图4.8最终闭路试验工艺流程

XX详查报告范本

1 前言 1.1 工作目的、任务 本报告的编写是工作合同项目。委托方是XX有限责任公司(甲方),是一个私营企业。承包方是XX地质队(乙方),任务是提交《XX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质详查报告》。 XX有限责任公司意向XX银、铅锌矿进行矿业开发,在XX地质大队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的加密工作。其目的是为给矿业开发取得更可靠的地质依据。本报告就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写的,目的是为采矿许可证提供资料。 乙方编写报告所需资料均由甲方提供,提供的资料有《XX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及2008年至2009年期间甲方在XX银、铅锌多金属矿区矿化密集区内实施的平硐、斜井及钻孔地质编录、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水文地质调查资料等。 1.2 位置、交通 XX银、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XX北约5公里处XX一带,面积7.77 km2,地理坐标:东经X°X′X″-X°X′X″,北纬X°X′X″-X°X′X″。矿化集中区即本次详查区位于矿区中部,为矿区研究程度较高及工程控制程度较高的区段。勘查区由四个拐点组成,各拐点坐标见表1—1: 详查区拐点坐标一览表表1-1

其面积1.0km2。 XX银、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赤城县城北西部,距XX县城约20km,距XX乡—XX县城公路4km,矿区与其有乡间土路相通,交通尚属便利(详见交通位臵图,因涉及泄密,图已经删除)。 区内无其它矿权设臵。 1.3 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整个矿区最低海拔标高1180m,最高海拔标高1536m,相对高差354m;详查区最低海拔标高1282.7m,最高海拔标高1410.39m,相对高差127.79m,地势相对平缓,属中、低山区。区内没有常年地表水系发育,仅有大大小小的冲沟,平时干涸,暴雨后有短时洪水。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蒙古高气压控制,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层1.5m左右,夏季短暂而凉爽,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6.4℃,最热7 月份,平均气温18.1℃,全年多风。年平均降水量325mm,70%集中在夏季,年蒸发度1625mm,潮湿系数0.17—0.24,属湿度过低带。

铁矿石选矿试验方案示例

铁矿选矿试验案示例 一、某地表赤铁矿试样选矿试验案 拟定试验案的步骤是: (1)分析该矿性质研究资料,根据矿性质和同类矿产的生产实践经验及其研究成果,初步拟定可供选择的案。 (2)根据有关的针政策,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以及委托一的要求,全面考虑,确定主攻案。 (一)矿性质研究资料的分析 1.光谱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该试样的光谱分析结果见表1,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2。 由光谱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看出:矿中主要回收元素是铁,伴生元素含量均未达到综合回收标准,主要有害杂质硫、磷含量都不高,仅二氧化硅含量很高,故仅需考虑除去有害杂质硅。 化学多元素分析表中TFe、SFe、FeO、SiO2、AL2O3、CaO、MgO等项是铁矿必需分析的重要项目,下面分别介绍各项的含义及其目的: (1)TFe全铁(指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中总的含铁量)。该矿全铁含量仅27.40%。属贫铁矿。 (2)SFe可溶铁(指化学分析时能用酸溶的含铁量)。[next]

用TFe减去SFe等于酸不溶铁,常将其看做是硅酸铁的含铁量,并用以代表“不可选铁”量。该矿“不可选铁”含量很低,因而在拟定案时,无需考虑这部分铁的回收问题;选矿指标不好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不可选铁”造成。 事实上,将酸不溶铁看做硅酸铁的含铁量,这种概念还不够确切,原因是铁矿中经常是几种铁矿物共生,各种铁矿物溶于酸中的情况比较复杂,硅酸铁矿物有的溶于酸,有的也不溶于酸,因而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3)FeO氧化亚铁。一般用TFe/FeO(称亚铁比或氧化度)和FeO、TFe的比值(铁矿的磁性率)表示磁铁矿的氧化程度。它们是地质部门划分铁矿床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选矿试验拟定案时判断铁矿可选性的一项重要依据。 根据TFe/FeO和FeO/TFe比值大小可将铁矿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FeO/TFe)*100(%)>37%TFe/FeO<2.7 原生磁铁矿(青矿)易磁选(FeO/TFe)*100(%)=29-37%TFe/FeO=2.7~3.5 混合矿磁选与其它法联合 (FeO/TFe)*100(%) <29%TFe/FeO>3.5 氧化矿(红矿)磁选困准本实例亚铁比TFe/FeO=8.43,属氧化矿类型,因而较难选。 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比值划分矿类型的法,仅适用于铁的工业矿物是磁铁矿或具有不同程度氧化作用的磁铁矿床,矿物成分比较简单。对于矿物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铁矿物的磁铁矿床,矿类型的划分应结合矿床的具体特点并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4)CaO、MgO、SiO2、AL2O3等是铁矿中主要脉成分。一般用比值(CaO+M gO)/ (SiO2+AL2O3)表示铁矿和铁精矿的酸碱性,它直接决定着今后冶炼炉料的配比。 据(GaO+MgO)/(SiO2+AL2O3)比值大小可将铁矿划分为如下几类: 比值<0.5 为酸性矿冶炼时需配碱性熔剂(灰); 比值=0.5~0.8 为半自熔性矿冶炼时需配部分碱性熔剂或与碱性矿搭配使用; 比值=0.8~1.2 为自熔性矿冶炼时可不配熔剂; 比值>1.2 为碱性矿冶炼时需配酸性熔剂(硅)或与酸性矿搭配使用。 本矿样由于SiO2含量很高,故比值<0.5 ,为酸性矿,冶炼时需配大量的碱性熔剂。因此,我们选矿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硅的含量,减少熔剂的消耗。[next] 综合上述分析资料可知,本试样属于硅高而硫磷等有害杂质含量低的贫铁矿,其亚铁比为8.43.,属氧化矿类型。由于SiO2含量高,为酸性矿,冶炼时需配大量的熔剂。

萤石矿选矿厂实例(五)

立志当早,存高远 萤石矿选矿厂实例(五) 3 江西德安萤石矿选矿厂该厂于1978 年由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设计规模为250t/d. (1)矿石特性:该厂处理的原矿属热液交代和热液充填碳酸盐-硅酸盐类型萤石矿床。热液交代型萤石中萤石晶粒较细,呈紫色、浅紫色、无色的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晶,与脉石矿物或围岩组成以条带 状为主,浸染状为辅的构造,这种矿石的CaF2 含量一般在65%以下;热液充 填型萤石主要产于破碎带及破碎的硅化围岩中,呈纯萤石脉、石英萤石脉和方 解石等碳酸盐岩石萤石脉等几种形式产出。其萤石颗粒粗大,颜色以浅绿色、 浅黄绿色、桃红色、无色和上述颜色的混杂,色泽极为鲜丽,八面形聚晶,半自形晶。晶体最大可达十数厘米,以紫色八面体聚晶多见。矿石由萤石、石英、方解石组成,局部有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其构造为条带状、浸染状、块状、皮壳状、角砾状、网脉状等。萤石单矿物含CaF2 达98.44~99.98%,矿石平均品位CaF2 的含量为38.3%。在重液(密度为2.9)的条件下分离,5~1mm 粒级单晶达92.65~97.89%,精矿品位CaF2 含量为97.02~97.12%。原矿多元素分析和粒度分析见表14 和表15。 (2)选矿工艺:原矿(或废石堆原矿)用圆筒洗矿分级筛进行洗矿分级, 分为50~25mm、25~10mm、10~3mm、3~0mm 等四个级别。50~25mm 粒级经人工手选得粗粒精矿,25~10mm、10~3mm 两级分别经跳汰机分选,得粗精矿与手选粗粒精矿合并,直接出售;3~0mm 粒级经沉淀脱泥后与手选、跳汰机分选,得粗精矿与手选粗粒精矿合并,直接出售;3~0mm 粒级经沉淀脱泥后与手选、跳汰尾矿合并,进入磨矿分级,分级溢流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六次 精选后得到最后终精矿,扫选尾矿送尾矿坝堆存。其选矿特点是原矿经一次磨

高硅高钙萤石浮选药剂选矿实验报告

试验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某萤石矿选矿试验 委托单位:某矿业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长沙鸿顺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

1 前言 受某矿业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公司所属萤石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任务。试验目的有二:一是为开发该矿的可行性提供依据;二是为现有的选矿厂调试提供萤石浮选药剂。 本次采集的萤石矿原矿试样一件(重量:50公斤左右),由委托方负责制定采样方案,于2010年11月下旬运抵我处。 原矿分析出萤石的品位:CaF 240.15%,SiO 2 59.32%,CaCO 3 10.03%,原矿以白色 萤石矿和紫色萤石矿为主,含钙高,我们对原矿进行了浮选小试验,在磨矿细度-200目占80%的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七次精选的浮选工艺,得到 了较好的选矿指标:萤石精粉品位:CaF 297.89%,SiO 2 0.41%,CaCO 3 0.14%,,尾矿 品位含氟化钙3.05%,开路回收率95.38%。萤石精矿达到了国家二级品质。 2样品制备 萤石矿选矿试样先进行破碎筛分,最终粒度达到-2mm后,缩分出原矿多元素分析样,余下的全部作为选矿试验用样。试样的破碎缩分流程示于图1。 原矿 颚式破碎机 - 筛分 + 21mm 缩分 对辊机备用样 + 筛分 - 2mm 缩分 元 素试 分验 样图1 样

3磨矿细度试验 称重200克原矿,加水150毫升,磨矿浓度为60%的条件下,在实验室240*90的锥形球磨机中进行磨矿细度试验。测得磨矿细度4分钟-200目占70%。6分钟-200目占75%,8分钟-200目占80%。从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可知,该矿石属于易磨矿石,-200目占80%左右即可单体解离,因此确定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4浮选试验 开路试验:确定磨矿时间8分钟:磨矿细度-200目占80%,采用碳酸钠为PH调整剂、矿泥分散剂,抑制剂水玻璃,浮选捕收剂中南萤石剂ZN136,1号试样浮选工艺方案如下: 设备:240*90锥形球磨机,200目筛子,XFD 1.5升浮选机,XFD 0.5升浮选机 药剂制度:克/吨 原矿 200克水150ml ZN136 5% 碳酸钠5% 磨矿细度-200目占80% 水玻璃10% 碳酸钠1250克/吨 PH 9.5 水玻璃 2000克/吨 ZN136 500克/吨 粗选 水玻璃 500克/吨 水玻璃 500克/吨 精选1 ZN136 50克/吨 水玻璃200克/吨扫选1 精选2 水玻璃200 精选3 中矿2 扫选2 中矿3 中矿1 精矿1 中矿4 中矿9 尾矿

地质勘查报告

西宁2014年 XXX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工程编号:2014-01 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0一四年九月

报告名称:XXX工程 勘察阶段:详勘 工程编号:2014-01 勘察单位: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勘察日期:二0—四年九月 经理: 工程负责人: 总工程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3.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及地基土承载力 (4)

4.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5) 5.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5) 6. 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5) 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 8. 地基土的冻胀性评价 (7) 9. 结论与建议 (7) 10. 附图、附表 (8) 毕业设计项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1. 拟建工程概况 我公司受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委托,为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拟建XXX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1勘察的目的及技术要求 1.1.1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主要是为XXX X程建设项目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和不良地质作用提出建议。 1.1.2技术要求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对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5)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详勘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1.2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某铁矿石分选工艺试验研究.doc

某铁矿石分选工艺试验研究某贫铁矿石采自新疆某矿区矿床的两个主要矿体,分为地表矿体和深部矿体。通过分选工艺研究,深部矿石可以采用磁滑轮预先抛废,磁滑轮精矿采用弱磁选流程;地表矿石则因含弱磁性矿物比例较高,不宜采用磁滑轮预先抛废,而需采用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流程。试验建议该矿石的分选流程宜采用灵活流程,流程结构为磁滑轮抛废-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因地制宜,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试样制备 试验研究的矿石采自新疆某矿区矿床的两个主要矿体。根据所采矿样重量按代表性要求混匀配矿,得到试验用的原矿样Ⅱ及Ⅳ。其中原矿样Ⅱ全铁品位24.98%,从矿床深部采取;原矿样Ⅳ全铁品位19.88%,从矿床地表采取。配制好的两矿样按照图1-1所示的加工制备流程制备选矿试验研究所需试样。 图1-1 矿样的加工制备流程图 2原矿性质考查 将缩分出的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见表2-1。 表2-1 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为查明矿石中主要矿物的组成,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果见图2-1和图2-2。从X-射线衍射分析图可知,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及针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钙长石。 有矿石性质考查,可知矿石中的有用组分为铁,含量19.88%~24.98%,为贫铁矿石,需经过选矿加工,获得铁精矿才有利于价值。因此,本次试验研究了加工该矿石的合理工艺流程及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图2-1 Ⅱ号矿样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图2-2 Ⅳ号矿样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3选矿试验研究 根据矿石中各种铁矿物的性质特征,参考生产实践,较为合理的矿石分选工艺应为弱磁-强磁工艺,本试验对采用磁选工艺的可行性及主要工艺参数及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3.1磁滑轮抛废试验 本次试验的矿石属贫铁矿石,铁品位19.88%~24.98%,由于有用矿物粗细不均匀嵌布,矿床开采过程中围岩及夹石的混入,当矿石破碎到一定粒度时,即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石,使

萤石矿选矿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萤石矿选矿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一、氯化钙,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除氟工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氟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合成、应用越来越广泛。含氟矿石的开采加工、氟化物的合成、金属冶炼、铝电解、玻璃、电镀、化肥、农药、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常含有高浓度的氟化物,造成了环境污染。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电子产业(如彩色显象管、集成电路等)的迅猛发展,含氟废水排放量逐年增长,氟污染日益受到人们 的关注。因此,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与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以及含氟废水除氟流程的研究已经很多。尽管研究的这些废水成份比较单一,氟离子浓度也不是很高,(一般在100~300mg/L)但这些除氟工艺都存在处理流程长、投加药剂种类多、单位氟去除成本大的缺陷。本研究采用氯化钙,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处理萤石选矿废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验发现:一段除氟处理中氯化钙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沉降时间均影响一段上清液中残留F~-浓度;二段除氟处理中铝盐及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pH值以及搅拌时间均影响最后出水中的残留F~-浓度。其中,氯化钙投加量是一段除氟中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段除氟中,铝盐及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pH值同等重要。本研究利用萤石选矿厂生产废水做除氟研究,先在探索的基础上,分段做除氟流程实验,然后利用条件实验对影响除氟效果的因子逐个分析,得出氯化钙,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铵除氟流程及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一段除氟,氯化钙投加量0.8g/L,反应30min,沉淀60min;二段除氟,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7g/L,pH值在7~8为宜,搅拌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

关于萤石矿的资料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 ,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CaF2 + H2SO4 = CaSO4+ 2HF↑;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1],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萤石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是透明无色的。透明无色的萤石可以用来制作特殊的光学透镜。萤石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炼钢、铝生产用的熔剂,用来制造乳白玻璃、搪瓷制品、高辛烷值燃油生产中的催化剂等等。萤石一般呈粒状或块状,具有玻璃光泽,绿色或紫色为多。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常发出蓝绿色荧光,它的名字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来。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化学成分: CaF2 ,Ca:51.1%,F:48.9%。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钙离子和8个氟离子。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也可呈条带状致密块状集合体。常见颜色: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 4 。 密度: 3.18( + 0.07 ,- 0.18)g/cm 3 。 光性特征:均质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1.434( ± 0.001) 。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随不同品种而异,一般具很强荧光,可具磷光。 吸收光谱:不特征,变化大,一般强吸收。 放大检查:色带,两相或三相包体,可见解理呈三角形发育。 特殊光学效应:变色效应。 【成因及产状】萤石是一种多成因的矿物。(1)内生作用中主要是由热液作用形成,·与中低温的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共生。热液的萤石矿床有两类:一是鉴于石灰岩中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石英很少。有时与重晶石、铅锌硫化物半生。另一种是鉴于流纹岩、花岗岩、片岩中产出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中方解石很少,主要是石英。(2)沉积型,在沉积岩中成层状与石膏、硬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共生,或作为胶结物以及砂岩中的碎屑矿物产出。 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将黑色、深蓝色热处理蓝色,稳定,避免300℃以上的受热,不易检测。

【报告】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关键字】报告 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篇一: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非地浸型铀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控制程度,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3908-XX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33-XX 固体矿产勘查/闭坑矿山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ZBD10001-199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目的 铀矿勘查最终目的是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或矿业权流转提供铀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任务 3.2.1 预查 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铀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2 普查 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地表野外工作和施工少量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3.2.3 详查 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详查区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 3.2.4 勘探 是对勘探区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并通过可行性研究,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 4.1 地质工作 4.1.1 预查阶段 收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在预查区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选择一至数条路线进行的综合铀矿地质路线踏勘。 4.1.2 普查阶段 收集各种地质资料,研究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和铀矿成矿远景,在普查区采用

石墨矿情况介绍

石墨矿情况介绍 一、石墨简介 (一)石墨概念 石墨(graphite)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而少量石墨则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范围广泛,国际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碳的世纪”。 石墨鉴定特征:1、铁黑色,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有滑感和染手。2、石墨是在高温下形成。3、石墨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少量石墨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一般为团块状,以一定方位关系组成立方体外形的多晶集合体称方晶石墨。 (二)石墨的分类 1、天然石墨 按石墨结晶形态和工艺特性,将天然石墨分为三类: (1)致密结晶状石墨

致密结晶状石墨又叫块状石墨。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2/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这类石墨矿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2)鳞片石墨 鳞片石墨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此类石墨矿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其工业价值最大。 (3)隐晶质石墨 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5m2/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品位较高,一般固定碳含量60~85%。少数高达90%以上。一般应用于铸造行业比较多。主要蕴藏在湖南郴州鲁塘。随着石墨提纯技术的提高,土状石墨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2、人造石墨

萤石矿选矿工艺

萤石矿选矿工艺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姓名:郭鹏 学号:21114440202 班级:11选2

萤石矿选矿工艺基本简介 基本原料

采而被综合回收利用。它只能生产化工级(酸级)萤石精矿和陶瓷级(建材)萤石粉矿。 基本特性 萤石也叫氟化钙,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萤石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是透明无色的。透明无色的萤 石可以用来制作特殊的光学透镜。萤石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炼钢、铝生产用的熔剂,用来制造乳白玻璃、搪瓷制品、高辛烷值燃油生产中的催化剂等等。萤石一般呈粒状 或块状,具有玻璃光泽,绿色或紫色为多。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常发出蓝 绿色荧光,它的名字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来。化学成分:CaF2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钙离子和8个氟离子。结晶状态:晶质体晶系:等 轴晶系晶体习性:常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也可呈条带状致密 块状集合体。常见颜色: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光泽:玻璃光泽至亚玻璃光泽。解理:四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4。密度:3.18(+0.07,-0.18)g/cm3。光性特征:均质体。多色性:无。折射率:1.434(±0.001)。双折射率:无。紫外荧光:随不同品种而异,一般具很强荧光,可具磷光。吸收光谱:不特征,变化大,一般强 吸收。放大检查:色带,两相或三相包体,可见解理呈三角形发育。特殊光学效应: 变色效应。优化处理:热处理:常将黑色、深蓝色热处理蓝色,稳定,避免300℃以上的受热,不易检测。充填处理:用塑料或树脂充填表面裂隙,以保证加工时不裂开。 辐照处理:无色的萤石辐照成紫色,但见光很快褪色,很不稳定。

石墨矿

石墨矿 石墨矿床的成因 中国石墨矿床的成因类型有四种:①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产于元古宙陆壳基底褶皱带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于大理岩、变粒岩中,群集产出。矿石所含为晶质石墨,含矿率8%~15%,如陕西丹凤石墨矿床。②混合岩化型石墨矿床,产于元古宙或上古生代陆壳基底褶皱带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混合岩化片麻岩中。矿石所含为晶质石墨,有石墨片岩型、石墨片麻岩型、石墨大理岩型、石墨透辉岩型和石墨变粒岩型5种矿石类型,其中又各分为风化型和未风化型矿石两类。风化型矿石,因易选而质佳,含矿率3%~22%。如山东莱西南墅、黑龙江柳毛、内蒙古兴和石墨矿床。是中国主要的石墨矿床成因类型。 ③混染同化型石墨矿床,系古生代或中生代花岗岩浆混染同化含碳高的岩层而成矿,矿体由含石墨混染花岗岩组成,呈囊状、透镜状、不规则状成群分布。晶质石墨矿石,呈鳞片状集合体或团块状,含矿率3%~6%。如新疆尉犁县托克布拉克、新疆奇台县苏吉泉石墨矿床。④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系煤系受中生代酸性岩浆作用,在有盖层封闭的低压中温条件下,煤层接触变质为半石墨和石墨。矿体层状,多层。矿石为土状(隐晶质)石墨,含矿率60%~90%。如湖南鲁塘、吉林磐石石墨矿床。[ 性质特征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 稀碱和有机溶剂;高温下与氧反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石墨可以被氯磺酸溶解,形成单层石墨烯的氯磺酸“溶液”。[4] 石墨是碳质元素结晶矿物,它的结晶格架为六边形层状结构。每一网层间的距离为340pm,同一网层中碳原子的间距为142pm;。属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层状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键为主,对分子吸引力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石墨与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传统用途 1、作耐火材料:石墨及其制品具有耐高温、高强度的性质,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来制造石墨坩埚,在炼钢中常用石墨作钢锭之保护剂,冶金炉的内衬。 2.作导电材料:在电气工业上用作制造电极、电刷、碳棒、碳管、水银正流器的正极,石墨垫圈、电话零件,电视机显像管的涂层等。

大庙东沟铁矿详查报告

NA13·1351·1 密级★2年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 东沟铁矿详查地质报告 (送审稿)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 2010年8月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东沟铁矿详查地质报告 2009年9月——2010年8月 提交单位:承德市双滦区光大矿业有限公司 编写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 队长:周荣 总工:牛爱平 编写:王亚民 审核:李万堂 提交日期:二○一○年八月

内容提要 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东沟铁矿位于河北省承德市335°方位,属双滦区大庙镇管辖。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7°50′15″,北纬41°10′30″,面积1.29km2。由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于2008年4月-2010年7月进行勘查工作,经普查转入详查,本次详查投入主要工作量为槽探300m3,钻探605.80m,基本分析101件。详查工作投入资金54.68万元。 区内铁矿赋存于元古代斜长岩体中,呈透镜状产出,属于大庙式钒钛磁铁矿床。矿体与斜长岩接触界线清楚。全区共圈定含钒钛磁铁矿体6条,其中工业矿体1条,低品位矿体5条。 (一)工业矿体:保有资源储量(332+333)矿石量1196.43kt,占全区保有储量总量的37.96%,平均品位:TFe29.26%,mFe19.13%,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量1083.77kt,平均品位:TFe29.40%,mFe19.28%,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112.66t,平均品位:TFe27.95%,mFe17.67%。 (二)低品位矿体:保有资源储量(332+333)矿石量1955.68kt,占全区保有储量总量的62.04%,平均品位:TFe21.84%,mFe10.68%,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量1016.48kt,平均品位:TFe21.79%,mFe10.7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939.20t,平均品位:TFe21.89%,mFe10.64%。 以上工作成果可作为矿山开采建设的依据。 主题词:东沟铁矿,详查,工业矿体,低品位矿体。

萤石矿选矿

非金属矿物加工工程 结课论文 《萤石矿物及其加工利用》 学校:中国矿业大学 姓名:丘成荣 班级:矿加13-4班 学号:06132389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萤石的基本性质、用途及我国萤石资源现状,萤石矿选矿工艺流程以及流程中使用的药剂,最后论述了萤石矿物分选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萤石,性质,工艺流程,发展趋势 1. 萤石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含氟量最高的重要非金属矿物原料,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化学式CaF2),密度为3.18g/cm3,氟和钙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48.67%和51.33%。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和微量的Cl,Al,Me,He等。 萤石的颜色几多,一般呈绿、紫、玫瑰、白、黄、蓝,有时呈蓝黑、紫黑及棕褐等色,无色透明者少见。当加热到300℃时,其色可以消失,但在X射线照射后,又可恢复原色。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能发强烈的荧光,当含有一些稀土元素时会发出磷光。引起萤石颜色多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N.苏杰尔金认为,是与含微量稀有元素和少量的铁、锰氧化物杂质或碳氢化合物的分散包裹体有关,如铕(Eu)的存在使萤石呈蓝色,钐(Sm)呈淡绿色,混入钇(Y)呈黄色,含沥青杂质的萤石呈乌灰色等。也有人认为,萤石的颜色与温度有关,紫色者形成温度高,淡蓝色者形成温度次之,两者与钨(W)、锡(Sn)、钼(Mo)矿床有关,绿色者形成温度较低,与硫化物矿床有关等等。 在自然界中能与氟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约有15种,形成含氟矿物约25种,除萤石外,常见的有冰晶石(Na3AlF6)、氟磷灰石[Ca5(PO4)3(F,OH9)]、黄玉[Al2(SiO4)(F,OH)]、氟硅钾石(K2SiF6)等等。 萤石的晶体结构一般为等轴晶系,多为立方体或八面体,十二面体较为罕见,宏观形式主要为粒状或块状的集合体,有时呈土状。萤石具玻璃光泽,性脆,断口呈贝壳状,沿八面体解理完全,硬度4,条痕为白色,熔点较高,为1360℃,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以溶解于硫酸、磷酸,不溶于冷的盐酸、硼酸和次氯酸,可以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发生微弱的化学反应。萤石的折射率低,n=1..433—1.435,弱色散性,有透过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特殊能力。 关于萤石的表面特性,戚冬伟对萤石的表面电性、表面润湿性及吸附特性作了研究。研究表明,较低的PH值时,萤石的表面带正电,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纯萤石的Zeta电位不断降低,PH值为5~10时,Zeta点位的数值有所增大,当PH值大于10时,随着PH值的增大,Zeta点位的数值减小。萤石等电点电位的PH=3.1。PH<3.1时,萤石的表面带正电荷,PH>3.1时,萤石的表面带负电荷。萤石的接触角为40°左右,油酸钠作用后的接触角为80°左右,说明油酸钠作用后萤石的疏水性大大增加,表明萤石表面吸附了油酸根阴离子。油酸捕收剂可以使萤石和石英的表面润湿性形成巨大的差别,从而使二者实现很好的分选。萤石加入油酸钠溶液中搅拌后,其Zeta电位较纯矿物有所降低,并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值。 2.萤石的用途 萤石具有广泛的用途:(1)乳白色的优质萤石,常常用于雕刻宝石弧形界面的辅助材料,光泽好的块状萤石可以用来制作高档工艺饰品;(2)冶金工业中可以用来作为助熔剂,如在炼钢或其它金属时,加入萤石之后,形成的炉渣易于流动,同时能够排出有害杂质硫等,从而提高纯度;(3)萤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氟化氢是经过硫酸处理过的萤石产物,它是合成冰晶石的重要原料,同时还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无机氟化物。防腐剂和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就是有机氟化物,单质氟通常是利用氟化氢而制备的;(4)萤石同样用于建筑材料工业,水泥工业中的矿化剂主要为萤石,萤石还可以作为釉料配料、助熔剂而用于陶瓷工业中。萤石还可以作为良好的熔剂用于玻璃工业,从而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加速熔化某些添加剂,还可以作为乳浊剂用于乳光玻璃的生产;(5)萤石在光学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萤石作为光性均质体,且具有很小的折射率,对红外线、紫外线的透过性能很好,常常用于无球面像差的光学物镜的制备,还可用作光谱仪棱镜、辐射紫外线和红外线窗口的材料。3. 我国萤石资源的特点

某蓝宝石矿业萤石矿可选性试验报告

某蓝宝石矿业萤石矿可选性试验报告 蒙古国蓝宝石矿业公司萤石矿 可选性试验报告 中国·烟台市*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试验中心二○一三年五月 - 0 - 项目负责人:王瑞涛 实验:王岩、隋向伟 报告编写:隋向伟 审核:王岩 目录 一、前言..................................................................3 二、试验样品的采取与制备...................................................5 (一)试验样品的采取.........................................................5 (二)试验样品的制备 (5) - 1 - (三)原矿主要元素分析……………………………………………6 三、岩矿鉴定………………………………………………………7 四、可磨度试验………………………………………………………14 五、浮选试验…………………………………………………………15 5.1探索性试验………………………………………………………….15 5.2 磨矿细度试验……………………………………………………16 5.3 矿浆浓度试

验.............................................................19 5.4 活化剂的选择及用量试验.............................................21 5.5粗精矿再磨试验............................................................25 5.6抑制剂试验..................................................................27 5.7 水玻璃的用量试验........................................................33 5.8 综合条件试验..............................................................35 5.9 闭路试验....................................................................37 六、试验总结 (39) 一、前言 蒙古国蓝宝石矿业公司为了开发当地萤石资源,委托中国烟台市联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对该矿业公司提供的萤石矿石进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其目的是确定选别该矿石的合理工艺和药剂制度,选得达到品级的萤石精矿,为该公司建萤石选厂和今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2 - 本次试验样品由蓝宝石矿业公司提供,先后分两批寄至烟台市联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矿样按试验室样品加工程序加工成试验样品后,对其主要元素进行了化验。主要元素分析见表1,表2。 表1 第一批原矿主要元素 元素含量(%) CaF2 54.16 CaCO3 0.99 SiO2 41.32 表 2 第二批原矿主要元素 元素含量(%) CaF2 34.77 CaCO3 2.98 SiO2 52.68 为探索符合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烟台市联丰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试验中心对这两批矿石均进行了深入的选矿试验,第一批矿石在开路情况下选矿,已达到精矿品位97.54%,回收率81.35%的较好指标。由于客户提出现场原矿品位达不到第一批原矿的情况,差距较大,故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第二批原矿上。

详查报告提纲

XXX省XXXXXXXXXXXXX县 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 XXXXXXXXXXXXXXXXXXXXXX队 二○○九年X月 XXX省XXXXXXXXXXXXX县 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 报告申报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单位负责人:XXXXXX 编写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队

项目经理:XXXXXX 审核:XXXXXX 编写人:XXXXXX 总工程师:XXXXXX 队长:XXXXXX 提交时间:2009年X月X日 《XXX省XXXXXXXXXXXXX县XXX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初审意见 受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委托,我队于2009年4月至5月对XXXXXXXXXXXXX县XXXXX金矿开展了地质详查工作,于2009年6月编写了《XXX省XXXX县XXXXX金矿详查地质报告》。报告共10章,附图33张,图册2册,附表2册,附件2册。2009年8月10日我队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初审,形成初审意见如下: 一、矿区概况 工作区位于XXX省XXXXXXXXXXXXX县马XXX镇南东直 距60km处。行政区划属XXXXXXXXXXXXX县马XXX镇管辖。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区内居民稀少仅有少数游牧的蒙古族牧民和流动采矿人员,生产和生活物质供应主要依XXX、XXX等地。 矿区饮用水由XXX、XXX等地拉运供应,生产用电自备。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方山口组第一、二岩段。工作区位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南带大奇山复式向斜带中。区内断裂构造、岩浆活动极为发育,区域断裂是区内主要导矿构造,对矿床的形

矿区金矿详查报告

*****************矿区金矿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储审字[2014]088号 二○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报告名称:*****************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报告申报单位:***有限公司 报告编写单位:*** 评审汇报人: 会议主持人: 评审机构法定代表人: 评审专家组组长: 评审专家组成员: 签发日期:2014年8月12日

*****************矿区金矿详查报告 评审意见书 ***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25日以挂牌出让的方式取得“*** 金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2013年7月3日北康公司对该探矿权延期 并分立出“***金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及“*****************金多 金属矿详查”探矿权,为申办采矿权之需,委托***对***金多金属矿 开展详查地质工作。***于2014年3月结束野外工作, 2014年5月 编写了《*****************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有限公司于2014 年7月9日将该报告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评审,该报告 及其送审资料齐全、有效,符合“***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管理暂 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经报请***国土资源储量评审管理办公室同意,安排1名矿产储量评估师及1名评审专家组成评审组,对报告进行了 评审。2014年7月17日在***召开了该报告评审会议。报告编写单 位按与会专家和代表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补充、修改。2014年8月1 日将再次修改后的报告送达本公司,经复核该报告已修改完善,基本 符合要求,评审意见如下。 一、矿区概况 (一)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 ***金矿区位于***市城北直距35km处,属***市***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5″~***°46′30″,北纬**°56′15″~**°57′00″,面积1.50km2。***至******公路经***圩有分支公路至**圩,从内**圩有简易公路至矿区,矿区东侧有**铁路、**铁路、西侧有***高速公路,交通较方便。 矿区为丘陵地形,起伏不大,水系较发育,最高山峰海拔417.4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