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于2010年11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0次会议、2010年5月3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11届检察委员会第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2月22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法释…2010?17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10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0次会议、

2010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11届检察委员会

第36次会议通过)

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有关部门,对2008年底以前制发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现决定将已实际废止或者不再适用的37件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予以明令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废止的部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目录(37件)

序号司法解释和规范性

文件名称

发文日期、文号废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司法部

关于判处徒刑的反革

命分子准许上诉的通

知1955年12月29日

…55?法行字第17379号

…55?高检四字第1315号

…55?司普字第2789号

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

上诉问题已作出明确规

定。

2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

高人民法院、内务

部、司法部、公安部

对少年犯收押界限、

捕押手续和清理等

问题的联合通知1956年2月7日

…56?高检五字第3号

…56?法行字第748号

内城…56?字第36号

…56?司普字第130号

…56?公劳联字第2号

该通知所依据的1954年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改造条例?已被2001年10

月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

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

法规的决定?废止。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死

缓减刑等有关问题

的联合批复1956年11月6日

研字第11375号

四字第1591号

该批复的内容与刑法、刑

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的规定不一致。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死

缓减刑等问题的联

合批复1956年11月20日

…56?法研字第11848号

…56?高检四字第1601号

该批复的内容与刑法的相

关规定不一致。

5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

高人民法院、公安部

关于执行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关于对反革命分

子的管制一律由人

民法院判决的决定”

中若干具体问题的

联合指示1957年2月6日

…57?法行字第2088号

…57?四字第191号

…57?公治字第15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对管制

刑的相关问题已作出明确

规定,且该指示所依据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关于对反革命分子

的管制一律由人民法院判

决的决定?已被1987年1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

批准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

对1978年底以前颁布的法

律进行清理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决定?宣布失效。

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基

层人民法院判处死

刑缓期二年执行已

经高级人民法院核

准的案件人民检察

院发现在认定事实

适用法律上有错误

应由哪一级人民检

察院向哪一级人民

法院提出抗议问题

的联合批复1957年2月22日

法研字第3685号

…57?高检四字第275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对死刑案件的审

判和审判监督程序已作出

明确规定,且该批复的部

分内容与相关规定不一

致。

7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

高人民法院、公安部

关于简化管制法律

手续问题的指示1957年10月26日

公发酉字第177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对管制

刑的相关问题已作出明确

规定,且该指示的部分内

容与相关规定不一致。

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对少年儿童一

般犯罪不予逮捕判

刑的联合通知1960年4月21日

…60?法行字第87号

…60?高检二字第48号

…60?公劳联字第5号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

范性文件已对办理未成年

人犯罪案件的有关问题作

出明确规定。

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公、检、法三机

关受理普通刑事案

件的职责范围的试

行规定1962年11月30日

…62?法行字第261号

高检发…62?17号

公发…62?122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对

刑事案件的职能管辖问题

已作出明确规定。

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死缓罪犯减刑

的处理程序问题的

联合批复1963年4月16日

…63?法研字第37号

高检发…63?11号

…63?公发(厅)245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对死缓罪犯的减

刑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

1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死缓罪犯执行

死刑、再缓期一年、

减刑的处理程序问

题的联合批复1963年7月22日

…63?法研字第93号

高检发…63?24号

…63?公发(厅)523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对死缓

罪犯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后

的处理问题已作出明确规

定,且该批复的部分内容

与相关规定不一致。

1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劳改犯再犯罪

的刑期执行问题的

联合批复1963年7月26日

…63?法研字第101号

高检法发…63?25号

…63?公发(劳)538号

刑法对判决宣告后发现漏

罪、新罪如何确定刑罚的

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

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过去对劳改犯

再犯罪判处的刑期

超过二十年是否改

判的联合批复1963年12月6日

…63?法研字第166号

高检发…63?37号

…63?公发(劳)字920

该批复的内容与刑法的相

关规定不一致。

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甘肃省公安厅

劳改局请示对群众

要求保释劳改犯人

问题的批复1964年1月7日

…64?法研字第1号

…64?高检发字第1号

…64?公发(劳)28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对罪犯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减刑、

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

件、程序问题已作出明确

规定。

1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死缓罪犯减刑

问题的联合批复1964年4月7日

…64?法研字第30号

…64?高检发字第9号

…64?公发(劳)字第217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

范性文件对死缓罪犯的减

刑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

1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死缓和无期徒

刑减为有期徒刑的

刑期计算问题的联

合批复1964年5月30日

…64?法研字第53号

…64?高检发字第20号

…64?公发(劳)字第323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

范性文件对判处死缓和无

期徒刑后在刑罚执行期间

的减刑刑期计算问题已作

出明确规定。

1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管制适用的对

象和管制的法律手

续问题的联合通知1964年8月28日

…64?法研字第55号

…64?高检发字第27号

…64?公发(厅)579号

该通知的内容与刑法、刑

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不一

致。

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

部、财政部关于没收

和处理赃款赃物若

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65年12月1日

…65?法研字40号

…65?高检法13号

…65?公发(审)691号

…65?财预168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对

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的问

题已作出明确规定。

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死缓犯和无期

徒刑犯减刑问题的

联合通知1979年10月10日

…79?法研字第22号

…79?高检三字39号

公发…1979?148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对判处死缓和无

期徒刑后在刑罚执行期间

的减刑条件、幅度、程序

等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

2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无期徒刑减为

有期徒刑的罪犯假

释问题的批复1979年11月23日

…79?法研字第23号

…79?高检三字第42号

公劳…79?1329号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

范性文件对无期徒刑罪犯

的减刑、假释问题已作出

明确规定。

2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执行刑事诉讼

法规定的案件管辖

范围的通知1979年12月15日

…79?法研字第28号

…79?高检经字6号

公发…1979?177号

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对

刑事案件的职能管辖问题

已作出明确规定。

2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执行刑法、刑事

诉讼法中几个问题

的联合通知1979年12月17日

…79?法研字第29号

…79?高检一文字66号

公发…79?179号

该通知的内容已被刑事诉

讼法施行后,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安部出台的有关司法解

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

定所替代。

2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79年12月31日

…79?法研字第31号

该批复所依据的1979年10

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关于已减为有期徒刑的原死缓犯和无期徒刑犯减刑问题的批复…79?高检三字45号

公发…1979?188号

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

死缓犯和无期徒刑犯减刑

问题的联合通知?此次同

时废止。

2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

侦查羁押期限从何时

起算问题的联合通知1981年3月18日

…81?法研字第5号

…81?高检发(研)10号

…81?公发(研)36号

该通知的内容与1996年修

订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

定不一致。

2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重婚案件管辖

问题的通知1983年7月26日

…83?法研字第14号

该通知的内容与1997年修

订的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的规定不一致。

2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

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

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

管辖问题的通知1983年8月16日

…83?法研字第15号

该通知的内容与1996年修

订的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

定不一致。

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当前处理自首

和有关问题具体应

用法律的解答1984年4月16日

…84?法研字第6号

该解答的内容已被1998年

5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

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相

关规范性文件所替代。

2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当

前办理流氓案件中

具体应用法律的若

干问题的解答1984年11月2日

…84?法研字第13号

1979年刑法规定的流氓罪

已被1997年修订的刑法取

消。

2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当

前办理盗窃案件中

具体应用法律的若

干问题的解答1984年11月2日

…84?法研字第14号

该解答的基本内容已被

1992年12月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

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和1998年3月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所替代。

30 司法部、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劳改机关在

押死缓犯执行死刑的

处理程序问题的联合

批复1985年9月21日

…85?司发劳改字第383

该批复的内容与最高人民

法院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的?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

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

定?的规定不一致。

3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

部、司法部关于律师

参加诉讼的几项补

充规定1986年6月26日

…86?司发公字第196号

该规定所依据和补充的

198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律师参加诉

讼的几项具体规定的联合

通知?已被司法部2002年8

月?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

前发布的部分规章规范性

文件的规定?废止。

3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依

法严肃惩处国家机

关企业事业单位走

私犯罪活动的通知1986年6月27日

法(研)发…1986?19号

1997年修订的刑法及相关

司法解释对单位走私犯罪

的定罪量刑问题已作出明

确规定。

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挪

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或者进行非法活动

以贪污论处的问题”

的修改补充意见1987年3月14日

法(研)发…1987?6号

该意见施行后,有关立法

和1997年修订的刑法已规

定独立的挪用公款罪。

3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依

法严惩非法出版犯

罪活动的通知1987年11月27日

法(研)发…1987?33号

该通知涉及的投机倒把

罪、制作、贩卖淫书淫画

罪已被1997年修订的刑法

取消。

3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1988年4月30日1998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关于公开审理再审案件的通知法(刑二)发…1988?10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

题的解释?对刑事再审案

件的审理程序已作出明确

规定。

3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关于当

前处理企业事业单

位、机关、团体投机

倒把犯罪案件的规

定1989年3月15日

法(研)发…1989?5号

该规定涉及的投机倒把罪

已被1997年修订的刑法取

消。

3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

出版犯罪活动的通

知1991年1月30日

法(研)发…1991?5号

该通知所依据的1987年11

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严惩

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的通

知?此次同时废止。

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

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工作程序,根据《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电子证据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电子证据是指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 第三条电子证据鉴定是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人根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活动中涉及的电子证据进行检验鉴定,并作出意见的一项专门性技术活动。 第四条电子证据鉴定范围: (一)电子证据数据内容一致性的认定; (二)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存储数据内容的认定; (三)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已删除数据内容的认定; (四)加密文件数据内容的认定; (五)计算机程序功能或系统状况的认定; (六)电子证据的真伪及形成过程的认定; (七)根据诉讼需要进行的关于电子证据的其他认定。 第二章委托与受理

第五条进行电子证据鉴定,委托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鉴定委托书; (二)检材清单; (三)检材及有关检材的各种记录材料(接受、收集、调取或扣押工作记录,使用和封存记录;检材是复制件的,还应有复制工作记录); (四)委托说明(包括检材的来源、真实完整、合法取得、固定及封存状况等); (五)其他所需材料。 第六条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交原鉴定书或检验报告。 第七条接受委托时,应当听取案情介绍,并审查以下事项:(一)委托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二)鉴定要求是否属于受理范围; (三)核对封存状况与记录是否一致; (四)启封查验检材的名称、数量、品牌、型号、序列号等; (五)检材是否具备鉴定条件; (六)记录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 第八条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需要进一步审查的,应当在收到委托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向委托单位作出答复。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最新)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保障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X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依据《X市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执行。 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依据国家和省、市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制定机关),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布,涉及不特定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制定机关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处理决定以及对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的规定; (二)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切实保护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权责一致、程序规范、精简高效、民主公开、便民利民; (四)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管理的可以对外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以下简称部门管理单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制定和公布 第七条下列机关可以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市、县区、镇人民政府; (二)街道办事处; (三)市、县区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 (2013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84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保障司法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依法参与检察活动。 第三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检察工作秩序,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 第五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服务人民,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第六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职权

第七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犯罪现场; (二)执行传唤、拘传; (三)协助执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协助追捕在逃或者脱逃的犯罪嫌疑人; (四)参与搜查; (五)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 (六)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七)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 (八)协助维护检察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 第九条对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检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予以控制,并依法采取强行带离现场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条对涉诉信访人员及其他人员在人民检察院办公区域或者门前实施自杀、自伤等过激行为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和协助救治,必要时应当对其采取约束性保护措施,并视情节移送公安机关。 第十一条对严重危害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及检察机关财产安全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应当采取制止、控制等处置措施。

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

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 (高检发办字[2006]33号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鉴定,是指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出具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鉴定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科学、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 第二章鉴定机构、鉴定人 第四条本规则所称鉴定机构,是指在人民检察院设立的,取得鉴定机构资格并开展鉴定工作的部门。 第五条本规则所称鉴定人,是指取得鉴定人资格,在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中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会计鉴定以及心理测试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鉴定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件情况,要求委托单位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二)进行必要的勘验、检查; (三)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件材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人员; (四)对违反法律规定委托的案件、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提供虚假鉴定材料的案件,有权拒绝鉴定; (五)对与鉴定无关问题的询问,有权拒绝回答; (六)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鉴定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鉴定工作规章制度; (二)保守案件秘密; (三)妥善保管送检的检材、样本和资料; (四)接受委托单位与鉴定有关问题的咨询; (五)出庭接受质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八条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委托单位也有权要求鉴定人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 (四)重新鉴定时,是本案原鉴定人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鉴定客观、公正的情形。 鉴定人自行提出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由所在鉴定机构负责人决定是否回避。 委托单位要求鉴定人回避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由检察长决定是否回避。 第三章委托与受理 第九条鉴定机构可以受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以及其他侦查机关委托的鉴定。 第十条人民检察院内部委托的鉴定实行逐级受理制度,对其他机关委托的鉴定实行同级受理制度。 第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各业务部门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对外委托鉴定时,应当通过本院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统一协助办理。 第十二条委托鉴定应当以书面委托为依据,客观反映案件基本情况、送检材料和鉴定要求等内容。鉴定机构受理鉴定时,应当制作委托受理登记表。 第十三条鉴定机构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办案程序和不具备鉴定条件的委托,应当拒绝受理。 第四章鉴定 第十四条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后,应当指派两名以上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根据鉴定需要可以聘请其他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参与鉴定。 第十五条具备鉴定条件的,一般应当在受理后十五个工作日以内完成鉴定;特殊情况不能完成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委托单位。 第十六条鉴定应当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需要进行实验的,应当记录实验时间、条件、方法、过程、结果等,并由实验人签名,存档备查。 第十七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机构可以接受案件承办单位的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一)鉴定意见与案件中其他证据相矛盾的; (二)有证据证明鉴定意见确有错误的; (三)送检材料不真实的; (四)鉴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大全[2012-2018]

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大全[2012-2018] 东方法律宝典出品 2018文号司法解释名称发布时间法释〔2018〕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2月6日法释〔2018〕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 律有关问题的解释2018年1月16日法释〔2018〕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2月22日法释〔2018〕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2月22日法释〔2018〕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 干问题的规定2018年2月22日 2017文号司法解释名称发布时间法释〔2017〕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 的规定2017年1月4日法释〔2017〕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7年1月10日法释〔2017〕3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1月25日 法释〔2017〕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

区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提取证据的安排2017年2月10日法释〔2017〕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2017年2月22日法释〔2017〕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 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2017年2月28日法释〔2017〕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2017年2月28日法释〔2017〕8号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2月28日法释〔2017〕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若 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2月27日法释〔2017〕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5月8日法释〔2017〕1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扰 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2017年6月27日法释〔2017〕1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7年6月24日法释〔2017〕13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7年7月21日 法释〔2017〕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申请诉中财产保全 损害责任纠纷管辖问题的批复2017年8月1日法释

2016.2.1两高司法解释

2016.2.1两高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经两院通过已公布,自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这里着重讲一下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首先是《解释》出台的背景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其中,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大批房屋损毁和巨额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涉及行业领域广泛,行为方式复杂多样,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对于身居幕后的“隐名持股人”该如何追责?对于事故背后的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该如何处理?如何预防犯罪分子短期内再次重操旧业? 针对这些问题,200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依法惩治矿山生产安全犯罪,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对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审判原则、法律适用标准、刑事政策把握以及缓刑、免予刑事处罚措施的规范应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施行效果良好。 201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共同研究,认为现阶段有必要对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经共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意见,制定了《解释》。 第二部分是《解释》的主要内容 《解释》共17条,明确七大关键问题,规定对六种情形从重处罚,对隐名持股人可认定为犯罪主体。 七大关键问题

关于司法鉴定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关于司法鉴定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一、文书、印章类鉴定二、亲子鉴定三、法医临床鉴定四、法医物证学鉴定五、法医病理学鉴定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鉴定、医疗纠纷、尸表检查、尸体解剖等。六、法医毒物学鉴定七、微量物证鉴定。 有诉讼的存在,便有伪证的存在,而司法鉴定就是对伪证的鉴定,就是依赖法院的专业人士及专门的部门对诉讼案中的证据进行鉴证,以达到辨识伪证,维护公平公正的目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定义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 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 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二管理制度

200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 制度: (一)法医类鉴定; (二)物证类鉴定; (三)声像资料鉴定; (四)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 管理的鉴定事项。 法律对前款规定事项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决定的规定,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 鉴定通常包括:法医鉴定,即对与案件有关的尸体、人身、分泌物、排泄物、胃内物、毛发等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法医精神病鉴定,即对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刑事技术鉴定,即对指纹、脚印、笔迹、弹痕等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会计鉴定,即对账目、表册、单据、

上海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参考规范

上海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参考规范

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 (条文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促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定义) 本规范所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是指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各组成部分的安排和语言运用的方法。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公布、延续、修改、废止等,应当符合本技术规范。 第四条(基本原则) 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做到逻辑结构严密,语言文字规范,表述简洁准确,标点符号正确。 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具有明确的制度、措施和程序等实质内容,不得制定没有实质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或者本市政策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且仍然适用的,不得制定内容重复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名称和体例 第五条(文件名称)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一般由制定机关或适用范围、规范事项和文件体例三要素构成,能够集中体现规范性文件的实质内容,反映适用范围和基本体例。 第六条(文件文号) 规范性文件的文号一般由制定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文号。 制定机关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对规范性文件进行统一编号,当年度所有规范性文件的发文顺序号应当按照签发时间,统一顺序编制。 第七条(文件体例) 规范性文件的体例是指规范性文件的体裁、结构。 制定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结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公文种类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文件体例,载明相应的行政管理事项。 (一)“规定”适用于对某一方面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范,一般既有实体内容,又有程序规范。 (二)“办法”适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具体的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规定的事项更为细致。 (三)“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意见”适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表述的内容较为宽泛。

检察院法警队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检察院法警队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一、站在检察事业战略发展高度,提高法警的地位作用过去,由于存在检警不分的观念,对法警工作重视不够,我院虽设了法警,但不从事法警工作,有的法警也当检察官使用,主办案件,而检察官也不分巨细,干了很多法警职责范围的工作。院党组认识到,检察工作要突飞猛进,检察官必须走精英化、职业化的道路,队伍和人员必须细化分工,分类管理。检察官负责案件定性把关,法警负责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提解、押送、看管嫌疑人(被告人)和执行各项强制措施。两者就象"大脑"和"四肢"的关系。在执法办案中缺乏检察官和法警的准确的分工、定位,已经严重制约了检察工作的长足发展。为此,从1999年上半年开始,我院决心按照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院的要求,着手组建相对独立的法警队。 并通过对《人民警察法》、《条例》、《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的学习,充分认识在检察系统内部建立一支正规化的法警队伍,是履行检察职能的需要,是法制建设的需要。法警担当的传唤、送达、参与搜查、拘传、协助执行强制措施、提审、押解、扣押等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定性、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法警队筹备组建时,有的同志担心增设科室,将打乱原有的业务分工,忙的科室更忙,闲的科室更闲。法警队从成立后,为使出警工作与办案业务很好衔接,我院党组下功夫做好沟通、搭桥工作。一方面反复强调和限制检察官的非检务活动,另一方面积极调动法警配合办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只要对法警队人员调配、使用得当,法警机构的存在,能够发挥办案力量蓄水池的作用,集中办案力量打大仗。过去,看守所经常反映我院提审犯罪嫌疑人存在单人提审的问题。现在批捕科、起诉科办案人员一上班的第一件事是找法警队落实当天提审安排,来晚的科室就排不上号。在全院开展"检务十公开","举报宣传周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废止的2000年底以前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目录(第四批)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波侨财产遗赠中国人应否有效问题的批复1951年6月14日东法编字第2842号已被1985年4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代替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外侨案件如当地无外事处可就近与省市人民政府外事处联系处理的通报1951年9月26日法督(一)字第5号情况已改变,实际上已经失效 3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转知苏联废除苏联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禁令1954年6月14日(54)办秘发字第87号调整对象已消失,实际上已经失效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波兰法院对双方都居住在波兰的中国侨民的离婚判决在中国是否有法律效力问题的复函1957年5月4日法行字第8490号已被199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法(民)发〔1991〕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代替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籍的朝鲜族公民申请离婚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1962年8月22日〔62〕法行字第160号已被1994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代替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判决可以直接寄给在香港的当事人的批复1963年2月25日〔63〕法研字第21号已被1999年3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法释〔1999〕9号《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的司法解释代替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我国公民要求与已回国的日本人离婚问题的复函1964年7月7日(64)法研字第64号已被1994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代替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李淑芬与黄正宽离婚一案的批复1964年11月16日(64)民他字60号主要内容与1994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不相符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朱玉琴与山田良离婚问题的批复1978年7月28日(78)法民字第18号与1992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发布的外发〔1992〕8号《关于执行〈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有关程序的通知》不相符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交通事故案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3年12月30日(83)法经字第8号已被1999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共计五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1979年底以前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 文件的决定 (2012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0次会议、2011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检 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69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1979年底以前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决定》已于2012年6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0次会议、2011年12月2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6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9月29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适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审判、检察工作实际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有关部门,对1979年底以前联合制发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现决定废止1979年底以前制发的13件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废止的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从本决定施行之日起不再适用,但过去依据下列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对有关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仍然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1993年底以前联合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的通 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1993年底以前联合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 自1993年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对1979年至1993年两院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第一批予以废止的司法解释目录印发给你们。这批予以废止的4件司法解释从本通知发 布之日起不再适用(有的早已自行失效)。在此之前适用上述司法解释对有关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不再变动。清理司法解释工作尚在进行中,应当废止的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今后还将陆续分批通知你们。有些司法解释只有部分内容不适应当前实践需要的,我们将在全面清理的基础的研究修改,各地有什么意见请及时报告我们。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废止的1993年底以前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目录(第一批) 序号司法解释名称发布日期、文号废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90年7月6日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 关于办理淫秽物品刑事案件具体法(研)发〔1990〕11号通过《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应用法律的规定秽物品犯罪分子的决定》,原依据刑法有关规定作出的上述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高检发办字[2006]33号 颁布日期:20061130 实施日期:20070101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登记管理部门 第三章资格登记 第四章资格审核与延续 第五章资格变更与注销 第六章复议程序 第七章名册编制与公告 第八章监督与处罚 第九章附则 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登记管理部门 第三章资格登记 第四章资格审核与延续 第五章资格变更与注销 第六章复议程序 第七章名册编制与公告 第八章监督与处罚 第九章附则 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鉴定机构、鉴定人 第三章委托与受理 第四章鉴定 第五章鉴定文书 第六章出庭 第七章附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已经2006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中有何问题和意见及建议,请及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鉴定机构,是指在人民检察院设立的,取得鉴定机构资格并开展鉴定工作的部门。 第三条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依法、严格、公正、及时的原则,保证登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第二章登记管理部门 第四条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实行两级管理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本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省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所辖地市级、县区级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五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是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鉴定机构资格的登记、审核、延续、变更、注销、复议、名册编制与公告、监督及处罚等。 第六条登记管理部门不得收取任何登记管理费用。 登记管理的有关业务经费分别列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的年度经费预算。第三章资格登记 第七条鉴定机构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资格证书》,方可进行鉴定工作。 第八条鉴定机构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地址、负责人、所属单位、鉴定业务范围、鉴定人名册、鉴定仪器设备等。 第九条申请鉴定机构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检察技术部门单位建制, (二)具有适合鉴定工作的办公和业务用房; (三)具有明确的鉴定业务范围; (四)具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鉴定必需的仪器、设备; (五)具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鉴定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六)具有三名以上开展该鉴定业务的鉴定人; (七)具有完备的鉴定工作管理制度。 第十条申请鉴定机构资格,应当向登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资格登记申请表》; (二)所属鉴定人所持《人民检察院鉴定人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三)办公和业务用房平面比例图; (四)鉴定采用的技术标准目录; (五)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工作制度; (六)登记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鉴定机构可以申请登记下列鉴定业务: (一)法医类鉴定; (二)物证类鉴定; (三)声像资料鉴定; (四)司法会计鉴定; (五)心理测试。 根据检察业务工作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增加其他需要登记管理的鉴定业务。 第十二条登记管理部门收到登记申请材料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在二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准予登记的,经检察长批准,颁发《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资格证书》。对不予登记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检察院法警述职述廉报告

检察院法警述职述廉报告 篇一:检察院法警队最新工作总结 检察院法警队最新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院司法警察工作在上级院法警支队的精心指导和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司法警察的九项基本职责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中心思想以“公平、公正、公开”为本质要求在协助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受理法律规定的职务犯罪案件职能的同时不断提高法警人员的执法水平较好地完成了上级院法警支队及本院年初预定的工作目标。现汇报如下一、工作基本情况我们积极参与自侦案件的办理共参与反贪案件3件3人其中执行看管任务3次押解任务3次执行送达任务9次。任务均圆满完成安全无事故。按省、市院的目标责任自侦案件参与办案率达到100法警人员参加办案率达到100。一增强办案安全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我们结合我院的实际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认真做好法警工作在反贪、法纪、批捕、起诉、控申等各项检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参与保护案件现场、搜查送达法律文书执行传唤、拘传、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和追捕逃犯在侦查工作中注意保护侦查人员和证人等的安全。改变过去等案上门的被动局面工作中做到主动上门、主动联系、主动配合。了解是否需要司法警察做到提前安排警力做好安全预案与医疗、治安、法院等部门建立有效联系确

保办案需要无任何安全隐患。研究预案制定措施明确分工确定重点执行中严格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把认真履行责职作为法警工作的核心 来体现法警存在的价值之所在执行后及时总结并主动向业务部门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争取工作的主动切实满足办案部门的需要。把检察官从繁琐的侦察事务中解脱出来使检察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案件的突破及案件质量的把关上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工作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切实满足办案部门的需要。二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司法警察队伍规范化制度建设是司法警察工作实现正规化管理的根本保证我院严格按照《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建立建全《司法警察警务值班制度》、《司法警察编队管理制度》、《司法警察派警制度》、《司法警察安全办案制度》、《司法警察信息沟通制度》、《司法警察办案保密制度》等各项制度封闭式的“检察办案工作区”其中包括讯问室、询问室、接持室、值班室、待诊室警务联系方式以保障办案的安全。在用警方面我队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由用警部门填写《人民检察院执行警务申请单》经主管检察长审批后由法警部门负责人签发《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派警令》司法警察持派警令方可执行任务建立警务交接班登记制度由值班法警填写《办案工作区值班日记》详细记录用警部门进入办案区的时间、办案人员、执行警务的法警及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状况、有无

法释[2000]20号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废止的1999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目录(第三批)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废止的1999年底以前发布的 有关司法解释目录(第三批) 法释[2000]20号 (2000年6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19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废止的1999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目录(第三批)》已于2000年6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1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0年7月25日起不再适用。 2000年7月13日 序号分类司法解释名称发文日期、文号废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华侨买卖国内房屋问题的批复1982年8月19日(79)民他字第40号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司法解释与之抵触,不再适用。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王正贵与林作信、江妙法房屋买卖关系如何确认的批复1982年12月18日(82)民他字第1号同上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租赁契约在履行期间发生争执新订立协议在办理公证时一方反悔并拒绝签字、领受公证书,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1987年1月19日[1986]民他字第122号同上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锡麟捐赠给国家的财产应如何处理的批复1988年3月12日(87)民他字第66号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司法解释的有关内容已被合同法相关内容所替代。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产房屋的买卖及买卖协议签订后一方是否可以翻悔问题的复函 1990年2月17日(89)民他字第50号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司法解释与之抵触,不再适用。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4年9月17日(1984)法办字第128号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有关规定作出的该司法解释不再适用。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1987年7月21日法(经)发[1987]20号同上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1987年10月19日法(经)[1987]27号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作出的该司法解释不再适用。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无法定和约定期限的工矿产品内在质量提出异议应如何确定期限问题的复函1993年9月13日法经[1993]195号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批复与之抵触,不再适用。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科技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的规定1995年4月2日法发[1995]6号1999年3月15日僵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过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有关规定作出的该司法解释不再适用。

法警的竞聘演讲稿

法警的竞聘演讲稿 有人说:“会计就是看钱、记账的管家,只要不把钱看丢,不把账记错就是好会计”。其实不然,我认为会计所从事的工作不仅是核算工作,更重要的是管理工作,他担负着为 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任。我上任后,要在每月提供基础报表的基础上,依据财务管理的 有关原则,科学整理会计数据,给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和 助手。 我于1998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先后从事过卷接机挡车工、制丝线 电工等工作。我的工作得到了在座许多领导、评委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我不敢辜负领 导们的殷切期望,几年来,我勤勤恳恳,不断进取,在思想上和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 进步。因此,我今天是充满信心走上竞聘讲台。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生于1973年4月,大学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办公室、技术科、法警队、起诉科工作。 今天,我竞争的职位是法警队大队长! 铁肩担道义,献身司法事业是我早在学生时期便立下的誓愿。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主 持正义,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是我一生的理想,今天,我竞争法警队大队长,就是为了 更好的实现这个夙愿!也是因为我具有这个优势和能力,更好的干好这项工作! 我是1996年法律专业毕业分配到我院工作的。两年的法律专业学习,使我具备了扎实丰 富的法学理论知识。八年的检察工作,尤其是96年-99年4年的起诉工作,又给我积累了丰富的执法实践经验。近4年的起诉工作中,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先后承办 各类刑事案件46起,出庭支持公诉、参与支持公诉上百次。所有案件均定性准确、起诉 及时,没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现象。所办案件法院均作有罪判决,起诉及判决率100%!1999年,我在检察技术科工作期间,在科长和老同志的带领下,利用所学知识和司法实践经验,办理保险公司理赔案件20余起,取证200余份,办案行程上千公里。快速高效的 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万元,因成绩突出被县委评为“为企业保驾护航先进个人” 并多次受到保险公司及相关领导的好评。期间还利用办案间隙,积极开展调研宣传工作, 撰写稿件40余篇,先后在沂南县报、临沂日报、山东法制报等报刊发表20余篇。其中撰 写的技术论文《视听资料的运用》被省检察院采用,并将在全省检察机关技术部门经验交 流会上交流。 2000年,院党组号召年轻干警报名参加法警。我想,司法警察是依法参与检察事业,受检察机关领导的人民警察一个重要警种。在这方面,我有很大的优势。我年轻好学体力充沛,开拓意识强,法律理论知识强,检察业务熟练,很适合做好这项工作。因此我选择了这个 职业!快,从事法警工作已经两年了,两年来,除完成本职工作外,我注意加强自身的继 续教育,先后取得自学专科、本科学历。同时在两次全市司法警察培训中,我都以优异的 成绩圆满完成任务。其中2002年全市法警培训中,还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出代表全市法警 支队,参加了在费县举行的比武大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内容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内容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最高人民检查院第十二届检查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解释》于2013年6月19日施行。 两高司法解释出台,降低了企业的环境犯罪入罪门槛,对企业来说意味着环境污染违法风险加大,环境污染违法成本增加,严重打击不法企业的偷排漏排的侥幸心理。监管力度加强,使人们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减少污染环境的非法行为。 一、司法解释出台的主要原因 1、环境污染日益严惩 2、环境污染入罪门槛高,进入司法程序的污染环境类刑事案件非常少; 3、对于环境污染事件,行政执法部门以往只能以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查处了结; 4、处罚力度较低,违法成本往往低于守法成本,更是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 5、行政罚款对污染者形成的震慑作用远不如刑法,以法监管环境的能力亟待提高。 二、环境定义

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责任主体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四、环境保护义务 1、环境保护法第24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环境保护法第25条规定: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3、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诺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2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2次会议、2012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9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渎职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伤亡达到前款第(一)项规定人数3倍以上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规定的损失后果,不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损失后果持续、扩大或者抢救工作延误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第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犯罪行为,触犯刑法

分则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条至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因不具备徇私舞弊等情形,不符合刑法分则第九章第三百九十八条至第四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但依法构成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犯罪的,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第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或者帮助他人逃避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渎职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他人共谋,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共谋实施的其他犯罪共犯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他人共谋,既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其他犯罪,又以非职务行为与他人共同实施该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其他犯罪的共犯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条国家机关负责人员违法决定,或者指使、授意、强令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构成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集体研究”形式实施的渎职犯罪,应当依照刑法分则第九章的规定追究国家机关负有责任的人员的刑事责任。对于具体执行人员,应当在综合认定其行为性质、是否提出反对意见、危害结果大小等情节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应当判处的刑罚。 第六条以危害结果为条件的渎职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危害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有数个危害结果的,从最后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