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秋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0秋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0秋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0秋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金厂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备课方案

授课教师:杨粉授课时间:2017年9月25 日总课时第时

趣导入

引出新知

投影图片圆明园烧毁前后对比图。

师: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就这样付之一炬不复存在,除此之

外侵略者还犯了哪些罪行?

二、教学过程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归纳、总结,并提醒同学们注意其开始的标志、参与国、重大事件,并结合示意图说明侵略者的进军路线。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 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

材料二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

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材料三 中国人不能同时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

(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战争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 2.1857年,英法攻陷广州。

3.1858年,英法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材料一英国输华货物(正当贸易商品)统计表

材料二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材料三中国人不能同时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1)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什么状况?

(2)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英国怎样认为呢?为此英国提出了什么要求?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 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 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 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大约在170多年以前,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兴起 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鸦片 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洪秀全的前期准备 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传教并发展壮大。3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达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发展壮大 1永安封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制。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 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全盛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由胜转衰 1天京事变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危局 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为能实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 曾国藩的湘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共同进攻。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 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斗争时间长,范围广。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启示:历史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1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练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练习 【知识框架】 中华民国的创建 【重点梳理】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经过(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3)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4)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但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就职。3月,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结 果 临时政府迁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 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知识延伸】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1)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 (2)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_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 哪一个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并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伏击战 C. 卢沟桥抗战 D. 雁门关伏击战 3.下图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采取的著名战法是( ) A.地道战 B.地雷战 C.破袭战 D.麻雀战 4.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枢纽是( ) A.重庆 B.西安 C.成都 D.延安 5.“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6.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7.毛泽东在1938 年5 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①平型关大捷②西安事变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8. 利用表格简要记录历史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豫湘桂战役 9.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出示文字材料,通过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关于金田起义,教师指导学生参阅《金田起义浮雕》《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三幅图,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二、定都天京 教师首先提问: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首先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起义军胜利进军的基本过程,即金田起义、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等。从而认识到太平军一步步走向全盛的基本过程。 用课件在大屏幕展示《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和材料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 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及其功绩; (2)了解禅让制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3)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讲故事,通过讨论了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反映传说时代文明曙光呈现的景况,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是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难点是禅让制的理解(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阅读课本16-18页思考课本问题 2.收集资料准备给同学讲一个传说故事 3.思考:传说故事与史实的关系有什么关系? 预习自我检测: Ⅰ填空题 1.在文字发明前,人类历史依靠()的方式流传下来。古史所描述的远古时代被称为()。 2.流传于古代西亚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英雄史诗是()。记载特洛伊战争的作品是(),书中主人公()军队,使用()攻下特洛伊。 3. 传说号称()的()帝,“值五谷,尝百草”,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始祖。其主要功绩有: 传说号称()的()帝,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人们纪念他是因为他有着巨大的功绩是: 4.黄帝与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制产生的最后一个首领是(),他受舜之命令治水,采用()的方法治服了洪水。 Ⅱ.选择题 1、(2009·福州市)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2009·山东日照)“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9月2日上 午9时, 标志着二 战结束的 日本投降 的签字仪 式,在停 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 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 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 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 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 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 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 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目标导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④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目标导学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 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 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课堂总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第3课时)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宋元时期城市、乡村居民以及岁时节日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了解宋元时期大型娱乐场所—瓦子勾栏,了解杂剧“说话”的发展和繁荣;了解宋朝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丰富多彩的活动。 2.过程方法:阅读、搜集文字图片材料,描述宋元时期人们的生活情况,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变化。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历史的延续,养成关注普通民众社会生活的意识和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宋元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城镇乡村的娱乐活动、节日习俗的了解等,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历史传统中体验民族精神,并初步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协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探究宋元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难点: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并促进他们养成关注普通民众生活的意识和态度。格物致知 1.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变化 (1)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于何时?() (2)这一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逢年过节吃、燃放,使用 等高起高坐的家具。 2.瓦子 (1)什么叫瓦子?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瓦子也叫、,是一种大型的综合场所。 朝代: (2)瓦子的出现,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 (3)在“构栏”里上演的丰富多彩的节目中,最吸引观众的节目是什么?()。这种艺术源于什么时代?()。到什么朝代成为一种成熟的戏曲艺术?()。 (4)课本图4-79《宋墓石刻》、图4-80《元杂居陶俑》反映当时什么样的现象? 3.元杂剧 (1)课本图4-82《元代乡村戏台》说明了什么? (2)完成课本112页活动题 4.传统节日 (1)传统节日有等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 【方法点拨】 本课重点是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是《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运用比较法去理解、记忆,提高认知能力。 预习形成课 学习导航一、选择题 1、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3、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4、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亿元 B、2亿3千万元 C、2亿两 D、2亿3千万两 5、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李鸿章 D、左宗棠 6、《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 A、沙市 B、杭州 C、苏州 D、重庆 7、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扩大 B、索取的赔偿数额不断加大 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9、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 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俄⑤美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我国香 港地区的什么地方 A、旅顺、大连 B、胶州湾 C、“新界” D、广州湾 11、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泰创制的《时局图》中, 其中俯卧在长江流域的“虎”代表的是哪一个侵略国家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特点是 A、深入到中国内地 B、集中到沿海一带 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 动 【内容主旨】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加深下农民阶级的无奈选择。农民阶级对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推崇和对有鲜明的资本主义倾向的《资政新篇》的冷漠,典型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明其无法担当起改变中国命运的重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梳理概括天平天国运动的史实,编制大事年表。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同秦末、明末等古代农民战争的不同,了解前者有何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出示材料一。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环节2、出示材料二,结合书上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设计意图: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来分析评议拜上帝会的宗教理论。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历史过程,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环节3、介绍《天朝田亩制度》的观点,讲述为何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在当时能实现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解释帮助之下,了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环节4、出示材料三,提问:①定都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北伐、西征、东征的战略目标。②北伐的失败原因与北伐的战略作用。③西征与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的意义。 设计意图: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历史过程的叙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20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大约在17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它是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二、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3.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部编版8年级上学期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进行大肆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关于金田起义,教师指导学生参阅《金田起义浮雕》《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两幅图,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二、定都天京 教师首先提问: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 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 (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要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要点归纳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背景: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②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创立: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发展壮大: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困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二、金田起义: 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三、永安封王: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

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四、定都天京: 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虽然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但队伍发展至50万人。1853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路两路,沿长江东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五、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六、北伐、西征 开始时间:1853年。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概况:北伐军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全民族坚持抗战的情况;知道抗战时期的中共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并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全民族坚持抗战和中共七大的召开。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日本侵华政策调整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 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抗战情况如何?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2.中共七大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是什么? 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 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在中共七大上,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教师讲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