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网络隐私现状

我国网络隐私现状

(思路:通过梳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web1.0到web2.0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大数据时代 ,分析隐私问题越来越严重,然后是中国目前针对隐私保护政策法律情况)



尽管隐私权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还是方兴未艾,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网络经济的进步,在网络空间下的个人隐私问题接踵而至,成为又一大热点。

网络隐私权作为传统隐私权的一种新的补充和扩展形式,它是指网络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就其个人信息数据、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享有控制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和侵扰的一种人格权。在早期中国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最著名的笑话是:“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现在层出不穷的事件如01年的璩美凤“性爱光碟事件”、06年的“铜须门事件”、08年的艳照门事件等等,人们意识到:网络无隐私。

网络隐私是在网络的发展下显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在web1.0时代,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隐私泄露问题不突出。而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之后 ,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而此时网络隐私问题凸显。2003年以来,各类博客开始大量涌现,一时间人们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表达权。此时泄露自己的信息就比较严重了。2007年5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某主持人将自己的邮箱和身份证号码公布在了自己的博客上,而爱好上网的山东人刘某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电脑技术,轻松进入了女主持人的邮箱。结果刘某在女主持人的邮箱里发现了其裸照写真集,旋即对主持人进行勒索,敲诈7万元人民币。尽管此案已结,但仍对女主持人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还有另外一个网络功能——人肉搜索,让人们的隐私变为透明。举一个案例:在“5.12”地震发生后,一名身穿条文T恤的女子在网吧,翘着二郎腿,用轻蔑的语气大肆辱骂四川人民,用肮脏的言语来表示她的幸灾乐祸。网站没有颜色、电视里全是灾难报道、游戏网站的暂停运行成了她抱怨的理由。当这位辽宁女孩将这段视频上传到某视频网站后,立即引发了全国网民的震怒,一个“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的“搜索令”在天涯社区发起,从声讨到寻找到,再到警方根据网友线索将其扣押,仅仅用时不到半天。而她的地址、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工作地点,甚至连父母亲及哥

哥的电话全都被“挖”了出来。在强大的搜索功能背后,隐藏的暴力和侵犯隐私权等因素着实让人担忧。

而在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广的情况下,上网越来越方便,而同时也让隐私泄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游戏下载、手机签到、二维码识别等功能让广大手机用户获取信息和了解生活都变得更加简单,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面临着个人隐私暴露的危险。如果智能手机真的变成一颗手雷,那么,被泄露的隐私就是引爆它的那根撞针。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将APP推进欢宴时代,一个个圆角矩形的小图标,在手机和平板的桌面上挤作一团。可是,当你乐此不疲地享受APP带来的愉悦体验时,殊不知,你的手机正在"裸奔"——不仅被那些手脚不干净的APP装上了一双窥私的眼睛,还被暗地里凿穿了连接后门的秘密通道。于是,你去了哪,给谁打了电话,发了什么短信,访问了什么网站,网购了什么商品等信息,当然,还有你的手机号、通讯录名单、通话记录、地理位置、邮箱账号等隐私,都被公开在一个你不知晓的隐秘地方。法律界定的严重滞后和安卓系统的监管不到位,让APP行业至今无从监管。在掘金移动互联网的暄嚣和躁动中,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显得肆无忌惮。

进入2012年,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想要获得个性化服务,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自己的隐私。比如:当你在使用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的时候,你大概也会知道你的信息正在被记录下来,你发表的言论或者分享的照片、视频等都决定着互联网运营商即将向你推荐什么样的资源和广告;当你拿着iPhone满世界跑的时候,苹果早已通过定位系统把你的全部信息收罗在自己的数据库里,利用这些信息来构建地图和交通信息等;当你在享受着视频监控带来的安全感的同时,别忘了你也是被监控的一分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暴露在镜头下面;你用手机通话时,运营商不仅知道你打给谁,打了多久,还知道你是在哪里进行的通话。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侵犯个人隐私有以下表现:在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对个人隐私权造成的侵犯。云服务中用户无法知道数据确切的存放位置,用户对其个人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分享无法有效控制;这可能因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而造成法律冲突问题,也可能产生数据混同和数据丢失。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对个人隐私权造成的侵犯。云环境下数据传输将更为开放和多

元化,传统物理区域隔离的方法无法有效保证远距离传输的安全性,电磁泄漏和窃听将成为更加突出的安全威胁。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对个人隐私权造成的侵犯。云服务商可能部署大量的虚拟技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和加密措施的失效可能产生新的安全风险。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需要完备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管理,以避免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但云服务资源动态共享的模式无疑增加了这种管理的难度,账户劫持、攻击、身份伪装、认证失效、密钥丢失等都可能威胁用户数据安全。在数据销毁的过程中对个人隐私权造成的侵犯。单纯的删除操作不能彻底销毁数据,云服务商可能对数据进行备份,同样可能导致销毁不彻底,而且公权力也会对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进行侵犯,为满足协助执法的要求,各国法律通常会规定服务商的数据存留期限,并强制要求服务商提供明文的可用数据,但在实践中很少受到收集限制原则的约束,公权力与隐私保护的冲突也是用户选择云服务需要考虑的风险点。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泄露几乎是无处不在。

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隐私权保护,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规章。

公安部1997年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用户应当服从接入单位的管理,遵守用户守则;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不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信息产业部2000年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网络使用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中第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的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可以构成犯罪,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我国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曾做为人大代表的西昌学院法学副教授王明雯认为,我国目前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基本还处于混乱状况,计算机网络方面涉及网络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过于笼统不便操作。前面所

述及的我国计算机网络方面与网络隐私权相关的法规、规章都是原则性的,太过于笼统,其保护手段是相当脆弱的,不便于实际操作,根本无法为网络隐私权提供足够的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