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利息理论》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最新《利息理论》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最新《利息理论》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最新《利息理论》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利息理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利息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利息度量 一. 实际利率

某一度量期的实际利率是指该度量期内得到的利息金额与此度量期开始时投资的本金金额之比,通常用字母i 来表示。

利息金额I n =A(n)-A(n-1)

对于实际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形,i=I 1/A(0); 对于实际利率变动的情形,则i n =I n /A(n-1); 例题:1.1.1

二.单利和复利

考虑投资一单位本金,

(1) 如果其在t 时刻的积累函数为 a(t)=1+i*t ,则称这样产生的利息为单利;

实际利率 )

()()()(1111-+=---=

n i i

n a n a n a i n

(2) 如果其在t 时刻的积累函数为a(t)=(1+i)t ,则称这样产生的利息为复利。 实际利率 i i n =

例题:1.1.3 三.. 实际贴现率

一个度量期的实际贴现率为该度量期内取得的利息金额与期末的投资可回收金额之比,通常用字母d 来表示实际贴现率。

等价的利率i 、贴现率d 和贴现因子(折现因子)v 之间关系如下:

,(1),111

1,,,1d i

i d i i d d i

v d d iv v i d id

i

=

+==-+=-==-=+

例题:1.1.6 四.名义利率与名义贴现率

用()m i 表示每一度量期支付m 次利息的名义利率,这里的m 可以不是整数也可以小于1。所谓名义利率,是指每1/m 个度量期支付利息一次,而在每1/m 个度量期的实际利率为()/m i m 。

与()m i 等价的实际利率i 之间的关系:()1(1/)m m i i m +=+。 名义贴现率()m d ,()1(1/)m m d d m -=-。

名义利率与名义贴现率之间的关系:()()()()

m m m m i d i d m m m m

-=?。 例题:1.1.9 五.利息强度

定义利息强度(利息力)为()()

()()

t A t a t A t a t δ''=

=, 0

()t

s ds a t e δ?=。

一个常用的关系式如下:()()11

[1]1(1)[1]m p m p i d i v d e m p

δ---+=+==-=-=。 例题:1.1.12

要求:δ,,,,)()(p m d i d i ,之间的计算。

习题:1、2、3、4、15、16、19、24。 第二节 利息问题求解

一. 价值等式 例题:1.2.1 二. 投资期的确定

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是:利息=金额×利率×年数,其中年数=投资期天数/基础天数。 三. 未知时间问题

72律:利率为i 时,使得积累值是本金的2倍所需的时间大致是72/i 。 例题:1.2.4 四. 未知利率问题 1.线性插值法

2.迭代法 例题:1.2.7

重点:价值等式;利用线性插值法求利率。 习题:37、40、46。 第二章 年金

第一节 年金的标准型 一. 期末付年金

现值为 2

1

1n

n n n v a v v v

v i

--=++++=L

终值为 2

2

1

(1)11(1)(1)(1)

(1)

n n n n i s i i i i i

--+-=+++++++++=L

n a 与n s 的关系:

(1) (1)n n n i a s +=

(2)

11

n n

i a s =+ 例题:2.1.2、2.13 二. 期初付年金

现值为 ..

2

2

1

11n n n n v a v v v

v

d

---=+++++=L

终值为 ..

2

1

(1)1

(1)(1)(1)

(1)n n n

n i s i i i i d

-+-=++++++++=L

..n a 与..

n s 的关系: (1) ..

..

(1)n n n i a s += (2)

..

..

11n

n

d a s =

+

期初付与期末付年金现值与终值之间的关系:

..(1)n n a i a =+,..

(1)n n s i s =+

..11n n a a -=+,..

11n n s s +=-

例题:2.1.5 三. 永续年金

(1) 期末付永续年金的现值

211

11

lim n n n n

n n a v v v v v v i i -∞∞

→∞==+++++-===

∑L L

(2) 期初付永续年金

..

211

111

lim n n n n

n n a v v v v v v d d ∞-∞

→∞==++++++-===

∑L L

例题:2.1.6

四. 年金的未知时间问题

还款方式:

(1) 标准式付款:按照规则的付款期进行支付

(2) 上浮式还款:最后一期规则付款的额度上外加一个根据等价原则计算出来的零头 (3) 扣减式付款:最后一期规则付款的下一期支付一个根据等价原则计算出来的零头 这三种方式付款的最后零头一般都不一致。 五. 年金的未知利率问题

有关年金时间的计算方法:

(1) 对于n 较小的情形,求解一元n 次方程,其有效根即为利率

(2) 对于n 较大的情形,可用已知的年金值以及其倒数进行展开,再利用线性插值法求

未知利率的有效数值解

(3) 对于n 较大的情形,利用迭代法获得任意精度的数值解,此方法最为常用 只要求(1),迭代法不要求。 例题:2.1.10

习题:4、5、7、8、22。 第二节 年金的一般型

一. 付款频率与计息频率不同的年金

1. 付款频率低于计息频率

(1) 期末付年金 年金现值为:

2(1)1111(1)1(1)1n k k

k

k

n k k k

k n k k

k

n n k

k n k

v v v

v v v v v v v v i i i i a s ++++--==----==?+-+-=L

年金积累值为:

2(1)(1)(1)11(1)1(1)1(1)1(1)n k n k k n n k k n k

i i i i i i i i i s s --+++++++-+-+==?-+-+=L

例题:2.2.3、2.2.4

(2) 期初付年金

年金现值为:

(1)2....1111111n k k

k

k

n k n

k k k n k n n k

k

v v v v v v v v i i v a a a a -++++--==

---=?

-==L

年金积累值为:

....(1)(1)(1)(1)(1(1))(1(1)1(1)1(1)11n n k k k n n k k n k n n k

k

i i i i i i i v i i i v s s a a -+++++++-+-+==

-+-+-=?

-==L

(3)永续年金 其现值为

211(1)11k k nk k k k k

v v v v v i is ++++==

-+-=L L

2. 付款频率低于计息频率

设m 为每个计息期内的付款次数,n 为计息期数,i 为每个计息期的利率,m 、n 为正整数,总付款次数为mn 次。

(1) 期末付年金

假设每个付款期期末付款额为1/m ,每个计息期付款为m*(1/m)=1,这种情形下的年金现值

记为()m n a ,类似这种情形的期初付/期末付的年金现值/积累值的年金符号类似。

()

1/2/(1)/1/1/1/1/()

1()1111(1)11m m m

mn m n n m n m m n

m n m a v v v v m

v v m v v

m i v i

-+=

++++??-= ?-????-=

?+-??

-=L

n 时刻的年金积累值为

()()()()

(1)1(1)(1)1m m n

n n n

n m n m s a i v i i

i i =+-=?++-=

显然

()()()()11n n m m m m n

n v v i i a

a i i i i

--==?= ()()

()

()

(1)(1)m n m n m m n n n n i i s i a a i s i i =+?=

?+=

例题:2.2.7

(2) 期初付年金

假设每个付款期期初付款额为1/m ,每个计息期付款为m*(1/m)=1,这种情形下的年金现值记为()..

m n a ,类似这种情形的期初付/期末付的年金现值/积累值的年金符号类似。

()..

1/2/(1)/1/1/1

(1)1111m n m m mn m n m n m

a v v v m

v m v v d

-=

++++??-= ?-??-=L n 时刻的年金积累值为

()

()..

..

()()

1(1)(1)(1)1m m n n n

n

n

m n

m v

s a i i d

i d -=+=?++-=

显然

()

..

..()()()11m n n

n n m m m v v d d a

a d d d d

--==?= ()()

..

..

....

()()(1)(1)m m n n n

n

n n

m m d d s

i a

i a s d d

=+=+?=

例题:2.2.8

永续年金的现值分别为()

()

1m m a i ∞

=

,()..

()

1m n m a d =

二. 连续年金

连续付款(付款频率无限大)的年金叫做永续年金。连续付款n 个计息期,每个计息期的付款额之和为1的年金现值为

001ln n

t

n

n

t

n t v v a v dt v δ

=-===?

其中t v 为时刻t 到时刻0 的折现因子。

连续年金的积累值为

000(1)(1)1(1)(1)ln(1)n

s n n

n

n t s

n n s i i s a i dt i ds i δ

-=++-==+=+==+??

三. 基本变化年金

1. 各年付款额成等差数列关系

1..

..

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nv v a nv

v Ia i i i

a n v

a n v i

i

a nv i

+--+--=+=

+-+-+=

=

-=

..

..

()()(1)(1)n n n

n

n

n n a nv Is Ia i i i

s n i -=+=+-=

同理可得, ()n

n n

n n n

n n a nv n nv a nv n a Da na i

i

i

---+-=-

=

=

(1)()()(1)n n n

n n n i s Ds Da i i

+-=+=

要求计算它们的值。

2. 各年付款额成等比数列关系

假设期末付款,第一次付款额为1,并且每次付款额都是前一次付款额的1+k 倍,共支付n 次,每个付款期的利率为i ,则该年金的现值为

2321

2211(0)(1)(1)(1)[1(1)(1)(1)]1[(1)]()

1(1)11()

1n n n n n

n V v v k v k v k v v k v k v k v k v

i k v k k i i k

---=+++++++=+++++++-+=≠-++-+=

-L L

四. 更一般变化年金

1. 付款频率小于计息频率的情形

(0)n n

k

k

a mv a V is -=

2. 付款频率大于计息频率的情形

(1) 每个计息期内的m 次付款额保持不变

11()()()()

()

11()

n n n n m m m m n

n

n m v niv v niv Ia ivi di ivi

a nv i

++---==--=&& (2) 每个计息期内的m 次付款额按等差数列递增

()()()()

()n

m n m m m n a nv I a i

-=

&&

五. 连续变化年金

(0)()n t V f t v dt =?

注:四、五、部分不要求。 习题:28、31、36。 第三章 收益率 第一节 收益率 一. 收益率的定义

假设V (0)=0,即0(0)0n

t t t V v R ===∑,从中求出满足该式的i ,其值就是该项投资的收益

率,也就是使投资支出现金和回收现值相等的利息率,在金融保险实务中,也称为内部收益率。 二. 再投资收益率

例题:3.1.8

第二节 收益率的应用

一. 基金收益率(投资额加权收益率)

01

(1)

t t I

i A C t ≤≤=

+-∑

例题:3.2.2

二. 时间加权收益率

定义这个时期内的时间加权投资收益率为

1

1

11

(1)11m

m

k

k k k k k B i i B C ==--=+-=-+∏∏

例题:3.2.4

习题:4、6、7、19、23。 第四章 债务偿还 第一节 分期偿还计划 一. 贷款余额

1. 过去法

n i L Pa =

贷款余额为 (1)(1)k k k i k i n i

L L i Ps L i s a +-=+- 2. 未来法

在k 时刻的贷款余额现值为: n k i Pa -。 例题:4.1.2 二. 分期偿还表

若每期还款额为:|/n a L P =

若每期还款额为1,第k 次偿还款中利息部分为:11n k k I v -+=-,本金部分1n k k P v -+=; 若每期还款额为P ,则表中各列同比例增长为P 倍。 例题:4.1.4 、4.1.7 第二节 偿债基金 一. 偿债基金表

n j L D s =? 即 n j

L D s =

定义&1()n j

n i j n j

a a i j a =

+-,则有 &n i j

L P a =

第k 次利息支付及向基金存款后的贷款净余额为 k k j NB L Ds =-; 第k 期内的净利息支出为 1k k j NI Li jDs -=- 例题:4.2.2

习题:1、7、10、29。 第五章 第一节 债券 一、 债券价格

债券价格=息票收入的现值+偿还值的现值 n n v C rNa P ?+=|

例题:5.1.1 二、 溢价与折价

第k 期末的账面价值 为:])([||k n n k n k a i g C Cv rNa BV ---+=+=1 第一年末的票息收入为 gC ,

利息收入为期初的帐面值 ])([|n a i g C P -+=1 与收益率 i 的乘积。 对其溢价购买债券的补偿为:n n v i g C a i g iC gC )(])([|-=-+-1 例题:191- 193页 要求:(1)债券的价格;(2)第k 年末的账面值;(3)第k 年的利息收入。. 习题:1、2、4

教学大纲

第一章:利息的概念与问题

本章课时:9

一、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利息、现值、终值、实际利率、实际贴现率、名义利率、名义贴现率、利息强度等;

2、理解实际利率、实际贴现率、名义利率、名义贴现率、利息强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常见利息问题的求解原理,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利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利息问题求解

第二章 年金

本章课时:9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 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标准年金、一般年金、期初年金、期末年金、连续年金、永久年金、递增年金、递减年金、年金现值、年金积累值等;

2、 理解期初年金、期末年金、连续年金之间的关系以及递增年金、递减年金之间的关系; 5、 能够求解常见年金的现值和积累值问题、与年金有关的利率或期限等利息问题。

二、 主要内容

第一节:标准年金 第二节:一般年金

第三章 收益率

本章课时:9

]

)(1[|

n a i g C P -+=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收益率、净现值法(NPV)、收益率法(IRR)、再投资率、币值加权收益率、时间加权收益率、投资组合法、投资年度法;

2、掌握现金流收益率、币值加权收益率、时间加权收益率的求解方法;

3、理解净现值法与收益率法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范围、再投资收益率对投资的影响以及投资组合法、投资年度法对基金收益分配的不同处理。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收益率

第二节:收益率的应用

第四章债务偿还

本章课时:9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概念:等价原理、贷款余额、未来法、过去法、分期偿还表、偿债基金表、偿债基金利率等;

2、理解各种偿还方式的区别与联系,能够设计实际问题中的债务偿还方案,并运用相应的方法来求解。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分期偿还表

第二节:偿债基金

第五章债券

本章课时:9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债券的价格、收益率、账面值、溢价、折价、分期赎回表、可赎回债券、系列债券等;

2、理解债券定价的原理、债券的定价的四个公式的关系、实际价格与账面值的关系、分期赎回表与分期偿还表和偿债基金的关系;

3、能够熟练运用四个基本公式计算债券的价格,使用理论方法、半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来确定相邻付息日之间的账面值,构造分期赎回表,应用近似公式求债券的收益率,求系列债券的? 价格等。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债券

第二节:其他类型的债券与证券

第六章利息理论的应用与金融分析

本章课时:6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利率风险、持续期、凸度、资产负债匹配;

2、能够计算常见的利息问题中的持续期、凸度,理解持续期、凸度和资产价格变动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利息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金融分析

第七章随机利率(选讲)

本章课时: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必须掌握以下基本概念:随机利率、独立利率模型、相关利率模型、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对数正态分布模型、MA(1)模型等;

2、理解独立利率模型和相关利率模型之间的关系;

3、能够求解常见的现值变量和积累值变量的均值和方差。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随机利率

蓝色树叶说课稿

《蓝色树叶》说课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19课。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平时都可能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李丽上美术课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同桌的林园园借,林园园不借给她,她只好用蓝铅笔画树叶,林园园看了后羞愧地脸红了。故事内容浅显,孩子们容易体会情感:我们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协助不能自私。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就能准确的理解课文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就能准确的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出道理。 小学低段从文本中体会情感(道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技能的培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要求1-2年级的学生掌握基本识字,标点的同时还要能在阅读方面:“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口语交际中能与人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这样“道理”不是很难懂的文本里,我们能够采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水平的培养。课文的中间部分刚好是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进而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实行自主体会,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对话的同时,还学会去体会人物语言来体会人物情感,这也是一种水平的锻炼和积累。并初步学习记叙文的叙事方法:起因、经过、结果,为孩子们今后进入中高段阅读学习和作文的基本框架奠定一定得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 1、理解“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4、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和难点 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1、读书和拼写生字、词语;并掌握生字基本结构和拼音。 2、能读通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二课时: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活动缘由: 时值10岁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现象有着无穷的猜想,对科学产生了无穷的兴趣,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猜想付诸于实践。 在学校开展的“科技节”的大背景下,召开《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 本次主题班会课以“科学家的故事”为主题,课前先让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搜集等方式查找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然后在班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所集到的科学家的故事,谈自己的感受——重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如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等。 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2.从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节《科学家的故事》的主题班会。纵观古今中外,是无数的科学技术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大家都收集了吗?谁第一个给我们讲故事? 二、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 每个学生讲完,老师就问同学们从些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谈谈感受。 (1)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工匠和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鲁班特别善于开动脑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 有一次,鲁班带领工匠建造一座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时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木

初中英语语法教案大全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 名词 (一)概述 名词就是表示人、地方、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可以说名词就是万物之名称。它们可以就是: 人的名字Li Ming, Tom 地方名称China, London 职业称呼teacher, doctor 物品名称pencil, dictionary 行为名称study, invention 抽象概念history, grammar (二)普通名词与专有名词 1.普通名词 凡不属于特定的人名、地名、事物名称或概念名称的名词,都属于普通名词。这类名词在所有的名词中占绝大多数。普通名词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个体名词 个体名词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或物。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例如: He has two aunts、她有两个姑姑。 Most classrooms have computers、多数教室里都有电脑。 也可指抽象东西,例如: We’ve lived here for twenty years、我们在这里住了二十年了。 I had a dream last night 我昨晚做了一个梦。 个体名词有复数形式,如:weeks, problems;单数形式可以与a/an连用,如:a week, a problem, an old man、 2)集体名词 集体名词表示由个体组成的集体,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集体名词: family(家,家庭) army(军队) company(公司;全体船员) enemy(敌人) government(政府) group(小组,团体) public(公众) team(队;组) police(警方) 集体名词有时作单数瞧待,有时作复数瞧待。一般说来,视为整体时作单数瞧待,想到它的成员时作复 有的集体名词通常用作单数,例如: Our company is sending him to work in Berlin、我们公司将派她去柏林工作。 有的集体名词多作复数瞧待。例如: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him、警察正在找她。 3)物质名词 物质名词指无法分为个体的东西,我们学过的常见的物质名词有: beer, cloth, coal, coffee, coke, cotton, ice, ink, jam, juice, meat, medicine, metal, milk, oil paper, rain, salad, salt, sand, snow, soup, steel, sugar, tea, water, wine, wood, wool等。 一般说来,物质名词就是不可数折,因而没有复数形式。但有一些特殊情况: a.有些物质名词可用作可数名词,表示“一份”,“一杯”: Tree beers, please、请来三杯啤酒。 A chocolate ice-cream for me、给我一份巧克力冰淇淋。 b.有此物质名词可作可数名词,表示“一种”:

《蓝色的树叶》优质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优质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老师们,大家好!翻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国标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蓝色的树叶》跃入我的眼帘。咦,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我认真地读了下去: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小朋友向林园园小朋友借绿铅笔的故事,让小朋友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二、说学生 《小学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也是社会意识初始建立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学会了汉语拼音,具备了借助汉语拼音学汉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首要目标也是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同学有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难点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四、说教法 《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因为著名小语学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语文课标第一条也指出对低段儿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段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因此营造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基础的学习情景和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尽量使课堂充满吸引力。 五说资源课件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树叶,你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红的、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新观念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我们家庭教育要以孩子为本。 第二个故事是《学生答题》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有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节目的孩子,你看这降落伞给谁用?有一个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用”。这时,台下一阵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蹲下来。耐心的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我们真正应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其实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强。有这样一个调查:北师大一位教授问参加会议的师生:树上胡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调查的师生中,有99%的回答一只也没有。只有一名小学生说,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飞了鸟妈妈,还有三只鸟宝宝不会飞。 新课改明确规定:老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我想我们的家长,也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觉得,“蹲下身子”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

的标志。 第三个故事是《家长的孝心》从前有一家人,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弄到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在一个大筐子里,两人把他们抬到大山里。当他们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扔到大山里,这个筐子不能扔。”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不能扔筐子?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它抬你们进山”。爸爸妈妈听了,心慌了,忙把爷爷奶奶抬回去,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 今天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我们知道: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镜子,老师要为学生师表,在家庭父母是镜子,父母要为孩子师表。 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你不认真给他检查作业他肯定不认真做作业;你今天骂孩子他明天骂你。我记得有这么两句话说得很好:“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有教育好,不能怪孩子。” 第四个故事《上海地铁》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由中国人设计的。两者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运输一段时间后,二号线运输成本则远远高于一号线。原因在哪里呢?原来二号线忽略了一些细节。比如: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而二号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结果这一个小转弯使得一号线的空调电费比二号线的少得多。

初中英语名词(教案)

初中英语语法名词专项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数词、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的用法。本单元的日常交际项目是“确认所属”(Identifying possession s)。 语音学习 元音字母Oo 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与相应的拼读规则。 词汇学习 掌握:excuse, me, but, come, come in, mum, friend, brother, nice, to, meet, child, children, welcome, our, these, they, good, those, boat, hill, tr ee, their, much, very much, all, right, all right, 日常交际用语:Is this your/ my/ his/ her pencil-box? Yes, it is. / No, i t isn’t. Here you are. Where is my…? Welcome to our home. Who am I? Do you know? What number is Jim’s bus? Come in, please. These are my friends. Kate and her brother Jim… They’re their books. That’s all rig ht. Thank you very much. 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 etc. It’s ver y good. Are these / those they English books?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 n’t 语法项目 1) 运用these, those和they。 2) 运用my, your, his, her和its(名词性物主代词) 3)数词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 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即物品归谁所有。本单元交际项目与语法项目自然遥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在"确认"与"物主"的结合,"数词"与"名词复数"这一语法项目的结合。 关于“物主代词”和“数词”的学习,本单元是前面几个单元深化,教学时

科学家的故事教案

《科学家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前人科学发明的过程,培养学生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习惯。 2、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学习科学家高尚的品质。 3、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知道科学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 学法指导:讲授法活动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科学家画册各种资料小红花白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上课前放映好幻灯片首页,让学生静息,控制课题纪律。 利用第二张幻灯片上的“灯泡”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灯泡”来展开想象。“请小朋友们看白板,看到这个灯泡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出爱迪生,对爱迪生进行简要介绍: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有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 讲授新课 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故事: “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找来很多小朋友拿来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是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妈妈。”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 “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请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好的资料放在桌子右上角,老师来检查。请收集到爱迪生资料的同学讲讲爱迪生的故事。老师放映幻灯片,出示“爱迪生的故事”这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将完后奖励说得好的学生一朵小红花。 读儿歌 带学生有节奏地拍手读课本第63页的儿歌,读完后教师简单讲解。 引出今天的“故事会”。 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来讲一讲吧!”同时放映幻灯片。 4、张衡 用幻灯片引导学生,首先让学生观察ppt上“数星星”这一张图片。师:“我国古代也有一位数星星的伟大人物,他还发明了地动仪,知道他是谁吗?”引出张衡。然后请学生讲张衡的故事。 。。。。。。。 5、谈启发 听完故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学生回答后,把他们说的好的一些答案写在黑板上,如:爱观察,坚持...引导其他学生回答,参与教学。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6、幻灯片出示华罗庚的图片,问问学生认不认识,说出名字。 7、教师简要介绍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主要贡献是华氏定理。然后让学生自己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教师点评,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优秀品质?同样写在黑板上引导其他学生。 8、竺可桢 教师简单介绍竺可桢: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让学生看幻灯片,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听老师讲竺可桢读书时代的故事。。。。。。。 9、牛顿 出示牛顿被苹果砸头的漫画图片,让学生观看,提问学生这位科学家的名字? 教师简单介绍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万有引力。让学生讲关于牛顿的小故事,教师点评总结。

最新中考英语名词复习教案

中考英语名词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名词的应用及各个环节变化。 2、掌握名词在试卷中的重要性。 二、考查重点 1.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2. 名词的单数与复数名词所有格 3. 名词用法以及词义辨析 三、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的词。 普通名词????? 可数名词????? 个体名词:chair ,book 集体名词:people ,family 不可数名词????? 物质名词:rain ,ice ,sunshine 抽象名词:love ,knowledge 专有名词: 1.表示人名 如:Jim Kate Li Lei Miss Gao 2.表示地名:如: China USA England Beijing 3.表示星期、月份等时间概念的名称,如: Sunday Monday Tuesday January February 4.表示中外节日: 国际性节日:New Year May Day Children’s Day Women’s Day 中国节日: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Day National Day 西方节日: Christmas Day Easter(复活节)Father’s Day Mother’s Day Saint Valen tine’s Day(情人节) 5. 机构或一些社会团体的名称,它们往往缩写,如: CCTV UN WTO PLA PRC UFO BBC SOS UN IT NBA IQ EQ PE RMB VIP 1.drink---coffee, milk,tea… 2.food---rice,bread,meat…porridge, tofu,… 3.sugar,salt,pepper,butter… 4.weather---rain,snow,ice,clo ud,wind… 5.cotton,silk,wool,mental,paper,wood,glass, plastic 名词单数的表达一般可用a ,an ,one 来修饰 注:a 用于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an 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a book ,* an English book ,* an hour 。

最新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

人教版中考英语专题复习教案1:名词

人教版中考英语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英语下专题复习1名词教案 【教学目标】 1. 梳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用法。 2. 理清运用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3. 例解名词词义辨析。 【教学重点难点】 名词的用法及辨析 【知识梳理】 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现象及其他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名词在英语词汇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历年中考试题都要涉及,分值在2-3分,考点常分布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完成句子中。近几年的中考在淡化语法的同时,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中考热点主要集中在:1. 正确识别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2. 掌握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 3. 正确判断某些常用名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可数和不可数性;4. 掌握名词所有格的基本形式及一般用法。攻克方法: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英语知识,系统地做好语法归纳并有意识地多记一些名词惯用语,尤其是与汉语不同的一些特殊用法。 考点一: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考点透析] 在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考查上一般出现这样几类:(1)可数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2)不可数名词的量化表达;(3)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修饰词。所以,大家首先要能够明确哪些是可数名词,哪些是不可数名词。其次,还要知道可数名词的复数的变化规则以及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修饰词。另外,还要掌握不可数名词的量化表达有:a bottle of,a cup of,a glass of,a bag of等。 [品味中考] 1. I like a lot, and my mother usually cooks it in different ways. A. fish B. potatoes C. noodles (山西卷) [考题解答]1. A。句中it指代不可数名词fish,但是不能指代可数名词复数potatoes 或noodles。 [知识链接]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则: 1.一般是在单数可数名词词尾加—s。例如:boy→ boys,egg→ eggs 2.以s,x,ch,sh结尾的,在词尾加-es。例如:bus→ buses,watch→ watches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s。例如: story→ stories,family→ families 4.以f或fe结尾的,变f或fe为v,再加—es。例如: leaf→ leaves,knife→ knives 5.以o结尾的,一般在词尾加-s (加-es的有hero,potato,tomato等)。 例如:photo→ photos,zoo→ zoos 不规则变化:1.元音字母变化。例如:foot→ feet,woman→ women 2.词尾变化。例如:child—children,mouse→ mice 3.单复数同形。例如:Chinese,sheep [温馨提示]1.名词作定语一般用单数形式,如:an apple tree (一棵苹果树),three car factories (三个汽车厂)。但是修饰名词复数时例外,如:two men teachers (两位男教师)。 2.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不可数名词作主语,谓语应用单数形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18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 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3.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___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___中。 3.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形成受精卵。 4.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睾丸; B.阴茎; C.输精管; D.阴囊。 5.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 6.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腹腔。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子宫内膜; B.输卵管; C.羊水; D.胎盘。 7.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分析并说说你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 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3.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新课导入 我们的祖先森林古猿住在原始森林里,而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如此多彩,这些多彩的生活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这与科学家的工作密不可分。 四、学习过程 1、认识“试管婴儿之父”和试管婴儿 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生理学家,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1948年毕业于北威尔士大学农业和动物学专业;19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基因研究生学位;1956年至1978年从事生殖生理学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3年至1984年创立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研究会,并创办《人类生殖》杂志;2001年,由于在人类不育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因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独享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 露薏丝·布朗/路易丝·布朗,女,1978年7月25日出生(全球第一位试管婴儿),国籍:英国奥海姆,当路易丝·布朗降临人世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她能活多久。而今天,作为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虽

科学家的故事教学设计

探求真理的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运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科学家的图片、趣闻、故事,名言等学习科学家爱提问题、爱动脑筋、苦于钻研的科学态度。 2、充分利用教材上例举的2位科学家的故事和事迹和了解身边的科学家,使学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培养学生能动手制作和记录,有合作意识,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爱提问题、爱动脑筋、苦于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能动手制作和记录,有合作意识,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生:利用阅读故事书、报纸、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留心学校的名人图像、调查访问、上网等多种方法查找有关科学家的资料,并按照古、今、中、外分类或按研究领域分类。 3.生准备白纸、水彩笔等 (四)板书设计: 讲故事-----找、写、画-----评一评 我们爱科学 (五)教学环节: 1、师:教材32-34页图。 2、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图意(学生说图意)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活动:出示教材32页文字。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建立爱科学、学科学的品格。 活动(二):故事明理,体验情感

教师活动:有个小孩很会观察,有一天,他观察到水烧开时,水蒸气把茶壶冲开,他就想:水蒸气为什么能把茶盖冲开呢后来,他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蒸汽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活动:介绍书本中钱三强的故事。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听听我们小朋友发明的故事(课件),谈谈你们的感受。 15岁获15项中国专利 苗家女孩戴瑛瑛的发明故事 发明来自生活点滴 取暖凳、录音书包、闪光音乐跳绳带、吹气塑料方便碗、旋转发光伞、带电筒文具盒、接触记数健身毯、闪光圆珠笔、吸蚊枪……戴瑛瑛的发明全都源于身边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取暖凳是她的第一件专利。10岁那年,戴瑛瑛看到妈妈正在用电熨斗熨衣服,她觉得电熨斗与自行车座板相似,脑海里立刻推导出“取暖凳=自行车座板+电熨斗”的框架。她的父亲为她买来电熨斗和自行车座板,通过安装觉得切实可行,便替女儿申请了专利。 瑛瑛和同学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中餐,为了卫生,同学们从家里带碗去学校。学生书包本来就重,再背一只碗,更是不堪重负。瑛瑛放学回家,看见一位修自行车的叔叔正在补内胎,受到了启发,联想到如果发明一种“吹气塑料碗”,既便于携带又可多次使用,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说干就干,她真发明了吹气塑料碗。 2002年6月,戴瑛瑛应央视科教频道《交流》栏目邀请,做了一期节目。在演播厅,戴瑛瑛自带了一瓶娃哈哈酸奶,由于没带吸管,食用不方便,于是就有了发明随身携带的“吸管式筷子”的念头,又一项小发明就这样诞生了。 学习发明两不误,她在学习上也如发明创造一样劲头十足,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还在学校和县里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获奖。2001年她写的《论垃圾的防治和回收》获得城步县青少年论文比赛一等奖。 设计思路:这是一个补充环节,因前面认识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已经打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中小学生的发明创造,更能激发

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图文结合法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 3、迁移法 (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

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说课材料

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叶片——大都宽阔而扁平,适于接受阳光的照射。 叶柄——支持这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 托叶——保护幼叶。(有些植物没有托叶,有些植物的托叶很早就脱落了。) 叶脉 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 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具有网状脉。 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具有平行脉。树叶的种类 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 单叶——每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如右图 复叶——每个叶柄上长有许多的小叶,如右图 树叶的形态

椭圆形:形如椭圆,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都是圆形,如樟树、橡皮树、木犀、茶树、黑枣树、樱草的叶。 心形: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如果是心形倒转,叫做倒心形,如酢浆草的小叶。 掌形:叶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树、梧桐的叶。 扇形:形如展开的折扇,顶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银杏的叶。 菱形:叶片成等边的叙方形,如菱、乌桕的叶。 披针形:也叫枪锋形,叶基较宽,先端尖细,长度约为宽度的3-4 倍,如桃、柳、竹的叶,如果是披针形倒转,叫做倒披针形,如小蘖的叶。 卵形:形如鸡卵,下部圆阔,上部稍狭,如桑、向日葵、的叶。如果是卵形倒转,叫做倒卵形,如玉兰、花生的小叶。 圆形:形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如,旱金莲的叶 针形:叶片细长如针,如油松,马尾松,白皮松的叶。 鳞形:形如鳞片,如侧柏的叶。 匙形:形如汤匙,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狭,如白菜、车前叶。 三角形:基部宽平,三个边接近相等,如荞麦的叶。

初中英语名词专项教案

初中英语语法名词专项教案 课题: 初中英语名词专项解析(名词单复数) 授课人: 冯雪莲 授课时间: 2009 年3月11日星期四 授课地点: 初三(5)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数词、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的用法。本单元的日常交际项目是“确认所属”(Identifying possession s)。 语音学习 元音字母Oo 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与相应的拼读规则。 词汇学习 掌握:excuse, me, but, come, come in, mum, friend, brother, nice, to, meet, child, children, welcome, our, these, they, good, those, boat, hill, tr ee, their, much, very much, all, right, all right, 日常交际用语:Is this your/ my/ his/ her pencil-box? Yes, it is. / No, i t isn’t. Here you are. Where is my…? Welcome to our home. Who am I? Do you know? What number is Jim’s bus? Come in, please. These are my friends. Kate and her brother Jim… They’re their books. That’s all rig ht. Thank you very much. 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 etc. It’s ver y good. Are these / those they English books?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 n’t 语法项目 1) 运用these, those和they。 2) 运用my, your, his, her和its(名词性物主代词) 3)数词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 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小学《纸船和风筝》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讲的课文是《纸船和风筝》 一、教材分析: 1、课题课型: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 2、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虽然他们的友谊有过波折,但纸船和风筝又让友谊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身边。表现了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和珍惜。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充满了童真童趣,在娓娓的叙述中,轻轻地拨动着情感的心弦,是对学生进行维护友谊、友好相处的典型范例。 (2)纠正辅导重难点:(由于这首歌曲,有一定难度,而歌曲中间还有二声部合唱。所以,在第一课时为了不破坏歌曲艺术形象的完整性,以学唱一声部为主,二声部合唱在第二课时进行解决。) 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

飘荡、漂流、难过。” 《纸船和风筝》所在的第五单元围绕“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是本组的第三篇讲读课文,它上承《称赞》《蓝色的树叶》下跟《从现在开始》。因而它处于了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所以,我认为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3、教学重点、难点: 凭着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积累词语;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会用定义来判断点是否在方程的曲线上、证明曲线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借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探

《走近科学家》教案

三年级《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 苏溪镇第三小学童丹丹 一、教学目标: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 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4、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1、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我所了解的科学家 A、活动目标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的资料,根据资料说出科学家最使自己感动的地方。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冈。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B、活动过程:

1、此活动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科学家故事的书籍及音像资料,课上先个人阅读整理资料,然后分小组形式进行交流。 2、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关。 3、学生任意选择一位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信息,分析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取得与哪些因素有关;确定一个主题,如献身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勇于创新等。 4、学牛独立获取信息。提示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探究的主题确定阅读的目的、制定阅读的提纲和方法。 (2)依据阅读的提纲,选择合适的同书及网址查阅相关内容。 (3)围绕提纲有重点地浏览资料的题目,先选择与提纲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阅读。 (4)将查阅的资料及时记录在资料卡片上。 5、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说说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和值得自已学习的精神,或通过列举多个科学家的事迹来说明某种精神。 6、小组代表,选择并确定呈现、表达方式,演讲排练,准备参加全班演讲赛。 7、学生进行科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的技术,学生按照活动评价表5的内容对参赛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科学家所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就与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关。 ▲科技与历史 A、活动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资辩。 2、能分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着多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和方法。 (1)、选择小学阶段所涉及的任意一项科技的发展史为例,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做的研究。

初中英语名词单复数教案

名词单复数教案 名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可以用来计数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如:desk-desks, apple-apples等 不可数名词:不可以直接用来计数的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只有单数形式,如:some bread,a little milk 等 一、可数名词 1. 可数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 1)一般名词变复数在其后面加s,如map→maps (地图) 2)以s,x,sh,ch等结尾的词加es,如bus→buses(公共汽车),watch→watches(手 表),box→boxes,dish→dishes(盘子) } 3)A.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如baby→babies(婴儿) B.以元音字母+y结尾的词,直接加s,如monkey→monkeys(猴),holiday→holidays(假期),storey→storeys(楼层); 注意:以y结尾的专有名词变复数时,直接加s,如:two Marys, the Henrys 4)以o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 表示无生命的加s, 如photo→photos(照片),piano→pianos(钢琴),radio→radios(收音机),zoo→zoos (动物园) B. 表示有生命的加es,如hero→heroes(英雄),potato→potatoes(土豆),tomato→tomatoes(西红柿)巧 记:英雄爱吃土豆炖西红柿。 特殊:zero→zeros / zeroes。 5)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 变f,fe 为v,再加es,如half→halves(一半),knife→knives(刀子),wife→wives(妻子),life→lives (生命)巧记:小偷(thief)的妻子(wife)用刀子(knife)和树叶(leaf)把狼(wolf)劈成两半(half)。 B. 加s的名词有:belief→beliefs(信念),roof→roofs (屋顶) 特殊:如handkerchief→handkerchiefs / handkerchieves。 Practice: # 1. They come from different ______ A. country B. countries C. a country D. countrys 2. How many ______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A. tomatos B. tomatoes C. tomato D. the tomato 3. There are some ______ in these _______. …pencil-boxes …pencils-box …pencil-box …pencils-box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