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学生版)[名校模拟天天练]

2020年高考语文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学生版)[名校模拟天天练]

2020年高考语文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学生版)[名校模拟天天练]
2020年高考语文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学生版)[名校模拟天天练]

第1天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组

【时间:30分钟总分:37分】

本卷得分:

存在的问题与心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汲取中华文明积淀的丰富生态智慧,其中道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道家思想特别重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外庐解释道:“这里所谓天、地、人、自然诸观念虽然蒙混,但是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这种关系却表示得十分明白。”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这些论述比较客观。的确,儒家关注的重点是“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研究“人与物之关系”。道家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所形成的智慧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关注的就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提出适应、和谐这样的总原则,还提出许多具体的原则和方法。例如,《老子》中的“三宝”就非常突出,其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俭”指的是节俭。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理念有一定契合之处。

除了在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上的道家对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尝试,比如所谓“洞天福地”就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道家道教的建筑大多依山势而建,不对山体作大的改变,而是利用一些自然形胜建设,常使人产生曲径通幽或者别有洞天的美感。“如宫观及三十六岩等岩庙,大都位于险峰峭壁、人迹难至之处,但其风光绮丽,景色迷人”,说的就是道家道教在建筑方面追求人

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很少破坏自然环境。

西方许多学者很早就关注到中国道家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并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美国学者马夏尔说:“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道家已经表达了最早的、清晰的生态思想……道家提供了最深刻、最雄辩的自然哲学,首次启发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比起儒家思想,我们对道家思想的研究相对少一些。事实上,道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儒道互补”“三教合一”现象,儒家研究和运用道家思想是很普遍的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道家思想中生态智慧的研究。

(节选自熊铁基《重视对道家思想中生态智慧的研究》,2018年7月24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取中华文明积淀的丰富的生态智慧,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道家思想对我们中国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现实的借鉴意义。

B.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因为道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始终占重要地位。

C.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加强对道家思想中智慧的研究和开发,合理利用,因而实现“儒道互补”。

D.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进而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种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是中华民族可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着重论证道家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借鉴意义。即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中尝试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

B.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重点阐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应该重视道家思想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

C.道家不仅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且做了尝试,建筑产生曲径通幽或别有洞天的美感,理论和事实都给以证明。

D.文章列举《老子》的“三宝”、建筑上“洞天福地”等中外论据,论证道家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首次启发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诸学者很早就关注中国道家并给予较高评价,因为道家最早最清晰地表达了生态思想。

B.侯外庐认为,老子的观点虽然好,但其概念蒙混,含糊不清,人的秩序应该适应物的秩序。

C.陈寅恪说,儒家仅讲人与人的关系,道家研究人与物的关系,道教贡献为多,抑儒扬道明显。

D.只有重视对道家生态智慧思想的研究,才能汲取中华文明智慧,从而破解世界生态难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

..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

..,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

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

..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

罂缻渡军/袭安邑/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是古代应人之服,用来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词还有“黎庶”“黔首”“元

元”“民氓”等。

B.三秦,项羽灭秦后,把秦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其所辖地就称三秦。今把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活动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吃荤,不游乐,以示虔诚和庄敬。

D.谒,在此处指“谒见”,有觐见、拜见之意,是臣下、属下以恭谨的礼仪拜见君王或上级,拜见时还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贯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2)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自神农尝百草而开创草药治病先河,中医药发展至今,其历史可谓()。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为世界医学史所罕见。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伴随早期的商贸活动在沿线国家(),并以不同形态成为沿线民众共享共建的卫生健康资源。经过与近代医药文化的碰撞,从对抗到结合,特别注重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出现了中西汇通,中医药学走向了现代化。中医药始终()着国人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辩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人、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特点调整治疗策略,一人一方量身订制,更关注体质的个体差异,因而抗击疾病更为()。同时,中医药“上工治未病”理论,主张相应人群早期干预, ① 主要用中药汤

剂积极防治,以期提高人体免疫力,阻断病情发展。面对疫情肆虐致病患骤增的局面,治疗可有区别对待。

② 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协同西医救治,退热速度更快、更能起到减轻肺部炎症渗出、减少脏器损害、减少激素用量等作用。③ 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优势体现为可明显改善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截断病势,控制病情进展,延缓或阻断患者进展至重症。④ 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国内外民众广泛认可,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波谲云诡落地生根守护精确B.波谲云诡开花结果维系精确

C.波澜壮阔落地生根守护精准D.波澜壮阔开花结果维系精准

9.把下面的语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采取早期干预的办法。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与近代医药文化的碰撞,从对抗到结合,特别注重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探索,中医药学走向了现代化。

B.经过与近代医药文化的碰撞、对抗到结合,开始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遂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探索,中医药学正在走向现代化。

C.在经历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碰撞、对抗、结合之后,开始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养料,就出现了中西汇通,中医药学因此走向了现代化。

D.经历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碰撞、对抗,到后来结合,特别注重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养料,遂出现中西汇通的探索,中医药学正走向现代化。

作文审题素材大放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

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中科技成果的名字或者来自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或者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人物,从中可见中国科技人的情怀和抱负。写作时要注意班会的主题“科技与人文”。用这些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词语为科技发展命名,可以看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国理想,传播了中国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具有不忘过去和继往开来等特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和理想抱负。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参考立意】

①科技发展携带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

②用科技将祖先的梦想神话变成现实;

③传统与未来、希望的交融;

④中国厚重的古典文化,在现代,在全新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

⑤中国科研人浪漫的人文情怀助推了科技发展。

【素材1】

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里,有无数值得关注和挖掘的璀璨宝藏。大到那些浩如烟海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小到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童谣、传说、戏曲等,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特有的丰富韵味。

我对这些艺术充满好奇,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宝贵

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心中珍贵的中国故事。

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中国印记,而回首历史,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诠

释了各自的中国印记。中国印记是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为国家尊严抛头颅、撒热血。

【素材2】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冈察洛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