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1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描写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
景致、人工建筑等元素的描绘,可以将读者代入到故事情境中,增强其阅
读体验。
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景物描写具有客观性。
景物描写通过客观、准确的描绘方式,
让读者可以具体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
它提供了作品背景的物理
特性,展示了人物所处的时空背景,让读者更加真切地理解故事的发生地
和发生时间,使故事更加具象而生动。
例如,当我们读到《红楼梦》中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春天花开的美好和
人生短暂的意境。
此外,景物描写具有多样性。
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可以有
不同的体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有些作品采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通过详
细地描绘细节来展现景物之美。
有些作品则采用简洁明了的描写方式,通
过字里行间透露出景物的特色和气质。
有些作品则采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通过景物的象征意义来暗示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不同的体现形式和表现手
法都能为作品增加层次和魅力。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客观叙述、主
观感受、多样性表达、叙事推动、象征寓意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为作品
增加了真实感、情感感染力、思考深度和艺术美感。
它在展现故事的同时,也拓宽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叙事类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在叙事类作品中,景物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它能够有效地补充和增强情节、人物性格、情感等方面的描写,丰富文本的意境和感染力。
本文就景物描写在叙事类作品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景物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情感和性格景物描写可以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进行衬托和补充。
在小说中,人物的环境和内心是紧密关联的。
通过景物描写,可以深入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和背景,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在《围城》中,林丁丁所住的楼房描写得十分细致,从小区的环境到房间的摆设都进行了描写,这些场景的描写衬托出了林丁丁的自卑心理和对婚姻的渴望,同时也为读者刻画了林丁丁形象的细节特点和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细节。
二、景物描写可以刻画情节的发展和背景的变化景物描写可以刻画情节的发展和背景的变化。
在小说中,情节和背景都是文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景物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情节的发展和背景的变化。
比如,在《活着》中,人物的生活环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发生了变化。
小说描写了人物在农村、城市、劳改农场、文化大革命等场所的生活,通过对不同环境的描写,深入展现了社会和人物的变迁,使读者更加贴近历史和人物。
三、景物描写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景物描写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景物描写,可以让读者代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感受到小说所传达的情感。
比如,在《荆棘鸟》中,作者通过描写角色在大雨中漫步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总之,景物描写在叙事类作品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刻画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刻画情节的发展和背景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在创作叙事类作品时,需要注意合理运用好景物描写这一形式。
不要滥用,而是要在适当的场景下运用,从而更好地达到文本的表达效果。
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读者营造出生动的视觉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读者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同时也为作者提供了展现意境和情感的途径。
首先,景物描写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使读者在脑海中构建起具体的场景,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和氛围。
通过以文字的形式描写景物的细节,比如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景。
例如,当我们读到描述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湖面上,倒影层层叠叠,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的描写时,不禁能够想象到夏日的阳光和微风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这种感受能够大大增强读者的阅读乐趣。
其次,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对于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和氛围,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一个阴暗的夜晚,描绘主人公徘徊在寂静街道上的情节,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进而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和决策。
再次,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能够用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文章中景物的描写,作者能够借助色彩、光影、气息等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进而为读者展示出一个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
例如,描绘一片悠闲安静的田园风光,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而描绘一座荒凉荒漠的城市,则能够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氛围。
最后,景物描写还可以作为作品的符号和象征,帮助作者表达更深层次的主题和寓意。
通过选取特定的景物,作者可以用其象征意义来加深对主题的探讨。
比如,描绘一片茫茫大海可以象征着人生的辽阔和无限可能;描写一朵幽香的梅花可以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总之,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为读者呈现出生动的视觉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读者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与此同时,它也为作者提供了展现意境和情感的途径,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小说——景物描写1、概括景物描写的特点2、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思路:1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可能有: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或社会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渲染了某种氛围,烘托出人物的感情。
暗示人物的命运2对“情节”的作用:可能有:推动情节发展;作为情节线索;象征暗示作用;对比烘托,也叫比衬。
3对“主旨”的作用: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
如《祝福》中“祝福”场面的描写,就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直接揭示出主旨:批判封建礼教吃人。
3、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A.写景的手法及效果(1)细节描写与白描: 细节描写细腻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
(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
(4)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B.景物描写的角度(1)颜色:暖色调代表喜悦、积极,冷色调代表忧郁、迷茫。
例如,同是写荷花的,《荷花淀》中写到“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而《荷塘月色》中写到“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线条:单调、杂乱的线条给人以阴冷、凄凉之感,表现人物的失望与茫然;柔和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作者的闲适和向往。
例如,《药》中“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我的空中楼阁》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3)音韵:《荷花淀》中写“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一个“挺”字,读起来给人以豪壮,喜悦之感,而在《荷塘月色》中,韵就没有这么豪爽率直了。
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舌音较多,发音不畅,读起来给人以阻塞之感,含蓄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举例谈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渲染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创设故事的特定氛围,以此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强化对读者的感染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
我们可以体会到景物描写就是写景状物,是运动的语句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典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而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目睹其景,耳闻其声之感。
真实、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和社会的本质,发展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同时,还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景物描写如同绘画中的写生画一样,要把景物本来的、具体的样子摹写出来,再现出来。
造型性是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
不过二者又有其不同之处:写生画是用线条、色彩来描绘的,更富于直感,而景物描写是用语言文字来刻画的,它没有绘画那样的直感性。
此外,景物描写又不象写生画那样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作者可以在同一篇文章里,围绕中心,用生花的妙笔,描绘古今中外,南北东西,天上地下,城镇乡村的各种各样的景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篇文章比一幅写生画描绘的空间广阔得多,刻画的时间长久得多。
总之,文学中的写景和绘画中的写生,务有千秋。
然而造型性却是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学习写景我们就要抓住这个主要矛后,突出景物描写的造型性这个基本特点。
在作品中,描绘出鲜明的形象图画,保持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的具体可感性,增强艺术感染力。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
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色、建筑、物体等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景物描写可以使读者获得直观、感性的感受,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景物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情感:通过描写周围的景物,可以在非常规的视角下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来揭示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点。
2.衬托基调:景物描写可以通过细节的更替来表达不同的场景、气氛和主题,从而使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和富有层次感。
3.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增强阅读的乐趣。
景物描写的方法:
1.视觉描写:通过对景物的视觉特征、形态、颜色等进行描写,让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
2.听觉描写:通过对自然声音、人声、动物声音等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听觉上的感受,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嗅觉描写:通过对气味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芬芳、恶臭或其他特殊气味,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4.触觉描写:通过对物体的触感、温度和质地等进行描写,让读者产生触觉上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体验。
5.空间描写:通过对物体位置、大小、距离等空间关系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环境的空间布局。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色、建筑、物体等的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而在描写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空间等各种手法的应用,可以让读者产生更直观、感性的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景物描写作用及方法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通过描绘具体的地点、环境、物体等来营造出其中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象,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景物描写既可以是独立的描写段落,也可以与情节和人物结合起来,起到互相衬托和烘托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还能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氛围和情感:景物描写能够通过描绘细节和氛围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作者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气氛来表达宁静、祥和或是宏伟的情感。
2.丰富作品内容:景物描写可以增加作品的内容和形象,从而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并使其充满生动感。
3.烘托人物和情节:景物描写可以与人物和情节相结合,通过环境的烘托和衬托,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进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
例如,通过描写角色身处一处荒凉的沙漠,可以凸显出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方法:1.描述细节:通过描绘具体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描写一朵鲜红的玫瑰花瓣上的露珠,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清新、纯净的气息。
3.运用人物视角:通过人物的视角和感受来进行描写,使景物描写更加立体和真实。
人物的感受和情感可以加深读者对景物的理解,并带给读者更加真切的感受。
4.通过动静结合: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描绘静态的景物来营造安静、沉静的氛围,也可以通过描绘动态的景物来表达紧张、活跃的情感。
通过合理运用动静的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作品中所描述的景物。
5.利用对比和衬托:通过进行对比和衬托,突出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特定情感或意义。
例如,通过描绘一片荒凉的景象和一个鲜艳的花朵并置在一起,可以更加强烈地表达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运用策略作者:许淑英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3年第12期掌握多种景物描写手法,才能将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一、景物描写的作用1.抒发情感景物描写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表达情感和思想。
语文教材中各类写作体裁或文学作品大都涉及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使文章整体意境深远,层次更加分明。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对象多种多样,像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
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描写抒发思想和情感,使读者与自己在景物描写中产生情感共鸣。
2.引出下文景物描写在写作中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恰当的景物描写能够突出文章主题,形象而具体的景物描写不仅可以映射人物心情,还能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景物描写引出另一事件或者人物,在文章中起到衔接和过渡作用,从而升华文章情感。
此外,景物描写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等作用,使文章具有感染力,有意蕴,耐人品读。
二、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景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其一,白描法。
所谓白描就是将所看到的景物主体不加修饰以及雕琢描写出来。
这种景物描写手法通常会给读者一种形象和真实感。
其二,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排比、拟人等,其中比喻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具体而形象;拟人用赋予景物生命的方式使其更加生动鲜活,凸显景物的灵性;排比手法的使用可使景物描写更有感染力,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
其三,感官组合法。
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和认识事物,进而细致描写,可以使笔下的景物更加具体可感。
其四,色彩搭配法。
色彩搭配主要以视觉感受为主,可以凸显景物的色彩特征,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五,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是为了在两者相互映衬下,彰显不同景物的活力以及画面感。
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可以使景物更显寂静;以静写动的方法可以使景物显得更加动感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