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6例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体会论文

76例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体会论文

76例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体会论文
76例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体会论文

76例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护理体会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江苏溧阳2133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护理76例骨折的急诊患者,总结护理体会,为日后护理提供标准。方法:选取76例多发性骨折急诊患者,其中骨折部位包括四肢、胸背部、头部、腰背部等,但均无深部感染,通过即时准备创伤急救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给予病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畅通呼吸道,及时给予吸氧,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摆放好体位进行即时护理,观察治疗结果。结果:76例患者中59例顺利恢复,1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损害,经处理后恢复,4例由于严重创伤合并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多发性骨折急诊中,尽早正确给予护理是手术得以进行的关键,因此通过全方面的准备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痛苦。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25-02全身同时有两处以上的骨折称为多发性骨折,不仅有骨折的局部症状,还常伴有重要器官的损伤或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全身反应明显,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必须采取迅速有效的急救护理。现就76例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体会做以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76例出现多发性骨折并通过急诊入院的患者,其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由9至68岁,平均年龄(4

2.34±12.23)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论文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渐增多,该病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基于股骨颈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泌尿糸统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极积创造条件,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本院自2005年2 月至2011年6月,对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44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 高龄股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6-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1例,女23例; 年龄:80-85岁21例,85-90岁18例,90岁以上5例。致伤原因:摔伤38例,车祸伤6例。伴有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8 例,肺气肿、肺功能轻、中度障碍12例,糖尿病3例,泌尿糸疾病4例。其中16例伴有两种以上并发症。 1.2 结果本组44例获得6个月到5 年的随访。根据charnley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定[1],vi级28例,v级11例,iv 级4例,ⅲ级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2 护理要点

2.1 增强病人手术耐受力高龄患者常有一系列内科疾病,术前须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特别是心、肺、肾功能。对高血压患者每天监测血压至少2次,指导病人按时服药,提供血压参数,以利于治疗过程中调整用药量,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 150mmhg、舒张压90mmhg以下。对糖尿病患者指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调节饮食,定时监测血糖变化,使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或允许范围,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尿糖“0-+”之间。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床上活动及锻炼,预防肺部感染。根据老年病人为减少排尿次数而有意减少饮水量的特点,尽早指导病人训练床上排尿,以防止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出现。 2.2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入院后存在忧虑、恐惧,适应病房环境相对较差,很多患者出现对治疗的悲观,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易伤感、情绪极端低落[2]。而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3],应指定专职护士深入病房,在接触中取得沟通,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体贴入微的照顾使病人尽快消除孤独和寂寞感。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结合临床出现的症状,有选择地讲解医学相关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及同种病例的良好愈合,消除患者顾虑,增强病人战胜疾病意志和信心,从而取得病人的配合。 2.3 其他护理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弱,一旦卧床后,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护士应指导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必要时可按医嘱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因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率较高,特别要保

骨科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病人的疼痛护理 【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疼痛的特征: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的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疼痛的原因: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 影响疼痛的因素:年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经历、注意力、情绪、疲乏、个体差异、病人的支持系统、治疗及护理因素。 疼痛的分级:以下为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 0级1级(轻度疼痛) 2级(中度疼痛) 3级(重度疼痛)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13年1~12月间住院病人200例,其中男94例,女106例,年龄15~70岁。 2 护理体会 2.1 及时解除疼痛 创伤性疼痛:骨折后妥善保护患部,制动肢体,减轻疼痛。炎症性疼痛: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脓肿时及时切开排脓并冲洗。急性缺血性疼痛:立即除去导致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动脉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恶性肿瘤性疼痛:行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神经性疼痛:针对不同病因行手术、牵引或按摩,并辅以应用消炎药物及理疗,以消除局部组织炎症、水肿,解除神经压迫。 2.2 对症护理 2.2.1 药物镇痛 非阿片制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等。阿片制剂:吗啡、度冷丁、芬太尼等。采用预防性用药、定时用药,有效地缓解疼痛。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肌注等。 药物治疗新技术: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 2.2.2 技术性镇痛法 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 针刺疗法:中医针灸。神经外科手术止痛:植入给药泵、神经切除术、神经刺激术。 2.3 心理干预 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了解患者的心态和疑虑,及时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情主动地与病人交流,操作熟练,取得病人信任,同情病人,尊重病人。 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氛围。病房安静、清洁,最好住单人房间,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病区的嘈杂音,因为失眠会加重病人的疼痛。看喜爱

骨折手术论文术后护理论文

骨折手术论文术后护理论文 尺桡骨干双骨折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及疗效观察 [摘要]回顾性分析了28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过程,探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对此类患者的疗效,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 关键词:尺桡骨干双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尺桡骨干双骨折在临床最为常见,常由外伤、车祸、暴力等因素所致。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28例,并同时加强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中,男20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右侧20例,左侧8例,全部为新鲜骨折,均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最长36天,最短14天,平均22天。 2 护理 2.1 饮食 骨折初期全身症状明显期间,供给的食物少含残渣,不食油煎、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为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根据骨折愈合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和病情配以适合的饮食。 2.2 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观察双手活动是否正常、血运及

感觉情况。术前采取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可使患肢制动,此时要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石膏过紧、过松,观察皮肤受压部位,是否有石膏变形、扭曲及断裂现象,防止感染、压疮、前臂间隔综合症的发生。 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肢必须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进行患肢的主动活动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2.3.1 早期康复护理(术后1--2周内)。术后2周内局部疼痛、肢体肿胀、骨折端不稳定,功能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此期的护理首先是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变被动活动为主动锻炼,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方法,在复位固定麻醉消失后,即鼓励患者以主动活动患肢肌肉为主,在保证局部固定的前提下,活动相应的关节,具体按下列步骤训练:患肢肩关节主动运动(开始阶段可在健手的帮助下进行),患肢前臂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患肢各手指运动和用力握拳及张手运动,健肢前臂肌肉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练习,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绝对禁止患肢前臂旋转运动,练习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和肿胀加重或以患者感觉轻度疲劳为宜。同时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随时修改计划,使患者能针对自身问题,做到切实有效的功能锻炼。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主张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内外用药等,若失治或误治会遗留腰背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后遗症。我科根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经2000~2004年收治的38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运用,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心理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较重,需卧床休息配合治疗,严重影 响各种生理活动,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担心治疗效果及影响家人的工作 等,而表现出情绪消沉、悲观失望及恐惧、焦虑等,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 护理。护士需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谈,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恐惧、焦虑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症状轻微者,尽可能解释清楚本病的严 重性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使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 护理。 2饮食护理 伤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加之大便不畅,早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 营养的食物,如瘦肉粥、鱼片汤或粥,忌油腻、生冷之品,鼓励患者多吃新鲜 蔬菜、香蕉等物。中期患者食欲好转,可给予清补,吃富含高蛋白及铁、钙、 磷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如瘦肉、牛奶等。后期患者处于恢复阶段,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 加水果及蔬菜量。

3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双下肢感觉、活动变化及有无麻木、感觉障碍等不适,腹胀、腹痛及二便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作出相应处理。 4体位护理 4.1平卧硬板床的护理患者需平卧在硬板床上,使脊柱处于水平位置, 从而解除骨折椎体的压力,绝对禁止坐起或下地行走。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卧 硬板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4.2翻身的护理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要保持受伤的局部固定,不弯曲, 不扭转,用手扶着患者的肩部和髋部同时翻动,防止腰部扭伤。患者翻身时, 要掌握保持躯体上下一致的原则,其方法是挺直腰部再翻动以绷紧腰背肌 肉,形成天然内固定夹板,不要上身和下身分别翻转。患者侧卧后,背部可 用枕头顶住,避免上下身的不一致,使患者舒适。 4.3垫枕的护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在伤椎后凸处垫软枕 治疗,利用自身的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前柱受到牵拉,以便恢复压缩椎 体的高度和脊柱的序列,避免远期并发症。受伤当日即可垫枕,高度逐渐增 加,1周可达10~15cm,垫枕处衣服应拉平,防止皱褶,巡视应定时,防止产生压疮。垫枕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懂 得垫枕对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 @pagebreak@ 5牵引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恢复椎体的高度,可采用双踝悬吊牵引、骨盆牵引、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2篇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2篇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一:风险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是对各类风险及损失进行控制管理的一门科学,随着近些年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患之间因治疗护理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为了研究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笔者选取了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护理观察分析,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34.5±4.2)岁,观察组患者中有12例发生胫腓骨骨折,20例发生股骨骨折,23例发生腰胸椎骨折;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33.2±3.7)岁,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胫腓骨骨折,21例发生股骨骨折,26例发生腰胸椎骨折。全部110例患者入院第一天经x线检查并结合患者症状均确诊为骨折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具有比

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只实施一般化的常规护理,即进行普通的责任排班护理,由护士长为各护理人员分配护理工作。对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其具体包括以下护理内容。发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充分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进行护理风险发掘;区别于传统的被动护理,护理人员要主观上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护理,在患者办理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护理知识和经验量化出各个治疗阶段患者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护理风险,然后根据这些风险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措施;对于无法避免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将其降低,例如患者疼痛护理、关节训练、压疮及肢体活动等内容,护理人员应当列举出充分的应对措施。提出控制风险措施:在发现各种护理风险所在以后,护士长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解决措施的讨论,根据各种护理风险的特点,依次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护理项目、中风险护理项目、低风险护理项目。护士长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就护理风险的处理意见进行提议,然后再把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加以收集和总结,最终统一出科学完整的护理工作步骤,随时用来应对各种护理风险。在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加以实施以后,护士长要及时就措施的执行情况及问题进行评价总结,使风险控制措施得到不断优化的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是对治疗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时反应,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当医患纠纷发生时护理文书能够作为最有效的证据。因此,应当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文书准确性、

单纯性腰椎骨折护理

单纯性腰椎骨折护理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稳定性骨折、脊椎附件无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者。 1.体位病人必须绝对平卧,睡硬板床,不要枕枕头,不允许坐起,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避免脊椎的屈曲扭转而发生后凸畸形或进一步损伤。翻身时要轴线翻身即肩、腰、髋部呈直线的整体翻身。 2.腰背枕的使用在伤椎后凸畸形处垫枕头,逐日增高,使之逐渐伸展,有利于压缩椎体的复位。最初垫枕时病人不适应,可能出现腹痛腹胀,要向病人说明,以取得病人的合作。患者必须坚持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 3.便秘和腹胀的处理卧床后容易出现便秘和腹胀,护理者应给予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的按摩,促进肠管蠕动。饮食上除钙剂的补充之外给予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多饮水。对腹胀造成排尿困难者可热敷、听流水声、针灸等方法。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必要时可给予灌肠、导尿。 4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骨折后患者要长期平卧硬板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应帮助指导患者定期翻身,避免肢体扭曲,造成脊柱扭转。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背部,绷紧背肌,形成自然内固定夹板。一般每2~3小时一次。应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皮肤护理。背部及局部受压处定时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5.功能锻炼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

老年人骨折中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老年人骨折中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预防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增长,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骨折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因此,分析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原因,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减少乃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骨折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常见原因 摔倒、扭伤、跌倒,随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会使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大幅下降,导致身体平衡性、协调性下降,在活动、行走、坐立时,对外界反应迟钝稍有不慎便重心不稳,造成摔倒、扭伤、跌倒导致骨折的发生。对环境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会有较大的下降,一些环境因素如昏暗的灯光、阳光过度刺眼、楼梯缺少扶手、地面不平整、浴室潮湿打滑,室内障碍物多等,会使老年人跌倒的几率增加,

而老年人对现存居家环境致跌危险因素认识程度却较低。 骨质疏松: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等等。造成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中约有25%为骨质疏松病患者,骨质疏松病患者在一些低能量的冲击下,就可以发生较为严重的骨折。 2.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护理要点 治疗骨折,通常采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或持续牵引的方法,有的则进行手术复位,安放接骨钢针或钢板等。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长,短则1月,长则半年以上。由于他们年老体弱,护理难度大、要求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心理护理:由于骨折多为突发,使其心理预备不足,情绪剧变,表现为惊恐,烦躁,易激怒等心理上的变化;骨折发生后,病人因长期卧床,可产生多疑、

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常规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常规 腰椎骨折脱位多发于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胸11—腰2水平。脊柱屈曲时以胸腰段为弯曲的顶点,因此最易由传导暴力造成屈曲型和屈曲旋转型损伤。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亏虚、骨断筋伤;骨断筋伤、血瘀气滞;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三型。其临床表现为: (一)肝肾亏虚、骨断筋伤 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见舌质淡苔薄白或黄,脉玄细。 (二)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症见舌质暗舌底脉络淤紫,苔黄腻,脉玄。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多伴有肢体萎软,麻木,二便失禁。 二、临证(症)施护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 1、病人睡硬板床,床铺要平整,干燥,舒适。注意肢体活动,强迫体位者,每天应最大幅度的活动大关节,充分伸直和外展,防关节僵硬,膝关节要完全伸直,以防膝关节屈曲畸形。 2、对排便,排尿功能有障碍者,做好大小便护理,解除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 1、宜睡硬板床,绝对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对尿潴留者予以导尿,并预防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予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3、做好生活护理,翻身困难者,尤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鼓励病人用力咳嗽,清除气道分泌物,咳嗽无力者,用双手挤压上腹部以辅助呼吸,轻拍背部以利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二、饮食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饮食宜富有营养,易消化,多食滋补肝肾之食物,如动物肝、肾及核桃、枸杞等,如枸杞子羊肾粥、杜仲核桃猪腰汤等。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早晨可冲服蜂蜜,以润肠通便。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四、用药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可口服壮骨腰痛丸、牛杞地黄丸、消增强骨片、血藤当归胶囊、补气益肾胶囊、制香片、玄胡伤痛片等以补肝益肾。嘱患者服药后多饮水,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局部可用二黄新伤膏外敷,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外用郑氏舒活酊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治疗。 五、并发症护理 (一)褥疮 1、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使病人舒适,为病人更换床单时,一定要抬起病人躯体,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 2、患者受压部位骨突处垫气垫圈,水垫等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二)肺部感染 1、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2、进行深呼吸训练,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 (三)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1、协助病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 2、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 (四)下肢静脉血栓 1、予以病人勤翻身,尽早地多作下肢的伸展活动。

骨折愈合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骨折愈合护理论文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82例,其中男293例,女8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岁。新鲜骨折339例,陈旧骨折43例。左侧237例,由此145例。手术方式采用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式275例,克氏钢针加张力带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式107例。骨折愈合时间长者78d,短者42d,平均56d。疗效判定标准随访256例,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疗效判定标准:优:膝关节活动度>135°,活动后膝关节无任何不适,患肢肌力正常,恢复原来的工作何生活;良:患肢膝关节活动度90°左右,活动后稍有酸痛,肌力较健侧弱,恢复一般工作和生活;差:患肢膝关节活动度<45°,活动后肿痛且肌力明显减弱,不能参加一般工作。随访后结果:优313例(82%)、良67例(17.5%)、差2例(0.5%)。功能锻炼方法术后第1周术后患肢抬高20~30cm,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术后水肿[2]。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膝关节轻缓伸屈,每日2~3次,每次2~5min。3d后患者可坐在床上,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延长活动时间,但膝关节屈曲不宜>90°。3讨论促进骨折愈合髌骨骨折采用空心螺钉或克氏钢针加张力带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式,术后可大胆摒除外固定,鼓励早期活动,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能促进骨折愈合,加速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本组病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周左右,明显低于传统丝线缝合或单纯钢丝固定术式的愈 1 / 3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2篇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2 篇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一:风险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 用 风险管理是对各类风险及损失进行控制管理的一门科学,随着近些年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患之间因治疗护理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为了研究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笔者选取了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 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护理观察分析,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 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8 例,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9~72 岁之间,平均年龄(34.5 ± 4.2) 岁,观察组患者中有12例发生胫腓骨骨折,20 例发生股骨骨折,23例发生腰胸椎骨折;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1 例,女性患者14 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69 岁之间,平均年龄(33.2 ±3.7) 岁,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胫腓骨骨折,21例发生股骨骨折,26 例发生腰胸椎骨折。全部110 例患者入院第一天经x 线检查并结合患者症状均确诊为骨折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具有比

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只实施一般化的常规护理,即进行普通的责任排班护理,由护士长为各护理人员分配护理工作。对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其具体包括以下护理内容。发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充分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进行护理风险发掘; 区别于传统的被动护理,护理人员要主观上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护理,在患者办理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护理知识和经验量化出各个治疗阶段患者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护理风险,然后根据这些风险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措施; 对于无法避免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将其降低,例如患者疼痛护理、关节训练、压疮及肢体活动等内容,护理人员应当列举出充分的应对措施。提出控制风险措施:在发现各种护理风险所在以后,护士长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解决措施的讨论,根据各种护理风险的特点,依次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护理项目、中风险护理项目、低风险护理项目。护士长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就护理风险的处理意见进行提议,然后再把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加以收集和总结,最终统一出科学完整的护理工作步骤,随时用来应对各种护理风险。在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加以实施以后,护士长要及时就措施的执行情况及问题进行评价总结,使风险控制措施得到不断优化的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是对治疗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时反应,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当医患纠纷发生时护理文书能够作为最有效的证据。因此,应当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文书准确性、 真实性、及时性的书写要求,初护士长定期对各个护理文书资料 进行检查外,医院还要设立一定的奖励惩罚机制,从制度上约束 不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行为,从而保证护理文书的有效性。高风险预警: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它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该类损伤的护理,尤其需要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以患者为主的自我心理调节与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者信心、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表现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 3、X线正、侧、斜位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2. 临症施护 1.生命体征的观察椎体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易致出血,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在入院初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一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 2.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仍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体位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平卧硬板床,骨突部位垫海绵垫,在骨折部位垫一薄枕,使脊柱背伸,腰下垫一薄枕,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可使患者更为舒适及用便盆时减轻疼痛。为防止患者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发生压疮和褥疮,需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按摩骶尾部或用红花酒精擦拭,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绷紧背部肌肉以形成自然内固定,护士或亲属夹托患者肩部,骶部及双下肢同时翻动,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损伤。 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的作用。采用脊柱骨折的四步练功法(即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恢复腰背肌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年迈体弱的患者,开始时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使臀、背部离开床,每日做3一4次,每次100下。臀、背部抬得越高,速度越快越好,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逐渐加大。6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一般能较好地完成弓桥支撑或三点支撑法,要求每次完成200下以上。护理人员每日观察患者练功,并做好记录。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锻炼时勿急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早日康复。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宜在餐前或餐后30M-1h服用 (2)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3)中药熏洗时水温宜,观察用药前后肢体变化,做好记录。 (4)局部贴敷药物时,观察局部有无过敏,出现红疹或糜烂,应停止用药,通知医生,敷药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每日更换一次,观察疗效, 4. 饮食护理 1、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忌饮牛奶。必要时以大承气汤水煎服或灌肠。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L1压缩性骨折护理查房 患者刘小毛性别男年龄51 诊断L1压缩性骨折 主诉 7月6日车祸撞伤致腰椎疼痛损伤,不能活动 现病史 患者于7月6日因车祸撞伤致腰椎损伤、疼痛,活动受限,无头晕、恶心,于我院急诊拍片示:L1压缩性骨折,了解其他损伤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 病因 1、间接暴力所致占绝大多数,以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而产生屈曲型损 伤多见,亦可因弯腰工作重物打击背、肩部,使脊柱突然屈曲而致伤。 2、直接暴力所致腰椎损伤较少见,多为工伤或交通事故直接撞击腰部或 因弹击伤。 3、病理性骨折等。 临床表现 1、严重伤病史。 2、局部疼痛、程度多剧烈且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搬动时病人常感疼痛 增剧。 3、骨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 4、腰背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 5、腹胀、腹痛,多系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所致。 6、神经症状,腰椎损伤时可能同时损伤脊髓和马尾,主要症状是损伤平 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膀胱、直肠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障碍。 患者于7月8日在硬麻下行L1压缩性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术前护理 ⑴备血,备皮,清洁术野区皮肤,备好腹带。 ⑵做好术前检查,除三大常规外还包括:心、肺、肾功能检查及胸部X线或 CT检查。 术后护理 ⑴按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护理。 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要求监测生命体征,行心电监护2~3日,重点 监护病人的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情况,给病人持续低流量吸氧。 ⑶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手术当日尽量减少翻动病人,以利于压迫止血, 有条件者将病人放置于智能按摩床上,或臀部垫气垫、水垫。翻身时要轴向翻动,保持肩、髋在同一平面。 ⑷引流管护理:病人术毕返回病房,应妥善安置、固定好各条引流管,特别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护理查房)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记录 日期:2017-7-25 地点:骨科护办室 主持人:XXX 责任护士:XXX 主查人员:XXX 记录人:XXX 查房主题: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参加人员:(手写签名) XXX(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大家共同学习下。现在由XXX介绍下此次查房的病例。 XXX(护士):胸椎的关节突与腰椎不同,胸椎椎间关节面呈冠状位,而腰椎椎间关节面呈矢状位,故腰椎极易引起外伤性脱位,腰椎横突常因肌肉突然收缩而骨折。腰椎椎体的上下关节突之间称峡部,此处是脊柱崩裂的好发部位。 它的临床表现是:1、局部疼痛、程度多剧烈且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搬动时病人常感疼痛增剧;2、骨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3、腹胀、腹痛,多系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所致;4、神经症状,胸腰椎损伤时可能同时损伤脊髓和马尾,主要症状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膀胱、直肠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障碍。 现在就XX床病例从入院到现在简要汇报下病史病情: 患者XXX,男,XX岁。患者系“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三小时”于2017-7-17 10:05分平车推入病房。摄片示:腰2压缩性骨折,急诊拟“腰2压缩性骨折”收住我科。入院查体:T:36.5℃,P:92次/分,R:18次/分,BP:146/76mmHg。神清,气平,营养状况良好,痛苦貌,平车送入病房,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专科情况:颈椎屈伸活动可,颈椎棘突无明显压痛,胸腰段后突畸形,胸腰椎棘突及椎旁广泛压痛,胸腰椎活动明显受限,右侧腹股沟平面有麻木感、浅感觉轻度减退,双侧大腿及小腿浅感觉可,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血运及运动可。摄片示:腰2压缩性骨折。 入院后予止痛、防血栓等对症治疗,于2017-7-21 8:30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后路腰2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口置负压引流管一枚,于11:30返回病房,患者给予心电监护及鼻塞吸氧3L/分持续应用中,首测BP:135/76mmHg,P:78次/分,R:23次/分,T:36.5℃,SPO2:99%,观切口敷料外干燥,双下肢运动感觉正常,患者神志清楚,应答切题,遵医嘱予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及抗炎、止痛、补液等对症治疗。 患者手术当天下午测体温:37.5℃,嘱患者多饮水,行温水擦浴。 2017-7-22 术后第一天,患者晨测体温:37.2℃,嘱其继续多饮水。 2017-7-23 术后第二天,患者停止床边心电监护及鼻塞吸氧并拔除引流管,切口处给予换药一次,切口敷料外观干燥。 2017-7-24 术后第三天,患者切口敷料外观干燥,双下肢运动感觉正常,可在床上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及轴线翻身。 现在我们到病房给患者进行体检。(责任护士携带用物之至病房向患者做好解释后,测量生命体征、以及体检,与患者做简单的沟通、宣教,记录数据及体检结果) 体检结束后,全体回护办室。 XXX(护士长):现在就该病人入院到现在,存在哪些护理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XXX(护士):1、(1)有创伤性休克发生的可能: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同时注意神志面色的变化。○2休克长时间得不到纠正者,应快速探查止血。 (2)局部疼痛: 护理措施:○1胸腰椎骨折后1-3天,疼痛明显,夜间尤甚,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分散注意力。○2告知患者饮食忌辛辣、油腻,以免加重疼痛。 XXX(护师):2、有腹部胀痛、便秘的可能:

腰椎骨折护理查房.doc

腰椎骨折护理查房 入院病史:臧淑敏女87 岁患者路上行走时跌倒,后自觉腰背部疼痛来院就诊,x 线示:腰椎骨折,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 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EKG胸片、生化全套、血常规、凝血功能、动脉血气、肺功能、 心超、CT术前晚灌肠、禁食禁水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P:焦虑:与预感到个体健康受到威胁,形象将受到破坏有关 I:1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及不适,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的因素。 2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如手术、治疗效果、疾病预后等)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3 为病人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限制病人与具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及亲友接触。 4 利用护理手段给病人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从而使焦虑程度减轻。 5 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0:病人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二、P:躯体移动障碍:与腰椎骨折有关 I: 1 协助卧床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2进食充足的水分(每天>3000mL)和粗纤维食物以防便秘。 2 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3 给予定时按摩背后的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0: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三、P:疼痛:与腰椎骨折有关 I:1 观察记录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1 减轻或消除疼痛刺激 1)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以减轻卧床过久引起的不适。 2)进行适当的背部按摩以分散注意力。 3)创造条件使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 心理方法: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 3 必要时使用镇痛药,注意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0:病人骨折处疼痛有所减轻。 简要病史:患者与7 月 6 日在全麻下行椎体成形术。 四、P:组织灌注不足的可能:与手术后大量失血有关 I: 1 予心电监护,要严密观察病人神志、脉搏、血压与脉压差、体温、呼吸及尿量。 观察伤口渗出情况,观察并记录负吸球引流液的色、质、量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遵医嘱给予各类对症药物。 氧气低流量吸入。 定期复查血常规,如有贫血,予输血。 0: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尿量及负吸球的色、质、量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