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研究_齐振海

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研究_齐振海

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研究_齐振海
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研究_齐振海

15

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研究

齐振海1 高 波2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4;

2.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北京 100875)

摘 要:认知科学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被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它主张二元论、符号主义、符号任意观、意义表征论和非隐喻性意义;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被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它认为心智的本质源自身体的经验。于是,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成为其哲学观点;第三个阶段始于21世纪之初,被称为第三代认知科学。它采用高科技脑成像技术和计算机神经模拟技术,阐释人的认知活动、语言能力与脑神经的复杂关系,揭示人脑高级功能的秘密。本文以第三代认知科学为研究背景,采用神经模拟方法,试图探讨语言背后的神经机制及模拟系统,为语言与认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条跨学科的路径。

关键词:第三代认知科学;神经模拟;模拟方法;跨学科路径[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539(2009)10-0015-07

Neural Simulation in Language from Perspectives of Cognitive Sciences

Qi Zhenhai 1 / Gao Bo 2

(1.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24, China ;

2.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5, China )

Abstract: Cognitive science has developed into 3 stages from its origin to the present day: The ?

rst stage, called ? rst-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 begins from 1950s to 1970s. It holds dualism, symbolism, symbolic arbitrariness, meaning representation and non-metaphorical meaning. The second stage, believed to be second-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 starts from 1980s to the end of 1990s. It proposes the nature of mind derives from human experiences and takes embodiment of mind, unconsciousness of cognition and metaphorical way of thinking as its philosophy. The third stage, named third-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 by Howard in 2004, takes its shape at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It employs advanced brain-imaged techniques and computer-simulated techniques to discover and simulate human neural mechanism between language and brain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complexity between cognitive activitie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neurons in the brain. This paper tries to employ simulation techniques to explore the neural system behind language. It aims to provide a 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cognitive research in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ird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Key words: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neural simulation; simulating methodologies ;a disciplinary approach

“认知革命”,诞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认知科学。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从感觉到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从感觉输入到复杂问题的求

* 本论文得到“北京市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系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语言、心理与认

知建设平台”项目(项目编号:PXM2008-014221-067293)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 2009 - 7 - 28

[作者简介] 齐振海(196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认知神经语言学及外语教学。

高波(1975~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及语言的计算机模拟。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生了一场

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性质。(史忠植、余志华,1990)莱可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1999)进一步阐明认知科学是研究概念系统的科学,是以经验为依据对心智进行研究的科学,并将认知科学分为第一代认知科学(? rst-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和第二代认知科学(second-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

第一代认知科学接受了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的观点,主张二元论、符号主义、符号任意观、意义表征论和非隐喻性意义。二元论认为身、心分离,主张在脱离身和心的条件下研究心智,只描写由符号所代表的功能关系;符号主义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单元是符号,认知过程以符号为基础,各种形式的思维基于符号的形式运算,不考虑符号的意义;符号任意观主张符号与意义分离,两者是一种任意关系;意义表征论认为心智的表征是符号性的,可根据符号间的关系,或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获得意义;非隐喻性意义是指所有意义不是基于隐喻和想象而产生的。

第二代认知科学以海德格尔(Heidegger,1962)和梅洛—庞蒂(Merleau-Ponty,1962)的身体现象学为基础,认为心智的本质源自身体的经验。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成为其哲学观点。心智的体验性认为人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人对外部世界客观的、真实的反映,是由人的身体经验所获得,由人的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的(Piaget,1972)。人类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的拓扑关系概念,身体、大脑和环境的互动为日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认知的无意识性认为人们对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和神经加工过程。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神经加工过程无法被意识,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意识。思维的隐喻性认为隐喻基于身体经验,人的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会引导人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通过体验获得意义。隐喻使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其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映射到目标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存在于人类的文化和语言之中。(王寅,2002)

步入21世纪,霍华德(Howard,2004)提出了第三代认知科学(third-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的假设。第三代认知科学采用高科技脑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阐释人的认知活动、语言能力与脑神经的复杂关系,揭示人脑高级功能秘密。人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或神经细胞组成基本单位,神经系统又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分左、右两个半球,包括表面的神经细胞层和深层的神经细胞核团。实现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3个基本机能联合区共同协作完成,这3个联合区分别为:保证调节紧张度和觉醒状态的联合区,接受、加工和保存外部环境信息的联合区,制定程序、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的联合区。人的神经活动是一个生化过程,与语言相关的神经活动为语言的神经模拟研究提供了相关的内容及研究范畴。(齐振海、彭聃龄,2007)本文以第三代认知科学为研究背景,探讨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语言神经模拟理论及方法,试图揭示语言背后的神经机制及模拟系统,为语言认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条跨学科的路径。

二、模拟理论及方法

第二代认知科学始终认为认知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与身体的其他系统共同进化,并且源自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有机体的这种生物特性以及有机体所处的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都会对认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语言、认知及思维不仅根植于有机体的身体性(embodiment),而且根植于有机体的感觉运动系统。

在认知心理学界,存在着一种知识表征的命题符号理论。该理论认为,认知的构成材料是命题,命题的不断增加便形成命题网络。命题符号理论具有功能性概念系统所需的诸多重要特性,如表征类型、表征特征、归类推理、表征命题和抽象概念等。由于命题符号理论几乎没有直接的经验性证据证明存在命题符号,而且难以对知觉事物向命题符号转换的过程做出令人满意的描述,于是Barsalou的知觉符号理论便应运而生。

在社会认知心理学界,Zwaan等人认为认知具有身体性,是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16

的,并且依赖于某种类型的经验,这些经验源自具有特殊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而感觉运动能力又与形成记忆、情感、语言和生命的认知机制紧密相联,并且通过心理模拟(mental simulation)获得对现实世界和非现实世界的语言描写及理解。

在认知神经科学界,伴随着神经生物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神经心理学家Rizzolatt(1996)发现了灵长类动物所具有模拟能力的镜像神经元,从此为人类打开了通向认知神经模拟研究的大门。

另外,在计算机科学界,基于对莱可夫和约翰逊(1980)提出的知觉运动理论(sensorimotor)的理解和应用,Feldman和Lakoff提出了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语言神经理论”(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NTL)。该理论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的神经系统,阐释大脑与语言内容(语义)和形式(构式)的匹配关系。

1.知觉符号模拟

1999年,Barsalou针对命题符号理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知识表征的另一套系统,即知觉符号系统(perceptual symbols system)。知觉符号系统认为认知、思维和语言根植于感觉运动系统,知觉符号是对知觉过程中产生的神经元兴奋的记录,与指代物存在着类比的关系。知觉符号既是图式化的又是多感觉通道的,彼此间通过整合以形成模拟器(simulator),即概念,这个模拟器会对一个知觉成分进行无限的模拟(simulation)使概念具体化。这样传统认知心理学中的以概念为基础的认知计算就成为以知觉符号为基础的认知行为。当事物不在感知范围内,人们却能进行想象或模拟,这种能力构成智力的基础。知觉符号的理论基础不仅为概念的稳定性、思维的多产性提供了解释,也为心理与外部世界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并且使身体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成为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知觉符号的主要特征:(1)知觉符号不是客观图片,也不是心理表象,而是以知觉为基础的神经表征。在知觉过程中,感觉运动区域中的神经系统从外部环境和自身知觉中获取信息。现代知觉理论认为,知觉符号就是对知觉引起的神经刺激的记录。同样,这一假设也成为有关表象的依据。表象和知觉共享同一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也与概念知识有关。(2)知觉符号的图解性来自认知心理学所公认的假设,即选择性注意将知觉中的信息分离,进而把分离的信息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在知觉过程中,认知系统可以将注意集中于一个有意义的知觉部分。当知觉一系列物体时,注意能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周围的物体上。知觉的某一部分一旦被选择,就可能被贮存到长时记忆中。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长时记忆的储存是跟随选择性注意而进行的,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是这样的。对自动化的研究也表明选择性注意控制储存。当选择性注意持续地集中于部分经验时,大量的图解式表征就被储存于记忆中,而这些表征可提供基本的符号功能;(3)知觉符号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在视觉中进行,还可以在其他感觉通道和内省中进行。例如,人们通过听觉获得各种声音的知觉符号,通过触觉获得质地和温度的知觉符号,通过躯体感觉获得手部运动和肢体运动的知觉符号。每一种符号都储存于独立的脑区,即视觉符号储存于视觉区,躯体感觉符号储存于运动区等。(4)知觉符号在长时记忆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关的符号组成一个模拟器,从而使认知系统在客体或事件不在现场出现时仍能构建出对它们的具体模拟。例如,观察一辆汽车时首先进行知觉符号的储存过程,实现对车的不同部分、不同方位的空间整合,此后当汽车不在现场时观察者就可以对其进行模拟。(5)框架是用来对某一类别进行模拟时使用的一个整合的知觉符号系统。框架和由它产生的模拟物共同组成了模拟器,在知觉符号系统中框架和图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知觉符号系统形成“车”这一框架的过程包括:在知觉第一辆车时先对车的整体形状和部分结构形成图解式的符号,再将这些符号整合到一个框架中;接着,当知觉第二辆车时就会产生回忆,使第一辆车部分整合的符号得到激活;然后先对第二辆车与第一辆车相同的形状和结构信息进行加工,再对第二辆车的其他部分进行加工,建构出新的知觉符号;最后,从两辆车提取的信息都会整合到一个知识结构中,这一结构就

17

18

调单位(intonation unit )。Zwaan 借用Langacker 的观点,把语调单位视为注意框架(attentional frames )。这样,把语言理解视为对所描述事件状态的、以语言为基础的注意调节。在解读过程中,通过整合最初激活的功能网络,产生事件的表征。解读是一种即时和累积的加工。每个解读都包含时间阶段(time )和空间区域(space )因素。在时间框架中还会有一个视角(perspective ),视角即指主人公(protagonist )的视角。解读还包含焦点实体(focal entity )、关系(r e l a t i o n )及背景实体(b a c k g r o u n d entity )。这样,时间间隔、空间区域、视角、实体和特征就构成了解读的成分;(3)整合:一旦一个事件的表征被解读,就会进行下一个解读。前一个解读的相关成分将成为工作记忆内容的一部分,和当前的词语所激活的功能网络一起影响当前的解读。整合就是从一个解读向另一个解读的过渡。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认为这些过渡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并借用Langacker 的注意框架,把语言理解看作以语言为基础,对描述事件状态的注意调控。这样,语言与人类经验的一致性、前后解读的重叠性、预见性及语言线索等因素都会影响前后解读的整合。(鲁忠义等,2007;宫群,2007)

3.镜像神经模拟

神经心理学家经过长期对猴子的观察,得到了3种发现。首先,他们发现了在猴子大脑的前运动皮层腹侧(the ventral premotor cortex ),即F5区有一种特殊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 ),它不仅在自身执行动作时被激活,而且在观察其他个体时,也执行此动作,甚至在听到其他个体做此动作的声音时,也会被激活。这表明当被试观察另外的个体执行一个动作时,被试会模拟相同的动作,动作与模拟共享了同一神经基质。镜像神经元仅编码有目的动作,在理解动作中起重要作用。而猴子大脑的顶下小叶的喙状部位(the rostral part of the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和颞上沟(STS ,the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也发现了与镜像神经元功能相似的神经元,构成了一个镜像神经系统(mirror-neuron system ),形成了前运动的 F5区和顶叶的 PF 区联系起来F5c-PF 神经回路。其次,在猴

组成了“车”的最初框架,从两辆车相同的部分抽取出的知觉符号会对应到框架中的某一部分。(6)人类的言语符号和知觉符号一样,也是对知觉事物的图解式记忆,只是被知觉的事件是以说或写的形式出现的。当选择性注意集中于所说或所写的词语时,从知觉状态中抽取的图解式记忆便会整合到模拟器中,并在此后的再认、想象中产生这些词语的模拟。当词语的模拟器在记忆中产生时,它就与这些词语所指代的客体或事件联系起来。词语的模拟器也与模拟的其他方面有联系,包括表面特征、方式、关系等。在概念的模拟器中,大量词语的模拟器联系起来以产生一个反映概念的语义背景。词语的模拟器与概念的模拟器联系起来就可以控制模拟。当再认一个单词时,认知系统会激活相关概念的模拟器以模拟出相关的指代物。(王瑞明等,2005a; 200b )

2.心理模拟

2004年,Zwaan 提出了浸入式经历者框架(the immersed experiencer frame )。该框架认为语言理解是一种经验的表征,以语言输入为线索,通过整合和序列以追踪现实经验的痕迹,对所描述的事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经验。对理解者而言,语言是一套线索设备以使其建构起一种对所描述情境的经验性模拟,理解者便是对所描述情境的经历者。

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将理解加工划分为3个过程:激活(activation )、解读(construal )和整合(integration )。(1)激活:输入的词汇会激活功能网络(functional web ),而这个功能网络在经历词汇所指代的事物时也被激活。功能网络遍布整个大脑皮层,可能涉及初级的感觉区。因此,最初激活是弥散的,激活的功能网络是多重叠加的。词的经验表征与词所指代事物相关联的经验表征因同时发生(co-occurrence )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词不仅会激活该词自身的经验(如“椅子”这个词的听觉、视觉经验等),也会激活与该词所指代事物(referent )有关的经验(如“椅子”这个事物的听觉、视觉及触觉经验),并且这些因素的组合构成了理解。语言输入激活这些痕迹,并进行经验的重建;(2)解读:即对具体事件心理模拟中的多个功能网络的整合。解读操作的语法单位是语

子的前运动皮层腹侧还发现了另一种神经元,即普通运动神经元(canonical neurons)。它不仅在执行动作时被激活,而且在看到用于执行此动作的事物时也被激活。普通运动神经元和镜像神经元一样只编码有目的动作。联结前运动的 F5区和顶叶内前部区(AIP,anterior intraparietal)的F5ab-AIP神经回路会把事物的内在物理特性(形状、大小)转变为模拟动作所需的手部运动程序。第三,在前运动区的 F4 区,有一种神经细胞,即动作—方位神经元(action-location neurons)。这个前运动区F4与顶叶内腹侧区(VIP,ventral intraparietal)之间的F4-VIP 回路会把人的外围空间内事物的空间位置转变为与那些事物交互作用的运动程序。在人的外围空间,即手、脚、头等所触及到的运动空间中,所有可能成为目标事物位置上的视觉或听觉因素都会激发朝向那个位置的、适当的动作模拟。同时在前运动区的 F5区内还存在着一般运动目标神经元,它与一般类型的目标定向的动作相关联。无论模拟器是什么,模拟方式怎样,有关某个动作的目标神经元都会被激活。如,对“抓”这个概念,无论用嘴,还是用手,一般的目标神经元都会被激活。这样的神经元为概念的概括提供了支持。这3条神经通路构成了一个观察—执行匹配系统(observation-execution matching system),即镜像神经系统。它包括大脑顶下小叶喙状部和前运动皮层腹侧,颞上沟又与这两个区域密切相关。这一系统在动作理解、动作模仿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人的研究中也证明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镜像神经系统。它由枕叶、颞叶和顶叶视觉区及其负责运动的顶下小叶喙状部和额叶的中央沟前回下部及额下回后部组成。其中人类的额下回的盖部(基本上对应于BA44区)是Broca区的一部分,相当于猴脑中的F5区;前运动皮层腹侧则相当于猴脑的F4区。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在功能上更精明、灵活和高度进化,不仅涉及到动作和意图,也涉及到语言及情绪。(Rizzolatti, et al. 1996; Rizzolatti, et al. 2004;陈巍等,2008;陈巍、丁峻,2009;鲁忠义等,2007)

4.计算机神经模拟

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发现为F e l d m a n& Lakoff的语言神经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佐证。语言神经理论以动作理解为基础,认为前运动区和顶叶区的联结为神经整合提供了基础,这种整合是多感觉通道的,不仅用于控制动作,也起着建构整合表征的功能:即建构包括动作、受动事物和动作方位的整合表征。整合表征针对不同的动作类型构成了一个固定图式(fixed schema),其中包含固定的参数类型:角色参数,如施动者和受动者;阶段参数,如起始和结束状态;方式参数,力量的程度和方向等。对应到神经上,一个固定的图式就是一个功能束(functional cluster)网络。每一个参数是一个神经元功能束。每个参数值可能是一个功能束的激活方式,也可能是当一个施动者角色可能成为情境中特定行为的人时,一个神经元对另外的功能束的联结。一个执行图式(即X-schema)是一个神经回路,它联结着固定图式的参数,这样它们能够动态地随时间而协同激活,并依据情境调整参数值。这样一个既适应于感觉运动模拟,又适用于推理的模型便形成了。而模型中的参数计算则构成了语言理解的神经计算基础。如动词“推”和“拉”的语义区别主要集中在“方向”参数上。(Feldman & Narayanan,2004)

为了检验语言的神经理论,研究小组采用了计算模拟技术,建构了类似于理论假设的神经元激活、联结和计算过程的模拟模型,并经过验证形成了生理上可还原的神经计算模型。Bailey(1997)的简单动作词意义学习模型、Narayanan(1997)的扩展到抽象词汇和故事理解的KARMA模型以及Bergen和Chang (2004)的体验构式语法(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ECG)就是从不同的语言层次出发,寻求解决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内在神经计算关系的实例。(鲁忠义等,2007)

三、模拟的实证研究

首先,语言具有知觉运动特征。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表征语言表达的情境信息时所需的心理子系统与直接感知或重现这些情境时的子系统存在着诸多重叠(Zwann, 2004)。2004年,Hauk等人证明在阅读到表达嘴、手和脚部动作

19

的词汇时所激活的脑区与分别用这些部位执行这些动作时所激活的脑区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005年,Tettamanti等人证明在聆听描述动作的句子时所使用的与执行和观察动作时所使用的视动神经回路相同。

其次,语言具有时空效应特征。语言理解中所建立起来的情境模型中的事物或事件之间具有与现实情境中相似的时间与空间效应,即工作记忆内容反映出被描述情境的性质。如,探测任务中,呈现在情境中的实体比不呈现的实体反应快,呈现的特征比不呈现的特征反应快,近的事物比远的事物反应快,进行中的事件比过去的事件反应快等特点。(Zwaan,1998,1999;迟毓凯,2002)

第三,抽象概念具有身体性特征。抽象语言的隐喻性是通过从具体域向抽象域的跨域映射而获得意义的,从而实现意义的理解。因此,抽象概念如同具体概念那样也具有身体性。例如,“抓”的具体概念为“用手或爪取物”,其抽象义为“掌握住”,如:抓紧时间和“吸引别人的注意”:老演员一出场就能抓住观众。另外,抽象的时间概念可以通过具体的空间概念加以表征。(Boroditsky,2000;蓝纯,1999;周蓉,2001)

四、结语

第二代认知科学普遍认同:认知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身体各系统共同进化的结果,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即有机体的生物属性、有机体同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认知、思维和语言根植于人的身体,植根于人的感觉运动系统。命题符号理论和心理模拟理论是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代认知科学采用高科技脑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阐释人的认知活动、语言能力与脑神经的复杂关系,揭示人脑高级功能秘密。认知神经模拟理论和语言的神经理论则构成了第三代认知科学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范式,是在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起来的,并将成为第三代认知科学视域下语言认知研究的重要路径。

尽管被分为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学科和

研究范式,语言的神经模拟在语言认知研究的框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递进,并且通过神经模拟技术,共同探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揭示语言与脑神经的奥秘,为人类进一步开展语言与脑神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研究范式。因此,这类研究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ailey. When Push Comes to Shove: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the Role of Motor Control in the Acquisition of Action Verbs[D]. Computer Science Divis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1997.

[2]Barsalou, L.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99, (22).

[3]Bergen, B.K. & N.C. Chang. 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 in Simulation-based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 In Jan-Ola Ostman and Miriam Fried (Eds.), 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and Cross-

language Dimensions, 2004.

[4]Boroditsky, L. Metaphoric Structure: Understanding Time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 [J]. Cognition, 2000,

75(1).

[5]Feldman, J & S. Narayanan. Embodied Meaning in A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J]. Brain and Language,

2004,(89).

[6]Hauk. O, Johnsrude. I & Pulvermüller. F. Somatotopic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 Words in Human Motor and Premotor Cortex [J]. Neuron,2004,(41).

[7]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62.

[8]Howard, H. Neuromimetic Semantics[M]. Amsterdam: Elsevier, 2004.

[9]Lakoff, G. &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9.[10]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1]Merleau-Ponty, M.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M].

London/Bost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2. [12]Narayanan, S. KARMA: Knowledge-based Action Representations for Metaphorical and Aspect[D].

Computer Science Divis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3]Piaget, J. T he Principles o f Genetic Epistemology[M].

2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2. 王宪钿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Rizzolatti, et al. Premotor Cortex and the Recognition of Motor Actions [J].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996, 3(2).

[15]Rizzolatti G, & L, Craighero. The Mirror-Neuron System [J].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004,

(27).

[16]Tettamanti M, Buccino G, Saccuman M C, et al.

Listening to Action-related Sentences Activates

Frontoparietal Motor Circuits [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5,(17).

[17]Zwaan R A, & Radvansky G A, Situation Models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

[18]Zwaan R A. Embodied Cognition Perceptual Symbols and Situation Models [J]. Discourse Processes,

1999 ,(28).

[19]Zwaan R A. The Immersed Experiencer: toward an Embodied Theory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J].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2004,

(44).

[20]陈巍,丁峻. 镜像神经元:从个体认知到社会行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21]陈巍等. 灵长类动作理解的镜像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 人类学学报,2008,(3). [22]迟毓凯. 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3).

[23]宫群. 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J]. 心理科学,2007,30(5). [24]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25]鲁忠义等.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

[26]齐振海,彭聃龄. 第三代认知科学下的语言研究[J].

中国外语,2007,(2).

[27]史忠植,余志华. 认知科学和计算机[M]. 北京:科普出版社,1990.

[28]王寅. 国外神经科学最新发现对语言体验性的论证——十六论语言的体验性:模拟论语义学[J].

外语教学,2009,(3).

[29]王寅. 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 外语学刊,2002,(1).

[30]王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1).[31]王瑞明等. 言语理解中的知觉符号表征与命题符号表征[J]. 心理学报,2005b,37(2).

[32]王瑞明等.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J].

心理科学,2005a,28(3).

[33]周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试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 .

Inflected Infinitive in European ,Portuguese[J].

Linguistic Inquiry,1987,18:85~109.

[30]Radford,A.Minimalist Syntax: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1]Radford,A.Feature Correlations in Nominative Case-marking by L1 and L2 Learners of English[A].

In J.Liceras(ed.).Formal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press),2006.

[32]Vainikka,A.and Young-Scholten,M.Gradual

Development of L2 Phrase Structure[J].1996,

12:7~39.

[33]Wexler K.,C.Schutze & M.Rice.Subject case in Children With SLI and Unaffected Controls:Evidence

for the Agr/Tns Omission Model[J].Language

Acquisition,1998,7:317~344.

[34]Zoble,H.and Liceras,J.Functional Categories and Acquisition Orders[J].Language Learning,

1994,44:159~180.

(上接第35页)

21

认知科学的评比.

认知科学的评比 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后来的混沌。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样本,可以看看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而另一条则是以包括认知科学在内的"意向性科学"(intentional sciences)为代表的。所谓意向性科学指的是涉及到符号、指称和解释如逻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部分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20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探索宇观和微观世界过程中,物理学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现在看来,物理学关于"极大"和"极小"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再过100年,人类恐怕也永不完。与此同时,介于这两个极端的宏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却遗留下了大量的尚未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回采",解决我们实际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新的世纪中,科学研究的背景将逐渐转换到这个新的层面进行作业,也就是说,以"意向性科学"为线索的探究路线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进路。 明尼苏达大学认知科学中心于1999年举办了一次《千年项目》(Millieum Project)活动,目的是评选20世纪认知科学中的100部优秀作品。活动开始到1999年12月1日为止,在下面网站上共收到305部学术著作和一部电影的提名。实际上,这类评选活动在一些重要的时间关口总是层出不穷。说有多么权威似乎谈不上。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将此类活动完全视为炒作。尤其是关系到某个学科的评比,尽管会有照应不周全之处,但总还是会有一定道理的。 《千年项目》组由以下专家组成,Apostolos Georgopoulos (神经科学);Jeanette Gundel (通信紊乱);Paul Johnson (卡尔松学院);Dan Kersten (心理学);Chuck Nelson (儿童发育);Bruce Overmier (心理学);Herb Pick (儿童发育);Wade Savage (哲学);Patty Costello (研究生院代表, 认知科学中心)。以下便是该项目组从305部作品中评选出的100部作品。排在第一位的是影响最大的。 20世纪100部最据影响的认知科学作品: 1、《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作者:乔姆斯基(N. Chomsky),The Hague: Mouton)(1957); 2、《视觉:人类视信息的表征和处理的计算探究》(Vision: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uma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作者:马尔(D. Marr),San Francisco: W. H.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语言学:第十一章语言学和外语教学:11.1 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许多语言教师和学习者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教授或学习语言学?本章将试图提供给一些答案。既然语言学被定义为对语言的科学的研究,很明显,这种研究将会给语言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尽管在对语言的态度上、在目标上、在方法上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在语言学中,语言是一个形式系统,但在语言教学中,语言是一系列的技能。语言学的研究是为了建立起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而语言教学的目标则是为了让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 应用语言学弥缝了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之间的隔阂。它作为一个调和区域,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使之成为教授语言的老师和学习语言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东西。 应用语言学的媒介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应用语言学使得语言学理论拓展和延伸到语言教学这个领域,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上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当教师面临设计一个教学大纲这样的任务时,他会有诸多的选择。他是应该教授文学作品语言,还是应该教授日常会话中的语言?他是应该教授整个语言系统,还是应该教授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编写和选择一本教科书的原则是什么?什么种类的练习题是最合适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他对语言学习本质的理解。应用语言学给教师提供了一套关于语言和语言系统本质的形式化的知识,这样就加深了教师对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这样,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可以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第二,应用语言学指明了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方法论上的洞察力和内涵(implications)。一旦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下来,教师就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教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呢,还是应该以教科书为中心呢,还是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呢?应该怎样对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在课堂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技巧?应用语言学从诸多不同的语言学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因此它有助于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6, 855–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6.00855 855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周临舒 蒋存梅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 哲理性概念是音乐表现的对象之一。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语义性, 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常常成为音乐欣赏者的困扰。基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听者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通过选取音乐训练经历不同的人群为被试, 系统考察哲理性概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本项目成果将揭示音乐诱发哲理性概念加工的神经机制, 厘清音乐训练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理解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 音乐; 哲理性概念; 神经机制; 音乐训练; 意义理解 分类号 B842 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一, 这 可能缘于音乐和语言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具有相同的起源(Darwin, 1871; Wallin, Merker, & Brown, 200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不仅是现代人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活动, 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 即使音乐会、电台广播的解说词不遗余力地介绍音乐的表现内容, 许多人仍抱怨自己“听不懂”音乐, 尤其当音乐被用于传达哲理性对象, 比如,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哲理性对象作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对象, 属于音乐外在意义(extramusical meaning)的范畴(Meyer, 1956; Patel, 2008)。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是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一般人能否理解音乐传达的哲理性对象?其内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目前, 尚无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考察听者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对以上问题的系统探究, 不仅可以推进和完善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研究, 为构建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神经模型提供依据, 而且有助于明确音乐训练经历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影响, 最终回答人类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5-11-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72, 31500876)资助。 通讯作者:蒋存梅, E-mail: cunmeijiang@https://www.doczj.com/doc/994052968.html,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理论 在音乐学研究中, 关于音乐意义的定义及其构成问题长期处于争议之中(如, Davies, 1994; Hanslick, 1854; Kivy, 1990, 2002; Meyer, 1956)。根据已有的理论, 音乐意义可大致分为音乐内在意义和音乐外在意义两类(Koopman & Davies, 2001; Meyer, 1956; Patel, 2008)。前者是指某个音乐事件(可以是某一音乐元素, 或某个结构单元)指向另一个音乐事件所具有的意义。相反, 当音乐指向概念、图像、经验、或情绪状态等音乐之外的对象时, 这种意义属于音乐外在意义。根据Koelsch (2012)的观点, 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超出音乐符号本身, 且音乐意义与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因此, 他以音乐语义(musical semantics)代替音乐意义。即便如此, Koelsch 也承认, 音乐语义与语言学中的命题语义仍然具有差异:音乐很难表达语言中量词、情态词以及连接词所能表达的意思, 而语言很难表达音乐所能传达的感受性信息。 早在1986年, Dowling 和Harwood 在查尔斯·皮尔斯符号学(notions of Charles Pierce)理论的基础上, 从音乐情绪知觉的角度提出音乐表现情绪的3种方式:形象符号(icon)、标志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Koelsch (2011, 2012)将其延

英语语言学概论大纲(DOC)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为日后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从事语言教学实践和语言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概念多,内容抽象,所以,考生最好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学习提高语言读写能力的课程,如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等,这样可以减少语言障碍,有利于学好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本书共分四编,计十三章。第一编(一至二章)介绍了语言和语言学;第二编(三至八章)介绍了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第三编(九至十二章)为跨学科领域与应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第四编(十三章)介绍了现代语言学流派。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英语语言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语言的性质、功能,以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的分支和重要的语言学概念; 2、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3、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 4、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含盖范围很广,既涉及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又涉及许多交叉学科,如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用学(包括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以及本教程未涉及的神经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等。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甚至会涉及到哲学、逻辑学等领域。 在自考课程中,词汇学与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学的许多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来源于语言学。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翻译等课程则是学好语言学的基础。文学与语言学并非对立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日后无论从事语言学还是文学研究,这两个领域都必须同时涉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认知科学 实验proposal

权力概念的左右方位的空间隐喻对于权力判断的影响 MG1407038田园 认知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对于抽象概念的表征。对于概念表征研究的第二次认知科学革命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Lakoff等人为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者掀起了一阵具身理论的研究狂潮。不同于传统认知理论,具身理论认为计算并不是理解和建构认知活动的唯一方式,认知活动与人类身体及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叶浩生,2011)。心智依赖于身体的生理、神经结构和活动形式,深植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认知具有具身性和情境性(李其维,2008)。 在具身理论研究的大潮中,对于抽象概念的隐喻话研究也应运而生。例如,Meier和Robinson(2004)让被试对随机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方和下方的积极词或消极词进行效价判断,结果发现积极词呈现在上方比呈现在下方时被试反应快,而消极词呈现在下方比呈现在上方时被试反应快。他们的结论说明了被试更倾向于把积极词汇与上这个方位进行联系,把消极词汇与下这个方位进行联系。国内有研究者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吴念阳,刘慧敏,徐凝婷,2009;张积家,何本炫,陈栩茜,2011),研究结果与Meier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另外,Meier和Robinson(2006)进一步研究发现被试抑郁程度越高(情绪越低落),对呈现在较低视觉空间区域中的探测词的反应就越快"。这些研究都说明了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空间方位与抽象概念进行联系,从而建立具象的表征形势。 在这些研究中,对于权力这一抽象概念的表征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Schubert ( 2005) 的研究首先发现了垂直方位与权力的隐喻传导效应,他将权力词汇分别呈现在屏幕的上方或者下方。结果发现,与下方相比,当高权力词出现在上方时,被试对其权力大小判断更快;而低权力词恰好相反。Giessner 和Schubert ( 2007)发现,对领导权力的判断与垂直空间位置相互影响。当要求把领导者的名称放在图画中时,领导者的权力越大被试就越倾向把他的名称放在更上方的位置。另外,增加图画中领导和员工名称之间的垂直距离,被试觉得领导者更有权力。此外,Zanolie 等人( 2012) 从行为和脑电两个方面发现,权力高低会影响被试对不同垂直方位的注意,当启动高权力时被试对屏幕上方的信息反应更快,而启动低权力时被试对屏幕下方的信息反应更快。总体而言,以上研究结果都表明,人们对于权力的判断会受到垂直领域的影响,且人们更倾向于把上方与高权力进行联系。 然而,垂直方位仅仅是一个维度的空间表征。在其他维度,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本次研究中所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本次研究中,左右方位对于权力表征是否存在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左”与“右”的基本意义是指示空间方位,在众多语言体系中,人们会将左右与具有与权力有关的抽象概念联系起来,例如,例如,在英语表达中,右(right)往往具有聪敏的意味,而左(left)则象征愚蠢。除语言外,在社会规范、文化习俗中左与右也可以体现出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右代表神圣,因而人们都以右手宣誓。在古罗马,演说者做手势时不得使用左手。在穆斯林文化中,教徒被要求必须使用右手进行饮食,使用左手从事肮脏的工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左与右也寓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左侧空间与右侧空间可以用来反映社会地位的尊卑贵贱,权势体系与社会准则带有强烈的右尊左卑色彩。例如,在古汉语中,“闾左”指称平民,“豪右”指称贵族。贬官称为“左迁”,升官称为“右移”。时至今日,我们使用的“旁门左道”、“无出其右”等成语依然具有屈左尚右的特点。 然而,尚未有实验验证左右与权力表征是否存在上述联系。然而,有关左右方位在其他抽象概念上的表征问题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更加偏爱右侧的刺激物,Wilson 和Nisbett (1978)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

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思考题 一、判断 1.Teaching cannot be defined apart from learning. 2. Teaching problems are simply learning problems. 3. According to The tabula-rasa or“blank-slate”view, humans have few if any natural predispositions. Development is dependent upon the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4. According to Chomsky, the child learns his first language by imitation. 5. The concept of L2 (second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and non-native language) implies that the individual is already in command of an L1. 6. There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for different learners,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tasks,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styles. (p.77) 7. Comprehens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8. Evidence shows that attitudes are accompani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s 9. Self-actualization refers to the desire to fulfill one’s self-esteem. 10. Culture is a set of shared ideals, values and standards of behavior 11.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can be dealt with separately. 12. Culture shock has generally been considered as having a negative effect on L2 learning. 13. Theoretical contrastive studies do not belong to comparative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14. Empirical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intralingual errors only constitute a small proportion of L2 learners’errors, and that among other factors, interlingual effects of learn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15. Test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二、选择题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3当前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研究的问题 3.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否为同一过程? 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源于对推理本质的关注。与归纳推理相对的另一种推理为演绎推理。 根据事实的概括性,可将推理划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也可根据推理前提为结论提供支持的力度,将推理划分为有限支持的归纳推理和绝对支持的演绎推理。对于两种不同推理过程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归纳与演绎推理是同一过程,如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型理论,Rips(2001)的标准转换理论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推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过程(Sloman,1993;Evans,2003),一种是直觉的、快速的、受到情境影响的加工,另一种则是基于规则的、分析性的过程。虽然两个系统并非严格对应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但是归纳推理更依赖于前一个系统,演绎推理更依赖于后一个系统。 对于这两种观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当前的病理研究发现左侧额叶损伤均导致两种推理方式的表现受损(Waltz etal.,1999,2004)。已有的ERP 研究也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均与晚成分相关(Chen et al.,2007;Li et al.,2009;Qiu et al.,2007)。尽管部分研究支持了单一加工理论,更多研究结果支持双系统的观点。脑成像研究发现,两种推理方式的激活发生分离。其中Goel等人则发现了左侧额叶的分离,归纳推理引起更强的背侧前额叶激活,反映了假设的形成与评估。此外,归纳推理激活左额下回的程度比演绎推理更弱,反映了后者对语义加工和工作记忆的需求更大 (Goel&Dolan,2004;Goelet al.,1997)。而Osherson和Parsons等人的研究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偏侧化现象,归纳推理额外激活了左半球相关脑区,演绎推理额外激活了右半球与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尽管如此,这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发生分离,支持了推理的双系统理论,但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分离是否能够说明推理确实存在双系统,还有待后续研究支持。此外,Heit(2007)认为单一加工理论对诸多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预测,完全放弃还为时过早,而双系统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加工细节的解释和预测。 3.2不同类型的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是否相同? 关于归纳推理的认知机制,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觉相似的,如Osherson的相似性覆盖模型(Osherson,Smith,Wilkie,López,&Shafir,1990)、Sloman的基于特征的归纳推理模型(Sloman,1993)等。另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识与概念的,如Medin的相关性理论(Medin,Coley,Storms,&Hayes,2003),McDonald的假设评估模型(McDonald,Samuels,&Rispoli,1996)和Heit的贝叶斯模型(Heit,1998)等。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4052968.html,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作者:孙嘉瑜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1期 【摘要】社会语言学从产生、发展至今约有五十年的时间,社会历史的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和语言学自身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语言学产生的三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当前阶段,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正在向各个领域全面的进行当中。社会语言学,究其内部结构来讲,有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学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来探究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预期是。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62-01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语言学的分支,大约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社会语言学就起派别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派别,分别是以美国的海姆斯为代表的围观社会语言学派和欧洲一些语言学家为代表的宏观语言学。围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具体的语言现象。通过研究语言与性别、年龄、文化等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来研究语言及其变体。 一、社会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通常来讲,人们公认的社会语言学确立的背景是以196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其实社会语言学的确立与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经过长时期的学术成果积累和历史发展的结果。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有三个因素: 首先,学者对于语言与社会的研究是基于历史的需要。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变革频繁、政治形势多变、社会关系及其复杂、以及人口的迁移等多方面都与具体的语言政策有关。作为各个民族不可或缺的语言,受到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方面学者的高度重视。因此,语言与社会也逐渐受到了语言学家的关注。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学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语言学。 最终,在各种条件均成熟的条件下,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1964年, 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社会语言学会议。至此,社会语言学诞生,1964 年也被视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之年。 二、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神经,机制]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的事件、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的过程,是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归纳推理是人类智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推理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个体对于事物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归纳推理的早期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归纳论断力度的判断与儿童归纳推理能力研究的探讨中,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归纳推理过程本身,也很少涉及归纳推理的形成机制。近年来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力图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归纳推理的脑成像研究 首次对于归纳推理进行脑成像研究始于1997年,Goel等人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以三段论语句为材料对比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异同,发现归纳推理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以及左侧额叶上回;与演绎推理相比,在左侧额叶上回激活的区域略有不同。2004年Goel和Dolau又用fMRI技术对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推理任务都激活了左侧前额皮层、双背侧前额、顶部以及枕叶皮层,其中左背外侧额回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被更多的激活。 梅杨、梁佩鹏等(2010)采用简单几何图形为研究材料,利用fMRI探讨了图形型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归纳推理任务显著的激活了前额区、尾状核、壳核和丘脑,并且发现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另外,右侧额下回、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参与了知觉信息的整合。Peipeug Liaug同样采用几何图形为实验材料,根据特征维度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共享两个属性的任务,另一种为共享一个属性的任务,以信息、任务作为参照。相对于信息任务来说,归纳任务激活了前额皮层、丘脑等区域,并且这些区域的激活与任务难度有关。实验中同样发现前额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 Xinqin Jia et al (2011)关注了数字归纳推理识别和外推的两个认知过程。fMRI研究结果发现左侧顶上小叶(SPL)延伸至楔前叶区以及左侧背外侧前额皮质(DLPFC)参与了数列归纳推理的识别和外推阶段。在识别阶段额顶叶区域得到了激活,而在外推阶段纹状体丘脑区域得到了激活。研究证明许多脑区参与了数字归纳推理的过程,包括前额、顶叶以及皮质下区域。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激活了大量的脑区,由于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材料,激活的脑区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讲,前额叶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脑成像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归纳推理参与认知加工的脑区,但是并不能清楚的提供认知加工的过程。因此,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归纳推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有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弥补fMRI技术的缺陷,清楚的记录归纳推理的具体加工过程,以便对其进行探索。Bigman和Pratt首次使用ERP技术对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类别归纳进行了研究。实验中相继呈现三个图形刺激,被试要在前两个图形出现后迅速提取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在第三个图形出现时要判断它是否具有前两个图形的共同特征。研究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刘晓力 一、认知科学概况 认知科学是以研究人类认知过程、智能和智能系统、大脑和心灵内在运行机制的一门学科。20世纪70年代(50年代?)兴起,是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学科。 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 认知科学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研究进路 心理学进路 语言学进路 生物物理学进路 神经生理学进路 人工智能进路 广义进化论进路 复杂性科学进路 认知科学的起源 认知科学起源于不同学科领域,特别是: 图灵机概念的产生 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 心灵哲学中以普特南(H.Putnam)和福多(J.Fodor)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确立 心理学和语言学乔姆斯基(A.N.Chomsky)等反对激进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 . 认知科学所引发的一些基础问题成为20-21世纪之交涉及领域广泛、争论最为激烈的世界性的科学和哲学的热点问题。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决定了关于它的哲学观上的巨大分歧和各种研究范式的激烈竞争。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D.Kirsh (1991)提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的五大问题 1)知识和概念化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吗? 2)认知能力及其所预设的知识能否脱离其有机体进行研究? 3)认知的知识形态或信息形态的轨迹是否可用类自然语言描述? 4)学习能否与认知相分离加以研究? 5)是否有对于所有认知的统一结构? 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心灵哲学中的三个方面问题的困惑和困难 1、意向性问题 2、意识问题 3. 心灵是否是涉身的? Mark Johnson总结30年来认知科学的成就对传统哲学的挑战时说,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心灵本质上是涉身的; 思想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司显柱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渊源和语言哲学观作了简要的梳理和阐释,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功能部分即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天然联系性,分析了国内外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状况——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弥补缺陷、克服不足,作者在对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维——翻译批评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着力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述了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思路和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420045206 Abstract:Based on an inquiry into the o rigin of System ic2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its ph ilo soph ical view of langu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ent connecti on betw een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T ranslati on Studies,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m erits and defects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app roached from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 s an attemp t to advance the effo rts in the field,the autho r of the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 on of the trans2 lati on criticis 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so far at hom e and abroad,outlines h is ideas in the construct of a functi onal lin2 guistics2based 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 model. Key words:functi onal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model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 如果说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是语言研究的两大传统的话,那么在当代Chom sky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T ran sfo r m ati onal2generative Gramm ar)无疑是前者的杰出代表,而后者则集中体现于H alliday等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System ic2functi on2 al L ingu istics)。作为当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渊源于P ro tago ras和P lato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着眼于语言的人本性、社会性一面,师承F irth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M alinow sk i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H jem slev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因而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语言在一定情景下的应用,即情景中的语篇(tex t2in2the2 situati on),确立为语言探索的对象,始终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即语言发挥的功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关怀,始终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social m an)所从事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 o r),而这种行为是在包含着情景、语言(形式)、功能这样三个系统的行为框架(behavi o ral fram ew o rk)里运行,因此把对情景、语言(形式)、功能等系统的描写及其彼此之间关系的阐述(如语言形式与情景之间的建构和限定:一定的语言形式建构一定的情景语境,而一定的语境又决定了选择一定的语言形式;意义(功能)与措辞(w o rding)之间的选择与体现:意义与语言形式即措辞间的选择范围,形式对功能的体现关系)作为其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其语言哲学观而言,顾名思义,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语言功能的关注,并自身相应地而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两块。就前者即系统语言学而言,它视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sem i o tic system),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m ean ing po ten tial),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交换和表达意义,自是其研究的应有之题和主要任务(朱永生,2001:7)。具体一点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言语的探索(而不是对抽象的、剥离语境和语用的语言系统的描写)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前述包含着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里予以阐述,并为此必然地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和支系统里的子系统,即系统的系统进行描写(如对功能支系统里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成篇功能子系统;语言(形式)支系统里的及物性、作格、语气、情态和主述位、信息等子系统;情景支系统里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即语域等子系统的描写和阐释。)。概言之,语言的系统思想贯穿于其语言研究的始终。就后者(即功能语言学)来讲,其语言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视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如祝愿、庆贺、批评、表扬、警告、说服、安慰等),将其概括和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 eta2functi on),即前述的概念、人际和成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从功能与形式体现关系的角度看,概念功能 ? 5 4 ?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My cat, who believes that I’m a fool, enjoys tormenting me.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001。 2、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19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续编)(10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剑桥应用语言学丛书(10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外语教学法丛书(20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剑桥英语教师丛书(20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二、交际能力与交际英语教学 Chomsky Competence /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Hyme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competence “when to speak, when not, and as to what to talk about with whom, when, where, in what manne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hat aspect of our competence that enables us to convey and interpret messages and to negotiate meanings interpersonally within specific contexts.

时间选择性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时间选择性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摘要:时间选择性注意是在时间知觉和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研究领 域之一,回顾了来自各种研究技术关于选择性注意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并在此 基础上对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时间选择性注意时间知觉注意认知神经机制 由于我们人类精力的有限性和世界信息的复杂性,我们需要对我们周围的信 息有所选择的吸收,这就是选择性注意的功能。 从时间维度所做的研究才刚起步。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2个领 域的结合,时间选择性注意进一步加强了脑损伤患者以及脑疾病患者的研究。另 一方面,功能性脑成像技术应用于时间选择性注意的研究领域,也为理解人类时 间选择性注意的脑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时间选择性注意探讨的就是如 何利用时间维度的信息增加我们对事物认知的准确性,以及内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1.时间知觉与选择性注意 1.1时间知觉与选择性注意的联系 对时间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巧妙地结合和借鉴了时间信息加工和选择性注意两 方面的独立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两项功能都是人脑常见且不可或缺的功能。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在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里属于极短时距(5s内)的 研究范围。时间知觉包括对事件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目前从认知神经科学角 度对时间知觉的研究仅限于事件持续性知觉。选择性注意在我们适应环境的过程 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脑有限的加工能力和蜂拥而至的海量信息之间的矛盾,使我们必须有所选择,优先处理任务相关的信息,忽略或抑制无关信息的加工, 从而更好地达到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1.2时间选择性注意 注意调节能影响我们对刺激物呈现时间的估计。分配给事件或活动的注意程 度影响对事件或活动的时间估计。被试同时执行两个交互任务时,对非时间任务 的注意分配,会使被试对时间任务的时间判断正确率下降。也有研究表明,在有 限的认知能力前提下,如果非时间信息加工任务的难度越大,非时间信息处理就 需要更多的认知能力,而时间处理所获得的信息量就减少,所知觉到的时间也越短。时间信息与非时间信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相互竞争,对一个维度注意的增加 会减少另一个维度的注意,即两类信息加工会出现干扰效应。【1】除了注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时间知觉之外,选择性注意和时间知觉还存在一 层更为直接的联系,即“时间选择性注意”“时间注意”,或者称为注意的时间定向,该方向自 1998 年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7],并逐步走向深入。众所周知,在 选择性注意的研究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视空间领域的注意.在这方面,Posner 等完成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经典的实验范式是通过提示将注意资源引导 到目标相关的位置,被试表现出对相关特征的加工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提示选择 性注意可以强化早期的知觉加工.尽管空间是研究视觉注意的优势维度,但事实上,注意既分布在空间维度上,也分布在时间维度上.时间选择性注意是指通过 有效的提示,不仅可以引导被试去注意什么位置,而且可以引导被试在什么时间 注意,从而将注意资源导向与即将到来的事件相关的可预测的时间点或时间窗的 过程.Nobre, Coull 及同事借鉴了 Posner 对空间注意的研究思路和范式,并在时 间维度的框架下加以修订,率先开展了对时间注意的研究,并且得到了一些有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