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量营养与微量营养的关系

常量营养与微量营养的关系

常量营养与微量营养的关系
常量营养与微量营养的关系

常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的关系

(摘自《健康与平衡》) 吃五谷生百病

西方人说,WE ARE EHAT WE EAT,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自于食物或确切地说,来自于我们从食物中所得到的营养素;我们中国人说:“吃五谷生百病”,就是我们因为一日三餐而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对我们每天饮食结果的最全面概括。间而言之,我们的健康来自于食物,我们的疾病也来自于食物。特别是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在科学与商业交织在一起而且通迅又空前发达的今天,每天都有资讯告诉你“新发现”和“新成果”,告诉你吃这样,别吃那样,因此,我们现代人和食物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微妙,我们对食物是又怕又爱,吃起来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负担,这就是现代化的苦恼,让我们不能完全尽兴地享受上天给予我们吃的乐趣,的确有点遗憾!

其实,可以客观地说,在意义上,自古以来,任何食物带给我们的都是有好有坏的成份,特别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单一食物或长时间内重复单一食物时,的确,不利因素似乎比有利因素更有机会以更快速度累积。

特别是在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被人类改变了的地球,而且不幸的是,我们个人没有力量去改变环境,就算是整个人类彻底“觉悟”了,要扭转如今被破坏了的伊甸园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可见成效的。我们除非到人烟稀少的地区去耕种而免除掉现代化的灾难一面,这恐怕不是大多数人选择和可能的选择。就像我们在海上行驶,你是没有可能控制风速,但你可以调整风帆,而且在许多时候,这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不要面对食物忧心忡忡,要的是重视自

己的一日三餐,享受吃所给我们生活的乐趣,同时正确使用科学成果,补偿自己身体最必要的微量营养素,恰到好处地活动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体的功能运转良好,一旦我们身体的功能是一个正循环,我们人体这部机器会奇迹般地取食物之精华,而弃之糟粕,将营养利用起来,而将废料排除,让这部分机器能正常运转到好的极限。

简而言之,维护我们自身健康的机会大部分依然在我们手里,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常量营养素

一、糖(碳水化合物)

在最初发现糖时,由于它的氢和氧的比例和水一样,而且又含碳,就把糖类叫碳水化合物了。但后来其它有些化合物与此组成相同,但结构和性质都很不一样,并不是碳水化合物,像乙酸。很显然,再把糖叫做碳水化合物就不合适了,但人们对此已成习惯。

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和纤维

素)

糖是一大类由碳C、氧O、氢H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所有的糖(除了纤维素)在嘴中就开始消化,但最终都经小肠消化道中变成葡萄糖,依赖一个特定的载体,才能被小肠吸收。然后又依赖不同载体再进入不同的组织和细胞。

▲糖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物质之一。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其中约85-95%来自于植物淀粉。

▲糖在生命活动中主要提供碳源和能源。人体所需能量50-70%应来源于糖。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份,如:糖蛋白就是人体重要结缔组织、软和软骨的基质;糖蛋白和糖脂是细胞膜的构成部分,而膜糖蛋白还参与细胞间的资讯传递。另外,糖的一些磷酸衍生物参与细胞核许多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

糖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糖代谢是指在细胞内,葡萄糖在细胞中被分解和利用供应人体能量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在不同细胞中代谢途径是不同的,而且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受供氧状况的影响。

▲摄入的糖类若用不完,90%就被转变为脂肪(甘油三脂),而有一小部分10%会以糖原(糖的多聚体)的形式存在于肝和肌肉中,糖原作为葡萄糖储备的意义在于可以迅速被动用以供急需,而脂肪则不行。而且肝糖原是血糖的重要来源。

▲我们的大脑和成熟的红细胞只能依赖葡萄糖代谢作为能量来源。

在糖被消化吸收进入细胞后,受供氧状况的影响,分有氧氧化和糖酵解二

种代谢:

有氧氧化

在有氧的条件下,糖直接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它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部分细胞都通过它得到能量。

糖酵解

在缺氧状态下,糖在一系列的酶的作用下,在细胞浆中进行糖酵解(GLYCOLYSIS),相比有氧氧化这种代谢可以更快得到ATP,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糖酵解,对于肌收缩、运动,像神经、白细胞、骨髓的代谢很活跃的组织,很多时候都是用糖酵解来供能,像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钱粒体,唯有酵解方式来供能量。

另外一些葡萄糖的代谢并不在于生成ATP,而是给细胞核内核酸的合成提供核糖和参与多种代谢的氢体。

(3)糖异生和血糖的来龙去脉

(A)血糖的来龙去脉

食物糖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糖异生→血糖(3.89-6.11摩尔/升)→氧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糖元合成为肝和肌糖、磷酸戊糖信息途径核糖及其它、脂肪和肝将其转变为甘油三脂。

这种精确协调主要依靠于酶和激素的调节。主要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实际上,它们也是三大营养物代谢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两种激素。

体内糖原的储备有限,正常人每小时可由肝释放出210毫克/公斤,如果没有补充,10小时1我们肝内的糖原就耗尽了。但实际上,我们禁食24小时,血糖依然正常,长期饥饿,也仅略有下降。除了中枢神经的调控,让周围的组织

减少对葡萄糖的利用外,主要是依赖于肝将蛋白质(氨基酸),乳酸,甘油转变为葡萄糖,不断地补充血糖。这一从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机体内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肝和肾。在正常情况下肾的糖异生的能力仅有肝的1/10,但如果长期饥饿,肾的糖异生能力就增强。

(B)生糖指数~糖尿病人能吃糖吗?

生糖指数(也有译为升糖指数)(GLYCEMICINDEX),缩写G.I.)是以人体内糖(碳水化合物)变为血糖(葡萄糖)速率为基础(即葡萄糖为100)而排列的一个次序。进一步说,就是当我们所讲的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在进入我们身体后,因为它们的结构的简单和复杂程度不一样,因此而被分解成葡萄糖所用的时间和步骤长短不同,所以进入血液的快慢也不同。这是糖类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是糖类的生化价值的衡量标准之一。在我们的日常饮食的搭配中,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或需进行体能强化训练的人,如果需要的话,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如果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恰到好处地搭配在一起,它们必然是分门别类的被消化而且分期分批的进入血液,而不会像一下摄入大量的简单碳水化合物一样,骤然使血糖剧增。

我们需要能辩证和全面地看待G.I.的问题。首先,G.I.仅仅是衡量食物生成葡萄糖的营养价值的一个资料,不少生糖指数低的食物是含有较高脂肪和蛋白质的(牛奶、巧克力),一般加工过的食品的G.I.都会相对较高,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的大多数蔬菜、水果、豆类,特别是没有加工的粗粮的和杂粮属于复杂碳水化合物类,也就是说,这些粗粮除了它们的丰富的微营养价值外,由于它们被消化和分解的过程长得多,还可以缓解单纯多量吃精米、精面等简单碳

水化合物很快一起进入血液而引起血糖问题。不过,在营养医学的微量营养治疗过程中,糖尿病人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简单碳水化合物的合理限量摄入是不可缺少的康复因素。

下面就将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略加修正后的G.I.再引用在此,以便大家方便参考。如果有更详细的资料要找,可直接参照https://www.doczj.com/doc/99268642.html,。

附表:食物的生糖指数

55以下:低生糖指数; 55~70中等生糖指数; 70以上高生糖指数

二、蛋白质

1、蛋白质家族

蛋白质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成份之一,也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所有器官和组织都含有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70%。肌肉45%、骨骼18%,皮肤10%,血液10%,脂肪4%,其它组织中平均13%。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四万多种蛋白质在体内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与矿物质形成酶、抗体、大部分凝血因素、多肽激素、载体蛋白、基因调控蛋白,在物质代谢,机体预防,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细胞信号传递,在个体发育,组织修复,体液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蛋白质在禁食和体液过度消耗时作为能量。

毫无疑问地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活动;在1938瑞典科学家J.JBERZELIUS就预见到蛋白质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而建议命名为PROTEIN,它来源于希腊字PROTEIOS,意为PRIMARY,即最基本的。

2、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蛋白质的元素:碳(50~55%),氢(6~7%),氧(19~24%),氮(13~16%)和硫(0~4%)。有些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磷或金属元素,像铁、铜、锌、锰、钴、钼,个别的还有碘。在这之中,各种蛋白质的氮含量很接近,平均为16……。

▲蛋白质还可以根据其形状分为纤维状和球状蛋白。许多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像酶,转运蛋白,激素类蛋白,免疫类蛋白均是球状或椭球状;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存在于自然界的氨基酸有300多种,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其中八种是属于必需基本氨基酸,人体不能制造,必须从食物中补充,它们是:缬氨酸、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而其它12种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的糖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

3、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蛋白的消化是在胃里开始胃蛋白酶(PH1.5-2),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胰酶PH为7.0左右(氨基酸的腐败作用),氨基酸通过性质和结构不同的载体在小肠粘膜被吸收入血液。

氨基酸是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原料。体内蛋白质的更新完全需要食物蛋白质来补充。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是人体氨基酸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未经消化不易吸收,在消化过程中,可以消除蛋白质的特异性和抗原性,一般来说,食物蛋白质消水解为氨基酸和肽后才能被机体所吸收。一般正常的成人体内95%的蛋白质可被水解。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有一小部分不被消化,也有一部分的消化产物不被吸收,肠道对这部分起的作用称为腐败作用。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实际上是细菌本身的代谢过程,是无氧分解。其大多数产物像胺类、氨和其

它都对人体是有害的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将随粪便排除,少量被吸收而经肝的代谢转变而解毒,但这一过程也产生不少量的脂肪酸等物质可被机体利用。

从食物和体内双重代谢来源中得到的人体必需的20种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经过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和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混在一起,分布于身体各处,参与代谢,你为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不能自由的通过细胞膜,所以在体内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肌肉中占50%以上,肝中占10%,肾中占4%,血中1-6%,肝肾体积小,相对氨基酸的浓度就很高,氨基酸的代谢很活跃。

氨基酸除了用来合成蛋白质,也可以转化成其它含氮物质。特别是在蛋白质的被用做能量时,脱氨基中产生的氨在正常情况下,由肝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

人体的蛋白质分子量较大,因此,数以万计的蛋白质为氨基酸提供了各异的序列和空间排布。20种氨基酸排列顺序和空间位置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完成生命赋于的数以万计的生理任务。蛋白质生物合成在细胞各种生物合成中是机制最为复杂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需要不断以极高的速度合成各种各样的新蛋白质(每一个细胞中可存在数千种不同的蛋白质,随时有新蛋白质合成)以满足代谢需要及时应付环境的改变(就像很多种抗菌素玷是通过干扰、抑制病菌的传递过程来发挥作用的)。

人体内的蛋白质处于不断降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中,即蛋白质的转化更新是随生命而存在的,成年人每天约有体内1~2%的蛋白质被降解,其中主要是肌蛋白。蛋白质所产生的氨基酸75~80%又被合成新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

的寿命差异很大,短则数秒、长则数月,甚至更长,蛋白质的寿命用半衰期(浓度降低到一半的时间)来表示。像人血浆蛋白质的寿期就是大约为十天。体内蛋白质更新的过程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异常或损伤的蛋白质可以更新和清除。

4、如何衡量蛋白质的价值,吃多少为好?

蛋白质的价值衡量和数量需求

▲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前者含有不同比例所有的基本氨基酸,像蛋、奶、肉、鱼……;后者含的不完全,像粮食、果仁、豆、种子……;

▲人体需要量

每公体重每天约要0.8克蛋白质。如体重60KG,就要48克蛋白质。

▲食用蛋白质的生物价值(BV)和来源因子:

1、BV是吸收的氮被人体保持和运用的比例,以此可以衡量蛋白质对人体生长和功能维护的价值。像乳清蛋白质(104),鸡蛋(100),牛奶(91),黄豆(74)……;

2、建立在BV上的来源因子乘以所需的蛋白量,就知道大约吃多少,像鸡蛋的来源因子是1.04,一个鸡蛋大约6克蛋白质,一天的蛋白用鸡蛋来满足,60KG 的人要有八个鸡蛋。

我们来看看如何理解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需要量,在营养方面,要注意膳食蛋白质和量的两个基本点。

衡量蛋白质的质有两个方面,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它们的质也就不同。有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充足,我们称为完全蛋白质,像动物蛋白多为此类;有的蛋白质则缺少人体必需的

氨基酸,或含量不足,我们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像在植物蛋白质中我们几乎不可能发现色氨酸和赖氨酸,但对子能有一定含量的蛋氨酸)。前者在蛋白质的意义上来说,营养价值高于后者;另外,我们也以食用蛋白质的生物价值(BV)氨基酸和以此为基础所建立的来源因素来衡量蛋白质的价值,我们很容易理解到这两个标准是相关性的。一般来讲,完全蛋白质的BV相对来说也高。

有了质的基础,我们就不难来建立量的概念。根据氮平衡的实验,在不进蛋白质时,成人每日要最低分解约20克蛋白质。由于食物中蛋白质和人体蛋白质组成的差异,不可能全部被利用(每公斤体重所需0.8克蛋白质是指能完全利用),成人最低需量在30-50克。为了长期保持总氮平衡,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为80克。下面的表格是给一个我们常接触的食物含蛋白质的具体的概念:

注:1OZ=28.35克

我们学习营养知识,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整体来龙去脉的概念,而最忌讳的是孤立和死板的套用和计算我们的营养素。因为食物和营养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元性科学,在加上人体的极其复杂的机制,许多东西都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我们对自己身体也应有一点观测和耐心。像以上资料,它们给我们一个粗线条分类的蛋白质的依据,而且仅仅是从蛋白质的角度来衡量,而对其余的营养成份并没有触及。

缺少蛋白质在人体健康上引起的问题是很多的,例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降低,维生素A降低、肝内酶的活力减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差,疲惫不堪,头晕,虚弱,体内酸碱度变化无常,肌肉松驰和减少……,当然如长期的蛋白质进量,带来的问题也是可观的,首先是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过重会逐步引起功能的失调和混乱,胆固醇增高,钙的流失而导致骨质疏松和牙周炎,另外肠道的细菌生长会紊乱和增加。

一般来讲,营养学家们公认,人们每天的能量在10-30%来自于蛋白质较合理。但究竟摄入多少完全取决于你的活动。

缺少蛋白质的人群:

素食主义者、孩子、老人、常规锻练身体的人和常规节食或吃太多垃圾食品的人、生病、受伤、感情巨大打击等都会增加蛋白质的需求;缺少蛋白质会加

快肌肉的损耗,会得脂肪肝、免疫系统减弱、婴儿和儿童生长受阻碍。当进入中年,肌肉减少,脂肪增加,妇女往往是比男人更缺蛋白的人群,这种减少往往也会引起骨质密度降低,胰岛素活性降低。

我们要强调和注意的是,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是糖和脂肪所不能替代的。糖和脂肪可互相转化,蛋白质也可以转化成糖,但因为人体不能合成8种必需氨基酸,所经以我们不能从脂肪和糖的代谢转化出蛋白质来,千万不要因为种种原因而忽略了蛋白质的平衡和合理摄入!

三、脂肪(脂类)

(一)脂肪的概述和它的功与过

▲脂类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和糖一样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但结构上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和双键。它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脂类分属脂肪(甘油三脂)及类脂

▲脂肪: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及供应能量

▲类脂:胆固醇、磷脂以及糖脂等,是生物膜的重要部分,参与细胞识别及资讯传递,是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在体内与醇构成脂类的脂肪酸来源:

1、机体自身合成:以脂肪形式存储。饱和脂肪酸和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均为此类。

2、食物脂肪供给: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植物油等来源)中来,称为必需脂肪酸,像EPA、DPA、DHA均属于此类(大家可以又一次看到,我们身体内所必需的脂肪酸我们自己却不能合成,像必需的基本氨基酸一样!)

▲血脂血液里所含脂类的总称:

1、甘油三脂、胆固醇、游离脂酸

2、磷脂(卵磷脂70%,神经鞘磷脂20%和脑磷脂10%)

3、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合成)和外源性(食物)

4、血脂含量不像血糖恒定,非常因人而宜。

当退化性疾病袭击我们人类的速度很快加剧的今天,脂类几乎被指责为一个完全的反面角色。其实脂类只是一个涵盖很广的一类物质,就像糖和蛋白质一样,如呆我们摄取不当,它们对身体不是营养而是毒素了。实际上,其中的脂类对能量的储备并非可为糖和蛋白质真正取代(可以说,上天在造就我们人体时是符合最小体积原理,脂肪就是我们能量的最好储存形式,与蛋白质分子和糖同样的重量,它储备的能量就是双倍),而类脂部分对细胞的建造则是糖和蛋白质所绝对不可替代的。

我们人体在利用脂类中主要利用脂肪酸部分,而其中基本脂肪酸(E.F.A)又有格外意义。我们大家听的很熟悉的鱼油中的奥米加3:20-碳五烯酸(EPA),22-碳五烯酸(DPA),22碳六烯酸(DHA):在植物油中的奥米加3,18碳三烯酸(亚油酸);在植物中奥米加6:18碳三烯酸(阿发和伽马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PA、EHA在脑及睾丸中最丰富,是脑和精子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组成。我们需在有一个对基本脂肪酸的功和过的概括:

如果我们缺少基本脂肪酸,人体必要的荷尔蒙和前列腺素合成会受阻;皮肤会有湿疹,牛皮癣类的问题,生殖障碍,血小板粘连、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弱……如果我们的基本脂肪酸过度,有可能引起的问题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癌,对糖的碉受力减低,增加对食物的过敏,肠胃的功能问题,肝的功能紊乱,内分

泌的不平自然风光…

看,像糖的蛋白质一样,关键还是一个平衡,如果我们能从平时的一日三餐和微量营养素两方面来调节它,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及时排除无用的代谢物,我们就会把脂肪的反面角色降到最低。

(二)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小肠的上段是(十二指肠)是消化脂类(脂肪、磷脂、胆固醇)的主要场所,它不溶于水,必须有胆汁酸盐的乳化作用成细小的微团才能够被酶(胰脂酶)消化;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粘膜再合成脂肪CM经淋巴被吸收入血液。

当肝胆功能紊乱时,脂肪的分解代谢也会成问题。而这二者都和微量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密切相关。

肝的合成脂肪能力最强,可惜肝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脂肪生成后,要用极低密度的脂蛋白质(VLDL)运送到肝外组织。如果因为营养不良,中毒,必须脂肪酸和其它物质(胆碱等)的缺乏而不能让合成的甘油酸脂与蛋白质形成VLDL分泌入血,则会聚集在肝细胞中,形成脂肪肝。

人和动物即使完全不摄入脂肪,也可由糖大量合成脂肪。例如:素食的人可能不缺脂肪,但却有可能因缺蛋白质(脂蛋白)而形成脂肪肝。

在体内储备的脂肪可再按需要分解成E.F.A等游离脂酸及甘油进入血液,以满足心、骨器官的需要。

(三)还胆固醇一个本来面目

人类对胆固醇的认识是一个漫长岁月。1769年,科学家们最早在胆囊中发现了这种白色的硬固体状物质。这个词汇实际上就是希腊语“胆”(CHOLE)“脂”

(STEROL)。1929年,发现HDL和逐步清楚它的功能;1932年,发现了结构式,1950年,发现LDL和它的作用,到14956年,才比较明确了它的生物合成路线和参玑作用的主要元素。胆固醇的合成很复杂,有近30个步骤的酶促反应。

它在人体含有约140克,广泛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中,大约有1/4分别在脑及神经组织中,约占脑组织的2%,肝、肾、肠等内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亦含较多的胆固醇,每100克组织约含200-500毫克,其中肝最多。肌组织含量最低,约100-200毫克/100克。在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内分泌腺组织中,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可达1-5%,除了成年动物组织及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每人每天大约合成1-1.5克左右,肝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70-80%的胆固醇都是由肝脏合成,10%由肠等合成。同时,胆固醇约有40%是用不上的,可由肝转程酸而随胆汁排除到肠道而最终排出体外。也就是说,胆固醇逆向转化的最终步骤是在肝中进行的,肝脏是清除多余胆固醇的主要器官。

在退化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以来,对胆固醇曾有过不少误解。其实,胆固醇是我们人体中很基本和必要的物质。如果缺少了它,肾上腺素、睾丸、卵巢等内分泌激素都是不可合成的。同时,如果没有胆固醇,我们的钙就不可能被吸收,因为,在皮肤内的胆固醇会在紫外线照射下成为维生素D3,帮助骨骼的建造。

现在再回到我们身体这部精妙绝伦的机器,实际上,当我们的机体所合成的东西都是要有用场的,而且同时也设置了程式,清除用不完的物质。问题是我们要保养它的功能和不能过分和长时间超越它的限度。

胆固醇(球粒化)

胆固醇自身是不溶于水溶液的,因此也不能溶在血液中,但正常的血液是清澈透明的而看不见油的。所以,脂肪在运往各个组织和细胞时,不是以自由态存在,而是需要载体,许多种蛋白质都可以充当此任,LIPOROTEIN就是血脂与蛋白结合的在血液中的形式,胆固醇类就是靠低密度脂蛋白运到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的,然后从脂蛋白中分离出来被细胞利用。而高密度脂蛋白又会将身体各组织多余的的和没有用的胆固醇运回肝脏,肝将其分解进入胆酸,然后排出体外。

在实质上,我们可不可以说,其实,不是胆固醇本身给我们的危害,而更确切地说,是我们没有能帮助我们机体内部的平衡而让它变成了对我们的危害?

学习营养知识和任何学习一样,最重要的不是去简单的知道或记住知识,而是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改进,从胆固醇的代谢过程,就可以再次说明,体内的各个物质的平衡是身体各个体系能正常运作的关键,而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又是我们身体物质新陈代谢平衡的保证,而根据细胞营养学的原理,数量足够,比例适当,组合得当和结构易吸收的微量营养素是能给予我们系统功能正常化的必备因素,它们在体内形成酶、激素,保证和优化人体内的酸碱度、电解质和一切生化反应条件,从而使细胞工作正常化,以达到在细胞水准是的调节,而这一调节是最必要和不可缺少的基础的人体生物节律的调节。

微量营养组份功能简介

一、维生素的几个特点

1、维生素的摄入相比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微量的(一般为毫克

级),这些物质本身不含热量。

2、维生素与身体内许多生物化合物的形成密不可分。荷尔蒙、蛋白、神经传递素、RNA、DNA……一般来说,不说是它们一定构成这些物质的一部分,但它促成细胞中化学反应和整个新陈代谢平衡,从而让这些物质构成正确无误。像酶的形成,往往是由维生素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

3、维生素有脂溶(A、D、E和K)、水溶(B族、C),所有维生素都是必需的,各有不同的用场,不能互代,但它们可互相合作。

4、大多数不储存于体内,今天不用完就随体内排出体外,需要天天要摄取。

5、人类自身不会象许多动植物一样,不会制造维生素C,也许是缺第四种酶,也许是在进化过程中这种能力丧失了。

二、矿物元素的特点和基本作用:

1、人体内矿物元素(Minerals)无论是主要矿物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都来自于地球,没有一种能由细胞生成。

2、每日所摄取仅占全部营养的1.5%,它们的基本角色是作为化合物的中心离子,和维生素一起形成酶和荷尔蒙,同时在人体生化反应中调节酸碱度,因此,实际上是参与所有新陈代谢的过程,没有它们,其它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3、许多矿物元素本身就是抗氧化剂,像大家最熟悉的硒(硒蛋氨酸),USANA 提供几乎所有最好分子式构成的重要矿物元素,我们以熟悉的钙为例来看看它们的作用和代谢特点:

钙在身体中储量最充足,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矿物物质之一。它影响细胞壁的浸透性,控制着从细胞膜内外通过的流质,并在细胞粘合中发挥作用。另外,

钙也在神经中枢系统的调节,心脏的收缩,脂肪的代谢中都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要强调的是,钙和镁必须要相互合作才能达到上述的目的。比如说,心脏的收缩就是钙镁最佳默契配合的例子。而USANA的钙镁从质量上是目前可以买到的产品中最好的,不仅是其钙镁的比例关系,而且还在它所加的矽和硼的协同作用。

身体通过更少三种不同调控机制控制着血液中钙的含量,当钙量太低时,就咐加肠吸收,骨骼将储存的钙释放出来,而肾脏也同时减低钙的排泄率。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99%的佂在此),我们的骨头像我们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更新,旧的骨头融解排除,新的要不断补充。我们的骨头大约是一到三年全部更新一次。可见,我们补钙有多么重要!钙量吸收不足是席卷全球而不光是发达国家的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国家主要是膳食的不平衡,含有太多脂肪,盐分、动物蛋白及糖,这些都会形成酸性废物,溶滤我们骨骼中的碱性矿物质,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生物类黄酮抗氧化剂

●前(原)花色素(OPC,Proanthocyanidins,Profavonodis)

存在于很多植物中,特别是葡萄和松树干中,往往是许多OPC互相键和在一起。

豕草花粉苷(六羟黄酮,栎精,Quercetin):最活跃的生物黄酮,同时它以是构成柑桔类黄酮的主链:

柑桔类(Ctris biofiavonodis)像芸香苷(RUTIN,芦丁)毛细血管的修补

多酚类(Green Tea Ployphenols)(30%重量的干绿茶叶),从日本一种山茶素植物中得到的衍生物,用新鲜的叶子蒸即可得到。

生物类黄酮最早OPC分子式是在1979年被法国科学家JACK MASQUEIIER从葡萄籽中发现,以前很长时间曾笼统地叫维生素P,当然很快发现它并非上一个简单的维生素P所可以描述的。到目前为止,有4000多种的生物类黄酮已被定性和分类。生物类黄酮许多是一大类色素,对构成许多植物、花和水果的颜色都有巨大贡献。(我们中药材中的许多药材都属于这一类)

生物类黄酮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治疗和医疗已经几十年了。OPC类物质,也是维生素C的辅助因素,可以让维生素C发挥最大优势的最大作用,且作用时间也长。另外,这类物质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有两个更大的优点,不仅可以渗透血管(吸收率高,许多实验证明它们可以被人体100%地吸收),还可以渗透脑屏障,也就是说它们的抗氧化能力极强,特别是修补毛细血管方面,一般地说,像质量上乘的OPC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而且可以相互协同再生。

我们说,USANA在当代的营养补充品中是女娲补天的先行者,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USANA将中国古老的中药与现代医学定量化准确实践了,在很大方面其实就是指生物类黄酮在实际中的有目的提炼和发展。其葡萄籽精华素在同类产品的分子设计中以超前了很多。

常量营养和微量营养全面失衡的直接后果是使各类细胞发育不良,不健全。功能失调,更新复制受阻甚至无法正常死亡和更新。虚弱甚至畸形的细胞不仅担当不了它的责任,更抵挡不了任何不利因素的攻击。

如果用简单扼要的话来概括常量营养与微量营养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常量营养供给我们能量,供给我们建造我们人体的原材料(像盖房子要用的不同类型砖头、瓦片),没有它们,我们的人体不可能存在,如果将我们自身比喻成

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一)常量元素 1.Ca 99%的Ca构成骨骼和牙齿,其余存在于血浆和软骨组织中;参与凝血过程,是多种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幼龄动物Ca缺乏可患佝偻病;成年动物患软骨症或骨质疏松症;当血Ca过低时,动物常出现痉挛、抽搐(如奶牛产后麻痹综合征)。动物性饲料和矿物性饲料中Ca含量较高,是Ca的主要来源。 2.P 80%的P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大部分构成软组织成分,小部分在体液中;以磷酸盐形式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形成高能化合物,供机体生命活动利用;幼龄动物P缺乏可患佝偻病,成年动物患软骨症;缺P动物常表现为食欲不良、增重减缓、全身虚弱,幼龄动物常啃毛、骨、泥土和破布;母畜发情异常,屡配不孕。禾本科耔实和糠麸中含P 量较高,主要以植酸P的形式存在。 3.Mg 70%的Mg以磷酸盐与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25%左右的Mg与蛋白质结合成络合物存在于软组织的细胞中;Mg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在糖和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Mg缺乏症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如乳牛、肉牛和绵羊,其主要症状为痉挛。Mg普遍存在于各种饲料中,尤其是糠麸、饼粕、青饲料和谷物类以及块根茎类饲料中含Mg丰富。 4.Na、Cl 分布于细胞外液中,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与酸碱平衡的主要离子;以重碳酸盐形式存在的Na可为反刍动物创造适宜环境;Cl与H离子结合成HCl,可激活胃蛋白质酶,并保持胃液呈酸性,具有杀菌作用。动物缺乏Na和Cl,表现为生长性能受阻,成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体重减轻。食盐是动物Na和Cl的最好来源。 5.K 参与缓冲系统的形成,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及肌肉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影响葡萄糖吸收来影响CH2O代谢。动物长期缺乏K,表现为生长停滞、肌肉软弱和异食癖。植物性饲料尤其是幼嫩饲料中含K丰富,动物一般不会缺K。 6.S 通过体内的含S有机物起作用。动物缺乏S常表现为食欲丧失、掉毛、多泪和垂涎,并因体质虚弱而死亡。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含S丰富,在动物脱毛、换羽期间,可补充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等以加快脱毛、换羽的速度。 (二)微量元素 1.Fe 动物体内的Fe约有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有20%左右的Fe和蛋白质结合贮存于肝、脾和骨髓中,其余的Fe存在于色素酶和多种氧化酶中,其主要功能是作为O2的载体以保证体内O2的正常输送。缺Fe常见的症状是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症。各种天然植物性饲料特别是幼嫩青绿饲料含Fe甚多,日粮中补充Fe的原料通常是FeSO4,补饲量要注意控制,以免引起慢性中毒。 2.Cu 多种酶(如Fe氧化酶、过氧化物、氨基酸氧化酶)的构成成分,其生理功能极其多样,骨骼的构成、红细胞的生长、被毛色素的沉着等均有适量的Cu存在。家畜日粮中Cu缺乏会引起动物贫血、骨代谢失常、羊毛生长稀疏等;羔羊由于母羊缺Cu可引起运动失调;家

合理营养与健康.docx

合理营养与健康 摘要: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它是由无数的细胞构成,其生存也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人体摄入食物就是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但如何补充、补充多少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需要一个合理的营养机制,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忽视合理营养问题,主要表现为: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安排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等,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它是由无数的最小的生命构成体――细胞构成,其生存也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人体摄入食物就是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但每一个健康的人所需要的营养素远远不止这六类,还有几十种的其他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营养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很多人的英年早逝更是给健康敲响了警钟,那么怎么才能称得上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无疾病或不虚弱而已。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健康的人只占总人口的5%。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有70%的疾病是由营养素失衡引起的。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要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少,然而我们现在已由过去的营养缺乏症过渡到了营养不均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和传统的饮食意识,都会造成营养不均衡,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呢?首先就是要运动,通过运动增强体质,避免疾病的侵袭。其次就是要合理饮食,形成一个良好的合理营养机制,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忽视合理营养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养素摄入不均衡。我们知道,人类所食用的食物中主要有六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而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都是供热营养素,尤其是碳水化合物,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1184601121 姓名:郝延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倍加关注。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智力、身体潜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营养和健康适当的人,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营养;健康;营养素 一、营养概述 营养的原义为“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过程。 1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物质。目前,已知有40—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等。 二、健康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

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由此可见,人们不再把健康等同于没有疾病,保健的概念日益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通过营养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和完成各种活动。人类从胎儿开始直至死亡都离不开营养,人类体质的优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总之,人类的生、老、病、死都与营养息息相关。 (一)营养素的功能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其中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因此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产能营养素。同时由于人体对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较大,又被称为宏量营养素。而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是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定。

《营养与健康》习题答案

1.推荐摄入量的含义及应用? 推荐摄入量(RNI):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1.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2.RNI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3.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2.原发性高血压的营养防治原则有哪些? a.控制体重:限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b.改善膳食结构(1)限盐:正常情况下,人们对钠盐需要量为0.5g/d以内,建议正常人5g/d,高血压患者1.5-3.0g/d。(2)增加钾的摄入量: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有利于降压。(3)增加钙的摄入量: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有利于降压。(4)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首先,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中能量的25%或更低;其次: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再次:饱和Fat、单不饱和Fat和多不饱和Fat 的比例应为:1:1:1;(5)增加优质蛋白:鱼类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c.限制饮酒:应限制酒量在25 g/d以下,必要时完全戒酒。 3.使钙吸收减少的因素有哪些? a.膳食纤维(其中醛糖残基可与钙结合) b.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乳化物) c.缺乏维生素D时,钙的吸收减少 d.膳食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时,会影响钙的吸收一般认为成年人Ca:P=1:1~1:2 e过量饮酒,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均使钙吸收率下降 f.植物性食物中草酸,植酸,磷酸 g.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 4.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说出你的根据。 a.营养素齐全全面满足婴儿在出生后4-6m内的生长发育需要 (1)含优质的蛋白质(2)含丰富EFA (3)含丰富乳糖 (4)钙,其它矿物质(5)Vit b.免疫物质丰富提高母乳喂养儿抗感染能力婴儿免疫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1)特异性免疫物质(2)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c.哺乳行为增进母子情感交流,促进婴儿智力 d.母乳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新鲜不变质 5.何谓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举例说明。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养生也更加重视,现在叙述食品、营养在一个人不同的成长阶段中的重要作用,食品、营养与疾病、心理的关系。关键词:食品、营养、习惯、健康 参考资料:孙远明主编的《食品营养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对我们身体健康影响至关重要,而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学习,而对于正确的膳食指南了解甚少,往往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不注重食物的搭配吃用,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吃得不健康,甚至吃出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平常的膳食多加关心,多作充分的了解,让我们可以吃得健康,活得快乐。 人体生命人体健康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食品营养、遗传、体力活动、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画背景状况等,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复杂的因素是食品营养。一切生命活动包括呼吸、心跳、说话、走路、工作、运动等都需要能量。能量是生命的动力,没有能量也就没有生命和任何活动。而能量有源于食品中的营养素在体内燃烧产生的热能,因此,食物、营养是人体生命能够维持的基础和动力。除能量提供以为,食物中的营养素也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和组织更新的原料,并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如果人体是一台机器,食物就是保证这台精密机器正常运转的动力。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情绪和精力。 处于生长发育的个体如果长期摄入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一满足生命活动能量的需要,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活力消失,甚至停止而死亡。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维生素B和烟酸等营养素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如果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素同时缺乏,会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研究证明,儿童时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使智商降低15分,导致成年人收入及劳动生长率下降10%。严重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导致局部和全身性水肿,小儿智力低下,甚至死亡。2004年,安徽阜阳“奶粉”事件中出现的“大头婴”就是长期用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含量严重不足的伪劣“奶粉”喂养所致,其中数名婴儿死亡。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智力低下、劳动力丧失和部分丧失、免疫力下降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 医学专家们认为,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平衡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科学地安排饮食,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肌体抵抗力,减少和战胜疾病、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

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介绍

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介绍,行业概况和就业分析 [size=4][color=red]从有关网站转载了下面这个有关食品专业的详细介绍,其中的内容有涉及了当前的行业状况,高校教学状况,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方面的信息.已经是相当详细的了.现在把它贴出来,让大家再来重新认识一下专业状况,再一次定位自己.我想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工作都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 [/color][/size]专业概述: 本专业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培养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食品科学类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大致有两个方向:大、中型食品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从事经营销售、企业管理等工作。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要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技术原理。 5、实践教学 包括工艺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主要专业实验:原料预处理。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工学或农学学士。 8、相关专业 生物工程。 9、原专业名 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蜂学(部分)、食品卫生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二、专业综合介绍 或许正如一些人戏称的那样,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能让人在生理和精神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专业。

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区别

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人体内大约含有27种必需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为:O、C、H、N、Ca、P、K、S、Cl、Na、Mg等,约占人体重的99.95%, 微量元素仅占人体重的0.05%,它们是:Fe、F、Zn、Si、Br、Sn、Cu、V、I、Mn、Cr、Se、Mo、Ni 、Co,但其作用不小。 有益元素是指人体中假若缺少这些元素(如Li、Ce、Ai、As、Rb、Ti、Sr、B和稀土元素)虽然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认为是健康的。 有20~30中普遍存在于各组织中的元素,它们的浓度是变化的,而它们的生物效应还没有被完全确定,它们也可能来自环境的沾污,因此称沾污元素。当觉察出有害的生理或行为症状时,沾污元素就成为污染元素了,例如,血液中的铅、镉和汞虽然浓度极低,但是起着有害作用,它们是污染元素。 缺乏维生素A:夜盲、角膜炎。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牛奶、鸡蛋、胡萝卜、蔬菜叶、鱼油等。 缺乏维生素E:不育、肌肉营养不良;富含维生素E的食品:植物油、牛奶、鸡蛋和肉类。 缺乏维生素K:血友病;富含维生素K的食品:鲜蔬菜。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软骨病;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鱼油等。 缺乏维生素B1:脚气、神经失调;富含维生素B1的食品:肉类、酵母、带荚的果实、谷类。 缺乏维生素B2:皮肤病、神经失调;富含维生素B2的食品:肉类、牛奶。 缺乏维生素B5:易怒、痉挛;富含维生素B5的食品:肝、酵母、谷类。 缺乏维生素B12:恶性贫血;富含维生素B12的食品:肝、肉类、鸡蛋、牛奶。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柠檬、水果、青椒、白菜、土豆。 缺乏泛酸:胃肠炎、皮肤病;富含泛酸的食品:肝、酵母、鸡蛋。 缺乏叶酸:贫血;富含叶酸的食品:蔬菜叶 补钙大致有这几种:奶类,豆类,坚果类,蔬菜类,还有虾皮. 食物中不是所有的钙都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离子状态的钙才易被人体吸收。也不是说吃含有钙的食物就能补上钙的,有很多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只有更好的参考这些因素再加上良好的钙源才能又快又好的补上体内缺少的钙。其他如牛肉、牛奶、鸡肉、鸡肝、蛋黄、贝类、花生、谷类、豆类、马铃薯、蔬菜、红糖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锌。海鲜和水产中的锌含量较多,如生蚝、海蛎肉、鲜赤贝、螺蛳、蚌肉此外冬菇中锌的含量也比较高。另外动物的肝脏中也含有丰富的锌。建议吃香菜:含有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等,可以利尿,维持血糖含量并防癌。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从食物营养类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模式极其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意义几方面,论述了人类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注意膳食和营养的道理。 关键词:饮食养生合理营养膳食食物营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生活也随之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健康的饮食能提供人体生长、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让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拥有健康的人生,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这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由饮食不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却总是在考验和挑战我们的身体,饮食和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营养;饮食;健康 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忽略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的生活,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课程也愈受人们欢迎。所以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知道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但是前提是我们要了解什么事营养,怎样的饮食态度是健康的饮食态度。最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饮食,均衡饮食。 一、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每天饮食,位的是获得营养物质。那么,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地有哪些呢? 1、蛋白质 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集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它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它大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蛋、奶、和某些植物种子。 2、糖类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物质,提供人类生命正常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它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等。 3、油脂 是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放出的能量约是糖类的两倍。同时,在人体内的脂肪具有减小机体内器官的摩擦作用,器官抗震作用。它的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和乳制品等等。 4、维生素 其种类繁多,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生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有些是能从外界吸收,如维生素A;有些只能在体内合成,如维生素D。机体对其需求量很小,但是不能缺少。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等等。 5、无机盐 其种类繁多,但是对机体很重要。它参与构成组织和调节酶活性因子,具有调节细胞代谢、激素分泌、酸碱平衡等作用。 6、水 占机体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它主要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液体环境,溶解各种物质,保障各项机体代谢正常进行。缺少水分,人类无法生存。[1] 二、对健康的理解 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主要是由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决定。而机体上的健康则主要决定于物质输入是是否满足机体需求。

论述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论述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内容提要 1.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营养失衡的危害。 2.平衡营养的核心是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 3.合理膳食是实现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关键。 谈谈你今后如何合理膳食认证营养平衡和身体的健康。 正文 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即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平衡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可一味摄取单一的营养素,也不可毫不选择的摄取各种营养素,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平衡。 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营养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营养学家建议: 1、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过剩。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和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

是饱和脂肪过剩。 3、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我国"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但要限制蔗糖摄入量,目前可以纽特健康糖代替蔗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5、保证蔬菜摄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摄入各种蔬菜500克左右,以确保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来源。 6、食用菌应纳入膳食结构,因其所含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营养失衡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最近的年度报告中称:“全世界死亡的儿童中有3/4的人或多或少与营养不良不关。”若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动用机体储存的糖原及脂肪,发生Pro-Q 营养不良,临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神经衰弱、皮肤干燥、脉搏缓慢、工作能力下降、体温低、抵抗力低,儿童出现生长停顿等。而长期营养摄入过多,会造成人体超重或肥胖,血糖升高,脂肪沉积,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过度肥胖还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组织缺氧。肥胖并发症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胆结石、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平衡营养的核心是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因为人体必须的营养苏相当的广泛,食物不丰富,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的缺乏。平衡和适度,是因为营养的量和相对问题。营养丰富的东西,每天也不能吃的太多。营养素就是食物的组分,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合理膳食是实现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关键。合理的膳食则是营养

大学生营养与健康

探讨现代大学生营养与健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倍加关注,在饮食工作中,我们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营养均衡合理和饮食安全,作为自己工作的动身点和着眼点,始终树立科学、健康的现代饮食理念,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生命出现的同时就有了营养,营养与生命的关系密不可分。离开了营养,生命无法存在;万物生长离不开营养,合理的营养也就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一、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而合理摄取食物。它是以现代营养学知识为依据,根据不同人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分别确定各自的营养素供给量,再根据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料、加工、烹调,使用餐者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素都能满足各项生理需要,使健康状况正常。合理营养可以使人保持精力充沛,精神愉快,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合理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的先决条件;合理营养可以使一个人的身体、智力、情绪、外貌保持最佳状态,并增强人的自信;合理营养是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合理营养可提高免疫力、防治疾病。

二、均衡膳食 为保证合理配餐,大学生营养膳食指南的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吃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膳食;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膳食改进意见与措施:大学生在选择各类副食时,应注意减少一周食物种类的重复,合理搭配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忽视早餐,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挑食偏食,还要避免某种营养素缺乏而其他营养素过剩的问题;也希望食堂在各类主、副、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注意合理烹调,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种类食物的合理搭配,如肉菜、粗细食物混合烹调,保证学生从膳食中获得均衡的营养;并积极展开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使其关心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膳食结构,解决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量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普及科学膳食营养知识,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非常重要。 高度重视科学膳食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科学膳食是指膳食 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与有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大学生科学膳食的主要内容是对膳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即平衡膳食。只有平衡的膳食才能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学习营养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

【关于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调查报告】中国饮食健康调查报告

【关于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调查报告】中国饮 食健康调查报告 健康饮食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前提。但为什么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营养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我们身边同学中营养过剩的“小胖墩”和营养不足的“小豆芽”竟还是越来越多。下面是X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调查报告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也随之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但一些健康问题总是在考验和挑战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受到关注饮食和健康的问题已成为了困扰着现代人们一道难题。然而据了解,导致我们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饮食,中学生的不良饮食会出现许多健康问题,为此我们组选择了“饮食与健康”这一课题,调查了初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有关问题。在初中生中,有10%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27%的学生有时不吃;15%的学生,三餐食量不合理。这些都是严重的饮食不健康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初中学生出现饮食与健康问题的原因,让广大的中学生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使他(她)们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一、首先,不吃早餐是有极大危害的。

1、对大脑的危害。虽说脑组织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3%,但脑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钟约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时约为5克。青少年的脑组织正处于发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还高。如血糖过低,脑意识活动就会出现障碍,长期如此,势必影响脑的重量和形态发育。 2、对消化系统的危害。正常情况下,头天晚上吃的食物经过六小左右就从胃里排空进入肠道。第二天若不好吃早餐,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就会去“消化”胃粘膜层。长此以往,细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很容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3、造成动脉硬化且更易导致肥胖。有不少青少年学生是怕长胖而不吃早餐的。这种做法毫无科学道理。人体对热量的需求是有标准的,不吃早餐,势必加大中、晚餐的进食量。而晚餐后一般运动量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积累而导致肥胖。另外,长期不吃早餐还会使胆固醇、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硬化。 4、让你反应迟钝: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5、慢性病可能“上”身:不吃早餐,饥肠辘辘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身体为了取得动力,会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

食品营养与产品开发复习题(最终版)

《食品营养与产品开发》复习题(2018年春季)一、英文缩写

二、名词解释 营养: 营养价值: 营养标签: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消化: 容受性舒张: 胃的排空: 内因子: 吸收: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胞饮作用: 能量系数: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 食物热效应: 双歧因子: 膳食纤维: 水溶性膳食纤维: 节约蛋白质作用: 抗生酮作用: 乳糖不耐症: 血糖指数: 条件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 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 表观消化率:

真消化率: 生物价: 蛋白质功效比: 蛋白质净利用率: 氨基酸分: 氮平衡: 正氮平衡: 负氮平衡: 零氮平衡: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反式脂肪酸: 矿物质: 常量与微量矿物质: 肉因子: 佝偻病: 克山病: 葡萄糖耐量因子: 水平衡: 脱水与水肿: 维生素: 类维生素: 暗适应能力: 夜盲症: 坏血病: 脚气病: 胰蛋白酶抑制剂: 母乳化奶粉: 体质性肥胖: 获得性肥胖:

体重指数: 运动饮料: 三、案例分析及简答题 1、简述胃酸的生理功能。 2、张三平时不爱吃早餐,经诊断患有胆结石,请从食品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其机理。(简述胆固醇与胆汁酸盐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关系) 3、一个体重60kg身高175cm的30岁男子,请计算其一天基础代谢所消耗的热能为多少? 4、简述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5、简述糖醇的营养功能。 6、简述乳糖不耐症的概念、机理及预防措施。(案例分析) 7、简述反式脂肪酸的概念、产生机理及危害。(案例分析) 8、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某食堂晚餐中准备了红薯米粥、南瓜米粥、红豆米粥、黑米粥四种粥,试从蛋白质互补作用分析哪种粥的搭配更营养。)

最新健康与营养教案

《合理营养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膳食宝塔中各种成分及所占的比例。知道不健康饮食的危害,让学生了解饮食卫生的一些知识,懂得饮食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健康饮食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并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二、教学准备:教师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和图片,视频,制作PPT课件。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四、教学重点:知道合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自觉抵制不健康食品的诱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学习一下《合理营养与青少年的身体建康》(板书)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看几张图片,看完图片后你们谈一下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不管是过胖还是过瘦都是营养不良,都对健康不利,到底什么样的营养才是合理的呢? 活动一:平衡膳食宝塔-——一日三餐的饮食搭配(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营养结构,以及各占得比重。)这 展示:青少年膳食指南 教师:相当部分学生的早餐被忽略了,很多学生或在上学路上,或在学校里吃早饭,更有甚者不吃早饭,这些都是不良生活习惯,你知道不吃早餐的危害吗? 活动二:不吃早餐危害大。(学生分组写出不吃早餐的危害,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初中生正是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本身对营养需求就很大,缺了一顿早餐看似无关紧要,但却少了一次补充营养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危害健康,这和崇尚健康理念背道而驰。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摘要】: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各种元素是构成机体并决定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按照生理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徽量元素,钙、铜、镁、锌、铁均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构成细胞的成分,以辅酶、辅基激活剂的形式参与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微量元素参与生物体代谢的调控、酶的合成、呼吸链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是生命活动及繁衍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关键字】:微量元素健康人体食物 1、微量元素的概念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且为生物体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如铁、硅、锌、铜、碘、溴、硒、锰等。微量元素为植物体必需但需求量很少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缺少或不能被植物利用时,植物生长不良,过多又容易引起中毒。在农业中,常以微量元素作种子处理、根外追肥来提高作物产量。目前多数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种,在28种生命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3%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关系 2.1铁(Fe) (1)含量:成人体内含铁量为3-5g。 (2)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显着的补血功效;能够增强白血球抵抗病菌的能力;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参与氧气的运输过程,把氧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缺乏微量元素铁

食品科学及其发展

第一章食品科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食品科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内容 吃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亦具有这一本能,自从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现,就同饮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民以食为天”说明对人类来说食品比阳光雨露还要重要,没有食品就没有人类。食品科学是研究人们的吃与喝的一门学问,食品科学可以定义为将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学问。食品工艺学则是应用食品科学原理来从事食品的选择、保藏、加工、包装及销售,它影响消费安全、营养和食品卫生。由此可见,食品科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的学科。由于食品与人直接相关,有的食品科学家还对食品选择的心理学发生兴趣,对食品的感官品质进行研究。 食品科学家是围绕食品这一主题开展活动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有食品原料、食品营养、食品卫生、食品机械、食品加工、食品保藏、食品感官、食品运输、食品销售、食品消费、食品文化、食品心理、生产监控和质量标准等,食品科学研究的内容涉及食品领域内技术和科学的各个方面。 第二节食品科学的任务 食品科学涵盖食物资源的生产、经营、工艺、配方、零售、消费的全过程,甚至还包括文化宗教、心理状态等因素。食品科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开创新食品奠定理论基础,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推动食品法规与标准化建设。 一、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据估计,现在世界上大约还有20亿人口仍然食不果腹,每天约有4万人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素而丧失生命。儿童营养不良导致恶性营养障碍症,蛋白质—热能缺乏导致消瘦症,在发展中国家司空见惯。奶粉是供应人所需的蛋白质和热能的优质食品,但由于价格昂贵,发展中国家的食品科学家只能把杂鱼制备成“鱼粉”,作为易消化的便宜蛋白质源,或者用玉米、高粱、大豆、棉籽分离蛋白质等混合制成有较高蛋白质含量(28%)的食品。中、南美洲贫穷国家利用当地生产的低价值食物资源开发出营养较全面的食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仍然处于贫困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许多地区温饱问题十分严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1997年突破了年产5亿吨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00kg,大大高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263kg,果品蔬菜种类和产量也急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国居民的食物与营养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的膳食结构已经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但从近二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城市居民,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物质丰富、平均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出现了肥胖、高血脂等营养过剩的富贵病,而贫穷的农村地区,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症等疾病仍然十分严重。研

营养与保健论文

《营养与保健》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日常生活中 的营养与保健院系和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通 信2班学号:2011-1031-5218 姓名:王燕完成日期: 2013年5月 14日 内容摘要:尽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可是据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六成的人民处于亚健康状态。 过去人们知道吃不洁净的食物会生病,而对饮食营 养不合理造成的具体严重的疾病了解甚少。饮食习 惯的不科学和膳食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很多疾病, 特别是与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及死亡关系密切。因此, 了解营养与保健的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估 量的重要性!关键字:亚健康、饮食营养、疾病、 饮食习惯、营养与保健 正文: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营养与保健 通过十一周的学习,我具体地了解了合理营养与平 衡膳食、各类食物及果蔬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以及 营养与常见疾病、健脑和美容的关系。懂得应该广 大大学生关注自身的日常饮食,掌握基本的营养保 健、药品知识,使自身的饮食行为科学化,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接下 来,我将分别从营养与保健的重要性、人体的营养

需要、饮食误区、疾病与饮食、食物饮料的保健、如何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这六个方面并结合我自身实际来阐述我的观点。一:营养与保健的重要性您害怕病痛的折磨吗?您害怕吃药打针开刀吗?您害怕您胃口不佳,消化不良吗?身体里面每一个异样的信息,比如痘痘,溃疡等,都可能暗示您的不健康。我们知道健康的四大基石是: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维持健康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修补组织、维持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提高抵抗力、延年益寿的保证。合理的营养可增进人体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延长人体的寿命,还可增进儿童的体格发育、体力和智力发育,甚至提高劳动效率等。而营养与保健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好处,同时让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必要营养素,知道了各种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知道了该怎样去做到合理饮食,做到“吃出健康”!了解营养与保健,关系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健康,更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身体素质!二:人体的营养需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日益提高,对我们的饮食健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仅只知道吃东西可以填饱肚子,

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精)

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 摘要:从食物营养类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模式极其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意义几方面,论述了人类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注意膳食和营养的道理。 关键词:饮食养生合理营养膳食食物营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 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性,并供给热能,缺乏时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循环血容量减少、贫血、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创伤和骨折不易愈合、病后恢复迟缓,严重缺乏时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脂肪可供给热能,构成组织脂肪及储存脂肪,供给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性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鱼类除外),植物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棕榈油、椰子油除外),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量增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所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S/P)以1∶1为宜,这样既照顾到必需脂肪酸的供应,又可预防一些与脂肪营养有关的疾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的发生。碳水化合物是热能的食物来源,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可保证正常量的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以维持大脑活动、肝脏解毒和肌肉活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导致热能不足,生长发育迟缓,易于疲劳,摄入过多可致肥胖。膳食纤维为人体健康所必需,为人体内物质代谢所必需,不能由人体合成,只能由食物供给。钙、磷、镁、钾、钠等无机盐是组成机体的必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